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讧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储存在细胞核中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C.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D.豌豆在非人工状态下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答案】D【解析】【分析】豌豆植株上开的是两性花,且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详解】A、豌豆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主要的存在场所是细胞核,A正确;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故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正确;C、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故非人工状态下只能自交,D错误。故选D。2.如果某一豌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豌豆一定不是()A.显性纯合体 B.隐性纯合体C.显性杂合子 D.隐性杂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显性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纯合体、隐性纯合体不发生性状分离,C符合题意,ABD不符题意。故选C。3.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某个体自交能否产生性状分离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B.纯合体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C.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D.孟德尔和摩尔根采用的实验材料相同,都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答案】D【解析】【分析】1、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2、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根据某个体自交能否产生性状分离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A正确;B、纯合体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正确;C、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既做了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的正交实验,也做了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的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即F2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C正确;D、孟德尔和摩尔根采用的实验材料不同,但都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D错误。故选D。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示的结果不能判断南瓜果实颜色的显隐性B.图示中所有黄果植株都是纯合子C.F2中的白果中大约有1/3的为杂合子D.亲本中的白果和F1中的白果自交结果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F1白色果实南瓜自交后代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此白果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详解】A、由③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A错误;B、黄果表现为隐性,故图示中的所有黄果植株都是纯合子,B正确;C、F2中的白果(AA:Aa=1:2)中大约有2/3的为杂合子,C错误;D、亲本中的白果基因型为Aa,F1中的白果基因型为Aa,故亲本中的白果和F1中的白果自交结果相同,D错误。故选B。5.如图2为羊的毛色遗传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羊毛的黑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B.第二代中的两只白羊基因型相同C.第一代的两只羊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D.欲鉴定第三代中的某只白羊的基因型,可与一只异性黑羊杂交【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由遗传图可知,白羊与白羊杂交后代出现黑羊,因此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详解】A、由分析可知,白色和黑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白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A正确;B、第二代中的两只白羊基因型相同,都为杂合子,B正确;C、第一代羊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一样,未出现性状分离现象,C错误;D、欲鉴定第三代中的某只白羊的基因型,可与一只异性黑羊测交,D正确。故选C。6.某地开发出一种水果,其果皮颜色(C、c)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味道(D、d)有甜的、也有酸的。某兴趣小组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绿色甜果植株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F1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紫色酸果绿色酸果①紫色酸果×绿色甜果A210208②紫色酸果×绿色甜果B0280A.植株A的基因型是CcddB.植株B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组合②的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D.组合①和组合②亲本中的紫色酸果的基因型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由表格信息可知,杂交组合二:紫酸×绿甜B→绿色酸果,说明绿色对紫色是显性性状,酸果对甜果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紫酸是ccDD,绿甜B是CCdd;杂交组合一:紫酸×绿甜A→紫色酸果:绿色酸果≈1:1,亲本紫酸的基因型是ccDD,绿甜A的基因型是Ccdd。【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植株A的基因型是Ccdd,A正确;B、植株B基因型是CCdd,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C、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CcDd,其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C正确;D、组合①和组合②亲本中的紫色酸果的基因型相同,都是ccDD,D错误。故选D。7.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3),结果如图Ⅱ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d和R、r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图Ⅰ中的F1自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C.丙个体与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D.图Ⅱ中的矮秆易感病个体都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Ⅰ,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_(矮杆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ddR_。图Ⅱ的后代中高杆:矮秆=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属于测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详解】A、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图Ⅰ中的F1自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B正确;C.、丙个体(Ddrr)与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C错误;D、图Ⅱ中的矮秆易感病个体基因型为ddrr,都是纯合子,D正确。故选C。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生殖器官处才能进行减数分裂B.减数分裂也具有细胞周期C.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同一个个体中不可能同时会发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且只有原始生殖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原始生殖细胞,其存在的场所为生殖器官,故只有生殖器官能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B、减数分裂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不能再进行减数分裂,故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减数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此时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像豌豆这样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个体中可能同时会发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D错误。故选A。9.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染色体组数目最多的是细胞乙B.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细胞乙和丁C.细胞戊可能是细胞丙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D.若细胞甲是精原细胞,它既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析,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戊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该生物体内含染色体组数目最多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即图中细胞乙,A正确;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即图中的细胞丁,B错误;C、根据染色体组成分析,细胞戊可能是细胞丙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C正确;D、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该细胞既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完成自身的增殖,还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故若细胞甲是精原细胞,它既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D正确。故选B。【点睛】10.下列关于联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联会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联会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联会形成四分体C.21三体综合征患者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D.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都会发生联会【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未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D、联会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D错误;B、联会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通过联会形成四分体,B正确;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也有正常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C错误。故选B。11.图5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下列叙述错误是()A.该果蝇为雄果蝇,图中的四对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D和d不可能是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C.图中形态不相同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D.该果蝇的一个性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配子【答案】C【解析】【分析】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其中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详解】A、5和6是一对性染色体,且6为Y染色体,故为雄果蝇;图中的四对等位基因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因为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故D和d不可能是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B正确;C、5和6形态不同,但二者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D、该果蝇是雄果蝇,性原细胞是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四个精细胞,D正确。故选C。12.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A)为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两种病都与性别无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对夫妇都含有白化病和多指的致病基因B.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4C.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只患一种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1/2D.男性患多指的概率明显多于女性【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理解好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灵活运用解题。【详解】A、这对夫妇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说明双方都含有白化基因。母亲正常指(tt)故不含多指基因,父亲多指,基因型为Tt,A错误;B、夫妇都不患白化,但有白化病孩子,故二者关于白化的基因型都是Aa,再生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B错误;C、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Tt、Aatt。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1/2=1/8,只患多指的概率是3/4×1/2=3/8,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8+3/8=1/2,C正确;D、题干说两种病的概率都与性别无关,故相应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这样男性多指和女性多指概率相当,D错误。故选C。13.如图6为人类某伴性遗传病(隐性)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可能是红绿色盲B.若图中第二代箭头所指的个体与正常男子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0C.该遗传病明显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D.该遗传病在男性中出现的概率明显低于在女性中出现的概率【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干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用A/a表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详解】A、该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可能是红绿色盲,A正确;B、若图中第二代箭头所指的个体(XAXa)与正常男子(XAY)结婚,则生育的女孩全部正常,B正确;C、该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明显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C正确;D、该遗传病在男性中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在女性中出现的概率,D错误。故选D。14.下列关于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核酸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五碳糖是一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B.乳酸菌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八种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其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D.家兔神经细胞中的核酸及五碳糖都是两种,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答案】B【解析】【分析】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详解】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五碳糖只有1种,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A正确;

B、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的核酸有2种,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其遗传物质DNA中的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C正确;

D、家兔神经细胞中含有DNA和RNA,所以核酸及五碳糖都有2种,其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D正确。

故选B。15.利用两种类型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如图7所示的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将a、b、c、f几组中的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都会引起小鼠死亡B.f中的R型细菌都会转化为S型细菌C.将a和e混合后也会出现部分S型细菌D.该实验可以证明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中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不能使小鼠死亡;b中是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c中是S型菌+R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d中是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e中是R型细菌+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f中是R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a中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不能使小鼠死亡,A错误;B、f中只有部分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C、a中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DNA未被破坏,e中是R型细菌+S型细菌的蛋白质,故将a和e混合后也会出现部分S型细菌,C正确;D、该实验可以证明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C。16.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DNA中G-C碱基对的比例会影响DNA的热稳定性C.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均含有DNA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有性生殖、核基因。【详解】A、有性生殖的生物,核DNA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质基因不遵循;A错误;B、DNA中G-C碱基对之间是三个氢键,其的比例多,DNA更稳定,B正确;C、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均含有DNA,C正确;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故选A。17.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作为探究遗传物质实验的材料的优点不包括()A.无细胞结构,只有DNA和蛋白质外壳B.繁殖快,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噬菌体C.细胞外培养能够独立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结构简单,容易观察【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详解】A、噬菌体是DNA病毒,只含有DNA和蛋白质外壳,A正确;B、繁殖快,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噬菌体,可为研究提供大量材料,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细胞外培养,也不能独立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C错误;D、只含DNA和蛋白质外壳,便于观察最终的实验现象,D正确。故选C。18.某学习小组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活动中,尝试利用如下表所示材料构建一个含脱氧核苷酸数最多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各分子之间的连接键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用订书针(足够多)代替,一个订书针代表一个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以上材料能构建一个含52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模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DNA分子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及双螺旋结构维系的D.在构建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一共需要用到2158个订书针【答案】B【解析】【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详解】AD、表格中A-T有130对,C-G有120个,需要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分别500个,故用以上材料能构建一个含50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共需要订书针500×2+130×2+120×3+249×2=2118,AD错误;B、模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C、DNA分子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双螺旋结构维持的,C错误;故选B。19.DNA分子片段复制情况如图8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链和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B.该过程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a、b、c、d四条链中属于互补链的是a和d、a和b、c和d、b和cD.该过程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DNA分子片段复制的情况,其中a和d表示模板链,b和c表示新合成的子链,其中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母链a和子链b、母链d和子链c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可见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a链和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A正确;B、该过程是DNA复制,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正确;C、a、b、c、d四条链中属于互补链的是a和d、a和b、c和d、b和c,C正确;D、该过程主要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D错误。故选D。20.下列有关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有2个游离的脱氧核糖B.因为DNA复制有精确的模板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遗传信息传递不会出现差错C.解旋酶破坏碱基对间的氢键,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D.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链,再进行半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1、DNA复制过程: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5.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6.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详解】A、每个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脱氧核糖,因此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有4个游离的脱氧核糖,A错误;B、虽然DNA复制有精确的模板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偶尔遗传信息传递也会出现差错,即基因突变,B错误;C、解旋酶破坏碱基对间的氢键,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C正确;D、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故选C。21.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只能与一个磷酸基团相连B.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两条链的碱基数应相等C.DNA分子中的碱基之间只能通过氢键连接D.在DNA分子中,A+T的量一定等于C+G的量【答案】B【解析】【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外侧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DNA分子中只有每条链尾端的脱氧核糖与一个磷酸基团相连,其余的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A错误;B、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故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两条链的碱基数应相等,B正确;C、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到一起,C错误;D、在DNA分子中,A=T、G=C,故A+G=T+C,但A+T的量一般不等于C+G的量,D错误。故选B。22.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DNA的复制可能发生于()A.有丝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中的DNA都会进行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不进行DNA复制。【详解】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但可以进行有丝分裂,故细胞中DNA的复制可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下列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位于mRNA和DNA上B.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都是由三个碱基对组成C.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中都不会有T(胸腺嘧啶)D.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在转录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A错误;B、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都是由三个碱基组成,B错误;C、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中都不会有T(胸腺嘧啶),T是DNA中特有的碱基,C正确;D、翻译过程中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会进行互补配对,D错误。故选C。24.下列项不是DNA和RNA的区别()A.五碳糖种类不同 B.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C.是否含有碱基对及氢键 D.在真核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为: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不同;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详解】A、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DNA和RNA都有的碱基是A、G、C,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B错误;C、DNA是双链结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tRNA虽然是单链结构,但有的部位也能形成由氢键连接的碱基对,C正确;D、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错误。故选C。25.一个mRNA分子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进行翻译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些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结构不同B.这样可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C.这种现象也可以在细胞核中出现D.mRNA与不同的核糖体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这些核糖体都以一条mRNA为模板,故其上合成的蛋白质结构相同,A错误;B、一个mRNA分子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进行翻译,可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B正确;C、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中,C错误;D、mRNA与不同的核糖体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相同(A-T、G-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6.如图9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合成中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B.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rRNA,其中也含有碱基对和氢键C.该过程形成的是多肽,要经过加工才能形成胰岛素D.图中所示的过程只有两种RNA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翻译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原料是约20种氨基酸,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需要酶,此外还需要tRNA识别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产物是多肽链。【详解】A、该过程是翻译,其的模板是mRNA,A错误;B、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其中也含有碱基对和氢键,B错误;C、该过程形成的是多肽,要经过加工才能形成胰岛素,C正确;D、图中所示的过程有三种RNA参与,即mRNA、tRNA、rRNA,D错误。故选C。27.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模板是DNA的每一条链,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C.该过程可以发生于细胞核和细胞质D.该过程所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翻译过程中的不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学生在熟知转录过程、条件的前提下解题。【详解】A、转录的模板只是DNA的一条链,A错误;B、转录过程合成的是RNA,故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正确;C、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其次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进行转录,C正确;D、转录过程中是DNA的一条链和RNA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存在A和T之间的配对方式,翻译过程中是mRNA和tRNA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不存在A和T之间的配对方式,D正确。故选A。28.下图是某同学画的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至今发现图中所有的过程都可以在细胞中发生B.过程①和②的模板都是DNA的每一条链,但产物不同C.过程③需要的酶可由某些病毒提供D.过程④和过程⑤合称为基因表达,这两个过程不可能同时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①复制,②转录,③逆转录,④RNA复制,⑤翻译。【详解】A、⑥过程不会在细胞中发生,A错误;B、①模板是DNA两条链,②是DNA一条链,B错误;C、③逆转录酶可由某些病毒提供,如HIV,C正确;D、②⑤合称基因表达,两过程可在原核细胞中同时进行,D错误。故选C。29.下列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的是()A.人类的白化病 B.21三体综合征C.苯丙酮尿症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2条途径,一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一基因多效应和多基因一效应的现象。【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其它是通过酶间接控制性状。故选D。30.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11所示,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表现型中,粉色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最多B.某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三种花色的植株都有,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A、a和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后再自由组合D.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A_B_开红花,A_bb开粉红花,aaB_、aabb开白花,由于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开红花有4种基因型,开粉红花有2种基因型,开白花有3种基因型,A错误;B.、A_bb开粉红花自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花,可能出现粉红花和白花,B错误;C、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遵循自己组合定律,A、a和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后再自由组合,C正确;D、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e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题干描述可知,黑色毛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褐色毛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和_______两种。(2)白毛雌雄个体交配,后代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白毛,原因是_______。(3)现有一雄性黑毛个体,欲鉴定其是不是双杂合个体(BbCc),可选择多只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其交配,如果该雄性黑毛个体就是双杂合个体,则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理论上应是_______。【答案】(1).4(2).bbCC(3).bbCc(4).一定(5).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B_cc或者bbcc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决定毛色存在的C基因(6).黑色:褐色:白色=1:1:2【解析】【分析】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C_,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bC_,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cc和bbcc,据此答题。【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黑色毛个体的基因型B_C_有2×2=4种,褐色毛个体的基因型bbC_有bbCC和bbCc两种。(2)白毛雌雄个体交配,后一定是白毛,原因是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B_cc或者bbcc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决定毛色存在的C基因。(3)双杂合个体(BbCc),可选择多只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其交配,后代基因型之比为BbCc:Bbcc:bbCc:bbcc=1:1:1:1,其中BbCc表现黑色,Bbcc和bbcc表现为白色,bbCc表现为褐色,即黑色:褐色:白色=1:1:2。【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后代的情况,进而做却作答。32.下图1、2分别是某二倍体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示意图,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1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与图2中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的时期。图2的乙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_________,这是在间期发生______________的结果。(3)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丙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时期,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时期。【答案】(1).染色体(2).染色单体(3).核DNA(4).不能(5).姐妹染色单体(或染色单体)(6).染色体复制(或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7).雄性(8).图2中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9).Ⅲ(10).Ⅰ【解析】【分析】图1中,b在Ⅰ、Ⅳ时期变为0,在Ⅱ、Ⅲ时期出现时,总与c数量相等,与a数量呈1:2,可判断是b是染色体单体,而a是染色体、c是核DNA数,Ⅰ可能是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Ⅳ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2中,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图1中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2)图2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个,DNA8个,无染色单体,在图1中无对应的时期。图2的乙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是在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的结果。(3)从图2中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这是精子形成的过程,因此该动物是雄性。(4)图2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2个,染色单体4个,DNA4个,对应于图1中的Ⅲ时期,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变为4个,无染色单体,DNA4个,应对应图1中的I时期。【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规律的掌握,以及不同时期细胞的形态特征,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道典型题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