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跟踪练13海-气相互作用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跟踪练13海-气相互作用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跟踪练13海-气相互作用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跟踪练13海-气相互作用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跟踪练13海-气相互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13(2024·全国模拟预料)海洋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水热交换,从而影响全球的水平衡和热平衡。热平衡值是指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下图为太平洋热量平衡值纬度改变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其他海疆相比,40°S~60°S的太平洋海疆热平衡值最低,可能的缘由是()A.太阳辐射强度小 B.陆地面积较广袤C.西风漂流势力大 D.海洋占肯定优势2.太平洋赤道旁边海疆向大气输送水热的主要方式有()①季风环流②赤道低气压带③信风带④赤道暖流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第1题,由所学学问可知,南太平洋40°S~60°S海疆流经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势力大,降温明显。C正确;40°S~60°S的太平洋海疆地处中纬度,较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A错误;海疆面积广,B错误;不同海疆之间的热量平衡值,与海洋占肯定优势无关,D错误。故选C。第2题,季风环流发生在与太平洋赤道海疆有肯定距离的区域,①错误;信风带由较高纬度流向赤道,没有发生赤道海疆的水热输送,③错误;赤道低气压带通过对流上升将海洋热量和水分带给大气;赤道暖流通过对大气的增温增湿,向大气输送水分和热量,②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1.C2.B(2024·全国模拟预料)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正值代表热量由下向上传递,负值代表热量由上向下传递。据此,完成3~4题。3.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肯定值较大的主要缘由是()A.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B.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D.赤道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4.此时段北印度洋海气感热通量的特点会加强海面的()A.偏北风 B.偏南风C.偏西风 D.偏东风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肯定值较大,但属于负值区域,热量由上向下传递,说明下垫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主要是由于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冷水上泛,顺着风势正好北上,形成为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寒流,使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温度低于大气温度,B正确,C、D两项错误;受该寒流影响,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夏季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较低,A错误。故本题选B。第4题,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影响,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据此可解除A、D两项;依据图文信息可知,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属于负值区域,海气感热通量的特点是热量由上向下传递,存在下垫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的现象,受其影响,此时段北印度洋西部海区形成冷性高压,与东北部印度低压的气压梯度加强,故北印度洋海面的偏西风会进一步加强,C正确,B错误。所以本题选C。答案:3.B4.C(2024·湖南衡阳三模)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困难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海—气相互作用”。假如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样,大气环流也会出现异样,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务。其中,厄尔尼诺是指赤道旁边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样上升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此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务”。2024年10月,中心气象台曾发布消息称我国进入“拉尼娜状态”。据此,完成5~6题。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旁边太平洋中东部海疆“海—气”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水温上升,向大气输送热量多B.水分交换减弱,蒸发总量减小C.上升气流增加,大气降水削减D.风力增加,海水运动渐渐加快6.“拉尼娜状态”下()A.智利沿海地区易产生洪涝灾难B.秘鲁渔场的渔获量有明显削减C.印度尼西亚简单产生森林火灾D.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厄尔尼诺是指赤道旁边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样上升的现象,由于水温上升,蒸发量增加,向大气输送热量多,A项正确。由于水温上升,蒸发总量增加,B项错误。上升气流增加,大气降水增多,C项错误。厄尔尼诺现象会使信风风力减弱,海水运动渐渐减慢,D项错误。故选A。第6题,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样上升,可造成智利沿海地区对流旺盛,降水增加,易产生洪涝灾难,而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A项错误。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原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而厄尔尼诺现象会使秘鲁渔场水温上升,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渔获量有明显削减,拉尼娜现象会使上升流增加,渔获量有所增多,B项错误。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样上升使得西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降水削减,因而产生森林火灾,拉尼娜现象相反,C项错误。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旁边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样降低的现象,使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差加大,热力环流增加,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D项正确。故选D。答案:5.A6.D(2024·福建漳州二模)台风是猛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会对过境海区产生重要影响,探讨台风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对于海洋环境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选取20°N-25°N,127°E的海疆,探讨1521号超强台风“杜鹃”对海水温度的影响。图1示意该台风移动路径及剖面位置,图2、图3分别示意该台风过境前和过境时剖面M-N的海水温度改变。据此,完成7~9题。7.与过境前比,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改变最明显的海区在()A.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左侧B.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左侧C.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右侧D.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8.台风中心及旁边海洋表层的水温的改变及缘由是()A.升温上升气流影响 B.升温表层海水下沉C.降温下沉气流影响 D.降温下层海水上升9.台风形成及移动过程中,能体现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的形式是()A.海水蒸发 B.狂风暴雨C.风暴潮 D.风海流解析:第7题,在太平洋,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逐步从太平洋向我国靠近,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改变最明显的海区在23°~25°N旁边,依据MN剖面图可知,23°~25°N区域在M一侧,由此可以推断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改变最明显的海区在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如图:第8题,台风中心及旁边海洋表层水温的改变及缘由是:由于台风带来狂风,带动表层海水的流淌,使下层海水上升来补充,冷海水上泛,导致表层海水水温下降,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9题,风暴潮是由于猛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难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样升降,同时和潮汐叠加时的状况,是一种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的形式,C正确。海水蒸发是海洋向大气输送能量,A错误。狂风暴雨是大气的一种能量释放,不能向海洋输送能量,B错误。风海流是正常的风力带动的表层海水的流淌,不是台风发生时的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的形式,D错误。故选C。答案:7.D8.D9.C(2024·天津滨海新区某中学模拟预料)2024年10月25日,国家气象中心确认,10月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导致2024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将偏冷。沃克环流是指赤道旁边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温存在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其强弱改变是评判气候异变的重要依据。如图示意沃克环流及典型拉尼娜年的海温距平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1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A.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加,印尼降水增多,热带经济作物增产B.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减弱,秘鲁沿海海疆水温上升,渔业减产C.甲、乙海区温差变小,沃克环流增加,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多,洪涝灾难多D.甲、乙海区温差变小,沃克环流减弱,对大西洋没影响11.拉尼娜导致今冬我国中东部偏冷的缘由是()A.东北信风增加,日本暖流减弱B.东北信风减弱,日本暖流减弱C.甲处低压增加,对冬季风吸引增加D.甲处低压减弱,对冬季风吸引增加12.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A.台风频次增多 B.干旱持续存在C.冷锋过境增多 D.气温异样增高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拉尼娜是指赤道旁边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样降低;结合沃克环流及典型拉尼娜年的海温距平分布图可以看出,太平洋海面东部温度偏低,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大气的运动,赤道太平洋地区东部气温低,空气垂直方向表现为下沉;同理太平洋海面西部空气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升;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使得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即近洋面东侧流向西侧,高空反之,形成了顺时针流淌的大气环流。因此,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加,西部海平面增高并且海水温度增高,上升气流增加,印尼降水增多,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增产,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1题,依据材料,当赤道旁边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样降低,空气冷却下沉加强,导致气压上升,进而会使东南信风增加,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从而使西部海平面增高并且海水温度增高,受其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气温应当偏高,因此冬季东部沿海气压比往年低,造成我国冬季亚洲高压和东部沿海低压间的气压差增加,所以受偏北风的影响更大,因为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地区,因此我国东部也就更冷了,C正确,D错误。当赤道旁边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样降低,空气冷却下沉加强,导致气压上升,进而会使东北信风增加,日本暖流增加,A、B错误。故选C。第12题,受拉尼娜现象影响,甲形成了热低压,低纬地区台风登陆的频率增加,A正确。随着台风登陆增多,南方降水会增多,解除B。南方地区夏秋季气温高,冷锋过境少,解除C。随着台风登陆增多,降水降温效应明显,并不会异样增温,解除D。故选A。答案:10.A11.C12.A13.(2024·黑龙江哈九中模拟预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4年10月13日,“世界旱极”之地——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出现一种被称为“沙漠开花”的自然现象。大约200种沙漠植物的种子在降雨后约两个月突然发芽。曾经的不毛之地,短生命野花遍地绽放,呈现“花海”奇观。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材料二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南半球赤道旁边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东部、中部的热带海洋冷水上泛削减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样增暖,导致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样的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赤道旁边大气环流图。(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旱极”及偶发“沙漠开花”的缘由。(2)推想厄尔尼诺现象对南太平洋东部海疆及沿岸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依据材料二图片推想厄尔尼诺年份,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空间分布改变及易产生的气象灾难。解析:第(1)题,成为世界旱极的缘由:阿塔卡马沙漠位于18°~28°S地区,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夏半年盛行东南信风,冬半年被副热带高压限制。东南信风由南美洲内陆吹来,且该地为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东南信风翻越安第斯山脉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使该地区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此时该地区不易产生降水。该地区冬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限制,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限制多晴天,不易产生降水。该地西部太平洋有秘鲁寒流经过,秘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流经过的地区不易产生降水。加剧了该地的干旱程度。沙漠开花的缘由:正常年份该地区极其干旱,但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由于东南信风的减弱,使沿岸的秘鲁寒流减弱,深海冷水上泛削减或者停止,该地海疆海水温度上升。海水温度上升则蒸发增加,水汽充足且有上升气流,简单形成降水。第(2)题,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而东南信风减弱,会导致因离岸风产生的秘鲁寒流随之减弱,秘鲁寒流减弱会导致秘鲁沿岸地区海水和大气温度上升。秘鲁寒流为上升流,上升流若是减弱,深层海水的养分物质上泛会削减,使鱼类的饵料削减;同时上升流减弱会导致该海疆水温上升,导致生存在寒流低温海水的冷水鱼大量死亡,同时导致以这些鱼类为食的鸟类数量削减。秘鲁寒流若是减弱,其降温减湿效果也会减弱,会导致当地气温上升,海水蒸发量加大,使该地盛行上升气流,增加降水;该地区原本较为干旱,而降水的突然增加极易引发洪涝灾难。南美洲西部分布有安第斯山脉,山地面积大,降水增多易在山地地区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该区域原本是干旱的沙漠,而降水的增加有利于部分短生命的植物生长,从而出现沙漠开花的现象。第(3)题,依据图片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偏弱,且中心位置偏南,会导致我国夏季的东南季风减弱。东南季风减弱会导致锋面雨带长期在我国南方地区徘徊,南方降水时间更长,降水增加;而北方降水时间较短,降水削减,从而造成我国出现南涝北旱的状况。答案:(1)成为世界旱极的缘由:①夏半年沙漠区为东南信风背风坡,(焚风增温显著)不易降水;②冬半年副热带高气压限制,下沉气流,不易降水;③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不易降水。沙漠开花的缘由:①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东部、中部的热带海洋冷水上泛削减或停止(秘鲁寒流减弱),阿塔卡马沙漠沿岸海水增暖;②海水蒸发增加,大气受热上升,易形成降水。(2)①秘鲁寒流减弱,海水及沿岸地区大气温度上升;②秘鲁上升流减弱,养分盐分削减,饵料削减,水温上升,鱼类死亡,鸟类削减;③温度上升,海水蒸发加大,气流上升,降水增加;④降水增加,沿岸低地易发生洪涝灾难;⑤南美洲西部多山地,降水增多,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⑥降水增多,利于部分植物(短生命)生长。(3)①厄尔尼诺年份副热带高气压偏弱,中心位置偏南,将导致我国夏季风势力减弱;②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降水较正常年份多,北方停留时间短,降水变少;③导致南方易涝北方易旱。14.(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长津湖》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气候寒冷。1950年11月至12月长津湖战役期间恰逢“拉尼娜现象”,形成极端寒冷天气。“拉尼娜”是指当东南信风异样增加时,大量暖海水被吹送至赤道西太平洋,导致东太平洋水温异样偏低的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图分别示意长津湖位置和正常年份南太平洋赤道旁边海疆水温分布。(1)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图示洋流甲的形成过程及对沿岸的影响。(2)分析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