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课标解读】……【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课前预习】……1.画出图(a)锤子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图(b)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2.垂直作用在物体_______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有关,而且还跟______________有关。3.物体____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_,1Pa=_______N/m2。4.家庭活动:将鸡蛋放在手心,全手掌用力,看能不能将鸡蛋捏碎?根据实验的结果考虑原因是什么?俗话说“好汉捏不碎生鸡蛋”思考其中的道理。……【学习探索】……【问题1】压力[讨论]观察与作图。展示课前预习题1,讨论两个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FF[小结]1.压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力属于_______力。例2:物体重10N,判断下列各图中各接触面受到压力的大小。F=5NF=5NF=5N[讨论]分析例1和例2,讨论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如何?[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压力的F=G。[总结]11.压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力属于________力。3.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压力F=G。【问题2】压力的作用效果[观察]观察下图,试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在沼泽地中陷的较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较明显)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验]如图1所示发现接触笔尖的手指受压的感觉比另一只手要强的多,并且越用力这种感觉越明显。如图2所示,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较大,手指越用力这种形变越明显。图1图1图2[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体验:现有如下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的容器等。为了完成猜想你需要哪些器材?选择器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实验中用了什么物理方法?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物理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问题3】压强的概念(1)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__叫做_______,它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压强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3)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_,1Pa=______N/m2,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0.5N,则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观察学习教材P.39例题,注意解题过程及书写的规范。[练习]1、一支铅笔尖端的面积是0.5mm2,尾端的面积是0.4mm2,两手指从两端用4N的力相向压住铅笔时,两手指受到的压强各是多大?2、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一位同学的体重为600N,他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是多大时,才不会陷入沼泽地?……【知识梳理】……11.垂直作用在物体_______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_有关,而且还跟______________有关。2.物体____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符号为_______,1Pa=_______N/m2。……【课堂达标】……1.一个物体重为20N,把它放在斜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的表面3.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4.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端削尖,已用得很短的铅笔试一试,两指间的凹陷程度是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Pa,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所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则:(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少?(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少?(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运算过程)……【课后巩固】……1.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0cm2,图钉头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那么图钉对墙的压强是__________,手指对图钉的压强是___________。2.在进行“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张丹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比较A、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B、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下图所示,F=15N,G=20N,则物体对于支撑面AB的压力如下:甲为_______N,乙为________N,丙为________N,丁为________N。//////GABF(甲)G////////////////ABF(乙)G////////////////ABF(丙)G////////////////ABF(丁)4.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增大,压强一定也增大B.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C.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则压强一定增大D.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无关……【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课标解读】……【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体会压强的知识,经历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初步掌握测量压强大小的方法。2.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这一方法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3.使学生会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重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难点】有关压强的计算和应用。……【课前预习】……1.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________压强;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可以________压强;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又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大大地________压强。2.家庭活动:利用体重计(或磅秤)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学习探索】……【问题1】猜一猜:同组同学中,哪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展示与交流]活动P.39利用体重计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设计实验:1.如何测出人对地面的压力?2.如何测出地面的受力面积?实验并收集数据:人的质量m/kg对地面的压力F/N地面的受力面积S/m2对地面的压强p/Pa[思考与讨论]哪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大?是否体重越大压强就越大?【问题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观察]下列图片,分析和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a.载重量大的汽车常常装有许多车轮a.载重量大的汽车常常装有许多车轮b.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c.短道速滑运动员冰鞋上的冰刀d.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e.飞镖的箭头很尖d.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e.飞镖的箭头很尖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图()增大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图()减小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图()[交流]任何物体表面能承受的压强是一定的,有时需要增大压强使物体破裂,但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来保护物体,则由p=F/S可知,生活中有哪些方法来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增大p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p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好汉捏不坏生鸡蛋的原因。……【知识梳理】…………【课堂达标】……1.如图教材10-18所示的装置钉板,把气球放在钉板上,再把木板放在气球上,向木板上施加压力,气球变形但不会被顶板上的钉刺破。请解释这一现象。2.在结冰的湖面上玩耍的儿童不慎因冰面破裂而落水,你认为应当如何施救?3.看看、算算、比比:S=9.5cm2,F=475NS=600cm2,F=60000N(1)如图所示,试计算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2)如图所示,试计算大象对地面的压强。(3)比一比,芭蕾舞演员和大象谁的体重大?谁对地面的压强大?……【课后巩固】……1.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B.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C.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2.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A.50N,103PaB.50N,104PaC.500N,103PaD.500N,104Pa3.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4.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事例是()啄木鸟利用长长的尖嘴啄食害虫啄木鸟利用长长的尖嘴啄食害虫老虎用其锐利的牙齿咬碎猎物火星探测车的轮子很宽薄越锋利ABCD5.因某地盛产煤炭、水泥、石料,这里的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A.汽车的大小 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C.汽车的速度D.汽车的重力6.一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压强______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压强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增大/减小)了压强。载重汽车的轮胎比普通车的多而宽,这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_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9.质量为40kg的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g取10N/kg)求:①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②他能否站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00Pa的冰面上,若不能请计算说明理由。③请你给他想一个离开冰面可行办法。……【课后反思】……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课标解读】……【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形成液体压强的原因。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设计。……【学习探索】……【问题1】液体压强的存在〖思考〗我们已经探究了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没有压强呢?〖活动〗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观察、演示下列图片:①用手指触及注满水的塑料袋表面,你的感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玻璃管底部橡皮膜的形状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液体对容器和1.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总结1〗【问题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现象〗如图所示,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分析〗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_______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________也有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也受,而且具有。【问题3】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猜想〗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1)如图,物理学中常利用___________测量液体压强,简单介绍组成结构及使用方法。(2)该实验应采用什么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①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②比较(e)、(f)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③比较(c)、(d)、(e)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____。〖总结3〗【问题3】典型例题例1.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朝上1712295859朝上158242846盐水9朝上154246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1)比较序号为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比较序号为l、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1)如图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_________,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2)如图所示,“帕斯卡裂桶实验”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例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液体是()A.水银、盐水、酒精B.水银、酒精、盐水C.盐水、水银、酒精D.酒精、盐水、水银例4.在容器的侧壁的不同高度开三个相同的小孔,向容器中灌水,水从各个小孔射出来。请你判断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能正确反映喷射情况的是()……【课堂达标】……1.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B.液体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与跟深度成正比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但乙容器比较粗。两容器中盛的都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些B.乙容器底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C.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D.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3.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中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不发生变化D.先变大后变小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abc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5.关于如图液体中以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1.03×103kg/m3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B.a、b两点的压强相等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D.b、c两点的压强相等6.如图所示,A、B为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等高,则()A.A管中液体为酒精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D.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与B中相等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所示为三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的容器,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则三容器底面上所受水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容器,最小的是______容器。三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所示的三通玻璃管在两个口上都蒙上薄橡皮膜,往管中灌入水后,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侧壁的细管口上的橡皮膜向外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将木块放人已盛满水的烧杯中,杯底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把木块取出后倒掉一半水,再放入木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未放入木块之前________。10.下表是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水5朝上4.92水5朝下4.93水5朝侧面4.94水10朝侧面9.75水15朝侧面14.66酒精15朝侧面11.8①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课后巩固】……1.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abc4444444444444444444444A.ρ甲<ρ乙<ρ丙,,p甲=p乙=abc4444444444444444444444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2.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压力为F。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A.P,FB.P,4FC.P,1/4FD.4p,F……【课后反思】……1、课堂的设计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逐步提升,将感性的认识转换为理性的认识;2、关于“科学探究”:①在“观察现象”中就逐步渗透了“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的现象,为后来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打下了铺垫;②科学探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如:学生比较容易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不太容易想到去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液体密度”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指导;③“猜想”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并没有明确的设计出来,我认为对原来未知的知识进行所谓的“猜想”是超出学生能力的,往往容易变成“乱猜瞎想”,教师要么忙于应付解释,要么不了了之。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是让学生在“玩”压强计的活动中去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教师再加以提炼和升华。第三节连通器和液压技术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连通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辨认连通器。2.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知道液压技术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探究过程一、连通器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2.实验探究:连通器中液体特点(观察课本图9-3-2)归纳:当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________。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参加课本P.49图9-3-3)答:因为小液片AB处于________状态,AB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AB受到左右两则的压强大小________。因为容器里装的是同种液体,根据公式:p=________可知,两边的水柱高度相同才能产生相同的压强。3.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船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探讨交流:如图所示说一说船闸是怎样工作的?上游闸室阀门A阀门B下游(1)轮船从上游经过船闸驶向下游时,开启船闸的次序是:①开启阀门______,②船闸内水面与______水面相平时,开启_______闸门,③船进入闸室后,关闭_______闸门和阀门______,④上游闸室阀门A阀门B下游上游闸室阀门A阀门B下游(1)轮船从下游经过船闸驶向上游时,开启船闸的次序是:①开启阀门______,②船闸内水面与______水面相平时,开启_______闸门,③船进入闸室后,关闭_______闸门和阀门______,④上游闸室阀门A阀门B下游下游上下游上游闸室阀门B阀门A1.完成课本P.49填空。2.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右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二、液压技术液体与固体只能沿压力的作用方向传递压力不同,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中的压强能向各个方向传递。1.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2.数学表达式:3.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密闭的液体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________液体上的压强,能够______________地被液体向______________传递,这个规律称为帕斯卡原理。液压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右图所示为它的工作原理图,其两活塞与同一容器的液体相接触,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1,加在它上面的压力为F1,大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2,请你依据帕斯卡原理写出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力F2的数学表达式,并简要说明使用液压机的好处。小活塞大活塞F1S1S2F2小活塞大活塞F1S1S2F2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o"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题:如图所示,如果向S1=0.001m2的活塞上站着一个重力大小G1=500N的人,则在活塞S2=4m2的表面上能产生多大的力?这个力能不能将一辆重为500000N的汽车举起?解:人对小活塞的压强p1=F1/S1=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帕斯卡原理可知,大活塞上受到的压强p2=P1,则F2=p2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以上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答:在一个较小的液面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由于加在密闭液体的压强能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因而能在一个较______的液面上,产生一个较______的力。这就是液压技术,液压千斤顶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工作的。课后练习1.上端________、下部______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在连通器内只装________液体,且________各容器内的液面总是_________。2.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不同点是:固体只沿_____________传递压力,液体可以向_____________传递压强;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容器左端封闭,右端开口里面盛的是水,此容器________(是/不是)连通器。若在左上端碰破一小孔,水________(会/不会)从小孔向外喷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1)过路涵洞(1)过路涵洞(2)拦河大坝(3)洗手间下水管(4)船闸A.只有(1)(2)B.只有(3)(4)C.只有(1)(3)(4)D.(1)(2)(3)(4)ABAB甲乙丙丁甲乙丙丁hA.甲B.乙C.丙D.一样大6.洗手盆的下水道做成了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中图示AB处有一个“弯”,这个“弯”是根据____________原理来设计的。你能大体说说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吗?请发表你的见解。(08年湖北中考\o"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题)运用连通器的原理,弯管里有水,使下水道中的臭气穿不过这段管子,所以你的屋子里的空气就很好。而且,如果你掉了个东西(比如戒指),还可以从下面拿出来。凡是家里通向下水道的管子都是这样的。ABAB思路解析:这是一个连通器的应用,连通器的特点是液体静止时各液面相平;小华的做法就是看厨房和卫生间支架上的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地面高低的。水位上升的高的那端地面低。答案:应用了连通器原理。方法:分别测出A处水柱离地面的高度和B处水柱离地面的高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就知道两地的高度差。第四节大气压强……【课标解读】……【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重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难点】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课前预习】……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_____________;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Pa;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_________。2.家庭活动:覆杯实验:将玻璃杯子装满水,然后用一张纸盖在水的上方,将水杯倒过来,观察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探索】……【问题1】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实验〗按图组装实验器材:(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和体验大气压强,并总结体验方法及其特点。〖阅读〗读一读P.53-54:________________实验(德国________________做的)成功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以上大量现象都说明: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向_____________都有___________。1.以上大量现象都说明: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向_____________都有___________。2.历史上最著名的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体验〗将两个吸盘式衣钩挤压在一起,再将它们沿轴线方向拉开,通过活动可知大气压强很____________。〖活动〗估测大气压的值[器材]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实验数据]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N注射器的容积V/cm3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cm活塞的横截面积S/cm2大气压强的值p/Pa[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_________(偏大或偏小)。(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_________(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自学教材P.55,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_______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Pa。〖总结2〗1.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2.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厘米高1.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2.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约等于_______Pa。【问题3】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D.水压的作用((例1)(例2)(例3)〖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出一部分C.水将全部流出D.以上答案都不对〖例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Pa。(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1\*GB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B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4】大气压会不会变化呢?〖思考〗(1)大气压是不是永远不变呢?它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大气压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自学〗教材P.56“大气压的变化”,并参照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2.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说来,晴天比阴天_________;夏天比冬天_________。3.大气压的变化还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拓展〗在海拔2000m范围内,高度每增加12m,大气压下降133Pa。〖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的关系”1.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气压越小,沸点。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课堂达标】……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B.橡皮管有吸引力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2.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CCDBA3.用嘴吸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把玻璃杯盛满水(图甲),用硬纸片(重量忽略不计)盖住杯口(图乙)再倒过来,观察到纸片将水托住(图丙),这个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杯子转到图丁的位置时纸片会掉下来吗?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_________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⑴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超过其量程,应该注意选择量程比较_________的测力计和选择活塞面积比较_________的注射器(均选填“大”或“小”)。⑶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_______。……【课后巩固】……1.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④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2.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A.是空的B.有水,但不满C.充满水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3.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请完成下列问题:(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2011年中考·浙江衢州卷)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2.(2011年中考·浙江义乌卷)下列四个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哪些?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D.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做_________两组实验。通过乙、丙实验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方法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小桌在沙子中的下陷情况来反映,这里运用的是_________法。4.(2011年中考·福建漳州卷)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因素的实验中,将同一个砝码、同一张小桌分别正、倒放在同一个装砂子的玻璃槽中(如图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探究的是___________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5.(2011年中考·湖南长沙卷)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6.(2011年中考·湖南郴州卷)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7.(2011年中考·广东省卷)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20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_程度来确定。(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图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1年中考·四川宜宾卷)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1)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9.(2011年中考·福建福州卷)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___两次实验(填序号)。(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1年中考·浙江湖州卷)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③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②,记录相关实验数据。(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___同学所做的实验。(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支柱形状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塑料板与细沙总质量/克392400243根据丙同学测得的数据,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___牛。11.(2011年中考·重庆江津区)小芳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①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由图可知:p甲______p乙(填“>”、“<”或“=”)。利用本次的实验结论,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还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还应做图_________所示的实验。12.(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小刚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2)通过实验图(b)和图(c),可以得出:在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3)通过观察图_______和图__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_______pe。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1.(2011年中考·浙江丽水、金华卷)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序号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朝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1水5朝上4.82酒精5朝上3.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1.D解析:两次实验中,保持深度和橡皮膜朝向不变,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比较压强的大小,所以小朱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本题答案为D。2.(2011年·山东济宁卷)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1水3朝上2.826朝上5.639朝上8.4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2.B解析:A、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B、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C、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张雨同学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能从这个实验中总结出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两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液体内部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给分)解析:本实验中,压强计两管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有压强;压强计两管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比较(a)、(b)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b)、(c)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4.(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显然筐中越深处的小球受到的挤压越厉害。若把水滴比作小球,由此小雨猜想:液体压强也可能和深度有关。然后,他设计实验对自己的假说进行检验。实验器材:大烧杯、___________、刻度尺、水。经实验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方法上述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在猜想中,小雨运用的是____________法。拓展小雨还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4.压强计;实验检验;类比;盐水(或其它液体)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同一种液体水,测量不同深度处的压强大小,即还需要压强计;小雨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通过类比法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实验验证(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盐水(或其他液体)。甲乙5.(2011年中考·重庆卷)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甲乙(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__相同。(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5.(1)小;相平(2)深度(3)大;大(4)不变;相等解析:本题考查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与思考。(1)在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时,首先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方法是手指轻压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发生明显变化,则其气密性是完好的,否则是很差的,在本题中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所以本实验一定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要保持深度一致,而本题中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不同,所以无法比较液体的密度,即无法辨别水与酒精,即他们的结论是不可靠的。(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知,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4)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6.(2011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2)由图(a)和图_____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2)c(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谋(或种类)有关(或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析:(1)在实验中,有很多物理量难于用仪器、仪表直接测量,就可以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各种效应把不易测量的物理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物理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就叫转换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不易直接测量,液体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压强计的探头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2)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要想得出液体的压强一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图(c)中的液体密度与图(a)相同,液体的深度与图(a)不同,故应选择图(a)和图(c)两次实验数据比较(3)分析图(a)和图(d)的两次实验数据,发现两次实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即液体的深度相同,而液体的密度却不同,一杯是水,另一杯是浓盐水,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关系: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7.(2011年中考·贵州贵阳卷)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1)当他讲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_____不变。(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橡皮管破裂(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深度(3)深度(4)不可靠;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压力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掌握压强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3.理解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及液体内部的特点,会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和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标准在气压的大小。5.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6.能灵活运用压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压强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3.理解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及液体内部的特点,会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灵活运用压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导学过程板块一:压力和压强自主学习一、压力1.所谓压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力与重力当__________________时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__。二、压强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下列甲、乙、丙图:(1)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2)比较图甲和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图乙和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上述(2)(3)的研究中,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3.物理学中用字母________表压强,________表压力,________表受力面积。4.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其推导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中F的单位是_________,S的单位是_________,P的单位是_________,(注意事项: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公式中的S是指受力面积而不同于物体的面积!)5.1帕斯卡=_______N/m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压强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________压强,反之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第2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2024年五月生猪电子饲喂站数据管理租赁合同
- 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 发展技术竞争情报工作服务学校发展
- 推广部工作总结
- 2025保险公司正规保单合同格式
- 个人多套房产赠与合同
- 2025聘用厨师劳动合同书
- 2025年舟山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b2考试题库
- 供暖锅炉设备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巧手包出小混沌(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 2025-2030中国IC卡读写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8章 第4节 俄罗斯
- 2025年南京秦淮区一中七年级下3月份月考英语试卷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重症专科护士考试题库(含答案)
- 水利部预算定额
- 光驱的读取偏移值度矫正数据
- 桥架一点通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