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食品袋充入氮气可防腐B.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C.金刚石裁玻璃D.氧气作燃料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事实微观解释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之间有间隙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A.A B.B C.C D.D3.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C.降低油的着火点 D.防止油溅出4.小亮用固体氯化钠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B.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已经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可以加入更多的水C.用20mL量筒分多次量取所需体积的水D.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煤、氧气B.冰水混合物、汽水C.空气、氯化钠D.二氧化硫、干冰6.如图风力发电是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新能源,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减少雾霾的产生 B.能减少酸雨的产生C.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 D.能大幅度降低电价7.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泥土烧成精美的瓷器B.红纸剪成漂亮的窗花C.冰块雕成美丽的冰雕D.玉石磨制成个性化的饰品8.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稀释浓硫酸C.过滤泥水 D.称量氯化钠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1.如图1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俯视示意图。①处为煤炭,②③处为火柴头,其中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用酒精灯从铜片下方对准中心④处进行加热(如图2,夹持仪器略去),一段时间后,只有②处火柴头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雷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C.对比①②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D.①处为煤炭不燃烧是因为煤炭不是可燃物12.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2)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3)用装置F和另一种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填“b”或“c”)端进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可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1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小丽同学利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15.根据下列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B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3)C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6.如图所示为炼铁实验装置,按下列要求进行回答:(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该实验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202020生成氢气的质量g0.080.080.04试计算:(1)共制得氢气_____g。(2)反应中消耗的锌粒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18.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放入质量为28g的烧杯中,在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假设反应匀速进行)反应时间/s4080120160200烧杯及药品质量/g97969594.8m计算:(1)m的值为____________。(2)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2)小徐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带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徐的观点,因为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食品袋充入氮气可防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后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作电光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质地坚硬,可以裁玻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注意: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2、A【详解】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汽油的体积变小,密度增大,不是分子体积变小,符合题意;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花香四溢,不符合题意;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跑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不符合题意;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油锅起火用锅盖盖可以隔绝氧气,从而灭火。故选B。4、D【详解】A、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不需要漏斗,故A错误;B、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错误;

C、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80g-80g×10%=72g,应用100mL量筒一次量取,故错误;

D、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水的体积偏小,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正确。

故选:D。5、B【详解】A、煤属于混合物,氧气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汽水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干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风力发电的发展有利于雾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产生,不能大幅度降低电价。故选:D。7、A【详解】A.泥土烧成瓷器是用泥土高温加热,在烧制过程中有一些氧化过程,在氧化过程中,泥土中的矿物质就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正确;B.红纸剪成窗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错误;C.冰块制成冰雕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错误;D.玉石磨制成个性化的饰品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错误。故选A。8、C【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9、C【解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B【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C2H2+5O24CO2+2H2O。【详解】A、该反应是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选项A正确;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2×2+1×2)×2]:(16×2×5)=13:40,选项B不正确;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选项C正确;D、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D正确。故选B。11、B【详解】A、②处火柴头燃烧,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没有与氧气接触,对比②③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④处加热,对比②③,说明了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对比①②,说明了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故选项说法正确;C、对比①②,说明了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D、①处为煤炭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12、B【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A2H2O22H2O+O2↑量筒C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用H2O2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选择固液发生装置是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3)用万能瓶装置F和另一种仪器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种仪器的名称是:量筒,在F中气体应“短管进、长管出”从导管c端进入装置满水的万能瓶,将水压入量筒中,则量水的体积等于氧气体积。(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固体加热装置为B,可用排水法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用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而不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1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详解】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是过氧化氢遇到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O2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对应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答案为:2H2O22H2O+O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15、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O2氢元素和氧元素2Mg+CO22MgO+C【解析】(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所以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所以B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3)二氧化碳和镁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1)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2)O2;氢元素和氧元素;(3)2Mg+CO22MgO+C。16、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不纯而发生爆炸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详解】(1)A装置中为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该实验先通入CO的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空,防止一氧化碳不纯而发生爆炸;(3)一氧化碳有毒,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