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一)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选项。(1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嗟叹(juē)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版筑(zhù)B.拂士(bì) 都尉(wèi) 按辔(pèi) 傅说(shuō)C.胶鬲(gé) 箕畚(běn) 先驱(qū) 谩有(màn)D.智叟(sǒu) 荷担(hē) 畎亩(quǎn) 殷勤(yīn)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后喻(了解、明白) 彀弓弩(张开)B.父命之(教导、训诲) 往之女家(女儿)C.以顺为正者(常法) 富贵不能淫(沉溺)D.贫贱不能移(移动) 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在国内)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C.甚矣,汝之不惠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B.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而山不加增D.管夷吾举于士/告之于帝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选自《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法家人物,郑国人。C.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风格婉约,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二)古诗词默写。(6分)7.《赤壁》中,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分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明誓死报国的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9.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10.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11.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三)名著阅读。(6分)12.根据提示,填写下表。(6分)总述《昆虫记》被誉为“①”,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②。昆虫③_________蟋蟀④_________语段捕捉器的那三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两把钢锯之间。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窠窠里都有一只在歌唱。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绰号刽子手⑤_________⑥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10分)13.班级举行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班级开展“我身边的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推荐一项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参评,并写出一条推荐理由。(3分)(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我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请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提炼出一条信息。(3分)(3)有人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是国家政府的事情,我们中学生还小,现在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好了,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二、古诗词鉴赏(5分)[2023泸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秋夜[唐]方干度鸿惊睡醒,欹①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注释】①欹(qī):依靠,倚靠。14.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5.请简要赏析诗句“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的妙处。(3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一)比较阅读(12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跌倒。③犹夷:犹豫。④寝:停止。1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汝之不惠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 )(3)无地置土 ( )(4)公遂止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8.理解填空。(3分)【甲】文中,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19.请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3分)(二)课外阅读[2023济南](8分)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授济宁知府。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吏不得为奸,遂野田日辟,民食以裕。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盛夏,守将督民夫筑城。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请之中书省,得罢役。济宁人皆赞之。视事①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注释】①视事:办公。2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22.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析方克勤是如何做到“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的。(3分)四、现代文阅读(15分)[2023北京]阅读《校园生活》,完成后面小题。校园生活①每一位作家都有个储存仓库,里面最精彩的东西往往是少年时期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少年时期最纯真、最敏感、最烂漫。这一时期,刚刚踏上人生旅途,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不谙世事时候的光彩总如金子般闪亮。②我少年时期恰好赶上战争时代,不免留下些困苦、惊险的记忆。可如今,在记忆中,当年的生活却只留下美好了。那些纯净的朝气日益凸显出来;阴影,反倒成了俗话中说的“灯下黑”——只见光芒四射,不见灯台下边照不到的死角。③脑子里时常浮现的,是校园生活,那些记忆总是挥之不去。④还记得我们唱校歌。半个世纪以前,男女齐唱校歌的半童声,现在还总回响在耳畔。头两句就如行云流水一般:“雁山云影,瓯海潮淙……”⑤歌词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他是散文大家,也是著名的不吃外国“救济面粉”的硬骨头知识分子。在我们中学执教时,他还年轻,曾写过当地生活的一组散文,其中一篇《绿》,后来还被选进教科书。这“绿”写的是梅雨潭的绿色,朱先生形容它作“女儿绿”。⑥校园里是有一个池塘,题名“春草”。这两个字的来历是谢灵运的名句。大约十五六个世纪以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在这里任过太守,据说他“遨游山水,经旬不归”,千百年来,传为风雅佳话。⑦谢灵运是历史上山水诗的先驱。我们中国的山水诗,有自己特有的宇宙意识。世间万物,与天地合一,生生息息,完全融合,浑然一体。谢灵运留下的著名诗句中,有两句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句平易,却道出了生态的自然,一片葱茏的生机。多少人心服中间那个“生”字,粗看很是直白,细品却极天真。我疑心这精妙的用字与我们本地的语言有关。“生”这个字,通常要与“长”合成一个词,我们那里只用一个“生”。遇到单用一个字的时候,别的地方用“长”,我们那里却用“生”。⑧校园里的春草池,原先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它的形状,应该是不规则的,取其富有野趣;也许是椭圆的,是心形的,连环蜂腰处或许还有一弯拱桥,以求具有一种图案美。可是我上学时,这里却建成了长约四五十米的长方形游泳池,又不许游泳,里面尽是些混乱的杂草。池北一排两层楼的教室,池南一行冬青树,却没有种上谢灵运诗里写到的“园柳”。这样的修建,那时候的我,就觉得应该判个不及格。⑨后来,我在外转了半个世纪,又回到母校,先要去看春草池。池,没有了。老楼有的塌了,有的苦苦撑着。新楼不少,东一个西一个,仿佛都是“急就章”,没有总体的布局。我心里暗暗有一丝莫名的惆怅。⑩但眼前的另一番景象,不容我怀旧,也不容我思念,甚至没给我留下一点儿叹息的机会。只见楼上楼下,来来去去,都是活泼的少男少女,自由,天真,烂漫。我们那时是“云影潮淙”,现在是一片生机勃勃。⑪好好地听听吧,也是半童声的男女齐唱,如今更多的是无拘无束的欢笑,脚下是更加轻健的奔跑……未来二三十年后,在这一代少年的记忆存储库里,校园生活也必将是最美好的画面。⑫今天的校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不同以往的朝气。⑬他们尽管没有“春草池”,无关谢灵运;“女儿绿”没有了,和朱自清关系也不大了。但是,他们有与他们的时代相关的东西。代代都有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因为那都是最富朝气的年月。朝气,也是葱茏的生机。对了,这才是代代相同的东西。还要问为什么吗?只好说是与自然、宇宙浑然一体了吧。(取材于林斤澜的文章)23.文章先写记忆中的校园生活,重点回忆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再写眼前的校园生活,描绘少男少女的齐唱、欢笑和奔跑。校园虽有变化,但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3分)2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中“判个不及格”的理解。(4分)25.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⑫段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的表达效果。(4分)26.“葱茏的生机”在第⑦段和第⑬段两次出现。解释它们各自的含义,分析它们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4分)五、作文(40分)27.按要求作文。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文化是技艺,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如骑楼、哈亭;文化是器具,如空竹、天琴;文化是首诗,如《乡愁》《秋词》;文化是个人,如杜甫、苏轼;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继之。文化在身边,文化在心里,文化无处不在。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健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一)1.C【点拨】A项,嗟叹(juē)——(jiē);B项,傅说(shuō)——(yuè);D项,荷担(hē)——(hè)。故选C。2.A【点拨】B项,往之女家(同“汝”,你);C项,富贵不能淫(使……迷惑);D项,贫贱不能移(使……动摇)。故选A。3.D【点拨】A项,“曾”同“增”;B项,“衡”同“横”,梗塞、不顺;C项,“惠”同“慧”,聪明。故选D。4.A【点拨】A项,故:连词,所以/连词,所以;B项,其:代词,他的/副词,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C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项,于:介词,从/介词,向。故选A。5.B【点拨】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D【点拨】A项,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B项,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C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D。(二)7.铜雀春深锁二乔8.提携玉龙为君死9.学诗谩有惊人句10.绿水逶迤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三)12.①昆虫的史诗②法布尔③螳螂④萤火虫⑤音乐家⑥外科医生(四)13.示例:(1)土家族织锦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点拨】本题考查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了解。答案不唯一。举出一例并说明理由即可。(2)年轻人对继承非遗意愿不强烈是当前非遗项目失传的主要原因。(3)我觉得中学生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我们先人的智慧结晶,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学生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能培养我们的爱国精神、责任意识。这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点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此题答案虽具有开放性,但倾向于从中学生也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这个角度作答。理由合情合理,结合中学生实际阐述即可。二、14.诗歌营造了一种孤苦寥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点拨】诗题“秋夜”与“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中的“三更”点明时间,在秋天的深夜惊醒;“灯残零落明”,灯影摇曳将息;“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窗外明月高悬,虫儿窸窸窣窣地叫着,营造了孤苦寥落的氛围;“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5.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窗外明月高悬,只有虫鸣声仍在响起,突出表现了夜的幽静寂寥,表达了诗人的孤苦。三、(一)16.(1)同“慧”,聪明(2)无,没有(3)安放(4)就,于是17.(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18.愚公愚公妻子邻居小孩【点拨】根据“一个高尚,一个平庸”的陈述以及选文第二段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可知第一空应填“愚公”;根据“一个担忧,一个讥笑”的陈述及选文第一段“其妻献疑曰”的语言和选文第二段“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的语言,可知担忧的是愚公妻子,讥笑的是智叟,所以第二空应填“愚公妻子”;根据“一个热心,一个冷漠”的陈述及选文第一段“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的内容,可知邻居小孩主动去帮助愚公,是热心的,所以第三空应填“邻居小孩”。19.愚公目标远大,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优柔寡断。【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甲】文中,从愚公的提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可知愚公目标远大;从愚公摆出的理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愚公信念坚定,不畏艰难。【乙】文中,根据文中鲁公每当听到有人提出异议时就马上放弃了想做的事的内容,可知鲁公缺乏主见,优柔寡断。【乙参考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要凿一个水池。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挖出来的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挖出来的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说的)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年龄小的子女跌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建一条小路通行,设个围栏保护小路,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想去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就会不够用,这很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凿池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二)20.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句意:(方克勤)又设立了几百个学堂,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又立社学数百”和“茸孔子庙堂”是方克勤为兴教育所做的举措,二者为并列短句,中间停顿;“教化兴起”为最终效果,单独成句。故断句为:又立社学数百/茸孔子庙堂/教化兴起。21.百姓正忙着耕种,没有空闲,怎么能再被这种劳役困住呢?22.①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②他为政公平公正,按照田地等级征税;③他重视教育教化,建学校,修孔子庙堂;④他体恤百姓,为百姓请命免除徭役。【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可概括为: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根据“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可概括为:他为政公平公正,按照田地等级征税;根据“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可概括为:他重视教育教化,建学校,修孔子庙堂。根据“请之中书省,得罢役”可概括为:他体恤百姓,为百姓请命免除徭役。【参考译文】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被任命为济宁知府。当时朝廷下诏号召百姓开垦荒地,三年后才征收赋税。然而当地官吏征收赋税都不等到三年的期限,百姓都说诏旨不可信,于是就弃田离去,田地又再次荒芜。方克勤就与百姓互相约定,交税一定按期限(三年后)交纳。区分田地为九等,按田地的等级征税,官吏不得耍奸,于是田地一天天开垦起来,老百姓的粮食已经充足。(方克勤)又设立了几百个学堂,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盛夏时节,守城将领督促百姓修筑城池。方克勤说:“百姓正忙着耕种,没有空闲,怎么能再被这种劳役困住呢?”就写信到中书省去为百姓请命,得以停止服役。济宁人都称赞他。(方克勤)在这里做官三年,人丁兴旺了几倍多,整个郡都丰衣足食。四、23.唱校歌春草池【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文章前八段写了记忆中的校园生活。结合第④段中的“还记得我们唱校歌”、第⑧段中的“校园里的春草池,原先是个什么样子呢”,可知两个空应分别填入“唱校歌”“春草池”。24.“判个不及格”是作者对校园中春草池的不满和失望的表达。作者期望的校园中的春草池应该具备野趣和美感,但实际上却变成了长方形的游泳池,没有按照他的期望进行修建,因此“判个不及格”。【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第⑧段中的“我想,它的形状,应该是不规则的,取其富有野趣”“可是我上学时,这里却建成了长约四五十米的长方形游泳池,又不许游泳,里面尽是些混乱的杂草。池北一排两层楼的教室,池南一行冬青树,却没有种上谢灵运诗里写到的‘园柳’”可知,作者期望的校园中的春草池应该具备野趣和美感,但实际上却变成了长方形的游泳池,没有按照他的期望进行修建。这种不符合作者期望的情况导致他对校园春草池的失望和不满,因此使用了“判个不及格”来形容自己对校园中春草池的不满和失望之情。25.“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通过动词的连用,给读者带来了活力和情绪上的冲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表达了眼前校园生活与过去不同的朝气和活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校园的变化和新一代少年的精神状态。26.第⑦段“葱茏的生机”形容生态的自然和蓬勃的生机,强调了大自然生机的繁盛和蓬勃,表达了作者对校园的向往和怀念之情。第13段“葱茏的生机”强调了少年时期的朝气和蓬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期的回忆和新一代少年的美好期待。【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第⑦段的“葱茏的生机”,结合“谢灵运留下的著名诗句中,有两句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句平易,却道出了生态的自然,一片葱茏的生机”可知,“葱茏的生机”形容生态的自然和蓬勃的生机,强调了大自然生机的繁盛和蓬勃,对于表达作者对校园的向往和怀念之情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在第13段中,结合“代代都有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因为那都是最富朝气的年月。朝气,也是葱茏的生机”可知,“葱茏的生机”强调了少年时期的朝气和蓬勃的生机,使得少年时期的美好记忆与眼前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期的回忆和新一代少年的美好期待。五、27.思路点拨: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文化是生活……;文化是技艺……;文化是建筑……;文化是器具……;文化是首诗……;文化是个人……;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文化无处不在”的提示,选取一个方面的具体人、事、物等来立意和选材,就能扣紧题目,如古筝、茶艺、水饺等。立意上,应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自豪、赞美、传承等,进而表现文化自信。2.选材构思。首先根据材料的提示,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