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点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重点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重点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重点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重点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重点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用实践证明这句话说错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詹天佑C.冯如D.毛泽东2.“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从语意判断,该史料最可能出自A.《魏书》 B.《隋书》 C.《汉书》 D.《晋书》3.《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A.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下图所示两大区域集团组织①都建立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前夕②都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都推动了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④美国都是两个经济组织的成员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1901-1905年,清政府推出一系列“新政”举措,其中不包括A.预备立宪 B.废除科举 C.派遣游学 D.修订刑律6.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7.明太祖时,邢部侍郎茹太素上奏折,长达1.7万字,从开头到第6千字时,还未谈及正题,被太祖狠揍一顿。太祖继续阅读奏折,发现其在结尾提出五条建议,采纳合理的四条,并由此命令制定文书规范,“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这主要体现出明朝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工作作风极其简单粗暴C.八股取士扼杀思想 D.注重简约文书提高效率8.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与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广大民众参加的社会运动9.两汉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刺史只能检查郡守执行公务的情况,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只能向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验案,然后黜退”。这反映出()A.中央旨在实现集权 B.地方吏治较为败坏C.朝廷强化监察地方 D.刺史州牧位卑权重10.“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贾谊、汉景帝B.晁错、汉文帝C.董仲舒、汉武帝D.魏征、唐太宗11.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制”,其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1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美苏全球争夺的冷战期间,阿富汗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的决策。1985年是阿富汗战争的转折点,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莫斯科调整了对外政策。但阿富汗各派基于民族和教派分歧基础上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从未停止,之后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又随之而来。可以说,在阿富汗的长期战乱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干涉又演变为“回力棒”,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阿富汗战争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统计,16000-1649年伦敦净移民数为303万人,同时,由于过分拥挤、污秽遍地、水受到污染,即便在正常年份城市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从都铎王朝到早期斯围亚特王朝的大约150年内,官方每年颁发的行医许可证固定在30人....17世纪伦敦瘟疫的烦繁爆发还是与政府和市民缺乏依范意识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当瘟疫真难爆发的时候,由于政府和市民的防疫措施和行动不力,结果导致了更加惨重的灾难和损失。1500-16666年间瘟疫的频繁爆发,对成长中的伦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比较严重的时候瘟疫死亡率一般在10%--20%之间,但瘟疫对伦敦城人口的空缺很快就被乡村来的移民给弥补了。因移送到隔离院导致的家庭破裂,政府允许富人逃离带来的不公正,经济和管理机构的崩溃,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造成了更加紧张的社会关系。瘟疫也促使同时期的宗教情感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新教。最后,虽然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对于瘟疫的治疗要求显得捉襟见肘,但瘟疫的频繁爆发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医学的发展和城市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蹇常磊《16--17世纪伦敦的瘟疫与社会》(1)根据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16-17世纪伦敦瘟疫频发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伦敦的瘟疫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的铁路,它是中国第一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故选B。2、A【解析】

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是让少数民族人学说汉话,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之一,故应该出自《魏书》,答案为A;材料内容是北魏的历史,《隋书》是记述隋朝历史的史书,B错误;汉朝和晋朝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不会出现材料的内容,CD错误。3、A【解析】

材料信息“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的餐饮业非常注重宣传,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故B错误;材料主旨是餐饮业通过宣传吸引食客,因此丰富市民生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突破时空限制,故D错误。4、B【解析】

图中两大区域集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苏联解体后,①排除;两个组织都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而且美国都是成员国之一,②④符合题意;两个组织的成立都推动了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③符合题意。B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

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肇始于1906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BCD项皆为“新政”举措,排除。6、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并非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B选项错误;C选项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7、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明太祖时制定文书规范有利于避免奏折陈述内容的冗长繁杂,有利于提高处理奏折的效率,故D项正确;清代雍正时军机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项;对明太祖措施以简单粗暴的评价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科举选官向八股取士的蜕变,排除C项。故选D。8、D【解析】

根据题干“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有学生工人,商人等社会群体,范围波及100多个城市,形成了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青年学生群众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队,但不能体现社会的觉悟,排除A项;题干中未强调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排除B项;题干旨在强调五四运动参与群体广泛,体现社会大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并非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排除C项。故选D9、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两汉时期的刺史主要职责是郡守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及是否有违法行为,凸显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A正确;材料与地方吏治败坏无关,B排除;监察地方只是材料的表现,C排除;材料未涉及刺史的地位,D排除。故选A。10、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太学”即可判断选择C项。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由此创办太学,推崇儒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B【解析】

“广州体制”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对外交往体制。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体制”被打破。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年间,故选B项。乾隆年间广州体制尚未打破,A错误;咸丰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不是最早,C错误;同治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D错误。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体现的是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D选项符合题意。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武力是罗马对外扩张的手段,B选项排除。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7年,C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殊的地理位置;美苏冷战的需要;阿富汗国内政权的变动。(2)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国际关系复杂化。【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中“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美苏全球争夺的冷战期间,阿富汗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等信息可从特殊的地理位置、美苏冷战的需要、阿富汗国内政权的变动等方面概括得出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2)影响:依据材料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信息结合所学可从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国际关系复杂化等方面分析其影响。14、(1)原因:圈地运动和商业革命的推动了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大和港口城市的流动性强;城市公共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低下;政府和市民缺乏防疫意识。(2)影响:改变了伦敦的人口结构,刺激人口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并导致经济遭到一定破坏;社会矛盾加剧;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医学的发展和城市公共卫生条件的提升。【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16000-1649年伦敦净移民数为303万人,同时,由于过分拥挤、污秽遍地、水受到污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至17世纪正是英国圈地运动和商业革命时期,这两大运动推动了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大和港口城市的流动性强,城市公共卫生条件差;根据材料“从都铎王朝到早期斯围亚特王朝的大约150年内,官方每年颁发的行医许可证固定在30人”可知,当时英国医疗水平低下;根据材料“17世纪伦敦瘟疫的烦繁爆发还是与政府和市民缺乏依范意识密不可分的”可得,政府和市民缺乏防疫意识。(2)影响: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