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推动传统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真”,一种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种是生命的真实。画家将笔墨、丘壑(代指文人画中的具象性因素)、气象三者融为一体,使之呈现出一种超越形式的思考,变形似的追求。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一山一水(寒林、枯木、远山、近水、空亭、溪桥)就是他们的语言,莽莽的历史中蕴藏着的无限的人和事(典故)也成为他们的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如董源模式,是一套裹孕着披麻皴、江南山水特征、空灵的世界等内容的传统模式,米家山水又是以水晕墨染、体现空蒙迷离视觉效果的一套模式;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如画境的荒寒,自北宋以来便成为文人画着力表现的气韵特点,云林的寂寞,也成为明清画人效仿的程式。文人画不是对“目”而是对“心”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画给你看的,而是让你融入其中而获得生命的感悟。视觉性使人容易停留在具体的图像世界里,这与文人画所主张的境界创造、生命呈现的观点不合;视觉性的空间容易启发人由具体的事象引起想象活动,使人受到情理世界的裹挟,这也与文人画追求的超越境界不合。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惟恐有画,是谓能画”就是对空间性的超越。物理学上也有“绝对空间”的概念,但“绝对空间”仍然是一种具体空间形式,只不过是一种永恒存在、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的空间。文人画的根本旨归在于脱略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的逻辑。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文人画从总体气质上可以说是“怀古一何深”。文人画推重的“无画史纵横气息”,就是强调绘画的根本在于创造,而不在于记录。文人画家要到历史表象的背后去发现真实,发现真正的“历史”——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总之,文人画是一种超越形式的绘画,画家通过程式化、非视觉性、非时间性等文法显现出其生命真实的人文价值。有些作品即使不再存世,所包含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生命省思依然可以给人以生命启发。(摘编自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材料二:宋画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的同时并举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元画却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最明显的是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一部分士人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山水画的领导权终于落到在野士大夫手中,自此“文人画”正式确立。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但形与神、写实与诗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性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任何逼真的摄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不是自然界所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箱籀①,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从元画开始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都没有的。唐人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一线细楷,但决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画家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又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因之“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与此同时,水墨画也就从此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虽然早有人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正因为通过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就足以描绘对象,托出气氛,表述心意,传达兴味观念,从而也就不需要也不必去考虑如何真实于自然景物本身的色彩的涂绘和线形的勾勒了。既然重点已不在客观对象的忠实再现而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注]①籀(zhòu):大篆的一种,和“飞白”“八法”同为书法用语。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人画的“非视觉性”使欣赏者不易受现实世界和情理世界裹挟,从而领略其“生命空间”。B.文人画在题材等方面要有一定的程式化,方能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C.受政治环境影响,山水画领导权在元时落入在野士大夫手中,“文人画”才正式确立,这和材料一的说法并不矛盾。D.唐宋画作虽有题款或细楷,但是有意识地使字和诗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内容却自元朝开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人画“非时间性”的特点是由其追求真性的思想决定的,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B.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的纯粹美,呈现出超越外在形象的人文价值。C.北宋的《千里江山图》青绿中间以赭色,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D.宋画丰富了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并举日益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白阳说:“山水作正艰,变幻初无形。闭户觅真意,展转复失真。”B.倪瓒说:“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写图心闲咏,不在象与声。”C.陈师曾说:“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D.唐志契说:“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4.请分析材料中两处画线部分的论证方法及其论证效果。5.古人有“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又有“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的说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B2.D3.C4.①对比论证,将文人画创造出的“绝对空间”和物理学“绝对空间”概念进行比较,鲜明论证文人画旨归在于脱离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逻辑、获得生命感悟的观点。
②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赵孟頫的诗,论证了绘画的美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的观点,极具权威性、说服力。5.①“气韵”是文人画笔墨精神的境界和兴味。
②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气韵动”的美学原则,淡化形似与写实,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
③画面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追求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中“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可知,这些是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的程式,但不能说没有这些就“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否则”一词过于绝对。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可知,“为追求永恒的真实”,其必然路径是“对时间性的超越”。B.“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的纯粹美”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可知,“宁静高贵”指的是希腊雕塑的美,而不是“中国传统文人画”。C.“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错误。材料二“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可知,应该是“元画”而非“北宋的《千里江山图》”。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C.“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这句话是在强调书法对文人画的价值。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一处横线处:“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将两种形式的概念进行对比,所以这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鲜明准确地论证了文人画旨归在于脱离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逻辑、获得生命感悟的观点。第二处横线处:引用赵孟頫所说的名言,这是采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主要论证的是本段开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的观点。引用名人名言使得文章更具权威性,极具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题目中“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这两句话是在强调文人画主要以气韵为主,着力表现气韵。材料二中“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可以看出“气韵”是文人画笔墨精神的境界和兴味。材料二中“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可以看出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气韵动”的美学原则,淡化形似与写实,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材料二中“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可知画面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追求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人”“惟人”为中心思想的书,是一部真正当得起“文化小说”之称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文化有“三纲”:一曰“玉”,二曰“红”,三曰“情”。先讲“玉”纲。雪芹之书,原本定名为《石头记》。这块石头,经女娲炼后,通了灵性——即石本冥顽无知之物,灵性则具有了感知能力,能感受,能思索,能领悟,能表达,此之谓灵性。灵石又幻化为玉,投胎入世,衔玉而生——故名之曰“宝玉”。宝玉才是一部《石头记》的真主角。一切人、物、事、境,皆围绕他而出现、而展示、而活动、而变化。次讲“红”纲。《石头记》第五回,宝玉神游幻境,饮“千红一窟”茶,喝“万艳同杯”酒,聆《红楼梦曲》十二支——故《石头记》又名《红楼梦》。宝玉所居名曰“怡红院”,他平生有个“爱红的毛病”,而雪芹撰写此书,所居之处也名为“悼红轩”。后讲“情”纲。雪芹在开卷不久,即大书一名:“此书大旨谈情。”石头投胎,乃是适值一种机缘:有一批“情鬼”下凡历劫,它才被“夹带”在内,一同落入红尘的。《红楼梦曲》引子的劈头一句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须知,那情痴情种,不是别个,正指宝玉与雪芹。石能通灵,化玉,化人,这是物质进化的象征,物质进化到了高级阶段,就产生了“心”“灵”,即“通了灵性”,有了感情。我们应当理解,雪芹为何这等地重玉、重红、重情。对此如无所究心措意,即以为能读《红楼》,讲“红学”,那就是一种空想与妄想了。中华先民经过长期的品味,了解了玉的质性品德,冠于众石,堪为大自然所生的万汇群品的最高尚最宝贵的“实体”。“玉”在中华词汇中是最高级的形容,在华夏文化传统中,总是代表一切最为美好的人、物、境。“玉”毕竟不难解说,可是那“红”又是怎么回事呢?“红”是七彩之首,是美丽、欢乐,喜庆,兴隆的境界气氛的代表色。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红妆”“红颜”……都是对女性的代词与赞词。此外,“情,人之灵性的精华也。”儒教不敢多读“情”,把人的真情装襄在伦常、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服饰”箱柜里,而曹雪芹则把这“情”从那箱框里“释放”出来,并且赋以更新、更高、更大的精神涵义和文化容量,比那更真、更善、更美。雪芹写书的动机与目的,绝不会是单为了一男一女之间的“爱情”的“小悲剧”(鲁迅语也),他是为“普天下女子”痛哭,为她们的不幸而流泪,为她们的命运而悲愤。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级的博大崇伟的深情。“玉”“红”“情”,三者是互喻而相联的。雪芹的《红楼梦》正是把三者的相互关联作为宗旨,而写得最为奇妙的一部天才的绝作。这就是《红楼》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道理。(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十二层》,有删改)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红楼梦》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主题,即“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认为《红楼梦》是为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而宝玉的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第四层《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的真实面貌。(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有删改)材料三:读《红楼梦》当然不能离开其文本,但《红楼梦》的文本是中华古典文化的巅峰结晶,并且极其独特,对其解读不能图省事、走捷径,西方的古典、后现代文论固然可以引为借鉴,如王国维借叔本华的理论来抒发自己读《红楼梦》的审美感受,颇能启人,但终究还是给人附会之感。中国以往的文论,当然更可以用来作为解读《红楼梦》的工具,脂砚斋批书,就使用频频,但因为曹雪芹的笔力有超越他以前全部中国文化的性质,因此以这些工具来衡量,往往也力不从心。这就说明,要解读《红楼梦》,到头来还是必须彻底弄清曹雪芹写作这部伟著的时代背景,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文化习尚,这也就必须攻史。曹雪芹家族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中贾府的大悲剧展开的时代背景也正是此前此后——补白还历史真面目。因此说,不搜集资料,作细致研究,那怎么能有成果?(摘编自刘心武《读周汝昌先生〈红楼家世〉有感》,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通过“玉”的意象,展现了物质进化的象征,玉作为最高尚的“实体”,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美好与珍贵。B.《红楼梦》的“红”象征着美丽、欢乐和喜庆,同时也代表了女性之美,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角色的珍视和赞美。C.《红楼梦》的作品主题主要围绕“情”字展开,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爱情,并以其作为全书的核心。D.《红楼梦》中的宝玉是“情”的象征,他的体贴和关怀体现了作者对“仁”的重新解读,展现了真道德的践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巅峰之作,只要从“玉”“红”“情”三纲来解析,就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B.材料二阐述了《红楼梦》中“情”的复杂性和多重性,通过大观园的爱情悲剧详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C.材料三强调《红楼梦》作为文化小说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彻底弄清社会变迁和文化习尚,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D.材料三指出解读《红楼梦》需避免简单套用文论,应深入研究其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体现了解读的严谨性和细致性。3.下列对三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首先提出《红楼梦》的文化价值,然后从“玉”“红”“情”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结构清晰。B.材料二在论证“情”的复杂性时,通过列举多个例子和详细分析,深刻揭示了《红楼梦》中情感的丰富性和多义性。C.材料三采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强调了补白历史对深入研究《红楼梦》贾府大悲剧的重要性,批评了简单套用文论的做法。D.三则材料在论证时都引用了《红楼梦》中的原文作为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体现了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和研究。4.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李博士早年研究《红楼梦》时,仅从文学角度探讨其艺术特色,未深入分析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导致对作品的理解存在局限。B.读者小李在阅读《红楼梦》时,十分关注书中人物性格和宝、黛、钗的情感纠葛,观看了大量与《红楼梦》相关的影视剧,创作出言情小说《梦回红楼》。C.著名学者、红学家刘心武在解读《红楼梦》时,结合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历史文献,分析小说中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从而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D.冯其庸教授为了全面解读《红楼梦》,不仅深入研究文本,还搜集了大量清代历史资料,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著成《红楼梦大辞典》一书。5.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C项,以偏概全。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红楼梦》的主题并非主要围绕“情”字展开,而是包含了更丰富的内涵。材料一提到《红楼梦》文化有“三纲”:一曰“玉”,二曰“红”,三曰“情”,显示了作品的多元性。材料二谈及“《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并进一步阐述了“情”在《红楼梦》中的多重意义,包括爱情、为女儿正名、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等多个层面。A项,原文对应在材料一中,“石能通灵,化玉,化人,这是物质进化的象征……‘玉’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总是代表一切最为美好的人、物、境”。B项,原文对应在材料一中,“‘红’是七彩之首,是美丽、欢乐、喜庆、兴隆的境界气氛的代表色……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D项,原文对应在材料二中,“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故选C。【评分标准】选对得满分3分。2.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B项,无中生有,“通过大观园的爱情悲剧详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于文无据。C项,“材料三强调《红楼梦》作为文化小说的重要性”张冠李戴,“强调《红楼梦》作为文化小说的重要性”的应是材料一;此外“只有彻底弄清社会变迁和文化习尚,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强加关系,材料三并未直接指出“彻底弄清社会变迁和文化习尚”是理解《红楼梦》深刻内涵的必要条件,原文中强调的是对《红楼梦》的解读需要“彻底弄清曹雪芹写作这部伟著的时代背景”,而非强调这是理解其深刻内涵的必要条件。故选D。【评分标准】选对得满分3分。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解题思路】C项,“比喻论证”错,材料三主要是采用对比论证,分析了避免简单套用文论和补白历史对深入研究《红楼梦》贾府大悲剧的重要性,没有采用比喻论证。故选C。【评分标准】选对得满分3分。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的能力。【解题思路】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解读《红楼梦》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A项,明确指出了未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导致理解局限的问题,从反面论证了材料三的观点,适合作为论据。B项,并没有体现对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或结果,更多地展示了小李的个人喜好和创作行为,而非对《红楼梦》深入解读的方法或态度。因此,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解读《红楼梦》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观点。C项,说明了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可以深化对《红楼梦》的理解,与材料三的观点一致,适合作为论据。D项,明确表明了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与材料三的观点一致,适合作为论据。故选B。【评分标准】选对得满分3分。5.①材料一侧重于对《红楼梦》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分析。②材料二侧重于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研究和解读。③材料三侧重于强调解读《红楼梦》时需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概括、比较能力。【解题思路】材料一主要围绕《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艺术成就展开,指出它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作品,其叙事艺术、人物塑造等方面都体现了高超的艺术特色。材料二主要探讨了《红楼梦》所揭示的主题思想,以及这些主题思想所反映的深刻社会现实。材料三指出,要深入解读《红楼梦》,必须彻底弄清曹雪芹写作的时代背景,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文化习尚。据此概括整合即可。【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第①点,答出“文学价值”“艺术特色”,得1分;第②点,答出“主题思想”,得1分;第③点,答出“时代背景”,得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要概念指向的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文明的发展与转型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文化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标志,只有文化的转型才能实现文明的转型。当代中国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文化是什么?学界曾经概括过一万多种定义,进而归纳到一个共同认知:文化的核心是人。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化就是文化,文化学就是人学。人作为文化的核心,其生活就是文化的表征。百姓生活是文化变迁的鲜活演示,文化发展创新也无不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文化是吟诗作赋,更是柴米油盐:台上的故事是文化,台下的生活亦是文化。因此,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讲,文化的问题就从是什么变成了我们需要什么?去年淄博烧烤火遍全国,从机构到民间,各种研究分析给出了很多理由。如果单凭一个淄博现象还不足以让我们看清楚文化的动向,那么接下来一个个的文旅爆款、一个接一个火起来的城市,应该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从淄博烧烤到贵州榕江“村超”再到“尔滨现象”,人潮涌动之处是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更是安定祥和的人心愿景,可以说国泰民安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成为最大的文化感召力,无论是古老的淄博齐文化、新奇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还是融合中西的哈尔滨城市冰雪文化,都因为有了家国文化的底色才融入了国人的情感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人间烟火气最抚世人心,民众用行动作出了文化的选择。文化除了有共通性,还存在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主要来自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价值观念到情感表达,从理性思辨到感性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方方面面塑造了中国人。因此,文化传承不仅有看得见的工艺、戏曲、文物、民俗仪式,更有看不见的观念、理想和规范。比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乐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生活,《礼记》开篇“毋不敬”,以礼释敬,成为中国人崇尚的文化性格。基于道德理性的“礼”作为行为规范,基于审美感性的“乐”作为心灵育化,一刚一柔相济并施,超越地域和时间,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标志。直至今天,从淄博
的“好客”到哈尔滨的“客”,各地文旅用招待家人一般的敬意、对待亲人一般的诚意高得
了大众青睐,被礼乐文明滋养的中国人又在续写着新时代的礼乐文化。传承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延续文化命脉的前提,而创新更是文化生生不息发展的保证。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如果说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艺术团体都已经展开了积极行动,那么在文化创新的赛道上,民众的力量同样不可等闲视之。民间力量中既有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更有广大的民众。比如在自媒体的领域中,民间力量就较为活跃,从题材内容到手法形式再到技术手段,都生动展现了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更为广大的民众一方面作为受众,其观看和喜爱推动着创作者们的持续创新,另一方面,他们又身体力行地把创新文化的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当汉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从镜头中到景区和街头,从国内到国外,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穿着汉服的人。我们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感慨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新的文化生命体展现了新特点和新品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形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民众是文化的践行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新的文化生命体正在民众生活中扎根生长,并表现出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态势,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青年力量的加入。当代青年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转化为文化创新的智慧和行动,无论是学习研究、挖掘传承还是创作传播上,他们以活跃的思维、开阔的想象、充分的自信、丰富的综合技能,成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主力军。(摘编自周纪文《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哲学审视》)【链接材料】“中华战舞”——英歌舞再次火“出圈”。表演的队员们个个都是年轻人,身着英歌舞服饰,脸上戴着面具,手拿英歌棒随着节拍左右敲打,期间还在现场表演起了街舞,与传统潮汕英歌舞看起来大为不同,引起众多网友议论。有网友表示,“这种改编不好”。还有网友表示,“还是挺有新意的”。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与文明关系密切,文化发展是文明发展的标志,文化转型才能文明转型。
B.人就是文化的核心,人化就是文化,文化学就是人学,文化就是生活的表征。
C.民众是文化的践行者和创造者,民众的力量在文化创新赛道上发挥重要作用。
D.青年力量的加入,可以让新的文化生命体表现出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态势。
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别是当代中国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魂脉和根脉,两者
在文化传承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B.文化塑造了中国人,可见在文化传承上看不见的观念、理想和规范,比看得见的工艺、
戏曲、民俗仪式等作用更大。
C.在景区在街头,在国内在国外,汉服成为流行文化,穿着汉服的人越来越多,可见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D.活跃的思维、开阔的想象、充分的自信、丰富的综合技能,使中国的当代青年成为文化
发展与创新的主力军。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梳理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作用来解决问题。B.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新的文化生命体”这重要概念,然后对其概念下定义。C.文章举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哈尔滨“尔滨现象”等事例,有助于认识文化动向。
D.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在第四段突出传承与创新的差异,强调两者的重要性。4.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文中第二段关于“文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与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
量水平,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为人间烟火气助力。
B.一个土陶泥炉,一张铁丝网,一壶沸腾的红茶,一团燃烧的炭火……家住广州的杨蕊在
自家天台上,和朋友们办了一场“围炉茶话会”。
C.农历正月十六,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热闹非凡,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跑马排”上
演,村民骑着马来回飞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D.生活在我国的大雁,可能会选择远渡重洋,排成“一字形”或者是“人字形”向南迁徙,
有的跑到澳大利亚去越冬,大雁的迁徙延续至今。
5.请依据文本和链接材料,简要概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5分)
1.B(“文化就是生活的表征”错误,原文“其生活就是文化的表征”,原文还有“一定意义上”)2.B(文章第三段“文化传承不仅有看得见的工艺、戏曲、文物、民俗仪式,更有看不见的观念、理想和规范”,没有说后者就比前者作用更大。另外,“可见”的前后逻辑也不对)3.C(A“最后梳理出了作用”有误;B“下定义”有误;D没有“对比的论证手法”,没有讲两者差异和重要性)4.D(ABC属于人的活动,依据“文化是吟诗作赋,更是柴米油盐;台上的故事是文化,台下的生活亦是文化”;D属于动物的活动)5.(1)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传承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延续文化命脉的前提。(2)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创新是文化生生不息发展的保证。(2)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转型,要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但创新不能变味,要保留精髓。(3)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践行,要培养年轻人的学习研究、挖掘传承、创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说明:3点,每点2分。)江西省上进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戏剧的教育功能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当代中国只有少量大学开设了戏剧教育课程,而且以文学欣赏为主,侧重理论分析,很少实践活动。中学则只是高中语文教材有一个单元,选了几个剧本的片断,根本不讲舞台艺术。因而,当代青年疏远剧场、不会看戏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诚然,这跟应试教育的挤兑,以及缺少师资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排除人们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其实,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戏剧教育的目的是立人。大学的目的不是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把人变成“有用的机器”,而是造就懂得真善美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把戏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其目标跟专业教育是大不相同的。专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从事戏剧工作的技能,是为了立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立人,即通过学习戏剧理论知识和参加戏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掌握社会交往所必需的方法与分寸,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戏剧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举凡剧本写作、形体训练、表演技巧、舞美设计与制作、导演方法、组织管理、策划演出、戏剧理论和戏剧史等等,都可纳入教学。戏剧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哪些益处呢?首先是学会戏剧欣赏。任何艺术都有其特有的审美方式,看国画你得懂得笔墨情趣,看油画你得懂得色彩和构图,听音乐你得感受到它的旋律和展开方式,看芭蕾你得了解腿和手的几种基本姿势,否则你便很难领略艺术之美。戏剧也是同样,它的表现手段、形态结构、创作方法、表导演艺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为我们欣赏戏剧打开了一扇大门。学会看戏,这是戏剧教育最起码的作用。其次是学会表现自我。生活就像一场大戏,从古演到今,永不谢幕,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各种场合表现着自己。为人要真诚,切忌虚伪,但这不是说在生活关系中不需要掌握一定的“演技”。试想一个女教师,在学生面前,在同事面前,在丈夫面前,在儿女面前,在父母亲面前言行举止能一样吗?假如一个领导干部,跟家人说话跟在下属面前一样,效果又会如何呢?所谓言行得体,其实也就是说言行要符合一个人的身份,而身份正是一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代名词。善表现者,容易被人接受;不善表现者,难以得到认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言行过分的表演,给人的印象不是矫情就是虚伪。而该说时不说,应做的不做,表现不到位,又不免让人觉得懦弱无能或城府太深。有时候,只因为说话的语气语调不大合适,或举止失当,就会使全部努力付之东流。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曾遭遇过这种尴尬。许多政治家的“魅力”中包含着演员的素质,尽管他(她)不一定做过演员;有些演员出身的政治家,如里根、庇隆夫人、施瓦辛格等,他们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超的“演技”。戏剧人类学告诉我们,人对演技的学习,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大人总是教导孩子讲礼貌,礼貌是什么?在一定意义上不也是一套自我表现的演技吗?为了适应处境的变化,人需要不断更新“演技”,提高自我表现能力。而戏剧综合了语言和形体动作,是人和环境的结合,戏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的知解力,学会用适当的言行表现自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戏剧教育,才能达到这种综合效果。第三是了解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学会以平等的、对话的精神对待人,学会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戏剧史就是一部人类精神史,其中积淀着人类的各种生命体验。戏剧教育既是社会、历史教育,也是道德情感教育,理解人和表现人是其永恒的主题。无论分析剧作还是学习表演,都离不开对各种人物的认识,戏剧教育可以使学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应对人生。这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现代人也是极其复杂的。如果通过戏剧教育,使学生对各种人的品行和心理多一些理解,在进入社会之前有所准备,无疑会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容易一些。时代需要正规的戏剧教育。(摘编自董健《戏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二: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类艺术实践,涵盖10项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整体结构如图所示。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框架(摘编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大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即使少量大学设有戏剧教育课程,也是以文学欣赏为主。B.大学的目的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要培养懂真善美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C.人们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学习演技,此后还需要不断更新“演技”以适应环境的变化D.戏剧史是一部积淀着人类各种生命体验的人类精神史,理解人和表现人是它永恒的主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对正规戏剧教育的“呼唤”在材料二中得到了回应,义务教育阶段的戏剧教育课程已有理论指导。B.材料一开头部分立足于戏剧教育的现实,指出了戏剧教育在中学阶段缺失的现状及多种原因,进而点明戏剧教育的目的。C.材料一指出任何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方式,由此可知,要想领略戏剧艺术之美还得掌握一些戏剧艺术的规律。D.材料二理论阐释清晰明确,内容框架条理清晰,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具有指导意义。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内容的一项是()A.某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赣剧”的起源与表演风格。B.某班进行集体讨论,仔细推敲,形成演出本(台本)。C.老师指导学生改编并表演课本剧《烛之武退秦师》。D.青年越剧演员陈某君亮相《乘风2024》推介越剧。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戏剧(含戏曲)学习任务的设置由浅入深,具有______性。1~2年级的学习任务为“模拟表演”,即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动物、植物进行______,培养学生对所表现对象特征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表情、身体、语言进行表演。3~7年级的学习任务为“课本剧表演”,即选用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的______,进行课本剧编创表演,观看传统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和对表演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7年级开设戏刷(含戏曲),学习任务围绕“______”展开。5.青年可以从正规的戏剧教育中获得哪些益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答案】1D2.A3.D4.①.进阶②.模拟③.教学素材④.戏剧游戏5.①正规戏剧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戏剧欣赏,拥有领略艺术之美的能力。②正规戏剧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环境知解力,学会用适当的言行正确表现自我,被他人所认可。③正规戏剧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学会以更加宽容的、平等的、对话的精神态度对待他人,以及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④通过正规戏剧教育,学生不再是“有用的机器”,而是具有很强的行动力,并不断成长为一个懂得真善美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国的大学重理论而轻实践”以偏概全。原文“当代中国只有少量大学开设了戏剧教育课程,而且以文学欣赏为主,侧重理论分析,很少实践活动”中说的是“少量大学”,不能扩大为“中国的大学”。B.“大学的目的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要……”曲解文意。原文“大学的目的不是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把人变成‘有用的机器’,而是造就懂得真善美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强调大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培养人,并不是否定传授知识。C.“人们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学习演技”张冠李戴。原文“戏剧人类学告诉我们,人对演技的学习,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中的“演技”是打引号的,并非指真正的表演技能,而是指适应不同环境、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材料二中得到了回应,义务教育阶段的戏剧教育课程已有理论指导”说法有误。原文“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类艺术实践,涵盖10项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只是列出了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的内容,并未明确指出这就是对正规戏剧教育的“回应”或“理论指导”。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内容论述的是戏剧教育的内容的丰富性,对此,作者举了一系列例子,说明它们都可纳入教学。A.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赣剧”的起源与表演风格,设计的是戏剧理论和戏剧史方面的教学。B.“某班进行集体讨论,仔细推敲,形成演出本(台本)”体现了戏剧教育中的剧本写作或改编活动。C.“老师指导学生改编并表演课本剧《烛之武退秦师》”涉及到了戏剧教育中的改编和表演活动。D.“青年越剧演员陈某君亮相《乘风2024》推介越剧”虽然涉及了戏剧表演,但并不涉及戏剧教育。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推断的能力。①根据前文“设置由浅入深”,以及材料二图片中所展示的不同课程内容,可知学习任务应该是具备进阶性的特点,故可填“进阶”。②前文提到该学段是“模拟表演”,而模拟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动物、植物”,故此处应填“模拟”。③“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中的相关内容,原本是作为教学的知识供学生学习的,但在“课本剧表演”中,这些内容不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只是作为素材使用,故此处可填“教学素材”。④材料二图片中涉及3~7年级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本剧表演”和“戏剧游戏”。前文所述内容主要涉及课本剧表演,而按照进阶性原则,可见是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开展更高一级的“戏剧游戏”,故此处应填“戏剧游戏”。【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最后,以设问“戏剧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哪些益处呢?”引发学生思考戏剧教育的有益之处,并于其后自问自答,分三点介绍了益处。从材料一第四段“首先是学会戏剧欣赏”“……否则你便很难领略艺术之美”,可见正规戏剧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戏剧欣赏,拥有领略艺术之美的能力。从材料一第五段“其次是学会表现自我”“善表现者,容易被人接受;不善表现者,难以得到认可”“而戏剧综合了语言和形体动作,是人和环境的结合,戏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的知解力,学会用适当的言行表现自己”,可见,正规戏剧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环境知解力,学会用适当的言行正确表现自我,被他人所认可。从材料一第八段“第三是了解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学会以平等的、对话的精神对待人,学会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戏剧教育可以使学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应对人生”,可知,正规戏剧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学会以更加宽容的、平等的、对话的精神态度对待他人,以及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而根据材料二图片中展示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一系列课程内容,如“模拟表演”“编演故事脚本”“策划戏剧化活动”等,我们也可看出,正规的戏剧教育并不只有理论教育,而是涉及方方面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有用的机器”,而是具有很强的行动力,并不断成长为一个懂得真善美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拾“文字之美”,他们从浅阅读、快餐式阅读中回归,严肃、经典的文学名著和人文专著重新走红,成为“心头好”。与此同时,年轻人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变化,书籍的数字化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他们打开了“阅读社交”这扇崭新的大门,引领了一股在阅读中分享、在分享中阅读的风潮。这股风潮不仅让年轻人更愿意抽时间读书,也使阅读变得更加富有乐趣。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读书感悟,与同龄人在社交媒体上互动……这些行动表明了当代青年对阅读的需求。社交化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形式的变化,也赋予了阅读新的角色与功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社交化阅读提供了技术平台,作为“数字原住民”,年轻人特别容易接受和适应这种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将阅读与社交结合到一起,也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事实上,阅读不只是读者从书本中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读者发挥自身主体性,得出感悟与结论的过程。对于这些感悟,倘若有交流的渠道,大多数读者都不想敝帚自珍。事实上,“阅读社交”并非全然是一个新现象,只不过在过去往往要依赖读书会等线下活动。今天,通过网络与人交流何其便利,社交化阅读的风潮再度兴起,并不令人意外。社交化阅读以人为核心,倡导共同创造和多向互动,从而最大化地实现阅读价值。这一过程不仅强调参与和分享,还激发了青年参与社会交往的热情。多媒体集成的特性,也让社交化阅读有更多的“讨论素材”,增强了社交的有效性。此外,网络时代的社交化阅读,几乎没有门槛限制,这使更多人能够加入到“全民阅读”的队伍之中。尽管社交化阅读在青年群体中大受欢迎,但也有人担忧,这种阅读方式是否存在弊端。确实,以社交为导向的阅读,可能导致“浅阅读”现象,使部分读者不求甚解,只把读书当作社交的“必要成本”。与此同时,社交化阅读也容易导致读者以“切片”的方式阅读严肃著作,从而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导致误解和庸俗化解读。但是,笔者想要强调: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只有先踏过“开始阅读”这道门槛,才能去谈阅读质量的高低,“深阅读”或许比“浅阅读”更好,但“浅阅读”无疑胜过“不阅读”。除此之外,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并非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为了提升社交化阅读的效果,读者不妨试着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个人的阅读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这包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做笔记的意识,在讨论中注重观点的原创性等。其次,提供在线阅读与分享交流服务的平台,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社交化阅读体验。最后,社会各界可以共同努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创造健康、丰富的阅读环境,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阅读习惯。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社交化阅读的质量,使之成为一种更加积极和持久的文化趋势。“阅读社交”的流行,既是技术进步使然,也是青年精神世界的一种发展。年轻人的热情参与,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结合到一起,可以为更多人提供更深层次,更全面的阅读体验。社交化阅读的前景值得期待,而要将美好愿景化为现实,需要社会对阅读文化持续关注,悉心培育。(摘编自杨鑫宇《年轻人爱上“阅读社交”,读书可以更有趣》)材料二:身处信息纷繁的当下,有人感叹“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有人疑惑“为什么我懂得那么多道理,但还是走不好人生的道路”。其实,大部分的人生困惑与未来抉择都能从前人著述中得到启发或参考,关键在于你怎么读怎么做。如何重读经典,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或可一试。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任何作品在创作时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包含着著述者面对时代之问时的思考,是时代的产物。由于时空不复再见,经典与读者间往往有着深深的鸿沟,连孔子都曾感慨:“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因而重读经典就要把经典置于新的阅读时空,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在新的时代中明晰经典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当下人生的智慧启迪与情感润泽。带上自己的“问号”。读书、考试时,老师常常说要带着问题找答案。面对经典中浩如烟海的人生启迪,如果只是埋头苦背或是照搬照抄,那将永远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在重读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并不断将新的思考用到生活与工作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信息系统集成合同3篇
- 2024石子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3篇
- 2024玩具乐园设备采购及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影视作品版权转让与授权播放合同
- 2025年松树造林项目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船舶光租及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置房项目公共设施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淋浴房绿色环保材料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铝材贸易结算与风险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口采购合同3篇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 (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件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