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之学硕心理学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习惯化B.敏感化C.暗适应D.自适应

2、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强调将“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联结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

3、大多数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持信息加工观点的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记忆发生质性变化B.父母和老师的强化效应随儿童年龄逐渐积累C.随儿童的成长,他们习得并使用更多样化的记忆策略D.对儿童而言,记忆能力的测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可靠

4、按一定速庋给被试依次呈现材料中的各个项目,让他们学习和记忆。第一次呈现时,要求被试识记材料;从第二次呈现起,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出现时,说出紧邻其后的下一个项目。这种记忆研究方法属于A.全部呈现法B.重建法C.重学法D.提示法

5、一位老师想要考察测验中的一道选择题的区分度如何,最适宜的统计量是A.积差相关系数B.点二列相关系数C.肯德尔和谐系数D.二列相关系数

6、在右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三角形出现在三个黑色正方形的前方,这个白色三角形是A.图形B.背景C.轮廓D.主观轮廓

7、在标准正态曲线下,正、负三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A.99.73%B.99.00%C.95.46%D.95.00%

8、,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被试数为A.4B.8C.12D.24

9、在学完“分数”之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的同化类型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

10、在视知觉的形成过程中,“是什么”的通路是指从枕叶到A.顶叶B.颞叶C.额叶D.角回

11、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

12、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

13、某研究拟考察三种教学方法对两种认知风格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A.3B.4C.6D.12

14、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是指A.认知评价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表情

15、感受性不易发生变化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痛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

16、要求幼儿对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进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香蕉与口琴归为一类。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人工概念

17、已知某测验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σ2=16,从中随机抽取10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S2=6.25,则总体平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A.76.97<μ<78.03B.77.51<μ<78.49C.77.22<μ<78.78D.76.36<μ<78.64

18、标准分是以平均数为基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相对量,没有实际单位。A.直方图B.柱状图C.次数多边形图D.散点图

19、通常右图所表示的情绪理论是A.阿诺德.拉扎勒斯情绪认识理论B.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C.坎农.巴德情绪理论D.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

20、认为心理量相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

21、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A.此类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使然

22、托马斯(Thomas)和切斯(Chess)提出的气质理论是A.体液说B.气质维度说C.激素理论D.调节说

23、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A.费希纳B.赫尔姆霍茨C.斯金纳D.韦伯

24、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A.T+型B.T-型C.A型D.B型

25、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从众B.社会比较C.社会学习D.责任分散

26、下列研究设计类型中,既能描述因变量的年龄差异,又能描述年龄变化,还能对年龄、群组、测量时间等效应进行分离的是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

27、“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论“鲸鱼是胎生的”。这种推理是A.演绎推理B.逆向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28、聚合交叉研究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图式中分段进行()A.横向研究纵向研究B.双生子研究横向研究C.纵向研究横向研究D.纵向研究双生子研究

29、斯芾芬森(W.Stephenson)1953年提出的研究自我概念的方法是A.语义区分法B.Q分类技术C.两难故事法D.内隐联想法

30、费希纳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提假设是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31、下列有关“需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具有社会性B.需要是个体动机产生的基础C.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D.需要是生理或心理的平衡状态

32、使用因素分析法鉴定所测的心理特质,获得的是测验的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结构效度D.效标效度

33、一种色光与另外一种色光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解释这种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称为A.间色律B.代替律C.补色律D.对比律

34、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A.1/3B.1/6C.1/12D.1/36

35、程序教学依据的理论是A.试误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

36、在经典测量的真分数模型下,公式A.测量误差的变异数B.观察分数的变异数C.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D.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

37、一枚硬币掷三次,出现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是A.0.25B.0.375C.0.50D.0.625

38、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A.3B.4C.5D.6

39、某研究者抛投硬币10000次,有5042次正面在上,在另外的5000次抛投中,有2496次正面在上,此时研究者将0.50作为硬币正面在上的概率的估计值,这里的0.50属于A.先验概率B.古典概率C.真实概率D.后验概率

40、当个体在弱光条件下直接观察物体时,往往看不清楚,但稍微移动一下物体,使其成像在视网膜边缘,则会看得清楚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视网膜边缘棒体细胞更多B.视网膜边缘椎体细胞更多C.视网膜中央窝对弱光最敏感D.视网膜边缘对强光最敏感

41、在阅读理解的眼动实验中,“阅读者按阅读的进程,自然地把注视点由读完的一行的末端,移到下一行的始端的眼运动过程。”这一眼动模式是指A.注视B.跳动C.回视D.回归

42、某被试作答了由30道题目构成的一个测验,所有题目对被试提供的项目信息量总和为25,那么此测验对被试的测量精度(估计标准误)是A.0.83B.0.2C.0.1D.0.04

43、下面选项中属于事实性知识的是A.唐朝建立于618年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勾股定理D.事实性知识学习的规律

44、构成马斯洛人格理论基础的概念是A.健康的创造性的人B.自由的人C.自我同一性D.自卑情结

45、研究者试图考察五位评委对七名选手的排序是否一致,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A.斯皮尔曼等级相关B.肯德尔肜系数C.肯德尔U系数D.二列相关

46、“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后像D.联觉

47、下列关于测量结果受测量误差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系统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B.系统误差影响准确性,也影响稳定性C.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D.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也影响准确性

48、在测量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不属于减弱视觉刺激的方法是A.使用光谱波长较短的颜色B.减低照明强度C.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D.使用边缘视觉

4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学生心理B.学习心理C.教师心理D.课堂管理心理

50、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的口标是A.追求优越B.自我实现C.归属与爱D.自卑情结二、多选题

51、“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号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52、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如果要使抽样标准误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的倍数是A.2B.4C.5D.8

53、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时,该个体所产生的主要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54、不属于WAIS-RC言语量表的分测验是A.算术测验B.数字符号测验C.背数测验D.类同测验

55、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ABBA法D.恒定法

56、下列选项中,测定启动效应常用的方法是A.双耳分听法B.对偶联合法C.知觉辨认法D.分散注意法

57、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两种智力在卡特尔人格特质结构模型中的A.最高层B.最低层C.中间两层D.不在其中

58、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采用△=13+4×z表述题目难度,式中字母△表示题目难度值,z表示由P值转换得来的标准分数,其取值范围为一3~3。根据正态分布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属于等比量尺B.△值越大,题目越难C.通过率P=0.50时,△=13D.△以25为上限,1为下限

59、下列方法中,研究注意分配最常用的方法是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

60、根据维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能力的归因属性是()。A.内部、稳定、可控B.外部、不稳定、可控C.内部、稳定、不可控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61、随机抽取80名高中生,询问他们对高中分文理科是赞成还是反对,以此考查他们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是赞成分科的46人,反对分科的34人。欲考查学生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合适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

62、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A.简单反应时法则B.加法反应时法则C.减法反应时法则D.“开窗”反应时法则

63、两列变量中有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测量数据,且服从正态分布,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称名变量,计算它们相关系数最恰当的公式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MMPI效度量表的是A.说谎量表B.诈病量表C.校正量表D.疑病量表

65、知觉的理解性体现的加工方式是A.“全或无”加工B.颉颃加工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

66、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的反应时,AA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动觉编码

67、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A.X2分布B.t分布C.F分布D.正态分布

68、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A.匹配法B.分层抽样法C.ABA法D.ABBA法

69、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这种关系影响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

70、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是A.GO-NOGO范式B.PDP范式C.IAT范式D.DRM范式

71、人格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行为观察法B.他评量表C.访谈法D.自陈量表

72、波兹纳(Posner,1969)通过让被试判断两个字母(如A和A、A和a)是否是同一个字母的研究说明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的编码方式是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命题编码D.语义编码

73、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的特点是()A.低频率、高波幅B.低频率、低波幅C.高频率、高波幅D.高频率、低波幅

74、与编制测验常模无关的选项是A.确定常模团体B.对常模团体施测,获得测验分数C.鉴定测验D.制作常模分数转换表

75、假设正常人情绪稳定性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某研宄者拟根据3000正常人的情绪稳定性数据制定95%正常值范围,但计算时用了求99%置信区间的公式,产生的结果是A.提高了精确度B.降低了精确度C.该指标异常者容易被判为正常D.该指标正常者容易被判为异

76、个体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A.差别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77、研究者发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一系列障碍,这一现象支持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D.模块说

78、向被试呈现颜色词,要求被试快速判断书写每个颜色词所使用的墨水颜色,通常会发现当颜色词意义和墨水颜色不一致时,判断速度要慢于一致时,这种现象称为()。A.Hawthorne效应B.Stroop效应C.安慰剂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

79、强调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中的作用的动机理论是A.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C.唤醒理论D.诱因理论

80、大多数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持信息加工观点的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记忆发生质性变化B.父母和老师的强化效应随儿童年龄逐渐积累C.随儿童的成长,他们习得并使用更多样化的记忆策略D.对儿童而言,记忆能力的测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可靠

81、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这种注意研究的范式是A.整体一局部范式B.双任务范式C.双侧任务范式D.提示范式

82、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A随机抽取了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学生B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学生C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100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0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

83、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

84、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A.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B.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C.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无关D.与显著性水平α的平方根成正比

85、下表为一个考察学生几何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100分。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嵌套设计D.事后回溯设计

86、与艾森克提出的稳定内倾型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87、皮亚杰认为,思维起源于动作,而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A.同化B.顺应C.平衡D.适应

88、关注生理性动机的动机理论是A.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C.唤醒理论D.诱因理论

89、要成功解决“用6根大柴拼列成4个等边三角形”这一问题,需要克服的消极影响是()A.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无关信息

90、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91、某测验的信度为0.64,实得分数的标准差为5,该测验的标准误为A.0.36B.1.04C.3.00D.4.36

92、华生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采用的情绪的研究方法属于A.形容词检表法B.时间抽样法C.情绪诱导法D.刺激一反应法

93、绝对阈限的测量程序和差别阈限的测量程序完全一致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次数法

94、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直接性动机

95、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法是A.综合法B.经验效标法C.理论推演法D.因素分析法

96、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以下表方式呈现,则击中率是A.f1/(f1+f2)B.f1/(f1+f3)C.f1/(f2+f4)D.f1/(f3+f4)

97、一个人使用体重秤分别多次测量了5个孩子的体重,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5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岁、3岁、5岁、7岁、9岁,这个人将他的测量结果作为智力指标,发现越重的孩子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这个测验的特征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

98、研究语言产生的单位的方法是A.句法分析B.语义分析C.语误分析D.语用分析

99、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A.最低难度的任务B.中等难度的任务C.最高难度的任务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100、瑞文推理测验主要测量的是A.言语能力B.特殊能力C.操作能力D.一般能力三、问答题

101、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

102、比较脑功能的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说的基本观点。

103、研究一:有人探讨了不同亲缘关系成员在不同养育环境下智力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如下表。不同水平亲缘关系的亲属之间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一起养育分开养育遗传关系(亲缘关系)(相同家庭)(不同家庭)养父母与领养的子女(亲缘关系等于0.00)0.19-没有关系的兄弟姐妹(亲缘关系等于0.00)0.34-父母与亲生的孩于(亲缘关系等于0.50)0.420.22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亲缘关系等于0.50)0.470.24异卵双生子(亲缘关系等于0.50)0.600.52同卵双生子(亲缘关系等于1.00)0.800.72研究二:研究者测查了5岁的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的智商,对每个儿童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些社会经济变量间的差异与不同种族儿童智商的差异是否有关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表。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智力分数的差异分析智商分数的种族差异未经调整18.1调整后(排除下列变量的影响)族群间背景变量17.8家庭和邻里收入水平8.5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言语能力、是否单亲家庭等7.8家庭环境(家庭量表分数)3.4(1)研究一应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是什么?(2)从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能得出哪些结论?(3)结合研究一和研究二,说明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问题时,研究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104、心理测验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心理测验对你或将来可能对你有何用处。

105、投射测验有哪些优点?

106、简述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I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关系和控制方法。

107、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发现,智商高的人在婚姻关系、子女养育、职场适应等方面并不一定成功。请根据萨罗维(P.Savlovey)和梅耶(D.J.Mayer)的“情绪智力”观点加以分析与阐述。

108、某市城南区进行了初中二年级的全区数学统一考试,下表中列出了全区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以及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现欲考查:(1)A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2)A班成绩与B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请说明(1)和(2)分别需进行何种统计检验并列出相应的步骤。

109、简述波斯纳(Posner)关于概念转变条件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

110、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11、A、B、c类反应时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12、下图是什么实验模式,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113、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114、对两个以上平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检验为什么不能进行t检验?

115、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116、你是怎么理解“相关不等于因果”的?

117、阐述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的含义及其误差来源。

118、简述统计功效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19、某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是73分,标准差为5分,录取率是5%,某学生得分是85分,请问他能否被录取。

120、请根据下表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2)该类型设计有何优缺点?四、问答题

121、某测验共有6个题目,50名被试在该测验各个题目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75、0.81、0.79、0.83、0.85、0.77,测验总分的方差是16.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测验的(2)某被试的测验总分为65,估计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3)如果要提高该测验的信度,可采用哪些方法?

122、请给出编制标准化心理测验需要遵循的一般程序以及你认为实施起来最为困难的步骤,并阐明你的理由。

123、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理论)是当代重要的人格理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因素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格理论?(2)简要叙述五因素模型的形成过程。(3)说明五因素模型的具体内容。(4)下图是一项关于五因素模型的纵向研究结果。试分析该图并据此说明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第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问:(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

125、在一次数学期末考试中,王强得了满分,而赵明不及格。当问及原因时,王强说是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赵明认为是因为自己“缺少数学细胞”。请结合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他们今后数学学习可能的行为表现及原因。

126、试述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

127、举例说明意志行动中的冲突种类。

128、简述自陈式测验的优缺点。

129、简述深度知觉和深度线索。

130、什么是ROC曲线?如何根据曲线分析被试的分辨力和判断标准?

131、为确定某种心理疗法对焦虑障碍的长程效应,一位研究者选取了一个n=10的样本,治疗前以标准化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以同样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研究者用ANOVA来分析数据,得到处理内平方和为500,误差均方为10,F比率为5。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以上信息作出该研究的方差分析表。(2)假定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被试的平均焦虑水平分别为:22.5、17.3、19.6和19.9,请应用N-K检验法对治疗前后不同条件间的焦虑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相应的q值表附后)。

132、简述标准参照测验的预测方法。

133、简述表象的计算理论。

134、阐述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的位置以及它们在言语活动中的作用。

135、试设计实验研究诵读次数(1、3、6、9遍)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

136、阐述解释梦的功能的各种观点。

137、简述反应时加因素法的原理。

138、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139、简述两类错误的关系。

140、高架道路是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通常都有速度限制,一般为每小时80公里,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心理学实验来验证高架道路的这一限速设置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本题解析:习惯化和敏感化是最简单的学习。自适应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考察具体的实例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操作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暗适应指的是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是一种生理反应,不属于学习。

2、答案:D本题解析: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行动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行动性学习是通过个体亲力亲为而展开的学习,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他人的示范而进行的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实际上强调了品德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认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进行学习。

3、答案:C本题解析:关于大多数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现象,综合起来一般有两种解释:①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阶段的变化,也就是不同阶段存在质的差异。②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儿童记忆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量的变化。

4、答案:C本题解析:记忆研究方法中的重学法指的是系列中的刺激项目按顺序排成一列,以事先定好的速度逐项呈现给被试。刺激系列全部学习一遍以后,即回到系列的开头,开始第二遍学习,但这次要求被试在看到一个项目的时候,必须努力猜出它的下一个项目。由于刺激系列是等速逐一呈现的,即不管被试能否猜出第二个项目,猜得对还是不对,几秒钟以后,第二个项目总会以固定的速度呈现出来,这起到了强,化和纠正的作用,同时它也提示被试继续设法猜第三个项目。这样一遍一遍地反复呈现,直到被试完全记住整个刺激系列。

5、答案:B本题解析:选择题的答案属二分变量,考察其区分度时,需要将其和总体得分计算相关,宜用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主要用于考察一个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和一个连续变量的相关。

6、答案:D本题解析:在图片中,我们关注的部分是图形,其他部分是背景,轮廓是图形与背景的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本题中的三角形即是主观轮廓。

7、答案:A本题解析:在标准正态曲线下,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68.26%;正、负1.96个标准差范囤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95%;正、负2.58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99%;正、负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99.73%。

8、答案:A本题解析: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4名被试。

9、答案:B本题解析: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叫做下位学习。题干中在学完“分数”之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的同化类型是下位学习。

10、答案:B本题解析:视觉系统可以被区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系统,其中腹侧系统从枕叶到颞下回,主要负责的是处理物体形状的信息,被称为“是什么”系统。

11、答案:A本题解析:ABBA法和拉T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

12、答案:C本题解析: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是:情绪体验深刻,强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自制力强,胆小,举止缓慢,优柔寡断。因此小张属于抑郁质,

13、答案:A本题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本研究中自变量有三个,分别是教学方法、认知风格和性别。学习成绩是因变量。

14、答案:B本题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15、答案:A本题解析:痛觉适应不易发生,即痛觉的感受性不易发生变化。在嗅觉适应和明适应发生的过程中,感受性都会降低。暗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各种感觉适应都有其生物学意义。痛觉难于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16、答案:A本题解析:具体概念是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题干中的幼儿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来进行的分类,属于具体概念。

17、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样本统计量可计算得到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误为,因此可得置信区间为78±0.4×1.96=78±0.78。

18、答案:B本题解析:气质类型属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频数分布宜用柱状图来表示。选项中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形图都是用来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次分布的。散点图主要用于表示双变量分布。

19、答案:B本题解析: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植物性神经,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丘脑再把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体验,同时传至交感神经,引起躯体的牛理变化。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

20、答案:B本题解析: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费希纳,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史蒂文斯。

21、答案:A本题解析: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对个体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

22、答案:B本题解析:气质的体液说的提出者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气质维度说是由托马斯(Th。。。。)和切斯(Chess)提出的。气质的激素理论的提出者是伯曼(L.Berman)。气质的调节说的提出者是斯特里劳(Strelau)。

23、答案:C本题解析:斯金纳在研究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实验体系,他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条件下的实验研究,这种方法发展成今天的单被试实验,即小样本的研究范式。

24、答案:C本题解析: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富有竞争意识,时间紧迫感强,劫作敏捷,外向,说话快,生活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小张的人格类型属于A型。

25、答案:D本题解析:责任分散是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由此造成个体不施援手。人们把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26、答案:C本题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既可以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还可以探讨其他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7、答案:A本题解析: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或个别性结论的推理过程叫做演绎推理。题干中提到的推理属于演绎推理,

28、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聚合交叉研究的基本设计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取长补短,保留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9、答案:B本题解析:Q分类技术是由斯蒂芬森提出的,是用来评价态度和兴趣等。Q分类技术也是研究自我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

30、答案:B本题解析:在费希纳定律中,物理量变化是以韦伯定律为基础的,物理量变化导致的心理量变化的前提假设是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31、答案:D本题解析: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32、答案:C本题解析:因素分析法可以作为测验结构效度的验证方法。

33、答案:C本题解析:补色律是指每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和它相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34、答案:B本题解析:两个骰子出现同样为1点的概率使用乘法定理,得1/6×1/6=1/36;分别同时出现1、2、3、4、5、6点的概率之和使用加法定理,得1/36+1/36+1/36+1/36+1/36+1/36=1/6。

35、答案:B本题解析: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到动物训练、企业管理、课堂管理等各种情境,程序教学即是该理论在教学中的系统运用。

36、答案:D本题解析:

37、答案:B本题解析:一枚硬币掷三次,有八种情况,分别是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反正,反正反,反反反。根据概率乘法规则计算,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1/2x1/2x1/2=1/8。再根据加法法则,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为3/8。

38、答案:D本题解析:该研究是2x3实验设计,因此实验处理数为6。

39、答案:D本题解析:概率因寻求的方法不同有两种定义,分别是后验概率和先验概率。以随机事件A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稳定频率值作为随机事件A概率的估计值,这样寻得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或统计概率。先验概率是指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限且每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时直接计算出来的概率,也称古典概率。例如,抛投硬币有两种结果,正面在上和正面在下,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此时计算出来的正面在上的先验概率是0.50。试验次数越多,后验概率越接近先验概率。

40、答案:A本题解析:视觉一般包括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其中:(1)棒体细胞是夜视器,感受明暗;(2)锥体细胞足昼视器,感受细节和颜色:(3)视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对光最敏感。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41、答案:D本题解析:回扫是指阅读者按阅读的进程,自然地把注视点由读完的一行的末端,移到下一行的始端的眼运动过程,也被称为换行运动。

42、答案:B本题解析:信息函数指的是项目反应理论中用以刻画一个测试或者一道试题有效性的工具。信息函数是直接反映测验分数对被试能力估计精度的指标。项目信息函数反映了洌验项目在评价不同被试特质水平时的信息贡献大小。测验信息函数是项目信息函数的累加和,并且反映了整个测验在评价不同被试特质水平时的信息贡献大小。测验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即该测验在评价该被试特质水平时就越精确。测验信息函数在某一特质水平上的值的平方根的倒数,就是该点特质水平估计值的估计标准误。故正确选项为B。

43、答案:A本题解析:根据知识的组织性和抽象性可以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比较孤立的知识,不涉及背后所隐藏的基本原理。概念性知识是组织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具有抽象概括性。迭项A描述的是一历史事件,属于事实性知识。因此本题选A。

44、答案:A本题解析:马斯洛的人格理论的基础是他的“健康的创造性的人”的概念。他指出,人运用所有的才能、潜力、技能,努力发展潜能至极限;人不是与他人竞争,而是努力成为我所能成为的理想的我。

45、答案:B本题解析: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是等级相关的一种,它适用于只有两列变量,而且是属于等级变量性质的具有线性关系的资料,主要用于解决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的相关问题。肯德尔形系数,又称肯德尔和谐系数,是表示多列等级变量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列以上的等级变量。肯德尔U系数又称一致性系数,适用于对K个评价者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它与肯德尔形系数所处理的问题相同,但不是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排序,而是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两两比较。二列相关适用的资料是两列数据均属于正态分市,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

46、答案:D本题解析: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嗓音”使味觉上的“甜蜜”产生,“色彩”使温度感觉上的“温暖”产生,所以属于联觉。

47、答案:D本题解析: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稳定性,而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又影响准确性。

48、答案:A本题解析: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减弱视觉刺激强度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四种:使用边缘视觉;降低照明强度: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移去刺激使用的图形而以图形的记忆痕迹为基础。

49、答案:B本题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学业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50、答案:A本题解析:阿德勒认为人生而具有自卑感,个体行为的最根本动力就是克服自卑感,追求卓越。

51、答案:B本题解析:典型的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题干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激情,

52、答案:B本题解析:降低50%,样本容量需要扩大4倍。故正确选项为B。

53、答案:B本题解析:安全需要的表现是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54、答案:B本题解析:1982年,在龚耀先主持之下修订出版了WAIS的中国修订版,简称WAIS-RC,包括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言语量表包括常识测验、理解测验、算术测验、类同测验、背数测验、词汇测验。操作量表包括数字符号测验、填图测验、积木图案测验、图只排列测验和拼图测验。

55、答案:C本题解析: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可以采用ABBA法安排,交替进行,以此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

56、答案:C本题解析:测量启动效应的常用方法是知觉辨认法。

57、答案:B本题解析:卡特尔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的最底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58、答案:A本题解析:从△=13+4×Z(Z的取值范围是一3~3)可以推出,△的范围是1~25,即△值无零点,所以△不属于等比量尺。

59、答案:B本题解析:注意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注意分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

60、答案:C本题解析: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①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或是个人条件(内控),或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②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③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故按照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的高低是内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

61、答案:A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计数数据,试图检验单一变量的实际观测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本题中的理论次数分布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相等,各占50%)是否有差别,应该采用的是X2检验。

62、答案:C本题解析:减法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除此之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实验中包含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其中,在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较緊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在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这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

63、答案:B本题解析:

64、答案:D本题解析:MMPI包括三个效度量表:说谎量表(L),诈病量表(F),校正量表(K)。

65、答案:C本题解析:自上而下的加工,又叫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由此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党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自上而下的加工反映了知觉过程中个体已有知识、经验、期望对于知觉的影响。自下而上的加工又叫数据驱动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则完全强调刺激物特征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涉及“全或无”加工的论述。黑林的色觉理论——颉颃加工理论涉及颉颃加工的论述。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个体在知觉时对个体已有经验的依赖,这体现了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

66、答案:B本题解析: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中,先给被试看l~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断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机停止。因此该实验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

67、答案:B本题解析: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总体分布非正态,方差已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渐近正态分布。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总体分布非正态,方差未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其样本乎均数的分布为近似t分布。

68、答案:A本题解析:匹配法是先将被试按某一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匹配,然后再把每一匹配组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以此保证各组被试在这个或这几个特往上是同质的。因此,题干中所描述的分组方法是匹配法,

69、答案:A本题解析: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在距离相等时,网像大,说明物体大网像小,说明物体小。在网像恒定时,距离远,说明物体大;距离近,说明物体小,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设。它说明,一个特定的网像大小显示了知觉大小和知觉距离的一种不变的关系。这是人们能够保持大小恒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70、答案:D本题解析:罗迪格和麦克德莫特在迪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故正确选项为D。GO-NOGO范式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采用的经典范式;PDP范式即加工分离程序是研究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IAT范式即内隐联想测验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

71、答案:D本题解析: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自陈量表,自陈量表是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

72、答案:B本题解析:波兹纳的研究中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如A和A)的字母反应更快;当两个字母先后间隔1秒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如A和a)的反应时没有差异。由此可以说明,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向听觉形式过渡。

73、答案:A本题解析: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又叫REM阶段,在这一阶段会出现像清醒状态下的高的脑电波,眼球转动,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

74、答案:C本题解析:编制常模包括三个步骤:(1)确定常模团体。(2)对常模团体施测,并获得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及分数分布。(3)把原始分数转换成量表分数。鉴定测验是编制测验涉及的程序。

75、答案:C本题解析:99%的置信度相对于95%的罝信度而言Z值增大了,则罝信区间变宽了,导致原来在两端的异常者(95%到99%之间的)被选到了这个区间里,所以选C.

76、答案:D本题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的关系。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77、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答案:B本题解析:Stroop效应在心理学中指优势反应对非优势反应的干扰,题干所述为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即为Stroop效应。Hawthorne效应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79、答案:D本题解析: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它是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诱因理论则从这一角度探讨动机的大小和方向。

80、答案:C本题解析:关于大多数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现象,综合起来一般有两种解释:①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阶段的变化,也就是不同阶段存在质的差异。②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儿童记忆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量的变化。

81、答案:B本题解析:双任务的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o向的程度。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

82、答案:B本题解析:学生B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

83、答案:A本题解析:“语义范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是该实验的两个自变量,故该实验为二因素设计。“动物”和“工具”是第一个自变量的两个水平,“高危险”和“低危险”是第二个自变量的两个水平,确切地说,该实验是2×2实验设计。

84、答案:B本题解析:

85、答案:B本题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训练方法,一个是问题难度,每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即在该实验中,每次训练结束要进行一次测验,问题有两种难度。由于被试间设计是不同组的被试分别进行各后实验处理,可以有效规避前一次实验处理对后一次实验处理的影响,即应采用被试间设计。

86、答案:C本题解析:艾森克用外倾性(内倾、外倾)、神经质倾向(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三个因素来描述不同的人格。其中,使用外倾性和神经质倾向两个维度可以判断受测者的气质类型。稳定外倾型人格与多血质气质类型对应,稳定内倾型与黏液质气质类型对应,不稳定外倾型与胆汁质气质类型对应,不稳定内倾型与忧郁质气质类型对应。

87、答案:D本题解析: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88、答案:B本题解析: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睡眠、排泄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驱力理论则从这个视角解释人类的行为。

89、答案:A本题解析: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B选项原型启发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C选项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

90、答案:B本题解析: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同时他阐述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本题涉及的是效果律。华生提出了近因律和频因律两种学习规律。

91、答案:C本题解析:测验标准误可用公式计算:SE为测量的标准误,sx为实得分标准差,rxx,是测量的信度。经过计算,得出标准误为3,故正确选项为c。

92、答案:D本题解析:华生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采用的是条件性情绪技术,该技术属于刺激一反应法,

93、答案:B本题解析: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这个方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让被试任意调节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当测定绝对阈限时,没有标准刺激存在,但是可以假设,此时的标准刺激为零,即让被试每次将比较刺激与“零”比较。这样绝对阈限的测量程序和差别阈限的测量程序就完全一样了。

94、答案:B本题解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周恩来总理多年来一直努力求学,因此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95、答案:D本题解析:艾森克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利用的是因素分析法。

96、答案:A本题解析:当信号(SN)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有”,以y/SN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击中率,以PYSN)表示。击中率=击中次数/信号总次数。信号总次数=击中次数+漏报次数。

97、答案:B本题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或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测量的心理品质的程度。体重秤在测量体重的过程中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说明信度较高。体重秤显而易见不能有效测量被试的智力,因此测验的效度较低。

98、答案:C本题解析:研究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是通过语误分析进行的。人们常常把语言产生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单位当做语言产生的单位。

99、答案:D本题解析:A.Elliot等学者认为成就目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掌握目标、成绩一接近目标、成绩一回避目标。成绩一回避目标的学生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对自身不利的能力评价,回避社会比较的不胜任结果。

100、答案:D本题解析:瑞文推理测验主要测量的是人的一般能力,其理论假设源于斯皮尔曼的智力一般因素理论。

101、答案:本题解析:(1)心境的含义及其特点: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①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②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个人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③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④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激情的含义及其特点: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①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②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幽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3)应激的含义及其特点: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人们在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①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②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102、答案:本题解析:(1)四种脑功能机能学说的基本观点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机能系统学说是由鲁利亚提出的,他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起不同的作用。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1)四种脑功能机能学说的基本观点的比较首先,脑功能的定位说、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说都强调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对应关系。整体说否认脑功能的定位。其次,模块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说强调独立的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再次,机能系统学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各种机能通过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某种心理活动。定位说与整体说是针锋相对的。模块说是对定位说的修正和发展。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各个部分的分工与合作,强调各个部分通过协同共同完成一种心理任务。

103、答案:本题解析:(1)研究一应用了相关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使用了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手段(或双生子研究)。(2)从研究一得出的结论:①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亲缘关系越密切,智力的相关程度越高);②智力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亲缘关系相同,相同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高于不同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③智力既受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研究二得出的结论: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在智商上的差异并非种族差异造成,主要由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如经济收入、家庭环境等)引起。(3)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时,研究设计应注意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要探讨遗传因素的作用,血缘关系研究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同卵双生子之间智力上的相似性,可归结为遗传的作用;智力上的差异性,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如果要探讨环境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研究设计必须控制遗传因素。此外,必须对环境因素变量进行清楚的界定和操作

104、答案:本题解析:(1)心理测验在实际中的用途主要包括:①选材:在教育、企业人事、艺术等领域,心理测验可以用来选拔相应的人才。②安置:可以利用心理测验对不同才能的人分配适合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③诊断:可以用心理测验对智力落后、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者进行诊断。④评价:利用心理测验评价个体的智力水平、学业成就、人格特点等。⑤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中,利用心理测验提供来访者在能力、人格、临床精神障碍等方面的资料,以帮助来访者改善心理环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2)对自己的未来需要进行分析,比如升学、工作等,并分析心理测验能起何作用。本题让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分析心理测验的用途,旨在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掌握心理测验的用途。

105、答案:本题解析:答案略

106、答案:本题解析:(1)两类错误的关系①a+p不一定等于1。α与卢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α是拒绝Ho时犯错误的概率,其前提是“Ho为真”;卢是接受Ho时犯错误的概率,其前提是“Ho为假”。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β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许多情况需要在规定α的同时尽量减少β。(1)两类错误的控制①控制d错误的方法就是选用较高的显著性水平。②在规定α的同时尽量减少卢的方法包括: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已知的实际总体参数与假设参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合理安排拒绝区域的位置,即合理选择左侧检验、右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第二种方法是增大样本容量。因为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σ/越小,抽样分布的形态越高狭陡峭,两侧的面积越小,越能使第二类错误减少。要回答本题,关键要理解两类错误的含义。第一类,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即I类错误,这类错误的概率以α表示,因此也叫α型错误。第二类,虚无假设H0本来不正确,却接受了H0,这类错误为取伪错误,即Ⅱ类错误,这类错误的概率以β表示,因此也叫β型错误。

107、答案:本题解析:(1)基本观点。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它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2)分析①智力是指个体的认知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②在处理婚姻关系、子女养育、职场适应等问题时,不仅需要智力,更需要个体能够较好地认识、理解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即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水平。③智商与情商之间的相关不显著,高智商未必高情商。所以,智商高的人在婚姻关系、子女养育、职场适应等方面并不一定成功。

108、答案:本题解析:(1)A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的检验方法与步骤①检验方法是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即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进行的显著性检验。从表中可知,总体方差已知,且根据经验可认为全区数学成绩呈正态分布,因此可进行Z检验。②相应的步骤第一步,进行假设:H0:p1=μ0;H:μ1≠μ0。第二步,算出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公式为:第三步,计算Z值,公式为:(2)A班成绩与B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的检验方法与步骤①检验方法是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检验。该检验的目的在于由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来检验各自代表的两个总体之间的差异。在本题中,虽总体方差已知,但这里要考查的是两个样本是否来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因此两个样本所代表的方差实则是未知的。根据已有经验,学习成绩可视为正态分布,因此两个总体都可视为正态分布。②相应的步骤第一步,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公式如下:当n1与n2相差不大时,可以用s2代替S2n-1。若两个总体方差齐性:第二步,计算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公式为:第三步,进行t检验,公式为:若两个总体方差不齐性:第二步,计算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公式为:的分布不再是t分布,需使用柯克兰一柯克斯t检验进行检验:本题重在区别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明晰总体方差已知与未知以及方差是否齐性对检验方式的影响。

109、答案:本题解析:(1)波斯纳是关于概念转变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认为概念转变需具备的条件有:第一,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新概念的可理解性。第三,新概念的合理性。第四,新概念的有效性。(2)波斯纳关于概念转变的教育意义。第一,引发新旧概念的冲突,使学习者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注意对新概念的教学,使学习者能够理解新的概念并明晰其合理性。第三,举出大量能够使用新的概念解释的事例,使学习者明了新概念的有效性。本题考查的是错误概念的转变的内容。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所拥有的朴素知识是影响学习科学知识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所掌握的朴素知识与科学知识相悖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因为学生所掌握的朴素知识是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往往比较顽固。因此根据波斯纳提出的概念转变的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10、答案:本题解析:自我效能感(Selt-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①个体学习的成败体验: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特别是第一次完成某种任务的经验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比较大。②榜样的替代性经验:榜样的多次成功和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反应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③言语劝说:是一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但一般不能单独起作用,与其他措施共同起作用。④个体的情绪唤醒状态等。

111、答案:本题解析:【答案要点】(1)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①A反应(A-reaction),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例如对于呈现的一个光刺激,被试立即按键作出反应。唐德斯认为,A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②B反应(B-reaction),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中的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和对应于第一个刺激的反应数。也就是说,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信号,而且还要选择反应。因而在B反应中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的心理操作。③C反应(C-reaction),又称辨别反应,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杂反应。C反应和B反应有相同点: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c反应和B反应也有区别之处:C反应中只有一个刺激是要求有反应的,而其余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