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既属于植物体的向性运动,又是由于物理信息而引起的生命活动是()A.昙花夜间开放B.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的移动而转动C.合欢树的叶子夜间合拢,白天开放D.含羞草的叶子受到震动后叶片合拢解析: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都是植物体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A、C、D均属于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的移动而转动,是对阳光刺激产生的反应,为向光生长所致,阳光为物理信息。答案:B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用于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解析:信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答案:D3.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须接受光刺激才能萌发,说明 ()A.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蝙蝠的回声定位、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刺激,说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A4.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种现象不能说明()A.动物能感受昼夜节律信息B.光照时间长短对生物活动会造成一定影响C.信息传递可以影响动物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本实验只能说明蟑螂能够感受光信息,而不能证明其能感受其他信息。答案:D5.(·承德期末联考)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解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6.(·中山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这样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D7.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随雨水进入土壤后,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灌木释放出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这种灌木释放出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C.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信息传递来控制有害动物解析:解答本题用到的知识点: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及其类型、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这种灌木释放出的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灌木和它抑制的草本植物是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答案:B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①所描述的是能量流动,③所描述的是信息传递,④所描述的是物质循环。②所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不是功能。答案:B9.下图表示物种甲与物种乙的关系,则物种甲与物种乙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A.信息只能由甲传递给乙B.信息只能由乙传递给甲C.甲与乙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甲与乙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解析: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答案:C10.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析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析:萤火虫闪“光”是物理信息;鸟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所以属于行为信息。题干中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8分)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萌发时必须要有光信息,这些种子被称为“需光种子”;另一类植物,如瓜类、番茄等的种子萌发,见光则受到抑制,这些种子被称为“嫌光种子”。下图所示的实验是用一种半休眠状态的莴苣种子进行的,这种种子在黑暗中的发芽率为50%。请分析回答:(1)图中表明,在600~690nm红光照射下,种子发芽率,这表明红光这种光波信号对种子萌发有,但是,种子一旦接受720~780nm远红光照射,萌发便受到。(2)光对同一植物种子的萌发作用有性。(3)阳光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发出的信息对各类生物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解析:多数种子萌发不受光照的影响,但一些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如莴苣、烟草、胡萝卜等,另一些种子萌发需要黑暗,如茄子、番茄和一些杂草种子。需光种子的萌发与光敏色素有关,这类种子的萌发受红光促进,受远红光抑制,而且红光和远红光的效应可以相互逆转。答案:(1)最高促进作用抑制(2)两重(3)非生物的能量物理12.(8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材料2: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如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到99%以上,交配率和铃害率均下降20%左右。(1)材料1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信息,而不是信息,即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材料1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蛾的反应,这说明引诱剂具有性和性。(4)从材料2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从而使害虫种群的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解析:(1)昆虫的性引诱剂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材料1中,玻璃瓶的阻挡,只是阻碍了性引诱剂的传播和接收,但并没有阻挡视线,结果雄蛾没有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而不是由视觉引起的物理信息。(2)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材料1中,性引诱剂有利于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和繁衍。(3)要特别注意“微量”和“同种”这两个关键词。(4)“迷向法”能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出生率,这将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降低对作物的危害。答案:(1)化学物理(2)信息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3)高效专一(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出生13.(14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流)模型,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在方式和方向上不同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特点是。(2)由于生态系统所有层次、生物的各分类单元及其各部分都有特殊的信息联系,才使生态系统产生了机制,从而使其结构和功能维持相对稳定。(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