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总说明_第1页
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总说明_第2页
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总说明_第3页
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总说明_第4页
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忠县香山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1年07月)(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1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5)《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图集与规范、规程4边坡支护设计范围及设计参数边坡支护设计目标为:确保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保证主体构筑物的施工空间,做到经济合理,同时考虑施工条件的难易程度,环境高边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各段环境边坡安全等级及支护设计范围见表4-1。表4-1厂区高边坡设计范围划分表序号边坡分段编号边坡类型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高度(m)长度(m)备注1A-B挖方岩质环境边坡一级、50年2-2655永久性边坡2B-C挖方岩质环境边坡一级、50年26-4075永久性边坡3C-D挖方岩质环境边坡一级、50年25-3040永久性边坡4E-D挖方岩质环境边坡一级、50年25-3035永久性边坡4.1设计参数根据业主提供的《忠县香山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并参考相关规范,场地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见下表4-2。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0kN/m2,施工荷载4kN/m2,地面堆载10kN/m2,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安全系数:二级1.35、一级(1.30)。3、边坡重要性系数:取1.0、1.1。4、边坡安全等级:二级、一级。表4-2岩土设计参数一览表重度KN/m3天然*2019.0*/25.2/24.2饱和*20.520.0*/25.6/24.7天然///6.95/28.68饱和///4.37/21.24岩体抗拉强度kpa///160/72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40(压实)*150*3001586*4507710内聚力(天然)kpa*5(天然)20.2(天然)/336/1699*2(饱和)14.5(饱和)内摩擦角(天然)°*26(天然)14.0(天然)/34.9/41.1*23(饱和)9.8(饱和)岩体理论破裂角°///62.5/65.6变形模量MPa///*1343/*2900弹性模量MPa///*1450/*4155泊松比(μ)/*0.23/*0.33/*0.24压缩模量MPa/*4.67////基底摩擦系数/*0.25*0.25*0.30*0.40*0.35*0.50M30砂浆与岩石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300/*800水平抗力系数MN/m3//*20*120*35*350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14//备注:(1)表中带“*”者为经验值;(2)本勘察报告提供的素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均为经验数据,压实后的承载力建议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取值;(3)受施工及地表水影响,无法保证泥岩处于天然状态时,泥岩的力学强度应采用饱和强度作为设计依据;(4)岩石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5)本表中的岩石强度参数是根据所取岩样室内试验成果按规范规定统计得出,是反映场地内岩石整体特征的代表值,与具体基础部位的实测值会存在一定差异,施工验槽时只要试验指标在本表范围值内,都可视为满足要求。表4-3岩体结构面特征及岩土界面抗剪强度参数建议表(饱和)结构面编号结构面优势产状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备注裂隙J1224°∠81°5018扩建(二期)工程拟建厂区处裂隙J2172°∠8°2213裂隙J3305°∠23°5018层面134°∠74°2012裂隙J2240°∠46°5220层面327°∠29°2012粉质粘土与基岩面149.5素填土与基岩面3254.2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结论及执行情况4.2.1方案设计阶段安全专项论证主要意见及执行情况7月21日,重庆忠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在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议室组织召开忠县香山水厂扩建(二期)工程厂区高边坡(南侧开挖岩质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安全专项专家论证会,在听取地勘、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对设计方案的介绍后,专家组经讨论形成论证建议和执行情况如下:进一步校核边坡岩体结构面性状、抗剪强度参数及稳定性。执行情况:根据专家意见,协同地勘报告编制同事复核边坡岩体设计参数和破坏模式,详见第5节内容。结合工艺、建筑相关专业核实能否优化厂区平面及竖向设计,以减小边坡高度;以便考虑岩体强度低且受裂隙切割,宜将坡率放缓;坡脚清水池基坑边坡支护方案“板壁式锚杆挡墙”可与“岩石喷锚支护”比选。执行情况:根据专家意见,经工艺和建筑专业复核,厂区构建筑物布置需要满足功能和间距要求,场平设计高程结合一期工程确定,坡顶为现状地貌,因此厂区边坡高度调整空间受限;板壁式锚杆挡墙与喷锚支护两者综合比较,板壁式采用现浇混凝土,坡面成型质量更有保证,支护效果更佳,推荐坡脚清水池基坑边坡采取板壁式锚杆挡墙支护。完善与边坡稳定性有关的土石方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顺序、工艺及方法,应采用对保留坡体损伤扰动较小的开挖方式,以保证边坡岩体的稳定性;施作锚杆挡墙时应清除坡面不稳定松软块体及危石。加强场地及边坡的封闭处理及截排水。执行情况:根据意见进一步完善挖方边坡施工顺序和开挖技术要求,详见第7.1节和7.3节内容,坡顶临空面至截水沟区域采取素砼封闭。严格按“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原则执行,加强现场地质查验、监测和信息反馈。执行情况:根据意见强调边坡施工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详见7.1节和第9节;加强施工期和竣工期后2年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详见第9节。4.2.2方案设计阶段可行性评估主要意见及执行情况本项目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文件按安全专项论证专家组意见修改后,业主委托重庆市建城施工图审查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司提交的本项目的方案设计文件进行了可行性评估,评议意见和执行情况如下:进一步校核边坡岩体结构面性状、抗剪强度参数及稳定性。执行情况:根据评估意见,结合地勘报告,加强施工期间边坡开挖之后岩体结构面性状校核,及时修正岩土设计参数,做到信息化、动态化设计。结合工艺,建筑相关专业核实能否优化厂区平面及竖向设计,以减小边坡高度:以便考虑岩体强度低且受裂隙切割,宜将坡率放缓。执行情况:根据评估意见,经工艺和建筑专业复核,厂区构建筑物布置需要满足功能和间距要求,场平设计高程结合一期工程确定兼顾考虑远期(三期)布置,且坡顶为现状地貌紧邻香山国际住宅小区,因此厂区边坡高度调整及放坡坡率空间受限,边坡坡率能够确保边坡稳定。完善与边坡稳定性和坡顶杆线及需保护设施有关的土石方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顺序,工艺及方法,应采用对保留坡体损伤扰动较小的开挖方式,以保证边坡岩体的稳定性;施作锚杆挡墙时应清除坡面不稳定松软块体及危石。加强场地及边坡的封闭处理及排水。执行情况:根据评估意见,进一步完善与边坡稳定性和坡顶杆线及需保护设施有关的土石方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顺序,工艺及方法,应采用对保留坡体损伤扰动较小的开挖方式,以保证边坡岩体的稳定性,施作锚杆挡墙时应清除坡面不稳定松软块体及危石,加强场地及边坡的封闭处理及排水;详见总说明7节和第9节;4、完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等要求;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执行情况:根据评估意见,进一步强调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等要求;强化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详见总说明第9节。5边坡地质评价及稳定性定性分析(1)A-B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挖方岩质边坡,典型地质剖面为(12~13、15剖面),直立高度2~26m,边坡岩性为泥岩与砂岩,边坡上部土层厚约0.0~1.4m。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综合判定,该边坡岩体类型属Ⅲ类,安全等级为一级,破裂角取62.5°,等效内摩擦角取55°边坡稳定性分析作赤平投影如下(见下图5-1):图5-1赤平极射投影图该段边坡倾向约296°,边坡坡向与层面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1大角度相交,与裂隙面J2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3小角度相交;裂隙J3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强度裂隙J3控制,J3切割不深,其可见长度0.50~0.80m,破坏模式为边坡在结构面切割、卸荷和风化作用下垮塌、掉块。(2)B-C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挖方岩质边坡,代表性剖面26~29,直立高度26~30m,边坡岩性为泥岩与砂岩,上部土层厚约0.2~0.9m,边坡上部将场平至标高337.00m。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综合判定,该边坡岩体类型属Ⅲ类,安全等级为一级,破裂角取62.5°,等效内摩擦角取55°。边坡稳定性分析作赤平投影如下(见下图5-2):图5-2赤平极射投影图该段边坡倾向约22°,边坡坡向与层面大角度相交,与裂隙面J1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2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3大角度相交,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3)C-D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挖方岩质边坡,代表性剖面16~17,直立高度29~30m,边坡岩性为泥岩与砂岩,边坡上部土层厚约0.2~2.3m,边坡上部将场平至标高337.00m。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综合判定,该边坡岩体类型属Ⅲ类,安全等级为一级,破裂角取62.5°,等效内摩擦角取55°。边坡稳定性分析作赤平投影如下(见下图5-3):图5-3赤平极射投影图该段边坡倾向约10°,边坡坡向与层面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1大角度相交,与裂隙面J2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3大角度相交,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4)D-E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挖方岩质边坡,代表性剖面31~34,直立高度2~29m,据赤平投影分析:边坡岩性为泥岩与砂岩,边坡上部土层厚约0.2~0.8m。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综合判定,该边坡岩体类型属Ⅲ类,安全等级为一级,破裂角取62.5°,等效内摩擦角取55°。边坡稳定性分析作赤平投影如下(见下图5-4):图5-4赤平极射投影图该段边坡倾向约296°,边坡坡向与层面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1大角度相交,与裂隙面J2倾向相反,与裂隙面J3小角度相交;裂隙J3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强度裂隙J3控制,J3切割不深,其可见长度0.50~0.80m,破坏模式为边坡在结构面切割、卸荷和风化作用下垮塌、掉块。6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6.1边坡支护设计原则根据上节地质条件分析,场地有放坡空间,为此,设计以尽量放缓边坡,减少支挡措施为出发点,同时应考虑减少开挖和回填工程量,综合经济性确定高边坡设计方案。按照工程地质类法,拟定设计原则如下:=1\*GB2⑴对于高切坡满足放坡条件的地方,尽量按不陡于1:0.50放坡分级放坡达到自然稳定;=2\*GB2⑵景观要求高的地方,结合景观造型需要拟定坡率,再尽量设置一般挡护措施,加以灌木绿化遮挡,避免高大挡墙等降低路容美观的硬圬工防护;=3\*GB2⑶条件限制的地方,结合稳定计算拟定坡率,满足周边环境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拆迁及开挖;=4\*GB2⑷加强地质勘探和现场踏勘查看,深入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增强工程研判,提高技术措施的针对性。=5\*GB2⑸高边坡设计应充分结合已有地质勘察资料,根据边坡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作用和风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高边的安全可靠,加固工程设计遵循“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6\*GB2⑹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削坡减重,减少支挡工程,提高坡体的自稳性;=7\*GB2⑺突出边坡绿化,边坡加固防护工程实用与美观结合,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力求防护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加强“生态、环保”设计。6.2边坡支护方案设计(1)A-B段环境边坡该段高边坡为挖方岩质环境边坡,边坡最大直立高度26m,坡顶紧邻香山国际小区,净距约9m-15m。边坡支护采取“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施,采取分级放坡,每隔10m一级,中间留2m马道,坡率自下而上为1:0.75(中风化岩层)、1:1(强风化岩层)、1:1.50(表土);坡面防护采取C25钢筋砼菱形格构,格构梁尺寸为0.2mx0.2m,格构梁间距为2.0m,格构节点采取构造锚杆122mm固定,锚杆长度为至少3m,倾角为15°,间距同格构梁,格构内填充土工生态袋绿化护坡,坡顶表土进行削坡整形,外倾3%,并采取10cm厚C25混凝土封闭。边坡坡面设置PVC排水孔,孔径50mm,间距2.0mx2.0m,梅花型布置,边坡坡面每隔10-15m需设置一道2.5cm宽的伸缩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坡顶设置截水沟和防护网(围墙),坡脚设置排水沟。该段环境边坡坡脚紧邻拟建清水池(二期),净距3.9-4.5m,清水池基坑深度为6-4m,基坑边坡开挖结合上部环境边坡一起施工,两者在场平高程位置设置平台1-2.5m宽,基坑边坡跟上部环境边坡支护型式类同,采取采用“1:0.30单级放坡+板壁式锚杆挡墙+排水”的支护措施,锚杆采用222钢筋,锚杆倾角15°,锚孔直径为90mm,锚杆锚入潜在破裂面内且进入较完整中风化岩层中的长度不小于3.0m;锚杆总长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锚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不得小于50cm。对于破碎严重的边坡可按实际增加锚杆钢筋长度;锚杆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2.0m,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锚固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采用全粘结性锚杆,面板采取现浇15cm厚C30钢筋砼;基坑坡顶设置钢筋砼冠梁、截水沟和防护网,坡脚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2)B-C-D段环境边坡该段高边坡为挖方岩质环境边坡,边坡最大直立高度40m,距离邻香山国际小区净距13-20m。边坡支护采取“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施,采取分级放坡,每隔10m一级,中间留2m马道,坡率自下而上为1:0.75(中风化岩层)、1:1(强风化岩层)、1:1.50(表土);坡面防护采取C25钢筋砼菱形格构,格构梁尺寸为0.20mx0.2m,格构梁间距为2.0m,格构节点采取构造锚杆122mm固定,锚杆长度为至少3m,倾角为15°,间距同格构梁,格构内填充土工生态袋绿化护坡,坡顶表土进行削坡整形,外倾3%,并采取10cm厚C25混凝土封闭。边坡坡面设置PVC排水孔,孔径50mm,间距2.0mx2.0m,梅花型布置,边坡坡面每隔10-15m需设置一道2.5cm宽的伸缩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坡顶设置截水沟和防护网(围墙),坡脚设置排水沟。(3)D-E段环境边坡该段高边坡为挖方岩质环境边坡,边坡最大直立高度29m,坡顶相邻香山国际小区,净距超过20m。边坡支护采取“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施,采取分级放坡,每隔10m一级,中间留2m马道,坡率自下而上为1:0.75(中风化岩层)、1:1(强风化岩层)、1:1.50(表土);坡面防护采取C25钢筋砼菱形格构,格构梁尺寸为0.20mx0.2m,格构梁间距为2.0m,格构节点采取构造锚杆122mm固定,锚杆长度为至少3m,倾角为15°,间距同格构梁,格构内填充土工生态袋绿化护坡,坡顶表土进行削坡整形,外倾3%,并采取10cm厚C25混凝土封闭。边坡坡面设置PVC排水孔,孔径50mm,间距2.0mx2.0m,梅花型布置,边坡坡面每隔10-15m需设置一道2.5cm宽的伸缩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坡顶设置截水沟和防护网(围墙),坡脚设置排水沟。7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求7.1挖方工程(1)边坡开挖时严格按动态法、信息法、逆作法施工,不宜在雨季施工,尤其是避免在暴雨期间施工,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应做好规划,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使土方开挖处于干作业状态。(2)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的顺序,严禁超挖。在不具备自然放坡条件或重要建(构)筑物地段,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且上一层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并对支护结构进行保护。(3)应采用分段跳槽开挖与“逆作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土层部分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5.0m,每次开挖深度不大于1.5m,岩层部分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10.0m,每次开挖深度不大于2.5m。(4)边坡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控制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严禁采用爆破施工,不得乱挖、过度超挖;石方开挖应以机械凿打应避免边坡大规模无序施工。如确实需要爆破,应采取控制性爆破,防止因爆破影响边坡稳定和周边建(构)筑物安全。(6)基坑土石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7)应及时清除坡顶可能滑移的土体,加强坡顶安全防护措施。(8)距离开挖边坡坡顶临边2.5m范围内严禁堆载,2.5m范围外堆载高度不得超过1.5m。7.2填方工程=1\*GB2⑴本工程填筑主要用于场平及构建筑物基坑回填区域,可充分利用场平开挖料(中风化泥(砂)岩石渣),填筑应分层碾压,填方边坡段分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且不得发生粗粒料集中现象。=2\*GB2⑵本工程采用挖方料分层压实回填,最大粒径不超过200mm,5mm以下颗粒含量小于20%,小于0.075mm细粒含量小于10%;不充许采用腐殖土,压实度一般不得小于0.94,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或可通过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试验,并结合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其承载力应满足大于等于150kpa。=3\*GB2⑶水溶盐含量大于5%、有机质含量大于的土料、干硬性粘土、分散性土、软粘土、垃圾等不能做为回填料。=4\*GB2⑷土石料填筑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并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确定铺土厚度、碾压速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本工程填筑材料多为挖方泥(砂)岩料,在进行现场碾压试验时,可采用重量大于13t振动碾(靠近构筑物四周区域应用小型机械进行施工填筑),并应根据料质、岩性适当洒水。碾压方式,可采用错距法或重叠法先静压,后振压。=5\*GB2⑸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经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压实合格后才准铺筑上层填料。坡体填筑力求全断面平行上升,分段填筑时,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相接,结合坡度约1:5;分段分片碾压,碾压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小于3m;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错缝距离不小于1m。=6\*GB2⑹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填筑,振动碾压实不到的边角部位如填方与山体角交接处,应填筑1.5m宽的细料,使用打夯机夯实。=7\*GB2⑺地面高低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向高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8\*GB2⑻铺填过程应注意天气变化,雨天不进行土方回填,必须施工时,雨前应用防水布覆盖作业面,当降雨强度大于5mm/12h时停止碾压填筑土;雨后应对填筑土经晾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对表面再次处理,等质检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9\*GB2⑼填筑质量控制与检查必须贯穿整个填筑过程,检查填筑料、检测含水量变化、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层间结合、压实后的干密度以及边坡尺寸等,试验检测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到设计要求;铺层厚度不得超径、超厚,洒水量等均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与岸坡接合处的料物不得分离、架空,并对边角加强碾压,每层填筑必须在前一填筑层验收合格后进行。现场观察、检查施工记录和检查验收合格证。=10\*GB2⑽回填料与原坡面的接触面须清除表层土体以及有机质土、植物杂草、生活垃圾等,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沿着岩土分界面分台阶开挖,并采用振动碾碾压至无明显沉陷为止。7.3板壁式锚杆挡墙工程7.3.1锚杆施工1、锚杆施工应按从上往下逆作法进行施工,应清除坡面不稳定松软块体及危石,加强场地及边坡的封闭处理及排水。2、锚杆施工工艺流程:确定孔位→搭设工作平台→安放钻机→钻进成孔及制作锚杆→清孔→安放锚杆→浇注砂浆→浇筑面板(压顶梁)。1)确定孔位:由专业测量人员按图准确定位。搭设工作平台:按照已放孔位,用钢管搭设承重平台。平台宽不小于6m,铺设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平台要求平整、牢靠,承重量不少于5吨。2)安放钻机:用专用地质钻机成孔。钻机安装周正、水平、稳固。主轴倾斜角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对位应准确。3)钻进成孔:注意观察纪录裂隙位置和结构面位置,应采用干(水)钻,对其孔周围岩体破坏最小。4)锚杆制作;按设计尺寸制作好锚杆,计算好尺寸,钻孔时应保留有足够长的有效锚固段,锚杆应除锈,应使锚筋位于锚孔中部,并确保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5)清孔:钻进终孔时,应停车冲孔5-10分钟清孔。6)应及时安放锚杆,以免时间延长造成塌孔,影响边坡整体稳定。7)灌注M30水泥砂浆:锚筋安放好后,应立即下灌浆管至孔底(注浆管距离孔底宜为100mm),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从孔底开始压浆至孔口返浆。灌浆压力应保持在0.5MPa以上,应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灌浆压力,应确保浆体灌注密实;注浆停止前应稳压至少10分钟,漏浆时应及时补浆。随盘取样作试件,并及时脱膜养护送检。锚杆为全长灌浆锚杆。3、锚杆施工前,锚杆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应在设计的锚杆位置处做基本实验,以确定锚固体与岩层之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每种试验数量不小于3根,实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3附录C.2进行;试验成果(如砂浆与岩石的粘结强度)应返回设计单位确认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待设计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4、锚杆完工边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进行验收试验,其根数为5%且不少于5根。222锚杆验收试验荷载为170.0kN,实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3附录C.3进行。5、锚孔长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500mm。6、按设计要求制作好面板钢筋网后,与锚杆交接处采用绑扎(或焊接)连接牢固,现浇砼前应该清洗坡面并采取措施保证面板外模的稳定性,从而确保面板的厚度和平整度,面板超欠挖大于30cm时,必须凿顺或用M7.5浆砌MU30片石嵌补以便整平坡面或者C25混凝土填充;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浇水养护。7、锚杆挡墙上的排水孔应按设计布置施工,排水孔径为50mm,采用PVC管,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2.0m,长度不小于0.5m,泄水孔向外倾斜5%,梅花形布置,遇伸缩缝处可适当调整泄水孔的位置。7.3.2钢筋混凝土工程1、图中符号Φ、分别表示HPB300、HRB400钢筋。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2、混凝土:压顶梁、面板混凝土强度采用C30(格构梁C25)。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3、挡墙伸缩缝缝宽20mm,缝中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止水,伸缩缝每10~15m设一道;4、钢筋混凝土工程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相关要求执行。7.4喷射混凝土1)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输料管路和电缆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2)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先喷凹处和孔洞,后喷平处。3)喷射混凝土一般一次喷射达到设计厚度。若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终凝后再进行喷射。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清洗待喷射层表面。4)喷枪嘴应垂直坡面,最大偏斜角度不宜超过5°,喷枪嘴移动可为圆圈法,或为条形循徊法。5)喷枪嘴与坡面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水压应高于工作风压0.10~0.15MPa,水压绝不允许低于风压。灰体初凝后洒水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6)喷射作业时,坡脚应铺设金属板以回收回弹混凝土;持喷枪人员任何时候都不准对着人,以防突然射石伤人。7)喷枪手应佩戴防护面罩、防尘口罩、穿防护服,其余工作人员应戴防尘口罩。8)结冰季节及大雨天气,严禁进行喷射作业;如果有地下水出漏,必须设泄水孔,将地下水引出。9)喷射混凝土防护工程要经常检查、维修。采用机械喷射。10)喷射混凝土厚50~150mm为宜,分2~3次喷射,沿边坡延伸方向每隔10~15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0mm,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7.5菱形格构骨架钢筋砼或者素砼格构采用现场浇筑或预制,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采取拉线定位的方法对边坡进行理坡,边坡要求平整;对松动坡面进行夯实,以防止不均匀沉降破坏格构。在边坡上采取拉线定位的方法,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轮廓线长度及宽度,开挖基槽,并在建基面平整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时保证基底土质及其密实度。砼格构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待砼格构固定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土质边坡人工填土与格构齐平,再撒播草籽;岩质边坡格构内堆砌土工生态袋。7.6截排水沟⑴各类型截排水沟采用C25混凝土现浇。⑵截排水沟每隔10~15m长度设置沉降缝,缝宽20mm,缝内填塞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后对表面进行沟缝处理。⑶截水沟内侧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直径不小于5cm,排水孔间距2.5m,排水孔距离沟底面距离不小于20cm。⑷截排水沟位置可根据实际地形作适当调整,但所有调整必须征得设计同意。⑸边坡顶底部的截排水沟施工必须保证沟底纵坡不小于0.3%。⑹边坡上的截排水沟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设置,如遇陡坡排水沟应设置急流槽和跌水,并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8边坡监测高边坡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边坡本身及邻近建构筑物、边坡周边道路和邻近地下管线的安全。根据高边坡支护有关规范要求以及本工程项目的特点,结构主体地下部分施工阶段必须对边坡支护系统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高边坡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支护系统及周围环境动态变化,应用检测所得的信息指导施工,是施工过程科学化、信息化,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1)监测工点根据本次高边坡的特点,对场地存在人工高边坡均进行监测,同时施工时需对坡顶已建构筑物加强变形监测。(2)监测项目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对整个边坡工程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掌握信息,进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9.1节内容要求,本工程为高边坡且坡顶存在重要构筑物,必需进行边坡工程监测,并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第3章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本工程应由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边坡进行监测,监测时间竣工后不低于二年。监测单位应编制边坡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应测项目为:边坡顶部水平和竖向位移(两点合一)、边坡周围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坡顶地表的裂缝、降雨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位和渗水与降雨的关系、锚杆拉力、挡墙墙顶位移等相关内容。(3)平面及高程基准点布置在现场布设3个大地变形基准点。基准点布设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布设位置应考虑在建筑物变形区以外、不受施工破坏的稳固地方。(4)边坡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布置1)边坡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边坡变形特征的地方。观测点直接埋设专门加工的全站仪棱镜支架,以消除水平位移观测时的对中误差。桩板墙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冠梁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同点。2)边坡监测点设备埋设规格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执行,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要求,在支护结构坡顶埋设位移观测点,间距:15.00m~25.00m。(5)临近已建物及道路、管线沉降观测点布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地方。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规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19)执行。抽水井施工前埋设观测点,观测点应通视良好,以利于精密仪器测量。水准监测按国家Ⅱ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水准仪型号为DZS2+FS1光学平板测微器,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标准差为±0.7mm。为确保观测精度,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各等级的水准点运用一座二等水准点和4个普通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作为该区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对已制作好的观测点进行水准路线设计。从已知水准点测至另一已知水准点上。根据周边观测点点数及设站数以水准导线长度构成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水位监测采用SWJ-90型水位计,将带电缆的探头下降到钻孔中,当接触到水面时就会触发声音报警器和信号灯,水深可从刻有标度的电缆线上读出。(6)监测周期及仪器要求1)边坡开挖前先进行初始读数。为保证起始数据的准确性,沉降观测和边坡位移首次均为双观测。基坑开挖期间,各项目每开挖一步土观测一次,遇降雨等天气则加大观测频率。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根据位移变化调整监测频率,最长每月观测2次。2)建筑物及临近道路、管沟在施工期间根据施工进度从降水开始每隔一周观测一次,边坡开挖完成后可加大观测间距,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再观测一次。3)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倾斜观测的精度、方法和使用仪器按相关规范执行。4)边坡开挖监测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报告。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7)其他相关要求1)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进行危险报警: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5/1000或40mm,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