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专题十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1页
讲义专题十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2页
讲义专题十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3页
讲义专题十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4页
讲义专题十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二十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5.评价(作用)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的探索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2)工业: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评价(作用)(1)经济: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三、斯大林模式1.形成(1)工业化之路: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2)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拓]余粮收集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拓]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联]苏联抓住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大量进口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大量机器设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拓]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此目的未实现);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2.特征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思想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3.影响经济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政治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2.内容领域措施结果农业方面(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现危机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评价(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赫鲁晓夫改革只是有限地利用了市场机制,只能说使计划经济体制松动,不能说转向市场经济。(2)局限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特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3.评价(1)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此时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而中苏关系恶化,为改善外交环境的需要,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社会危机严重。2.措施(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3)调整所有制结构。(4)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3.结果:经济改革并未迅速取得预期成果,之后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重难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史料探史——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史料目前政治形势的全部关键,就是我们正处在转折的过渡时期,正处在有着某些曲折的从战争过渡到经济建设时期①……这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现在经济任务第一次具有这样大的规模,我们应该意识到,应该记住,经济战线上的战争是更困难、更长久的②;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③……因为我们若不恢复经济生活,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就不能战胜敌人,这一点是驳不倒的;让我们使千百万人更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吧④。……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⑤。但是,为了恢复工业,就需要有富余的农产品——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探究]根据史料分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必要性。[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当时苏俄的政治形势是处在转折的过渡期②经济建设任务更困难、更长久③列宁把恢复国内经济建设问题看作第二阶段战争,要积极调动工人和农民的积极性④苏维埃政府在新的经济建设阶段,号召人们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⑤列宁承认苏维埃政府实施的余粮收集制政策对农民带来的伤害,主张偿还农民(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题目中问的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必要性,①②是对国内形势的整体综述,③④⑤是对原因的分析,综合③④⑤所获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即可。[提示]余粮收集制政策的弊端给农民带来巨大伤害,一定要偿还;取消商品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恢复经济生活。[系统认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eq\a\vs4\al(二读图明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改革)[解读]图1说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图2说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运动”,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以失败告终。[系统认知]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及启示(1)措施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劳动者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分配制度“大锅饭”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2)启示①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②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④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随堂巩固训练]eq\a\vs4\al(一、高考题——变客观为主观,思维更广更透)1.(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读懂]题干材料仍然强调经济发展的计划性、高速度与发展重工业,都没有超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这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做对]选eq\a\vs4\al(A)2.(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读懂]苏联从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至赫鲁晓夫改革时力图在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上进行改革,以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中苏共中央调整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就属于改革中的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做对]选eq\a\vs4\al(A)3.(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读懂]苏联在1928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开展以钢铁、煤炭等为主的工业化建设,四年以后,生铁、煤炭产量翻了一倍,汽车等机器制造产量增加了数十倍,而美国此时正在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如此巨大的工业化成就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做对]选eq\a\vs4\al(B)4.(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读懂]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工业化建设,其资金要靠国内提供,粮食(粮食/工业品)出口成为换取工业化所需外汇的最主要途径。材料中粮食产量减少,但同时粮食出口量却在增加,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只能减少国内的粮食供应以保证工业化的需要,这意味着苏联广大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要勒紧腰带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奉献。[做对]选eq\a\vs4\al(A)5.(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读懂]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工业方面实行的政策之一是“租让制”,即把一些工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所有权仍属于苏联。材料所述形式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典型做法。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已经结束,但由新经济政策探索的某些有效方法实际上仍在沿用。[做对]选eq\a\vs4\al(D)6.(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读懂]斯大林时期全盘农业集体化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倒退,农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以致赫鲁晓夫时期将农业改革作为重点。马林科夫的报告明显违背事实,它并不去触动斯大林模式,反而掩盖苏联严重的农业问题,显然是对其的肯定和维护。[做对]选eq\a\vs4\al(D)eq\a\vs4\al(二、模拟题——抓题眼抓关键,解题更快更准)1.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这一做法造成()eq\a\vs4\al(A.物价高涨,只能凭证供应物资,B.劳动力减少,工业化受到阻碍,C.政府加强干预,计划经济形成,D.产能低下,只好引进西方资金)eq\a\vs4\al(点拨:禁止自由贸易。)解析:选A根据题干“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可以得出当时物资供应必须有供给委员会的凭证,不允许私人买卖,导致市场上商品供应缺乏,物价上涨,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谈及劳动力的问题,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形成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与题干反映的政策特征不一致,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表述,可知其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此情况下,苏俄并没有引进西方资金,故D项错误。2.(2019·广州模拟)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eq\a\vs4\al(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eq\a\vs4\al(点拨:材料的中心:联合起来。)解析:选D1921年3月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A项错误;1928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促使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故B项错误;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故C项错误;由材料“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可知列宁提出了农业集体化改造的设想,故D项正确。3.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eq\a\vs4\al(A.重点发展重工业,B.重视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C.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D.完全超越西方国家)点拨:技术的引进可加速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解析:选B苏联工业化建设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得出苏联工业化建设重视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故B项正确;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完全超越西方国家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4.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eq\a\vs4\al(A.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B.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C.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D.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eq\a\vs4\al(点拨:企业的自主活动空间加大。)解析:选A题目中“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体现了对斯大林体制的冲击,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所述不符。5.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极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据此可得出()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点拨:面对如此社会现实,怎么办?解析:选C赫鲁晓夫的改革在1964年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极权体制丧失了民众支持,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能全面体现改革对苏联极权体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苏联极权体制衰落,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故C项正确;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改正,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洛阳期中)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A.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C.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D.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解析:选B余粮收集制和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故A项错误;为了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为了解决经济政治危机,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为了快速推动国家工业化,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都是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和农业集体化政策排斥市场,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是为了工业化的需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项错误。2.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解析:选C1921年苏俄“搞错了”指的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脱离了国情,故C项正确;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3.(2019·上饶模拟)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这说明当时苏联()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C.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体制在当时是符合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在1925年前后,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才被逐渐废止,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D项错误。4.(2019·衡水联考)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解析:选C据材料“1923年秋”可知此时苏联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依据所学,新经济政策促使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924年以后,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故B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时间“1923年”可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新经济政策产生怀疑,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怀疑,而不是强调工业化的进程,故D项错误。5.(2019·南宁摸底)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 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 D.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解析:选A据材料“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说明苏联承认私有和利用外国资本,结合所学1921~1929年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6.(2019·湖北名校联考)1929年,斯大林指出:“国家、国营工业不经过中介人直接成为农民的商品供应者,而农民也不经过中介人直接成为工业、国家的粮食供应者,这有什么不好吗?”这反映出斯大林意图()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取消市场经济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减轻企业负担解析:选B材料突出“不经过中介人”,即取消市场经济,实行国家计划,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集体化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减轻企业负担,故C、D两项错误。7.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解析:选A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苏联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而忽视商品货币关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故A项正确。8.(2019·洛阳期中)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还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这些做法()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提高了农业人口的素质 D.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解析:选D材料表明苏联政府向农村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但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苏联仍然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的扶持政策并不能扭转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对农业人口素质的影响,故C项错误;苏联政府向农村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9.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解析:选A题干中的制度奖勤罚懒,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全国包括农村都是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错误;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农业领域的经济刺激手段,故D项错误。10.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苏共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79.4%,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83.4%,而二十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勃列日涅夫此举直接导致()A.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 B.经济增长开始逐年下降C.决策权力向个人集中 D.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解析:选D材料反映干部队伍更新幅度小,而不是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苏联干部队伍的信息,与经济建设的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决策权力向个人集中,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干部更新幅度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而“原班人马”又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会演变为“僵化”,故D项正确。11.1991年,原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A.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即将解体,改革已经无从谈起,故A项错误;物价问题并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并没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故D项错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应有机结合,完全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是一种过激行为,故C项正确。12.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仍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经济转型滋生腐败现象C.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解析:选B材料中“股份公司”说明苏联让市场发挥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国家官员……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推知苏联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故B项正确;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是强调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且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苏联工业化的基本方针。为了高速度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提出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的道路,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长期的、过大地保留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1926~1927年度,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过战前水平,斯大林一再要求提高工业增长速度,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共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到二战爆发前,苏联成功地实施了三个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