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9/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扫盲教育【误区警示】扫盲教育中的工农教育不是简单的识字,而是以识字和学习文化为主,同时进行政治时事和生产技术的学习。二、义务教育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eq\x(9)人口素质、培养eq\x(10)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2.政策(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eq\x(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90年代以来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eq\x(12)科教兴国”战略。3.成效:2001年1月1日,我国政府宣布,实现了eq\x(13)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建国初——初步发展:中国基本参照eq\x(14)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2.1958~1976年——曲折发展(1)1958年,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eq\x(15)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涉及学制等诸多方面。初步建立起教学、eq\x(16)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2)1961~1963年,教育部对eq\x(17)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3)“文革”十年对高等教育造成极大破坏。3.新时期——迅速发展(1)“文革”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eq\x(18)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eq\x(19)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eq\x(20)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政策逐步放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eq\x(21)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误区警示】“教育大革命”不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而是指1958年到1961年期间,受“大跃进”等“左”倾错误的影响,教育领域的“大跃进”。其特点是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其负面影响是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反了教育规律,造成了教育界的混乱。[讨论交流1]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试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讨论交流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试答:①扫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②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③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④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建设速度加快。⑤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加速了对中国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的培养。[讨论交流3]我国党和政府是如何保障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试答:(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2)国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动员全社会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讨论交流4]从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试答:(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4)从基本国情出发。(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1.“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盲也可能上大学。(√)2.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即创造性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3.“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主题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原因、成就及影响史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史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史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思考(1)据史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依据史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请你为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提供建议。答案:(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3)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转型;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体制;建立完善的教育问责制度等。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哪些发展?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主要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提示:(1)国家强制性。国家颁布法律、行政法规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任何阻碍或者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普及性。全体适龄儿童、青少年,除依法律、法规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的以外,都必须入学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3)公共性。义务教育事业是由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全民受益的公共事业,国家代表社会对义务教育的实施进行统一的部署和监督管理。(4)免费性。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文革”对教育的破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提示:(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国计民生来说非常重要。(2)经济、科技、民族素质的竞争在于教育,重视教育是发展的根本大计。(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4)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关系提示:(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文革”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4)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5)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新中国教育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提示:(1)1949~1952年,新中国面临着接管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全新任务。为此政府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领导权;第二,改革旧学制,颁布新学制,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2)1953~1956年,教育在“必须彻底地系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工作。(3)1958~1966年,开始抛弃苏联的教育模式,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改革试验。(4)“文革”期间,宣扬“读书无用论”,迫害教育工作者,给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巨大危害。(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教育界拨乱反正,使我国教育的正常秩序迅速得到恢复。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此,我国确立了新的教育方针,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提示:(1)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2)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3)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赖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教育的战略,重视教育,教育才能得以发展。题组一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教育发展历程1.1982年国家将扫盲列入宪法,从根本上说明了(A)A.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B.文盲的大量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C.中国为了尽快摘掉“文盲大国”的帽子D.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解析:人民文化素质水平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将扫盲列入宪法,充分显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2.下图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图片信息判断,此证件应出自(C)A.土地革命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图片上的关键信息,从图片中“公社”“大队”、图片上的时间以及岳阳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的章,联系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可知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展的扫盲教育。3.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D)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4.在某个历史时期,中国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主要是:在学校中,开始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进行专业调整等等,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该历史时期是(B)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大跃进”运动时期强调教育和文化的大跃进,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专业院校的调整,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强调教育要和劳动结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强调“科教兴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5.电视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A)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过渡时期解析:“停课闹革命”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中国教育事业遭到了重大破坏。6.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C)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B.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D.培育出水稻“南优2号”解析: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是一次严重的失误;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是1970年;1965年我国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C项正确;培育出水稻“南优2号”是1973年。7.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②教育大革命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解析:四个口号分别出现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7年高考恢复初期、1983年。题组二高等教育的发展8.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B)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解析: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故A项错误;中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了培养工业化需要的人才,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建立多科性工业大学,故B项正确;高校院系调整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D两项错误。9.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