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5向海图强-中国和世界的海洋开发和治理经略教师用书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5向海图强-中国和世界的海洋开发和治理经略教师用书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5向海图强-中国和世界的海洋开发和治理经略教师用书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5向海图强-中国和世界的海洋开发和治理经略教师用书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5向海图强-中国和世界的海洋开发和治理经略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五向海图强——中国和世界的海洋开发和治理经略热点聚焦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空间,是各国经贸文化沟通的自然纽带。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的实力,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对海洋价值的相识程度。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仍有摩擦,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意识的树立日益得到关注,因此,特殊要关注以下视角:(1)海防体系与制度探讨,尤其是明清时期对倭寇、海盗活动的防控,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对当前海洋战略仍具有启迪与现实意义。(2)海上贸易探讨,包括对海商群体的探讨,对中国与欧洲及东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的探讨,从海洋的视角反映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发展及演化。(3)运用相关理论、视角、方法对海洋社会的人群行为及历史文化进行分析和探讨。(4)从国际地缘政治视角对海洋经济、海洋管辖权、海洋开发、海疆治理等多领域进行深化探究。国家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海洋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吸引力、国民的整体形象等方面。近年来,对海洋史的全面深化探讨成为学术热点。视察与反思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学术探讨路径,可以发觉史学探讨中的诸多问题,因此,海洋史的探讨成为高考命题的关注领域。学问整合一、对海洋的探究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究(1)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3)从1405年到1433年,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2.西方对海洋的探究(1)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2)全球航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伽马发觉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部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欧洲人还开拓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3)苏伊士运输河: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输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4)巴拿马运输河:1914年巴拿马运输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二、西方海权意识形成1.概念:制海权是一种军事、地缘政治理论,指海军兵力在肯定时间,肯定海疆内所驾驭的限制权。分为有限制海、肯定制海、争夺制海等。2.提出(1)19世纪80年头,制海权问题成为近代海军战略的重要理论。提出海军作战的根本任务是破坏敌人海上交通线,封锁敌国海口,必要时歼灭敌国海上作战力气,攻占海岸要塞与港口。(2)1890年美国人马汉的海权论的创立。认为海权不仅是指用于海洋的海上军事力气,还包括平常的海上贸易和航运,“涉及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全部事情”,海权论创立后,西方各国纷纷以之为理论基础,建设各国海军。三、16世纪以来世界大国的海洋经略(1)大航海时代(16世纪):葡、西海权角逐与兴衰葡萄牙通过达·伽马远航成为东方殖民帝国;西班牙通过哥伦布发觉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树立了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旨在攫取金银、垄断贸易、传播天主教,其国家形态有深厚的中世纪色调,阻碍了海洋财宝向产业资本转化。最终,葡、西的封建殖民扩张,被英、法、荷资本主义贸易创新者超越。(2)大西洋时代(17—19世纪中期):荷、英、法的角逐与兴衰①荷兰凭借造船业,制度保障及强大的金融支撑,17世纪限制海洋运输通道谋取了海洋霸主地位。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见自由贸易。但荷兰是松散联邦国家,唯凭商业立国,最终被英、法超越。②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起先,法国海权受到英国的挑战,最终法国海权衰落,一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掣肘,二是因为陆海战略地位上重陆轻海。③英国通过无敌舰队之战、三次英荷斗争,英法殖民斗争,最终崛起为海上霸主。英国历届政府坚持把赢得制海权作为战略目标,使海权、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三者结合,成为英帝国大旺盛的基石,英国领先进行工业革命,推行以自由贸易政策为基础的新型海权。自由贸易政策不仅使英国成为最大的赢家,其他国家、公司以及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成为获益者。正是这种共赢性,使英国主导的海洋秩序得以长期维持。(3)全球竞争时代(20世纪以来)的海权博弈①德国的世界政策。19世纪末德国快速实现工业化后,威廉二世将俾斯麦“大陆政策”调整为“世界政策”,提出建立世界帝国战略目标。②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1868年,明治天皇上台后起先建立海军。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迈开了海外扩张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斗争之后,日本成为东亚海军强国,经过日俄斗争,日本独霸了东亚海权,成为世界海军强国,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占据了德国在中国的据点青岛,接着又占据了南洋群岛,并把驱除舰派到地中海。二战中,日本的海上力气发展到了极致。③俄罗斯—苏联。俄罗斯的崛起有赖于不断夺取出海口的海权扩张。二战后,苏联在海军建设上的投入,使其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海上争雄的力气。但苏联耗资巨大建立的海上力气基本没有经济回报,注定不会维持很久。④美国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工业革命后,美国将扩张目标指向太平洋地区;马汉的海权论促进美国海权扩张,美国打着维护自由贸易的旗号,大力发展远洋海军。二战后美国登上霸权的顶峰。四、近代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构建中海权因素的发展1.19世纪40—60年头的海权观(1)对“以守为战”的反思:林则徐等人“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此种战略是对传统海防战略的接着。具有内向性、保守性。放弃了对制海权的限制。(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舰炮可购自外洋,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法。主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力气。主见民间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自由发展,是一种内守与外攻相统一的海防观。2.19世纪70年头海疆危机后传统海洋观的艰难转型(1)船政兴废之争与航海权利之争:一是发展近代海防起先初步成为朝野共识。二是把“自强”与“求富”联系起来,反映了晚清海洋观起先由单纯的军事防卫扩展到发展民用经济、“略分洋商之利”的趋势上来。(2)第三次海防策略大探讨:详细提出组建近代化海军、建设沿海防卫体系、开设矿源、架设电报线路等详细主见。主见海防、塞防并重。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内陆扩大到东南海疆的看法是传统国土国防观念向近代国防观念的转变。(3)建立近代海防的最初努力:1875年清廷近代海军建设起先进入实施阶段。海军衙门的成立;海军的舰船购买与自造;海军基地与海岸炮台的建设;培育海军人才与新式海军的训练。3.甲午中日斗争后晚清海洋观转变的特点:随着海权论思想的传入和甲午中日斗争后晚清政府着手复原海军建设的努力,国民海洋意识普遍提高,在20世纪初期兴起一股声势不大但颇具特色的海权思潮。主要表现:第一,对于传统守土防卫思想向近代主动主动进取海权观念的转变。其次,对于海洋从单一海防观念到爱护海洋利益观念的转变。五、当今中国海洋治理的创新1.提倡世界各国同等参加海洋治理。2.建设和平、平安、旺盛、开放、漂亮的海洋命运共同体。3.建立和谐海洋,促进海洋经济融合性发展。4.实现人类与海洋共生共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对应训练1.(2024·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明朝的郑和船队经常在东北季风强劲的三月初从江苏太仓动身远洋航行。同时,郑和船队还利用了这一时期海流和波浪的作用自北向南顺当远航。这表明当时(C)A.中国自然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B.我国的综合国力超越西方C.国人利用自然的认知水平较高D.明朝统治者激励海外贸易【解析】国人利用自然的认知水平较高,与材料中“利用了这一时期海流和波浪的作用”“常在东北季风强劲”远航相符,故选C项;文艺复兴以后,面对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探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领先世界”与材料中“明朝”不符,且只靠航海技术并不能说明整个自然科技水平,解除A项;只靠航海技术并不能说明综合国力,解除B项;材料主旨是航海技术,未涉及激励海外贸易,事实上明朝统治者多数时候实行海禁,解除D项。2.16世纪20年头,欧洲的一支探险船队的编年史官和领航员在完成航行时才发觉,他们最初各自计算时间的方式是错误的,实际航行用时比他们想象中的多了一天。这次航行(D)A.开拓了欧亚非之间的新商路B.引发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侵略C.导致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D.空前扩展了人类的地理空间视野【解析】据材料“16世纪20年头”“实际航行用时比他们想象中的多了一天”可知,材料指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体现出人类在探险过程中发觉地球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大,这空前扩展了人类的地理空间视野,故选D项;1497—1498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动身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解除A项;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后,引发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侵略,解除B项;新航路的开拓引发商业革命,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解除C项。3.1609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最早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他提出这一理论主要是为了(A)A.扩大荷兰自身海洋利益B.与西班牙争夺海洋霸权C.联合西欧国家对抗英国D.缓和西欧各国海洋冲突【解析】依据材料,17世纪初“荷兰人格劳秀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公海航行自由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班牙的海洋霸权,推动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故选A项;与西班牙争夺海洋霸权,最终也是为了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解除B项;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有利于后期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但其目的并非联合西欧国家对抗英国,而是针对西班牙维护自己利益,解除C项;公海航行自由有利于缓和西欧各国海洋冲突,但这是这一理论的影响而非目的,解除D项。4.(2024·丹东市高三二模)2024年,我国成立中心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整体推动,并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心外事工作中。这体现了(A)A.党将外交工作与涉海问题统筹规划B.国际海洋秩序的相应变动与调整C.党起先着手部署维护海洋权益工作D.中国为世界发展供应了中国方案【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知,维护海洋权益工作是中心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内容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将外交工作与涉海问题进行统筹规划,故选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我国“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心外事工作中”,并没有涉及“国际”,解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心外事工作中”,但是看不出“起先”的相关内容,解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了我国的一些详细做法,并没有述及该做法对“世界”的影响,解除D项。热考主题练(五)一、选择题1.(2024·衡阳市一模)宋代由于政治上的弱势,使得它在朝贡贸易中不再追求政治目的,回来了贸易中的经济本性,这反而让政府和民间商人集团在这种经济联系中获得了好处。“好处”体现在(B)A.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C.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D.加速了大批市镇的兴起【解析】题干提到的是宋代朝贡贸易不再追求政治目的,而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这样就让政府和民间商人因为逐利而主动参加并推动海外贸易不断发展,所以这种好处就是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题干提到的是对外贸易方面的内容,与国内经济重心的转移无关,解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海外贸易的发展,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国内贸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二者无必定关联,解除C项;题干所述为海外贸易发展的变更,与国内商业发展和市镇兴起无关,而且大批市镇的兴起是在明清时期,解除D项。2.康熙帝曾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这反映出清王朝(B)A.已经将边防的重点转向海疆B.预见到中国海患问题的严峻性C.实行了更为主动的对外政策D.相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解析】据材料“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可知,康熙已经意识到西方强大的对手就要来临,故选B项;材料只是预言警示,看不出实际动作如何,解除A项;当时实行的是被动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解除C项;工业革命起先的标记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独创珍妮纺纱机,而康熙在位时间是1662年—1722年,解除D项。3.16世纪末,荷兰制图学在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制图基础上快速发展,1600年,莱顿高校设立地图制作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要求商人在航海中绘制日志,1634年布勒家族出版了收录160幅世界地图的地图集并运用多种欧洲语言进行出版。据此可知(B)A.地圆学说被欧洲广泛认可B.殖民须要推动制图学不断进步C.地图学推动新航路的扩张D.荷兰政府支持地图产业的发展【解析】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主动参加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殖民须要推动制图学不断进步与材料中“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要求……”相符,故选B项;材料中未涉及地圆学说,解除A项;1487年,迪亚士发觉“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与材料中“1634年”不符,解除C项;“莱顿高校”“荷兰东印度公司”“布勒家族”都不是政府,解除D项。4.航海法案(TheNavigationActs)又译作航海条例,是指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的爱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在法案中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此举的主要目的是(D)A.保障其稳定的销售市场B.确立世界海上霸主地位C.扩大海外贸易,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打击荷兰,促进航海和工商业发展【解析】据材料“爱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可知,1651年《航海法案》是为了保证英国本土的产业发展,并解除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荷兰在贸易上的竞争,以打击荷兰,促进英国航海和工商业的发展,故选D项;“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说明矛头直指荷兰,而不是保障其稳定的销售市场,解除A项;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斗争”的成功,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并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解除B项;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中心,解除C项。5.1841年8月,清政府对英军的厦门防卫战的清军共计5680人,但驻守当地的福建水师提标4300余人中参战者却不足2000人。这说明(C)A.鸦片斗争的规模渐渐扩大B.中英双方军事力气悬殊C.晚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淡薄D.清政府坚守天朝大国心态【解析】依据材料“但驻守当地的福建水师提标4300余人中参战者却不足2000人”可知,鸦片斗争爆发后,用于海防作战的兵力少,说明晚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比较淡薄,故选C项;材料只涉及厦门防卫战,无法体现斗争规模的扩大,解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英国的军事力气,没有进行对比,解除B项;材料只涉及清政府的军事分布和参战状态,不涉及对外看法,解除D项。6.(2024·南通市高三3月大联考)鸦片斗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但海防发展迟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剧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这反映了海防建设(A)A.是民族危机下的被动选择B.得到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C.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D.盲目借鉴了西方先进科技【解析】“鸦片斗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但海防发展迟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剧烈呼吁整饬海防”说明中国对国防的建设都是外力侵略下的被动回应,故选A项;“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政府投资和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利润,不是民间资本的投资,解除B项;“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依据所学,这支海军在甲午斗争中全军覆没了,可见并没有维护领土完整,解除C项;据“鸦片斗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可知,这是看到鸦片斗争中中国军队的问题而作出的选择,不是盲目的,解除D项。7.(2024·南平、龙岩、三明、宁德高三检测)1903年,梁启超受美国人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发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强调“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这反映出(B)A.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发生质变B.社会精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C.民国时期海权意识渐渐兴起D.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加剧【解析】据材料“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可知,梁启超关注海权,希望国家重视海权,体现了学问分子的家国情怀,故选B项;“发生质变”不符合史实,解除A项;1903年为晚清时期,非民国时期,且“兴起”无法从材料获知,解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梁启超的思想受美国学者影响,并不能推出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状况,解除D项。8.(2024·茂名市高三级其次次综合测试)推动下表所列宣言或公约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时间宣言、公约参加国内容1970《蒙德维的亚海洋法宣言》智利、乌拉圭等拉美9国宣布沿海国有权确定其领海主权和管辖权的范围;把签署国的领海或专属管辖区扩大为200海里1972《圣多明各宣言》拉美15国主见领海和承袭海的总宽度可达200海里1982《联合国海洋公约》通过119国签署(美英等国拒签)一国可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约370公里)的海疆拥有经济专属权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受到阻碍C.欧洲联盟初具规模供应了成功的范例D.政治多极化推动了经济多极化【解析】近代以来的国际体系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建立的,广阔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有鉴于此,二战后新兴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通过缔结公约或发表联合宣言等形式主动争取海洋权利,故选A项;签订这些公约或宣言的国家并非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并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解除B项;欧盟是1993年成立的,时间不符,解除C项;经济多极化会推动政治多极化,D项逻辑关系颠倒,解除。二、非选择题9.(2024·德州市高三3月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海权战略学说美国的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代表作是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链条是:强大的海军——海战——歼灭敌方舰队——取得制海权——打通本国与世界市场的通道并确保在远方的商业优势——保持帝国的不断增长。马汉的“海权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欧美发达国家。英国闻名的海权战略学者有约翰·科洛姆、朱利安·科贝特等,代表著作有《论我们的商业爱护和海军力气安排》等。科贝特提出了取得相对制海权——维护海上交通线畅通——在陆上实施有限斗争——支援陆上盟友或者实现陆上有限目标的逻辑链条。法国海权战略思想较为人熟知的是“青年学派”,其核心观点是:法国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新技术供应的可能性,建立一支由小型、快速舰种为主力的舰队,运用鱼雷、潜艇等技术,避开敌人大舰队,打击敌人的商业航线,制造敌国内部混乱,使敌人最终按有利于法国的条件谈判。德国最为人所知的海权战略思想,是海军元帅提尔庇茨的“风险理论”。提尔庇茨认为,德国所要做的是,强大到肯定程度,即可变更英国对开战的评估。因为假如英国与德国开战,英国即使获胜,其实力也会大大折损,导致其无法再在第三方海军面前享有优势。这样的风险会威慑英国的进攻行动。——据师小芹《海权战略思想寻迹》结合所学学问,对材料所述现象加以解读。【解析】解题步骤一般分为两步,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