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研究报告河北省政协财政经济委员会二0一二年六月目录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现状2〔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和分类2〔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的根本情况3二、河北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5〔一〕优势(S)5〔二〕劣势〔W〕6〔三〕时机〔O〕10〔四〕威胁〔T〕11三、我省装备制造业劣势形成原因11〔一〕投入缺乏,开展潜力难以有效发挥11〔二〕开放带动缺乏,开展活力难以有效激发13〔三〕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增强14〔四〕效率引导缺乏,整体实力难以有效提升14四、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开展经验及趋势展望15〔一〕兴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装备制造业开展经验15〔二〕国内装备制造业兴旺地区做法17〔三〕装备制造业开展的新趋势20五、我省加快开展装备制造业的目标23〔一〕在全国坐标系中选择标杆地区24〔二〕目标比拟中不退位的增长速度测算25〔三〕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求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测算28〔四〕我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目标确实定29〔五〕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论证29六、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思路31〔一〕做好我省开展战略与国家《振兴规划》的对接31〔二〕做好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32〔三〕做好生产性效劳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32〔四〕做好自主创新与开展装备制造业的对接33七、装备制造业开展的重点产业33〔一〕瞄准国际前沿,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等战略先导产业33〔二〕挖掘开展潜力,积极开发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34〔三〕利用既有根底,努力做实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35〔四〕发挥已有优势,充分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35〔五〕延伸产业链条,尽快打造钢铁装备制造业优势36(六)营造崭新亮点,切实做大零部件产业37八、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38〔一〕创造性地用足用好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有效性38〔二〕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投入力度40〔三〕创新金融支持途径,拓宽装备制造业融资渠道41〔四〕选择好开展路径,尽快壮大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43〔五〕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竞争的主动权45〔六〕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带动装备制造业提档进级47〔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开展的强大合力49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研究报告振兴装备制造业,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也是我国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开展阶段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河北加快开展装备制造业,更是现实需要。张云川书记指出:“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开展格局中,装备制造业既是国民经济能否挺立的脊梁,也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和桥梁。因此其开展状况直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竞争实力。而对河北这样一个原材料生产大省来说,开展装备制造业可以带动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意义更加深远。”继国务院公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装备制造业开展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我省又一个支柱产业。这是落实展科学开展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开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对我省装备制造业必须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剖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加快开展。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现状〔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和分类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尚无“装备制造业”的概念。我国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通常而言,装备制造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其重要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开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根底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和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二是从其本质特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划分。一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7大类中的投资产品。二是按照装备的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重大的根底机械,即工作母机;重要的机械、电子根底件,如液压、气动、轴承、模具、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采矿设备、电力成套设备、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环保设备、大型军事装备等。三是按照装备的含量和技术密集度,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通用类装备、根底类装备、成套类装备、平安保障类装备和高技术关键装备。比拟上述三种分类方式,本研究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数据按照7大行业统计,研究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的根本情况从纵向看,我省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增长。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为311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7.8%,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73.4亿元,比重为14.3%,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92.4亿元,比重为14.3%,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8.0亿元,比重为16.1%,比2005年提高3.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63.4万人,比重为20.6%,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从横向看,河北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在全国大坐标系下居第二方阵,2007年各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和位次见表1。表12007年各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和位次地区工业增加值企业个数总资产绝对值〔亿元〕位次绝对值〔家〕位次绝对值〔亿元〕位次广东6322.92116371217323.151江苏5142.51215797315619.462山东3721.5231027847080.925上海2751.7147106510197.424浙江2622.22520180110468.043辽宁1233.286586865368.856天津1170.037290992974.6410湖北1035.2682411143457.968河南993.8592861102129.7912四川949.15102620122976.149福建926.78112839112548.8011北京925.3912302974352.267河北719.5913301082034.5913安徽714.10142439131895.5014吉林704.8515955181876.5115重庆575.50161529161719.8417湖南515.87171911151559.2218陕西439.8818785201860.5216江西321.70191034171017.9620广西285.652081119777.5022黑龙江255.2321713211264.6319山西176.162260522839.7921内蒙古139.452330524398.0823贵州74.782422926368.0224云南64.222531023348.3225海南58.702612428318.0626甘肃55.822729225255.8127新疆31.102815627195.6028宁夏25.332910329115.6329青海11.8430463042.0930西藏0.04314311.4031分行业看,过六成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三大行业。装备制造业的七个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92.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62.4%,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20.3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22.6%,比2005年提高5.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8.1亿元,比重为28.0%,比2005年提高5.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8.6万人,比重为19.7%,比2005年提高8.6个百分点。分企业看,全省前十名装备制造企业拉动作用明显。2008年,前十名装备制造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6.4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16.2%,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6.1亿元,比重为17.4%,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2万人,比重为6.6%,比2005年降低0.1个百分点。二、河北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一〕优势(S)经过多年开展,我省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根底和优势。一是产业根底较好。形成了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7个大类,55个中类,162个小类,近万种产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体系。二是在局部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大型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动车组、皮卡车、冶金轧辊、工程机械、管道装备等方面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形成了保定天威、长城汽车、天威英利、华洋线缆、戴卡轮毂、中钢邢机、巨力索具、新兴铸管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三是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开展潜力较大。如轨道交通、新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领域开发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先进、开展空间广阔的产品,成为我省经济开展新的增长点。〔二〕劣势〔W〕1、规模相对偏小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为301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7.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共完成工业增加值719.6亿元,比重为14.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38.7亿元,比重为14.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75.0亿元,比重为1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60.4万人,比重为19.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2、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实力雄厚、能够支撑和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我省装备制造企业户均总资产值为6759万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5%。比广东低3822.6万元;比山东低130万元,只相当于广东的63.9%、江苏的68.4%;户均增加值2391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05%。比广东低1471.6万元,比山东低1230.2万元;只相当于广东的61.9%、江苏的73.4%;户均利润666万元,只有广东的45.2%、江苏的77.5%〔见表2〕。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仅保定天威1家〔广东有17家、山东9家、江苏13家、辽宁8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长城汽车、天威英利和华洋线缆3家。表22007年各省装备制造业户均规模比拟地区户均增加值户均利润户均总资产绝对值〔亿元〕河北/各省〔%〕绝对值〔家〕河北/各省〔%〕绝对值〔亿元〕河北/各省〔%〕广东3862.361.91474.345.210581.663.9江苏3255.473.4859.277.59887.668.4山东3620.966.0706.994.36889.498.1上海3872.461.7922.272.214350.447.1浙江1299.4184.0302.5220.25187.3130.3辽宁2101.7113.7476.0140.09149.473.9天津4022.159.4788.684.510225.766.1湖北4293.955.7543.7122.514342.447.1河南3473.868.8932.971.47444.290.8四川3622.766.0627.6106.211359.359.5福建3264.573.2877.975.98977.875.3北京3055.178.3851.078.314368.647.0河北2390.7100.0666.2100.06759.4100.0安徽2927.981.7460.1144.87771.687.0吉林7380.632.41148.158.019649.434.4重庆3763.963.5731.891.011248.160.1湖南2699.588.6812.982.08159.282.8陕西5603.642.7850.678.323700.928.5江西3111.376.8448.6148.59844.968.7广西3522.267.9678.198.29587.070.5黑龙江3579.666.8813.681.917736.738.1山西2911.782.1399.6166.713880.848.7内蒙古4572.252.31126.059.213051.851.8贵州3265.573.2307.6216.616070.742.1云南2071.5115.4326.0204.411236.060.2海南4733.850.5745.789.325649.926.4甘肃1911.5125.1162.9409.08760.777.2新疆1993.6119.9686.097.112538.428宁夏2459.697.2509.1130.911225.829青海2573.192.9186.5357.29150.830西藏100.02390.725.02665.03500.0313、产业层次不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整体呈低端化,集中表现为“五低”:深加工产品比重低、最终消费产品比重低、高技术装备比重低、成套装备比重低、产业配套水平低。从金属制品业看,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2500多万吨。但由于我省钢铁产品与装备制造业原材料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断点”,我省作为“钢铁大省”的优势并末充分表达出来,管道装备所需绝大局部钢材原料仍需外购。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看,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我省是国内最大的皮卡车生产基地,但70%以上的配件仍需从外省配套。表3列示了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构成及全国同行业的比重。可以看出:在我省装备制造业中技术含量低的金属制品业占18.72%,居全国首位,比全国装备制造业中金属制品业所占份额高出9.68个百分点;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仪器仪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份额仅为1.77%和3.92%,比全国平均值低1.72个百分点和19.88个百分点。从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看,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明显高于装备制造业总体占全国的比重〔2.16%〕,而仪器仪表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我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与广东、江苏等先进地区呈倒置结构。表32007年河北邻省及局部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构成及占全国同行业比重〔%〕地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全国9.0415.349.2120.9418.183.4923.8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北京4.449.159.1621.069.277.6339.291.361.662.762.791.426.074.59天津7.1811.855.7020.378.992.0043.912.792.712.173.421.742.016.48河北18.7220.9816.0717.6520.891.773.924.472.963.771.822.481.090.36辽宁12.6234.4115.853.0817.572.8613.615.178.316.370.543.583.032.12上海8.1118.716.8322.8714.023.9125.557.4110.086.139.026.379.258.87江苏9.8415.857.5311.7318.743.7132.6116.8115.9512.638.6515.9216.4121.16浙江11.3822.728.2017.0424.074.7811.829.9111.667.016.4110.4210.763.91福建7.669.497.3715.2116.934.1339.202.361.722.232.022.593.294.58山东10.1923.0512.8916.8519.262.3615.4012.5916.8015.648.9911.847.547.23河南9.3525.0024.4118.8214.804.353.283.094.867.912.682.433.720.41湖北6.3611.504.8948.958.672.6017.032.192.331.657.271.482.312.22广东10.134.304.2612.9024.124.4239.8721.295.328.7711.7025.1924.0531.814、创新能力不强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费用仅为15.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6%,不仅远低于兴旺国家3%的投入比例,而且明显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77%,低于全国1.97%的平均水平。科技投入缺乏直接导致我省大局部企业主要靠外来技术维持生产,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投入缺乏、重视不够,造成主要机械产业很多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控制系统要从国外进口,缺少大型成套设备产品,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较少,高附加值产品普遍低。全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0.1%,低于全国3.6个百分点。〔三〕时机〔O〕一是从宏观层面分析,正如硬币的正反面,危机的反面是生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开展的根本面没有改变。二是从我国经济运行实际看,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根底设施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大型煤炭综合采掘设备及深层石油钻井设备、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数控机床及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将骤增,装备制造业开展空间十分广阔。三是从我省的比拟优势看,钢铁大省以及钢铁产业升级将形成装备制造业丰富的原材料供给源;京津产业转型升级为河北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创造了条件;沿海区域的开发为大型装备的组装、集成和运输提供了便利。四是从政策环境看,省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家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的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点工作及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加快装备制造业开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四〕威胁〔T〕2000-2008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年均增长22.9%,低于全国3.1个百分点。占全国份额从2.57%下降到2.16%。在全国位次由12位退至13位。一方面,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愈拉愈大,实现赶超目标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与我省水平相当的地区开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被赶超、在全国位次再度后移的可能,开展形势十分严峻。三、我省装备制造业劣势形成原因造成我省装备制造业劣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角度分析,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缺乏,直接制约着潜力、活力、核心竞争力及整体实力的有效提升。〔一〕投入缺乏,开展潜力难以有效发挥一是投资规模小。2007年,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724.5亿元,占全部城镇投资比重为12.7%,相当于广东的89%,山东的44.8%,江苏的37%和辽宁的73.5%。二是改建和技术改造投入缺乏。投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占全省城镇投资比重的3.4-6.2%之间。三是投资结构不优。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投资比重偏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四个增加值率相对较低的行业投资比重较高,而增加值率相对较高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行业投入明显缺乏。见表4。表42008年河北、广东、山东、江苏、辽宁五省装备制造业投资情况区域投资绝对值及占城镇投资比重装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河北绝对值〔亿元〕724.5156.3168132.6123.487.945.510.912.72.732.32.21.50.80.2广东绝对值〔亿元〕814.787.333.650.4137.1112.3368.825.211.11.20.50.71.81.550.3山东绝对值〔亿元〕1615.7321.4405.4291.8282.8177.6110.825.918.73.74.73.43.32.11.30.3江苏绝对值〔亿元〕1981.5218.9314.6219.5298.7257.1604.368.421.62.43.42.43.32.86.60.75辽宁绝对值〔亿元〕985.7131.8274.7160.8175133.990.618.81524.22.42.721.40.3〔二〕开放带动缺乏,开展活力难以有效激发一是利用外资水平低。2008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9.3亿美元,仅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子器件和和元件的制造商。二是出口市场规模小。2007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1.8%、山东的13.9%、江苏的3.2%和辽宁的24.8%,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31.1%,分别比山东、辽宁低5.3和12.7个百分点。三是出口结构不优。我省规模较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切削制品业等行业,出口产品主要是汽车、钢铁铸件、金属丝绳及其制品、电池等;而广东、山东、江苏、辽宁等省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山东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分别是河北的5.5倍和13.4倍。河北邻省及局部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出口情况见表5。表52007年河北邻省及局部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出口情况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总值〔亿元〕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全国44,946.602,744.702,769.401,422.703,814.705,722.8026,386.902,085.40广东15920.6998.8252.1304.95432,490.7010,297.601,033.50江苏8650.1395.9541.3222.7645.3726.45,697.30421.2上海5880.8257.9455.3133.1430.4494.33,985.90123.9浙江4189.5495.2739.7203.2632.4855.11,087.40176.5天津201899.471.633.8133.5204.71,396.6078.4山东1995.9143.7233.4123.1272.9289.6851.681.6北京1635.719.560.258.337.840.21,384.8034.9福建1597.6104.360.921.9144.4223.1971.471.6辽宁1125.1112.6147.664.5331.9109.7338.720.1河北279.154.756.332.873.849102.5湖北2207.712.29.757.324.3107.81河南100.54.49.624.534.415.43.19.1〔三〕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增强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河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一是研发费用投入缺乏。2007年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费用仅占管理费用的1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6%,明显低于工业化国家制造业3%的平均投入水平。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河北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缺乏辽宁和山东的20%。新产品产值率金属制品业只有0.5%。通用设备制造业为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5.4%。三是受体制机制束缚,多数企业缺乏研发能力,设计研发机构又独立于企业之外,造成研发、生产和市场相互脱节。〔四〕效率引导缺乏,整体实力难以有效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通常向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倾斜,而河北装备制造业需求不强、效率不高,开展内在动力缺乏。突出表达是劳动生产率低。2007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11.9万元,分别低于山东7.1、江苏2、辽宁0.5个百分点,见表6。表62007年河北邻省及局部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装备制造业合计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全国13.31112.11217.113.510.913.5天津22.511.519.114.620.819.71635.3山东1918.515.815.719.925.31622.6上海18.81319.614.428.815.417.919湖北18.213.610.911.919.717.619.438.1北京17.89.612.811.717.916.720.825.1河南14.616.213.913.315.416.514.713.3江苏13.913.71211.715.117.215.213.5辽宁12.417.313.715.11.717.413.717.5福建12.18.911.312.613.310.8516.1河北11.912.98.711.811.120.111.110.5广东10.28.19.28.624.79.58.110浙江8.67.28.19.3108.97.68.9四、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开展经验及趋势展望〔一〕兴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装备制造业开展经验纵观世界兴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开展历程,主要有分别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两种开展模式。美国装备制造业走的是“研发与生产-出口-进口”的路径,依靠对根底科学研究的大投入和世界一流的研发力量,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在国内形成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再开拓国际市场,并输出资本和技术,然后随着原先进口国的大量生产,产品开始逆向进口到美国。日本作为赶超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装备制造业主要走的是“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开展路子,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替代进口,形成比拟本钱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同时在少数高技术领域加强研发,努力接近美国的开展水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做法值得借鉴:第一,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开展的重中之重,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加以扶持。美国针对上世纪70年代政策失误造成的竞争力衰退,重新强调制造业仍是美国的经济根底,并提出要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制订并相继具体实施先进制造技术方案等6大跨部门科技方案,以及民用工业技术等9大战略方案。日本政府自1956年起就将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植。第二,加强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即使是以技术引进为特色的日本,在振兴装备制造业过程,也始终以大力提高技术水平为根本内容,在已有技术根底上引进必要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嫁接方式”。从1950年到1979年,日本共花费100亿美元,引进技术约3.4万项,其中装备制造业是日本引进技术最多的部门。日本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自己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日本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其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到达4.16%。第三,培育一批能够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总承包效劳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开展具有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成套生产、配套效劳等“一揽子”功能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是占领国际国内竞争制高点的关键环节。在装备制造业兴旺国家,总是由具有总承包能力即提供交钥匙工程的公司,控制总体设计和关键设备的制造,把有关设计、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如美国通用电气和IBM、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法国阿尔斯通都是能够提供全系统效劳的世界级装备巨头。韩国也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工程成套规划,极大地促进了本国装备制造业的开展。〔二〕国内装备制造业兴旺地区做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各地均提出了明确的开展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如,上海市政府2007年成立了重大技术装备联席会议和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以落实加快开展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工作,统筹协调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开展中的重大事项;提出“市抓实力、区抓活力、企业抓动力”的措施要求,在全市形成了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机制;针对12个重点开展领域,提出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总集成、总成套和总承包方向开展目标。对于企业承当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程,市财政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对承当重大装备自主化工程的企业实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山东省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新建2-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0个省级技术中心”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要求重点骨干企业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必须到达5%以上,达不到的要取消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其他企业在2-3年内也应到达5%左右。浙江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建立统一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在原有资金根底上,2009年再增加2亿元,重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贴息,以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引进培育人才等;省财政以后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省政府已经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民间设立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河南对于重点培育的4大产业集聚区和8个产业集群,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方案,如郑州产业集聚区规划投资66亿元,建设重点工程44个,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到达600亿元以上。洛阳产业集聚区规划投资58亿元,建设重点工程28个,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到达600亿元以上。重工业基地沈阳市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活”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0条“超常措施”,包括:设立20亿元市产业开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工程建设和培育骨干企业。对重点扶持的300家装备制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工程,按投资额10%给予补助;对承当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给予资金匹配支持;对装备制造企业当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按相当于新增地方税收留成局部20%的额度给予奖励。对装备制造业重大工程按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5%给予补助。对使用沈阳市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的企业,按设备价格20%给予补助。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给予研发生产企业1000万元奖励。沈阳市财政注入资金20亿元,组建注册资本100亿元的工业开展投融资公司;对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并购拥有核心技术国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按并购实际发生额20%给予补助。大连市政府那么鼓励橡塑机械装备制造业由竞争走向联合、提升整体规模和实力。以上装备制造业兴旺地区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第一,强化领导、组织协调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开展。一是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实施、协调和考核工作,切实推进开展;二是各地市制定切合自身的开展方案、实施细那么和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第二,强化科研支持、鼓励自主创新。一是成立省级装备制造业研发中心,提升装备制造业研发能力;二是设立装备制造业研发互助基金,增大科研资金的投入。三是实行倾斜政策鼓励装备制造工程的科研立项,强化现有科技资金对装备制造业科研立项的支持。〔三〕装备制造业开展的新趋势随着国际、国内兴旺地区制造业升级和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业开展有以下新趋势值得关注。1、装备制造业分工全球化国际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销售、效劳、资本运作和研发呈现出全球化分工的趋势,根本实现异地设计、制造和远程销售。跨国公司已经把全球化战略作为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以有效地利用全球制造资源,使生产、销售、效劳乃至研究开发等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全球优化配置,建立起越来越完整的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出口等在内的全球性产业链。2、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开展,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地方〔地区〕有机地集聚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如英国北部的汽车、金属加工等制造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等、中国中关村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群。同时,产业转移也出现集群开展趋势,由原来单个工程、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3、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进一步给装备制造业带来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一是产品信息化数字化。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制造业的产品,实现产品的信息化数字化。二是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美国提出了基于建模与仿真的可靠制造。三是制造装备高精度、高效率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制造装备的精度与效率,并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四是制造的网络化与柔性化。制造装备和制造系统的柔性与可重组成为21世纪制造技术的显著特点。五是制造管理的信息化。彻底改变制造业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组织方式,加速了现代管理理论开展和创新。4、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分工和产业链延伸,制造企业产品全寿命周期中各阶段形成的价值链增加值分布发生了转移,附加价值向研究开发、工程成套、维修及效劳、再制造效劳等环节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注意力从实物制造转移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上来,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已经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定向设计制造和全方位营销效劳为中心。如日本机械工程产业创造的产值已经相当于机械工业总产值的80%。同时,专业或兼业的工程企业几乎已经涉及装备工业各个行业,形成了工业中的效劳产业群。5、自主创新的迫切性越来越强烈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开展壮大,已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日本等国家已限制对我国出口高档数控机床与根底制造装备。2000年10月14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的法案,规定将对出口关键技术的美国机床公司和个人给予严厉处分。日本通产省已采取措施,明确某些高档数控机床不允许向中国出口,如东芝公司的龙门式五面体加工中心、安田的高精度数控机床、森精机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与根底制造设备》科技重大专项选择的重点研制产品中,绝大多数是国外限制出口或跟踪核查的产品。因此,装备制造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占领市场,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五、我省加快开展装备制造业的目标2008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7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4%,略强于石化产业〔完成增加值841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5.19%〕,居钢铁产业之后〔完成增加值2232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13.7%〕。按照传统的支柱产业理论,占GDP比重5%以上的产业就可以确认为支柱产业。可以说,装备制造业目前已经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我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如何正确理解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准确把握装备制造业在我省经济开展中的目标定位?从培育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助力工业“倍增方案”目标实现的要求来看,装备制造业应该科学开展、率先开展、引领开展。总的目标一是做大总量,把装备制造业开展成为战略性支撑产业。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1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占GDP比重达10%左右,使之与钢铁工业并驾齐驱、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开展的二大“擎天柱”。二是引领开展,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三是实现赶超,力争在全国同行业位次有所前移。〔一〕在全国坐标系中选择标杆地区2007年,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13位,占全国装备制造业的2.16%,占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4.92%,和5.19%,分列全国的第20位和第19位。规模大于我省的地区装备制造业根本情况如表7所示表7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地区根本情况地区增加值〔亿元〕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比重的比重〔%〕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占当地GDP比重〔%〕广东6322.9218.9944.8320.61江苏5142.5115.4439.7820.12山东3721.5211.1825.1814.38上海2751.718.2650.0822.93浙江2622.227.8734.6314.07辽宁1233.283.7022.8611.19天津1170.033.5139.6323.32湖北1035.263.1131.7311.31河南993.852.9813.496.60四川949.152.8523.619.03福建926.782.7825.7510.12北京925.392.7842.8510.27河北719.592.1614.925.19安徽714.102.1427.879.72吉林704.852.1233.8913.49从表7分析,我省装备制造业与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天津七省市的差距较大,短期内无论是绝对规模〔增加值〕还是相对规模〔占GDP及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实现超越都是不现实的,可以作为长期开展目标。我们装备制造业开展的短期标杆应确定为湖北、河南、四川和福建四省,同时应密切关注安徽和吉林两个实力非常逼近我省省份的开展动态。〔二〕目标比拟中不退位的增长速度测算“十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17%,这一增长速度在全国仅居中第19位,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装备制造业增长较慢,不仅低于装备制造业相对较强的山东、江苏等省份,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5.81个百分点,致使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装备制造业的份额由2000年2.57%下降到2005年的2.03%,位次也由第12位,下降到第13位。“十一五”前二年,我省装备制造业以年均32.17%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以上。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的规模进位创造了条件。然而,我们的目标地区装备制造业增长也明显提速〔见表8〕,如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7%,而实际上“十一五”前二年的增长速度已到达45.3%,仅二年就实现了装备制造业规模倍增的目标。我省要在2013年之前实现规模进位并不轻松。假设各地区装备制造业仍按以前平均增长速度增长,或者各地区增长速度的变化幅度一样,要实现到201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与目标省份持平,我省装备制造业应到达的年均增长速度测算结果见表8。表8实现我省装备制造业目标速度测算表地区2007年增加值〔亿元〕2000-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十五”平均增长速度〔%〕2005-2007年平均增长速度〔%〕各地按2000-2007年平均速度增长河北所需增长速度〔%〕各地按“十五”平均速度增长河北所需增长速度〔%〕各地按2005-2007年平均速度增长河北所需增长速度〔%〕1广东6322.91625.9028.3619.9880.8684.3972.342江苏5142.50728.2328.4727.6477.9778.3077.153山东3721.51931.3531.0932.0072.7272.3873.584上海2751.70622.1324.1117.3152.7255.2046.705浙江2622.21927.5326.5630.0058.2057.0061.276辽宁1233.27624.1621.9729.7935.8233.4341.987天津1170.02524.5922.4230.1835.1032.7541.168湖北1035.25921.3016.7733.3928.8824.0741.739河南993.845625.4418.2845.3032.3824.8253.3310四川949.15327.9722.0744.0034.0227.8450.8011福建926.78422.0921.7922.8527.3527.0428.1412北京925.388816.7716.9816.2321.7721.9921.2113河北719.590122.8619.1732.5714安徽714.102930.9227.2840.4815吉林704.846123.7118.7637.0216重庆575.498428.3821.6047.03在关注先进地区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现有规模与我省接近的安徽和吉林两省装备制造业的崛起〔2007年装备制造业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我省的99.2%和97.95%,与我省差距不大,分列第14位和15位〕。因此,在确定我省装备制造业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二省的情况。如果今后几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而其他各地区均保持“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那么到201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全国的位次退至第15位,不仅现有规模与我省相当的安徽省将超越我省,目前位于第17位的湖南省也将超过我省。如果其他地区按“十一五”前二年的平均速度增长,那么我省以20%速度增长将导致我省装备制造业位次退至第20位!从近几年的实际增长和各地规划看,今后几年除北京等极个别先进地区外,装备制造业都将呈加速开展趋势。由此可见,年均20%的增长速度将直接导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位次下降,根本无法实现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目的。综合测算结果说明:如果各省按“十五”期间年均速度增长,我省那么必须保证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才有可能位次不下降,要实现进位那么必须在27%以上。如果各省按“十一五”前二年的年均速度增长,我省那么必须以年均36%以上的速度增长,才能保证位次不下降。要实现进位那么必须高于40%。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地保持前二年的高速增长存在一定困难,但2008-2013年这五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会略高于“十五”平均速度,假设按2000-2007年平均速度增长,那么我省也必须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才能保证位次不下降,要进位那么必须高于30%。综上,从各地区横向比拟看,在确定我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目标时,年均增长速度应该在25%以上,力争到达30%。〔三〕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求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测算2008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73亿元,占GDP的5.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3%。要实现201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0%以上的目标,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必须高于GDP增长速度。表9与GDP增带相对应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可比价GDP增长速度121110987可比价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26.6725.5324.4023.2722.1421.01现价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30.4729.3028.1426.9725.8124.64注:按103%的GDP紧缩指数计算单纯地从表9看,对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的要求并不高,但应注意的是GDP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相对应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也应是可比价的增长速度,即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增长速度。但实际上,我们无法取得可比价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前面所提到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都是按照当年价计算的。因此,与表9中的GDP增长速度也应采用名义增长速度〔即不扣除价格因素的增长速度〕,假设未来几年的GDP紧缩指数为103%〔即按GDP综合价格指数为104%,2000-2007年期间平均为103.4%〕,那么修正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见表9中最后一行。这就要求,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应以25-30%的速度增长,才能实现其占GDP比重在2013年到达10%的相对规模目标。〔四〕我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目标确实定充分考虑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开展的可能,未来五年内,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必须在25%以上,才有可能实现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目标。按此速度,到201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将到达2800亿元左右。因此,建议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开展目标应确定为: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装备制造业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我省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15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省GDP比重到达10%以上,力争在全国位次前移。〔五〕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论证1、理论依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说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变沿着轻纺工业——根底重化工业——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方向开展。不同时期,各产业并非均衡开展,某些产业开展速度远高于其它产业。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装备制造业大开展时期,因此,装备制造业将超出一般工业平均增长速度。2005~2007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为30.4%。〔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增速有所回落,使得2005~2008年平均增速为24.4%〕,未来3~5年,考虑到我省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快速开展势头并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大幅改变,装备制造业保持25%的增速可能性很大。2、国内装备制造业兴旺地区经验追踪我国装备制造业兴旺地区的开展历程,寻找这些省份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我省2008年人均GDP接近2900美元〕时装备制造业的增速分别为:浙江30%、广东25%、江苏28%、山东32%、辽宁30%,都保持了快速增长,且这些省份当时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基数都比我省要高,我省增长的空间应该更大一些。按经验推测,我省未来几年装备制造业保持25%以上的增速是可以实现的。3、我省实际我省装备制造业近两年开展速度较快,2006年增速为34.9%,2007年为30.5%,2008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增速降至21.4%。但《实施意见》指出要集全省之力开展我省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在政策、投入、金融方面都将获得更大支持,增量空间非常大。重点开展领域中,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其开展将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开展,增速或许成倍数增长,这会大大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开展。全省前十名装备制造企业拉动作用也十清楚显。2008年,前十名装备制造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6.4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16.2%。随着企业间进一步整合重组,大企业带动行业开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并且,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省装备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造成的增速下降将会得以缓解,通过努力能够保持25%的增速。综上所述,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占GDP10%左右,未来6年增速保持在25%以上的目标是可行的。六、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思路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既要立足我省实际,又要遵循产业开展规律,还要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具体表达在“四个对接”上。〔一〕做好我省开展战略与国家《振兴规划》的对接按照国家确定的关键领域、重点工程、重点工程,认真分析我省的比拟优势,找准相应的产业、企业、产品与国家规划的契合点,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配套,借助国家政策优势,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开展。〔二〕做好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我省是钢铁大省,装备制造业对钢铁产品需求较大,两大产业相辅相成,关联度高。但从实际看,我省钢铁产品与装备制造业原材料需求之间,还缺乏配套联动,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断点”。要把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展装备制造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布局,通过建设曹妃甸精品钢基地、承钢钒钛基地等,优化品种和质量,延长钢铁产业链,为加快装备制造业开展提供原材料支持,使两大产业在更高程度上相互带动、协同开展。〔三〕做好生产性效劳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从装备制造业开展趋势看,直接生产环节在价值链中越来越被低端化,利润向产前、产中、产后的效劳环节转移,制造效劳业在价值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两业融合”,互为依托,已成为装备制造业价值增值、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我省要主动适应这一开展趋势,把大力开展制造效劳业、提高两大产业融合度作为加快装备制造业开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支持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增值效劳。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重组,推进非核心业务外包。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延伸研发、设计、营销、信息化效劳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效劳,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效劳型制造转变。〔四〕做好自主创新与开展装备制造业的对接要认真研究,下力解决企业缺乏创新内动力问题,推动装备制造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可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依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大集团,选择一些开展趋势看好、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做大做强的产业、产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从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转化,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研发水平。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以解决“研”“产”二张皮问题为突破口,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七、装备制造业开展的重点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完全竞争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占领产业制高点。〔一〕瞄准国际前沿,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等战略先导产业从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开展趋势看,从“后IT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的经济增长源分析,新能源最具开展潜质,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价值最大化的产业。美国公布的经济振兴方案5个主要方面中,每一项都与能源有关。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也进入了开展的快车道,光伏发电、风电、核能、生物质能等行业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开展进程大大超出预期。我省新能源装备产业根底较好,一些关键部件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全国领先,拥有一批处于产业前沿的龙头企业,完全具有开展成为战略先导产业的有利条件。我省应把开展新能源装备产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国际尖端产业的胆识和魄力,集中各种资源,重点培育,加快开展,率先突破,使我省成为新能源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二〕挖掘开展潜力,积极开发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向前关联的产业是钢铁产业和相关机械产业〔如:动力、钻探设备等〕;向后关联的产业是海洋运输业、海上采油业等。河北省是我国第一钢铁大省,粗钢、生铁、钢材、铁矿石的产量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同时,具有建港、开展海洋运输业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以及发现冀东油田,都增强了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性。海洋运输业和海上采油业是河北省蓄势待发的重要产业。因此河北省开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非常有利,一是充分利用了省内钢铁资源,可大大节省运输本钱,二是支持了本省的海洋运输业和海上采油业的开展。河北省船舶制造产业总体实力较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更是几乎空白,但河北有秦皇岛、曹妃甸大港和雄厚的钢铁及装备制造业根底,有着巨大的开展潜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完全可能形成大产业。〔三〕利用既有根底,努力做实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风力发电是节能减排、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实现途径之一,风力发电装备是国家鼓励开展的产业。目前,我国和我省风电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很大,为我省的风电装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省风电装备产业具有一定根底。全省拥有风电设备及相关企业20多家,包括风电整机组装企业〔天威风电整机、国电集团风电整机、惠德风电整机〕、机叶片生产企业〔中航惠腾、中能风电、华翼风电〕、风电逆变控制器生产企业〔中科院科诺伟业风电逆变控制、吉风风电逆变控制、英利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以及叶片模具、玻璃纤维、法兰盘等配套件生产企业和研发、检测机构中心等,已形成风电整机组装、叶片、控制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所组成的风电设备产业集群。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完全有可能成长为河北省未来的大产业。〔四〕发挥已有优势,充分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国家“十一五”铁路规划以及近期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拉动内需、加大根底设施投资规模的政策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超常规开展的大机遇。河北省是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根底雄厚,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我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在唐山下线,是河北省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在新的开展机遇面前,应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乘势而上,以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使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世界先进水平,真正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五〕延伸产业链条,尽快打造钢铁装备制造业优势近20年,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开展,对钢铁装备与效劳有巨大需求。河北省是我国第一钢铁大省,但是面对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原材料、燃料、运输、人力、固定资产投资等本钱大幅飙升;加征钢材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关税;淘汰落后产能和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这使得河北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偏“粗”、组织结构偏散、技术结构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展钢铁装备制造业既是河北钢铁工业调整升级的需求,也是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展的重点之一。今后,要大力强化我省轧辊制造优势,开发大型铸锻件、大型结构件、金属索具、大型精密轴承、高精齿轮传动装置、大型精密磨具、高强度紧固件等钢铁产业延伸产品;积极开展成套装备和整机产品,如冶金设备、水泥设备、机械加工设备以及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旋挖钻机等,迅速壮大钢铁装备制造实力。(六)营造崭新亮点,切实做大零部件产业零部件生产在装备制造业开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不仅绝大局部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更成为制约装备制造业开展的瓶颈。对此,国家《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整机开展与根底配套水平提升相结合的根本原那么,充分表达了国家振兴根底零部件产业的决心。零部件产业将成为装备制造业一个重点开展领域。我省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零部件产业作为开展装备制造业的主攻方向之一。从实际出发,选择大型铸锻件、精密轴承、高强度紧固件、高档模具标准件、高压钢管等关键零部件,整合力量,协同攻关,破解难题,提高整机配套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开展。在开展零部件产业中,要特别重视、认真做好配套京津装备这篇大文章。目前,京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开展势头迅猛,特别是滨海新区,装备制造业的大工程、整机工程纷纷落地。我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密切关注,及早布局,主动对接,就近建设环京津零部件产业园区,为京津开展装备制造业提供配套效劳,在加强配套效劳中壮大我省装备制造业。八、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一〕创造性地用足用好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有效性1、不折不扣地抓好已有各项政策的落实为支持装备制造业开展,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增值税转型、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支持装备产品出口、调整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节能产品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等。但从实际看,政策落实不到位、“缺斤短两”的现象还比拟突出。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现有各项政策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将相关政策汇编成“明白册”,发放到所有装备制造企业,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结合干部作风年建设,研究建立抓好政策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规定政策的执行部门、督导部门及其责任,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使各项政策措施能落到实处,收到切实效果。2、大力开展“飞地”经济要下力破解装备制造业开展中的土地瓶颈制约问题,积极探索和构筑土地供给新机制,通过优质园地置换、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及异地有偿调剂等方法,保证建设用地的需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认真总结推广秦皇岛、承德在曹妃甸设立开发区的做法,充分利用曹妃甸工业开发区和沧州渤海新区的土地优势,大力开展“飞地”经济,推动我省重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各市装备制造业开展规划要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城市企业“退二进三”等相衔接,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3、提高政策实施的针对性结合国家实施“汽车下乡”,制定支持我省汽车产业开展的配套政策。我省是皮卡车生产大省,皮卡车亦轿亦卡,满足了城乡居民既可载人又可拉货的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但目前的限行政策成为皮卡车开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一半以上的地级城市都限制皮卡车的行驶,制约了购车积极性。建议在我省率先出台皮卡进城解禁政策,并将皮卡车列入我省“汽车下乡”财政补贴目录,推动我省汽车产业开展。〔二〕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投入力度1、财政要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强度省、市财政可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设立省、市装备制造业开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工程的前期费用,包括重大招商引资工程和建立装备制造业园区的前期投入、优势拳头产品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补助等。要高度重视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装备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的比重,利用企业技术改造贴息专项资金,每年组织实施一批装备制造业技改工程,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实施方法,制定采购目录,鼓励、支持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产品。2、引入风险投资与担保机构为保证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开展,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投资保障机制。目前,我省已经成立了省国控担保公司、省信息产业投资公司、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省国富农业投资公司、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风险投资主体。在明确其风险投资机构投融资职能的同时,政府应通过补充资本金、减免税费、风险补偿等措施,设立多层次的风险投资组织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同时加大对风险投资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和整合力度,使之作大作强,进一步增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融资能力和产业化效劳水平。3、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发挥我省区位优势、比拟优势,加大对境外跨国公司的招商力度,创新合作机制和招商引资方式,以战略投资者推进产业的聚集和产业配套的完善。要重视规模较大、专业技术较高、配套能力较强,机制灵活的中等规模企业的引进与开展,弥补本地中小企业与驻区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之间的链条断裂,以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战略投资者的进驻。〔三〕创新金融支持途径,拓宽装备制造业融资渠道1、发放商业银行贷款省内商业银行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完善对重点装备制造业的授信授权管理,满足装备制造企业在投资、采购、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有关部门要利用信息发布、政银企对接以及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家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利用买方和卖方信贷,满足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的资金需求,扩大对外市场开拓能力。2、利用资本和债券市场对装备制造核心企业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工程,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之具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的条件,增强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加强与保险集团公司的合作,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省内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交通、通信、能源等根底设施工程。3、创立产业基金〔信托方案〕2008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开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创新融资方式上,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标准开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借鉴天津2006年设立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模式,我省可根据行业优势和产业布局,设立河北省钢铁产业、能源产业、曹妃甸新区开发、渤海新区开发等产业投资基金,引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的资金和经营管理人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开展规划,重点投资于钢铁产业延伸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工程、工业园区交通及能源等根底设施工程、企业并购工程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工程等。在产业投资基金申请审批过程中,可根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方案管理方法》,与信托公司合作,设立信托投资方案,开发以省内钢铁、能源企业及开发区有效资产和股权为根底资产的信托产品,通过财政和保险对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利用商业银行营业网点,面向社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出售,筹集信托资金,通过信托投资渠道发挥与产业基金相同作用。〔四〕选择好开展路径,尽快壮大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1、通过开展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可借鉴组建河北钢铁、冀中能源的做法,以工程配套、主机配件结合为主要途径,推动装备制造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兼并联合,力争培育1-2家主营业务收入在300亿元以上、10家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装备制造业小、散、全的局面。在开展大企业、大集团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大企业,培育大品牌,在我省装备制造业中形成几个叫得响、影响大、美誉度高的著名品牌。2、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群的开展水平按照统一规划,我省装备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协议样式
- 2024年协议管理执行总结模板
- 2024年医疗设备经销协议范例
- 痔疮课件精教学课件
- 动态旅行课件教学课件
- 柚子创意课件教学课件
- 篮球社团教案的设计
- 小黑老师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安徽蚌埠市政府信访局信息中心招聘3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才中介开发票协议书
- 清水池清洗消毒方案
- 血气分析全解ppt课件
- 二年级 Thelifeofabutterfly蝴蝶的生长过程
- 入网申请表模板
- 初三全一册单词表汉语部分
- 48个国际音标对应的字母组合及例词(WORD可打印版)
- 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消除通病措施(安八)
- 标化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 2022年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 安全游玩动物园PPT课件
- 有机肥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