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2023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小小考古学家”特色活动,邀请青少年学生对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文物进行模拟发掘。这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仿制文物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下列神话传说搭配错误的是(

)A.神农——发明算盘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擅长纺织D.伶伦——制作音律

3、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A.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C.成汤灭夏,建立商朝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4、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载体,我国现存体系较为完整的古老文字是(

)A.甲骨文B.铭文C.金文D.钟鼎文

5、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地区在哪条河流域(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

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土派”、“专创君主的参谋集团”等。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7、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楷书

8、刘邦入咸阳后与民“约法三章”,项羽入咸阳后大肆掠杀。通过二人做法的对比可以得出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战术正确B.善于正确用人C.有稳固的后方D.政策赢得人心

9、“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有(

)A.严刑峻法B.外戚宦官专权C.推广铁器牛耕D.轻徭薄赋

10、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②实行“推恩令”

③盐铁权收归中央、统一货币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历史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统治后期出现治世局面的开国帝王是A.刘邦B.刘恒C.刘秀D.刘彻

12、图所示起义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是(

A.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B.首创了农民起义的反抗精神C.帮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D.留下了四面楚歌、破釜沉舟等成语

1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出自杜牧的名篇,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有感而作。它描述了(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4、西晋卖官现象流行,如果前来买官的人穿着华丽,就会被热情引见,而穿着一般的人连达官贵人的门都进不了。这反映西晋A.盛行享乐B.地方割据C.物价飞涨D.统治腐朽

15、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采用汉族官制⑤提倡与汉族通婚⑥学习汉族的礼法()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⑥

16、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选种、浸种和催芽等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表明当时农业生产(

)A.引进外来物种B.创新经营方式C.忽视经济利益D.注重深耕细作

17、汉武帝于元朔二年颁布“推恩令”,使“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元鼎五年,夺爵者达106人。汉武帝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彻底消灭了诸侯王势力C.使社会秩序混乱D.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1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中①所对应的朝代的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C.发生了“国人暴动”D.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19、同学们开展模仿“山顶洞人一天的生活”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使用青铜器B.使用彩陶C.使用磨制石器D.懂得人工取火

20、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历史典故,散见于历代典籍之中。下列成语与三国历史密切相关的是(

①草木皆兵②三顾茅庐③风声鹤唳④草船借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综合题

21、“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

如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河姆渡人使用图1的骨耜栽培什么农作物?考古学上对使用这类工具的时代称为什么时代?伴随着图2农业工具的使用,哪一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从图1到图2农业工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君采取“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是什么,“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措施又是什么?商鞅变法有何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什么?建成后对周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我!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哪一条?商鞅变法措施对“始皇并天下”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他完成统一大业是在哪一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秦朝的兴与亡,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23、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图

(1)写出图片中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两支方向。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中国古代两位科学家图片

(3)图1中人物的著作是什么?此著作有什么样的地位?简述该著作的主要内容?

(4)简述图2人物的主要成就。

24、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有着极其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材料二: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复杂的表意文字,对中国和整个东亚后来的历史极为重要。它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也可用来说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三:子曰:“仁者,爱人。”材料四:学派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墨家墨子主张①,提倡节俭儒家②实行“仁政”③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请依据所学写出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明遗址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文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4)请在材料四表格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内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5)依据材料四表格内容,概况一个与之相符的主题名称。

25、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现统一】材料一

变法措施之一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其战绩见下表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1)材料一图中所示的变法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巩固统一】材料二

下面为秦朝十六斤铜权(秤砣)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秦朝十六斤铜权铭文拓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朝十六斤铜权铭文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琅琊刻石》(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材料三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历史学家翦伯赞

(3)依据材料三,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概括其主要依据。

【维护统一】材料四

20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祖国统一》书正式出版。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编排,丰富翔实的史料,串联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