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语联想的本校本科生家庭观调查_第1页
基于词语联想的本校本科生家庭观调查_第2页
基于词语联想的本校本科生家庭观调查_第3页
基于词语联想的本校本科生家庭观调查_第4页
基于词语联想的本校本科生家庭观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基于词语联想的本校本科生家庭观调查摘要: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文化。基于这一理论,本文使用词语联想的方法,对本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107名在校本科生。结果发现,本科生依然认同传统的大家庭模式――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精神支持尤其是爱和亲情是组织家庭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基础也不容忽视。衣食住行是家庭活动的重要内容,家庭问题普遍存在。本文的结论是:虽然本校本科生的家庭观具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典型特征,但也有时代所赋予的新特点。

关键词:家庭观;词语联想;传统价值观;时代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密切。Brown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两者相互影响,错综交织,一旦把两者分开则会失去其中一者的意义(1994:165)。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形象的比喻,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有人说语言是文化的镜子,能够折射出文化的内涵,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深层次的理解文化;一方面,语言能反映文化,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历史背景,还能体现这个国家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文化影响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造成相应的语言变化。

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论性文章有很多,但是基于词语联想的调查研究并不多,尤其是以“家庭”为话题的则更少。因此本文采用词语联想的方法,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以“家庭”(family)一词为例,进一步深入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以此来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观,深入剖析他们的心理,从而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对我校成功素质的开展有一定参考作用。

二、调查过程

(一)对象

这项调查于2006年3月至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展,对象是107位在校本科生,专业涉及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会计,人力资源,艺术,计算机科学,电信,法学。详见表1。

(二)调查程序及设计

笔者在其英语课堂上采取词语联想的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写下至少六个自己所想到的关于“家庭”(family)的单词或词组,只要是跟“家庭”(family)相关的都可以,范围非常宽泛。考虑到很多学生的英语词汇并不大,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数据,教师也接受学生写的汉语词组。所有学生都做得很认真,没有无效数据。

三、统计分析

(一)归类统计情况

从学生手里搜集资料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考虑到本文的语言,笔者将学生所给的汉语翻译成英语,英语也相应的翻译成汉语,在下面表格中提供了两种语言。然后,根据需要将所有的词语分为八组,每一个词后面括号里的数字代表该词出现的次数;如果只出现了一次,1就省略了。

(二)讨论分析

从第一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母亲”(mother)(69),“父亲”(father)(69),“兄弟”(brother)(33),“姐妹”(sister)(31),“奶奶/外婆”(grandma)(30),“爷爷/外公”(grandpa)(28),这可以表明,接受调查的我校本科生大多认同传统的大家庭模式生活,即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这一点同西方的小家庭――夫妻及子女两代人生活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笔者估计,这同中国传统的美德――忠、孝、礼、仪是分不开的。李文学(2005)的“421家庭模式”可以进一步阐述这种现象。“421家庭模式”即夫妻双方的家长(4)(即调查结果中的“奶奶/外婆”和“爷爷/外公”),夫妻(2)(即调查结果中的“母亲”和“父亲”),和子女(1)(部分家庭的子女超过了一个,如表格中出现的“兄弟”和“姐妹”)共同生活。除此之外,父母的出现频率最高,均为69次,而且根据学生的词句调查,两者是同时出现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类集中体现了我校接受调查本科生的大家庭观念,但笔者注意到,除了直系,旁系亲属以外,部分学生把无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如朋友,老师,邻居等也归入了家庭成员。笔者推测,这些人可能是在学生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学生的关系十分亲密,这在无形中也扩大了家庭成员的范围。其中,“朋友”(friends)与“堂兄”(cousin)出现的次数一样,可见朋友在人们生活中地位非同一般。还有一个学生提到了“老师”,可能是因为由于无私的奉献,人们常把老师比做母亲。

第二类表明了当今的年轻人在组成家庭时很看重精神方面的支持。其中,“亲情”(affection)(17)和“爱情”(love)(15)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学生们认同真挚的情感在组成家庭时的重要性。其次,经济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调查中,“工作/经济基础”(job/financialsupport)出现了11次,频率也较高,说明学生们承认经济基础在组成家庭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也从侧面表明学生的家庭观更理性和现实。原因之一在于人们现在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比如赡养老人,子女的教育,供房等(葛红兵、胡榴明,2003)。从表格中所列举的词语还可以注意到人们注重彼此的给予和获得,如“责任”(responsibility)(10),“宽容”(tolerance)(7),“相互照顾/关心”(careforothers)(6),“互相帮助”(helpeachother)(6)等,这些词语也从侧面说明学生们认识到家庭意味着双方面的付出和共同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或付出。

有趣的是,有同学联想到了“桃心”,很有可能是因为桃心是爱的象征,而它又频繁的出现在电视,杂志,电影,贺卡等商品上,随时随处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类中,学生并没有直接提到血缘在家庭组成中的重要性,但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亲情”(affection)(17)一词中;同时,在第一类中,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实际上也隐含了这一层意思,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的认为学生们否认了血缘在家庭组成中的重要性。

第三类描述的是家庭的氛围。学生所提供的词语集中在“幸福”(happy)(43),“温馨/温暖/甜蜜”(warm/sweet)(28)以及“和睦”(harmonious)(22)这几个词上面,笔者无法判断这些词到底是学生对自己家庭氛围现状的描述还是对自己未来家庭氛围的憧憬,但从侧面可以推断出学生对幸福,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的赞同和肯定。其次,“欢笑”(laughter)(4),“舒适/舒服”comfortable(4),“友好”(friendly)这些词也体现了部分学生对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的向往。此外,一个学生提到了“悲伤”(sad),笔者推测,这很有可能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关。还有一学生提到了“懒惰”(lazy),有可能是因为他/她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或在家被父母宠坏了,在家比较懒散。总之,这些个别词语的出现和学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第四类展示了一系列的日常用品。衣食住行是每个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表格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根据统计,“房子”(house)在这一类中出现次数最多,说明很多年轻人意识到了住房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笔者分析,住房成为很多家庭的奋斗目标之一,房价也是人们密切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生们的调查中“住房”排在首位则映证了这一点。紧随其后的就是“电器设备(洗衣机/电脑/电视)”(electricequipment)(10),说明了电器设备在现代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有学生提到电脑,这跟在信息时代下电脑的普及是分不开的。紧随其后的就是“私家车”,说明学生也意识到私家车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学生提供的词汇中得到了体现。此外,食物,包括烹饪工具都反复被提到,又应证了“民以食为天”的俗语,说明中国人很讲究吃。在这一类中,学生所提供的词语既体现了传统常见的家庭用品,也体现了时代所赋予的新特点。

在第五类中,“做饭(cooking)”(7),“一天三餐”(threemealseveryday)(6)出现频率较高,可以又一次证实学生对吃文化的关注,同时,也能体现学生对家庭用餐的重视。笔者推测,用餐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为家庭成员互相交流沟通提供了平台,学生可能是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同时,学生们还提到了“看电视”(watchingTV),“聚会”(havingparties)等,这些都是能够体现传统家庭和睦温馨的活动;而“旅游”(traveling),“消费”(consumption)和“上网”(surfingtheInternet)则很具有时代特征,也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总体上来说,学生所提供的词语基本涵概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既有必要的生活劳动(如“做饭”,“做家务”,“洗碗”),也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如“看电视”,“旅游”,“消费”和“上网”)。

在关于描述家庭作用的第六类里,只有少数学生提供了“避风港”(shelter)等词语,但并不能据此就推断出年轻人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笔者猜测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家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没有必要说出来,在建构和谐家庭过程中,重在行动。

第七类涵概了当今社会家庭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争吵”(quarrel)(7),“家庭暴力”(domesticviolence)(4),“离婚(divorce)”(4),“婚外情”(extramaritalrelation)(3)都涉及到夫妻关系问题,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家庭中夫妻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其中,“争吵”又是出现次数最频繁的,说明它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如果争吵得不到解决或者争吵的频率很高甚至延续时间很长,那么更严重的家庭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家庭暴力”(domesticviolence),“婚外情”(extramaritalrelation),甚至会导致“离婚”(divorce),对下一代的成长也有消极作用。这也能折射出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纠纷案和越来越高的离婚率这一现象。

另一方面,“压力”(pressure)(2),“代沟”(generationgap)(2)等词语说明学生也认识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总之,这一栏也表明了要维持一个幸福健康的家庭并不容易。实际上,上表中的第二类已经提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宽容”(tolerance),“沟通”(communication),“理解”(understanding)等。

在第八类中,出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词语。不少学生提到了“回忆”(memory)(3),“思念”(miss)(3),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离家求学已经有一段时间,很多学生很想念家人,希望尽早尽快的回家;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分享幸福的传统佳节,因此学生提到了它也不足为奇;而提到“企业”的学生很有可能希望自己以后能开自己的公司,或者他家里已经开了一个公司。

四、结论

从对这项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我校接受调查的本科生的家庭观。首先,他们依然认同传统的大家庭模式生活――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承认父母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也认识到朋友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还把无直接血缘关系的人也归入了家庭成员,扩大了家庭成员的范围。其次,在大多数学生看来,组成家庭最重要的因素是相互的精神支持。他们承认经济基础在组成家庭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认识到家庭意味着双方面的付出和共同努力。虽然学生没有明确提到血缘关系,但血缘关系在组成家庭中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亲情”(affection)(17)一词中,同时,第一类中的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实际上也隐含了这一层意思。再次,学生赞同和肯定幸福,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部分学生也表达了自己对宽松民主家庭氛围的向往;衣食住行依然被认为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家庭生活方面,学生所提供的词语基本涵概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些词语既体现了传统的家庭生活,也赋予时代的新特点。尽管很少有学生提到家庭的重要性,但笔者估计,可能是学生认为家庭的作用不言而喻,也不能据此就推断出年轻人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此外,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家庭中夫妻问题存在的客观性,也提到了代沟问题,从侧面也表明维系健康快乐家庭的不易。

由于参加调查者数量不多,他们的观点也不能代表我校所有本科生的观点,而且本文是通过词语联想的方式分析,笔者的个人水平有限,解读难免有偏颇之处,因此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我们可以对我校本科生的家庭观进行大致的了解。同时,借助词语联想的方法,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