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一中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布莱克在《二十世纪欧洲史》写到:“这是一种苛刻的和平。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并且表现出战时的激怒之情。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和平条约很可能都是片面之词的文件,这可以由人们总是假定只是战败国才犯了破坏作战规则的罪行或犯了产生战犯的罪行一点来表明。凡尔赛条约对这一切也不例外。”布莱克的主要观点是A.凡尔赛条约太过于苛刻 B.凡尔赛条约具有片面性C.只有德国犯了严重的罪行 D.德国不应承担全部责任2.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3.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4.延续至20世纪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这反应了种姓制度:A.成功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C.适应了社会状况维持社会秩序 D.完全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5.下面为山东省陵县农民增收统计表年份合作社户数比单干时收入增加的户数与单干时收入相等的户数比单干时收入减少的户数10%11%—20%21%—30%30%以上小计195217840012321953272527052151906814195422194014465492271623616180195535987187185544942484874240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农村经济中出现了平均主义倾向B.农民的生产收入得到了普遍增长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农村活力6.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 B.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C.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 D.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7.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区域市场8.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文言文、汉字等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以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9.以国家大法的方式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是A.中英《联合声明》 B.中葡《联合声明》C.《反分裂国家法》 D.中美《联合公报》10.“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南北战争B.法国启蒙运动C.欧洲宗教改革D.英国光荣革命11.柏拉图指出,“在雅典由于过分民主,尊重权威已经在群众中消失了,没有一个人学会如何服从”。这表明当时雅典城邦A.人文主义精神过于凸显B.政府管理处于失控状态C.公民参政热情日渐增强D.道德沦丧摧残了民主制12.伯里克利时代曾通过一项关于惩治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神事不同见解者的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它是不公正的法律,但是当他被按照此项法律判处死刑时,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据此可推知,苏格拉底认为A.古代雅典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公民社会责任高于个人生命C.古代雅典居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 D.雅典城邦必须保证个人自由13.“个人如果把私利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他就应该受强制去遵守公共意志。”主张此说的最有可能是A.伏尔泰 B.狄德罗 C.孟德斯鸠 D.卢梭14.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复辟时期的反动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分化,无情地打碎了人们对理想主义的幻想;而获得了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则需要一种自由表达个人情感的主观感受方式。在这样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等待戈多》15.川汉铁路公司的《商榷书》以巧妙而隐晦的言词,一方面要川人“竭尽赤诚,协助政府”,“厝皇基于万世之安”;另一方面,又揭露清政府“日以卖国为事”,“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与此相关的史实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16.20世纪上半叶的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土地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例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人。由此可知当时A.新经济政策带动市场活跃 B.反法西斯战争的人力调整C.农业集体化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建设改变人口布局17.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①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②隐含了面向全民大众的价值取向③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理想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18.1945年,毛泽东提出战后新中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这表明A.中华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战的任务B.第二次国共合作已走向彻底破裂C.中国共产党主导了战后新政权的建设D.中共对新中国建设进行了多方位设计19.西汉前期,面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董仲舒曾建议汉武帝限制占有土地的数额并被汉武帝采纳。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农民土地私有B.防止社会贫富分化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确保国家赋税收入20.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说:“应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依据这一观点,建国后进行了A.土地改革 B.农业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一项是①“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②“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④“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22.1909年,各省进行了第一届咨议局议员的正式选举,当选的议长、副议长共63人,其身份见下表此表反映出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B.辛亥革命存在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C.传统士人在社会上仍然有较大影响力D.传统士人彻底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23.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由此交汇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24.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其主要结果是A.封建等级制形成 B.等级君主制形成C.君主专制形成 D.民主制度形成25.魏氏春秋日:“魏文帝驾崩以后,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魏明帝曹睿因天气酷热没有为曹丕送葬的行为受到后代史学家的讥讽。”这表明A.史家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酷暑天气影响曹睿的孝德品行C.魏晋时期的正统思想遭到削弱 D.儒家伦理影响史学家价值判断26.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因为军队编制问题引发的争执演化成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派系的内战。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国民党内战的机遇扩大革命成果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并未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B.善于把握时势夺取胜利C.未能正确判断革命形势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7.1871年10月,俾斯麦通过帝国立法确立的“文化斗争”,禁止神职人员参政,认定结婚、离婚等民事行为不再受教会的控制,废除了与政府政策相悖的教会制度。这些措施A.清除了基督教在德国的影响B.体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C.客观上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D.否定了德国教会的积极作用28.1912年元旦,发表在上海《申报》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B.维护了社会道德的底线C.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 D.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29.如图所示的规定出自A.《租借法案》B.三国协定C.《五国海军军备协定》D.《大西洋宪章》30.“正当中国人沉浸在康乾盛世的幻境中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一种新的文明,一场伟大的革命,一个新的运动正在萌发和蓬勃发展。”它们分别是A.伊斯兰文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B.民族国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D.大学崛起/现代化/社会主义运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他本是一位可以在传统学术道路.上左右逄源的大学者,却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理论研讨,“无迂疏之病,亦无空谈之弊”。他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他以一种虛心扬榷的胸怀去“会通”中西科技的精华。他着意于中西数学的比较,敏锐地注意到西方科技长于理论思维,而这一点恰是中国科技的阙失。在《农政全书田制》中,他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和现实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较早提出人口增值率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他高度重视实验手段的运用,《农政全书》在收录古代和当代农业文献同时,也附有他亲自观测和试验的大量见解或评论。由于比较自觉地把实验方法、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徐光启等人突破了“中古型”科学范式的包围,直扣近代科学之门。——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伽利略(1564~1642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以实验上的、可证实的事实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的传统名言。伽利略还做了力学实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609年,他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的表明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他还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念发生变化。——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光启和伽利略科技成果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人共有的科学精神。32.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联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齐、鲁、晋、郑等文化先进的中原诸侯自称为“中国”、“诸华”或“华夏”,居住在中原外缘的秦、楚、吴、越乃至于燕等,则被称或自称为“夷狄”。随着秦、楚、吴、越等参与中原的争霸,不断交融,至战国,七雄并称“诸夏”,同列“中国”。与春秋时代以前“夏夷之防”、华夷贵贱尊卑的的观念不同,当梁襄王问孟子何以安定天下时,孟子答曰:“定于一”。荀子也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史记》“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十二本纪”记载的是从五帝(黄帝——华夏始祖、颛顼、帝喾、尧、舜)夏商周秦到汉武帝。司马迁将原属戎狄之秦纳入“本纪”,让蛮夷之楚、吴、越进入“世家”,为蛮夷之“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等立传。《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材料二甲午战后,华夏中心主义衰落。维新派号召保国、保种、保教,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1902年,梁启超首次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现代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40年,毛泽东提出“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1)依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华夷观”的内容,分析其“华夷观”形成的背景。(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特点。33.中世纪之光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1)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支离破碎的欧洲”?(2)结合史实说明,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布莱克指出,凡尔赛条约由战胜国制订,把战争罪行推给德国是片面的等,说明其认为德国不应承担一战的全部责任,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凡尔赛和约“太过于”苛刻,也不是对凡尔赛条约具有片面性的单纯论证,AB两项错误;“只有德国犯了严重的罪行”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2、A【解析】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埃及;印度河流域位于亚洲印度;黄河流域位于东亚中国;两河流域位于西亚;依据位置排序为①④②③,故A项正确。3、D【解析】
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和美国关系进行改善,D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摆脱了苏联的威胁的说法有误,A错误;中国当时已经突破意识形态外交,B错误;中国并不能拯救美国的衰落,C错误。点睛:中美关系发展【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4、C【解析】
据材料可知种姓制度随着社会变革而变化,即种姓制度适应了社会状况来维持社会制度,故选C;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种姓制度也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体现成功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故排除A;材料中无法体现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B错误;材料强调种姓制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反映社会状况,D与材料的意思刚好相反,排除。5、D【解析】
材料表明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的收入总体上增加较为明显。由此可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当时存在着比单干时收入相等和减少的农户,“普遍增长”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排除。故选D。6、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儒墨道法的争论实质反映了不同流派基于本阶层的利益,对宇宙人生、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主张,故B项正确;“各派”一说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各派思想不能调和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儒法之争实质上是治国策略之争,排除D项。故选B。7、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根据材料“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等信息可知,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商品交换突破了区域之间狭隘的地方市场,而不是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镇两地的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商品交换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说明区域之间市场需求的差别问题,故C项错误。8、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片面的认识,主张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化则全盘肯定,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偏激倾向的体现,B正确;主张废除汉字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和诗界革命无关,排除ACD。9、C【解析】
根据“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指的应该是《反分裂国家法》,该法旨在打击分裂国家的行为,故选C项;ABD中的“声明”和“公报”都不属于国家大法,排除。故选C。10、B【解析】“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是说要想结束国王的独裁就一定要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启蒙运动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故选B;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这种诉求早已经有了,故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时对上帝的信仰还处于比较盛行的时代,故排除CD。11、A【解析】
根据材料“在雅典由于过分民主……没有一个人学会如何服从”可知,雅典城邦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使人文主义精神凸显,故选择A选项;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人文主义的凸显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政治管理,故排除B选项;材料并没有将公民的参政热情进行对比,无法比较是否日益高涨,故排除C选项;材料主旨是雅典公民蔑视权威,不懂得服从,这不属于道德沦丧,故排除D选项。12、B【解析】
雅典立法“渎神罪”,苏格拉底遵守公民的义务,尊重法律,虽遭受不公待遇仍选择维护法律权威,体现了他十分看重法律,认为公民社会责任高于个人生命,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人平等,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13、D【解析】
材料“个人如果把私利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他就应该受强制去遵守公共意志。”体现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故D正确。1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拿破仑战争失败和工业革命影响,知识分子要求自由表达个人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A项符合题意;《人间喜剧》是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号称社会百科全书,与自由表达个人感情无关,B选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C选项错误;《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属于后现代主义,D选项不符合题意。15、B【解析】
材料信息“川汉铁路公司”“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反映的是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保路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故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在1854年的,故A错误;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是在1919年,故C错误;北伐战争的兴起是在1926年,故D错误。16、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布局得到改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此时人口大量转移的原因,排除;战争使城市人口减少,并非增加,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17、A【解析】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体现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图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北大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全民大众,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18、D【解析】
依据材料“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建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位的进行设计,D正确;材料不涉及抗日战争的胜利,A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没有破裂,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B项错误;C项中的主导不符合史实,排除。19、D【解析】
古代王朝赋税收入主要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承担,限制土地兼并可以保护小农,确保国家赋税来源,故D正确;汉武帝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非保障农民土地私有、防止社会贫富分化,排除AB;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和“抑商”无关,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的主要目的”,应该从统治者加强统治的角度分析解答。20、B【解析】
依据“引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建立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故选B;土地改革与现代化和集体化无关,排除A;人民公社化运动与“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不符,排除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集体化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引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联系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析解答。21、B【解析】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此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君民共治是主张君主立宪制,是维新派的观点,发生在19世纪末;宣传科学与人权的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根据材料信息“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新文明之曙光”可知是指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发生在1917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真确的是②①③④,故选B。22、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末各地选举,传统文人占据了绝大部分,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大,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时间为1909年,这时科举制已经废除,排除A项;当时辛亥革命还没有爆发,排除B项;“彻底”一说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23、D【解析】
种族日意味着对美洲土著的纪年,而世界相遇日意味着新航路开辟,美洲被发现,欧美两个大洲连通,D正确;A、B概括不全,排除;新航路开辟时尚未进行工业革命,④错误,排除C。24、C【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国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统一性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两者的结合促成了君主专制的形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进行25、D【解析】
题干表明“魏明帝曹睿因天气酷热没有为曹丕送葬"而受到了“受到后代史学家的讥讽”,这是因为魏明帝的行为有悖于儒家的忠孝思想,故D正确;史学家讥讽魏明帝是因为魏明帝的行为,不是由于史学家自身的精神,排除A;曹睿是由于大臣进谏而没有给魏文帝送葬,不是由于酷暑天气,B项说法有误,排除;C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故选D。26、C【解析】从材料中“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可以看出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暴动,这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对象包括他们;B选项说法错误,与实际情况相悖;D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27、C【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禁止神职人员参政,认定结婚、离婚等民事行为不再受教会的控制,废除了与政府政策相悖的教会制度”可知,德国完成统一之后采取措施削弱天主教会对德国政治的影响,实行世俗化的政策,这些措施在当时有利于强化联邦政府,从而在客观上维护了德国的统一,故选C;A项中的“清除了”表述太绝对,故排除;实行政教分离,实行世俗化的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德国的统一,不能说其体现了军国主义色彩,排除B;材料中俾斯麦要求政教分离,教会不得干预政治事务,并未否定德国教会的积极作用,故排除D。28、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祝词》提出不但要革新道德、学术,而且也要革新服饰风格,这表明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在此之前道德底线并未被突破;C、D两项都被包含在A选项中,不能全面的概括材料信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9、C【解析】
1922年的《五国海军军备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故C符合题意;《租借法案》是在美国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但前提条件是盟国必须使用它们自己的货船来运输这些战争物资,以避免可能的对美国商船的攻击,故A不符合题意;《三国协定》是英、法、俄三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达成的军事协定,故B不符合题意;《大西洋宪章》是美、英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故D不符合题意。3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乾盛世时期是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上半期,这一时期西方在经济上兴起了工业革命,政治上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文化方面兴起了启蒙运动,选项C正确;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与康乾盛世时间不符,排除A;新航路开辟时间是在15世纪至16世纪,排除B;大学崛起是在14世纪前后,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异:徐光启的成果多为传统科技的集大成,总结多于创造,伽利略则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科学成果;徐光启的成果吸收了前人的成果,也会通了中西科技精华,伽利略成果主要是受前人成果的影响;徐光启的成果注重实用,伽利略侧重理论化,规律化。(答对2个对比点即可)同:都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或重视数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实验方法)背景:晚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晚明儒学走向衰败(晚明儒学体现经世致用精神);西学传入,外来文化科技的压力以及民族命运的需要;徐光启振兴自然科学的历史主动精神等。(答对2点即可,意思相近可酌情赋分)(2)徐光启:突破“天朝上国”的虚骄心理,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中国传统数学、天文学的发展;总结了中国传统科技,推动农耕经济走向繁荣;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突破了中古型科学范式的包围,直扣近代科学之门;(积极方面,答对2点即可)对后世的社会影响非常有限,清朝以后中国科技陷入长期停滞状态。伽利略: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为生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冲击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3)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反权威、批判和怀疑精神;勇于实践、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解析】
(1)异:根据“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得出徐光启的成果多为传统科技的集大成,总结多于创造;根据“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得出伽利略则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科学成果;根据“他以一种虛心扬榷的胸怀去“会通”中西科技的精华”得出徐光启的成果吸收了前人的成果,也会通了中西科技精华;根据“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以实验上的、可证实的事实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的传统名言。”得出伽利略成果主要是受前人成果的影响;根据“却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伽利略还做了力学实验”并结合中西方科技的特点可得出徐光启的成果注重实用,伽利略侧重理论化,规律化。同:根据“在科学研究中,他高度重视实验手段的运用”“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得出都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或重视数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实验方法)(2)背景:根据所学,可从晚明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作用等角度进行概括。徐光启:根据“直扣近代科学之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胞呼吸课件教学课件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老年活动项目标前协议书(2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的数值方法》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线性代数(理工)》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分式方程说课稿
-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 angengingong说课稿部编版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计算机网络》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黑板字课件教学课件
- 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成都锦里商街、宽窄巷旧城改造商业案例分析
- 外贸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职责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D1-B说明书
- 人教版-高一至高三全部英语课文朗读与听力MP3链接
- 第4课 我来画棵“家庭树”第一课时 ppt课件
- ARMA算法整理
- 岛电SR中文说明书
- 地下水八大离子-阴阳离子平衡计算公式
- 部分轮毂的基本知识
- 小学数学六年级“24点”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