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测试题库288题(含答案)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测试题库288题(含答案)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测试题库288题(含答案)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测试题库288题(含答案)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测试题库288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试题288题[含

答案]

一、综合题

i.

材料1: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

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

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

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

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

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

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材料2: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

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

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

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材料3:

(北京讯2008年9月)中国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三聚鼠胺检测,再发现20家

乳品企业的普通奶粉有三聚鼠胺。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和液

态奶的三聚鼠胺专项检查以后,又组织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了三聚鼠胺专项检

测,并在前晚公布了检查结果。报道说,当局抽检了全国约290家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

粉生产企业中的154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发现有13%的企业所产的奶

粉含三聚氟胺。此外,当局抽检了9月140(即三鹿宣布停产整顿之日)前生产的265个

批次的产品,发现其中11.7%的批次含三聚氟胺。检验结果显示,检出三聚鼠胺的批次产

品仍集中在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而且其“含毒量”比婴儿奶粉更高,最高

含量达每公斤6196毫克。止匕外,石家庄宝城乳业.唐山市龙源乳业的产品,三聚鼠胺含量

被发现在每公斤5500毫克以上。

国家质检总局9月16日通报的结果显示:全国婴幼儿奶粉抽检,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

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鼠胺。这是巨大面积的恐怖情形,真是奶粉“地

震”。

新华社引述医学专家说,成人的生理功能和饮食结构与婴幼儿不同,食用奶粉中含有少量

的三聚鼠胺可以自行排出,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很小,但对婴幼儿来说,三聚鼠胺

不容易自行排出,是婴幼儿肾结石和尿结石的致病因子。三聚窗胺的最大的特点是含氮量

很高(66%),加之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很低,给了掺假.造假者极大地利益驱动,有人

估算在植物蛋viper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氟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

原料的1/5.所以“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是添加三聚ft胺的主要原因,三聚鼠胺作

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等也成了掺假.造假者心存

侥幸的辅助原因。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

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鼠胺可能对肾

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

”有何本质区别?“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2)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3)“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党和政府应如何吸取教训?

参考答案:

(1)从表面现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

体系不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通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年养殖和乳品

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

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2)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

要加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供需调研,制

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系;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

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

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3)“三鹿奶粉事件”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

刻。它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反映了中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

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

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

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

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各级党委和政

府必须把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是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要强化

行政问责制,出了问题必须严格追究领导责任。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

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要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各

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

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

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

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二、单选题

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3.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C)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7.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D)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

8.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9.商品是:(A)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1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3.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14.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D)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6.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8.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9.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A)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限延长

2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1.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

是(C)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2.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2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A)。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都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都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2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

句话是说C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26.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2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2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29.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0.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3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33.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人口D.阶级斗争

3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3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3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辨证的关系

3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41.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D)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42.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43.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44.荀子说“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5.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C)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47.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B)

A.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资本主义竞争激烈;

4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4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50.剩余价值来源于(C)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51.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A)

A.辩证法的

B.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

C.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52.“拔苗助长”的事例是(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3.资本的周转速度和(B)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5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55.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56.“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

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D)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

I).矛盾特殊性原理

57.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

(A)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绝对主义的观点

58.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5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

6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62.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

64.发展的实质是(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5.垄断的形成是(A)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6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6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68.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69.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C)

A.内容变化;

B.作用性质;

C.作用形式;

D.作用力度

70.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B)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7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C)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72.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D)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7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A)

A.垄断统治;

B.资本输出;

C.国际垄断同盟;

D.占领殖民地

74.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G';

B.W…P…W'—G'—G';

C.P…W'—G'—W-P;

D.W'—G'—W-P-W;

75.垄断利润是(D)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7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77.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C)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78.生产价格是(D)

A.预付资本加利润;

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C.成本价格加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79.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D)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

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

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

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

80.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C)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81.成本价格是由(D)

A.固定资本形成的:

B.流动资本形成的;

C.所用资本形成的;

D.所费资本形成的;

8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83.利润率是(D)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84.生产成本是(D)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

B.实际生产费用;

C.活劳动的耗费;

D.物化劳动的耗费;

85.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C)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三、简答题

86.“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参考答案:

历史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历史,二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认识的历史。(2分)

由于人们在对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历史的叙述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人们自身的主观认

识,其中主要是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因此,“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历史”内在地包含着

思想史。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本身包含着思想史,如哲学史.科学史.医学史等,因此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刻认识

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具有合理性。(4分)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

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

历史既具有与自然进程一样具有客观规律性,又具有与自然进程相区别的主观目的性,是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4分)

87.在几年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

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

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3分)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分)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

婪。"(4分)

参考答案: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

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3分)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

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分)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

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4分)

88.资本主义与以往社会制度相比,它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

利于社会主义各种要素的创造。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的集中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必

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内在依据。(1分)

第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点,不只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它

同时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一系列无法解脱的内在矛盾。(1分)正是这些内在矛

盾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1分)在资

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一对基本矛盾。这一矛盾

是对抗性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彻底解决的。其他矛盾都是这一基本矛盾的具体表

现形式。(1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产生的各种矛盾,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这种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历

史暂时性。随着这些矛盾的发展它必然要被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所代替。社会主义

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1分)

89.资本主义推动了社会关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过三次

重大调整:一是由单个资本到股份资本的发展;二是由股份资本到一般垄断资本的过渡;

三是由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了资本的社

会化,带动了整个社会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从而推动了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分)

90.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有机发展过程。(1分)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并担负着发展社会

生产力的一定历史使命,因此它必然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历史过渡性这两重性质。(1分)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个经常处于变化中的社会机体,是一种处于不断变革

中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经常变革是这

种生产方式区别于以往生产方式的突出特征。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应从资本主

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两方面来考察。(1分)

第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91.联系医药实践,论述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10分)

参考答案:

人们的实践活动决不是主观随意.率性而为的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受真理尺度和价

值尺度的制约。所谓实践的真理尺度,就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

的客观规律的真理。人们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实践的价值

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和要求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同时体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要求,即实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分)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即是既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又

要按满足人的需要办事。(1分)

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没有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

值目标,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1分)

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根据的。只有在获得了关于价值关系的主

体和客体的真理性认识之后,才能形成主体对客体价值的正确评价。(1分)

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1分)

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

而共同发展。(1分)

二.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

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

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1分)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必须严格按客观规

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这一实践的根本要求促使人们形成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本质上是

人们在实践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升华。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

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1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

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实践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促使这一目标在实践

结果中得以全面的实现。实践的这一要求升华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

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1分)

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先,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

的进步。(1分)其次,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

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总之,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是

时代进步对人类实践提出的日益迫切的要求。(1分)

92.简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参考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即生产使用

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

为了价值,不仅为了价值而是为了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

增值过程的统一。(3分)

(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

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分)

(2)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根据劳动二重性,工

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

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

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

(3分)

(3)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

生产。(2分)

93.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参考答案:

这种观点看到了新旧事物在本质上的对立与区别,但其实质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马

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

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

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

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94.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95.当代资本主义高水平的生产力状况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资本占

有形式发生了由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的变化,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采取了

“国有化”和“计划化”的形式;大量小额股票的出现,使资本占有的特点表现为股权分

散化,从而使资本占有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发展中对工人提出的

生产和管理方面建议的吸收,以及工会作用的增强,使得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表现出“民

主化”的特点;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使工人为自己铸造的已经够长够重的金锁链略微得

到放松;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出“世界

联合”的趋势;等等。因此,资本主义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材料辨别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一,“股权分散化”现象与资本主义垄断统治的实质。股票持有者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

着人人都成为股东.成为资本家。因为对于那些持有小额股票的劳动者来说,购买小额股票

只不过是一种储蓄性的投资,他们所掌握的股金有限,所得股息也只相当于存款利息。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掌握股权的是那些拥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大资本家,他们才是生产

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资本主义在利用股份形式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股权分散化”的

现象,只不过表明垄断资本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而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种局部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不可能使劳动人民成为资本

家,反而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垄断资本加强金融寡头实力的一种手段。

其次,“混合经济”现象与国有化.计划化的实质。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解释为“混合经

济”,实际上是在曲解资产阶级国家性质的基础上抹杀了国有化与计划化的实质。国有化

的实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国有化”在本质上

就是真正的总资本家的国有化,是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取得高额垄断利润

的一种手段,它丝毫不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计划化作为垄断资本直接利

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保证自己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一种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但是,它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所固有

的各种深刻矛盾,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

的实质。

再次,“社会福利”的现象与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增

加,目的在于干预经济,刺激社会消费,缓和阶级矛盾。劳动者经济境遇的改善,收入分

配不平等状况的缓和,是以不影响垄断资本获得剩余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对劳动者来

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剥削的.受奴役的状况,更没有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知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

作用,但是,资本主义仍然是大垄断资本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的一切经

济都是围绕攫取剩余价值的目的而展开的,事实上,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员,乃至高级经

理等都是垄断资本的雇佣劳动者。

96.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请辨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为的规律,社会生活的

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该命题认

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

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

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历史是人们自

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97.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应当提倡“斗争哲学”,在和平建设时期则应提倡

“和谐哲学”。请辨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

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

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

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

物的发展。

上述观点将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等同于“斗争哲学”是根本错误的,在任何时候强调“斗争

哲学”都是不科学的,第一,它片面地强调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而否定矛盾同一性的作用:

第二,它混淆了政治概念同哲学概念的界限。“和谐”作为哲学概念,它与矛盾同一性的

含义是一致的,它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和.协调.合作的博大

精神。但和谐并不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统一。“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

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条

件。至于“和谐哲学”的提法,也要正确理解,如果把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

则,是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如果把和谐哲学同斗争哲学相对应,

强调矛盾双方的和谐而否定矛盾斗争,也是不正确的。

9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9.简述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100.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

大指导意义。

101.试述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分)

参考答案:

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1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

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任务,就在

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

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

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提,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1分)这个运动,从形

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

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o(1分)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1分)所谓历

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1分)由于客观实践是具

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

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转变。(1分)如果主观认

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

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1分)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

分地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

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1分)所以,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1分)

四、多选题

10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A)

A.实质和核心

B.精髓

C.基本特征

D.全部内容

10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BC

A.自由与平等B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

服务的。

C.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D.民主与博爱

104.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B)

A.无差别的事物的直接同一

B.有相对独立性的相互区别的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相互区别的事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合一

D.不同事物机械性的组合

105.“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体现着(C)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106.系统的最本质特征是(C)

A.有序性

B.内部结构趋于优化的特性

C.整体性

D.条件性

107.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A)

A.整体性

B.最优化原则

C.有序性

D.整合性

108.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有(D)

A.整体依赖于部分,部分也依赖于整体

B.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整体对部分有支配决定作用,部分以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

D.整体相当于各部分的机械相加

109.一般系统论观点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D)

A.一般系统论有跨学科性质,也是一种哲学观点

B.一般系统论与普遍联系观点是完全相同的

C.两者没有内在联系

D.一般系统论证实并丰富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1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的(C)

A.发展过程及状态

B.发展的总趋势

C.发展的内在动力

D.发展的前进性运动

111.所谓新事物是指(D)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现存力量强大的事物

D.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112.“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A)81-

85ADABC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与发展

114.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A)

A.必要条件

B.可能条件

C.唯一条件

D.决定条件

115.矛盾是指(B)

A.人们思维中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前后不一致

B.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C.在事物中能够排除的不一致性

D.由于主观原因造成事物的自相冲突

116.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矛盾普遍性的有(C)

A.矛盾处处存在

B.矛盾时时存在

C.存在于所有事物当中性质完全相同的矛盾

D.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117.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矛盾特殊性的有(D)

A.不同事物,矛盾的内容不同

B.不同矛盾在事物中所处地位不同

C.矛盾的性质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D.事物有时有矛盾,有时没有矛盾

118.下列俗语中表达要抓主要矛盾的有(D)

A.物极必反

B.积少成多

C.白马非马

D.牵牛要牵鼻子

119.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的哲学基础是(C)

A.矛盾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B.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C.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

120.“均衡论”是指在工作中(C)

A.只抓主要矛盾,不抓主要矛盾

B.忽视主要矛盾,光抓次要矛盾

C.不分主次矛盾和主次矛盾方面,不抓重点

D.不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事物

121.质是(A)

A.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

B.事物规模.程度.速度.空间结构

C.事物的属性

D.事物的性质

122.下列关于质的命题中,错误的有(D)

A.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B.质是事物自己固有的,不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C.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D.质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123.度是指(A)

A.事物保持自身的质的量的限度

B.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事物的规定性

C.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自身固有的规定性

D.关节点或临界点

124.世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历史的.暂时的。这句话表现的

哲学思想是(C)

A.唯物主义的

B.形而上学的

C.符合发展观点的唯物辩证法

D.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12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

A.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显著变化状态

D.内容的变化总在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12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CD)

A.唯心主义认识论

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127.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ABC)

A.必须通过实践

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128.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ABC)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

129.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AC)

A.渔民捕鱼

B.运动员比赛

C.工人炼钢

D.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

13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ABCD)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决定认识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3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

132.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CD)

A.阶级斗争

B.人民群众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3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B)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3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BC)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135.把感觉经验当作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D)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3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ABCD)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B.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C.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D.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37.政治上的冒险主义和自然科学中的地球灾变说,其哲学上的错误是(B)

A.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B.只承认质变,不承认量变

C.混淆了质变与量变的区别

D.把质变与量变同等看待了

138.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有(C)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事物本质,假象不表现事物本质

C.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D.真象深臧于事物内部,假象外显于事物表面

139.本质的特点有(D)

A.可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

B.多变易逝

C.表现为具体.个别.多样

D.相对稳定

140.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通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这说明(D)

A.本质和现象是完全一致的

B.本质和现象没有丝毫联系

C.现象就是本质,本质直接就是现象

D.本质和现象有同一性,现象背后都有本质

141.“劳动创造了人”是(.C)

A.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物史观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142.所谓“劳动是使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环节”主要是说(A)

A.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B.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

C.劳动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

D.劳动具有社会性

143.环境问题是指(D)

A.自然环境好坏的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

D.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144.环境问题(D)

A.始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始于当代科技革命

C.始于农业社会

D.有人类活动就有环境问题,不过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环境问题而已

145.当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说明(D)

A.必须迅速停止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B.人类既然要改造自然,不可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人类最终必将自我毁灭

D.必须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

146.地理环境是指(D)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14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BC)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148.商品的二因素是(A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49.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根源是(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C.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

150.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的理论前提是(C)

A.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51.“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是(C)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全面性的两点论观点

C.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152.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的标准是(C)

A.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

B.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E.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状况

153.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BCD)

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

154.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ABCD)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

155.“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

程”。这说明(ABCD)

A.人们的观念.思想受着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制约

B.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社会生活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同一性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56.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C

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

B.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15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ABC

A.前者坚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B.前者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前者认为事物内在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后者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D.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158.俗语“过犹不及”表达的哲学思想是(D)

A.抓主要矛盾

B.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处理事物要掌握适度原则

159.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BCD)

A.阶级斗争

B.人民群众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6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

句话是说(B)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D.生产力要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16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CD)。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可兼得。

162.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与供求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CD)。

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影响而波动。

B.价格只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价值不起决定作用

C.商品交换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D.当供求关系平衡时,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大体相当。

16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ABC)„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生产关系

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16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AC)

A.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

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AB)

A.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B.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C.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够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165.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ABC)

A.当时已经具备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B.他们长期参加和亲自领导了工人运动

C.与此同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科学理论研究工作

D.他们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16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是(ABC)

A.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B.使工人阶级拥有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C.指引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在本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消亡成为现实

167.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ACD)

A.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

B.价格与价值始终是一致的;

C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

D.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16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BCD)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69.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CD)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7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交往的含义的有(ABCD)

A.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C.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D.交往是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171.否认偶然性的存在,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做必然性的观点是(A)

A.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172.或然率是(AC)

A.从数量方面把握可能性

B.从质的方面把握可能性

C.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测定

D.抽象的可能性

173.量变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

A.事物数量的多少和性质优劣的变化

B.事物变化速度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

C.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事物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的变化

D.事物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变化和事物空间位置的变化

174.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C)

A.纯粹的质变

B.纯粹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的情形之一

D.质变中包含着量变的表现

175.下列关于否定的命题中,正确的有(C)

A.否定是破坏现存事物的方面,因而是消极因素

B.否定就是纯粹的否定,它不包含肯定

C.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D.否定可以脱离肯定存在

176.辩证否定即是(D)

A.纯粹的否定

B.外力对事物的否定

C.发展环节的中断

D.事物的自我否定

177.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有(D)

A.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不改变事物的质,只是量上的扩张

178.辩证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D)

A.它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B.它是彻底破坏事物存在基础的因素

C.它是阻止事物发生根本质变的保守力量

D.它是调和新旧事物矛盾的因素

17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是(C)

A.直线前进和上升的过程

B.封闭的循环过程

C.前进性和曲折性对立统一的过程

D.矛盾与无矛盾状态的交替过程

180.下列命题中,坚持因果关系上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有(D)

A.因果关系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

B.因果关系不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人们思维中的因果范畴使事物带上因果联系

C.因果联系是在人们的主观意向中产生的

D.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的

181.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