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

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3、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4、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

6、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7、刘华平时上课经常调皮捣蛋,妈妈知道刘华喜欢玩游戏,便和他约定,只要他上课专心听讲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允许他每天玩半小时的游戏。妈妈运用的方法是()。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

8、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标准

9、2013年单项选择: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10、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德育目标B.生产力水平C.时代特征D.文化传统

11、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

12、以下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A.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B.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C.促进人口迁移D.再生产劳动力

13、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4、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15、“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

1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

17、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A.挫折感B.耗竭感C.去个性化D.低个人成就感

18、德育的永恒主题是()A.政治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D.生存教育

19、中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服教育法

20、按照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1、提出发现法是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维果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2、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教育影响D.个体实践

23、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4、“你是个文静的孩子,学习认真,能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属于()。A.前置评价B.即时评价C.量化评价D.质性评价

25、“班级”一词最早出自()A.埃拉斯莫斯B.德鲁克C.杰克逊D.夸美纽斯

26、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

27、一个学生对另—个蛮横学生不满,但却在并无过错的弱小学生身上发泄不满。这种现象属于()A.压抑B.投射C.回归D.置换

28、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学科课程D.核心课程

29、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0、2013年单项选择:“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3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B.教育实体的出现C.学制的建立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2、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主性评价

33、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

34、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数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35、“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

36、(2020年真题)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A.从幼儿园到初中B.从小学到初中C.从初中到高中D.从小学到高中

3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

38、某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察看期为1年。该学生痛定思痛,改过自新,几个月后,学校提前解除了处分决定。解除处分决定的做法属于()。A.消退B.正强化C.代价D.负强化

39、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境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40、“杀一儆百”的教育观点符合()。A.从众B.强化原理C.认知失调D.观察学习

41、李伟同学在上课前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他就会认真听课,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现象是A.结果期待B.过程期待C.社会期待D.效能期待

42、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胆汁型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43、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A.两极性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

4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

4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A.华生B.格塞尔C.洛克D.弗洛伊德

46、古希腊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目的、理性和价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这属于()的观点。A.外在目的论B.内在目的论C.个人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

47、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整体性

48、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49、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时的一种极端反应。A.个人压力B.生活压力C.工作压力D.社会压力

5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A.提高质量B.德育为先C.促进公平D.改革创新二、多选题

51、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52、下列不属于备课内容的是()A.复习B.研究教材C.了解学生D.写课时计划

53、2013年单项选择: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54、琳琳看到同桌小钟由于学习认真努力而得到各科老师的一致好评后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这种影响对琳琳来说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直接强化

55、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具有()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

56、在头脑中提炼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称作()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

5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58、“平行教育原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59、2012年单项选择: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0、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A.社会流动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改造功能D.人口控制功能

61、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2、不将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由学习者独立操作而习得知识的学习方法是()A.意义学习B.范例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63、2013年单项选择: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4、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

65、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学生B.班级C.知识D.课程

66、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67、解锁密码箱时,每一位密码都有10个数字,那么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直到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正确密码。这一过程是在采用()解决问题。A.算法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逆向搜索法

68、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A.了解学生B.和谐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好课

69、学生制订周末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70、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7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应有的责任感B.积极的社会功能C.应有的义务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

72、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

73、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这种学习被称为()。A.替代强化B.潜伏学习C.试误学习D.意义学习

74、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读书指导法D.演示法和实验法

75、(2022上半年真题)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A.国家统一管理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C.学校自主管理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

76、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A.下为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

77、2012年单项选择:沈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

78、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将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得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79、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比较性组织者D.固定点

80、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A.具体内容B.学习过程C.概括D.获得策略知识

81、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82、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A.时代性B.经济性C.强制性D.创新性

83、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一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D.暗示教学法

84、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

85、2011年单项选择:王铭在吵闹的教室仍能专心读书。这是()

A、选择性注意

B、分配性注意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86、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后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

88、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8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90、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个别活动C.小组活动D.学科活动

91、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苏联D.日本

92、学生已经有了“鸟”的概念,再来学习“画眉鸟”这种动物,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组合学习

9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A.马卡连柯B.巴班斯基C.赞可夫D.凯洛夫

94、2013年单项选择: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95、()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96、谭老师为了在班级上采取分组方式进行教学,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科测试,并将学科测试的结果作为分组的重要依据。谭老师的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9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

98、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99、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A.行为主义B.科学主义C.经验主义D.人文主义

100、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三、问答题

101、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问题:(1)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2)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2、简述体育的基本任务。

103、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问题1][问答题]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问题2][问答题]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104、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0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其中,体育是“五育”的基础。

106、谈话法是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07、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镇,人们发现了两个“狼孩”。这两个“狼孩”后来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马拉,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只有少许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阿玛拉不幸死亡,卡马拉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力水平也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问题1][问答题]试用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108、肖平、王东、高力与赵翔喜欢踢足球,也爱好看足球比赛,但他们在观看足球比赛时的情绪表现却非常不一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踢了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好球,好球,同时兴奋地手舞足蹈;王东也挺兴奋,叫好并鼓掌,但却没有肖平那么狂热,有时还劝告肖平别喊叫;高力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这球踢得不错,有水平;而赵翔始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问题1][问答题]请指出四个人的气质类型。(6分)[问题2][问答题]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8分)[问题3][问答题]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4分)

109、谈话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110、材料: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上课时,他在前排同学的后背上贴纸条,课问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并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这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问题:结合材料用德育原则的理论评析班主任的教育行为。

111、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112、材料一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天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材料二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爷爷奶奶更是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匀还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试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113、张明和李文均是初三的学生,一天,张明找李文诉说心里烦闷想打人发泄。张文想起两年前读初一时与小虎有过小矛盾,便提议去找小虎报复。于是在放学时集结其他“好友”将小虎挟持到一所废弃小学的操场上脱衣殴打,同时不停对受害者进行语言上的侮辱以及身体上的猥亵。事后调查发现,张明和李文都是家中独子,家庭条件宽裕有余,父母从小对其十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孩子提的要求一律想方设法满足。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人格的影响。(8分)(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10分)

114、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与质量。

115、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16、1.某初级中学与某保险公司是关系单位,保险公司每年在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时都来看望全体教师,保险公司为提高营业额,就通过学校强制性要求在校所有学生必须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李平是该中学的一名在校生,母亲常年有病,父亲也刚刚下岗,家庭生活窘迫,无力负担几十元的保险费用。李平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就此冷嘲热讽,并在李平面前说其父母不为其购买保险是不爱孩子的表现,导致李平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并使李平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影响李平的学习。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2.杨蒙是一名高中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一直不错。一次,在期中考试时由于感冒发烧没有考好,结果成绩下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不知她带病考试)。此后,每当面临考试时杨蒙都很紧张。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担心,害怕考试失败,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天都复习得很晚。考试时,杨蒙经常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识也都忘记了。同时还伴随着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等症状。可考后她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只是由于没发挥好而失败,因而更加害怕考试。为此,杨蒙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摆脱。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1)杨蒙的这种症状是一种什么心理问题?(2)本案例中,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针对这类问题,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117、简述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118、(2021年上半年真题)教学评价就是某一学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总评价。

119、材料:高一(2)班的语文自习课上,几个同学在议论“男同学留长发好不好看”的问题,肖老师听见了,感兴趣地问:“结论呢?”他们都摇摇头。看着几个不肯剃掉长发的男同学,长发被高领毛衣拱起,翘得像要下蛋的母鸡尾巴,肖老师忽然问道:“想听听我的意见吗?”这下,这几个同学可来劲了。“要听大家一起听!”肖老师面对全班同学大声说。当其他同学弄明白肖老师要讲什么时,也都来劲了。陈刚同学还大声喊道:“我们要听真话!”他的话外音,肖老师是明白的。“大家知道吗?最有权威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什么人?是女同学。因为男同学留长发是给女同学看的。”肖老师的语音刚落,全班轰了一下,许多男同学都低下头,有几个留长发的男生尴尬地红了脸,厚脸皮的陈刚也只是笑,他的嘴巴可老实多了。“我想女同学是不会公开回答这个问题的。”肖老师接着说,“但根据报道,女同学普遍觉得男同学留长发显得不精神,缺乏青春活力。”……以后,肖老师班上留长发的男生越来越少了。问题:试用德育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肖老师的做法。

120、(2020年真题)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四、问答题

12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问题:“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

122、简述演示法及其要求。

123、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12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开始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说明该教师在教师成长历程中处于关注生存阶段。

125、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26、在德育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27、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都是间接经验。

128、辨析: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地重复阅读。

129、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130、材料: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问题:请结合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材料所体现的德育原理。

131、材料:期终考试结束了,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小飒:“这次之所以没考好,都是因为考前一直在看《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剧。”小城:“天生的第一,考试的王者就是我!屡战屡胜,屡胜屡战。”小波:“考场的灯光实在太昏暗,我都快要睡着了,肯定又考砸了。”小琪:“都怪昨天那顿串串,吃得拉肚子,害得我今天都没考好。”问题:(1)请分析上述材料中四位同学的归因。(2)请谈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132、2012年辨析:学习迁移是学习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13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与活动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

134、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35、倒摄抑制是一种顺向负迁移。

136、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137、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

138、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139、成绩目标对学习只具有消极影响。

140、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都是正面影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本题解析:梅依曼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答案:B本题解析: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3、答案:C本题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即一瞬间意识能把握的事物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3)注意的转移,即注意能否根据需要较快地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其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4)注意的分配,即能否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事物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名师详解】略

5、答案:D本题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6、答案:B本题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问”等。

7、答案:A本题解析: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妈妈给予的愉快刺激是允许他每天玩半小时游戏,以此要求刘华上课专心听讲并认真完成作业,正是正强化的体现。

8、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科书的作用”。【名师详解】教科书的作用有:(1)教科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9、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符合场依存型学生的特征。

10、答案:A本题解析:略。

11、答案:C本题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划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12、答案:D本题解析:D。D项属于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与题干要求不符。

13、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14、答案:D本题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元认知监视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的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这种策略正是题中丁力的学习策略。故本题选D。

15、答案:C本题解析: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只关注了生理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16、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维持都需要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17、答案:C本题解析: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问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18、答案:B本题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19、答案:B本题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20、答案:A本题解析:A。按照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1、答案:D本题解析: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法。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行去发现材料的意义,从而自主地获得基本原理或规则。

22、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中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具有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23、答案:A本题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学习迁移可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向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4、答案:D本题解析:质性评价是指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题干中的评价属于描述性的语言。

25、答案:A本题解析:略。

26、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桑代克是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

27、答案:D本题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或者移置,是指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迁怒”就是这个机制。

28、答案:C本题解析:“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29、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30、答案:D本题解析:略。

31、答案:C本题解析: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32、答案:A本题解析:这是诊断性评价的概念。

33、答案:C本题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34、答案:A本题解析: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六艺”“七艺”属于学科课程。故本题选A。

35、答案:B本题解析:《论语》(阳货第十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中庸?第二十章》“生而知之”,人在出生以前就具备了一切知识。所以属于遗传决定论。

36、答案:D本题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必修课,从小学到高中都有。

37、答案:C本题解析:C【解析】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往往从根本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心理特点,对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产生强大的控制作用和影响力。

38、答案:D本题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某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学校提前解除处分决定的做法属于负强化。

39、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式教学”,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名师详解】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上课,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复式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不一定就弱,相反,还可能更强。

40、答案:D本题解析: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41、答案:D本题解析: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行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李伟同学课前对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而认真听课的判断属于效能期待。故本题选D。

42、答案:C本题解析:题干表示林冲能忍耐,耐受性强,万般无奈才上梁山,属于黏液质。

43、答案:A本题解析: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情绪的两极性。

44、答案:B本题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5、答案:B本题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46、答案:C本题解析: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并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47、答案:B本题解析:在知觉中,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人们对于变化着的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往往会保持相对不变。本题中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即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故本题选B。

48、答案:C本题解析: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

49、答案:C本题解析: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因为不能顺利应对教学的工作压力。

50、答案:C本题解析:略。

51、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所述为课堂结构的概念。

52、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答案:A本题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属于注意的分配。

54、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强化的分类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55、答案:A本题解析:不平衡性是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56、答案:C本题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抽象的概念。

57、答案:D本题解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引导性、认识的简捷性。命题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具有间接性;通过学习间接知识可以减少探索的时间,避免走弯路,具有简捷性;学生的认识活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引导性。本题的考点是教学过程的特点。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的方式出题。

58、答案:B本题解析: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这体现的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9、答案:A本题解析: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的转化。维果茨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

60、答案:A本题解析: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调整和变化,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与纵向流动功能。

61、答案:B本题解析:选B。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62、答案:D本题解析: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63、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符合处于人际纪律阶段学生的特点。

64、答案:C本题解析: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的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1)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以上)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一下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平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65、答案:D本题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66、答案:B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原则”。【名师详解】题干是德育原则的疏导原则的概念。

67、答案:A本题解析:算法式是指将所有可能的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进行尝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解锁密码箱时,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属于算法策略。

68、答案:D本题解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69、答案:D本题解析:资源管理策略之一是时间管理策略,即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等。制订周末学习时间表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70、答案:B本题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中是把小张作为榜样来影响其他学生的。

71、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72、答案:C本题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73、答案:B本题解析:潜伏学习又称隐匿学习,是一种无明显的强化、其结果在一定时间后通过作业才显示出来的学习过程。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潜伏学习也能够发生。它是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74、答案:B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名师详解】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是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故选B。

75、答案:D本题解析: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76、答案:A本题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题干中是先学习蔬菜、水果、肉这些上层概念,后学习下层概念,再要求学生把下层概念纳入到上层概念中,属于下位学习。

77、答案:C本题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78、答案:C本题解析:造成考试焦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是远远不够的。

79、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80、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81、答案:A本题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命题分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此考点常见出题方式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教育的本质,即有目的地培养人。有组织性、系统性、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也是教育的特点,但非本质特点。

82、答案:C本题解析: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故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83、答案:A本题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问题发现教学法”。

84、答案:A本题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85、答案:A本题解析:在吵闹的教室专心读书,体现了注意的选择性,属于选择性注意。

86、答案:D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87、答案:B本题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命题分析活动课程也叫儿童中心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本题考查的考生对于课程的类型之一活动课程的理解。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的方式出题。

88、答案:D本题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89、答案:C本题解析: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90、答案:C本题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91、答案:B本题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92、答案:B本题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新学习的内容“画眉鸟”是概括程度较低的命题,而“鸟”是概括程度较高的命题,故这种学习是下位学习。

93、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巴班斯基以总结“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著称。

94、答案:D本题解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掌握了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95、答案:B本题解析:。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96、答案:A本题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97、答案:B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直观的方式”。【名师详解】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是模像直观。

98、答案:A本题解析:选A。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99、答案:D本题解析:略。

100、答案:A本题解析:该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是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由此可知,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101、答案:本题解析:(1)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①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②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地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③不正确的学习归因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的归因,想取得成绩又认为自己做不到,导致丧失了学习信心。④教师对其进行错误的反馈教师对甲同学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2)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如下几点: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02、答案:本题解析:(1)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2)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4)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103、答案:本题解析: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104、答案:本题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05、答案:本题解析:(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106、答案:本题解析:【知识点】教学方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知识的方式是谈话法中的复习谈话。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因此.题干所述缩小了谈话法的内涵,表述不正确。

107、答案:本题解析:(1)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社会实践。(2)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狼孩”具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但这仅仅是可能。(3)环境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狼孩”由于脱离了社会环境,心理发展极其低下。同样,由于脱离了具有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和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实践,“狼孩”尽管进行了训练,但因为错过了言语、智力等关键期,最终心理水平低下。

108、答案:本题解析:1、肖平的气质类型为胆汁质,王东的气质类型为多血质,高力的气质类型为粘液质,赵翔的气质类型为抑郁质。2、四种气质类型的特质如下:①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行动敏捷,生气勃勃,但这种人遇事常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②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③粘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自制力强、耐受力高,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④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3、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组织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断克服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从而形成优良的个性。其次,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能够加强学生行为的自我修养,克服学生气质的消极面、发扬其积极面。这对于监控自己气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09、答案:本题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谈话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当面对学生没有基础的情况,谈话法就不是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谈话法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

110、答案:本题解析:【知识点】德育原则班主任积极引导小辉.最终使小辉取得了很大成功.这种教育行为是值得赞赏的。(1)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师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材料中,班主任发现小辉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老师引导小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2)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疏导原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学生。材料中,林老师通过与小辉朋友式的交流和正确引导,使小辉成为优秀的学生,充分体现了疏导原则。(3)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师应该一方面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做到严格要求学生。材料中.林老师在和小辉交流中充分尊重其人格,但同时也做到严格要求。(4)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统一,形成合力。材料中,林老师积极与小辉的父亲沟通,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林老师根据小辉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111、答案:本题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类型包括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能说某种气质好,某种气质不好。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112、答案: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学生张晓临考出现焦虑主要是因为动机过高。“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①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②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③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因此,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所谓“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就是要求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动机激起水平达到中等偏高的最佳状态;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动机激起水平处于中等稍低的最佳状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2)材料二中学生王宏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外部奖励破坏了内部动机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也很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可能会破坏内部动机。只有当内部动机缺乏时,物质奖励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①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②设置合适的目标。③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次,让他们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④训练归因。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113、答案:本题解析:(1)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