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_第1页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_第2页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_第3页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_第4页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个“二次”的关系,掌握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

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

数图像探究一元二次不

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

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

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上网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服

务公司(ISP)的任务就是负责将用户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同时收取

一定的费用。

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比如说在我们周围现有两

家ISP公司电信和网通可供选择。假如电信公司每小时收费1.5元(不

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网通公司的收费原则如下图所示,即在用户

上网的第1小时内(含恰好1小时,下同)收费1.7元,第2小时内收

费1.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若用户一次上网时间超过17小时,

按17小时计算)。

一般来说,一次上网时间不会超过17小时,所以,不妨设一次

上网时间总小于17小时。那么,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

选择电信公司的上网费用小于或等于选择网通公司所需费用?

分析问题:假设一次上网x小时,则电信公司收取的费用为

1.5x(元),网通公司收取的费用为

出的问题,所以我们可知当一次上网在5个小时之内(含5个小

时)的时候,选择电信比选择网通费用要少。当超过5个小时的时候,

选择网通费用较少。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平时的上网时间合理的来进

行选择。

设计意图:从一个特殊的不等式出发,通过图像分析给出,一元

二次不等式可以通过结合其所对的二次函数图像来进行求解。

⑶探究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从上面的例子出发,综合学生的意见,可以归纳出确定一元二次

不等式的解集,关键要考虑以

下两点:

小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化标准:将不等式化成标准形式(右边为0、最高次的系数为

正);

(2)判4,求根:计算判别式的值,若值为正,则求出相应方程

的两根;

(3)下结论:注意结果要写成集合或者区间的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题目,让学生从各个面对一元二

次不等式进行进一步了解,强调一些注意事项,让学生规范操作。(在

第三个不等式上可以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结合函数定义域,拓宽学生知识面,列出式子让学生

黑板练习,检验教学效果。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80的练习1。

(四)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学下去可以再多看

看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结合函数图像给出不等式的解集。同时要

注意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不等式的右边

为0、最高次的系数为正等等。

同时请同学们下去思考:我们刚才提到的很多个不等式的左边实

际上都可以进行因式分解,那么同学们又是否可以根据因式分解的结

果来写出所对不等式的解集呢?

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二】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1.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不算太陌生,涉及的概念也不算多,所表

现的数学基本思想也不复杂.但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作为高中数

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学数学的一个基础和工具.由于一元二

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联系紧密,而二次函数又是学生在初中数学

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很多学生对此学习表现出困惑.要使学

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后,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却并非易事.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抽

象概括,逐步理解掌握有关概念及思想方法,不可期待一蹴而就.要

通过解题,逐步理解掌握有关方法与思想的内涵,避免陷入烦琐的计

算与人为技巧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教

师要充分阅读《新课标》,深刻理解本节的编写意图.

(1)意图一是数形互补,强化直观,突出精简实用.对一元二次不

等式的解法,没有介绍较烦琐的纯代数方法,而是结合二次函数的图

象,采取简洁明了的数形方法,体现删繁就简的意图.淡化解(证)不

等式的技巧性要求,凸现了不等式的实际情境、几何意义及实际应用.

(2)意图二是总结方法,提炼思想,鼓励创新实用.对一元二次不

等式求解“尝试设计求解程序框图”的要求,融入了算法的思想.其

一是为算法找到了用武之地,其二是不但实现了不等式的上机求解,

而且对不等式结构的认识显得更加清晰,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其他

如优化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等.

(3)意图三是注重联系,更新观念,建立创新数学观.在教学中要

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其他学科联系起

来.通过类比、联想、知识迁移等方式,使学生体会本章知识间与其

他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数与形的联

系,算法思想、优化思想、化归思想在有关内容中的渗透以及不同内

容中的应用等.

2.本节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求解一元二次不等

式的程序框图.根据这些图表,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

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课时通过例题的讲解和学生的练

习,更深入揭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继续探究一

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步骤和过程,及时加以巩固.第三课时通过进一

步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关系,研究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例题的探究

和变式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教学时用两条途径研讨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是对函数式配

方并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是当函数存在零点时,对函数式进行因

式分解.应当把第二条途径理解为是对第一条途径依据原理的加深理

解.另外第二条途径的方法是把二次转化为一次来求解,化难为易,

高次转化为低次求解,这是研究代数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我们教学

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解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

的方法和技能.

三维目标

1.深刻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三个二

次”之间的关系,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探究,正确地对参数分区间进行讨论.并通

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

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辩证的世界观.

3.通过图象解法渗透数形结合、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等系统的逻辑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简约直观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一元二次不等

式的解法,并理解解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集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类比导入)让学生回忆解方程3x+2=0的方法.作函数

y=3x+2的图象,解不等式3x+2>0.我们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

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我们可以

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类似地,我们能不能将现在

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讨论找到其求解方法

呢?

思路2.(直接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不等式:

15x2+30x7>0和3x2+6x-1W0.让学生观察这两个不等式的共同点是

什么?由此展开新课.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2

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

之间的关系,怎样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活动:为了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忆

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回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

方程及一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仅是为探究一元二次

不等式的解法寻找类比的平台,也是为学生对不等式的知识结构有个

系统的掌握.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可通过

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函数图象与x轴的

交点横坐标为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为函数图象落在x轴上方(下

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

类比以上,我们来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

数的关系,并从中找出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在初中学习

二次函数时,我们曾解决过这样的问题:对二次函数y=x2-5x,当x

为何值时,尸0?当x为何值时,y<0?当x为何值时,y>0?因此二次函

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x2-5x>0和x2-5x<0

的解法.

先考察二次函数y=x2-5x=(x-52)2-254的图象和性质,如下图.

当x=0或x=5时,y=0,即x2-5x=0;

当0

当x<0或x>5时,y>0,即x2-5x>0.

这就是说,若抛物线y=x2-5x与x轴的交点是(0,0)与⑸0),

则一元二次方程x2-5x=0的解就是x1=0,x2=5.

一元二次不等式x2-5x<0的解集是{x100的解集是{x|x<0或

x>5}.

这样,我们通过对函数式配方、画图就能解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解集.

另一种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函数式进行分解,即

x2-5x=x(x-5),因此解不等式x2-5x>0,等价于解不等式组x>0,x-5>0

或x<0,x-5<0.

解这两个不等式组,得x>5或x<0.

这种化高次为低次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但把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地体会到,作出相应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并由图象直接写出解集的方法更简便一些.今后我们解一元

二次不等式时就可用第一种方法来解.

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知任何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最

后都可以化为ax2+bx+c>0或ax2+bx+c<0(a>0)的形式,而且我们已

经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其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二次函

数的图象有关,即由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可以确定对应的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和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有三种情况,即两个不

等实根,两个相等实根,无实根,反映在其判别式△巾2-4ac上分别

为20,A=0,三种情况.相应地,抛物线厂ax2+bx+c(a>0)与

x轴的相关位置也分为三种情况(如下图).因此,对相应的一元二次

不等式ax2+bx+c>0或ax2+bx+c<0(a>0)的解集我们也分这三种情况

进行讨论.

(1)若△>0,此时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图

(1)〕,即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x10(a>0)

的解集是{x|xx2};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是{x|x1

(2)若△=(),此时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图⑵〕,即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1=x2=-b2a,

则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是{x|xH-b2a};不等式

ax2+bx+c<0(a>0).

(3)若△<(),此时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没有交点〔图

⑶〕,即方程ax2+bx+c=0(a>0)无实根,则不等式ax2+bx+c>0(a>0)

的解集是R;不等式ax2+bx+c<0(a>0)

△=b2-4acA>0A=0A<0

二次函数

y=ax2+bx+c(a>0)

的图象

ax2+bx+c=0的根x1,2二-b±△2a

x1=x2=-b2a

0

ax2+bx+c>0的解集{x|xx2}{x|x#=-b2a}

R

ax2+bx+c<0的解集{x|x1

这样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就可迅速求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但教师需点拨学生注意:一是不要死记上表

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对具体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首先想到的

是二次函数图象,想到的是判别式△的情况;二是不等式的解集一定

要书写规范,只能用集合或区间表示,避免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对

于ax2+bx+c>0(a<0)的情况,只需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值再求解即可.

讨论结果:

(1)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不等式,

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⑵略.

(3)两条途径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条是对函数式配方、

画图解决;另一条是对函数式进行因式分解解决.

应用示例

例1(教材本节例1)

活动: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怎样结合二次函数、一元二次

方程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怎样书写解题步骤和解集.本例可让

学生自己解决,待充分暴露问题后,教师进行一一点拨纠正.

点评:解完此例后,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回顾前面探究的一般一元

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理解.

变式训练

1.解不等式4x2+4x+1不.

解:...△=42-4X4=0,由二次函数y=4x2+4x+1的图象,可知原

2,解不等式(1)x2+4x+420;⑵x2+4x+4W0.

解:•「△=42-4X1X4=0,

.•.原不等式可化为(1)(x+2)220;⑵(x②)2W0.

原不等式(D的解集为R;不等式⑵的解集为{-2}.

例2解不等式-3x2+15x>12.

活动:本例的二次项系数为负,教师引导学生先将不等式变为标

准形式,即3x275x+12<0.进一步化简得x2-5x+4<0,然后结合二次

函数图象及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2-5x+4<0,△>0,且方程x2-5x+4=0的

两根为x1=1,x2=4,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

点评:点拨学生充分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

方程之间的关系.

变式训练

解不等式-x2+5x>6.

解:原不等式变形为x2-5x+6<0.

A=(-5)2—4X1义6=1>0,方程x2—5x+6=0的两根为x1=2,x2=3,

二•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

例3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是{x|-12

A.-4B.14C.-10D.10

答案:C

解析:由ax2+bx+2>0的解集是{x|-12

a-b=-10.

点评: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求相应系数,此类问题应转化为相应方

程对应根的问题.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变式训练

1.解不等式4(2x2-2x+1)>x(4-x).

解:原不等式整理,W9x2-12x+4>0.■,-△=144-4X9X4=0,方

程9x2-12x+4=0的解是x1=x2=23,二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xH23}.

2.若不等式|8x+9|<7和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相等,则实数

a、b的值为()

A.a=-8,b=-10B.a=-4,b=-9

C.a=-1,b=9D,a=-1,b=2

答案:B

解析:由18x+91<7,得-2

-14是方程ax2+bx-2=0的两根.

故-274=-ba-2-14=-2a,解得a=-4b=-9.

例4解不等式(12)W(12)

活动:本例需要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这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适时点拨,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一元二次

不等式.

解:由指数函数y=(12)x是单调递减函数可知,

原不等式等价于2x2-5x+62x2+x+6,即x2-6x20.

解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得xWO或x26.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W0或x26}.

知能训练

1.设集合归{x|x2-x<0},N={x||x|<2],则()

A.MAN=0B.MAN=M

C.MUN=MD.MUN=R

2.已知集合A={x|x2-5x+6W0},集合B={x|12x7|>3},则集合

ADB等于()

A.{x|2WxW3}B.{x|2Wx<3}

C.{x|2

3.不等式x2-2x+3^a2-2a-1在Ra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B解析:♦••M={x|O

.,.MN./.MnN=M.

2.C解析:由x2-5x+6W0,解得2WxW3.由|2x7|>3,解得

x<-1或x>2,所以AAB={x|2

3.-1

A=4-4(-a2+2a+4)<0,

即a2-2a-3<0.解得-1

课堂小结

1.由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再次领悟通过二次函数图象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要领.点拨学生注意不要死记书上的解集表,

要抓住对应的二次方程的“根”来活记活用,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就是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抓住抛物线

y=ax2+bx+c(a>0)与x轴的交点,从而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同时运用二

次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帮助记忆.

2.教师强调,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用集合或区间表示,区间

是特殊数集的表示方式,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

集.

作业

课本习题3—3A组2⑴〜(4)、3.

设计感想

本课时设计体现新课标理念.由于本节内容的工具性特点,课堂

上要鼓励学生思考交流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

的习惯.同时也应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

困难的顽强精神.

本课时设计强化了直观.由于本节教材内容有着丰富的几何背

景,充分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新课标的特色.对一

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没有介绍较烦琐的纯代数的方法,而是结合

二次函数的图象,采取简洁明了的数形结合方法.

本课时设计突出二次函数的作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得出是

数形结合法运用的典型范例,必须要求学生对这种方法有深刻的认识

与体会.必要时,甚至让学生像当初学习平面几何时识图一样,去认

识函数的图象,从图象上真正把握其内在本质.让学生明确,画二次

函数图象只要关键点把握准即可,我们是利用它来解不等式,并不是

要它本身,因而也没有必要精益求精地把图象画得十分精确.

(设计者:郑吉星)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让学生回顾利用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间的关系求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操作过程,尝试自己独立画出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求解的基本过程的程序框图,由此导入新课.

思路2.让学生思考回答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

函数的联系是什么呢?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

联系是:设二次函数厂ax2+bx+c(a>0)的图象是抛物线I,则不等式

ax2+bx+c>0,ax2+bx+c<0的解集分别是抛物线I在x轴上方,在x

轴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的集合;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就是抛物线

I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即二次函数y=ax2+bx+c的零点,本节

课进一步熟悉这种关系.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

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具有怎样的关系?

2

图把这个求解过程表示出来吗?

3

式的解法.

后习题有分式不等式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

函数之间的关系:设二次函数y=ax2+bx+c(aH0)的图象是抛物线I,

则不等式ax2+bx+c>0,ax2+bx+c<0的解集分别是抛物线I在x轴上

方,在x轴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的集合;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

根就是抛物线I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即二次函数y=ax2+bx+c

的零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步骤,即程序是:

(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y=ax2+bx+c>0(或<0)(a>0).

(2)计算判别式△,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①△>()时,求根x10,则xx2,若y<0,则x1

②△二()时,求根x1=x2=x0,若y>0,则xHxO的一切实数,若

y<0,则xy=0,则x=xO;

③△<()时,方程无解,若y>0,则乂£比若yWO,则x

(3)写出解集.

为突出算法在数学中的应用,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及算法的重要

性和有效性,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程序框图,将上述求解一元二

次不等式的基本过程表示出来.结合多媒体给出下面的框图,让学生

与教材78页程序框图比较异同.

分式不等式的同解变形有如下几种:

⑴fXgX>0f(x)•g(x)>0;

⑵千xgX<0f(x)•g(x)<0;

⑶千xgx0f(x)•g(x)20且g(x)HO;

(4)fxgx0f(x)•g(x)WO且g(x)HO.

分式不等式与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在转化为一次或二次不等式组

时,每一步变形,都应是不等式的等价变形.在等价变形时,要注意

什么时候取交集,什么时候取并集.带等号的分式不等式,要注意分

母不能为零.另外,在取交集、并集时,可以借助数轴的直观效果,

这样可避免出错.

关于分式不等式与简单的高次不等式的解法,课本没作要求,但

需了解其变形原理.简单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可在备课资料中参阅.

讨论结果:

⑴〜⑶略.

应用示例

例1(教材本节例5)

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函数定义域稍作回顾复习,点拨学生明

确要使函数f(x)有意义,必须2x2+x-320,且3+2x-x2>0同时成立.

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此例.

变式训练

设f(x)二则不等式千(x)>2的解集为()

A.(1,2)U(3,+8)B.(10,+8)

C.(1,2)U(10,+8)D.(1,2)

答案:C

解析:.「f(x)二.•.不等式f(x)>2的解集由①或②解得.解①得

110,综上,不等式f(x)>2的解集为(1,2)U(10,+oo).

例2解下列不等式:

(1)x+1x-3^0;(2)5x+1x+1<3.

活动:对于这种分子、分母含x的因式的不等式,先把不等式的

右边化为0,然后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来解.本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

师适时点拨.

解:(1)不等式x+1x-3NO可转化成不等式(x+1)(x-3)20且x

*3,

解得xW7或x>3.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W7或x>3}.

(2)不等式5x+1x+1<3可等价转化为2x-1x+1<0,即

(x-1)(x+1)<0.解得-1

J原不等式的解集为集7

点评:本例体现了分式不等式与整式不等式之间的转化.提醒学

生注意转化的等价性.

变式训练

不等式x+1x-2>0的解集是_________.

答案:{x|x〈-1或x>2}

解析:不等式x+1x-2>0等价于(x+1)(x-2)>0.

解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得x<-1或x>2.

二•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x<7或x>2}.

例3函数y=1xIn(x2-3x+2+-x2-3x+4)的定义域为()

A.(-8,-4]U[2,+8)B.(-4,0)U(0,1)

C.[-4,0)U(0,1]D.[-4,0)U(0,1)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定义域的要求写出相应的不等式,本例

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

xH0x2-3x+2^0-x2-3x+4^0x2-3x+2+-x2-3x+4>0xHOx22

或xW1-4WxW1-4Wx<1,

所以-4Wx<0或0

点评:本例作为选择题,也可用特值排除法,明显排除A.取x=1,

-4可排除B、C.

变式训练

函数y=-x2+x+6x-1的定义域是_______.

答案:[-2.1)U(1,3]

解析:由-x2+x+620x7H0,解得-2WxW3x#:1.

故所求定义域为[-2,1)U(1,3].

知能训练

1.已知集合M={x|x2<4},N={x|x2-2x-3<0},则集合MAN等于

()

A.{x|x<-2}B.{x|x>3)

C.{x|-1

2.解不等式组x2-6x+8>0,x+3x-1>2.

答案:

1.C解析:M={x|-2

故MAN;{x|7

2.解:由x2-6x+8>0,得(x-2)(x-4)>0,所以x<2或x>4.

由x+3x-1>2,得-x+5x-1>0,即1

课堂小结

1.由学生自己理顺整合本节所学知识点.归纳求解简单不等式的

转化方法及程序框图的应用等.

2.教师进一步强调,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

的联系,通常称为“三个二次问题”.我们要深刻理解、牢牢掌握,

并灵活地应用它,它是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范例.

作业

习题3—3A组2(5)(6)、4;习题3—3B组1.

设计感想

1.本课时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探究,使教学过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到

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多向交流,使教学成为一个探索、发

现、创造的过程.

2.本课时重视了探究过程的操作,使教学过程设计更优化更合理.

因为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太过于重视结论,轻视过程.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使公式定理应用达到所谓“熟能生巧”,教学中不惜花大量的时

间采用题海战术来进行强化.在教学概念公式的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所

谓“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方法,到头来把学生强化成只会套用公式的

解题机器,这样的学生面对新问题、新高考将束手无策.

3.本课时设计“注意联系,注重概括,重视应用,提高学生数学

能力”的侧重.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

法”,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律可循,但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

不应该也不能依靠某一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更重要的是

应博采众长,优化课堂环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设计者:郑吉星)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复习导入)教师展示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

二次函数的联系图表,点拨学生观察发现关于ax2+bx+c>0(a>0)或

ax2+bx+c<0(a>0)恒成立问题的条件.在学生精心凝思的探究中引入

新课.

思路2.(问题导入)我们解决x2-5x+4>0这样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求解问题,如果题目中含有字母参数怎么办呢?如解这样的不等式:

ax2-5x+4>0.在学生的思考探究中自然地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2?

①-x2+5x>6;②x2-4x+4>0;③x2+2x+3<0;④>2.

3

?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体会数形

结合的威力.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应达到“心算”的程度,即对

所给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要能够通过“心算”,得出相应方程的解,再

在脑海中想象出其二次函数的图象,立即得到原不等式的解.关键是

深刻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多媒体课

件演示).

[课件]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

式的解集的具体关系对比如下表.

判别式△:b2-4acA>0A=0A<0

二次函数

y=ax2+bx+c

(a>0)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有两相异实根

x1,2二-b±b2-4ac2a

(x1

x1=x2=-b2a

没有实根

一元

二次

不等

式的

解集ax2+bx+c>0

(a>0){x|xx2}{x£R|xH-b2a}

R

ax2+bx+c<0

(a>0){x|x1

观察上表,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出:ax2+bx+c>0对一切x£R都

成立的条件为a>0,A<0;ax2+bx+c<0对一切x£R都成立的条件为

a<0,A<0.

讨论结果:

⑴略.

(2)①(2,3);②(-8,2)U(2,+oo);;@(-13,-5).

(3)ax2+bx+c>0(a丰0)对一切xGR都成立,则a>0且△

<0;ax2+bx+c<0(a#=0)对一切x£R都成立,则a<0,A<0.

应用示例

例1解不等式mx2-2x+1>0.

活动:本题对解集的影响因素较多,若处理不当,不仅要分类讨

论,而且极易漏解或重复.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整体考虑,分区间讨论,

方为上策.显然本题首先要讨论m与0的大小,又由△=4-4m=4(1-m),

故又要讨论m与1的大小.我们将0与1分别标在数轴上,将区间进

行划分,这样就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解:'/△=4-4m=4(1-m),

二.当m<0时,△>(),止匕时x1=1+1—mm

二解集为{x11+1-mm

当m=0时,方程为-2x+1>0,解集为{x|x<12},

当00,此时x1=1+1-mm>x2=1-1-mm,

解集为{x|x>1+1-mm或x<1-1-mm}.

当m=1时,不等式为(x-1)2>0,

,其解集为{x|xH1};

当m>1时,此时△<(),故其解集为R.

点评:在以上的讨论中,请不要漏掉在端点的解集的情况.

变式训练

解关于x的不等式2x2+kx-kW0.

解:A=k2+8k=k(k+8).

(1)当△X),即k<-8或k>0时,方程2x2+kx-k=0有两个不相等

的实根,

所以不等式2x2+kx-kW0的解集是

{x|-k-kk+84WxW-k+kk+84];

⑵当2=0,即k=-8或k=0时,方程2x2+kx-k=0有两个相等的

实根,

所以不等式2x2+kx-kW0的解集是{-k4},即{0,2}:

⑶当△©即-8

所以不等式2x2+kx-kW0的解集为0.

例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a-1)x+a-1<0的解集为

R,求a的取值范围.

活动: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即对一切实数x不等式都成立,故

必然有厂2乂2+5-1”+2-1的图象开口向下,且与X轴无交点,反映

在数量关系上则有a<0且△<).

解:由题意,知要使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必须a<0,A<0,

即a<0a-12-4aa-1<0a<03a2-2a7>0a〈0a>1或a<73

a<-13.

二.a的取值范围是(-8,-13).

点评:本题若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条件,还应考虑a=0的情

况,但对本题讲a:0时式子不恒成立.(想想为什么)

变式训练

若函数千(x)=kx2-6kx+k+8R,求实数k的取值

范围.

解:显然k=0时满足.而k<0时不满足,

k>0=36k2-4kk+800

二.k的取值范围是[0,1].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x2-x-a(a-1)>0.

活动: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1-a和a,不等式中二次项

的系数为正,所以要写出它的解集需要对两根的大小进行讨论.

(1)当最高次项系数含有字母时,首先需讨论该系数是否为零.

(2)整合结论时,对所讨论的对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做到

不重不漏.

解:原不等式可以化为(x+a-1)(x-a)>0,

若a>-(a7),即a>12,则x>a或x<1-a.

「.x£(-°°,1-a)U(a,+°°);

若a=-(a7),即a=12,则(x72)2>0.

.,.xG{x|12,xGR};

若a<-(a7),即a<12,则x1-a.

:.x£(-8,a)U(1-a,+°°).

点评: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情况下,均需分类讨论,

那么如何讨论呢?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解集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

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以ax2+bx+c>0为例)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a;(2)△;(3)两根x1、x2的大小.其中系数a影响着解集最后的形

式,△关系到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是否有解,而两根x1、x2的大小关

系到解集最后的次序;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类,确保不重不

漏.

变式训练

已知a1>a2>a3>0,则使得(1-aix)2<1(i=1,2,3)都成立的x取值

范围是()

A.(0,1a1)B.(0,2a1)C.(0,1a3)

D.(0,2a3)

答案:B

解析:(1-aix)2<1a2ix2-2aix<0a2ix(x-2ai)<0.

解集为(0,2ai).又0<2a1<2a2〈2a3,.,.xe(0,2a1).故选B.

例4若关于x的方程22x+2x・a+a+1=0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

范围.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因为2x>0,故问题等价于关于

2x的二次方程有正根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因而可利用一元二次

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

解:设f(t)=t2+at+a+1,当t=2x>0时,方程f(t)=0有实根,

就转化为求函数f(t)在t轴正方向上至少有一个交点的条件,所以

手(0)〈0或千00,△2(),-a2>0.解得a<7或-1WaW2-22.

故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aW2-22.

点评:注意换元法与转化法的运用,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

变式训练

已知二次函数f(x)的二次项系数为a,且不等式f(x)>-2x的解

集为(1,3).

(1)若方程千(X)+6a=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求f(x)的解析式;

(2)若f(x)的最大值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解:.•・二次函数f(x)的二次项系数为a,.•.令f(x)=ax2+bx+c.

由f(x)>-2x的解集为(1,3),.■.ax2+bx+c>-2x,即

ax2+(b+2)x+c>0的解集为(1,3)././.f(x)=ax2-(4a+2)x+3a.

(1)由方程f(x)+6a-0,得ax2-(2+4a)x+9a=0.

A=0,得5a2-4a-1=0.解得a=1或a=-15.

又a<0,.-.a=-15..,.f(x)=-15x2-65x-35.

(2)由f(x)=ax2-2(1+2a)x+3a=a(x_1+2aa)2-a2+4a+1a,及a<0,

得f(a)max=-a2+4a+1a.由解得a<-2-3或-2+3

知能训练

1.已知关于x的二次不等式px2+px-4<0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

求实数P的范围.

2.已知方程2(k+1)x2+4kx+3k-2=0有两个负实根,求实数k的取

值范围.

答案:

1.解:当p=0时,-4<0,成立.

当p<0且时,得76

综上,知76

2.解:要使原方程有两个负实根,必须

2k+10A>0x1+x2<0x1x2>0k+1H0k2+k-2〈0-4k2k+1

<03k-22k+1>0kH-1-20或k〈7k>23或k<7-2

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2

课堂小结

1.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节是如何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不等式的求

解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确定解题的切入点?

2.教师画龙点睛,总结本节课用到的不等式的基础知识,领悟分

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换元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作业

习题3—3A组5、6、7;B组3、4.

设计感想

1.本课时设计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

质量.为了发挥教学过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保持教学系统的最大活力,

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整体结构,发挥教学的

最大效益.

2.本课时设计根据近几年高考特点适当对例题、习题做了一些拓

展,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拓宽学生的

数学视野.但严格控制了题目难度及题目数量,以大多数学生的接受

水平作为参考依据.否则,在我们的教学中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

随意提高教学要求,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3.本课时设计没有单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进行设计,而是注重了

对深层次的教学目的的考虑.这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否则,我

们的教学将只停留在知识内容或方法上,而忽视能力和素质要求,缺

乏深层次的思考.

备课资料

一、备用习题

1.关于x的方程mx2+(2m+1)x+m=O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m的取

值范围是()

A.(-14,+8)B,(-°°,-14)

C.[-14,+8)D.(-14,0)U(0,+8)

2.不等式x+5x-1222的解集是()

A.[-3,12]B,[-12,3]

C.[12,1)U(1,3]D,[-12,1)U(1,3]

3.若不等式ax2+5x+b>0的解集为{x|13

4.若方程x2-(k+2)x+4=0有两负根,求k的取值范围.

5.已知不等式(a27)x2-(a7)x7<0的解集为R,求实数a的取

值范围.

6.解关于x的不等式(并将解按a的值进行分

类)x2-(a+a2)x+a3>0(aGR).

7.若ax2-2x+a的值可取得一切正实数,求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D解析:由mHO且△>(),得m>74,.".选D.

2.D解析:原式可化为x+522x-12x7¥0[-12,1)

U(1,3].

3.-6-1解析:由a<0A>0x1+x2=13+12x1x2=13・12a<0

△>0-5a=56ba=16a=-6,b=-1.

4.解:由△20x1+x2〈0x1x2>0[-k+2]2-16^0k+2<04>0k

W-6或2k<-2kW-6.

5.解:若a2T=0,即a=1或a=若.

当a=7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x〈12},不满足题意;

当a=1时,原不等式解集为R,满足题意.

若a27H0,即aH±1时,要使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必须a27<04<0a27<0a-12-4a2-1-1<0-35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5,1)U{1}=(-35,1].

6.解:化为(x-a2)(x-a)>0(在数轴上,不等式的解应在两根a、

a2之外,但a、a2谁大?需要讨论),比较a与a2的大小:a2-a=a(a-1)

根为0、1,将数轴分成三段.

.".当a<0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