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1905年,在借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这表明A.“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 B.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C.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观念彻底消除 D.清末新政实现了卫生服务的普及2.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从汉至明清,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不包括A.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不能参与决策B.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3.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4.1887年汉口的一份商务报告说;“针的进口数量也有大量的增加。我听说现在几乎没有人再使用土针了,英国针、美国针、德国针一起出现在市场上。”这反映A.资本输出加剧了传统手工业衰退 B.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C.旧式土针退出了家庭手工纺织业 D.欧美控制了中国日用品市场5.“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A.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 B.注重宣扬宗教的权威C.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 D.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6.历史学家陈旭麓评价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该事件是A.中共“二大”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 D.二次革命7.唐以前之医家,所重者述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其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医家水平提高 B.经济发展水平 C.古代科技发展 D.宋明理学影响8.“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这里的“大炮”是指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9.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10.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被认为是“信史”主要是因为A.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B.甲骨文发现并识读C.《史记》的明确记载 D.神话传说得到验证11.《明史》记载,“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至仁宗而后,……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据此可知A.明朝初期,宰相参与国家机要事务B.太祖罢相,设内阁制协理国家政务C.政务繁忙,辅官与大学士堪当重任D.阁臣权重,设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12.下表是根据《汉书》中对西汉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数量所做的统计。该表反映出A.西汉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B.儒家官学地位逐渐确立C.各派思想已与儒家思想相互糅合 D.汉武帝仅重视儒学发展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清政府《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年11月3日公布)第三条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第四条皇位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第五条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第六条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第八条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第九条总理大臣受国会弹动时,非国会解散,即内阁辞职。但一次内阁不得为两次国会之解散。第十条陆海军直接皇帝统率,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第十一条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第十二条官制官规,以法律定之。第十七条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1)根据材料,概括《十九条》所设计宪政制度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发布《十九条》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宪政史上的积极影响。14.(20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思想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哥伦布(热那亚共和国人,1450—1506)毫不踌躇地接受时代新观念的态度而言,就他强烈的猎奇心而言,就他的愉悦地赴汤蹈火的冒险精神和致富成名的急切心情而论,他是一个现代人物。此外他与国王签订航海协议,在序言中写到“陛下批准哥伦布所恳请的事项。”……哥伦布的发现作为奇迹与真实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冲击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这是明明白白的。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二都同等掀了起来。——摘自(美)塞。埃。莫里森《哥伦布传》材料二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联想到万有引力起源问题。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鹜、超然物外,不屑卷入论战的是非漩涡;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经验的梦想者,一个能自如使用数学、实验、观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面对这样一位巨人,人们臣服于他的学说。……牛顿逝世后,丰特奈尔为法兰西科学院撰写的牛顿颂词仿佛是在描绘高不可及的自然力量:多么神奇的一位数学家,解开了神秘复杂的宇宙之谜!——摘编自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接受的“时代新观念”,并简述“科学的和文学的好奇心都同等掀了起来”的概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释材料二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导出过程,用一句话概括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3)综合本题所有信息,概括近代科学对18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晚清时期政府仿造近代先进国家“卫生”行政化建立近代“卫生”机构,不再同于传统“卫生”概念,反映了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卫生”纳入地方行政,排除A项;“彻底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题干仅反映政府推动“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并不能反映卫生服务普及化,排除D项。故选B。2、D【解析】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和西藏军政事务,与限制相权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汉代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唐代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宋代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ABC都是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3、C【解析】

依据材料中“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信息可知,该企业的设备、人才都来自外国,所有产品运销国外,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该企业受封建官吏剥削;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企业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国内市场的忽视。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B【解析】

依据材料“针的进口数量也有大量的增加。我听说现在几乎没有人再使用土针了,英国针、美国针、德国针一起出现在市场上”并结合中国史实来看,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村百姓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了。B正确;1895年列强进入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的阶段,A排除;几乎没有人再使用土针了不代表没有人用,不能说旧式土针退出了家庭手工纺织业,C排除;控制了中国日用品市场的说法过于绝对,D排除。故选B。5、B【解析】

据材料“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B符合题意;A不是材料主旨;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传承传统文化主要是希腊罗马文化,材料没有涉及,C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D错误。6、B【解析】

据材料“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后,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这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B正确;据所学可知,中共“二大”没有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A错误;国民大革命是1924年兴起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与材料无关,C错误;二次革命是孙中山针对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与材料无关,D错误。7、D【解析】

材料表明,唐以前医家重“术”,宋以后则重视对理论的研究,这与宋及宋以后的医学家深受宋明理学家格物穷理方法影响密切相关,D正确;医学家水平是个别现象,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排除A;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技术,但是不能左右医学研究重心转移,排除B;科技发展与医家研究重心转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8、D【解析】

根据材料“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批评与改造当时社会制度的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兴起,其中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等,因此“大炮开火”预示的是一个新的开端,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D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发生于14-17世纪,A项错误;启蒙运动主发生于17-18世纪,B项错误;材料中“乌托邦式的”是指空想社会主义,C项错误。9、A【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38-1953年间,正是冷战期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数额比例明显增加,对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出口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冷战之后出现的状况,因此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A项正确;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详解】10、B【解析】

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被称为信史。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主要是因为殷墟的甲骨文的出土以及正确解读,使得商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大量信息为世人所熟知,答案选B,青铜铸造技术不符合信史的特征,A错误;《史记》虽然有明确记载,但是当时并没有文字及考古资料等印证,不符合“信史”的特征,C错误;神话传说即使得到了验证也是后人在文字及考古资料的证明下确认的,神话传说不能被称为“信史”,D错误。11、A【解析】

根据“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可知,明朝初期,宰相参与国家机要事务,A符合题意;明成祖设内立阁,B错误,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辅官与大学士堪当重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司礼监太监的信息,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2、B【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汉初阴阳家、法家、纵横家、杂家的著作数较多,到汉武帝时期迅速减少,实际上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儒学的封建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汉代教育体系的发展,排除A项;表格中不能反映儒家与其他学派思想的融合,排除C项;表格中纵横家及杂家著作的存在说明汉武帝并非仅重视儒学发展,排除D项。故选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实行虚君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实行三权分立。(2)背景:《钦定宪法大纲》激起朝野的普遍不满;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独立;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积极影响:《十九条》初步确立了有关宪法的制定、修改、颁布和地位的制度,使宪法具有了形式上的根本法意义。《十九条》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钦定宪法大纲》有关规定是一大进步。【解析】

(1)根据材料“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可知体现了虚君政治;根据材料“总理大臣受国会弹动时,非国会解散,即内阁辞职”可知实行责任内阁制度;根据材料“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可知体现了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2)原因结合题干时间信息及所学从《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效果、革命爆发、立宪派官员推动及清政府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分析阐述;二问影响结合《十九条》的宪法意义及相对于《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性进行阐述。14、(1)新观念:地圆学说;人文主义;冒险精神;致富成名愿望。表现:证明“地圆学说”科学性;冲击神学理论,证明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推动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和精致。(2)过程:从研究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入手;综合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自己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