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6.1《赤壁赋》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6.1《赤壁赋》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6.1《赤壁赋》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6.1《赤壁赋》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目录说设计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说板书一、说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改变传统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景创设、以任务为导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如何认识、理解苏轼“外儒内佛”的乐观豁达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依据这一理念,本文的教学设计重在创设情境,设计前后关联的任务,把知识性的学习交给学生自主完成,重在引领思维,启发学生对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理解和传承,以期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二:说教材《赤壁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自然,感悟生命,通过对自然的欣赏,培养对自然的热爱,进而激发对生命的体悟和思考。苏轼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传奇色彩的一生也孕育出“外儒内佛”的乐观豁达。这种乐观精神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本文是记游小赋,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施以清新活泼的散文笔法,其间有歌辞,有对话,骈散交杂,挥洒自如。全篇写景、抒情、说理浑然融为一体,诗情、画意、理趣相互映衬。行文富有波澜,感情起伏跌宕,读来兴味无穷,引人入胜。内容上记叙了作者与友人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现出人生的乐观情怀。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揣摩意境、体会作者情感、探讨文章哲理等方法对文章进行鉴赏,进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乐观豁达人生情怀。三:说学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的学生很多存在文言积累不足,害怕文言学习,兴趣明显不足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是教学中应该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其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结束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足、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对本课抒情小赋这类文体的审美鉴赏能力还不足,对文章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也会存在困难。四:说教学目标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积累字词,反复诵读,体会骈散结合的特点,培养语感。2.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中“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辨。3. 审美的欣赏与创造:体味欣赏情景交融的意境、情景理交融的意趣、骈散结合的音韵之美。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了解苏轼“外儒内佛”的思想特征,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我将采用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具体来说,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通过质疑、交流的方式达到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我也将紧扣文章脉络,设计一些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再通过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体会作者情感。适当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的材料,营造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六、说教学过程我将用三个课时展开我的教学过程。这里前两节课做简略陈述,重点陈述第三个课时:理解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情怀,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观精神。第一课时在预习基础上,指导诵读,披情入文,反复吟哦中激发学生对文章音韵美、意境美的初步感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文字的兴趣。设计文言改现代散文的活动,推动学生继续解决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得到写作的训练。

第二课时再读文章,发掘美感。设置活动一:品诗情画意,发现意境美。让学生在上节课写作的基础上,对文字最能体现意境美的文段,口述分享。设置活动二:寻找节奏,发现音乐美。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有节奏感的文段,朗诵并点评。顺便留下作业,解释词条——文赋。

第三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体味苏轼的思辨艺术,理解文中孕育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情怀。为此,本节课设置了以下学习任务。

第三课时(2)任务一:1、请同学们依据查阅的“文赋”这一词条,解释一下本文的结构。任务二:主客问答之中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任务三:由喜而悲是箫声呜咽所致,再由悲而喜又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变与不变”的思辨,触及的是苏轼或者说所有人内心深处的进退挣扎,以高中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和思想深度是难以解决的,教师要以苏轼的“外儒内佛”的思想特征为例,推及普遍的人生困境,帮助学生理解。第三课时(3)任务四:为什么苏轼夜游赤壁有这样丰富的情感变化过程。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学生准备不足,教师可以提供苏轼的简单生平介绍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只展示不分析。上面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能使学生了解本文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写作特点,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面对同样的水月之景,苏子与客,一乐一悲,体现的正是作者本人在面对人生不平遭遇时两种思想观念的斗争。最后,是达观的苏轼战胜了悲观的苏轼。七、说作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过程。而我认为教学的最佳成果首先是培养了学生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