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3.4培训练习(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3.4培训练习(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3.4培训练习(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3.4培训练习(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3.4培训练习(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科学空气与生命3.13.4培训练习(1)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仪器连接 C.加入药品 D.收集气体2.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所示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B.反应前后每一种物质的质量均不改变 C.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三种生成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改变3.持久抗疫,科学助力。许多学校在放学后会有专人用过氧乙酸对教室进行消毒。过氧乙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其在常温下会发生反应2C2H4O3=2C2H4O2+X↑,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X为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过氧乙酸无需密封保存 D.过氧乙酸可能具有挥发性4.下列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装置与相关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制取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CO2“验满”操作5.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D.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6.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4Sb+3CO2↑。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Sb2O3中Sb的化合价为﹣3价 C.Sb2O3属于氧化物 D.生成物CO2是常见的燃料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B.光亮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立即伸入氢气中又恢复红色 C.细铁丝在纯净的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克X2和n克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克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克X2完全反应生成b克Z,则同时消耗(b﹣a)克Y29.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内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不同 C.若白磷的量不足,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会偏高 D.若注射器中20mL水最终剩余10mL,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约为20%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单质 C.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蜡烛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11.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12.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取氧气,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为时间()A.B. C.D.13.小强同学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了。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成氧气的速度加快了 B.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了 C.反应中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 D.反应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多5种,最少3种二、填空题14.菠菜因其营养丰富而被广泛种植,但其食用方式却有特殊要求。(1)菠菜生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吸收足够的水分能使其叶肉厚实,食用口感更佳。菠菜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2)坊间传闻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有硫酸钙能与菠菜中的草酸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aSO4+Na2C2O4=CaC2O4↓+X。则X的化学式为。15.182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偶然发现原本在常温下不能和氧气反应的酒精,在铂丝表面却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但铂丝却完好无损。据此他制作了一种铂丝打火机(如图所示),它以酒精为燃料,盖子上装有铂丝。使用时打开盖子,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等待片刻铂丝上的酒精即可被点燃。(1)铂丝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2)酒精在铂丝表面缓慢氧化反应属于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3)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需“等待片刻”才能点燃,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酒精蒸气未立即燃烧的原因是。16.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研发了“液体阳光”技术,实现了简单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其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即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CH3OH),后者是当下重要的清洁燃料。(1)二氧化钛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2)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写化学式)(3)人们认为“液体阳光”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支持该观点的是。(可多选)A.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B.通过该技术在常温下就可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又能节约能源C.若要通过该技术获得高纯度甲醇,需通过蒸馏方式将产物中的甲醇与水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D.使用该技术需要在添加催化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反应条件过于苛刻,技术要求太高(16)(17)17.青田石产于丽水青田,其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印材之一,青田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请回答:(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二氧化硅与焦炭反应能制取粗硅,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2X+Si,则X的化学式为。18.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1)a点的物质类别为;(填“单质”或“化合物”)(2)写出检验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19.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三、探究题20.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MnO2和30%的双氧水制取并收集一瓶O2,应选用的装置为(选填序号);小乐在实验中发现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会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她考虑改进所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则小乐最需添加(填写仪器名称)。(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乐认为利用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装置E完成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她认为还应在装置E的a处(写出相应的操作)。21.小明发现实验室中部分双氧水保存过程中会因自行分解而失效,为探究双氧水自行分解的影响因素,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30分钟的实验,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组别温度(℃)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升)5%10%15%20%25%30%1200247132123015183975110(1)实验前应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2)小明的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3)资料显示,某些化合物对双氧水分解有一定的影响。于是小明用双氧水、氯化铜、氯化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双氧水的浓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小明据此提出加入少量氯化锌以减缓双氧水分解的保存方案,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2.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验证CO2的性质。(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稀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使用方便的效果。下面A、B、C、D4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该装置相同的效果?(填写编号)。(2)在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此展开探究。(3)【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4)【猜想与验证】甲同学认为可能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他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吹气,现象是,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乙同学认为制得的CO2中可能有HCl气体。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他用试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制得的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得出结论是CO2中混有HCl气体。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23.有一批混有MnO2的KMnO4样品.一位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去检验其纯度.取4.00g样品放入图a中充分加热,直到反应完全,并用如图的装置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为1.43g/L,溶于水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1)写出a仪器名称;(2)指出A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3)撤去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填“有”或“无”),原因是;(4)改正A的错误后,A的装置还可用作下列哪一种气体制取;A.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NH3B.稀盐酸和石灰石混合制取CO2C.稀硫酸和锌粒混合制取H2(5)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面处于224mL刻度处(量筒内外高度一致),则气体质量为g,原混合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约为.24.如图所示,甲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乙装置收集氧气。请回答:(1)检查甲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发生装置,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微热试管,如果观察到导管口,说明装置不漏气;(2)甲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需要调节A螺母和(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管通入。25.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①按图甲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②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火焰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待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③向敞口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整个实验过程中,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到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并放出热量;(2)根据图乙中压强变化曲线,de段压强增大对应的操作是;(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字母表示)四、解答题26.初三(1)班学生将采集到的块状石灰石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得样品质量为25.0g.该班甲、乙两组同学共利用这25.0g石灰石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实验过程:甲组:取一定质量的块状石灰石样品于锥形瓶内,加入过量的10%的稀盐酸Mg,测定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的药品质量变化.(如图a)乙组:把剩余的块状石灰石样品研碎成粉末状,然后全部置于另一锥形瓶内,加入10%的稀盐酸Ng,测定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药品的质量变化.(如图b)两组同学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c.问题讨论:(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中,甲组实验消耗的时间更短.(2)两次实验中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比甲:乙=1:3.(3)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7.某品牌钙片的部分信息:①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②每片钙片质量为1克。小应用该品牌钙片做了如下实验:把100克稀盐酸分成五等份,分次将稀盐酸添加到放有5片钙片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钙片中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实验次数12345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20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克4.03.02.01.11.1回答下列问题:(1)5片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总质量为克。(2)计算该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B、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故图示操作正确;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内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图示操作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图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长导管进入,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故图示操作正确。故选:C。2.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醛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加,说法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两种生成物,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改变,说法正确。故选:D。3.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2C2H4O3=2C2H4O2+X↑可知,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O2。A、X是氧气,氧气是一种单质,而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B、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C、过氧乙酸有有刺激性气味,常温下易分解,因此过氧乙酸需密封保存,说法错误;D、过氧乙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因此过氧乙酸可能具有挥发性,说法正确。故选:D。4.解: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故A正确;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D错误。故选:D。5.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甲烷反应生成乙酸,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D、从反应的微观图可以看出,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有的各原子种类和个数与一个乙酸分子中的恰好相同,所以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反应生成一个乙酸分子,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故C错误;D、该过程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D正确。故选:C。6.解:A.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多种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为﹣2价,因此Sb2O3中Sb的化合价为+3价,故错误;C.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所以Sb2O3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生成物CO2不能做燃料,故错误;故选:C。7.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光亮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上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变黑;立即伸入氢气中,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会观察到又恢复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细铁丝在纯净的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3Y2=2Z,反应前X、Y原子个数分别为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X、Y原子个数分别为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Z分子中含有2个X原子和6个Y原子,则每个Z分子由1个X原子和3个Y原子构成,则物质Y的化学式为XY3,说法正确。B、若m克X2和n克Y2恰好完全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则生成(m+n)克Z,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D、若a克X2完全反应生成b克Z,由质量守恒定律,则同时消耗(b﹣a)克Y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解:A、白磷燃烧会发出热量,为防止试管炸裂,可在试管底部放少量细沙,将白磷放在细沙上,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从而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注射器中的水是用于推断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作用不同,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若白磷不足就不能将试管中的氧气完全耗尽,导致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这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解: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带电但它们不是离子,故选项推理不合理。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臭氧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不合理。C、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灯泡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故选项推理不合理。D、蜡烛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中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推理合理。故选:D。11.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都有氧元素,但它们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对;B、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B不对;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三物质不含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所以C不对;D、三物质都含氧元素,故D对。故选:D。12.解: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a中氯酸钾的质量比b中多,a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比b中多。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产生氧气,a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慢;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的b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故选:C。13.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单纯加热氯酸钾相比,质量增加;在反应过程中,当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是部分反应时,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多,有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氯化钾五种物质,当反应物都全部反应时,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少,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三种物质。观察选项,可知答案C不正确。故选:C。14.(1)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因此菠菜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总个数不变,根据反应方程式为CaSO4+Na2C2O4=CaC2O4↓+X分析,还缺少1个SO4、2个Na,则X的化学式为Na2SO4。故答案是:(1)根;(2)Na2SO4。15.解:(1)常温下,不能和氧气反应的酒精,在铂丝表面却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但铂丝却完好无损,故铂丝在该化学反应中作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2)酒精在铂丝表面缓慢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3)燃烧的三个条件为: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缺一不可。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需“等待片刻”才能点燃,酒精蒸气未立即燃烧的原因是酒精蒸气的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故答案为:酒精蒸气的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16.解:(1)二氧化钛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知,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4。(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氢气,化学式是H2。(3)A、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说法正确;B、通过该技术在常温下就可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又能节约能源,说法正确;C、若要通过该技术获得高纯度甲醇,需通过蒸馏方式将产物中的甲醇与水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说法正确;D、由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使用该技术不需要添加催化剂,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2)H2;(3)ABC。17.解:(1)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S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2)由化学方程式:2C+SiO22X+Si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硅原子,所以2X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1)+4;(2)CO。18.解:(1)a点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a点的物质类别为单质。(2)b为氧化物,b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为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单质;(2)CO2+Ca(OH)2=CaCO3↓+H2O。19.解:(1)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此泡沫中含有氧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因此不能用作灭火剂。故填:泡沫中有氧气存在,氧气有助燃性。(2)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00g﹣100g×83%=17g,2H2O22H2O+O2↑,683217gx=,x=8g,答:可产生8g质量的氧气。20.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应选用的装置为BD;小乐在实验中发现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会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改进所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小乐最需添加分液漏斗;(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利用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装置E完成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她认为还应在装置E的a处添加装置,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紫色石蕊的纸花变色。故答案为:(1)BD;分液漏斗;(2)CaCO3+2HCl=CaCl2+H2O+CO2↑;添加装置,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紫色石蕊的纸花变色。21.解:(1)塞紧双孔塞,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将导管一端浸没在水槽中,双手捂热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有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塞紧双孔塞,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将导管一端浸没在水槽中,双手捂热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有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催化剂等,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温度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增大,其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增大;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相同时,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体积增大,因此小明的实验,假设可以是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随着反应物的浓度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随着反应物的浓度增大而增大;(3)该方案是合理,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加入氯化铜,双氧水的浓度迅速下降,说明氯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而加入氯化锌的双氧水比不加任何物质的双氧水浓度减少的更缓慢,说明氯化锌可减缓双氧水的分解,故答案为:合理,在相同时间内,加入氯化锌的双氧水比不加任何物质的双氧水浓度减少的更缓慢。22.解:(1)A、看起来行,但由于锥形瓶中液体太多,所以不适合将液体压回的操作,故A错误;B、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球形瓶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球形瓶,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正确;C、操作错误导管在液面以下,不适合气体的排出,导管应该刚露出试管塞为宜,故C错误;D、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D正确.故选:BD;(4)向石灰水中吹气时,因为其中含有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乙同学认为制得的CO2中可能有HCl气体.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生成的二氧化碳一起逸出;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也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1)BD;(4)石灰水变浑浊;盐酸易挥发;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也能够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