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复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时作业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 复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时作业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 复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时作业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 复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时作业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 复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刺高考一轮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时作业(原卷+答案)人们去一个地方越频繁,那么活动地点出现数量越多;频率越高,活力就越高。可以用活力指数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活力度,其中活动类型是否多样,活动场所是否丰富及出入场所频繁程度,三者都能影响活力指数。结合下图完成1~3题。1.判断甲代表的工作日限定的是哪种功能区()A.文化创意B.娱乐购物C.办公教育D.高端住房2.乙是青少年,判断青少年活力度较稳定的原因()A.停留时间短B.通勤频率高C.活动类型多样D.活动地点和目的较单一3.地铁修建会带动沿线区域发展,某处活力程度较高,但受地铁影响较低,其可能原因是沿线地区()A.流通频繁B.人口增长缓慢C.人口容量大D.人口密度小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eq\o(\s\up11(),\s\do4(图1))eq\o(\s\up11(),\s\do4(图2))4.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5.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抵御外敌B.蓄水发电C.防洪排涝D.美化环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C.促进劳动力就业D.提高城镇化水平7.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A.ⅠB.ⅡC.ⅢD.Ⅳ8.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图所示)。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9~10题。9.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饮食用水B.提供洗涤用水C.排放生活污水D.灌溉农田菜园10.该村落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作用是()A.保温隔热B.防震减灾C.防雪防雹D.防潮防蛀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图,图中数码分别表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和商业区。据此完成11~12题。11.①②③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B.轻工业区、重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D.轻工业区、商业区、重工业区12.②功能区布局的环境优势是()A.对水环境影响小B.对住宅区影响小C.环境承载力较强D.交通运输方便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下图为某城市小区房价热点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关于该城市道路交通网的时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该市道路网不断向内收缩B.城市道路向西向南扩展C.城市道路网密度趋向均匀D.新老城区交通日益拥堵14.该城市房价的空间分布说明()A.交通发展导致精英阶层外移B.老城区住宅具有较大吸引力C.河流吸引力在新城区更明显D.地形成为该地发展主要因素15.今后,该市的城市规划仍需()①外迁老城区全部功能②加快旧城的改造③加强新老城区交通连接④鼓励老城区居民外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长沙市地形独特,湘江将城市一分为二,西侧主要是低山丘陵,东侧多为平原。该市总体布局按照“一主”(城市主体)、“两次”(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构筑青山、秀水、绿树、名城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形成两带(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两圈、五楔为骨干的绿色空间格局。下图示意长沙市2003~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1)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对长沙市的有利影响。(6分)(2)指出确定长沙市各规划区的功能需要考虑的地理要素。(4分)(3)沿长沙市主轴线方向,绘制地租变化曲线。(4分)参考答案1~3.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在18:00~20:00活力最高,18:00为下班以后,故该区可能为娱乐购物场所,B正确;文化创意、办公教育应在上班时间活力较高,A、C错误;高端住房属于少数消费群体,数量少,人员出入频率低,活力指数不高,D错误。故选B。第2题,青少年在社交方面较少,主要场所为学校,在学校停留时间长,通勤率低,生活活动单一,活力较稳定,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3题,流通频繁,对交通运输需求较大,地铁对其影响大,A错误;人口容量大、人口增长速度与地铁影响高低关系不大,B、C错误;人口密度小,说明人口流量小,人口数量少,地铁对其影响程度较低,D正确。故选D。答案:1.B2.D3.D4~5.解析:第4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古村落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塘中养鱼,呈散村聚落结构。A、B选项图中,聚居地相对集中,鱼塘分布在村落周围,不符合散村聚落结构特征,A、B错误;C选项图中,主要分布有鱼塘、稻田,村落聚居地面积很小,不符合实际情况,C错误;D选项图中,墩塘相间,墩比塘宽阔,聚居地分散,符合该古村落的散村聚落结构,D正确。第5题,水闸作为水利设施,很难抵御外敌,A错误;该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地势起伏小,河流落差小,水流缓慢,水闸的主要功能并不是蓄水发电,B错误;读图可知,水闸位于古村落与河流交界的堤围处,并且与村落内的河涌水网相通,利于防洪排涝,C正确;水闸作为水利设施,不具备美化环境的功能,D错误。答案:4.D5.C6~8.解析:第6题,据图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方向为从生态功能区向经济功能区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敏感区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要将生态功能区的聚落迁移到经济功能区,B正确;增强功能区竞争力应该采取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等措施,单纯的聚落迁移无法增强功能区竞争力,A错误;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移到经济功能区是所有人群的迁移,促进劳动力就业说法有些片面,C错误;评价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模式Ⅰ图无法判断城镇化水平的变化,D错误。故选B。第7题,图Ⅳ中,聚落从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迁移,可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D正确;A项只是单纯地从生态功能区迁移至经济功能区,无法看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转变,A错误;B项只是乡村聚落从山地迁移至丘陵,然后又迁移至平原,只体现了受自然要素的影响,B错误;C项规模小的乡村聚落向规模大的乡村聚落迁移,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D。第8题,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所学可知,乡村聚落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①城乡结合趋势;②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③空心村撤并的趋势,故可以判断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集聚扩大,从而提高乡村聚落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A正确;有些乡村聚落分布在偏远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生存环境艰苦,不适合原地保护,B错误;乡村聚落数量多,空间分布不均,均衡布局显然不可能,C错误;乡村聚落一般规模不大,分散迁移不太实际且没有必要,D错误。故选A。答案:6.B7.D8.A9~10.解析:第9题,据图示可以看出,该村落挖有多口水井,饮食用水应该是井水,A错;引水渠从河流引水,采用露天水渠,通过房屋门前,应该是提供洗涤用水,方便村民生活,B对;排放生活污水不必从河流引水,而且污水排放应该采用地下暗渠,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渠通过房屋门前,而不是直接引水到农田,所以不是灌溉农田菜园,D错。第10题,据材料可知,水渠从河流引水,长期从房屋门前通过,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可以防潮防蛀,D对;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对保温隔热、防震减灾、防雪防雹所起作用不大,A、B、C错。答案:9.B10.D11~12.解析:第11题,③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多个住宅区之间,应为商业区;①靠近住宅区,且靠近机场或高速公路,为商业区的可能性极小,应为轻工业区;②占地面积广,且位于河流下游,靠近港口,应为重工业区,故B对。第12题,由上题可知,②功能区为重工业区,环境优势可以排除A、B项;交通运输方便不是环境优势,故D错误;重工业有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由于该地区靠近海洋和河流,环境承载力比较强,故C正确。答案:11.B12.C13~15.解析:第13题,据图可知,道路网标准差椭圆2015年比2010年范围扩大,说明该市道路网不断向外扩展,A项错误;标准差椭圆长轴向西向南延伸,说明城市道路向西向南扩展,B项正确;城市道路网密度并没有趋向均匀,C项错误;无法判读新老城区交通日益拥堵,通常新城区不会拥堵,D项错误。第14题,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的高房价区主要分布在新城区,而老城区房价低。通常交通便利、环境好的区域房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较差的区域房价低,城市外围交通环境改善,居住环境好,使得精英阶层外移,A项正确;老城区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不具有较大吸引力,B项错误;河流吸引力在老城区更明显,城市通常依河而居,C项错误;交通成为该地发展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第15题,不可能外迁老城区全部功能,①错误;加快旧城的改造,加强新老城区交通连接,促进新老城区的联系,鼓励老城区居民外迁,分散老城区职能是该市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D项正确。答案:13.B14.A15.D16.解析:第(1)题,组团式的优点(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较小),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各组团的功能相对独立,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新兴产业发展,保证城市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各组团之间有绿地、风光带楔入,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第(2)题,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收入、知名度、历史、种族或宗教、政策等。由材料“长沙市地形独特,湘江将城市一分为二,西侧主要是低山丘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