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建筑信息模型专项应用技术要点_第1页
2024建筑信息模型专项应用技术要点_第2页
2024建筑信息模型专项应用技术要点_第3页
2024建筑信息模型专项应用技术要点_第4页
2024建筑信息模型专项应用技术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信息模型专项应用技术要点

-46-2设计阶段2.1场地分析场地分析是指进行场地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时,利用场地BIM模型及相关模拟技术对不同场地设计方案开展技术经济比选,可将成果作为综合判断不同场地设计方案优劣的依据。2.1.1应用流程图2.1.1场地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1.2基础数据要求1收集整理地勘报告、工程水文资料、现有规划文件、建设地块信息等项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2采集项目所处区域的电子地形图(周边地形、建筑属性、道路用地性质等信息)、GIS数据等,优先使用原始地形点云数据、高精度DEM。3整理场地既有管网信息、周边主干管网信息并复核其准确性。4地貌数据要全面、准备,能反应项目场地内及周边真实情况,例如高压线,河道等地貌。2.1.3技术应用要点1建立相应的场地模型,场地模型应包含场地边界、地形表面、地貌、植被、地坪、场地道路、周边建筑、地理区位、坐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基本项目信息等要素。模型精细度应满足重庆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DBJ50/T-280的相关要求。建立的场地模型应体现坐标信息、各类控制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原始地形表面、场地初步竖向方案、场地道路、场地范围内既有管网、场地周边主干道路、场地周边主管网、三维地质信息等。模型要素完整,模型精度符合应用要求。2对场地的坡度、坡向、高程、纵横断面、填挖量、等高线等数据进行模拟分析。3根据分析结果评估不同场地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场地分析报告应体现场地模型图像、场地分析结果,以及对场地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的场地分析数据对比。2.1.4评价要点1模型应包含坐标信息、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原始地形表面、场地初步竖向布置、场地道路、场地范围内既有管网、场地周边主干道路、场地周边主管网等信息。2场地分析报告应包含至少两个工程设计方案竖向布置分析对比、土石方平衡数据分析对比。

2.2建筑自然采光分析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及分析软件,对不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的采光模拟分析,辅助确定合理的功能房间平面布局、建筑外立面及自然导光系统布置等,提高建筑自然采光条件,降低人工照明系统能耗。2.2.1应用流程图2.2.1建筑自然采光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2.2基础数据要求1明确项目建设地点。2核对模型中需要进行采光分析的房间及功能。3补充采光分析房间的窗框型材、玻璃类型、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以及顶棚、楼板、墙体的内饰面材质及其反射比。2.2.3技术应用要点1明确项目采光分析的具体要求,确定采光分析计算方式(动态或静态)。2透明构件的参数设置时,应考虑可见光透射比、挡光折减系数、玻璃表面反射比。3参考平面设置时,民用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取距地面0.75m,楼梯间、走廊、大堂等公共场所取地面。取室内地面计算采光时,为避免过于靠近边界,可取距地面不大于0.01m的偏移。4网格划分时,网格分辨率应权衡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对于常见的10㎡~100㎡的房间,网格间距不宜大于0.5m;对于大于100㎡的房间,网格间距宜取1.00m;对于小于10㎡的房间,网格间距宜取0.25m。划分网格时,房间轮廓向内偏移半个网格大小,使得最靠边的网格点到墙面的距离等于网格间距的一半。2.2.4评价要点1模型应包含需进行建筑采光分析房间的外窗信息,包括窗框型材、玻璃类型、玻璃可见光透射比。2室内采光模拟分析报告至少包含室内表面反射比的取值、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达标面积百分比、采光系数模拟平均值与采光系数标准值对比分析结论(针对重庆市项目的采光分析,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重庆地区光气候系数K,K取1.2),计算结果应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要求。

2.3建筑室内照度分析建筑室内照度分析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及分析软件,对不同人工照明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的照度模拟分析,开展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合理的灯具选型和灯具布置,提高建筑室内人工照明系统设计质量和效率。2.3.1应用流程图2.3.1建筑室内照度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3.2基础数据要求1核对模型中需要进行室内照度分析的房间及功能。2补充室内照度分析房间的光源信息,包括光源参数信息(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功率)、光源布置方案。3补充照度分析房间室内组件物品信息(例如家具、桌椅的布置),以及顶棚、楼板、墙体的内饰面材质及其反射比。2.3.3技术应用要点1明确项目室内照度分析的具体要求。2对不同的光源选型,不同的光源布置方案进行可视化照明模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照度、照明均匀度、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等相关评价参数,生成的模拟报表。3判断每个模拟结果报表中的照度、照明均匀度、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等数值是否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规范》GB55015的要求,模拟分析和设计方案调整是一个需多次推敲的过程,直到最终确定合理的光源参数和光源布置方式。4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编制室内照度分析报告。2.3.4评价要点1模型应包含主要功能房间的灯具信息,包括灯具位置、灯具光源参数信息(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功率)。2室内照度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两种灯具布置方式与灯具光源参数对室内照度的影响分析及对比分析结论,计算结果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规范》GB55015的要求。

2.4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及分析软件,对不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的室外风环境分析,指导建筑规划布局、建筑架空层布置、建筑活动场地布置等,有效利用室外自然风资源,减少强风造成的次生灾害,为人们提供舒适地室外环境,并为建筑室内自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4.1应用流程图2.4.1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4.2基础数据要求1收集项目周边地块资料,包括周边场地高程及场地建筑物的标高、轮廓、建筑高度。2核对项目建筑总图设计资料中指北针及红线范围内建筑物的标高、轮廓。2.4.3评价要点1需考虑周边建筑和地形对目标建筑的室外风环境影响。2借助CFD软件模拟分析场地风环境相关评价参数,具体参数包括风速、风速放大系数、风速矢量、风压。3根据场地分析结果,评估场地风环境的合理性,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布局;模拟分析和设计方案调整是一个需多次推敲的过程,直到最终确定合理场地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4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编制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2.4.4评价要点1场地风环境信息模型需包含用地红线范围、红线内建筑单体模型(其中建筑单体模型需包含楼栋号、建筑高度、建筑底部标高信息)。2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项目模拟边界条件参数、两种建筑方案布局对比分析云图、矢量图及对比分析结论,计算结果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及《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的要求。

2.5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及分析软件,对不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的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指导建筑通风路径设置、外门窗开启方式及有效通风面积的确定等,以创造良好的室内自然通风环境,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2.5.1应用流程图2.5.1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5.2基础数据要求1核对模型中需进行室内自然通风分析的房间及其房间功能。2核对模型中自然通风分析房间的门窗大样图。3考虑室外风环境情况,包括室内自然进、出风口的风压或热压。2.5.3技术应用要点1室内自然通风分析需基于室外风环境或室外参数进行分析。2借助软件模拟分析室内风环境相关评价参数,包括风速、风速矢量、风压,如果是热压通风,还应包括温度。3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室内风环境的合理性,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设计方案的建筑通风路径设置;模拟分析和设计方案调整是一个需多次推敲的过程,直到最终确定合理室内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4根据设计方案,分析得出室内风环境评价参数,并编制室内风环境分析报告。2.5.4评价要点1建筑室内模型需包含楼层编号、房间功能、房间面积、门窗尺寸、门窗开启方式、窗台高度。2建筑室内风环境分析应提供室内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报告应包含项目模拟边界条件参数、两种室内布局方案模拟结果分析云图、矢量图及对比分析结论,计算结果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及《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的要求。

2.6室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室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及分析软件,对不同空调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的气流组织模拟分析,确定合理的空调系统的送排风口选型、位置、送风温差等,以提高空调环境下热舒适性,提高空调系统能源效率。2.6.1应用流程图2.6.1室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6.2基础数据要求1核对模型中需要进行室内气流组织分析的房间及功能。2核对模型中室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房间送风口的型式、位置、尺寸、送风量,以及排风口位置和尺寸。3补充室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房间的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等各部分冷热负荷情况和送风温度。2.6.3技术应用要点1借助软件模拟分析室内主要人员活动区空调气流组织相关评价参数,具体参数应包括温度、速度、速度矢量图,建议包含PMV、PPD。2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室内空调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设计方案的送排风口选型、位置、风量、送风温差等;模拟分析和设计方案调整是一个需多次推敲的过程,直到最终确定合理的气流组织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2.6.4评价要点1建筑室内模型需包含楼层编号、房间功能、房间面积、风口位置、风口尺寸。2建筑室内气流组织分析应提供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报告,报告应包含项目模拟边界条件参数、两种空调设计方案模拟分析云图、矢量图及对比分析结论,计算结果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及《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的要求。

2.7室外环境噪声分析声环境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睡眠、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都需要安静的建筑环境,造影的危害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室外环境噪声分析是指通过噪音模型预测室外环境噪音分布及峰值以便给出合理的声环境优化建议。2.7.1应用流程图2.7.1室外环境噪声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7.2基础数据要求1模型应准确的反映项目及周边与噪音分析相关的环境要素。2明确项目建设地点。3确定噪声源并对噪声值进行测定。4明确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对隔声性能数据进行评测。5落实需要进行室内噪音值计算的功能房间。2.7.3技术应用要点1应确定评价依据及标准要求。例如《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重庆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应聘请专业机构对项目主要噪音源的噪音值进行测定。3根据实际需求对BIM模型进行简化后将模型导入噪音模拟分析软件。4在软件内完成各类设定,包括声源、边界、计算网格等,相关计算要求可参考《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例如:根据《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的规定,“对象建筑(群)和周边环境模型应按原尺寸1:1建立;物理模型应包括重要建筑物,且地面的覆盖范围应满足计算域的要求;建筑物不应放置在空旷或无地面环境”。根据《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的规定,“室外声环境计算的声接收面网格宜采用3m~10m的正方形网格,可结合建筑尺度和高度确定网格的大小”。5应通过彩色图呈现昼间及夜间的水平噪音、竖向噪音及建筑外立面噪音的模拟结果并对各楼层噪音值进行统计,并最终评判噪音值达标情况。6应根据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评判室内噪音值达标情况。7最终应根据模拟分析结果给出噪音控制措施:噪声源的控制包括铺装低噪声路面、减少车流量、车辆做低噪声处理等。噪声传播控制包括安装声屏障、隔声墙、绿植等方式来降低噪声值等。噪声对建筑室内噪声控制包括安装隔声窗或隔声通风窗等。2.7.4评价要点1模型应包含目标场所及计算域范围内的场地、建筑、道路及噪音遮挡物。2建筑室外环境噪声分析应提供建筑室外环境噪声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包含项目噪音源及噪音值的设定、项目地块内昼间和夜间的噪音水平及竖向噪音分布图的分析结果、室内噪音计算结果,项目场地环境噪音计算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建筑物外部噪音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音计算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的规定。

2.8疏散模拟分析大型公共场所或者重要公共设施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也是公共安全事件较易发生、防控与应急处置较困难、易产生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场所。疏散模拟分析是指通过疏散模拟可分析不同建筑因素对疏散效率的影响,输出的数据分析报告可作为设计参考或辅助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及逃生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2.8.1应用流程图2.8.1疏散模型分析BIM应用流程图2.8.2基础数据要求1设计模型,包含房间、楼层、通道、电梯、楼梯、障碍物等。2可用疏散时间。3疏散分析的基本数据,例如人员密度、人员行走速度、肩宽等。2.8.3技术应用要点1应合理的确定疏散人数,例如商业建筑可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第5.5.21条进行计算。2应合理的确定人员类型组成及行走速度。3应根据场景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员疏散行为模式。4应根据模拟疏散结果对设计方案提出一定优化建议包括疏散出口的布置以及通道的宽度等。5最终宜输出三维动画,通过动画展示建筑内不同时刻的人员逃生疏散情况、人员的疏散轨迹、不同时间段内已安全疏散人数和疏散总人数,造成人员拥挤出口等。2.8.4评价要点1建筑室内模型应包含楼层、房间、通道、楼梯、疏散出口、障碍物。2建筑室内疏散模拟分析应提供疏散模拟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包含人员数量计算及人员类型组成、人员行走速度和肩宽取值、各疏散出口所有人已进入安全区域时间及总疏散时间,不同建筑类型的总的疏散时间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33668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等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提供或要求的疏散时间,当无明确要求或有特殊要求时应小于经过可靠计算得出的必须疏散时间。

2.9三维可视化协调三维可视化协调是指利用BIM软件模拟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关系和场景,通过漫游、视频和VR等的形式提供身临其境的视觉、空间感受,有助于相关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方案预览和比选。该应用在初步设计阶段检查建筑结构布置的匹配性、可行性、美观性以及设备主干管排布的合理性,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览全专业设计成果,进一步分析、优化空间等。设计阶段利用虚拟仿真漫游可以有助于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或问题,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损失,有利于设计与管理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评审,促进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与管理。2.9.1应用流程图2.9.1三维可视化协调游BIM应用流程图2.9.2基础数据要求1需收集整合后的各专业模型。模型应包含:总平面模型、建筑专业模型、结构专业模型、暖通专业模型、电气专业模型、给排水专业模型。2已有模型精细度应满足《重庆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DBJ50/T-280的相关要求。概念及方案设计阶段模型精细度应满足CL100;初步设计阶段模型精细度应满足CL200;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精细度应满足CL300。2.9.3技术应用要点1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2根据建筑项目实际场景情况,赋予模型构件相应的材质。将建筑信息模型导入具有虚拟漫游、动画制作功能的软件。3设定视点和漫游路径,该漫游路径应当能反映建筑物整体布局、主要空间布置以及重要场所设置,以呈现设计表达意图。4将软件中的漫游文件输出为通用格式的视频文件,并保存原始制作文件,以备后期的调整与修改。2.9.4评价要点1应包含红线范围内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景观模型,周边市政道路以及周边必要的构建筑物。2漫游路径及视点设置应能充分展现设计方案特点及设计意图,漫游路线应包含建筑场区主要通行路线、建筑物主入口、建筑物一层大厅、建筑物主要功能楼层。视频动画画面无法充分表达的信息应补充文字说明。漫游视频文件宜为MP4等通用格式。材质设置应能充分反应建筑设计意图。漫游软件中应设置正确的建筑经纬度信息。

2.10管线综合机电模型碰撞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是指基于各专业模型,应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检查深化设计阶段的“错、漏、碰、缺”,完成建筑项目设计图纸范围内各种管线布设与土建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相协调的三维协同设计工作。尽可能减少碰撞,避免空间冲突,杜绝设计图纸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同时应解决空间布局合理等问题,例如:遵循小让大、有压让无压、金属让非金属等排布原则,预留管道保温、检修及其他专项设计施工空间等。根据管线综合原则,完成对机电管线的优化排布和标高的确定,并生成管线综合平面图、剖面图、预留预埋图等。2.10.1应用流程图2.10.1管线综合BIM应用操作流程图2.10.2基础数据要求1各专业深化后模型。2项目对管线高度的要求。3管线综合优化方案。优化方案根据项目特点确定优化区域、确立适合项目本身的优化原则。4已有模型精细度应满足重庆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DBJ50/T-280的相关要求。2.10.3技术应用要点1收集资料。收集各专业深化后模型,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模型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2整合模型。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建筑信息模型。3碰撞检测管线综合。设定碰撞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使用BIM三维碰撞检测软件和可视化技术,检查发现建筑信息模型中的“错、漏、碰、缺”,并进行三维管线综合。编写碰撞检测报告及管线综合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及项目相关单位确认后调整模型。其中,一般性调整或节点的设计工作,由设计单位修改解决;较大变更或变更量较大时,宜由建设单位组织协调后确定解决调整方案。对于二维施工图难以直观表达的造型、构件、系统等,建议提供三维模型截图辅助表达。2.10.4评价要点1管线综合模型应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2碰撞检测、管线综合优化报告应包含碰撞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调整前各专业模型之间的碰撞情况,冲突和碰撞的解决方案。3净高优化报告应包含项目不同功能分区空间净高要求、净高平面图及重点空间核查分析。4视图应包含机电管线综合图,机电管线剖面图,复杂节点三维图,设备用房详图等。

2.11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指基于各专业模型,对建筑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空间不合规、有缺陷部分进行核查分析与优化,充分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舒适度,进一步优化净高,给出最优的空间布置方案。2.11.1应用流程图2.11.1空间分析BIM应用操作流程图2.11.2基础数据要求碰撞检测和三维管线综合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2.11.3技术应用要点1确定优化部位。确定需要空间优化的关键部位,室外包括市政接口、覆土等;室内包括车库出入口、停车位、防火卷帘、公共走道、楼梯平台、设备机房、管井侧向空间、大堂等。2空间分析。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关键部位空间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其中,车库出入口、车道可用行车模拟分析车辆的在车库中的空间受限情况;停车位需考虑周边消火栓、结构柱、建筑墙体等对其空间的影响;防火卷帘位置应对防火卷帘箱安装空间进行分析,核查周边管线及对防火卷帘安装空间的影响。3模型优化。对于模拟分析出的空间不利位置,通过调整各专业空间排布的方式,结合规范要求、项目净高需求,最大化提升空间利用率。4碰撞检测。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测,确保各专业之间没有空间干涉的问题。最终形成优化后各专业模型及空间分析报告成果。2.11.4评价要点1应包含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模型,模型深度和构件要求应达到LOD300深度。2应提供空间分析报告。空间分析报告应包含车库出入口、停车位、防火卷帘、公共走道、楼梯平台等空间区域的空间分析,空间问题宜以剖面图或局部三维图的形式反映问题位置、标高竖向标注,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二维施工图难以直观表达的造型、构件、系统的应提供三维透视和轴测图等三维施工图形式辅助表达,为后续深化设计、施工交底提供依据。

2.12工程量统计BIM模型是采用虚拟构件组装而成,模型构件包含与实际的建筑材料、部品等一致的工程量计算特征。工程量统计是指在完成相应深度、精度的BIM模型后可快速按实际需求,对单体或楼层、部位的土建、机电、精装等工程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可以作为成本分析、工作量评估、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的参考数据。2.12.1应用流程图2.12.1工程量统计BIM应用流程图2.12.2基础数据要求1建模标准,包括建模深度、精度等。2工程量统计项需求清单。2.12.3技术应用要点1如果项目对工程量统计有需求,宜在设计建模之前提出,以便于在建模过程中考虑到算量的需求。2工程量的统计主要针对设计、深化设计阶段形成的实体模型的直接工程量。非实体的、间接的工程量可不统计,包含但不限于:受软件条件限制难以建模的,例如钢筋。工作量极大、价值不高的,例如止水带、螺栓。需要通过公式或其他复杂方式间接计算的,例如超高模板工程量。3模型应构造正确,特别是土建、装饰类模型。应保证需要统计工程量的统计维度的尺寸或边界准确。例如在前期设计阶段,对建筑面层简化表达,统计的维度是面积,应保证面层的边界正确,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根据建模规则完成建模后,需对模型进行相应的扣减处理,并对重复构件进行检查并删减。5对模型处理、检查完成后,则需要按清单项对拟计算的工程量进行筛选、归并。例如统计混凝土工程量则需要分别归并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现浇梁、板、柱的体积。6审核无误的统计工程量可直接作为相关工作的参考数据,也可与通过传统方式计算的工程量进行对比。2.12.4评价要点1模型构造正确,构件无重复。2工程量统计应包含项目各专业主要实体工程量,例如混凝土、建筑砌体、门窗、栏杆、机电设备、机电管线等。

3施工阶段3.1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是指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要求,利用施工场地BIM模型对现场的生产及生活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布置,包括办公及生活临建、机械设备、加工材料堆场、道路交通、临水临电布置等内容。通过将工程周边及现场的实际环境以数据信息的方式挂接到BIM模型中,参照工程进度计划,表达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装修施工阶段等各个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实现合理、高效的现场管理。3.1.1应用流程图3.1.1施工场地布置BIM应用流程图3.1.2基础数据要求1设计资料、设计模型。2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可调配的施工资源概况、施工现场勘察报告等。3现场实际勘测信息、现场红线、临时水电管网接入点、道路等基本信息。4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参数、生产厂家以及相关运行维护信息等。3.1.3技术应用要点1施工现场布置宜按塔式起重机-料场、加工厂和搅拌站-运输道路-行政管理和生活用临时房屋-水电管网的顺序布置。场地布置应避免各施工专项之间的冲突、减少二次搬运、保证施工道路畅通,避免道路布置的潜在隐患,避免火灾发生。2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将建筑物BIM模型置入场地中,根据建筑物整体的几何属性、施工方案、场地距离等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类型、数量、位置。通过碰撞检测检查其对周围既有建筑是否产生影响及多个垂直运输机械之间的工作是否协调等问题。3料场、加工场、搅拌站的布置。结合BIM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包括存储空间的需求量、加工场的生产能力等要素的资源需求计划,结合垂直运输机械工作的范围、就近原则等进行料场、加工场、搅拌站的布置。4运输道路布置。结合场地外公路的位置,确定运输道路入口,大门、警卫传达亭位置。5行政管理及生活用房临时房屋的布置。应遵循办公区靠近施工现场,生活区远离施工现场的原则,按照用工人数的需要将临设放在符合要求的区域。6基于施工总平面布置模型通过不同视角进行施工场地漫游,对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评估比选,确定最优方案。3.1.4评价要点1施工总平面布置模型包含场地信息、施工机械设备、临时设施、施工材料堆场等模型内容。输出深化图纸和3D渲染图,指导项目现场的场地布置,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减少二次搬运量。2模型应包含土方阶段、主体阶段、机电安装机电、装饰阶段的场地布置,并根据项目特点、难点对模型进行调整优化,例如施工道路、安全防护、施工机械、材料堆场、办公区及生活设施等。3对于大宗物资、材料及机械进场、场地超期使用等情况,利用施工总平面布置模型分析制定合理的场地资源利用方案。4通过BIM工具软件统计各阶段相关工程量,为施工材料堆放提供针对性建议或解决方案。5利用施工总平面布置模型判断施工现场消防通道、消防水源设置的合规性,保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3.2土建深化设计土建深化设计是指在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二次结构设计、孔洞预留设计、节点设计、预埋件设计等内容并将模型精细度深化至CL400,深化内容包括构件的拆分、编号、料表、安装图等,提高模型的准确性。3.2.1应用流程表3.2.1土建结构深化设计BIM应用流程图3.2.2基础数据要求1建筑、结构、机电设计模型、图纸、设计交底资料。2施工深化方案数据。包含砌体优化技术参数、预埋件三维定位、材料信息;重要出入口净高、间距;管道预留洞口。3成果交付形式以及标准。3.2.3技术应用要点1编制深化设计实施方案,结合施工现场条件,明确深化设计内容及最终交付成果。2二次结构深化应根据电脑配置,提前规划优化范围,建模时以户型、工区、标准层等为深化标准段。3节点设计应考虑节点连接方式和构造,增加钢筋、混凝土、型钢、预埋件等构件参数。3.2.4评价要点1土建深化模型应包含构造柱、过梁、止水反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预埋管件、预留孔洞等构筑物,并附加有构件位置、几何尺寸、类型、材料等信息。2土建深化设计图应包含平面、剖面、三维大样图、洞口布置图、工程量表等内容。3土建深化报告应包含须明确砌块排布、孔洞预留的深化指导意见,同时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意见。

3.3机电深化设计机电深化设计是指在原设计图纸、设计模型等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材料设备选型、施工工艺、幕墙、精装修要求等条件进一步完成机电管线的深化设计。深化内容包括满足施工阶段应用要求的碰撞检测、管线综合、净高检查、空间管理、支吊架设计、材料明细表、管线预制分解加工图、深化设计施工图等。3.3.1应用流程图3.3.1机电深化设计BIM应用流程3.3.2基础数据要求1各专业设计模型、图纸以及相关规范。2建筑、结构深化设计模型。3设计交底。4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要求。5深化要求。例如净高要求、管线走线要求、设备用房布局或者运维管理要求、装修布局要求等。6材料设备产品样本。7模型交付形式以及标准。3.3.3技术应用要点1分析建筑、结构模型、机电模型,找出结构净高分布,针对机电模型找出主要管线、管线密集部位,综合确定各系统最优排布。2分析各系统进出建筑部位及重力流管道的走向,并进行调整。3分析主要管线走向及布置,同时对管线进行调整,并对管线密集、大型管线进行支吊架设计并验算强度。4分析设备机房的设备布置及管线情况,规划设备拖运路线及顺序。5调整管线并对机房内联合支架进行统一设计并验算强度。6预制管线根据加工工艺、物流运输、安装工艺等情况分解为管段。7分析管道井布置,根据各楼层出管情况规划管井内立管布置,调整管井进出管道布置。8调整支管及末端管线,并设计支吊架。9对施工图、预制加工图进行出图设置并标注相关定位尺寸及标高。设置明细表并添加到相应的图纸。3.3.4评价要点1机电深化设计模型应包含强电、弱电、暖通、给排水等多专业模型,通过模型进行净高优化、支吊架排布并完成综合分析、设计机电管线排布。2模型视图应包含管线综合图、各专业管线布置图、支吊架点位图,图纸尺寸标注应准确、完整,视图应能全面反映管线的布置及走向。3问题协调报告应包含能反映问题的内容、部位及协调的结果。

3.4施工组织模拟施工组织模拟是指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平面布置、进度计划等采用BIM三维模拟,在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附加建造过程、施工顺序等信息,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并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3.4.1应用流程图3.4.1施工组织模拟BIM应用流程图3.4.2基础数据要求1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包括与施工现场一致的场地模型。2收集方案中人、材、机参数,包括设计施工图纸、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要求、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可调配的施工资源概况(例如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资料等,编制施工组织方案。3.4.3技术应用要点1按项目需求创建本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模型。2将进度情况、资源配置、环境信息、工艺方法等涉及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附加信息添加到深化设计模型中,形成施工过程演示模型。3记录模拟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工序交叉,形成施工模拟分析报告及方案优化指导文件。4优化施工过程演示模型,生成模拟演示动画视频,编制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3.4.4评价要点1施工组织模拟模型应包含深化设计模型、预制加工模型,并附加场地布置、施工机械布置、工序安排、资源组织等信息。2施工组织模拟视频应采用MP4等常规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对于无法用视频直观表达的信息,应使用文字标注进行说明,3施工组织优化报告应包含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报告及资源配置优化报告。对模拟施工内容中的顺序及时间安排、资源需求等进行优化对比分析,提出明确的优化建议,并签字确认。

3.5施工工艺模拟施工工艺模拟是指以三维动画对复杂部位或工艺进行演示,以视觉化的工具预先演示构件的施工顺序、复杂工艺重难点解决方案,实现指导现场实际施工,协调各专业工序,减少施工干扰、设计变更、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的出现。施工中的土方工程、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复杂节点、垂直运输、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等应进行施工工艺模拟。3.5.1应用流程图3.5.1施工工艺模拟BIM应用流程图3.5.2基础数据要求1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包括与施工现场一致的场地模型。2收集方案中人、材、机参数,包括: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图纸、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要求、主要施工工艺、可调配的施工资源概况(例如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资料等,编制施工工艺模拟方案。3.5.3技术应用要点1在施工工艺模拟前应完成相关施工方案的编制,确认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2根据施工工艺需求以及类似项目经验,将进度情况、资源配置、环境信息、工艺方法等涉及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附加信息添加到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中,形成施工过程演示模型。记录工艺流程中工序交接、施工定位等存在的问题,形成施工模拟分析报告及工艺优化指导文件。3土方工程施工工艺模拟应根据开挖量、开挖顺序、开挖机械数量安排、土方运输车辆运输能力、基坑支护类型及换撑等因素进行优化。4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工艺模拟应综合分析柱梁板墙、障碍物等因素,优化大型设备及构件进场时间点、吊装运输路径和预留孔洞等。5复杂节点施工工艺模拟应优化节点各构件尺寸、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要求,以及节点施工顺序。6垂直运输施工工艺模拟应综合分析运输需求、垂直运输器械的运输能力等因素,结合施工进度优化垂直运输组织计划。7脚手架施工工艺模拟应综合分析脚手架组合形式、搭设顺序、安全网架设、连墙杆搭设、场地障碍物、卸料平台与脚手架关系等因素,优化脚手架方案。8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模拟应优化模板数量、类型,支撑系统数量、类型和间距,支设流程和定位,结构预埋件定位等。9优化施工过程演示模型,生成模拟演示动画视频,编制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3.5.4评价要点1施工工艺模拟模型,除包含施工组织模型外,还应包括各专项工程工艺模拟的重要构件和信息,例如支护、脚手架、大型设备、垂直运输设备等,同时附加构件尺寸、位置、标高、施工工作面等信息,2施工工艺模拟视频宜采用MP4等常规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对无法直观表达的信息,使用文字标注进行说明。3施工工艺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模拟过程中出现的工序交接、施工定位、时间空间冲突、成本等问题的协调优化,并签字确认。

4运维管理阶段4.1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是指基于BIM模型搭建资产管理运维平台,通过平台对资产进行可视化运维管理。管理对象包括房屋空间、设施设备以及办公家具等。主要数据内容包括资产数量、空间位置、使用状态、运行参数、设备图纸等。4.1.1应用流程图4.1.1资产管理BIM应用流程图4.1.2基础数据要求1收集资产管理运维需求,包括管理对象、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等方面,形成需求分析报告。2整理竣工模型及图纸,完成现场一致性复核,运维阶段模型精细度应满足CL500深度。3运维模型应进行轻量化处理,减少冗余数据,保留有效数据,确保能够在移动终端和网页端流畅运行。4物联网数据应确保实时性、可靠性,并满足运维需求。4.1.3技术应用要点1运维模型应在竣工模型的基础上深化而来,完善运维管理阶段所需的非几何信息,例如资产编码、二维码、设备型号、厂商信息、维保信息、空间位置等。2运维模型应符合资产管理的对应编码体系,赋予每个资产单位唯一ID,通过数据表格或模型漫游可对资产进行多种方式检索。3运维模型应根据资产实际变化情况进行信息维护,对资产的采购、使用、维修以及报废进行实时更新,相关数据形成图表供运维管理人员使用。4在运维平台中,通过BIM模型可视化的方式,能够分层、分区、分类型的查看和处理数据。5通过扫描资产二维码或RFID标签等手段,对实物运维资产进行信息录入和查阅。4.1.4评价要点1资产运维管理BIM模型应包括房屋空间、办公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等建筑物主要资产内容。房屋空间运维数据应包括空间信息、租赁或使用情况、人流信息等;设施设备资产运维数据应包括名称、编码、位置、说明书、图纸、维保信息和折旧信息等。2资产运维管理平台的基础模型基于BIM模型创建的轻量化模型。平台应实时进行资产模型和资产数据更新,动态显示资产的更新、替换和维护数据,形成运营维护部门需要的信息图表。

4.2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是指利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运维平台,将BIM模型与其运行参数、图纸信息、维修保养记录等数据进行关联,提供给运维人员可视化的运维信息管理方式。并且通过数据大屏、日常巡检、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维护人员工作效率。4.2.1应用流程图4.2.1设施设备维护管理BIM应用流程图4.2.2基础数据要求1收集设施设备管理运维需求,包括管理对象、数据类型、信息频率、节能低碳等方面,形成需求分析报告。2整理竣工模型及图纸,完成现场一致性复核,运维阶段模型精细度应满足CL500深度。3运维模型应进行轻量化处理,减少冗余数据,保留有效数据,确保能够在移动终端和网页端流畅运行。4物联网数据应确保实时性、可靠性,并符合运维需求。4.2.3技术应用要点1运维模型应符合资产管理的对应编码体系,赋予每个资产单位唯一ID,通过数据表格或模型漫游可对资产进行多种方式检索。2BIM运维模型应形象清楚的展示隐蔽工程,可在运维场景进行长度测量、距离统计、数量统计、分类查看及统计等操作。选中BIM模型后可对系统上下游进行查阅。3通过物联网采集的设施设备运行数据(例如电耗、水耗、环境监测参数)与BIM模型关联,相关参数形成图表、趋势线用于辅助运维人员分析、决策。4运维平台具备场景漫游、设施设备信息查询、图纸关联、回路查看、维护报修、数据监控、超限报警等功能。5通过二维码或RFID标签等手段,对设施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和维护。4.2.4评价要点1设施设备维护管理BIM模型内容应包含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电梯、消防等。BIM模型应与维护数据进行关联,应包含设备设施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厂商、出厂日期、安装位置、能耗信息、检查周期、责任人、维保情况等。2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设施设备三维可视化、数据管理以及分析预警等功能。

4.3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利用建筑物模型、设施设备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应急管理平台,针对突发和灾害事件进行模拟、演练、和应急救援,减少突发事件的直接和间接损失。4.3.1应用流程图4.3.1应急管理BIM应用流程图4.3.2基础数据要求1在已有建筑物BIM模型的基础上,整合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和数据,创建符合应急管理范围场景的整体模型。模型应具有完整的建筑物信息、应急设施设备信息,例如疏散标志、灭火器、应急发电机组、救援物资等。2若模型用于仿真模拟,模型精度应包含影响仿真模拟计算的所有内容,例如基于BIM模型的火灾仿真模拟,则模型中应完善构件材质信息、耐火系数等。3应急管理平台数据应包括应急设施设备台账、防灾救灾资料、应急预案等资料。4.3.3技术应用要点1运维模型应在竣工模型的基础上深化创建而来,模型信息粒度、信息精度满足其应急管理的需求,例如建筑物材质、应急救援物资。通过平台能快速调阅相关数据表格。2用于园区、城市、地区的应急系统,应将BIM模型与GIS模型进行融合,整合水文地质、交通路网、经纬坐标、大地高程、市政管网等全域数据。3通过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预警事故发生,并通过BIM模型场景(BIM+GIS融合场景)显示疏散和救援路径,辅助应急救援。4.3.4评价要点1应急管理运维模型应包含完整的建筑物、救援物资以及相应场景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2应急管理平台应具有日常监测、应急报警、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方案选择、应急救援指挥、险情灾情分析、辅助灾后调查等功能模块。相关的功能模块应以BIM模型为基础进行可视化呈现。3通过BIM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应由被动式的应急管理向主动式的防灾减灾转变,充分发挥BIM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作用。

附录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的应用A.1设计阶段BIM协同设计管理平台BIM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已BIM模型为核心,结合设计阶段族库管理、设计进度管理、设计质量管理、设计图档管理等流程,实现各专业基于BIM的三维协同设计管理,提升设计质量及各方协同效率。A.1.1应用流程图A.1.1BIM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实施流程A.1.2基础数据要求1设计相关管理流程及制度,包含设计管理流程、专业协同流程、质量审查制度、进度管理流程。2各阶段各专业设计图纸资料。3各专业BIM模型、构件库/族库等。4功能调研、流程调研及权限调研确认表。A.1.3技术应用要点1平台应满足多方协同管理要求,包含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设计审查单位等建设各方。2平台应满足项目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需求,现场业务流程应实现从线下到平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