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知识点汇编_第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知识点汇编_第2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知识点汇编_第3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知识点汇编_第4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知识点汇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小说阅读之人物1.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外在特征:外貌、身份、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性格、精神品质、心理状态等。2.概括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身份+性格词语概括+阐释(在原文中找)(注意1分2个词,若题目分值4分,答4个词语,若题目分值6分,往往答是三大点,要结合原文进行阐述)人物性格(词语描绘积累)正面基本品质:善良,质朴,正直,勤劳,节俭,大方,热情,聪明,单纯,可爱,真诚,率真,倔强,自尊升级品质:有主见,冷静,不拘小节,变通,幽默,果断勇敢,不服输,积极乐观,自信自知,知错能改,好奇心待人品质:宽容,谦让,友善,乖巧,矜持,善解人意,体贴,爱心,慷慨,信用,礼貌温柔,严厉,责任,感乐于助人高级品质:个性,爱生活,爱自然,创新,专业,爱国,领导力,淡泊名利,舍生取义负面基本品质:自私,懒惰,怯懦,固执,自卑,粗鲁,粗俗,虚荣,贪婪,自负,封建,追逐名利待人品质:多疑,妥协,狡诈,狭隘,圆滑,敏感,尖酸,吝啬,冷漠,多事,骄横,嫉妒,有城府3.刻画人物的手法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典型化场景等2.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或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或烘托。4.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作用1.该人物是小说主题的承载者,小说通过与该人物有关的故事,表现了小说主题。2.该人物是小说情节的主导者,该人物作为叙述者或亲历者,串联起整个故事情节。3.该人物是小说着力描写的人物,着墨更多,形象更为丰满立体。5.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1.补充丰富文章情节。2.正面或反面衬托主要人物。3.深化和拓展文章主题4.若是线索人物,还有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6.小说中物象的作用1.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2.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全文,前后呼应。3.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4.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7.小说中动物形象的作用1.映衬2.反衬3.侧面描写4.人与动物的和谐小说阅读之环境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2.常见题型: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特点及作用。8.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答题模式:手法+景物+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对(人物,情节,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要求,灵活组织答案)9.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作用1.(环境)交代故事发生时间、时代背景;描写了……景色,营造了……氛围,渲染了……气氛,定下了……感情基调;2.(人物)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前途命运;3.(情节)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展开做铺垫;4.(主题)表现(深化,寄托,暗示,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5.象征和暗示小说阅读之情节10.情节概括题答题模板小说围绕……中心展开,从……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某人在某时,某地做了某事,(起因经过结果)11.情节安排的手法1.情节叙述手法叙述视角(叙述角度、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二人称(有限视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2.情节结构手法悬念、伏笔、铺垫、衬托、对比、照应、突转、抑扬、线索等3.情节运行方式摇摆式,欧•亨利式,蒙太奇式,对话式,独白式,抑扬式叙述方式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补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情。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分叙: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条理清晰,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情节运行方式摇摆式:一波三折,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再回到正轨。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欧•亨利式: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增强戏剧性效果。蒙太奇式:镜头组合。是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对话式: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结构简洁明快,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比较丰富的思想。独白式: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件人物的思考能使结构严谨、自然。抑扬式:假如“扬”是主体,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或者相反。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可以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12.情节作用题答题模板在内容上:(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者感受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刻画……人物性格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或前后照应,或将情节推向高潮;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④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⑤对读者感受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在结构上: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13.中心主旨题答题模板提问方式:中心是……,主旨……,作者态度是……,蕴含的情感态度是……答题模板:本文记述了(描写)……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情感(表层和深层)。14.小说标题含义1.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15.小说标题作用1.线索作用2.紧扣情节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4.象征意味、寓意5.突出人物形象(品质,特点等)6.紧扣(揭示)……主题一语双关,对表现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7.生动形象,言简意丰,耐人寻味16.小说文本特征之真实与虚构(1)小说的虚构与真实虚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人物可能不存在;情节荒诞;笔法(夸张、变形等)荒诞真实:人物形象真实:细节描写真实;情感或心理真实;语言动作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等;性格随情节环境而发展变化(圆形人物)情节发展真实:合情合理,符合逻辑;有铺垫、伏笔、照应。环境描写真实:环境与史有据,有现实基础(时代背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主题真实(精神真实):反映某种精神或社会现象。叙述方式真实: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书信体、访谈录等。(2)真实与虚构关系:真实是虚构的基础:艺术的虚构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虚构充分发挥想象力,带来艺术真实: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主题,叙述方式真实。真实与虚构结合,使主题更深刻;真实基础上的虚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小说艺术价值。17.小说常见的文本特征1.故事新编(历史与虚构)关系:“故事(历史)”是“新编(虚构)”的基础,“新编(虚构)”是在“故事(历史)”上的创新;效果:保留下的"故事(历史)”,富有历史韵味、传奇(神话)色彩或浪漫色彩等;"新编(虚构)"的方式(三要素及叙述方式),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思想上赋予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关系: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拓展(补充)情节,丰富(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等)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主)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故事更具张力。3.梦境(想象、幻觉)与现实关系:"梦境(或想象、幻觉)"为虚,"现实"为实;两者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参见2)(两结合)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增强抒情性,富色彩。4.科学与幻想关系:"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富有真实性);"幻想"是"科学"的突破(富有想象力);效果:(两结合)富有科学的真实性、科技的预见性和科幻的神奇性,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5.科学幻想与现实情怀关系:"科学幻想"是"现实情怀"的载体(呈现方式),"现实情怀"是"科学幻想"的基础【科学幻想的目的是解决现实希望解决(情怀)却无法解决的问题)】;效果:"科学幻想"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现实情怀"体现作者的美好愿景,突出主题。6.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关系:"英雄主义"是信念坚定、行为英勇,"浪漫主义"是情怀美好、格调高雅,两者相辅相成;效果:(两结合)故事更生动感人,富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更加完美高大;使作品焕发激情,鼓舞人心,深化主题。7.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关系:“革命现实主义”注重客观现实的阶级存在和革命实践;“革命浪漫主义”注重革命理想和革命气概,两者辩证统一。效果:(两结合)故事更生动感人,富有浪漫色彩;人物形象更加完美高大;使作品焕发激情,鼓舞人心,深化主题。(参见6,传奇改为浪漫)8.荒诞与真实关系:"荒诞"表面上(三要素)违背"真实",实质上(思想意义揭露"真实"。"真实"是"荒诞"的基础,"荒诞"是"真实"的突破;效果:极具夸张,富有荒诞性,具有深刻的(人性或社会)批判意义,深化主题。9.虚构与真实关系:"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环境的描写或叙述方式,"真实"体现在人物类型、故事类型、环境类型或叙述方式,"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而具有文学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而"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