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别,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等新的概念以区别“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些概念的提出A.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C.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A.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 B.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3.广州湾作为法国租借地,在抗战时期各方政治勢力云集。尽管背景复杂,立场不一,但民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抗日救亡活动,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声授前线的抗日将士,救助战争难民。由此可见,广州湾的抗战A.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 B.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C.得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全力配合 D.执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4.下面法国《时事画报》刊登的漫画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 B.租界设立 C.瓜分狂潮 D.门户开放5.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乃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说明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当时君主立宪制尚未真正确立C.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 D.政治制度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得知他派出去寻访长生不死药的术士(韩众、徐巿、侯生、卢生等人)逃跑,命令抓捕这些术士,术士们互相揭发,又牵引出460多人。秦始皇盛怒之下将他们处死,史称“坑儒”。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焚书”直接导致了“坑儒”事件的发生B.“坑儒”可能与历史史实之间存在差异C.秦朝中央政府内部斗争激烈D.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7.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A.周文化的延续性B.宗法制的稳固C.神权的至高无上D.王权高度集中8.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年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也先后同新中国进行贸易。这些现象A.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B.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D.表明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9.下面表格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光复、伟大胜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A.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D.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10.社会消费基金是除给职工支付工资外,国家用于居民的公共福利基金。阅读下面“1933年和1937年苏联社会消费基金状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年份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人均从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卢布)1933年22.161.731937年29.1234A.新经济政策推行按劳分配 B.工业生产以消费品为主C.国家收入分配关注到民生 D.斯大林体制的活力衰退11.如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据图可知A.德国经济跃居欧洲第一 B.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缓慢C.美国的殖民地最为广阔 D.世界工业格局发生变动12.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曾说:“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立了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材料反映出美国制定新宪法的主要目的是A.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 B.实现普通公民的平等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13.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增长(%)棉纱361.8万件500万件138棉布11163.4万匹16372.1万匹147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214面粉299万吨467万吨156盐346万吨593.2万吨171A.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B.经济建设开始出现比例失调C.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D.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4.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天演论》。”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这个说谎的人是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15.经过这场危机,卡斯特罗深感古巴不过是超级大国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他不仅更加不信任美国,而且对盟友苏联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场危机A.推动了古巴走上独立道路 B.客观上使得美苏走向缓和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D.表明美苏冷战的中心转移16.清朝江浙的农村地区出现了甩卖土地现象。“有力之家,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已买者,或者直接卖给佃户,或者以之“投送缙绅,以图脱累”。其中以城市商人地主为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税制调整引发了社会异动C.租佃关系在日益普遍化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17.某学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企业出现过三种不同的经营路径(如下表所示)。由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A.传统家庭生产经营模式解体加速B.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C.民族企业照搬了外国的管理模式D.西方企业对华的资本输出遭到抵制18.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 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 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19.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的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 B.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C.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 D.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20.“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A.《中国同盟会成立宣言》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1.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人们迫于各种压力通过购买国债来表现自己的忠诚,人们用于个人消费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材料可以用来印证A.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景象 B.苏联模式形成中的某些特征C.英国福利国家带来的弊端 D.德国统一后的社会经济状况22.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它是一个边区的自治性地方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对材料完整准确的理解是:A.是为了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C.是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是为了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23.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24.列宁说“俄国的商业是千百小农与大工业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为此他推行了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宋真宗咸平五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并设置了咚咚鼓以警昏晓。到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了在宋代A.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B.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C.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D.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26.康有为在论及西方向近代迈进的历程时说:“然而是三百年间,适当欧人新世勃兴。意大利文学复兴后,新教出而旧教殆……于是破封建万千之侯垒,而王权成。”下列他的论述,适合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是A.科仑布则寻得美洲,渐乃觅得全地以增新识B.腾扬丕天之革命波,而立宪遍于各国矣C.其汽船、铁路、电线、汽球并出齐奏,绝地通天D.于是倍根、笛卡儿创新学,讲物质,自是新艺、新器大出矣27.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 B.法家思想影响 C.政治伦理规范 D.审美观念变化28.到(汉)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作者认为这种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 B.确立了思想统一C.削弱了中央集权 D.有利于社会稳定29.在宗法制下,国人一方面对活着的长辈绝对的顺从、孝敬;另一方面对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们的保佑。这说明宗法制A.致使国人注重血缘关系 B.推动孝亲思想深入人心C.导致男权意识经久不衰 D.造就了浓厚的家庭意识30.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B.利于解决产销矛盾C.可以保护民众自尊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至1993年间举行了3次首脑会议,签订了有关削减2/3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美俄关于建立伙伴与友好关系宪章》等30余个文件。1994年,美俄关系中出现了许多麻烦,俄罗斯外交发生了由完全倒向西方到东西并重的全方位的重大转变;俄罗斯社会普遍存在反美情绪,克林顿的对俄政策同样遭到国内的批评美俄双方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利益并不一致。为了调整关系,克林顿和叶利钦于1995年再次会晤,在俄伊核贸易问题上,叶利钦向美国作出了一点小小的让步;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双方没有找到共同点;在车臣问题上也各执一词,对于会谈的结果,俄罗斯的美国问题专家阿尔巴托夫认为:“俄美两国结束了蜜月而进入对立时代的现实,正好表明俄罗斯已成长为够坚持自己意志的国家了”。——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俄核裁军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俄关系变化的原因。32.材料(1)根据材料,概括《十九条》所设计宪政制度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发布《十九条》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宪政史上的积极影响。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茶。忙于集中财力组织生产和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紧张,而农业人口的大量进城造成住房困难。1955年12月,中央书记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中写道:“根据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青岛、沈阳等十个市的调查,目前城市私有房屋的基本情况是:私人占有房产一般比较集中,即少数大房主占有大量房产。大房主多数是封建王公贵族、军阀官僚后代和以前的投机商……”1958年6月,北京市私房改造领导小组开始制定“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稍后,各省、直辖市纷纷效仿,很快推广至全国。按照当时的做法,改造房的面积起点在大城市一般是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中等城市一般是100平方米,小城市(包括镇)一般是50到100平方米之间。政府房管部门负责经租房的经营,如管理、收租、修缮等,并把租金的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发给经租房的业主。1958年底城市私房改造基本结束。——摘编自黄小凡《如何理解从分房到买房的居住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50年代城市私房改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国50年代城市私房改造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材料“《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我国国情,我国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要把我国建设成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B项是指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排除;材料“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表明我国实行“两步走”的战略,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项排除;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状况,排除。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和《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等,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友好态度,由此反映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A项正确;人民日报的文章和图片,不能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着合作,B项错误;1978年底,中美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D项错误。3、A【解析】

材料中各方政治势力及民众都积极支持抗战,可见抗战时期的广州湾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法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抗日,B项排除。C项中“全力配合”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D项错在把所有活动都归结为中共领导,排除。故选A。4、C【解析】

图片中文字“中国之险象”及图中寓意可知,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形势,C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到五口通商、租界的设立、门户开放等信息,故A、B、D与材料无关。5、D【解析】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内阁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这时期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说明英国代议制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D项正确;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只是权力的象征,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B项错误;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是材料表象,而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C项错误。6、B【解析】

材料中讲述的是“坑儒”事件,但历史上的坑儒事件说的是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可知材料与历史事实不符,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焚书”,更不能得出“焚书”是否导致“坑儒”事件的发生,故A排除;坑儒事件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并不是中央政府的内部斗争,故C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郡县制,故D排除。【点睛】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7、B【解析】

通过赏赐,诸侯感到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说明当时宗法制度较为稳固,没有出现周王室衰微的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周文化的延续性,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西周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D两项。8、B【解析】

由材料“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的政策,故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有利于我国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适应了国内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二战,材料中的这些现象与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无关,故排除C;“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50年代初期的中国并未放弃这一外交方针,D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9、A【解析】

表格中20﹣50周年均以强调共产党敌后抗战为主,而60周年明显注重全民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在抗战中的作用,故本题选择A项;B、C只是表格中反映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选项D属于20﹣50周年主题,排除。10、C【解析】

据材料中社会消费基金“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和“人均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可知,当时苏联在国家收入分配上关注到民生,故选C项;1928年新经济政策就已经废止,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故排除D项。【点睛】数据图表型选择题解题秘诀:(1)“看一看”:看图表名称及出处、时间、项目、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2)“减一减”:将表格中数据相减,看数据升降等信息,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3)“比一比”:横比找差异,纵比看趋势,类比辨种类。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进而通过其量变及相互关系,归纳出其所反映的现象及规律。(4)“联一联”: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11、D【解析】

由图表信息可知,在1913年,美国、德国工业生产的比重超过了英法这两个传统工业大国,即工业格局发生了变动。D正确;材料仅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比重,并非整个国民经济,A排除;比重不能看出增长速度,B排除;此时,英法等老牌国家所占殖民地最多,C排除。故选D。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只是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即“邦联”,也就是材料所说的“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所以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变邦联制为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不符合美国的历史;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3、D【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的轻工业产品增幅较高,而题干列举的轻工业品多涉及人民日常所需,说明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正确;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排除A;题干未列举轻重工业比例,无法反映失调,排除B;题干仅仅列举了轻工业部门,不能得出“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结论,排除C。14、C【解析】

东交民巷在《辛丑条约》中被划分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故王五说谎,C正确。【详解】15、B【解析】

材料评述的是美苏对抗在古巴引发的导弹危机,由于两国认识到核战争的危险,危机过后双方都主动缓和了关系。B正确;古巴独立在1962年之前已经完成,A排除;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不是古巴导弹危机导致的,C排除;冷战的中心始终在欧洲,D排除。故选B。16、B【解析】

据“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代改革税制,实行摊丁入亩,赋税负担较重,由此带来材料中的现象,故选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应该是带来购买土地,排除A;租佃关系普遍化与题意无关,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清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故选B。17、B【解析】

中国境内同时出现和存在西方企业管理层级结构、日本企业管理层结构都是受外来侵略影响,同时还存在中国企业的关系网络,是中国社会传统的表现,由此体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半殖民地色彩,故选B;表格内容和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无关,不能说明民族企业照搬外国管理模式,更无法体现对外国资本输出的抵制,排除ACD。故选B。18、C【解析】

材料中的“推倒凯旋柱”表明巴黎公社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主张对外扩张,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国外的工人组织对巴黎公社表示支持,可知工人运动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故答案为C项;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的,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第二国际成立于1889年,巴黎公社革命是在1871年,排除D项。19、A【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五四运动不能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应从中国遭受的侵略与民族自觉的角度评价,从“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20、D【解析】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和代表工农群众的共产党开始合作,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D正确;ABC三项文件发表时国民党尚未成立,排除。故选D。21、B【解析】

据材料“……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人们迫于各种压力通过购买国债来表现自己的忠诚,人们用于个人消费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模式形成过程中,人们迫于各种压力通过购买国债来表现自己的忠诚,为了给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但人们生活水平低得令人难以置信,B正确;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工业品积压如山卖不出去,不是因为“……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而是因为购买力不足,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福利政策,C与材料无关;据所学可知,统一后的德国为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升,D与材料不符。22、B【解析】

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陕甘宁边区……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三三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中共的这些调整都是为抗战服务的,都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故B项理解正确;从材料时间来看,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只是材料的部分解读,理解并不完整准确,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判断出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23、A【解析】

根据材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可知单纯的社会救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及失业带来的其它问题,说明以工代赈的重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总统通过多次炉边谈话赢得了民众的支持,B选项排除。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D选项排除。24、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肯定了商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列宁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都是斯大林时期的推行的,不是列宁推行的政策,B、C选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5、C【解析】

依据材料“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来看,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在改变对商业的严格管理的态度。C正确;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决定’的说法过于夸大政府作用,A排除;‘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排除;材料未体现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D排除。故选C。26、A【解析】

材料是康有为对西方国家早期社会变革的描述,其中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因此A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是在19世纪中叶后,B排除;电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排除;培根和笛卡尔的主张属于近代科学的发展,D排除。故选A。27、C【解析】

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28、D【解析】

据材料可知,其强调汉武帝的“推恩令”通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D正确;材料是肯定“推恩令”的作用,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方面,B错误;汉武帝的“推恩令”通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错误。29、B【解析】

材料表明,在宗法制影响下,形成了国人对长辈及先辈保持尊重、孝敬的传统.致使孝亲道德观念深人国人心中,B项正确。由于人们重视血缘关系,所以出现了宗法制,A颠倒因果,排除;题干关注的是长辈、先祖,并未涉及男权,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对孝亲思想的影响,与家庭意识无关,排除D。30、B【解析】

“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根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矛盾,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长期军备竞赛的压力等。(2)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分歧;车臣、北约东扩等问题上的矛盾;俄罗斯形势的好转和外交立场、方针的调整【解析】

(1)根据材料“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至1993年间举行了3次首脑会议,签订了有关削减2/3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结合所学可以从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长期军备竞赛的压力等方面分析回答。(2)根据材料“俄罗斯社会普遍存在反美情绪,克林顿的对俄政策同样遭到国内的批评美俄双方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利益并不一致”“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双方没有找到共同点;在车臣问题上也各执一词”结合所学可以从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分歧;车臣、北约东扩等问题上的矛盾;俄罗斯形势的好转和外交立场、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