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案(4标)
施工测量方案
1.0任务来源
随着成兰铁路的开工建设,我单位承建的CLZQ-4标段也已展
开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需对本标段范围内所有建(构)筑物
进行精确测量放样,使工程质量到达国家相关标准及标准要求。
2.0工程概况及自然地理情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工程概况
成都至兰州铁路位于四川省和甘肃省境内,起于成都,经什那、
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向北延伸连接在建兰渝铁路的哈达铺站,正线
建筑长度457.644km,四川省境内长377.80km,甘肃省境内长
79.82km,成都至兰州运营总长725.549km。本线建成后,向北连通
兰渝铁路,与既有宝成铁路、在建兰渝线及规划的川青线、川藏线共
同构建沟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区际干线铁路通道。
新建铁路正线全线按电气化双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
200公里/小时,限制坡度双机18%。,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
难2800m。成都至哈达铺全线新建三星堆、什那西、绵竹南、安县、
高川、茂县、龙塘、太平、镇江关、松潘、川主寺、黄胜关、大录、
九寨沟、多儿、腊子口共计16个车站;正线路基62.812km,占全线
总长13.7%;正线桥梁80座62.37公里,占全线总长13.63%;正线
隧道33座332.44公里,占全线总长72.65%,全线最长隧道为太平
隧道,隧道全长28427m;第二长隧为岷山隧道,隧道全长25047m。
本标段内曲线半径为3500m和3504.525m两种;纵向坡度5%。、1%。、
7%。、17.8%。,均为上坡;包括桥梁480.72m/2座(白溪河三线大桥
137.74m,雎水河双线大桥342.98m),隧道11879m/2座(安县隧道
2
3015m,柿子园隧道8864m),正线路基6834.28m,车站1座(安
县车站),1#轨枕场,负责CLZQ-4、5、6三个标段的双块式无祚
轨道施工。
(1)本标段线路走向
本标段正线自DK64+100起点至D3K85+560,正线长
19.194kmo本标段位于四川省境内,由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东部边
缘构造强烈、高山峡谷带过渡区行进,线路总体自东南向西北经兴隆
镇、拱星镇、雎水镇、高川乡;雎水以南为成都平原,无隧道;雎水
西部进入山区,桥隧相连。
(2)沿线地形、地貌
线路南起成都,过成都平原后横穿龙门山山脉中段;区内的地貌
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南部的NE向龙门山山地受控于龙门山构造
带,并在山前形成成都第四纪盆地。
⑶地震动参数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四川甘肃陕西局
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号修改单),沿线
地震动参数区划见表2-lo
表2-1沿线地震动参数区划见表
长地震动地震动反
度峰值加响谱反响
段落里程范围
(k速度谱特征周
m)期
3
青白江~DK0+000-D0.10g0.45s
7
三星堆K7+000
三星堆〜DK7+000-0.15g0.40s
53
绵竹DK60+000
绵竹~绕DK60+000-0.20g0.45s
272
结沟DK352+500
⑷主要技术标准
a.铁路等级:I级。
b.正线数目:双线。
c.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o
d.正线线间距:4.4mo
e.限制坡度:9%o,加力坡18%。。
f.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
g.牵引种类:电力。
h.机车类型:客车动车组、SS7E;货车HXD2。
i.牵引质量:4000to
j.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双机880m)。
k.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1.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2.2工程特点
(1)气侯特点
本线成都至九寨沟段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形高差大,区域跨度
4
大,气候由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带的温暖湿润向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高山寒冷带气候的川西高原季风气候区过渡。年平均气温6〜16.3℃,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31.3〜36.7C,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5.3〜
-21.1℃o年平均降雨量484.1〜1215.1mm。各气候区主要气象资料见
表2-2。
表2-2各气候区主要气象资料情况
茂
县市名称成都广汉什那绵竹安县县
及统计年1971197119591971
份-200-200-198-200
0040
平均气压840
956.7959.6952.8947.3
(mb).4
续表2-2各气候区主要气象资料情况
茂
县市名称成都广汉什那绵竹安县县
及统计年1971197119591971
份-200-200-198-200
0040
年平
16.116.315.815.616.211
均
气
极端
温32.
最36.736.635.735.936.5
2
高
℃)
极端-11.
-5.9-5.3-5.3-7.565
最低6
5
最大
月平27.225.426.525.125.7
均
最小
约平3.15.7355.7
均
绝对年平
16.316.216.1
均湿度%
相对年平
8281838173
均湿度%
年平均降1086.1215.484
870.1806938.6
水量mm41.1
年平均蒸1060.1100.145
993.3915.6
发量mm789.4
年平均风1.1N
1.41.41.53.8
速(m/s)NE
21
最大风速17.013.021S21N
EN
及风向ENEWE
E
年平均雾
6285472
天日数
年平均暴
32.53029
雷日数
(2)河流水系、水文
本线主要经过长江流域,沱江、岷江和嘉陵江等水系。
(3)交通运输情况
6
铁路:本线经过区域有两条既有铁路支线:德天支线铁路、广岳
支线铁路,可局部利用铁路运输。
公路:可供使用的主要公路有成绵高速公路、105省道、广青公
路、德茂公路和灾后重建道路。
(4)环境敏感点多,环保要求高
沿线有马棚堰、青白江、渝江、石亭江和绵远河5处二级水源保
护区。线路穿越景区和自然保护区段落,对施工期间临时工程选址,
包括便道、驻地等临时设施选址和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隧道辅
助坑道设置、弃硝场选址造成较大困难,增加了施工难度;为防止因
工程建设导致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影响生态环
境,对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及垃圾处理提出
了极高要求。
(5)汶川地震效应显著、地质灾害频发
柿子园、跃龙门隧道穿越了造成“5.12〃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
带。“5.12〃地震后,截止目前,共发生4级以上余震320次。地震
及地质灾害频发,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
2.3设计资料情况
施工测量的首级控制网,由业主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施测的CPI、CPU平面控制网及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构成,该
首级控制网作为施工测量的起算控制点。
2.3.1平面坐标系统
7
平面坐标系统为工程独立高斯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
参考椭球为WGS-84椭球,其椭球参数,长半轴a=6378137,扁率
f=298.257223563,投影分带为15,带宽。
为使横坐标值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负值,同时保持与设计单位提
供的坐标一致,统一在X坐标加常数500Km。
工程椭球的构建采用改变椭球参数的方法(及参考椭球长半轴直
接加投影面大地高并保持扁率和定向不变)。边长投影在抵偿高程面
上,有祚轨道段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宜大于2.5cm/Km,及投影长度
变形(包括高程归化、高斯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40000,无祚轨道段
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应大于10mm/Km,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
归化,高斯投影变形之和)不应大于1/100000。
CLZQ-4标范围内平面坐标系的详细分带以及对应里程见表
2-3o
表2-3平面坐标系的详细分带及对应里程
中对应里程范围
央投影投影最大投
平均
子高程高程影长度
高程
午面正面大变形值
起点终点异常
线常高地高(mm/k
(m)
经(m)(m)m)
度
8
104DK63+D2K82
750m710m-4024.9
O100+500
104D2K82D2K94
890m855m-35-16.4
O+500+000
东方向坐标(Y)加常数500km,北方向坐标(X)
加常数为0,WGS-84椭球
2.3.2首级平面控制点成果
设计单位提供的首级平面控制点成果见表2-4、表2-5、表2-6:
表2-4大地高710米设计交桩点CPI坐标成果
横坐标纵坐标方位角标高备注
序号点名
mmof,,m
1CPI347596522215620.86
836.7653.791063
2CPI347659522675
82-15.2938.6154
3CPI348021521996638.21
850.5421.323330
4CPI348530521753693.86
86-28.4433.088042
5CPI348576522043696.09
87-26.9979.325000
6CPI348778521835
9
88-19.7404.6652
7CPI348840521803
89-28.1413.0487
8CPI348974521375741.40
89-14.4773.468889
9CPI350211519600
93-27.9118.0986
10CPI350229520235982.61
93-34.2749.684138
表2-5大地高710米设计交桩点CPU坐标成果
横坐标纵坐标方位角标高备注
序号点名
mmOfffm
1CPU347794522990
735.6151.9261
续表2-5大地高710米设计交桩点CPU坐标成果
横坐标纵坐标方位角标高备注
序号点名
mmofffm
2CPU347891522715
742.5711.7525
3CPU347922523216
757.6047.9901
4CPU348092522508
761.8677.8540
10
5CPU348158522376
775.7080.0194
6CPU348225522446
788.6227.7977
7CPU348318522057
80-18.9241.3378
8CPU348372522225
81-12.4462.9227
9CPU348411522023
82-12.0383.0744
表2-6大地高855米设计交桩点CPI坐标成果
横坐标纵坐标方位角标高备注
序号点名
mmofffm
1CPI350237520236
93-34.3216.1389
2CPI350219519600
93-27.9545.5434
3CPI348848521803
89-27.8714.5434
4CPI348982521375
89-14.2379.9538
2.3.3IWI程系统
11
高程系统沿用设计单位所采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设计交桩
高程成果表见表2-4o
3.0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601-2023);
2、?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101-2023);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23);
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23);
5、?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标准?(TB10054-2023);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GB/T12897-2023);
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T12898-2023);
8、?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
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GB/T18314-2023);
10、?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23)。
4.0控制网复测原那么及技术指标和规格
4.1控制网复测原那么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601-2023)规定及成兰铁
路公司要求,中铁十六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对新建铁路成兰线
CLZQ-4标段范围内的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
复测的原那么按同等级同精度进行施测。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
统:WGS-84椭球,高斯投影。当复测的控制网精度及复测控制点成
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成果较差符合标准规定:即当CPI控制
点复测坐标与设计坐标满足X、Y坐标差值绝对值不大于20mm,且
12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不大于1/130000时,认为复测的CPI
控制点精度满足标准要求;当CPH控制点复测坐标与设计坐标满足
X、Y坐标差值绝对值小于15mm,且相邻CPU控制点之间坐标差
之差的相对精度小于1/80000时,认为设计单位所交CPU控制点精
度满足标准要求;当二等水准点的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之差的绝对值
小于时,认为水准点设计高程精度满足标准要求。那么报监理
工程部,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网成
果作为后续施工测量的起算数据。假设不满足上述原那么,那么应查
明原因或重新复测,否那么不得使用。
4.2控制网复测方法
按设计文件要求,新建铁路成兰线CPKCPII平面控制网分别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601-2023)、?铁路工程卫星定位
测量标准?(TB10054-202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GB/T
18314-2023)规定采用GPS测量方法,按二等、三等测量精度要求
复测;高程控制网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601-202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GB/T12897-2023)规定,按二等水准
测量精度要求复测。
CLZQ-4标段设计单位提供控制点情况:
CLZQ-4标段设计院未交CP0控制点。CPI平面控制点共计10
个,分别为:CPI82-1、CPI83、CPI85、CPI86-2、CPI87-2、CPI88-1、
CPI89-1.CPI89-2、CPI93-2、CPI93-3。CPII平面控制桩共计9个,
分别为:CPII73、CPII74、CPH75、CPH76、CPII76、CPII77、CPII78、
13
CPII80-KCPII81-KCPII82-1,复测控制网网形如图4-1、图4-2所
示。另根据现场情况,把本标段所有控制点统一联测并整网统一进行
三维平差,最终分不同的投影面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CLZQ-4标段设计单位共提供二等水准点3个:BM89、BM86-2、
BM83;相邻标段二等水准点2个:BM81、BM91-2,如图4-3所示。
14
r&9一二
仁户工=后一三
人D/一Q
工后6一己
图41CPI控制网复测网形图
15
:Piaa-i
图4-2CPII控制网复测网形图
16
图4-3水准路线联测示意图
4.3控制网复测精度精度指标
根据标准要求,本次控制网复测按以下精度施测:
⑴平面根底控制网CPI按GPS网二等精度要求进行;
GPS外业观测指标见表4-1:
表4-1GPS外业观测指标
级
另二等
工程
卫星高角度(。)>15
静
有效卫星总数>4
态
有效时段长度
测>90
(min)
量
观测时段数>2
17
数据采样间隔
15〜60
⑸
PDOP或GDOP<6
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
差不大于2mm,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见表4-2:
表4-2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
控制网级基线边方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别中误差
CPI<1.3n1/180000
⑵平面控制网CPII按GPS三等精度要求进行;
CPU复测外业技术指标见表4-3:
表4-3GPS外业观测指标
三等
工程
卫星高角度
>15
静(°)
态有效卫星总
>4
测数
量有效时段长
>60
度(min)
18
观测时段数>2
数据采样间
15〜60
隔(S)
PDOP或
<6
GDOP
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
差不大于2mm,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见表4-4:
表4-4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
控制网级基线边方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别中误差
CPU<1.7"1/100000
平面精测网的复测精度控制按GPS二等点(CPI)最弱边相对
中误差小于1/18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3〃的要求进行。
平面精测网的CPH复测精度控制按GPS三等点(CPII)最弱
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
进行。
⑶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
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量相邻
水准点。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
符值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A按以下公式计算:
19
1AA
石~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测段长(km);
n——测段数;
水准测量的总体技术标准见表4-5:
表4-5水准测量的总体技术标准单位:mm
每千限差
每千
米水
米水检测附合左右
水准准测往返
准测已测路线路线
测量量偶测
量全段高或环高差
等级然中不符
误差线闭不符
误差值
MA差合差值
MA
二等
<1.0<2.0士6也±4也士4近±4也
水准
水准测量线路的具体技术指标见表4-6:
表4-6水准测量线路的具体指标
每千路线水准水准观测次数往返
等级
米高长度仪器尺与点附合较差
20
差全(k等级联测或环或闭
误差m)线合差
(m(m
m)m)
二等2<400DS1因瓦往返往返±4<L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
路线长度,单位km。
单站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4-7:
表4-7单站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
水准水准视距前后视测段的前视线
等级尺仪(m距差后视距累高度
类型等级)(m)计差(m)(m)
<50<2.8
二等因瓦DS1且<1.5<6.0且
>3>0.5
注: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或
DS1级仪器,应读至0.05mm或0.1mm;使用数
字水准仪应读至0.01mmo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见表4-8:
表4-8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等级观测方法观测顺序
21
附合或环
与点联测
线
奇数站:后-前-前-
后
二等往返往返
偶数站:前-后-后-
前
为了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我标段将在首级控制网的根底上
逐级布设加密控制点,以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测量放样的需要。同时,
将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601-2023)规定、成兰公司及
咨询单位要求,进行定期复测,复测成果精度指标符合原测成果精度
指标要求后上报监理、咨询单位和成兰公司。
5.0加密控制点测量设计方案
5.1加密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为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将在设计单位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及
二等水准网的根底上,按逐级加密的原那么进行平面和高程的加密。
平面加密控制点按GPS三等、四等精度加密(采用导线测量加密时
按三等、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高程加密控制点按二等水
准精度测量方法加密,其精度等级按精密水准精度要求执行(采用光
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技术要求执
行)。
5.1.1平面加密控制网施测技术要求
①GPS外业观测指标见表5-1:
22
表5-1GPS外业观测指标
级别三等四等
工程
卫星高角
>15>15
度(°)
有效卫星
>4>4
总数
有效时段
>60>45
长度(min)
测观测时段
1〜21〜2
数
数据采样
10〜6010〜30
间隔(S)
PDOP或
<8<10
GDOP
测量前应检查仪器检验鉴定的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
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不大于2mm,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
终结果。加强天线高量测方法:每次三个方向120°起平均值作为一
次天线高测量值。
GPS三、四等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见表5-2:
表5-2三、四等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
23
约束
约束平差
控基线
点间后最
制固定误比例误差系方位
的边弱边
网差a数b角中
长相边长
等(mm)(mm/km)误差
对中相对
级
误差中误
差
1/1801/100
<5<11.7
等000000
四1/1001/70
<5<22
等000000
②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导线边长以200〜400m为宜,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5-3.
表5-3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回数
方位
测角测距相导线全05〃1〃2〃
等角闭
中误对中误长相对级级级
级合差
差(〃)差闭合差仪仪仪
(〃)
器器器
土
1.81/1500001/550004610
等3.6dn
24
四±
2.51/1000001/40000346
等5^n
注:表中n为测站数;当边长小于500m时,
四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o
水平角观测应采用方向观测法,具体技术要求见表5-4。
表5-4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同一方
等仪器等半测回归一测回内向值各
级级零差(〃)2C互差")测回互
差(〃)
0・5〃级
四484
仪器
等
级仪
及696
器
以
2〃级仪
上8139
器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
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
行比拟,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
互差的限值。
边长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5的规定。
表5-5边长测量技术要求
25
每边测回往返
测距一测回
数测回间观测
仪精读数较
等级较差限平距
度等差限值
往测返测值(mm)较差
级(mm)
限值
I2223
三等
II4457
续表5-5边长测量技术要求
每边测回往返
测距一测回
数测回间观测
仪精读数较
等级较差限平距
度等差限值
往测返测值(mm)较差
级(mm)
限值
I23
22
四等II572%
III441015
注:1.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
次的过程;
2.测距仪器精度等级划分如下:
I级:空2mm、II级:2mm<^<5mm>
III级:5mm<也为每千
米测距标准偏差。即按测距仪器出厂
26
标称精度的绝对值,归算到IKm的测
距标准偏差。
3/Q=axbxD
如一仪器测距中误差;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b—标称精度的比例系数;
D—测距长度(Km)。
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常数改正。
5.1.2高程加密控制网施测技术要求
①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控制点加密时技术标准同4.3节
中表4-5、表4-6、表4-7、表4-8精度要求。
②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符合表5-6的限差要求。
表5-6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限差要求(mm)
测量对向观测复核或环线检测已测测段
等级高差较差高差闭合差的高差之差
三等±25而±12迂D±204Li
四等±40而±20<”>±304Li
五等±60而±305±404Li
注:D为测距边长,Li为测段间累积测距边
长,以千米计。
27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视线
高度和离开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2m。高程导线的闭合长度不应
超过相应等级水准线路的最大长度。
三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按单程双对向或双程对象方法进
行两组独立对向观测o测站间两组对向观测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土
12VDmmo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7的要求。
表5-7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垂
仪距直测回间
指标
等器边长观测边角垂直角
差较
级等(m)方式测测较差
差⑺
级回回(〃)
数数
两组
<600对向2455
等
观测
四对向
2〃<8002377
等观测
五对向
2〃<1000121010
等观测
28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结合平面导线测量同时进行。测距时,
应测定气温和气压,并在斜距中参加气象改正。观测时间的选择取决
于成像是否稳定,在日出、日落时,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变化较大,不
宜进行边长观测。
5.2加密平面和高程加密点的选点、埋石
a.控制网加密作业需要线路总平面图一份,采用对讲机进行通信
联络,用红油漆现场标定点位,配备面包车一辆,由测量负责人带着
假设干杂工进行作业。
b.选点、埋点及精度质量要求
⑴满足GPS测量通视(对天)的位置及地面GPS互通的要求;
采用导线测量加密控制网时应满足点对之间的通视要求
1)卫星定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选点
①测量线路、标志布设的根本要求:
应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
和数量以及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
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一个通视方向。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
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
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②点位选址、平面和高程点共用的根本要求:
在线路平面图上进行方案设计、图上选点编号,点位应选在交通
便利、易于架设仪器、便于接受卫星信号的地方,但要根据现场实际
29
情况按布网设计原那么灵活确定点位,并在图上修改标示。加密的平
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尽量共用。
③需要联测点的根本要求:
控制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
系的高等级控制点;
④点名及其编号规定:
平面施工控制网加密点号为“XJM+标段+两位流水号〃组成,
如“XJM401”等。高程控制网加密点号由“BM+标段+两位流水号〃
组成,如“BM401”等。
⑤选址作业中应收集的资料和其他相关要求等:
选址前,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标段内的地形地貌的现状及变
化趋势。其次按网型、等级和选用的仪器性能区分共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对待。
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假设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
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各等
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1.5
倍。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标准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比
拟灵活的布网方式。
2)全站仪测设导线加密控制网的选点
①测量线路、标志布设的根本要求
导线点选、埋应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通视情况以
及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
30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结点间或结点与
点间的导线段宣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
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②点位选址、平面和高程点共用的根本要求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
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
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
那么。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
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加密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尽量共用。
③需要联测点的根本要求
控制网布设时,应闭合或符合到高等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
的高等级控制点;
④点名及其编号规定
同卫星定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选点第④条要求。
⑤选址作业中应收集的资料和其他相关要求等:
31
选址前,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标段内的地形地貌的现状及变
化趋势。其次按网型、等级和选用的仪器性能区分共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对待。
⑵埋石
①测量标志、标石材料的选取要求:
控制点标志的选取应符合?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101-2023)
附录A第A.1节有关规定,标石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现场浇筑。
②砂、石、水泥的配合比:
制作标石采用的碎强度等级为C20,其砂、石、水泥的配合比为
1:2.83:0.90。
③埋设的标石、标志及附属设施的规格、类型:
平面控制点标石和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埋设如图5-1所示。平面控
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埋石标准相同。
1一端板;2—地面;3—保护井;4—水土;5—
图5-1平面(高程)控制点标石埋设示意图
④测量标志的外部整饰要求:
修筑混凝土框格,对所有的控制点逐个排查,发现裸露的点位,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保护井和护盖。框内用水泥砂浆抹平,并做好泄
32
水口防止圈内积水腐蚀金属元件。预制大小适宜的混凝土盖板,每次
使用后将盖板盖好,如例如图5-2所示。
图5-2测量标志的外部整饰示意图
⑤埋设考前须知:
在选定点位开挖基坑,当基坑挖到位后,用钢尺检查基底深度是
否符合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留有钢卷尺测量基坑尺寸
的影像资料。
⑥线路图、点之记绘制要求
线路图要求能够准确反映点的位置。点之记绘制要求:突出重点、
表达简洁、图形明了、数据正确;周围地物、地形、地貌与点位的相
互距离关系要标识清楚,便于指示点位准确位置。
⑦测量标志保护及保管
测量标志保护及保管由控制点的使用单位具体落实,工程指挥部
与各架子队签订测量标志保护及保管责任书。指挥部测量队将进行不
定期巡视、检查,假设发现损毁那么要求下属相关部门恢复控制点埋
设,指挥部将根据情况按原控制点等级恢复。
c.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33
选点结束后应上交点之记、点的环视图、选点图及选点工作总结;
埋石结束后应上交点之记、标石建造时拍摄的照片、埋石工作总结。
d.有关附录
5.3加密平面控制测量
a.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1)加密平面控制测量拟采用律卡GS10(测地型)GPS接收机4
台、GX1230GPS接收机2台。所测得数据采用LGO7.0进行基线解
算,用武汉大学研发的科傻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由公司精测队派
6人(技术职称均为工程师)进行平面加密工作。具体人员及设备配
备情况见表5-8o
表5-8设备仪器表
数量
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精度检定情况
(套)
双频GPS已检定合
1LeicaGX1230\GS105mm+lppm6
接收机格
2)GPS加密平面控制测量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
精度质量要求
①加密网的精度等级及其相关技术指标
为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将在设计单位提供的首级控制网的
根底上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加密。平面加密控制点按GPS三等、四等
精度加密。主要技术指标如表5-9所示。
表5-9三等、四等GPS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
控固定误比例误差系基线约束约束
34
制差a数b方位点间平差
网(mm)(mm/km)角中的边后最
等误差长相弱边
级对中边长
误差相对
中误
差
1/1801/100
<5<11.7
等000000
四1/1001/70
<5<22
等000000
②观测作业各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GPS控制测量测站作业应满足?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
第3.2.9条的要求。
四等GPS测量作业的根本技术要求如表5-10所示。
表5-10GPS外业观测指标
级别三等四等
工程
第卫星高角
>15>15
态度(°)
测有效卫星>4>4
35
总数
有效时
段长度>60>45
(min)
观测时段
1〜21〜2
数
数据采样
10〜6010〜30
间隔(S)
PDOP或
<8<10
GDOP
③观测成果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GPS外业观测成果的记录和要求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标准?(GB/T1834L2023)第11章的相关规定。
④加密控制网整体平差计算
根本要求:
GPS加密控制网基线解算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
数据处理软件应经有关部门的实验检定并经业务部门批准方能
使用。
三等、四等GPS加密控制网以适当数量和分部均匀的一等、二
等GPS网网点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位起算数据。
外业数据质量检核标准: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10%。
36
二等基线外业预处理和三等以下各级GP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
线的长度较差ds,两两比拟应满足下式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合同签订与解除指导协议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解除反聘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社区清洁工雇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干股分红与虚拟现实网络安全合同
- 2025年广告执行合同
- 2025年建筑广告合同
- 2025年体育俱乐部竞业禁止合同
- 2025年广告推广合同书格式
- 商场装修工人劳务合同
- 文化创意居间合同模板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限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岗位公开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2024版)
- 基础构成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DG-TJ08-2407-2022
-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
- 急腹症的诊断思路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研究性成果及创新性成果怎么写(通用6篇)
-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三篇
- 土地增值税清算底稿中税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