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八 学案7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_第1页
板块八 学案7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_第2页
板块八 学案7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_第3页
板块八 学案7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_第4页
板块八 学案7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7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复习任务1.掌握常见常用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作用。2.能够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所考标点命题特点2023新高考Ⅰ卷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逗号①从考查频率来看,标点属于轮考点。②从命题内容来看,以考标号为主,兼及点号;以考标点的作用为主;与教材关联密切。③从命题形式来看,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可采用单选题型,也可采用主观题型。④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新高考Ⅰ卷的标点题,已由考查标点的基本用法和作用转向标点的修辞作用,标志着对标点的考查越来越深入。2022全国甲卷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引号2020新高考Ⅰ卷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破折号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破折号2019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引号前备知识——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一、点号的基本用法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一)顿号、逗号、分号1.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停顿较短。用法例句用在并列词语、并列短语之间(1)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2)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千米和前方一二十千米范围内的地面。(不加顿号)(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加顿号)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表示序次语与正文的分隔何谓名著?一、名著是通俗的。二、名著是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的。三、名著言近旨远。四、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五、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号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1)“日”“月”构成“明”字。(不加顿号)(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不加顿号)(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加顿号)2.逗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比顿号要长一点。用逗号表停顿,主要有以下情况:用法例句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句子内部状语后面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3.分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用法例句复句内部并列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用分号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可用分号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①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②时刻为群众着想;③有经济头脑。(二)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1.句号基本用法: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标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1)无论单句还是复句,句末均用句号。(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3)“某某说”用在引用语的后面时,“说”字后面用句号。2.问号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用法例句疑问句的句末用问号你见过金丝猴吗?反问句的句末用问号难道对他我还关心得不够吗?设问句的问句后用问号(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为了加强语气,也可在每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1)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鲁迅《祝福》)(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生年、卒年不详或对其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钱起(722?—780),字仲文,唐代诗人。3.感叹号作用例句表达强烈的感情真美!拟声词末用,突出强调声音咚!咚咚!祈使句末用,表祈使语气同志们,快跑!反问句末用,强调感情我们真的完不成这项任务吗!连用,突出强调巨大的声音或强烈的感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4.冒号冒号起提示作用,提起下文或总括上文。用法例句用在书信、发言稿等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敬爱的老师:用在总括语或提示语后面,表示提示下文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用在总括语前面,表示总结上文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用在“注意”“指出”“证明”“例如”等引起下文的词语后面,起引起下文、提示注意作用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奔向小康。二、标号的基本用法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1.引号作用例句引用原文、原话(1)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2)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特殊含义红军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特定称谓“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别称、简称)“5·12”汶川大地震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标志节日、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的数字(必要时可连同事件本身一起标引)]强调突出这里所说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讽刺或否定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2.破折号作用例句解释说明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补充说明微软“小冰”的诗集令人震惊——几乎无人意识到其中的一些诗是人工智能的作品。意思的转换(折)或递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转换)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递进)插说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儿——无耻的勾当!声音的停顿、中断或延长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停顿、中断)“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延长)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提示下文)坚强,纯洁,律己之严,客观公正——这些美德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总结上文)连接歇后语或标示作者或出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3.括号种类作用例句句内括号句内括号是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括注要紧紧跟在被注释词语之后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解释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译本。句外括号句外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注要放在句末标点符号之后普通高中住校生早晨起床时间不得早于6:30,全天上课时间不能超过7节。(摘自《山东省中小学管理规范》)4.省略号作用例句说话时断断续续小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你……你们……快去看看,出事了!”列举的省略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潮涨潮落……自然界的周期重演每天都有。引文的省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每当唱到这里时,我的心里便激起了对家、对双亲的思念之情!语意未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5.书名号作用例句书名号是用来标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剧作名、歌曲名等名称的,不属于这些情况的不能使用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8月11日通过。书名与篇(章、卷)连用,先写书名,后写篇(章、卷)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荀子·劝学》中写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吴世昌先生在《〈红楼梦〉探源》一书中,本着严谨治学、充分考证的原则,对《红楼梦》诸多疑问进行了考证研究。活动一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作用(一)掌握六种点号的基本用法和作用(做下列题目可参考“前备知识”)1.顿号下列各句中的顿号,和文中顿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文静如湖的吐露港,风软波柔,一片潋滟的蓝光,与其说是海的女儿,不如看作湖的表妹。港上的岛屿、半岛、长堤、渡轮,都像是她的配饰。入夜后,更亮起渔火与曳长如链的橘色雾灯。A.老王红头涨脸的,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乡亲们听了,更是怀疑他了。B.不用说,我们公司需要一种自由、民主、开放、宽容的氛围,事情才好办成。C.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题材;二、用字;三、表达;四、色彩。D.一般来说,律诗的第二、三联要求对仗。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都是如此。答案B解析B项与文中顿号都是用于句内并列词语之间。A项是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C项是用于序次语之后。D项是表示相邻两数字连用的缩略形式。2.逗号下列各句中的逗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逗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比喻的最高境界,即通篇比喻,反复渲染一种情绪,共同烘托一种氛围。这种操作,难度一下子增大了。因为既要使单个的比喻都恰当,又要使数量众多的比喻之间彼此配合,应和。A.她依然拿着针缝着那个破洞,细细地,密密地。B.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C.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D.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答案B解析B项和文中逗号都是用于并列谓语之间。A项第一个逗号用于后置状语前,第二个逗号用于并列状语之间。C项用于主语后,表示强调。D项用于后置定语前。(1)“某某说”用在句中时,“说”的后面用逗号。(2)由“把”或“被”字组成的介宾短语后面不能用逗号。(3)关联词语之后可以用逗号。顿号与逗号的区别顿号主要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而逗号主要用于复句内分句之间或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来说,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大的停顿时,用顿号;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复杂的短语并列时,用逗号。但并列词语之间需要较大的停顿,或者并列词语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以及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3.分号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溪岸的菜园里,辣椒抖落雨滴站直腰身,大豆挤挨着相互舔舐,芋头摊开圆叶摇滚水珠,丝瓜、苦瓜、豆角……以攀爬的姿势展现生命与收获;再远一些,零星穿插的几片晚禾在痛饮中精心酝酿即将展开的灌浆;更远一些,青黛色的山峦细致涂抹着湿润又浓稠的背景……A.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B.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人们都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C.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①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②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③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D.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答案D解析D项和文中分号都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A项表示选择关系之间的停顿。B项表示转折关系之间的停顿。C项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4.冒号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较:从成因来看,雾凇是水汽接触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核发生凝华的过程,即水汽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A.“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B.电视剧《人世间》着眼于平凡中国人的人间事,写出了老百姓骨子里不屈不挠的韧性,引发热议。首播平台:CCTV1、爱奇艺。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D.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答案A解析文中冒号后的内容引出了“比较”的具体内容,因此表示引出下文。A项用在提示词后,表示引出具体内容,此处引出“问”的具体内容。B项表示注释说明。C项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D项是对何以“不同”的具体解释说明。(1)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2)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3)“××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说”前面的引号里面的内容的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4)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5)冒号后面提示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但范围必须清楚,否则会造成误解。5.问号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让很多国家的百姓仍痛苦地在病毒的威胁中载沉载浮;然而,有14亿人的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却让所向披靡的病毒退避三舍。这是不折不扣的奇迹。国不安然,何以家为?防护中的忧愁与欢喜,家和国一起经历。从各级政府到每一个国民,都担当大任,没有人置身事外。A.这首曲调如此组合,是想表现人和自然相处的和谐,还是热情和理智的重合?B.我现在实在走不开,请你来一下办公室好吗?C.就他这半吊子水平,我的戏能让他演?D.(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答案C解析文中“国不安然,何以家为?”的问号表示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不安定的话,小家如何安定呢?A项“是……还是”表示选择问。B项用于问话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意见,用问句的形式征求对方的意见,是一种商量、请求的口气。C项“我的戏能让他演?”的问号表示反问,意思是我的戏不能让他演。与例句相同。D项“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属于一般疑问句。(1)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如: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将怎么办?“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将怎么办”两个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而是作“关心”的宾语,故句中的两个问号应依次改为逗号、句号。(2)倒装句中间不能用问号。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引号内属于成分倒置,问号只能放在问句的最后,中间用逗号。6.感叹号下列各句中的感叹号,和文中感叹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一片废墟中升起了五星红旗,从零开始构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将西方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浓缩为一代中国人的回忆,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将小渔村变为世界都市,将小岗村变为改革前哨,将中关村变为创新高地,让千千万万的城市与乡村焕然一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A.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机枪射击口,就在这时,战士们冲出了战壕。“冲啊!为黄继光报仇。”B.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C.刚躺好,“轰!轰!轰!”几颗手榴弹在南面爆炸了,接着枪声就在村子里响起来,部队突围了。D.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答案D解析D项和文中感叹号都表示赞叹。A项表示呼告。B项表示祈使。C项表示突出某种声音。(1)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如:出来吧,你们!(2)同问号一样,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如果后面有感叹号,则可保留。如:他突然听到“啊呀!”一声大叫。(二)掌握五种标号的基本用法和作用1.引号(1)(2022·全国甲)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答案B解析B项表示突出强调。A、C、D三项均表示特殊含义。(2)(2019·全国Ⅱ)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中引号都表示形象化的比喻(特殊含义)。A项表示突出强调。C项表示直接引用。D项表示讽刺和否定。引号在表示“特殊称谓”时,代指某一事物或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等。引号在表示“特殊含义”时,该词语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2.破折号(1)(2020·全国Ⅰ)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下面例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中破折号都起补充说明的作用。A项起解释的作用。C项起话题转换的作用。D项起总结上文的作用。(2)(2020·新高考Ⅰ)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下面例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中破折号都起话题转换的作用。A项起注释的作用。C项起语意转折的作用。D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1)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两处都要用破折号。(2)破折号不可与“即”“就是”等解释性词语同时使用。3.括号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A.《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纂,十年之后,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B.每年暑假、寒假期间,来自新疆、宁夏、辽宁、山东等省的各族青少年参加的融情夏(冬)令营,已成为一道美丽的民族团结风景线。C.明伟杰创办长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他希望通过研发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患者治愈疾病。D.(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答案A解析A项和文中括号都表示补充说明。B项表示补加内容,相当于“或”。C项表示补充标注地点。D项表示补充省略的信息。括号与破折号的区别(1)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又有区别:当解释说明的内容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要读出来时,就应当在解释说明内容的前后都用破折号(两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反之,用括号。(2)破折号与括号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而已。4.省略号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下面例句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昨天机关、亲朋好友送了很多花篮,房间摆满了,就往门外走廊上摆,一直摆到电梯口,盛开的玫瑰、百合、康乃馨、君子兰……五颜六色,流光溢彩,芬芳扑鼻。A.“他们还那么小……一个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B.“我?”她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C.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老沙”“公主”……D.手指悄悄地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答案C解析C项和例句中省略号都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项表示话题转换。D项表示语意未尽。(1)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因此,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上述词语。(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3)状语内部或定语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4)一般省略号前后不能再加点号,但后面可以加标号。5.书名号下列各句中的书名号,和文中书名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按照“尽量减少中小学生上网时间,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同时上网出现网络‘拥堵’”的要求,国家级专业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频道集结北京市和全国部分省区市的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在延期开学期间特别开设《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节目,服务于全国小学至高中学生。A.体育频道每天早上六点,《健身动起来》陪您迎接美好的新一天。B.《红高粱》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时代背景的经典优秀影片。C.《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I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D.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答案A解析A项和文中书名号都表示电视台栏目和板块名。B项属于文化产品名。C项属于杂志名。D项属于文件名。(1)活动名称、活动口号、活动主旨、文章话题等不用书名号。例句: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真锅淑郎、哈塞尔曼和帕里西三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一个奖项的名字,不应该使用书名号,应使用引号。(2)句子本身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内容,需要使用引号。例句:我刚走进电影院,就看见屏幕上赫然投着《生死抉择》四个字。《生死抉择》应改为“生死抉择”。活动二把握标点的修辞作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一般的语法意义,即帮助读者理清句子结构,表达句子的语气和停顿,表示语言的性质和作用,使书面语表意准确,便于阅读理解。除此之外,在书面语交际活动中,它还具有一种特殊的修辞功能,即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更为形象生动,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句话里连用了三个逗号,去掉也完全可以,句子结构也很紧凑。但作者特地加上是对中伤学生的谣言的无情反击,一字一顿地敲击着敌人的脑袋,像重锤似的一锤一锤地将敌人的流言砸得粉碎,同时表达出作者哽咽不能语的悲痛之情。又如: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曹禺《雷雨》)这是鲁侍萍在周萍责问“你是谁?”时的回答,此处的破折号是语言无法代替的,既有侍萍见到周萍后的激动与喜悦,又有对他们兄弟相残的痛苦,更有三十年日夜思念萍儿相见又不能相认的无奈。破折号的妙用展示了鲁侍萍这个人物最丰富的内心世界。标点符号绝不是微不足道的,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语法作用。只要我们去发现,类似的例子还多得很。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理解运用,小小的标点符号定会为文章增色加彩,起到意想不到的修辞作用。1.作为连词,“因为”后面一般不需要停顿,而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因为”后面使用了逗号。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我们已经看不太清楚眼前的东西了,口罩里哈出的热气,使得眼圈四周布满了白霜,白霜像冰碴子一样磨着眼皮。我真害怕我的眼睛被冻僵,因为两只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我们像一个个白胡子“老爷爷”似的,互相看着好笑,却笑不动。因为,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逗号将“因为”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强调了“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②用逗号将“因为”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形成短句,符合严重受冻对说话的影响。解析“因为”一词之后加了逗号,将“因为”和后面的理由“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隔开来,起到强调作用,强调了“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从句式上看,逗号将“因为”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长句就变成了短句,符合严重受冻对说话的影响。2.文学作品往往借助标点来增强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引号所具有的表现力。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出墙”暗含“红杏出墙,不守正道”之意,“参天”意指“高踞在上,不理睬根”。②借助引号不仅说花木长得高,还隐含了对它们向上发展却张扬忘本的批评嘲讽。3.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有两处使用省略号的句子,请分别分析省略号在语境中的作用。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吠!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摘自鲁迅《狗的驳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第一处,表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作者于此处用的省略句,列举了“还不知道”的东西之多,展示了狗的惭愧之深和人的虚伪可恶。②第二处,表语意未尽。此处是狗开口请人留下,话没说完,人就仓皇逃离。表现了人从狗的话中看到了自己的虚伪,不敢面对,不敢继续与狗对话,狗未尽的话语是对人虚伪、脆弱、不敢直面自己的批判。分析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要注意:(1)扣住该标点的基本作用如逗号表停顿,叹号表感叹,省略号表省略。因为其修辞作用都是据此生发的,或者说是其基本作用的具体化。不少标点基本用法很复杂,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其在语境中的基本用法。(2)理解标点符号基本修辞作用总体作用:①刻画人物,突出形象。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的逗号分析题,主要是这方面作用。②融注感情,深化感情。它有时起到文字难以起到的作用,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听闻五烈士牺牲的消息,在“原来如此”后用“!……”,其中的惊讶、悲愤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尽在不言中。③再现情境。有的标点能帮助读者再现当时的情与境,体会人物的心理。如鲁迅《阿Q正传》写阿Q在临刑前说的半截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观众都是这样:“‘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好”后三个感叹号连用,真切地再现了看客们你推我搡、嘈杂喧闹的场面,无情地揭露了病态人们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④描摹声音,渲染气氛。主要指省略号、破折号。另外,可以综合做题,积累一下常用的逗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破折号等各自的修辞作用。(3)分析时要结合整体语段和具体情境,用心体悟它们的具体表达效果①分析语段层次,具体理清标点的停顿层次或表达层次。②理解语意,即标点句的表达意图。③兼顾句子结构或句式。有的不需要加标点,但语段却加了,这时也可以从句子结构或句式角度分析。对点练案38一、专项训练(一)分析基本用法和作用1.下列各句中的逗号,和文中画线部分的逗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A.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B.他这才意识到,生活已远不是他在学校里想象的那样。C.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D.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答案C解析C项和画线部分中的逗号都是抒情的需要,要延长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A项是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B项是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D项是状语提前而需要停顿。2.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A.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小令;②中调;③长调。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C.人受多种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制约你、规定你、决定你;或者肯定你、否定你。D.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专心地垂着绿荫的。答案B解析B项和文中分号都是用在并列分句之间。A项是用在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C项是用在非并列的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后,此处表示选择关系。D项是用在非并列的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后,此处表示转折关系。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千里眼”“顺风耳”等铜质人头像,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使人感觉惊讶和奇异;出土的青铜神树,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余常会产生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铸造这件充满神奇想象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学者认为这都是当时土地崇拜的体现物。三星堆遗址中还出土了多种形态的铜质人头像,这表明当时蜀人信仰着多种神祇。A.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阿Q正传》)B.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为了忘却的记念》)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D.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记念刘和珍君》)答案D解析D项和文中冒号都表示提示下文。A项表示总结上文。B项表示解释原因。C项表示总结上文。4.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末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俯身向地下看,龙爪榕的布局也是一个合纵连横的大战场,数个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盘起让人不解其意的各种图形。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则一直延伸过来,生长到深不可测、宽不可测、远不可测的未知——也许整个古镇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维系和支撑着吧?A.怎样阅读《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小说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B.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C.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D.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答案C解析文末的问号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A项有问有答,为设问。B项是反问句,用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起加强语气的作用。C项这句话是因为祥林嫂经常向周围的人讲关于自己死去的孩子的故事,久而久之,有孩子时,大家故意向祥林嫂发问的话。句末的问号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D项是有疑而问。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如果人在熟睡时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质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大脑会供血不足,自主神经功能会暂时性紊乱,人就会感到非常难受。因此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免醒后陷入“迷糊”状态。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与草料场的“火”,既是自然环境的呈现,又暗示林冲生活环境的严酷和凶险。B.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C.“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隐形变异培训依然存在。D.仲冬时节,在广东韶关等地,森林已披上了“红装”,色彩斑斓的树叶,展现着冬日南国独具特色的自然之美。答案A解析加点词“迷糊”的引号表强调。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特殊含义。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伴随着近日气温的持续走低,我们即将迎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明代王象晋在其《群芳谱》中对此有着十分详细且通俗的解释:“大雪,十一月节,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A.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的什么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C.置身其中,你一定不会错过这座“鲜花之城”的艺术瑰宝——乌菲兹美术馆。D.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答案C解析C项和文中破折号都表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A项表示引出下文。B项表示另起话题。D项表示突出强调。7.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翻看中国地图,有着几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的地名数不胜数,邯郸、蓝田、张掖、临淄、洛阳……地名中有浓浓的乡愁和独特的记忆。A.我们总能看到青年的身影,在脱贫攻坚时、在抗震救灾时、在边陲戍守中……B.妈妈问:“你考的分数是……”“620分!”我兴奋地回答道。C.滴答滴答……窗外,春雨在唱着欢乐的歌,安慰着我孤独的心灵。D.天道酬勤,我要全力以赴,让梦想成真,我可以,我一定可以……答案A解析A项和文中省略号都表示列举省略。B项表示语意未尽。C、D两项都表示重复词语省略。(二)分析修辞作用8.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联大学生人人都爱“泡茶馆”。我们常去路东的一家茶馆,小小的,很干净,茶桌不多。掌柜的是个高瘦的男人,有一对十三岁的双胞胎。他们的样貌、身高相似,①但两个孩子性格迥异,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安静沉稳。掌柜的事情多,为客人冲茶续水,大都由这两个孩子担任。有一个善于吹口琴的姓王的同学经常在这茶馆喝茶。他喝茶,可以欠账。不但喝茶可以欠账,我们有时想看电影而没有钱,就由这位口琴专家出面向老板借一点。老板每次都是欣然地打开钱柜,拿出我们需要的数目。②我们于是欢呼一声,迈开大步,直奔南屏电影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第①处,第一个逗号隔开“但两个孩子性格迥异”和后面两个分句,前后句之间的内容形成总分关系;第二个逗号把“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安静沉稳”两个并列的句子隔开,罗列两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语意清楚。(示例二)第②处,两个逗号将“欢呼一声”“迈开大步”“直奔”三个动作分隔开来,突出了每一个动作的状态。充分展示了“我们”能够去看电影时的喜悦心情,极富表现力。解析第①处,“但两个孩子性格迥异,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安静沉稳”共有两个逗号,分出三个句子。第一个逗号隔开“但两个孩子性格迥异”和后面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是总说,后面两个分句是分说,前后句之间的内容形成总分关系;第二个逗号把“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安静沉稳”两个并列的句子隔开,分别介绍了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照应了“性格迥异”。逗号的使用使层次清晰,表意分明。第②处,“我们于是欢呼一声,迈开大步,直奔南屏电影院”共有两个逗号,分出三个句子。“我们”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后面“欢呼一声”“迈开大步”“直奔南屏电影院”都是“我们”的动作,用两个逗号将三个动作分隔开来,突出了每一个动作的状态,充分展示了“我们”能够去看电影时的喜悦心情,极富表现力。9.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湘大的四周没有高山,一眼望去的是些低矮而平缓的丘陵,这里的人家,①不像喜欢抱团聚居的瑶村,而是三三两两,散开在各个山洼中,很多还是独门独户,房子基本都掩映在青林间,跟人捉迷藏似的。站在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是重重叠叠的苍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绿,则像国画大师,醉酒后随意洒上去的笔墨。山坳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几根新发芽的昂藤,不过得以青翠的山色为背景,一旦高出山脊,②就淡了,虚了,散了,缥缈了,与云天一色,再也看不见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第①处的两个逗号将“三三两两”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凸显了湘大人家的居住状态:分散、独立。(示例二)第②处三个逗号将“虚了”“散了”“缥缈了”三个动词分割开来,三个动词分割开来起强调作用,突出了炊烟按照时间依次变化的状态,凸显了炊烟的变化过程。解析第①处中两个逗号将“而是三三两两”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凸显了湘大人家分散、稀疏、独立的居住状态,与“不像喜欢抱团聚居的瑶村”“散开在各个山洼中”前后照应。第②处中三个逗号将“虚了”“散了”“缥缈了”三个动词隔开,写出了炊烟的变化过程,强调炊烟按照时间依次变化的状态。如果去掉这三个逗号,语句间缺少停顿,强调作用减弱。10.在文学作品中,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分析其省略号的表达效果。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①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②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第①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思考并走入人物的内心。所表达的含义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比,说明这笔钱对历经坎坷的孙少安来说数目不小,从侧面衬托出他真挚而深沉的乡土情结。(示例二)第②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想象,产生代入感。展现了孙少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也舒缓了叙事的节奏。解析①“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中省略号省略的是对孙少安当时内心想法的描写。读者在读了前面的内容之后,引发了思考,已经可以推测出此时孙少安的内心世界。而从前文“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知,此处省略号所表达的含义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比;再联系前文“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说明这笔钱对历经坎坷的孙少安来说数目不小,从侧面衬托出他真挚而深沉的乡土情结。②“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中省略号用在了一段景色描写之后,此处在对孙少安所住村庄周围环境作了生动的描写后,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也沉浸在美好的环境描写之中,产生代入感。这里的省略号展现了孙少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也舒缓了叙事的节奏。11.在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大雨点打上芭蕉有铜盘的声音,怪。“红心蕉”,多美的字面,红得浓得好。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树胶似的才有意思,“我的心像芭蕉的心,红……”①不成!“紧紧地卷着,我的红浓的芭蕉的心……”更不成。趁早别再诌什么诗了。自然的变化,只要你有眼,随时随地都是绝妙的诗。完全天生的,白做就不成。看这骤雨,这万千雨点奔腾的气势,这迷蒙,这渲染,看这一小方草生受这暴雨的侵凌,鞭打,针刺,脚踹,可怜的小草,无辜的……可是慢着,你说小草要是会说话,它们会嚷痛,会叫冤不?难说他们就爱这门儿——出其不意的,使蛮劲的,太急一些,当然,可这正见情热,谁说这外表的凶狠不是变相的爱。有人就爱这急劲儿!再说小草儿吃亏了没有,让急雨狼虎似的胡亲了这一阵子?别说了,它们这才真漏着喜色哪,绿得发亮,绿得生油,绿得放光。②它们这才乐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①处表示祈使语气,是对自己所作诗的强烈否定,表明任何人为的诗句都难以表现自然界的天然变化。第②处表感叹语气,突出了小草在大雨冲刷下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和作者与小草共情快乐的喜悦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