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次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此举旨在A.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 B.巩固陕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C.团结中间阶层孤立反共顽固势力 D.推进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2.我国发电厂从1925年的456座增到1929年的724座(企业自备电厂149座),发电设备容量达835366千瓦(企业自备电厂308126千瓦)。到1936年,中国发电设备容量增加到1365792千瓦,年发电量44.5亿千瓦时。这一时期中国发电设备的发展A.改善了社会生产生活环境 B.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C.满足了当时民众用电需要 D.说明中国的水力发电最为迅速3.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4.20世纪上半叶的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土地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例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人。由此可知当时A.新经济政策带动市场活跃 B.反法西斯战争的人力调整C.农业集体化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建设改变人口布局5.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C.马克思主义D.新文化运动6.如表是1780—1851年,英国某项商品的进口数量统计曲线。该商品最可能是A.茶叶 B.煤炭 C.棉花 D.羊毛7.如表是20世纪世界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次数统计,是根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据此可以说明20世纪80年代29场国与国之间:19场,占66%国内冲突:10场,占34%1990-1994年18场国与国之间:3场,占17%国内冲突:15场,占83%A.世界整体发展形势日趋缓和B.国际格局变动导致国内矛盾激化C.两极格局有效维护了世界和平D.军事大国不再是武装冲突的主角8.明朝万历年间,由于田不赋用,皇帝派亲信宦官充当地方“财税特派员”,宦官用增税、滥税的方式大肆搜刮银两,致使苏州爆发了大规模织工反矿监税使暴动。从侧面反映了A.明朝宦官掌控国家朝政 B.苏州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明朝地方制度发生异变 D.苏州出现资本主义萌芽9.万历时期,北方地区如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白银的广泛使用 B.商业市镇的兴起C.长途贩运的兴盛 D.地区经济的差异10.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1.与法德等欧陆国家相比,美国在现代化启动时期最突出的优势是A.自然资源丰富 B.没有封建传统束缚C.外来移民数量庞大 D.发明众多科技领先12.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A.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13.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年-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这反映了A.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 B.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C.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竞事业 D.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14.1934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但最多只能削减50%。到1962年,美国《贸易扩展法》允许总统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产品出口有权削减100%的关税,而且总统也有权取消现行税率为5%或不到5%的产品的关税。这一变化A.导致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B.推动以美元为中心货币体系的形成C.表明政府放弃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客观上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15.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是A.中书省 B.西藏地区 C.辽阳行省 D.岭北行省16.下表为493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苏联428—429年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4932年工业中4.52.43.5农业中4.844.76.4零售商品流转额中7594400国民收入中447.393A.社会主义建设急躁冒进 B.各经济部门之间实现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确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目标17.史书记载:“赵宋立国,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谓近臣日:‘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以至于出现‘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的局面。”这说明宋代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实现了官员间的相互监督C.治国理政方式发生了转变 D.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18.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里,东至王江径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这表明当时A.工商业市镇已开始兴起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D.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19.俄国著名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在总结16-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特点时指出,“国家日益膨胀臃肿起来,而人民日益贫困消瘦下去”,国家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克留切夫斯基的上述论断实际上A.总结了16世纪以来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B.分析了沙皇扩张政策的产生原因C.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D.论述了沙皇制度出现的历史必然20.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 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21.较之唐五代,北宋农业中的租佃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这一变化的影响是A.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C.商品经济发展条件成熟 D.土地买卖现象更加频繁22.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主张:“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据此可知,二者A.都主张加强自身修养 B.都强调经世致用C.求理途径上相互矛盾 D.都提倡“灭人欲”23.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A.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主导作用B.赋予了“一国两制”政策新的内涵C.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互不分离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24.谢国桢曾给“野史笔记”下过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也可以说是稗乘杂家”。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的历史笔记于中唐出现,至两宋时期繁荣昌盛,蔚为大观。唐宋“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繁荣B.政治环境相对宽松C.印刷术的发明D.科举制的推行发展25.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26.1947年5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先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了7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2亿美元的援助。这两次行动反映出美国A.力图遏制共产主义影响 B.推动了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C.企图打破雅尔塔体系 D.主要以战争和经济手段扩张27.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如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部分代表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战国·魏·文桘西疆司寇(印)战国·齐·大车之鈢(玺)A.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28.某《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一声明签署的时间是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4年29.“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写到:“1999年12月,中国发放第一张社会保障卡。全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卡制度,人民群众从此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社会保障服务。截止到2018年底,社会保障持卡人数达到12.27亿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的条件有①综合国力提升②信息技术推广③法制建设进步④城乡差别消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张扬个人行为的自主和权利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伏尔泰《哲学辞典》材料中“孔子法规”指的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家学派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实践中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春秋末期,其核心是“仁、义、礼、智”;秦朝时,遭受毁灭性打击;汉武帝时,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到宋代,儒家思想与佛教和道教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哲学流派——理学,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明朝中期,形成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主张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费孝通将这种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通路称为中国人的“差序格局”——摘编自李宁《“大一统”——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材料二在古代欧洲,政权与教权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奴隶制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结束,西欧长期陷入无政府状态。在混乱动荡的社会中,人们渴望王权与秩序,君权神授的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应运而生。此后,世俗君权和宗教神权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斗争,经历了罗马帝国的二元平等并列、11世纪之前教权臣服于王权、12世纪到13世纪教权强盛、14世纪政教斗争等历史阶段.——摘编自王芳《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构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时期儒家治国思想的主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国家治理理念的异同。33.城市见证历史,城市发展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3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3.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4.7公里)的都城建制。材料二(4)材料一、二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这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三:4949至3044年中国城市化率年份494949664978498349944995年4997300030083044城市化率%40.6%13%47.9%34.43%10.37%39.04%39.93%10.33%11.68%54.37%(3)结合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率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概括说明每个阶段特点形成的原因。材料四49世纪以来,英国的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发展,基本上由私人投资者进行建设、运营、管理,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例如:到30世纪初期伦敦地铁依然由6个独立运营者运营,换乘不衔接,票务系统不统一,管理十分混乱。二战后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作为逐渐不被接受,而且由于战后公共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无法由私人提供。4911年艾德礼工党政府上台,不但对公共交通进行计划和管理,还通过企业国有化直接成为了公共交通的提供者,并负有监督的责任。50、60年代,是英国交通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和发展时期,但从4911年到4979年,政府公共服务开支不断扩大(包括公共交通政府投资和补贴),并于4975年达到峰值,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3.8%。4979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对公共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但是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仍然给与了相当程度的扶植政策和资金投入,并且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3)结合所学,从英国政府作用发挥的角度(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城市见证历史”关键词表重庆谈判深圳经济特区巴黎公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费城《独立宣言》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南京《临时约法》上海中共一大北平和平解放巴黎《人权宣言》(4)阅读上表,从“城市见证历史”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是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以扩大统一战线,故A正确;巩固陕北根据地不是主要目的,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为了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故D错误,2、A【解析】

材料反映近代中国发电厂和装机容量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改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故选A;材料没有比较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B错误;近代中国重工业落后,电力无法满足民众用电需要,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水力发电的信息,D错误。3、A【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粤海销烟……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分别是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和香港回归,③《马关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①②④,选A项。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点评: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但难度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但近年来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形以越来越明显,希引起注意。【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4、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布局得到改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此时人口大量转移的原因,排除;战争使城市人口减少,并非增加,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材料所给时间信息“1918年”可排除A、B两项,A项是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B项是在19世纪末。材料中“盲目输入西方学说”针对的是新文化运动提倡西学、否定传统文化的主张,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因此C项错误。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6、C【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780—1851年”可以联系此时间段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是以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而发明机器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英国大量进口棉花,纺纱织布,再将布运到世界各地销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原料,排除。7、B【解析】

从表中可知,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战争大幅减少,国内冲突加剧,说明在冷战掩盖下国内矛盾暴露出来,故B正确;从数据上看,冷战后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就有18场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不能说明世界形势在缓和,故A错误;C、D材料均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B【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大规模织工参与暴动,侧面反映出当时苏州工商业发达,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因此B选项正确;仅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A选项,排除;C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选项不是材料侧面体现的内容,排除。故选B。9、D【解析】

据材料“万历时期,北方地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可知,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和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货币的问题,A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不能推断“商业市镇”的兴起,B说法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10、D【解析】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但又讲中学为道,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前后有冲突的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回避顽固派的攻击,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答案为D项;其目的不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排除A项;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郑观应作为早期维新派,已经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没有鄙夷外夷的观念,排除C项。11、B【解析】

美国是通过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的国家,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选项B正确;自然资源、移民数量以及科技均不是美国的突出优势,选项A、C、D排除。12、B【解析】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但客观上却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经济上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因此“种豆得瓜”的“瓜”是指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故B项正确;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是洋务运动的主旨思想下产物,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并没有促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故C项错误;“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属于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不是得的“瓜”,故D项错误。【点睛】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这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③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3、B【解析】

根据材料“1871年4月”“科学的完整的教育”“职业教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现代工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材料“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体现了法国政府确定这些原则的目的是提高法国国民整体素质以适应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发展,因此材料内容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教育的实用性,而非理性主义,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对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两者的举措不过是顺应时势,并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票共和”指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材料中的“1871年4月”及“巴黎公社”等信息不符,故D选项错误。14、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战后美国的经济政策变化。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六十年代对关税政策的放宽,这样做客观上可以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故D项说法正确;六十年代并未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贸易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政府干预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不会放弃,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15、B【解析】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于公元7~9世纪时建于青藏高原的古代藏族政权名,故由材料“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可知宣政院负责管辖西藏地区,故B符合题意;中书省是元代最高行政机构,故A不符合题意;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均为元朝名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A【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农业所占的比例428年只占4.8,五年计划的指标也只有44.7,而到4932年却达到了6.4,这明显是急躁冒劲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各部门之间的基本平衡,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于4936年建立,故C选项错误;材料的时间是一五计划时间,但看不出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目标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17、C【解析】

宋代重用读书人,材料“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说明宋代和前代相比治国理政方式发生了转变,故选C;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材料也没有涉及对官员的监督,排除B;“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故选C。18、B【解析】

材料只是提到明代存在工商业市镇,但无法体现“开始兴起”,排除A;材料中系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反映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选B;材料反映的短途贸易而非长途贩运,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区域交通网络,排除D。19、C【解析】

材料中,克留切夫斯基强调了“国家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历史传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苏联依靠国家和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由此可知,这一论断实际上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故C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故A错误;材料和沙皇扩张、沙皇制度没有关系,故BD错误。20、D【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了白胡子了”可知作者意在强调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故选D;夏鼐意为中华文明起源远远早于商代,但并不意味着起源模糊不清,排除AB;“争论激烈”的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C。故选D。21、A【解析】

材料“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表明佃户的人身自由得到加强,佃户可利用这种自由建立新的租佃关系来获取更多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A正确;材料表明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佃户的人身自由加强,但不能反映其去从事工商业,C错误;租佃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对佃户的管理放松,不会影响土地买卖,D错误。故选A。22、A【解析】

依据材料中“诚意、正心、修身”、“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等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朱熹和王阳明都重视人的自身修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顾炎武提出的,排除;二者只是求理方法不同但并不矛盾,C选项错误;D选项只是朱熹的主张,排除。23、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使香港的发展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促进,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利于政治关系的巩固在,作为命运共同体的香港与祖国便难以分离了,故C项正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是在对香港经济发展给予宏观指导和建议,香港在政治与经济发展上有自主权,故“主导作用”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超级联系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它利益于“一国两制”,但并未影响“一国两制”的内涵,故排除B项。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确定的,拓展香港国际活动空间违背“一国两制”根本原则,故排除D项。24、D【解析】

“野史”是“笔记”,写作者的目的并非出版发表,给其他人看,它与世俗文学的兴起,缘于市民读者群体的扩大不同,因此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A项排除;专制统治整体呈加强趋势,政治环境宽松缺乏史实依据,B项排除;由于“野史笔记”不出版,与印刷术发明关系也不大,C项排除;材料明确表示,“野史”的作者是文人学士与贫士寒儒,这些人哪里来的呢?科举促进了全民向学风气的形成,但科举考试即使考了,也不一定能够做官,落选者及中举没能做官者的一部分,便成为材料中的文人学士、贫士寒儒,这个阶层在科举制之前虽不能说不存在,但其队伍肯定与唐宋时是没法比的,所以,D项正确。25、C【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称义的意义,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应该是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故C正确;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故A项中“解放”、B项中“动摇”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与罗马教皇的权力问题,故D不正确。26、A【解析】

“1947年5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先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了7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2亿美元的援助”表明这两次行动反映出美国力图遏制共产主义影响,A正确;B与杜鲁门主义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战争不是美国扩张的主要手段,排除D。27、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战国玺印作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的凭证,有利于适应战国时期打破传统世袭特点的官吏选拔制度及提高政令执行效率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反映战国时期集权体制的萌芽,故B项符合题意;封建体制即分封制,开始崩溃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题干不能直接反映诸侯争霸的形势,排除C项;题干中部分代表官印不能说明战国时期玺印的统一风格,排除D项。故选B。28、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时间是1972年,B正确;排除ACD项。29、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主要利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推广和法制建设进步,故A项正确。30、A【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信仰《圣经》和个人对上帝的真诚忏悔等信息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张扬个人行为的自主和权利,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教会和国家关系的看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用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宗教礼仪的否定,材料反映的是反对购买赎罪券,排除D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孔子法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要相互关爱。统治者要以德治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原因: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会的欺诈,主张开明君主制。17—18世纪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私欲横流,而孔子的思想能够成为西方人学习的榜样。【解析】

孔子法规:依据材料的描述,结合孔子的思想可知,孔子法规是指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要相互关爱.统治者要以德治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原因:结合伏尔泰所处的时代、阶级立场、思想主张以及孔子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会的欺诈,主张开明君主制。17~18世纪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私欲横流,而孔子的思想能够成为西方人学习的榜样。32、(1)主张:春秋,主张仁政与礼治,通过礼乐教化建立道德体系与社会等级秩序,实现社会结构稳定:秦,仁政理念不受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汉,大一统思想,符合加强专制申央集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儒家学派得到尊崇:宋明,理学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已经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心学将个人心性修养与儒家经世理念相结合。(2)相同:都维系封建等级制度:把思想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的手段:都宜扬君权神授;都顺应了潮流,利于社会秩序的重建。不同:①中国以王权控制为主、礼乐教化为辅,达到国家治理目标,降低治理成本:儒、释、道三教最终合流,以劝诫、引导方式辅助皇权统治。欧洲宗教神权在国家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王权与教权处于长期斗争状态,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时期”。②中国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有助于形成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儒家思想成为文化的主流,推动国家文学艺术繁荣;抑制商业;压制妇女。欧洲教权与政权相互争斗,社会长期陷入动荡状态;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在神权与王权的双重统治下,科技文化发展严重滞后。【解析】

(1)根据材料中春秋末期、秦朝、汉武帝时期、宋代和明朝中期对儒学不同内容的记载可概括出不同时期儒家治国思想的主张,从而对这些主张进行分析。如春秋时期儒家主张仁与礼,通过礼乐教化建立道德体系与社会等级秩序,实现社会结构稳定;秦代儒学遭到毁灭性打击,说明儒家的仁政思想不受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符合加强专制中央集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宋代出现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明代出现的心学则将个人心性修养和儒家经世理念相结合。(2)综合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在混乱动荡的社会中,人们渴望王权与秩序,君权神授的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应运而生”等信息可知,中西方国家在治理理念上的相同之处在于都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理念是维护国家统治的手段,都宣扬了君权神授,都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建。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以王权为主,礼乐教化为辅,而欧洲则是宗教神权在国家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儒家思想以维护统治秩序为己任,对国家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而欧洲则是教权与政权的斗争,导致社会长期动荡。33、(4)特点:材料一体现了等级分明的特点;材料二体现了布局严谨,皇权为中心。政治特点:西周为分封制、宗法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贵族政治,世卿世禄。明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3)阶段及特点:4949—4978年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4983—4997年为初步发展阶段,(30世纪80、90年代)缓慢上升。3000—304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因:建国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我国经济水平落后,加上“左”倾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城镇化速度缓慢。30世纪80、9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本世纪初的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材料表明,49世纪初到二战前,英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任由市场发展,英国城市公共交通有所发展但十分混乱;二战后到3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强力干预,公共交通得到发展,但是造成财政赤字,企业效率低下。3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部分恢复了自由主义,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同时依然发挥政府的作用。以上内容表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英国政府职能不断调整,英国政府既重视市场竞争又发挥政府的作用,注重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协调,保障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4)示例:主题:城市见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关键词:上海中共一大、重庆谈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