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总结_第1页
教育理论总结_第2页
教育理论总结_第3页
教育理论总结_第4页
教育理论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部分一、绪论要求: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二、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1、识记教育、遗传、环境等概念以及各个社会历史时期有关的教育内容、目的。2、掌握和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及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3、运用上述教育基本原理解释和说明有关教育现象。(一)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基本概念(1)广义的概念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2、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3、教育的起源和发展(1)教育的起源历来存在的两种错误的教育起源理论;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教育生物起源论;以美国孟禄为代表的教育心理起源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2)教育的发展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庠、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艺术、文学、体操等许多方面。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相互制约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的概念,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人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三、教育目的要求:1、识记教育目的、体育、美育等概念以及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明确体育、美育的意义、任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一)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2、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2、社会生产方式(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4、教育目的的确立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我国的教育方针(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素质教育(1)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2)意义(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2、智育(1)智育的意义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智育在全国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智育的任务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3、体育(1)体育的概念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2)体育的意义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体育是促进学生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3)体育的任务①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4)体育的内容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5)体育的组织形式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体育锻炼;④运动队训练;⑤运动竞赛。4、美育(1)美育的概念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③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3)美育的任务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4)美育的实施途径①通过各科教兴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①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②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①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②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①通过校办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②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③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四、教育制度要求:1、识记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建立学制的依据。2、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概况,主要指现代学制颁布的年代学制名称。(一)教育制度的概述1、教育制度的概念(1)广义概念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2)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二)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2)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4)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2)1958年的学制改革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改革;④高等教育改革;⑤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4)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①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④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五、教师与学生要求:1、了解教师的作用。2、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以及正确的师生关系。3、掌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一)教师1、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和任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2)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创造性;②连续性、广延性;③长期性、间接性;④主休性、示范性。3、教师的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集体协作的精神;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养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二)学生1、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①依据;②表现。(2)学生是自欺欺人教育和发展的主体①依据;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发展阶段(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意义2、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六、教学理论与实践要求:1、识记教学、课程、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经授课制、课的类型和结构等概念。2、理解和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其改革、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3、能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解释说明有关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一)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2、教学的作用与地位(1)教学的作用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学的地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3、教学的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课程与教材(1)课程的意义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的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课程的意义2、课程内容(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在纲)和教材。(1)课程计划①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①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②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③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④教科书的编排形式。4、国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5、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一些新的要求。(三)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1、教学过程的概念4、课外辅导(1)辅导内容①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②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③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作个别辅导;④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⑤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2)辅导要求①从辅导对象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②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意义(2)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①平时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②考试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考试的方式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核。(3)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编制测验蓝图。(4)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①百分制记分法;②等级制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5)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①客观公正;②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八)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概念概括地说,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2、教学评价的意义3、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全面性、指导性、科学性。4、常用的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5、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发展性评价七、德育理论与实践要求:1、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各种德育方法的概念以及德育内容。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径的主要内容。3、能运用德育过程规律、德育原则,解释、说明有关德育实践的具体问题。(一)德育的概述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2、德育的重要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3、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二)德育的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自学纪律教育6、民主和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三)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四)德育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3、知行统一的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基本涵义(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1、德育的途径(1)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6)班主任工作2、德育的方法(1)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德育基地八、班主任工作要求:1、识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方法。2、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内容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5)指导本班班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工作(6)做好家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7)评定学生操行(三)班主任工作的方法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等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径,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优良的作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1)个别教育同集体教育的关系(2)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1)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一般分为学期(或阶段)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2)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九、课外校外教育要求:1、识记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内容。2、理解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主要特点。3、了解三结合教育的内容。(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1、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1、课外校上教育的主要内容(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劳动(7)课外阅读活动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2)灵活性(3)实践性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经,要富于吸引力(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1、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内容的生活化;②教育方式的情感化;③教育方法的多样化。(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①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②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统一;③要理解和尊重孩子;④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2、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①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②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③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式主要有:①互相访问;②建立通讯联系;③举行家长会;④组织家长委员会;⑤举办家长学校。(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式主要有: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②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2)灵活性(3)实践性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经,要富于吸引力(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1、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内容的生活化;②教育方式的情感化;③教育方法的多样化。(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①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②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统一;③要理解和尊重孩子;④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2、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①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②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③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式主要有:①互相访问;②建立通讯联系;③举行家长会;④组织家长委员会;⑤举办家长学校。(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式主要有: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②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九、课外校外教育要求:1、识记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内容。2、理解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主要特点。3、了解三结合教育的内容。(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1、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1、课外校上教育的主要内容(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劳动(7)课外阅读活动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2)灵活性(3)实践性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经,要富于吸引力(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1、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内容的生活化;②教育方式的情感化;③教育方法的多样化。(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①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②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统一;③要理解和尊重孩子;④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2、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①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②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③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式主要有:①互相访问;②建立通讯联系;③举行家长会;④组织家长委员会;⑤举办家长学校。(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式主要有: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②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第一章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1.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

2.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和情感: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并由此引起各种主观体验

3.意志过程

意志: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系统性: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处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从不同层次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系统与各要素的关系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确的唯一标准。任何心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伦理性:忌讳采取如欺骗、隐瞒、威胁、恫吓及可能造成研究对象身心受到伤害或者有悖伦理性原则的方法

2.具体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适合以下情况使用: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在控制的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其缺陷主要表现为:难以重复观察,观察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自然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因此对结果难以精确分析;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不出现需要研究的现象;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经验,目的,兴趣等取向和技能的影响。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具体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条件下进行;自然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进行。

调查法:以大众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

具体可以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方式进行。第二章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知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客观刺激整体属性的心理反映。

2.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知觉依赖作为感知主体的人的主观取向和经验这些头脑中已存的信息进行加工。

知觉中,已有的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优势;反之,非感觉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赖感觉信息,从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反过来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3.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①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②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③理解产生知觉的期待和预测。知觉过程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适应:当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之前的状态

定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分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条件: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视觉线索: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主观轮廓表明,当视野中出现了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主观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图形组织原则: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

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符合特征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维持视觉映像,避免局部适应;眼动有两类:微动搜索、转移、调正跳动

2.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邻近物体的大小能对对象物体起到对比作用,使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不相同(见错觉)

(四)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四种具体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预测、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时间知觉的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借助计时工具。

听觉影响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性质>触觉>视觉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越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越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数量与性质

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兴趣与情绪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

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与视网膜映像流回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人们的运动知觉。

似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四种主要形式:动景运动:(霓虹灯)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自主运动:黑暗中微弱的静止光电好像在动

运动后效:(瀑布效应)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五)错觉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错觉就随即产生了。

1.错觉的含义

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是出现种种歪曲

2.错觉的种类

错觉大体分为大小错觉、形状错觉和方向错觉。第三章记忆(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作用:记忆连接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2.记忆的过程

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得过程

储存:把编码后的外界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3.回忆的分类

图尔温将长时记忆分类: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根据是否受意识控制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技能记忆,利用时不需意识参与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感觉记忆: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它保存时间短暂,但有较大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

2.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

感觉记忆的编码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与提取

在储存阶段,已经保持的经验会发生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

记忆恢复: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立即测量的成绩更高

储存的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要及时;按照遗忘曲线先紧后松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序列位置效应,中间部分加强复习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笔记、卡片、提纲等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营养、蛋白质、吸毒、酒精、脑外伤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再认和回忆,再认比回忆更简单、容易。

再认: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然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人们过去经历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有几个规律: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

舌尖现象:话到嘴边说不出来,一种多因紧张引起的提取失败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遗忘的含义: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

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最初进展快,以后逐渐缓慢

遗忘的原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至最后消退

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过程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过程的干扰

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接触,记忆能恢复

提取失败: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影响遗忘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时间因素以外还有: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识记者的态度

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容易回忆,遗忘最少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记忆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第四章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2.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改组性:思维指向事物的新特性和新关系,这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3.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来于实际的动作

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思维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一问题

直觉思维:迅速理解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

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县城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活动

4.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特征、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关系

抽象: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

初级概括: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概括: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得含义与基本过程

问题空间:由以下三个环节共同定义

初始状态——已开始的不完全的信息或令人不满意的状况操作——为了从初始状态迈向目标状态,你可能采取的步骤

目标状态——你希望获得的信息或状态

问题解决:在问题空间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也就是寻找一条空间内从始到末的通路。

问题解决得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2.问题解决得策略

算法策略: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①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②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③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3.影响问题解决得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有: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五)创造性思维有好多创造性思维,但它们大多被认为是古怪的。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2.创造型思维的心理成分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且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酝酿和社会因素。但他人的评估和观看能限制人的创造性。

酝酿: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答案

定势和功能固着等心理因素在某一时刻阻碍着问题解决,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排除。

(六)表象和想象

1.表象

表象的含义: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

概括性——表象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可操作性——人们可以早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心理旋转)

创造性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2.想象

想象的含义:对头脑中已有的表型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地想象。它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第五章动机和情感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动机功能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意志程度来决定的。

3.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们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

例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兴趣: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成就动机: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困难的、挑战性的活动,取得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权力动机: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交往动机:愿意归属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人们的动机可分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它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①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②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③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历史上统称感情,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常带有社会意义。

2.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组织功能——情绪作为一个监测系统,对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关系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通过其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

3.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机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两极性: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状态是某种时间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激情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该状态下人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便随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适应性综合症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2.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中枢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3.认知理论

Ⅰ阿诺德“评定-兴奋”说: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Ⅱ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Ⅲ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第六章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一、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指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发展是不可逆的)。

成熟主要是指由于受遗传制约的强烈内部过程的变化而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成熟是指生理上的)。

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方向一致的梯度。

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步发展,叫头尾梯度。

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发展,叫近末梢梯度。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

㈠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

㈡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

㈢概念化: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概括地、抽象地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有动作表象、映象表象、象征表象)

㈣社会化:

㈤个性化: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㈠遗传与环境:

对一切的机能发展可以直接观察测量到的,都是由遗传素质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

环境是作为实现遗传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一种因素。

㈡成熟与学习:

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

“印刻”说明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洛伦茨)。

㈢社会环境因素:

㈣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能充分利用儿童作用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③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㈤主观能动性因素: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学龄前期(3-6,7岁)

④学龄初期(6,7-11,12岁)⑤学龄中期(11,12-14,15岁)⑥学龄晚期(14,15-17,18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①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根本变化);②可变性(并非固定不变和完全相同)。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第七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

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的行为倾向

①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的倾向;②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

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同化:儿童供以使新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图式一体化过程。同化不是导致一个人的图式的变化,而是给原图式增添新的内容。

顺化:当遇见的刺激不能与儿童原有的图式配合时,儿童就会求助于顺化,即改选原来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这个图式。顺化可导致人的图式的发展产生变化。

同化说明成长,是量的变化,顺化说明发展,是质的变化。

二、认知发展的分期: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的建立于感官的立即经验上,主要心智活动为感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二)思维准备阶段(2~7岁):开始以语言或符号代表其将经验的事物,其认知活动为身体的运动与知觉经验。

(三)思维阶段(7~11岁):能从具体的经验或从具体事物所获得的印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使用的操作法为综合、追溯、组成)。

(四)抽象思维阶段:①思考为假设与演绎的;②思考为命题的思维;③思考为组合性分析。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③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八章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新生论原理。

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怀疑(2~3岁);3.主动对内疚(4~5岁);4.勤奋对自卑(6~11岁);

5.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停滞(成年中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

与其对不良人格防微杜渐,不如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从婴儿开始,依次培养信赖的人格,发展自动的人格;发展主动的人格;激励勤奋的人格;发展安全的同一性;发展亲切近人的人格;提供享受完整人生的环境。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

一、道德发展的由来:

柯尔柏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

二、道德发展的分期:

认为道德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福利进行的。

(一)水平A:前习俗阶段: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操作与关系的倾向。

(二)水平B:习俗阶段:三期:人际关系与认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与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三)水平C:后习俗阶段:第五期:社会契约合法定向;第六期:普通的道德原则倾向。

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的满足,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不要“亡羊补牢”,而应“趁热打铁”。第九章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学习的概念

(1)(广义):学习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现象;是个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表现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比较稳定的变化。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①内容:人的学习比动物的学习更广阔;②方式:动物的学习主要是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③性质: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人类的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①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因此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③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2.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的内容划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2)按学习活动的性质或机制划分:①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反应间联系的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②认知的学习:感性的学习,理性的学习(概念的学习、思维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是人所特有的。

(3)奥苏伯尔的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4)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结合两个维度:机械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第二节学习理论的基本派别

1.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⑴理论意义:个体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其心理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学习实质的研究,即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能够充实心理学的基本理论。⑵实践意义:对学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学习的实质及其规律,改进自身的学习,更有效地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还有助于学校教育工作者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理解不同学习理论的立足点:要把握好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倾向;要把握好各种学习理论的讨论范围。

第十章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第一节、经典条件作用

1.无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1)无条件刺激:任何时候,一旦被个体感知到,必然引发特定反应的刺激。(而这种反应通常是无意的、情绪的、生理的,或者说是很难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的。(2)条件刺激:也称为“中性刺激”。即最初不能引发特定反应,必须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以至于能够暂时代替无条件刺激的刺激。

2.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①前提:S→R②过程:(+S1)S→R③结果:S1→R④维持条件:需要适时保持S’和S之间的结合。个体获得经验的过程(即学习),就是建立起条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的过程。(即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3.泛化、辨别和消退

第二节操作条件作用

1.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个体在某一情境中可以自发地做出多种行为,如果其中某个行为得到了强化,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提高,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用该行为的一种趋势,即个体在该情境中会倾向于只做出这种行为,这就形成了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个体的学习过程。

2.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比较

3.强化和惩罚的形式

4.不同强化程序对学生的影响

第三节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应用

普雷马克原理: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时,应如何调查幼儿在课堂上最喜欢的事物或事情?对幼儿应慎用惩罚.

第四节学习的行为主义在课堂中的新近应用

自我管理与自我教学(纯粹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学适合高年级的学习者)

代币管制:⑴确定靶行为:要改正或增强的行为;⑵基线评估:(观察)自然状态某单位时间内,靶行为出现的频率;⑶确定代币的种类及价值:以什么作为代币、靶行为增加(减少)到何种程度可以换取一枚代币、多少代币可以换取儿童喜欢的特定物品。(4)诊断评估,完善方案:一段时间之后,诊断代币管制运行的效果,听取各方意见,重新调整代币的种类、获取代币的难以程度及其价值。

第十一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第一节认知心理学概述

1.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