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活动探究型课件3_第1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活动探究型课件3_第2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活动探究型课件3_第3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活动探究型课件3_第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活动探究型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法

律)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受教育)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课本内容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你发现了什么

在我国各级人代会会址门前和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门前,都悬挂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每当我们看到作为国家象征和标志的国徽时,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中国共产党农民阶级革命传统、民族精神、首都北京工人阶级人民大众1、国徽图案的涵义:------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3、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人

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共同建设自己伟大的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009年7月5日发生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由境内外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和武警部队,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采取果断有力措施,依法坚决制止暴力犯罪行为,迅速平息事态,恢复了乌鲁木齐社会稳定。

新疆捣毁东突恐怖训练营击毙18人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上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我们必须与其进行斗争,4、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不被动摇

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同时,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

教材P5中的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与义务相对)(如:受教育权、著作权、隐私权、名誉权

)1、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2、人民和公民的区别:(难点)请问: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种族、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居住期限、文化程度、政治态度等有何不同,不论其是否居住在我国境内,只要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判断公民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具有该国国籍。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请问: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请问:判断公民的标准是什么?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含义不同: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相关。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不过,他们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试一试:用人民和公民填空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2、依法服兵役是

的光荣义务。3、我是一个中国

。4、为了保卫

的利益,他献出了生命。5、法律保护

的合法利益。6、我国是

当家作主的国家。

公民公民公民人民人民人民

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6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

猜一猜谁是保护神?(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被抚养权、受教育权(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等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法律保障!结论: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保障家庭保障学校保障社会保障他人保障法律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权利。立法保障司法保障宪法(核心)权利保障体制主要内容立法保障: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

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1954年到1978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134部法律。而1979年至2004年8月,除宪法1件和宪法修正案4件以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479件,可谓成绩显著。而地方制定的法律则很多。

立法保障:司法保障的含义(P7)

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司法保障的途径是什么?

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6名女中学生因参加学校文艺汇演,到商场选购化妆品。柜台负责人傅某怀疑学生偷化妆品,不顾学生的再三表白,将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结果并未找到“赃物”。案例分析:思考问题:(1)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

(2)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法律是维权的法宝法律是维权的利剑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小结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确认保障权利1、我国国徽的涵义2、我国的国家性质3、现阶段人民的构成4、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1、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2、公民与人民的区别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立法保障司法保障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

第一,权利的主体是不特定的,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权利的主体十分普遍。就公民权利来说所有的公民都有权享有。但是就权力来说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有特定的主体限制。

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权力的内容是有限的,仅限于特定程序和方式所赋予或获得的事项。

第三,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这是由权利的自主性所决定的,而权力往往都是职权,它是与职责相伴随的。放弃权力则可能意味着渎职,而渎职不仅为法律所禁止,甚至还为法律所要惩罚。

1、人民法院有依法审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