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故都的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故都的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诗里面,悲秋的很多。秋风萧瑟,容易引发人的愁绪,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但刘禹锡在《秋词》中接着说“我言秋日胜春朝”,高扬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表达对秋天的喜爱。秋天自有可爱之处,喜欢秋天的人应该不少,但愿意拿生命换秋天的人能有几个呢?

郁达夫就是其中之一。“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无比喜爱的北京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竟值得他用生命去交换。2.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难点)1.掌握文章以情寓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重点)3.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眷恋的情感。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了解作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迟桂花》,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郁达夫日记集》等。1945年不幸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文体知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景散文一般是凭借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表达对山川、风景的赞美。抒怀散文重在抒情。【文体知识】作者在写景的同时,往往打上了自己的人格印记和个性,具有真实性和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中的痕迹,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背景介绍】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希望通过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来排遣忧愁。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潭柘()寺椽(

)子混沌(

)落蕊(

)平仄(

凋(

)零

廿(

)四桥着(

)穿

颓(

)废【标注字音】tuí

zhèchuándùn

ruǐ

zèdiāoniànzhuó【名家朗读】【理解题目】题目交代了什么信息?“秋”指秋景。“故都”指北平。可不可以改为“北平的秋”?不可以。①“都”表现出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②“故”,过去的、消逝在历史长河深处的,传达出作者的怀念、眷恋等情感。【初步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请找出文章中能集中表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印象的一句话?想一想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划分层次】1~23~1213~14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抒发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分写部分,分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探究一: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用具体景物描写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分别进行介绍,并赏析五幅秋景图。【提示】通过清晨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桥头秋雨图、清秋佳果图这五幅图画,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可从景物、心境的角度入手分析。碧绿的天色第一幅清晨秋景图牵牛花的颜色疏疏落落的秋草

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的日光境的清静听觉、视觉心的宁静心境的悲凉景物心境第二幅秋槐落蕊图落蕊细腻清闲落寞寂静、悠闲落寞、悲凉景物心境第三幅秋蝉残鸣图衰弱残声啼唱以动衬静“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几声秋蝉的哀鸣就足以牵动作者的心魂,表现出作者的冷落、悲凉心境。景物心境第四幅桥头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息列索落的下起雨都市闲人着装举止、神情声调景物心境有秋的宁静,也有情和景的悲凉。第五幅清秋佳果图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到八九分清秋的佳日景物心境对故都的金秋的眷恋与热爱之中又透露出一种悲凉感: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秋蝉残鸣图秋槐落蕊图清晨秋景图桥头秋雨图清秋佳果图清、静、悲凉探究二:理解作者情感【提示】“淡绿微黄”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的淡色,它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情感体验相一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

作者为什么不写果子成熟时,而写“淡绿微黄”的将熟未熟的秋果景色?【提示】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秋,作者笔下的景物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作者以情寓景,把自己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之中。2.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作者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淡红是暖色调,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气质、审美追求都不符,因而他认为“最下”。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图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以此来显示其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之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3.通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是怎样的。【提示】赞美了故都的自然景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情感,并表达了孤独、忧郁的心情。4.阅读第1、2段,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征。思考: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为什么拿南国之秋做对比?【提示】在描写某一个事物时,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做陪衬。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对比通过对比使北国之秋的特点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

文章的结尾两段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用意何在?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点明喻体所体现的两地秋的区别。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对比的手法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提问: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5.第7~9段,作者在文中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都市闲人”,为什么这样写?【提示】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都市闲人”过着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主观方面: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钟情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情感把握:

文中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如何理解此句?

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读出了作者对秋天的眷念和挚爱,更让人读出了作者对“故都”北京的眷恋,和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1934年的旧中国,内忧外患,但即便破败,即便悲凉,那也是无比珍贵的,是值得自己用生命去捍卫的。因为那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国,自己的根。郁达夫先生也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誓言。1938年,郁达夫赴武汉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后客居南洋,辗转流亡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因暗中帮助和营救当地民众和华侨,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体会眷恋情思探究三:

赏析语言美1.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这样写有何好处?第三,描绘了南北方的秋景、秋味。以上排比手法的运用,是为了写北国的秋天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南国的秋与故都的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出不同的秋意,从而更加明了作者心目中的秋意。第二,较好地表现了忧思之情和孤独落寞的情感。【提示】第一,表达了故都秋的特点。形式多样的排比句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增强语势,深化中心。【知识储备】排比句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排比还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的排比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提示】“秋并不是名花”中的“秋”是泛指,而不是专指南国的秋。说秋不是名花、美酒,是从反面设喻的,因为作者欣赏名花、品尝美酒时,花半开、人半醉的状态才是最佳状态,而领略秋的过程中,这种温开水式的状态是不合适的。2.品析下列句子。(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提示】这里描写了视觉形象、触觉感受。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上去,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觉,这里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无人与其交流,只好与大自然交流。作者的心境是欢喜、寂寞的。感觉和向往江南之秋总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秋景图分写秋之色味眷恋之情总括故都的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_____。

A.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B.下课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C.砖墙突然“轰隆”一声倒下来,吓得旁边树上的鸟儿惊叫着飞了开去。D.加拿大的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解析】选D。文中引号表特殊含义;A项,引号表讽刺否定;B项,引号表名称;C项,引号表强调声音;D项,引号表特殊含义。(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文章就是通过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

优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三个句子运用排比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展示秋的特点,内容丰富,介绍的详尽具体。气势酣畅,突出了南国之秋的意味不足,与故都的秋形成了对比。缺点:语序对应不恰当。前面是“秋的味,秋的色”,对应的语句是“总看不饱,尝不透”,按照常理应是先尝后看,应该写成“尝不透,看不饱”比较好,表达不合逻辑。答案:优点:运用排比的手法,气势酣畅,突出了南国之秋的意味不足,与故都的秋形成了对比。缺点:语序对应不恰当。前面是“秋的味,秋的色”,对应的语句应是先尝后看,而原文则写成了“看不饱,尝不透”,语序不当。(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原句,“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和改句“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相比,原句提到三个地点,“杭州”“青岛”“北平”,既使行程更具体,又暗中含有对比:之所以奔波各地,不远千里赶到北平的原因,就是杭州之秋不如青岛之秋,青岛之秋不如北平之秋。原句分三句,语气舒缓,很有散文的特点,且带有强调的意味,更易于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沉之爱;而改句“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则由于简单而消弱了对情感的表达。答案:①原句提到三个地点,既使行程更具体,又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