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高一年级下册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_第1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高一年级下册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_第2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高一年级下册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_第3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高一年级下册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_第4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高一年级下册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一、单选题(共13题)

1.利用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橙汁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锌片、铜片与橙汁构成的原电池,锌片作负极

D.锌片、铜片与橙汁构成的原电池,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2.甲烷消除NCh的污染原理为:CH4(g)+2NO2(g)(g)+CO2(g)+2H,O(g)在

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4和NO2进行上述反应。下列表述能

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j].(CH4)=2v迪(NO2)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ImolCHq同时生成ImolCCh

3.在温度I和T?时,分别将0.5molCH,和1.2molNO?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测得有关数据如

表:

时间/min010204050

T,c(CH4)/mol0.500.350.250.100.10

c(CHj/mol0.500.300.18a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T,>T,

B.工时0〜10min内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f1-min-'

C.a=0.15,且该反应AH〈0

D.1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5molCH,和L2molNO.达新平衡时N2的

浓度减小

4.锂电池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图是某种简单二次锂电池

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X丫

OO

A.放电时,甲为电池的负极,Li失电子

B.离子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充电时,丫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e=Li

5.SO2既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又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可生产SO3并进

1

而制得硫酸等,其反应原理为:2SO2(g)+O2(g>2SO3(g)AH=-196.6kJmor„实验室可

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Ch。对于反应2sCh(g)+O2(g)2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反应达平衡后再通入02,S0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C.反应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可提高S02的平衡转化率

D.2molSCh(g)和1molCh(g)所含键能总和比2molSC>3(g)所含键能小

6.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反应为:Fe+Ni2O,+3H,O^|=±Fe(OH)2+2Ni(OH)2,下列推

断错误的是

A.放电时,Fe为负极

B.充电时,Ni(OH)?为阳极

C.放电时,每转移2moi电子,正极上有ImolNiQ、被氧化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0H

7.对于反应3A(g)+B(g)U4c(g)+2D(g),测得4种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9mol-LLL、②v(B)=24molL】min“③v(C)=1.6molL's"④v(D)=1.8molL

'-min1,则上述4种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②>@>③>①B.②他>④>③C.②二③阳国D.②/,④=①

8.瓦斯分析仪(图甲)能够测量煤矿巷道中甲烷的浓度。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

料电池,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丫2O.3-Na2O,CP-可以在其中自由移

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Ml多孔电极a飒^甲烷

1瓦斯分析仪]

甲乙聊多♦电极b螂上空气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电极b是正极,-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通过时,电子转移4moi

2

D.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8e=CO2+2H2O

9.对于反应A(g)+3B(g)=2C(g)+2D(g),下列分别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则反应

速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①v(A)=0.01mol-L"

(2)v(B)=1.20mol-L'-min-1

③v(C)=2.40mol-L1-min-1

@v(D)=0.02mol-L-'-s'1

A.②B.③>①=①>②C.③>④XD=②D.①>④泡>③

10.过二硫酸钾(K2s2。*)用于制作漂白剂、氧化剂,也可用作聚合引发剂。工业上电

解饱和KHSO4的酸性溶液(含K+、HJHSO;等离子)来制备过二硫酸钾。电解装置原

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电源-I

质子交换膜

A.该装置工作时,阳离子向B极移动

B.a极为电源负极

C.A极反应:2HSO;-2e-=S?Oj+2H

D.当转移2moi电子时,有2moiH*通过质子交换膜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溶液

冲洗

B.用镶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直接放入水中,剩余钠

放回试剂瓶

C.铜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然后向试管中加水,观察溶

液呈蓝色

D.比较不同条件下Na2s2O3与H2so4反应的快慢,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SO?需要的

时间来实现

12.2021年10月16B,长征二号F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其火箭使

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肿(C2Hsi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CO2T+4H2Ot+3N2t;已知偏二甲胱中C、N元素的化合价相等。反应

2NO2(g)UiNzOMg)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减小N2O4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能加快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N02能100%转化为N2O4

1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H2+I2O若c(HI)由

O.lmol/L降到0.07mol/L时,需要15s,那么c(HI)由0.07moVL降到0.05mol/L时,所

需的时间为

A.5sB.10sC.大于10sD.小于10s

二、填空题(共9题)

14.在温度500K时,向盛有食盐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Ch、NO和Cb,发生如下

两个反应:

L2NO2(g)+NaCl(s)=NaNO3(s)+ClNO(g)△H,

II.2NO(g)+Cl2(g)=2ClNO(g)△H2

关于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I和II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

标号)。

a.AH,和4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反应I达到平衡状态

1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molHMg)和ymolL(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变

化?(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1)若升高温度,速率:

(2)若加入催化剂,速率:

(3)若充入更多的H2,速率;

(4)若扩大容器的体积,速率:

(5)若容器容积不变,通入负气,速率o

16.(一)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5min后测得c(D)=0.5mol-L」,c(A):c(B)=l;2,C的反应

速率是0.15molL'min'1.,

(1)B的反应速率v(B)=,x=o

(2)A在5min末的浓度是。

(3)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之比为o

(二)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

(4)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1

mol.LT.minL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min0

(5)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s后,NO2的物质

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mol-L'-s1.,

(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

得N2为1.9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17.I.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Fe+2HCl=FeC12+H2f,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①增大铁的质量:;

②增加盐酸体积:;

③把铁片改成铁粉::

④滴入几滴CuS04溶液:;

⑤加入NaO固体:;

⑥加入一定体积的Na2s04溶液:。

(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_吧吧=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

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⑦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⑧恒容充入N2:;

⑨恒容充入He:;

⑩恒压充入He:。

II.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

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H2c2。4溶液酸性KMnCU溶液

编号温度/"C

浓度/moll"体积/mL浓度/molL」体积/mL

①0.102.00.0104.025

②0.202.00.0104.025

③0.202.00.0104.050

(3)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z逸出,KMnCU溶液转化为MnSCh,每消耗

ImolH2c2。4转移mol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4与KMnC)4初始

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

18.将质量相等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

CuSO4(aq)

(1)此装置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铜片周

围溶液会出现的现象。

(2)Cu电极是(填"正极”或"负极”),写出其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⑶若2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mol。

19.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电池发挥者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如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电脑、照相机等,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池,同

时废弃的电池随便丢弃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

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sOl0+2AgClo

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②在电池中,Na+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极(填“正”或“负》

(2)HC00H燃料电池。研究HCOOH燃料电池性能的装置如图乙所示,两电极区间用

允许K+、H+通过的半透膜隔开。

5

.

.

.

.

.

.

.

.

.

.

①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放电过程中需补充的物质A为(填

化学式)。

②电池工作时,当电池右侧电极区通入标况下的L2L时,负极区消耗燃料

HC00Hg。

(3)Ag2Ch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当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0H溶

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zCh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

反应方程式:。

20.根据化学能转化电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

“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一,发生一(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是一。

(2)若导线上转移电子2m01,则生成银_g。

(3)原电池在工作时,下列反应可以作为原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的是:—o

A.Zn+2AgNO3=Zn(NO3)2+2Ag

B.H2sO&+Na2sC)3=Na2SC)4+SO2+H2O

C.NaOH+HCl=NaCl+H2O

D.2H2+O2=2H2O

H.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

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i七1的H2s。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iL

।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5)乙中铝为一极,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6)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时,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

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由此他们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依据该实验实验得

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一。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21.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中学化学原理中很重要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L用纯净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2)将锌粒投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产生H2的速率逐渐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3)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少许,你认为可行的是

A.几滴硫酸铜溶液B.蒸储水C.CH3coONa固体D.浓盐酸

n.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反应开始至2min末,丫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保留3位小数)

22.电化学在生产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

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反应可表示为:5Mn02+2Ag+2NaCl=Na2Mn5Oio+2AgCl

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②在电池中,Na+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极(填“正”或"负”);

③外电路每通过4moi电子时,生成NazMibOio的物质的量是;

(2)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在二甲醛(CH30cH3)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二

甲醛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扩散层扩散层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9.2g二甲醛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个电子转

移。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故B正确;

C.橙汁含有大量的果酸,电解质为酸性,锌的活泼性比铜强,则构成原电池,锌片作负

极,故C正确;

D.锌失电子是负极,铜得电子是正极,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

D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A.v『(CH4)=2v逆(N02)不满足化学计量数关系,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

B.该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总质量、容器容积为定值,则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

不能根据混合气体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B不选;

C.该反应为正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当容器中混合气

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

D.单位时间内,消耗ImolCE同时生成ImolCCh,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

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选:Co

3.C

【解析】

A.由表格数据可知,Ti时甲烷在0〜lOmin内浓度减少0.15mol/L,T2时甲烷在。〜lOmin

内浓度减少0.2mol/L,说明T2时反应速率快,温度高,所以TI<T2,A错误;

0l5inol/L

B.T,时0~10min内甲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5,nol,L-i.min-i,则二氧化氮在

lOmin

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为:0.015mol-L71-min-1x2=0.03mol-L-1-min-1,B错误;

C.T2时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用的时间短,因此40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a=0.15,

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甲烷的物质的量越多,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

动,此反应为放热反应,AHvO,C正确;

D.体积不变,物质的量变为原来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

答案第1页,共11页

但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达平衡时氮气的浓度增大,大于原平衡浓度但小于原平衡浓

度的2倍,D错误;

答案选C。

4.C

【解析】

A.根据图示,放电时,Li+向乙移动,则乙为电池的正极、甲为负极,故A正确;

B.Li+能通过离子隔膜,则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故B正确;

C.乙为电池的正极、甲为负极,充电时,丫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故C错误;

D.充电时,阴极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反应式为Li++e=Li,故D正确;

选C。

5.D

【解析】

A.该反应的焙减小,故不一定在任何条件均能自发,选项A错误;

B.当通入无穷大的02时,参与反应的02较少,生成的SO3略有增多,但是由于没有反

应的的量更多,则SO3的体积分数反而减小,选项B错误;

C.催化剂不可以改变S02的平衡转化率,选项c错误;

D.反应的AH=2[2molSO2(g)+lmolCh(g)]—2[2molSCh(g)]=-196.6kJ-molVO,则有

SRrnolS02(g)+ImolC)2(g)]<Z[2molSOj(g)J,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C

【解析】

A.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Fe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铁为负极,A正确;

B.充电时相当于是电解池,Ni(OH)2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Ni(OH)?为阳极,B正

确;

C.放电时,每转移2moi电子,正极上有ImolNi?。、被还原,铁被氧化,C错误;

D.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应式为Fe(OH)2+2e=Fe+2OH,D正

确;

答案选C。

7.C

答案第2页,共11页

【解析】

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①v(B)=9(A)=0.9moLL【s-ixg=0.3molLi.sT、

@v(B)=24mol-Ll-minl=0.4molLl-s-|(3)v(B)=-v(C)=1.6mol-L-|-s-|x-=0.4molL'-s\

44

©v(B)=^-v(D)=1.8mol-L_|-min-1x—=0.9mol-L-1-minl=0.015mol-L'-s1,上述4种条件下的反

22

应速率大小关系②二③〉①〉④,选C。

8.D

【解析】

A.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A

错误;

B.电极b氧气得电子,生成0\而电极a需要02作为反应物,故。2-由正极(电极切流

向负极(电极a),B错误;

C.ImolCh得4moi电子生成2moi0%,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Imol0%通过时,电子转移

2mol,C错误;

2

D.甲烷所在电极a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4O-8e=CO2+2H2O,

D正确;

答案选D。

9.B

【解析】

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应转化成同一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转换,以A的速率为标准,

①对应的v(A)=0.01mol-L"•s"=0.6moLL"⑪皿’;

②对应的v(A)=-=L20mol【'-min:=04moi•L“•min」;

33

自v(C)2.40mol-L'min'

@v(A)=------=------------------------=1.20mol-Ltmin

22

④v(A户型=°02mHCsLo.6moic

22

可知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③〉①二④〉②;

故选:Bo

10.B

答案第3页,共11页

【解析】由B电极放出氢气可知,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是电解池阴极,A是阳极,

a是电源正极、b是电源负极。

A.根据图示,B是阴极,该装置工作时,阳离子向B极移动,选项A正确;

B.KHS04—K2s2。8发生氧化反应,A是阳极,接电源正极,选项B不正确;

C.KHS04—K2s2。8发生氧化反应,A是阳极,阳极反应为2HSO;-2e-=S2();-+2H+,

选项C正确;

D.该装置有质子交换膜,根据电荷守恒,当转移2mo[电子时,有2moiH+通过质子交换

膜,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1.A

【解析】

A.化学实验中,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Ch

溶液冲洗,故A正确;

B.用锻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一小块,

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故B错误;

C.反应结束后,为观察溶液颜色,需将试管I中溶液缓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顺序不能

颠倒,否则液体飞溅,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

D.由反应方程式Na2s2O3+H2sCU=Na2sO4+SI+SO2T+H2O,则比较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

液和不同浓度的H2s04溶液反应的反应快慢可通过测定溶液出现浑浊的时间来实现,故D

错误;

故选:Ao

12.C

【解析】

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

B.减小N2O4浓度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

C.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反应物浓度增大,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2NO2(g)-iN2O4(g)反应可逆,达到化学平衡时,NO?不可能100%转化为N2O4,故

D错误;

选C。

答案第4页,共11页

13.C

【解析】

由题意可知,0—15s内,碘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业吗答吧些=0.002mol/(L-s),随

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则由0.07mol/L降到0.05mol/L时,反应

一,▼—、,,0.07moi/L-0.05moi/L”工

速率小于0.002moV(L-s),反应所需的时间大于八、=10s,故选C。

0.002mol/(L-s)

14.b

【解析】a.A日和4上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反应I达到平衡状态。

①a.反应热与方程式有关,方程式确定,反应热始终不会改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

态,选项a错误;

b,气体的颜色代表浓度,颜色不变说明气体的浓度不变,是平衡判断的标志,选项b正

确;

答案选b。

15.⑴增大

(2)增大

(3)增大

(4)减小

⑸无影响

【解析】⑴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若升高温度,速率增大;

(2)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若加入催化剂,速率增大;

(3)

若充入更多的H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若扩大容器的体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5)

若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氟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无影响。

16.(1)0.05mol-L'-min-13

答案第5页,共11页

(2)0.5mol-L-1

(3)11:10

(4)0.6

(5)0.2

(6)0.05moI・L"・s"

【解析】

(1)

5min后测得c(D)=0.5mol-L1,则反应消耗B的浓度△c(B)=;c(D)=0.25mol-L1,故用B

2mO1/L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O-f=0.05mol/(L?min);

5mm

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c的反应速率是0.15

mol-L'min1,v(B):v(C)=0.05:0.15=1:3,解得x=3;

(2)

假设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都是xmol,5min时生成D的浓度是0.5mol/L,则产生

D的物质的量n(D)=0.5mol/Lx2L=1mol,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反应产生A物质的

量是1.5mol,消耗B物质的量是0.5mol,此时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1.5)mol、(x-

0.5)mol,此时c(A):c(B)=l:2,由于容器的容积相同,物质的浓度比等于物质的量的

比,所以(x-L5):(x-0.5)=l:2,解得x=2.5mol,则5min末A的物质的量是2.5mol-1.5

mol=lmol,故A的浓度c(A)==0.5mol/L;

(3)

5min时C的物质的量"(C)=0.15mol/(L-min)x2Lx5min=1.5mol。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

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2.5-0.5)mol+1.5

mol+1mol=5.5mol,起始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5mol+2.5mol=5mol,则此时容器内的

压强与开始时之比为5.5:5=11:10;

(4)

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

v(A)=0.2mol/(Lmin),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B)=3v(A)=3x0.2

mol/(L-min)=0.6mol/(L-min);

(5)

答案第6页,共11页

0.6mol

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u(NO2)=IL_mol/(L.s);

------------un.oz

3s

(6)

反应开始时H(N2)=2mol,3s后Z?(N2)=1.9mol,A/?(N2)=0.1mol,则根据物质反应消耗关系

0.3mol

可知△〃(H2)=0.3moL故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WH2)=2L_.mol/(L・s)。

------------Un.nUD

3

17.(1)不变不变增大增大不变减小

⑵增大增大不变减小

(3)22.5

【解析】

(1)

对于Fe+2HCl=FeC12+H2T①增大铁的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

②增加盐酸体积,不影响浓度,不改变速率;

③把铁片改成铁粉,增大了固体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

④滴入几滴CuSCU溶液,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

⑤加入NaCl固体,不影响速率;

⑥加入一定体积的Na2s04溶液,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2)

⑦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⑧恒容充入N2,氮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⑨恒容充入He,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加快;

⑩恒压充入He,容器的体积变大,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

H2c2。4转化为CO2逸出,碳化合价升高,每消耗ImolH2c2。4转移mol电子。从电子守恒

分析,H2c2。4与KMnO4的物质的量比为5:2,则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高保酸钾不能过

量,即H2c与KMnCU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2.5o

18.(1)原电池Zn+Cu2+=ZM++Cu溶液颜色变浅

⑵正极Cu2++2e=Cu

(3)0.4

【解析】

答案第7页,共11页

该装置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因此Zn、Cu及CUSO4溶液构成了原电池。其中活动性强

的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活动性弱的Cu为正极,正极上溶液中的CM+

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由于在Cu片上CM+不断产生Cu

单质附着在正极Cu电极上,导致正极附近溶液中c(Cu2+)浓度减小,因此铜片周围溶液会

出现溶液颜色变浅的现象,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Cu2+=Zn2++Cu;

(2)

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活动性强的Zn为负极,活动性弱的Cu为正极,正极上

QP+得到电子被还原为Cu单质,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3)

若2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g,n(Zn)=—=0.2mol,由于Zn是+2价金属,因此

65g/mol

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0.2molx2=0.4mol„

19.⑴Ag-e-+C1'=AgCl正

+

(2)HCOO+2OH-2e=HCO;+H,OH2SO446g

⑶Ag2O2+2Zn+4KOH+2H2O=2K,Zn(OH)4+2Ag

【解析】⑴

①根据海水中电池反应5MnC>2+2Ag+2NaCl=Na2Mn5O“,+2AgCl可知,该电池的银作负极失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Ag-e+C「=AgCl,故答案:Ag-e+Cr=AgCl。

②在电池中,Na+为阳离子,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正极,故答案:正。

(2)

①HCOOH作燃料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

HCOO+2OH-2e=HCO'+H2O;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

O2+4e+H=H2O,且出来的产物为K2sO4,所以放电过程中需补充的物质A为H3SO4,故

答案:HCOO+2OH"-2e=HCO;+H2O;H2S04o

②标况下1L2L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转移的电子为0.5molx4=2mol,根据

HCOO+2OH+-2e=HCC)3+HQ反应可知,负极区消耗燃料HCOOH的物质的量为Imol,

答案第8页,共11页

其质量为lmolx46g/mol=46g,故答案:46g。

(3)

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g2O2转化为Ag;锌作负极,失电子

发生氧化化反应Zn转化为K2Zn(OH)4,所以银锌碱性电池的电池反应方程式:

Ag2O2+2Zn+4KOH+2H2O=2K,Zn(OH)4+2Ag,故答案:

Ag2O2+2Zn+4KOH+2H,O=2K2Zn(OH)4+2Ag。

20.(1)Cu氧化硝酸银溶液

(2)216g

(3)AD

(4)2H++2e-=H?

(5)负Al-3e+4OH=AlO;+2H2O

(6)AD

【解析】(1)

在反应Cu+2Ag+=2Ag+Cu2+中,Cu失去电子,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2e-Cu2+;正极

上,Ag+得到电子生成银单质,所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Cu,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

需要提供Ag+,故可用AgNCh溶液;

(2)

根据正极反应:Ag++e-Ag,转移2moi电子,生成2moiAg,BP216gAgo

(3)

作为原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的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为ADo

(4)

甲中镁比铝活泼,更容易和硫酸反应,所以镁作负极,失去电子,铝作正极,溶液中的H+

得到电子,正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