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三章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第二节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
病虫害的田间调查与统计第四节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学习目标:理解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说明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和传播方式。指出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和预测预报依据。说明气候、生物和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了解病虫害发生期和发生量调查的依据。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一、病害的发生原因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寄主植物与病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互相作用的复杂过程,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是构成植物病害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植物病原物的三个生物学特性:寄生性、致病性、传染性
1、寄生性(Parasitism):(1)基本概念一种生物从另一生物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的能力。寄生物(parasite):获取生活物质一方的生物;寄主(host):提供生活物质一方的生物;腐生物(saprophyte)以死亡的生物体及其分解物、排泄物等为营养的生物.寄主植物寄生性植物病毒菌物原核生物线虫营养流向提供营养(寄主植物)获取营养(寄生物)寄生物(一)病原物寄生性2寄生性类型专性寄生物obligateparasite活养寄生物biotroph兼性寄生物nonobligateparasite半活养寄生物hemibiotroph兼性腐生物facultativesaprophyte死养寄生物necrotroph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parasite营养方式专性寄生物非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半活养寄生物)兼性寄生物(死养寄生物)
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菌物:根肿菌、霜霉菌、白锈菌、白粉菌、锈菌
原核生物:植原体、螺原体、韧皮部寄生菌、木质部寄生菌
菌物:外囊菌、黑粉菌、叶斑菌
原核生物:黄单胞杆菌、棒形杆菌、土壤杆菌菌物:腐霉菌、根霉菌、根腐菌、灰霉菌等
原核生物:软腐细菌、青枯细菌原核生物及部分菌物可以在特殊培养基培养可以在培养基培养易培养不同寄生性类型的植物病原物2、致病性(pathogenicity)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引起病变的能力。主要指病原物种对植物科、属、种的致病能力。(1)毒力(毒性virulence)或致病力(virulent):指病原物生理小种、菌系对寄主植物品种的致病能力。(2)侵袭力(aggressiveness):病原物生理小种对寄主品种的毒力大小。2、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性强度与致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有些弱寄生菌能对植物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3、致病物质:酶、毒素、生长调节物质、遗传物质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2、寄主植物
寄主植物在病害发生过程中为病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及生存场所,简称为寄主。抗病性是寄主植物抵御病原物的侵染以及侵染后所造成的损害的能力,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和选择的结果,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同植物对病原物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能力,可划分为以下类型:(1)免疫在适合发病的条件下,寄主植物不被病原物为害,不表现可见症状的现象。(2)抗病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轻。发病很轻的称为高抗。(3)耐病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重,但产量和质量不受严重损害的性能。是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对此有人称为耐害性。(4)感病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较重。产量损失较大称为感病,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5)避病寄主植物感病期与病原物侵染期错开,或者缩短寄主感病部分暴露在病原物下的时间,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受侵染的机会。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寄主及病原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环境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病原物,促进或抑制其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影响寄主的生活状态及其抗病性,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时,病害才能发生和发展。环境病原物植物二、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指一种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之后,在适宜条件下引发病害的全过程。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一)侵入前期(亦称接触期)指病原物在侵入以前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和叶围后,开始向侵入部位运动,并形成某种侵入机构为止。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二)侵入期指病原物在侵染点开始侵入寄主或组织,并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1)侵入途径:A:角质层或表皮的直接侵入;B: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的侵入;C:自然或人为造成的伤口侵入。(2)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条件主要是水分,和温度,湿度。多数真菌的孢子只有在水中才能顺利萌发。真菌孢子的萌发和细菌的繁殖都有最适得温度。(3)寄主的抗侵入病原物侵染寄主时,寄主植物固有的形态,生理特性或对病原物所作出的生理反应,可以抵抗病原物的侵入。(三)潜育期(亦称扩展期)指病原物侵入植物建立起寄生关系,并从寄主获得营养物质而进一步发展壮大到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过程。
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四)发病期指病原物经过潜育期的定植和扩展,最后在植物体引发局部的或全株性的病害症状的时期。
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三、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过程。主要涉及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与再侵染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一)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1、田间病株2、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3、病株残体4、土壤和肥料5、昆虫和其它介体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二)病原物的传播1、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3、昆虫和其它生物传播4、人为因素传播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一、气流传播1、产生孢子的真菌很容易随气流传播。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某些细菌可以随气流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万—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可以传播的距离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染。3、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二、雨水传播1、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胶质)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鞭毛菌的游动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雨水传播对细菌病害更为重要。2、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只有几十米远。3、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灭当地菌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4、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三、生物介体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生物传播介体,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生物介体有时也是某些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昆虫也是一些细菌病害的传播介体。如黄瓜条纹叶甲传播黄瓜萎蔫病菌;玉米啮叶甲传播玉米细菌性萎蔫病。昆虫也是一些线虫病害的传播介体。如松褐天牛传播松材线虫。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梨树火疫病等细菌。四、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土壤和肥料传播即是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也可以作为病原物传播的载体。实际上是土壤和肥料被动地被携带到异地而传播病原物。土壤能传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带土的块茎、苗木等可远距离传播病原物;农具,鞋靴等可作近距离传播。肥料混入病原物,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长期存活,可以由粪肥传播病害。五、人为因素传播1、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人为的传播因素中,以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调运最重要。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与病原生物传播的关系也很大。2、人为传播可以是远距离传播,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农事操作可近距离传播病害,如TMV病毒是接触传染的;农机具也可传播病害,如犁地时机具带土传病。3、植物检疫的作用就是限制这种人为的传播,避免将危害严重的病害带到无病的地区。(三)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初次侵染是生长季节开始后病原物在田间植物上发生的第一次侵染,又称为初侵染往往是由越冬和越夏后的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侵染果实叶片组织内的卵孢子卵孢子从腐烂的叶组织中释放出来春天,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从孢子囊内释放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的芽管从气孔侵入侵染叶片产生油渍状病斑果实表面和叶片背面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孢子囊内分化产生游动孢子病组织形成藏卵器并受精形成卵孢子雄器葡萄霜霉病的病害循环
引自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网站,作者:GavinAsh
CharlesSturtUniversity,WaggaWagga,NewSouthWales,Australia水稻稻瘟病病害循环水稻白叶枯病病害循环1、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病害流行三要素:感病寄主植物强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的环境条件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四、植物病害的流行2、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病害流行是指病原物大量传播,在短时间内,大量地发生病害并引致一定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单循环病害(单病程病害):是指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次侵染过程。一年只完成一个侵染循环,年增长率相对较低,需要经过若干年的积累才能引致严重损失。(积年流行病害)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多循环病害:是指一个生长季节中发生初次侵染过程后,还有多次再侵染过程。在单一生长季节里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每一个世代病原物增殖数量又大,病害增加速率就会很高。只要条件适宜,当年就会流行成灾(单年流行病害)。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3、病害流行主导因素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4、病害流行的时间变化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病原物对寄主的侵染活动和病害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的。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按照研究的时间规模不同,流行的时间动态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和逐年流行动态。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病害季节流行曲线不同的多循环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类型的季节流行曲线: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A.S型曲线S型曲线: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发病高峰。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寄主群体不再增长。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
B.单峰曲线单峰曲线(马鞍型):甜菜褐斑病、白菜白斑病等在植物生长前中期发病且达到高峰,后期因寄主抗性增强或气候条件变为不利,导致病情不再发展,但寄主群体仍继续生长,故病情高峰从高峰处下降。
D.多峰曲线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
多峰曲线: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等在作物的一个季节中,病害由于环境变化或寄主阶段抗病性变化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峰。
C.双峰曲线病害流行过程的阶段划分(S型)020406080100
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0.51.0病情指数日期0.05衰退期逻辑斯蒂期指数增长期菌量积累和流行的关键时期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指数增长期是菌量和流行的关键时期,它为整个流行过程奠定了菌量基础。病害预测、药剂防治和流行规律的分析研究都应该以指数增长期为重点。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是用于描述病害流行过程中,病害数量增长的主要数学模型。第一节病害的发生与流行5、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亦即病害的传播过程,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病害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是相互依存、平行推进的。没有病害的增殖,就不可能实现病害的传播;没有有效的传播也难以实现病害数量的继续增长,也就没有病害的流行。第二节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一)种群的概念害虫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种群的概念:是物种的实际存在群体,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内,占有一定空间,进行生殖、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和。第二节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温度2、湿度3、光照4、风第二节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二、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食物因子2、天敌因子第二节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三、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土壤温度和湿度2、土壤理化性质
第三节病虫害田间调查统计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
病虫害调查的内容病虫害调查方法
取样方法取样单位和数量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1.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A:病虫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
B:病虫、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C:越冬情况调查
D:防治效果调查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2.病虫害调查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对角线取样、棋盘取样、平行线取样、“Z”字形取样等。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2.病虫害调查方法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或者,在离田块四边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2.病虫害调查方法取样方法对角线取样法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两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但误差较大些。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2.病虫害调查方法取样方法
棋盘式取样法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样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这种取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2.病虫害调查方法取样方法平行线取样法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进行调查。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2.病虫害调查方法取样方法
“Z”字形取样法(蛇形取样)取样的样点分布于田边多,中间少,对于田边发生多、迁移性害虫,在田边呈点片不均匀分布时用此法为宜,如螨等害虫的调查。二、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1.病虫调查记载
记载要求准确、简明、有统一标准。常用的调查表如下:(具体项目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确定)地点土壤植被情况样坑号样坑深度害虫名称虫期害虫数量备注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田块类型作物生育期调查株数卵块数百株平均卵块数已孵和将孵卵块数已孵和将孵卵块百分率备注已孵有黑点合计卵块卵块二、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2.调查结果整理和计算分析
A: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被害率=有虫(发病)单位数×100%调查单位总数二、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2.调查结果整理和计算分析
B:虫口密度:表示在1个单位内的虫口数量。虫口密度=调查总虫数调查总单位数百株虫数=调查总虫数×100调查总株数二、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2.调查结果整理和计算分析
C:病情指数:在植株局部被害的情况下,各受害单位的受害程度是不同的,可按照被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再求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各级病情数×各级样本数)×100最高病情级数×调查总样本数二、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2.调查结果整理和计算分析
D:损失情况估计:病虫所造成的损失应该以生产水平相同的受害田与受害田的产量或经济总产值对比来计算,也可用防治区与不防治的对照区产量或经济总产值对比来计算。损失率=防治区产量-不防治区产量×100防治区产量损失率=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100%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三、病虫害的两查两定对害虫:查虫口密度,定防治田块;查发育进度,定防治适期。对病害:查普遍率,定防治田块;查发病程度,定防治适期。
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规律,分析、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虫的分布扩散和为害趋势,称为预测。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二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预测预报,简称测报。
准确的病虫测报可以作为防治决策的参考,病虫测报所积累的系统资料,可以为制订长期的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1、发生期预测预测病虫的发生和为害时间,以便确定防治适期,常将病虫出现的时间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2、发生量预测预测某一时期内病害的流行程度或害虫单位面积的发生数量,以判断危害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以及需要防治的范围和面积。病害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作定量的表达。3、分布预测预测病虫可能的分布区域或发生的面积,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还包括预测其蔓延扩散的方向和范围,以做好防治准备,及时把病虫消灭于蔓延之前。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4、危害程度预测预测害虫的危害程度是在发生期和发生量等的预测基础上,结合作物的品种布局和生长发育特性,特别是感病、感虫品种的种植比例,以及易受病虫为害的生育期与病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等,同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预测测报对象发生的轻重及为害程度,可分为小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和大发生5级。危害程度预测可作为划分防治对象、确定防治次数以及防治方法的依据。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二、病虫预测的期限按照预测时间的长短,病虫预测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因病虫发生规律不同,二者预测的时间略有差异(表3.4.1)。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三、常规预测方法常规预测方法是以病虫发生和流行规律为基础,根据当前病虫的发生情况,结合气候条件和作物发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病虫未来的发生和流行趋势。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一)病害发生预测1、病害预测的依据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条件是构成植物病害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的生育状况等成为病害流行预测的重要依据。(1)根据菌量预测单循环病害的侵染概率较为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主要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多循环病害有时也可以利用菌量作为预测因子。①越冬菌量调查预测法:②孢子捕捉预测法:③根据介体昆虫的数量和带菌率预测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2)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气传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在寄主植物与病原菌条件具备时,适宜的气象条件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子。有些单循环病害的流行程度也取决于初侵染期间的气象条件,也可以利用气象条件预测。第四节病虫预测预报(3)根据菌量与气象条件预测
许多病害的流行程度主要根据越冬菌量和气象条件(主要是发病期的降水情况)来预测。多峰型病害将前期发病数量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870.4-2024半导体器件第16-4部分:微波集成电路开关
- 发展规划部总经理岗位职责说明
-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
-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气候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 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第3周教学设计
- 租奶牛合同(2篇)
- 综合班组合同(2篇)
- 房屋租赁合同(2篇)
- 项目式课程与全课程设计
- 车间环境温湿度控制
- 少儿体智能特色课程设计
- 小儿重症肺炎查房中的胸腔积液处理
- AFP、DCP和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演示稿件
-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7
- 《消毒隔离制度》课件
- 新生入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培训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车辆管理方案
- 面部血管瘤的护理查房
- 新型脚手架材料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