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共9套)(共35题)天津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给定资料1.2015年年底至2016年4月期间,刚刚搬到新校址的某外国语学校部分学生不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和疾病。学生家长调查发现,学校北面有一片工地,原本有三家化工厂,化工厂生产的大量氯苯、环芳烃、汞、镉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导致所在地块成为“毒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我国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数量日益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土壤污染正进入集中多发期。土壤污染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土壤污染风险源分布地图显示,当前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形势已然十分严峻。我国东部、中部和沿江地区土壤污染风险源密集,西藏、新疆、青海等少数西部地区土壤污染风险源密度低。其中,南方比北方更集中,珠三角、长三角、湖南东部地区,乃至浙江南部沿海和赣南地区的土壤污染源密集。土壤污染源多沿河分布,不仅沿珠江三角洲水道河网、长江中下游、黄河沿线以及钱塘江分布,还集中沿湘江以及海河与淮河部分支流分布。此外,部分高风险行业分布密集,比如珠三角的电镀和金属表面处理,湘江流域的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河南孟州和浙南的皮革行业,河南三门峡地区的矿产行业等。事实上,早在2014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历经八年调查,共同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就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在630万平方公里被调查土地上。有7%的点位被测出镉超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马主任表示,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我国的“家底”太薄。据了解,当前我国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将土壤质量维持在自然背景值的一级标准全国“一刀切”,不能客观反映区域差异;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二级标准,以及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三级标准,指标限值存在争议。此外,由于调查时间跨度大,加之调查方法不统一、调查精度相对较低,难以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的分布情况。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提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并规定2018年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情况,2020年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情况。“在有限的资金、时间内对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个挑战,只能进行相对的详查。”一位工作人员说,详查涉及如何布点问题,点位要有代表性,因为调查的点位最终要转化成面积,也涉及重度、中度、轻度污染区的划定。“未来可能每个点位代表一定的亩数,但精确到每平方米很难做到。”目前,我国现有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规定分散体现在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业法等法规中,大多是原则性、概括性的,缺乏明确污染土壤的管理责任、修复技术、融资机制、风险评估等的相关法律细则,不具有可操作性。有报告称,我国环保技术研发(不含环境友好产品)占营业收人(不含环境友好产品)的3.2%。环保技术研发以研发单位自有资金为主,政府投入仅占7.9%。而且水污染控制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当前我国环保技术研发的主要领域,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辐射污染防护技术研发薄弱。另外,在污染要素产业结构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相关产品和服务占其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60%,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产品和服务占30%,而我国的上述两个比例分别约为80%和10%,具有充分的不同污染要素间产业结构调整空间。2.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地理学家B在谈到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时说,土壤污染问题十分复杂,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国家土壤污染工作进程缓慢。我国土地污染的成因复杂,治理难度较大。据介绍,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耕地总面积20.25亿亩,全国每年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减少耕地面积约600万亩,且减少的多是优质耕地。据统计,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100万吨。虽然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等问题,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根层土壤吸附固定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磷化合物,在发生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时,会向其他地方转移,扩大了土壤污染范围。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超过330万公顷。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有增产效果。但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一旦流人农田,将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此外,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酸雨,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到地面,会引起土壤酸化。相对于较大范围的耕地污染,局部地区严重污染主要是由工矿企业污染排放造成的。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接近或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实际生活中,大气、水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当初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才被人们所认识。另外,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据调查,全国320个严重污染区约有548万公顷土壤,大田类农产品污染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污染占80%,粮食中重金属镉、铬、铅、汞等的超标率占10%。而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而且不同于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在切断污染源之后能通过稀释和自净化作用使污染问题不断缓解,土壤污染物很难靠稀释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3.德国在工业化阶段留下了许多污染场地,有15%~20%的土地被怀疑可能受到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德国有30万块土地需要治理。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壤保护已经成为德国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德国的土壤保护工作做得比较深入细致,首先开展了污染场地调查,对全国有污染嫌疑的地块进行排查、筛选,底数清楚,为开展土壤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对土壤进行全面长期监测,全国建立800多个监测点。联邦与各州政府设立土壤污染调查小组,根据土地的用途,如森林用地、绿化用地、耕地以及特殊用地等,对土壤进行监测,对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有害物质含量等进行描述,目的是随时了解土壤特性的变化信息,同时观察土壤发展趋势,评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根据调查结果,德国会对各州污染土地建立一个详尽的数据库,所有与土壤保护相关的州政府部门都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库,下一级地方政府也可以查找属于本地区的污染场地情况,同时,建筑公司也可利用这个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对全州土壤保护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在土壤修复方面,德国的理念是保护土壤的特殊功能,而不是土壤本身,对不同功能的土地,区别对待。哪些土壤需要治理?德国通过精密计算设计了一套指标来评估土壤风险:在绿色线上的,主要是预防土壤恶化;在黄色线上的,要发出警告;在红色线上的,必须进行治理。当然,土壤保护最好的手段是尽量少用土地。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工业、交通、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的转型导致了土壤污染。少用地意味着少污染,因此,现在德国对土地转型利用实行总量控制,每年农业土地转型利用的总量为50多公顷,到2020年年利用量不能超过30公顷:为满足建设需要,重点向城市要土地,重视土地的重复使用,避免无节制地向周边拓展,造成新的污染。提到土壤污染及相关赔偿的话题,美国人会想起“拉夫运河事件99。20世纪40年代,拉夫运河干涸后被一家化学公司购买,当作垃圾仓库倾倒工业废弃物。后来,该公司将充满有毒废弃物的河道填埋覆盖后转赠当地教育机构。政府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大量住宅和一所学校,随后的多年间,这里的居民不断患上各种怪病。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批准设立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即“超级基金”,这一法案也因此被称为《超级基金法》。该法规定了危险物质泄漏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国家应急计划制度;明确了负有治理责任的主体包括总统、州政府、地方政府、印第安部落、危险废物设施或船舶的所有者和营运人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体;治理的行动,一是清除,二是救助;治理费用应由发生危险物质泄漏设施的所有者或营运人或该设施所处土地的所有者承担。另外,美国环保局(EPA)在1995至1996年间制定了棕色地块行动议程,1997年5月,克林顿政府为落实这项议程,发起并推动了“棕色地块全国合作行动议程”。在该议程的倡议下,美国国会以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刺激私人资本对棕色地块清洁和振兴方面的投资。美国2001年通过的《小型企业责任免除和棕色地块振兴法》,免除中小企业有关1980年《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中的一定责任,促进棕色地块的清除和再利用,为棕色地块振兴提供经济援助等进行了规定。此外。美国在污染管理中特别注重非政府组织、公众的参与和环境治理信息的充分公开,其法律规定污染地块的治理是各级政府及私人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地方社区的共同任务。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土壤保护与治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4.我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于2017年6月22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贯彻落实“土十条"要求,推动土壤污染依法防治的重要一步。仅从法律名称上就可以看出,立法对象是土壤污染防治,而根本办法是“一防、二治”。当前,从农村耕地到城市用地,人们对“餐桌的根本”“脚下的环境”关注度提升,必须正本清源,全面治理。亿民赖此土,万物生斯壤。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但主体尚好,因此“防”的任务远重于“治”的任务,必须把更大精力投入到防止土壤污染蔓延上。要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有预防花一块钱而不舍、管控花十块钱而不得、末端治理一百块钱却不心疼的思维。国际经验教训证明此路不通。毋庸讳言,一些地方土壤土地治理工作中,“宁治不防"“末端表彰”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尚未被污染的“好土”是主体,对此必须优先保护。使这些未受污染的土壤土地能够保持良好状况,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水为生命之源,土为生息之本。一“源”一“本”,表明人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互为因果,而缺乏自净能力的土壤是各种人类污染的最终承载体。土壤污染处于“末端污染”,要抓“本”治“源”,不仅要从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着手,更要管住生产生活“上游”的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所强调的,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的区域,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要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坚决说“不”。对污染了的土壤要标本兼治,要在政策、技术、融资上予以法律支持。特别要重视的是,在作物消毒、土壤清洗、土地修复等新兴的产业领域,我们要鼓励创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但必须防止“抗生素滥用”式的二次污染。5.M市原本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土壤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已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此,该市相关部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组织了一次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座谈会,以下是与会人士的发言记录:某农林大学教授:如今,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知之甚少,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在农村,有机肥的使用率很低。有机肥中的主要物质是有机质,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既然有机肥比化肥好,那么为什么农民都喜欢用化肥呢?有机肥和化肥的区别,就好比是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一样,中药讲究的是慢慢调理体质,西药讲究的是又准又猛地解决问题,但副作用也不小。有些农民只关心产量不关心质量,而化肥正是因为能立竿见影地提高产量才备受青睐。驻村干部:这几年村里畜禽粪便对土壤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了解,以前村里的畜禽养殖规模都比较小,种植、养殖不分家,畜禽粪便大部分作为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可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村里曾经划定的养殖禁区也被养殖户占用,禁区名存实亡。如此一来,不仅污染总量大幅增加,而且污染呈相对集中趋势,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学者:污染企业不少都是纳税大户,相关部门很多时候对于污染企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执法人员在接到举报后,前往现场也是走走过场。而且,治理污染企业涉及环保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相互推诿、不作为的现象严重。目前,政府虽然清理了一批重污染企业,但对搬迁或转产转业的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等,法律没有明确土地污染的追究依据,往往是企业一走了之,土地污染的后遗症无人问津。环保部门代表:当前我市已经开始启动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但“钱从哪里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现有土壤修复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融资渠道单一。土壤修复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所以很少有企业对其进行投资。如何解决土壤污染防治的融资问题,是当前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的核心问题。环保专家: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滞后影响修复质量。目前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大都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因为没有资质要求,准人门槛低,这个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另外,由于土壤修复需要的相关设备和药剂大部分需要进口,修复成本十分高。因此,缺乏相应设备也制约了土地修复企业的发展,导致在实际土地修复中土壤修复的质量不高。6.近年来,“大地之殇”引起广泛讨论。诸多网友疾呼,保护土壤,维护“大地母亲”的健康已刻不容缓。以下是某网友著文节选:“厚土的肩上承载着社会、经济的前方,它的怀里孕育了一个人、一个国的梦想。可当我用手掌摸索这广袤的土地:这一角只有干裂,那一角只有枯黄。这一片土壤本该是我的家乡,春天鸟语花香,嫩柳折断有奇异的芬芳;秋天满目金黄,麦田里盈着醉人的稻香。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低下了头颅。哭泣着生命的消亡。”1、结合给定资料l,分析“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我国的‘家底’,太薄”的含义。要求:分析透彻,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50字。标准答案:我国的“家底”太薄是指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薄弱,防治工作面临重重挑战。一是当前我国现有的土壤质量标准不合理,指标限值存争议;二是受时间、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污染情况难以准确掌握;三是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缺少法律支撑,现有法律不具可操作性;四是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研发投入低;五是我国不同污染要素间产业结构不合理。鉴于此,今后应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建设工作,不断增强治污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结合给定资料2,请简要概括土壤污染问题复杂的原因。要求:概括全面,表达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标准答案:土壤污染问题复杂是因为土壤污染成因复杂以及污染特性复杂。土壤污染成因复杂:一是我国农业生产使用过量的化肥;二是使用未经处理或未达排放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三是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降落地面;四是工矿企业排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土壤污染特性复杂:一是隐蔽性,需进行分析化验和残留检测才能确定;二是滞后性,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会滞后很长时间;三是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不断累积易导致超标;四是不可逆转性,重金属等物质对土壤的污染无法通过净化和稀释作用缓解污染情况;五是难治理性,治理见效慢、成本高、周期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请根据给定资料5中与会人士的发言,提出M市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对策。要求:简明、具体,符合实际,有可行性,字数不超过350字。标准答案:一是农业部门开展农技知识下乡等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关注质量的意识,引导其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避免过于追求产量而忽视土壤污染,同时引导农民认识到有机肥的长远价值。二是管理部门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清除禁区内的养殖场,严禁畜禽粪便乱排乱放。鼓励种植、养殖相结合,将畜禽粪便转化为肥料。三是治污部门要划清权责,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同时明确管理规定,为污染治理提供政策依据。四是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土壤修复,拓展融资渠道。五是政府加大土壤修复领域的科研力度。鼓励科研机构着力研制相关设备和药荆,并开展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准入门槛,规范从业队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给定资料6中提到:“厚土的肩上承载着社会、经济的前方,它的怀里孕育了一个人、一个国的梦想。”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高远,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字数在1000字左右。标准答案:防治土壤污染势在必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地厚土亦是珍矿宝库。“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科技发达的当今时代,土地不仅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而且是影响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可如今,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壤污染、耕地退化,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阻碍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防治土壤污染势在必行。土壤污染绊住了社会前进的脚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这就要求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口腹之欲”。更要使人民群众享受宜居之乐。可土壤污染却像一条沾满泥浆的绊索紧紧地缠绕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双腿”.使之无法前行。有着“中国汞都”之称的贵州万山在汞矿开发过程中使当地约10万亩耕地受到污染,至今令人心有余悸;镉等重金属污染使“鱼米之乡”湖南的土壤变为“镉米之源”,成为当地居民的噩梦。不难看出,“污土”的存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居住环境遭受着威胁,让人们与健康渐行渐远。若“食”之安、“住”之康尚且存在问题,那么全面小康注定遥不可及。只有保护土地,防治土壤污染,保障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安全,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土壤污染卡住了经济发展的车轮。从清末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国富民强,我国用百余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巨大的转变。这一切都离不开脚下这片沃土的支持:农业发展离不开厚土的孕育,工业发展离不开土地矿藏的支持,服务业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土地的支撑。没有土地作为根基,那么经济发展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拉夫运河社区一度被美国政府认为是城镇发展的典范,景色优美,经济发达。但在土壤污染事件爆发之后,这里就失去了当年的繁荣,只剩下一片萧条景象。即使政府耗费了30亿美金进行修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繁华。前车之覆当为后车之鉴,如今我国的土壤污染,也正在袭扰着经济的发展,“毒地”“棕地”频繁出现,屡屡迫使经济活动中止。可见,保护土地。防治土壤污染,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勿使一杯黄土化作两行浊泪,警惕十年发展遗留百世祸根。当前,我国土地污染问题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然而。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相信我们只要摒弃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贯彻绿色的发展理念,加大防治土壤污染力度.定能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携手并进、协调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天津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2.2008年1月,财政部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启动家电下乡试点,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有关负责人就这一政策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将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家电下乡试点将实施到2008年5月底之前。家电下乡补贴产品是否能够保证真实销售、企业是否能够提供优质售后服务,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监管,而核定和发放补贴资金的具体工作也在地方,因此有必要中央、地方联动,责任共担,共同推进。当前我国的家电出口退税率为13%,因此家电下乡比照出口退税率,对农民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给予13%的补贴,把对出口家电产品的优惠政策直接补给广大农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将采取年初预拨、下年清算的方式,在年初预先将中央财政应负担补贴资金的80%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落实地方应负担部分并预拨到县。在实施过程中,实际补贴资金如果超过预算,要求由省级财政部门先行垫付。这样既能避免超拨造成资金结余,影响财政资金发挥效益,也能保证政策及时到位。同时,农民购买试点产品后应及时到财政部门申报补贴,每户每类补贴产品购买数量不得超过2台(件)。农民应事先了解家电下乡的政策,了解试点产品型号、最高限价和销售网点名单,持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在指定的销售网点购买试点产品,索要正规发票。开箱时要注意验证及保存产品标识卡,并以此作为申领补贴的重要凭证。3.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反映,从1997年至今,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在5%以内,呈现出明显的步伐缓慢态势。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农村居民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3.3:1,然而这仅为名义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享受着各种福利和补贴,每年人均约3000多元,而这些对农村居民来说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财政普遍的投入不足,农田水利改建扩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开展,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设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薄弱,还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因此,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支撑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1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极大优化了居住和生活环境。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指导,绝大部分农村建设杂乱无章,村道或窄小难行,或东堵西塞。村容“脏、乱、差”、房屋破旧以及农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落后状况亟待解决。由于没有规划指引,农村建设显得十分无序,如农民随意选用宅基地,任意扩大宅基地面积等,诱发了不少问题和矛盾,甚至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有的河流水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的要求。大多数河流已被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超标率高。在广大农村,诸如“垃圾往水里倒,牲畜死了往水里扔”等陋习十分普遍,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化。有关农业专家认为,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制约“瓶颈”,还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有2亿多中小学生,80%在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2006年,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学生学杂费全免的政策,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这一政策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个别村甚至连正常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4.“三农”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统称。所谓农业问题包括;①同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比较效益低,投资于农业的生产要素一般难以得到社会平均利润和平均劳动报酬,农业部门的盈利水平长期处于偏低状态;②农业受气候条件和其他自然力因素的影响极大,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农业生产效益的脆弱性、易损性要求有外部力量的扶持甚至救助。所谓农村问题包括:①农民还需要承担修路、办学、住房、养老等一系列公共福利性支出;②农村公共服务的缺乏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也是导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③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这些都反映了农村公共服务缺乏。所谓农民问题包括以下三点。①生产经营权。自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约束力。农业长期实行统购包销制度,产品价格背离市场供求关系,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农业生产开始面向市场,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一项硬性任务,农村支援城市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制度设计虽然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长期实施却影响了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②生活迁徙权。以城乡分治、户口管制为特征的行政性分割制度使亿万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无法自由流动。③农民自身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导致出现以上“三农”问题的原因多而复杂,但主要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缺乏制度基础。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1.4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的1%。如此的生产规模,即使搞成“绣花农业”,也无法实现整体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制度约束。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民工的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市职工的1/4。按国际通行惯例,一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大约相当于本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依法有序转让和形成规模经营。二是农村发展长期存在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失。从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的6个省12个乡镇看,近几年银行贷款几乎为“零”,信用社贷款平均每乡只有100万元左右。全国大部分乡级信用社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基本上失去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三是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证。其一,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短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乡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通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普遍落后。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欠账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刚刚起步,支农资金严重分散。其二,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他负担依然较为沉重。除了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以外,主要是教育、医疗负担重,农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6.55岁的老知青杜援朝和他19名知青同学所从事的农业开发扶贫工作,正面临资金殆尽、难以为继的危险。1968年12月,在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的前一天,他与18名伙伴到山西省夏县曹家庄公社架桑村插队。杜援朝现在“荣归第二故乡”,这一原班人马又在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进行着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杜援朝现在是山西夏县北京知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村里比我们那会儿还穷,连张信纸都没有。”1996年,杜援朝的同学李清友回到架桑村后感叹说。“后来村里老乡开始来北京找我们,凑钱买个拖拉机什么的,但救急不救穷,不治本。”为了加大扶贫力度,杜援朝们各自从家庭的储蓄中拿来现金汇集成扶贫款。先后共计约40万元,就连早已移居美国的3位同学也电告家人,把扶贫款及时送到位。这些钱首先用到培育新树种和植树造林工作;建立了三个柿树经济林基地,栽种柿树10000余株。后来,为了从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拿到项目资金,他们在当地工商局正式注册了以开发扶贫为宗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山西夏县北京知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并在当地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了夏县泗交镇北京知青扶贫基金会。为了筹措资金,他们向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报送了《中条山绿色工程及小浪底流域农林综合开发项目申请书》,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而问题恰恰出在资金上。从1998年初扶贫起至今已整整8年了,现金投资总额只有166.5万余元,与他们的期望相差甚远。“以上完成的主要项目连一半都没有,若与2003年我们同该村所搞的《架桑村十年规划(草案)》和2000年我们报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项目申请书》中的项目相对照,我们应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杜援朝说。2000年,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因所报的项目而批拨的计划外资金1700万元,“但经有关部门层层把关,真正到我们手中的资金实在少得可怜,仅有71.5万元。”“拨付给我们用于自身创造造血机能的有偿资金被扣掉了。2000年11月份,山西省运城市将款拨付夏县时为155万元,其中有偿资金和无偿资金各占50%,即均为77.5万元。”“我们应得到的77.5万元无偿资金,按国家规定只能作为土地治理的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我们不能、也不敢将此款用于农村多种经营。”“可夏县的主要领导就敢。其于2002年初,趁我们知青回北京过春节未回到夏县的时候,竟指使该县农开办的主任将我们这笔款项中的10万元偷偷划走,用到其政绩工程——泗交镇旅游开发建设上。从2002年下半年,我们知道此事后就向其追讨,至今已历时3年半,仅仅追回4万元,尚差我们6万元。此事现在被束之高阁。”7.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1978年到2005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到9680亿斤;肉类产量由856万吨增加到1700万吨;农业增加值由1018亿元增加到227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255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5.5%;农村贫困人口由2.49亿人减少到2365万人。但总的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落后是历史形成的,而且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差别很大,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正如许多农民兄弟自己说的那样,“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只有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8.应该说,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当然,“新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但村容村貌建设能搞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重点放在整治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谨防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谨防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9.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各方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观点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现,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作为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联系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年龄结构老化,组织结构松散,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作风不正,威信不高,活动经费来源不足等等。对此,专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三条基本思路和建议。第一,努力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第二,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三,大力鼓励机制和制度创新,在符合党章规定和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与新路径。观点二: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也是农村的主人,农民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守法规、讲文明、敢创新的新型农民,才能加快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培养新型农民抓起。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强对农民政策的知识培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被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致富的“金钥匙”。各级政府一定要把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及时宣传到家,送到农户手中,让农民学政策、懂政策。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技水平的提高上。作为新型农民,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针对不同对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增加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强对农民法律知识培训。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面临的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广大农民群众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各级政府要采取普法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开展农业法、产品质量法、仲裁法、合同法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并同时了解相关的世贸规则和涉外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强劳务输出培训。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大大加快,农业生产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闲置,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走出农业和农村,从事农村二、三产业,增加他们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从政策、资金、人力上予以保障。尽快使劳动者由一技之长转变为多才多艺,实现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要开展农民技校、职业技能教育、网上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劳务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下大力气向农民群众传授各项专业技术,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劳务收入。观点三:历史上,我们常见到强大的国家因文化上的保守而走向没落,却很少看到掌握了先进文化的民族长久处于贫困之中。因此,经济落后并不可怕,文化的停滞不前才是致命的。如果把新农村建设仅仅视为物质化的盖别墅、修马路,那未免贬低了中央这项决策的战略意义。能否在农村地区造成一种新的文化,能否让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这才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观点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程中,“乡村治理”已经进入政府话语系统,直接成为政策语言。但谈乡村治理,不能只想到如何“治”乡村,而是要先想到如何“治”政府。好的政府治理,是好的乡村治理的基本条件。从农村发展的角度看,“治理”得如何,首先是要审视政府的作为。近些年来,中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已经受到普遍承认并引起广泛重视。如果要探究这种匮乏的原因,则首先可以归于政府治理不善,或者说要从政府治理自身寻找原因。1、请根据“给定资料1~7”,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概述。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标准答案: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支撑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③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④农村建设缺乏必要的规划指导,村容村貌落后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观。⑤农村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卫生条件相对落后。⑥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⑦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⑧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知识点解析:这是一道概述题,难度不高。从题干指向的七则材料看,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比较芜杂,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有用信息、剔除干扰和无用信息,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炼各则材料中有用信息所在段的关键句和关键词,找出后在相同项目进行合并归类,并按逻辑进行排列,使之条理化即是符合要求的答案。2、请根据“给定资料1~7”,简要分析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成因。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标准答案:具体说来,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①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缺乏制度基础;②农村发展长期存在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失;③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证;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他负担依然较为沉重;④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⑤财政投入不足,农田水利改建扩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开展;⑥农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比较效益低;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制度影响了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知识点解析:这是一道原因分析题,它与第一题紧密联系,只要把问题确定了,针对总是分析原因相对容易地多。就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来看,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成因,由于比较芜杂,在阅读时要像提炼问题一样注意把握有用信息、剔除干扰和无用信息,找准关键句和关键词,并对其进行逻辑归类,相同原因归为一类,不同原因按层次表述。3、“给定资料2”引用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正面的案例,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可喜的惠农政策,“给定资料6”引用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负面的案例,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伤农的不和谐音符,请对此作一评价。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500字。标准答案:两则材料中涉及的两个案例,一者是新时期惠农的新举措,一者是挤占、挪用扶贫项目资金恶劣作法,二者所反映出的对待“三农”问题的态度是不言而喻的。前者应大力提倡,而且要更加丰富;后者应坚决遏制、杜绝。从这两个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政府职责到位时,农民得到的是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实惠;而政府行为越位时,农民丧失的是应当享受的权利。这实际上理念上的问题,后者远远背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流。当下,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之风大盛,实际工作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实效。知识点解析:这是一道分析题,实际上应当将其作为论述题对待。其一,要就正反面的典型事例表明态度;其二,要在表明态度的基础上展开,进行适当的论述。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要求。就该题来讲,惠农的作法当然值得赞许,伤农的作法也必然得到批驳,但在分析层面上还要上升到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特别是要体现出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一论点。4、请以“从新农村建设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这是一道给定题目的作文题,“从新农村建设说开去”立足点应放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高度。写作角度比较自由,可选取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应如何作为等。写作要点可包括如下方面: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我国农村的历史与现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工作、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5、“给定资料9”列出了各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所在,见仁见智请对四种观点加以评析。要求:(1)可以支持其中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标准答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见仁见智,认真分析这四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第一种观点看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这已经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验证过无数次的经验;第二种观点突出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把农民素质的高低锁定为关键点;第三种观点强调的是文化新风的营造;第四种观点则把关键点放在了乡村治理的“治”政府上。四种观点从立场上看都是正确的,但是否能与关键点相称则值得考虑,第一种观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基层党组织身上,太过具体;第二种观点同样是视野太窄,缺乏组织和政策扶持的农民也很难承担建设新农村的重任;第三种观点提到的先进文化太过笼统,含义不够明确;第四种观点相比之下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治”政府在当下可能不具有太大的可操作性。总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取得实效,因此,不应该拘泥于观点之争,只要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都应该予以肯定和采用,这样一种理念才更为关键,才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农村实际,才可能取得更为明显的实效。知识点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评析题。材料中的观点实际上是当前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重点的一个列举,客观评价这四种观点,每种观点的角度虽有不同,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没有异议的,只是对待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存在差别。作答这样的题目,如果没有自认为经得住推敲的新观点,稳妥的作法是采取综合法,即肯定每一种观点的正确性,然后指明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能只着眼于方法和措施,而应从理念和指导思想的高度考虑和分析问题,由此得出一个相对更宏观些的观点,或者对现有观点的综合。6、请以“和谐新农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总字数1000~1200字。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这是一道指定题目的写作题,“和谐新农村”题目相当大,因此发挥的空间也相应变大,构思时立足点要紧扣“和谐”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这一高度。写作角度可选取诸如新农村的和谐意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等。写作要点可包括以下方面:和谐社会理论对新农村的定位、城乡如何协调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不足、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等等。天津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一、注意事项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二、给定资料1.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追溯国内外历史,最早发现的职业病都与采石开矿和冶炼生产有关。而随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生产环境中使人类产生疾病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即工业上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时,由于劳动条件恶劣,即出现了职业病的广泛流行。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开始了煤化学工业的生产,并发明了合成染料等。这时,也出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癌等问题。尤其自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合成生产了许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而且20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又兴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X射线、原子能、高频、微波、红外线等技术,还有其他新原料、新化学物质和高科技等被应用于生产,随之出现劳动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的职业卫生问题。职业病的危害受到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自19世纪末起,西方国家即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一些国家的政府建立了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并开展了防治职业病的服务与研究。因此到20世纪后期,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卫生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使不少古老或传统的职业病在大型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我国自古就有关于职业病学的论述。如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冶炼时可产生灼伤和火烟侵害眼鼻;北宋的孔平仲在《谈苑》中述及,“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熏,头手俱颤”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提到铅矿工人的铅中毒等。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主义的压迫,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工业落后,劳动生产条件恶劣,职业病无人过问,旧中国的职业病学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了矽肺、急性及慢性中毒等较多的职业病,才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从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职业病防治的专业机构。1980年后,在卫生部领导下,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为全国中心,建立了七大行政区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中心,各省、市及各工业部门相继成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使全国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超过200个,并与地(市)、县近2000个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相结合,形成了全国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在各地开展了生产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职工的健康检查与职业性健康监护,开展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及劳动能力鉴定,职业病统计报告,以及工人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等工作。1997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国务院、卫生部相继颁布了相关的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防治工作完全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2.自从1957年我国确定了14种法定职业病以来,职业病种类就一直在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定职业病已经有尘肺病、职业性发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大类,共计115种。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计算机、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居世界首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已涉及30多个行业。我国已进入职业病的高发期。以沈阳市为例,沈阳市现有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3088家、职业危害点12927个,接触职业危害人员62420人,现有职业病患者2178人。从区域分布看,职业危害企业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东陵区和于洪区,共有1854家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占总数的50%以上;从行业分布看,制鞋、家具、铸造、陶瓷、机械、化工有1677家存在职业危害,占总数的50.8%。据记者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全国约有83%的中小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近34%的中小企业职工接触尘毒有害作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说:“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在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危害分布越来越广。”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情况》显示,在2009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中,尘肺病占79.96%,仍是目前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在尘肺病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居多数。拿阜新这个老工业基地来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确诊尘肺病例2577例,其中煤工尘肺2252例、矽肺86例、焊工76例、其他尘肺56例,死亡593例,现患1982例。煤工尘肺占全市尘肺病发病总量的87.5%,尘肺病占全市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90.61%。尘肺病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没有医疗终结的职业病。南京市金山医院副院长宋海燕说,尘肺病的恐怖在于它的不可逆性,即患上了就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治疗尽量不让病情加重。此外,《情况》还显示,农民工如今已成为受职业病危害的高危人群。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状况调查表明,接受健康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高达4.74%,最短患病工龄只有1.5年,平均6.69年,而正式职工的发病最短工龄为25年、发病率为0.89%。3.随着我国新材料的研发和广泛应用,一些新的职业病危害相继出现,如铅、苯、汞、有机磷农药、三硝基甲苯、二氯乙烷、正己烷中毒等。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收治了来自河北某印刷厂的7位职工,症状是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一程度的肺纤维化。她们从事的是PS版喷涂上色工作,其原料是三无产品,没办法分析出成分。经检查,这些人的工作场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和肺活检中均发现直径为30纳米的颗粒。于是,这种新发病被称为“纳米疾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张华,江西人,2010年8月8日,他开始在奉化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上班。但当天工作不久,他就出现呕吐现象。中午12时,他下班,回家后又吐了2次。第二天12时,他又到厂里上班,直至10日零点下班。这次,他回家后发现自己面部、两肋下及两下臂等部位皮肤都出现潮红,还感觉双耳肿胀发硬。他没当回事。但到凌晨4时,他却出现四肢抽搐,被工友急送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他是症状性癫痫,怀疑是二氯乙烷中毒。后经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市第一医院进一步诊断,确定他是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产生了新的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的健康也造成了损害。譬如三氯乙烯为卤代烃类化合物,以往人们只知道大量接触会造成神经系统和肝肾损伤。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使用三氯乙烯清洗电子元件和金属器件成为一种新工艺。而这却引发了三氯乙烯新的中毒机制。它会造成劳动者急性中毒,可以同时侵害皮肤、肝脏、肾脏、心脏和中枢神经,造成多脏器损伤,在临床上死亡率很高。而且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病特别是慢性职业病,其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致残率高。伴随着职业病的高发,职业病纠纷和职业病诊断争议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也不断增加。在某些地方,职业病危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4.张经,宁波人,在公司从事电脑文案工作已有5年。他每天至少伏案工作8小时,有时还得加班一两个小时。因长期对着电脑埋头工作,从2010年开始他常常感到头晕眼花,抬头时颈部会发出响声,两个肩膀也会莫名地酸痛。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肩周炎。冈病情严重,3个月前,他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花了4万余元。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公司不仅拒绝赔偿由此带来的伤害和医疗费用,而且还暂停了他住院期问的工资。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张经决定依法维权。可卫生监督部门表示,颈椎病等新型病症未被纳人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因此不能给他做职业病鉴定。劳动保障部门同样认为,这种病症不能做工伤认定。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介绍。目前我国职业病的认定适用法定原则,由国家主管部门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规定、调整并公布,只有目录中收录的病种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而在2002年我国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包括过劳死在内的诸多新型职业病都没有被纳入到法定目录中。比如腰肌劳损、胃肠道疾病、颈椎病、于眼症、肩周炎、视网膜脱落、鼠标手等都不在目录中。那么,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看,要想获得工伤待遇,必须先进行工伤认定,但工伤认定的职业病必须是《职业病目录》中公布的我国法定职业病,职丁须有职业接触史,且经卫生机构诊断,确认为职业病的,方可认定为工伤。如此一来,如果某一疾病根本不在目录中,则意味着因为工作原因患病的劳动者,病情再严重,甚至是已然“过劳死”,却依然不能获得工伤待遇。5.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万余例,其中尘肺病65.3万例,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每年因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然而,如此严重的情况却无法有效地维权。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下称“义联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调研。此次调查重点关注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及北京周边等区域。调查抽样框包括: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如在深圳患尘肺病的79名湖南耒阳、张家界工人;义联中心直接接触的职业病案例646人;在广东、浙江、重庆等地中小型企业务工的301名职业病案例。此次调查在抽样框1026名职业病工人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通过面谈或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完成有效访谈问卷172份。调研报告显示了这样一组数据:职业病患者出现病症的平均年龄为37.5岁;职业病患者中最大的群体为尘肺病患者,占70.2%;45.6%的职业病工人所在的单位没有为其上工伤保险;55.9%的职业病工人所在的单位没有为其上养老保险;86%的职业病患者表示,他们的单位没有工会,自己也没有加入任何形式的工会。最后,调查报告显示,37.8%的职业病患者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赔偿。30岁的白丛生,重庆人,广东一家首饰厂磨钻工。2001年9月进厂,2008年4月感觉胸痛、咳嗽、全身无力,被诊断为尘肺一期。白丛生告诉调查人员,厂里有170多人得了和他一样的病,他们没钱治病,又无法工作,去年厂方倒闭,他们不知该找谁说理,找谁索赔。联中心研究员叶明欣说,“职业病患者获得赔偿要过很多难关,哪一关被卡都不行。”而申请职业病诊断,是职业病患者要过的第一关。据了解,申请职业病诊断要准备如下材料: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材料。“这其中最难的是,从单位手中获取自己职业病接触史的材料。一旦患者的职业病获得鉴定,就可能意味着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往往拒绝提供职业接触史证明,甚至干脆否认劳动关系。”叶明欣说。凋查显示,提出诊断申请的患者中,48%曾经因为材料不齐全而被职业病诊断机构拒绝受理过。这其中,因为缺少劳动合同、职业史证明而被拒绝的共达到83%。一纸职业病诊断书,是职业病患者获赔的伞部希望所在。然而,职业病患者却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获得这张写着坏消息的纸片。而对于广东东莞某宝石公司的切石工周开顺,2002年进厂,两年后身体感觉不舒服,2005年3月,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2005年10月,周开顺在家乡四川职业病防治机构被确诊为矽肺二期。2006年6月厂方不同意四川的诊断结论,在东莞提出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无尘肺。2010年2月,经过广东省职业病鉴定机构再次鉴定为矽肺二期。他拿到这张职业病诊断书用了近5年的时间,而这仅仅意味着他只是拿到合法索赔的资格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条文,职业病患者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以后,就可进入工伤处理程序。但据调查,57.8%的患者需要经过30天以上的等待,才能领取到工伤认定书,此后,51.8%的患者又要经过30天以上的等待,才能获得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叶明欣介绍,在和工伤认定系统衔接时,还有可能出现因为时效问题导致职业病患者无法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由于工伤认定必须在职业病诊断作出的一年内进行,一些患者如果因为不知情或者因为治疗的原因未能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很有可能因为过期而不被受理。福建某化工厂的杨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2001年被诊断为慢性铅中毒,由于超期问题,工伤认定申请没有得到受理。目前,工伤处理的程序在一般情况下最多可达到9项,分别是工伤认定行政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行政诉讼二审、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再次申请鉴定、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一审、民事诉讼二审。“如果走完上述全部程序要经过1149天,加上职业病鉴定程序需225天,职业病鉴定前置的工伤处理程序总计要用1374天。”叶明欣告诉记者。然而,程序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因为有关部门没有按时办理而被延长。以赵天云为例,他现在年仅39岁,2007年8月在河南灵宝工作时被诊断出得了矽肺三期。为进行工伤认定,他甚至以死抗争,历经三年多才拿到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4级伤残)。一直到现在,他还走在边乞讨边索赔的路上。而在北京国安宾馆的杨同来的维权路更为漫长。从2002年他开始提交职业病诊断申请起,到现在历时9年,他仍然没有得到赔偿,还奔波在维权路上。6.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民工数量为22978万人,而同期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口为5587万人。以此计算,当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24.3%。在没有工伤先行支付制度的情况下,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业病工人只能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而且,《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但职业病患者获赔的情况却并不乐观。职业病患者大多数是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在2004年就出台有关文件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予以规范:一至四级伤残长期待遇的支付,可试行一次性支付和长期支付两种方式,供农民工选择。在农民工选择一次性或长期支付方式时,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向其说明情况。“一次性赔付金额远远低于长期支付即按月领取的总数,许多患者是在不知道自己可以按月领取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了一次性待遇。”叶明欣告诉记者。北京市的一位尘肺病患者赵先生,45岁,尘肺二期,四级伤残,患病前月薪5000元,根据北京市的规定只获得了一次性共计133596元的赔偿。如果按月领取,累积到60岁其领取到的总额应为76万余元;而且如果不选择领取一次性待遇,他的工伤保险关系不会被注销,还可以报销其后续的医疗费用。但可惜的是,他在领取赔偿金时,相关方面并未告知其可以选择按月领取,甚至告诉他,如果不及时领取一次性待遇,以后一分钱也拿不到。深圳一名尘肺一期患者通过法律援助,打了3年的官司,获得7万元赔偿。河南一名尘肺一期矿工多次找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获得7.5万元赔偿,其中的5.5万元还是由包工头付的。“我不希望上法庭解决,一次给几万元了结,以后生活怎么办?物价一直在涨……厂方只要按月支付生活费就行。”重庆一名尘肺一期的患者说。“职业病是特殊的工伤,不同于断手断脚,很多病会升级,不能简单地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在广东惠州打工的一位湖南籍镉中毒患者说。据调查,在职业病五至十级患者中,34.4%被用人单位非法解除了劳动关系,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按照法律规定,他们不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每月伤残津贴,无法按月从单位领取到伤残津贴或者工资。五至十级的职业病患者,虽然伤残等级较一至四级患者轻,然而由于病情多不可逆,甚至会逐渐恶化,他们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治疗。因此,在立法上,对于五至十级职业病患者如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7.作为知名品牌,苹果公司一向以关注“最高标准的社会责任”自居。其网站的《供应商行为准则》称:“无论我们的产品在何地生产,苹果都保证最高标准的社会责任。苹果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 地方公务员贵州申论41
- 四川申论真题2006年四川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第38课时 角习题课件
- 四川省申论模拟44
- 2024年印制CDR光盘合同
- 2024年酒店承包协议书
- 2024年借贷合同范本中英文
- 浙江行政职业能力104
- 2024年提供合作申购系统协议
- 2024年代客泊车协议书模板范本
- 第十三届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首饰设计师赛项)考试题及答案
- 2018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真题
- 期中测试(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核聚变制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大学习”活动线上培训栏目题及答案
- 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2024年同步练习卷
- 艺术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地产佣金返还合同模板
- 2024短剧出海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