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丰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某架飞机从北京飞往赫尔辛基(60ºN,25ºE)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该飞行路线A.从始至终,一路顺风 B.横跨东、西两个半球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方飞行 D.终点比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小2.本架飞机途经国家均A.地处高纬度 B.属同一大陆C.位于地震带 D.为发达国家【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根据二者的相对位置可知,该飞行路线大部分为迎着西风逆风飞行;飞行位置均在东半球;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方飞行;由于赫尔辛基比北京纬度高,故赫尔辛基比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也即终点比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选D。2题详解】本架飞机途经国家主要为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国;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地区;起终点均属于亚欧大陆;蒙古没有位于地震带;蒙古、中国不是发达国家,选B。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4.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A. B.C. D.【答案】3.C4.A【解析】该题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题详解】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图示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差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4题详解】中纬度和低纬度的界线是30°纬线,因此从30°纬线上空看地球,则中心圆点位于30°纬线上,可以看到极圈的全部,故A图符合。5.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A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图示中心点为南极。在南半球,两点间最短距离先向南偏,后向北偏。从A到B方向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A错。从C到D方向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B错。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相同,C对,D错。故选C。【点睛】在南半球,两点间最短距离先向南偏,后向北偏。东西方向选间隔近的一段弧,逆自转方向是向西,顺自转方向是向东。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6.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线表示山谷 B.CD线表示山脊C.F处可能为火山口 D.F处为山峰7.图中E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80米 B.180米C.200米 D.210米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该地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甜菜种植业B.①河流的河段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从南向北C.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坝,则乙处比甲处位置好D.③处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答案】6.C7.B8.A【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6题详解】由图可知AB线表示山脊,A错误;CD线表示山谷,B错误;F处示坡线向内是山顶处的低洼部分,可能为火山口,不是山峰,C正确,D错误。故选C。【7题详解】读图可知,E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50米,故陡崖的相对高度应为100米≤H<200米,结合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8题详解】甜菜最适宜在中温带地区生长,我国东北地区为其主要种植区,故A项说法错误;图中①河流的河段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从南向北,B正确;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坝,则乙处较狭窄,比甲处位置好,C正确;③处等高线密集,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10.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B.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C.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答案】9.A10.B【解析】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9题详解】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的原理,图中①河段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所以等高线凸出方向为西北方向。A正确。【10题详解】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河流入海口附近泥沙沉积导致海水越来越浅,所以B正确。读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南极洲叙述,正确的是()A.有“高原大陆”之称 B.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高C.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D.矿产资源贫乏12.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答案】11.C12.A【解析】【11题详解】南极洲有冰雪大陆之称,“高原大陆”指的是非洲,A错误。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低,B错误。算上冰雪厚度,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C对。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D错。【12题详解】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与南美洲隔海相望,以东是大西洋。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A对。B、C、D错。【点睛】南极洲有冰雪大陆之称,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低。算上冰雪厚度,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与南美洲隔海相望,以东是大西洋。顺西风漂流,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被近地面大气吸收14.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故气温越高。故选D。【14题详解】清晨近地面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为曲线甲;上午近地面逆温先结束,为曲线乙;午后近地面气温最高,气温递减率最高,为曲线丁;夜间近地面首先出现逆温,为曲线丙。所以A选项正确。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冬夏季等值距相同),完成下面各题。15.对该区域1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A.地形 B.纬度 C.海陆 D.洋流16.A地7月气温可能是A.29℃ B.27℃ C.25℃ D.23℃【答案】15.B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其形成的最大因素为纬度,B项正确。【16题详解】根据河流流向可知,A地地势较高,所以夏季气温较低,所以结合图中信息可知,A地气温应该在26~28℃之间,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18.图中1990年后0℃层高度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 B.植被覆盖率提高C.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D.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从图中看该季节0℃层高度海拔约在4175~435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可推算出近地面气温约在25℃~26.1℃,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巴黎盆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其主体树种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树叶茂密,A错误;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澳大利亚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大陆等温线向北凸,B正确;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时间是3月-5月,为北半球春季,C错误;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时为北半球冬季,D错误。选B。【18题详解】从图中可知,1990年后0℃层高度波动上升,说明近地面气温升高,但是此图只能反映当地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无法反映全球气候变化,且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缓慢上升,不会上升很快,A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蒸腾作用加强,植被调节气候功能增强,会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气温变化减小,B错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会破坏植被,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加上人类活动释放的废热增多,使局部近地面气温升高,C正确;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会使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当地近地面气温降低,D错误。选C。小明同学去北极地区旅游,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来到的这座城市地处北极圈以内,据当地人说,太阳从5月21日起就一直悬挂在天空,虽然每天也在不停地向着一定的方向运转,但不会落下,在天空中绕着圈子移动。漫步街头我看见了许多高大的阔叶树。”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9.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20.该地能够生长高大阔叶树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 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 D.地形【答案】19.B20.A【解析】【19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该地在5月21日后出现极昼现象,每年从3月21日开始极昼范围自北极点开始向北极圈扩大,到6月22日北极圈以北都出现极昼,三个月极昼范围扩大了23.5个纬度,则二个月扩大16个纬度,90°-16°=74°,所以5月21日大约74°N开始进入极昼,图中②③处最接近74°N,另外②处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气候温暖湿润,可见阔叶林,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②,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②处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气候温暖湿润,因此可见阔叶林,该城市能够生长高大阔叶树的主导因素是洋流因素,而不是地形、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可知BCD错误,A正确。选A。石古湾村位于湖南省南部新田县,是国家级贫困村。该村三面环山,植被茂密。村内有一口泉眼,全年水量充盈,且每天会出现多次像潮汐一样的涨落现象,被称为“潮汐泉”。其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溶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潮汐泉所在地区A.石峰林立,多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B.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水电开发潜力大C.风蚀作用强烈,地面支离破碎,垄槽相间D.受流水溶蚀和沉积作用,山奇、水秀、石美、洞异22.下列条件中,与潮汐泉形成相关性最低的是A.降水季节变化大 B.有较长且有坡度的暗河C.有虹吸式管道 D.有较充足的蓄水空间23.若该地植被破坏严重,对潮汐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每次泉涌的水量减少 B.泉涌的频次减少C.暗河的含沙量减少 D.溶洞发展速度加快【答案】21.D22.A23.B【解析】【21题详解】潮汐泉所在地区地势低,受流水溶蚀和沉积作用,山奇、水秀、石美、洞异,形成独特景观,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此地多喀斯特地貌,因此题中描述四面陡崖,顶部平坦的地貌不多见,故A项错误;该地多地下河,地表水资源并不丰富,难以进行水电开发,故B项错误;该地主要受流水作用,受风蚀作用小,故C项错误。故选D。【2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潮汐泉的形成中需要虹吸作用,要有曲管,有一定量的蓄水溶洞,而地下水的汇集则需要较长且有坡度的暗河,才能汇集更多的地下水,保证每天都有潮汐泉水的涌出,另外如果没有坡度可能蓄水洞中的水就会顺着暗河流走或者不能保证地下水流入汇水洞中,故BCD都应与潮汐泉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潮汐泉是全年水量充盈,每天会出现潮汐涨落现象,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则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潮汐潮落不会在每天都出现,所以降水季节变化大与潮汐泉的形成相关性最低,A正确。故选A。【23题详解】因为潮汐泉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而如果该地植被破坏严重,则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减少,乍看可能会误选为每次泉涌水量减少,但仔细看潮汐泉的水直接来自地下蓄水洞,也就是说蓄水洞里的水到达相应的水位后才会在潮汐泉有水涌出,到达一定的水位后,涌水停止,每次泉涌的水量不会减少,但由于下渗水量减少,蓄水洞蓄水至一定水位的间隔时间变长,故泉涌的频次会减少,A错B对;由于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暗河作为溶解碳酸盐类的地下水,其中含沙量非常少,几乎不受地表植被破坏的影响,除非坍塌,C不符;由于下渗量减少,地下水量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会减少,所以溶洞发速度会减慢,D不符。故选B。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图中各城市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从A→D城市,海洋影响越来越弱,气温变化减少B.E地冬季降水量比F地多,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C.D地1月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与海拔高D.图中各地都是温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详解】从AD城市,海洋影响越来越弱,故气温变化加大,A错误。E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且有日本海补充水汽,故E处冬季降雪多,B正确。D地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平原,是四个城市中最靠近冬季风源地的,冬季温度低主要是受冬季风影响强,C错误。A城市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下图是沿2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下列关于甲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低缓的唯一原因是地壳运动长期不活跃B.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D.所在国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26.关于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起伏大 B.地势南高北低 C.山河相间 D.以高山峡谷为主【答案】25.B26.B【解析】【25题详解】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印度半岛,地势低缓的原因之一是长期受外力侵蚀,A错误;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成因是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B正确;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C错误;所在国是印度,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是东南亚,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乙地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与我国西南地区山水相连,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以高山峡谷为主,B不正确,AC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是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7.该种农畜是A.牦牛 B.水牛 C.马 D.骆驼28.该种农畜与该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其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游牧业 D.季风水田农业【答案】27.B28.D【解析】【27题详解】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范围与水稻种植业的分布范围一致,所以这种役用农畜是水牛。选B。【28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选D。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但工业落后。完成下列小题。29.该国种植棉花的优势是()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距海近,降水丰富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④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0.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较多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人口密度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D.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石油等矿产贫乏【答案】29.C30.A【解析】【29题详解】叙利亚虽然西临地中海,但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降水较少,②错误;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①正确;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③正确;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④正确。故选C。【30题详解】西部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降水较多,A对;该国降水量少,河流水量少,水能较贫乏,B错误;西部地中海沿岸降水较多,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C错误;从图中可知,该国东部地区石油资源较丰富,且工业落后是多方面原因所致,并非主要是矿产资源贫乏造成,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中亚”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高低,并分析原因。(2)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答案】(1)西侧盐度低于东侧;西侧有河川径流淡水注入。(2)①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③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了许多水库,蓄积河水。【解析】【分析】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湖泊的东半部河流注入较少,蒸发量两侧都较大。只有狭窄水道相通,湖泊东西两侧水体的交换少。沙漠景观形成,主要从降水、蒸发角度分析。【详解】(1)读图可以看到,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有多条河流注入,盐度较低。湖泊的东半部河流注入较少,蒸发量两侧都较大,盐度较高。巴尔喀什湖东西向狭长,只有狭窄水道相通,影响湖水东西水体的交换,湖泊东西两侧水体的交换少,导致两侧盐度差异明显。(2)根据图示材料,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处于中纬西风带,受西风影响大;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天山西南,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海拔较高,冰雪融水丰富;位于锡尔河上游,沿河生产生活用水消耗少,蒸发、下渗损耗少,河流径流量大;且上游有多个水库,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强。因此水资源丰富。32.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中最佳的是。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4)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答案】(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2)位于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3)②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4)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植被垂直变化与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越大,植被垂直变化程度越大。根据材料,该区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因此植被垂直变化不明显。(2)根据材料可知,A处为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宿营。(3)根据所学知识,发生泥石流时应向与泥石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两边的山坡方向逃生,根据材料,②线路符合逃生路线选择,因此选择②;根据材料,若在B处迷路,可顺着溪流向溪流下游即可走出山区。(4)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需考虑地形、水源等;根据材料,E地区地形平坦,适宜修筑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且便于水运。33.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②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是什么?(2)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答案】(1)②地寒流流经,海水水面温度低;有暖湿气流流经,遇冷水面易形成海雾。(2)日本常规能源缺乏,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