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17课时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17课时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17课时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17课时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17课时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DI’ERBUFEN02通史初感知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自然经济解体;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中山装、剪辫;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世纪初到1919年中华民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年);电话传入(1882年);科举制度废除(1905年)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遵义会议1927~1937年土地革命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萧条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后期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萧条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一大、中共二大1919~192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毛泽东思想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压榨使民族资本主义萎缩重庆谈判、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1945~1949年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日军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摧残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南京大屠杀、中国共产党七大、抗战胜利1937~1945年全面抗日战争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科技、文艺、教育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宪法、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6年过渡时期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人民教育奠基,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9~1952年建国初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恢复高考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在徘徊中前进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1976~1978年徘徊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袁隆平杂交水稻,“文化大革命”中教育、文艺都出现了曲折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1957年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北京电视台试播《论十大关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左”倾错误泛滥、“八字”方针1956~1965年十年探索时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载人航天、互联网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依法治国战略提出、香港和澳门回归、新型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至今邓小平理论形成,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提出文艺“二为”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经济特区,推行对外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构想、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978~1992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04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四单元04把握历史发展线索主旨概览第17课时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目录contents1234

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5

贯通学与考知能大提升

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

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

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6

课时检测·过关练01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02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纵向理清“发展线”一、工业革命后列强的侵略工业革命1840南京条约香港岛上海贸易关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无产阶级外国公使内地长江天津九龙司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侵略大陆政策妥协投降台湾重庆民族资本主义瓜分中国资本主义殖民地危害表现方式美国进入独立侵华的新阶段,扩大了在华影响;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激烈的矛盾,中国得以暂免被瓜分之祸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有机会利益均沾;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美国“门户开放”德国:山东;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英国:长江流域;日本:福建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胶州湾(德)、旅顺和大连(俄)、广州湾(法)、新界和威海卫(英)强占租借地控制中国贸易和金融开设银行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开设工厂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争夺路矿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张在华政治势力争做中国债主资本输出危害内容便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国的对外机构来操纵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不仅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而且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__________的组织使清政府完全处于_________控制之下,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在北京________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与社会经济的凋敝,清政府的税收财政几乎全被帝国主义控制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东交民巷帝国主义反帝性质外务部解析返回解析返回03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纵横构建“联系面”探究点(一)两次鸦片战争⊙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本材料重在获取有效信息。首先关注注解——英国曼彻斯特商会给英政府的呈文,商会是关键字眼,呈文的目的何在?(请政府保护英国商人的商业利益)建议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商谈商业贸易)为什么这样做?(中国市场为英国商业的发展提供的契机)学读史(信息知多少)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同时又为印度的出产提供销路,众信其数达三百万镑,而这又使得我们的印度人民藉以能够大量消费我们的制造品。(为了换取英印进口货物),中国输出茶叶和生丝,生丝价值在一百万镑以上,没有生丝,我们这一门极重要的、迅速增长着的制造业便将大大地瘫痪了……(因此,备忘录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恳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的迂腐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英国曼彻斯特商会给英政府的呈文研史料(名家怎看待)解析返回解析返回解析返回⊙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都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造成了影响影响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结果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性质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目的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背景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严重的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结果与影响不仅占领了广州,而且还攻占天津和北京。侵略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在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侵略区域英法联军,美俄趁机参与英国侵略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起因扩大⊙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探究点(二)甲午中日战争本材料属论证型材料,重在明确论点,找论据。材料第一句“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首先明确了作者的认识,即论点。作为论据,作者分别从“日本”“西方社会”和“清国”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学读史(信息知多少)日本是以世界进步为目的地展开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争因此成为迈入文明国行列的起点。……战争中日本虽然有过野蛮的行为,但是西方社会依然接受维新之国为文明国的一员,而守旧的清国仍为尚未开化的野蛮国。——福泽谕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研史料(名家怎看待)解析返回⊙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运动高涨阶级关系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经济结构变动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