初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C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答案:C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答案:C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这是凝华现象D.家用电器涉水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答案:B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C.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B正确;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D错误。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彩虹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镜花水月答案:C解析: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中要吸热B.夏天,在饮料中加冰块会更凉快,这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中要吸热C.秋天,大雾弥漫,这是液化现象,这个过程中要放热D.冬天,草木上的霜,这是凝华现象,这个过程中要放热答案:ACD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B.夏天,在饮料中加冰块会更凉快,这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中要吸热,故B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C正确;D.冬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凝华放热,故D正确。下列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A.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B.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平静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D.夜晚,路灯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答案:B解析:A.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太阳光,故A错误;B.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B正确;C.平静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D.在灯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挡住了灯光,故D错误。三、填空题(每题3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答案:振动;介质;固体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下列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切菜用的刀磨得很锋利B.抽水机的压水皮带要做得宽些C.书包的背带要做得宽些D.螺钉的下面要加个垫圈答案:BC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方案一: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②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V;③用密度公式ρ=m1/V算出石块的密度B.方案二: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②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③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2;④用密度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ρ=m1/(V2−V1)C.方案三: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②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③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④用密度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ρ=m1/(V2−V1)D.三种方案都可以答案:C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潜水器在水面下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_,受到的压强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不变;变大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将甲切去一半,乙切去四分之一,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答案:2ρ1:ρ2四、解答题(每题8分)题目: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把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且铺有一张方格纸的桌面上。在玻璃板前面放置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这样做既能确定像的位置又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选填“实”或“虚”)。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做合理吗?____,为什么?____。答案:不能虚不合理;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解析:(1)【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2)【分析】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5cm,移动光屏可接收到____(选填“倒立放大”、“倒立缩小”或“正立放大”)的实像。当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选填“大于”、答案:倒立放大;小于解析:【分析】

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解答】

1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15cm<2f,则7.5cm2当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故答案为:倒立放大;小于。题目: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答案:(1)左

(2)不能;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3)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解析:(1)【分析】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左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2)【分析】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五、综合题(每题10分)1.(10分)

小明在学习了有关声的知识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D.“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固体中声速最大,在气体中声速最小;同一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C错误;D.“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正确。2.(10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A的_____(选填“同侧”或“另一侧”)。(3)一边移动棋子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当_____时便停止移动棋子B,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棋子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多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答案:(1)竖直

(2)另一侧

(3)B与A的像完全重合

(4)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解析:(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重合;(2)实验时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A的另一侧;(3)一边移动棋子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停止移动棋子B,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棋子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多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10分)

请你利用身边的器材或自制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1)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课题名称:_____。(2)简要说明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3)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答案示例:(1)实验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