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D/16/wKhkGWabMbSAPzVYAAI2H06MgTI136.jpg)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D/16/wKhkGWabMbSAPzVYAAI2H06MgTI1362.jpg)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D/16/wKhkGWabMbSAPzVYAAI2H06MgTI1363.jpg)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D/16/wKhkGWabMbSAPzVYAAI2H06MgTI1364.jpg)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D/16/wKhkGWabMbSAPzVYAAI2H06MgTI13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2022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22年
度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计划的通知》(桂交科教发〔2022〕27号)
批复,本项目通过2022年度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立项。
2022年7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
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1903号)
审查批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
限公司、广西大学、广西交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集团
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长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
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钢
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列入2022年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
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22-1461。
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1、编制背景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第二个百年”目标和《2021年政府工作
报告》等的相继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已成为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
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依照规划,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
中西部地区建设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行业的重点任务之一,
1
这也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内整体交通建设的重心将朝向地质条件更
为复杂的广西等地区转移,广西在国家交通规划大格局中的地位愈加
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逐渐推进,广西在国
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逐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了抓住新的发展契
机广西在既有交通建设基础之上编制了《广西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
设纲要〉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未来几年内,全区交通
运输行业将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
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
经济并建设建成一大批重大项目。可以预见,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建设
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也意味着大跨桥梁的建设需求越来越
多,也即作为大跨桥梁重要桥型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需求也会日益
增加。
然而,现有标准在指导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应用中存在以下几点
不足:
(1)日益复杂的建设环境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带来了严峻
挑战,亟需相应完善、全面的标准指导以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以钢管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拱式桥梁,得益于
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以及经济性优势,当前已在全国得到广
泛的应用,且跨径逐渐向超大跨径发展。同时,由于广西地处中国地
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区内山地较多、喀斯特地貌发育、
2
膨胀土广布,随着交通建设计划的推进,桥梁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不
可避免地遇到岩溶、滑坡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这不仅对
桥梁的结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桥梁的施工技术与质量保
证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需要着眼考虑区内对大跨拱桥施工技术发展
的迫切需求,对本文件进行进一步完善。
(2)现行标准规范主要着眼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整体设计与施
工方法的规定,难以为区内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具体施工建设提供全
面、细致的指导
本申报单位主编或参编了现行CFST拱桥所有规范,包括《钢管
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50923-2013)、《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规范》(JTG/TD65-06-2015)、《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
(DB45/T1097-2014)、《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DB45/T2279-2021)等。其中,现行CFST国标及行标大都针对于
拱桥的整体设计与施工,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和监控等方面的
施工细节以及相应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介绍不够详细;而本
申报单位主编的广西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
(DB45/T1097-2014)先后指导了区内包括六景桥、六律桥、马滩红
水河桥和平南三桥等多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建设,并取得良好的应用
效果,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但随着区内整体交通建设的发展及拱
桥建设领域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涌现,该规程已难以全面有效地指导当
前区内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而本申报单位主编的广西地方标准
《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45/T2279-2021)
3
则主要针对于CFST拱桥的管内混凝土施工环节,对于其他施工环节
未有提及,因而当前区内CFST拱桥相关标准仍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
善。
2、编制目的和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及原有标准,拟进一步开展本文件的编制,以适应
当前所涌现的各类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并匹配相关国家行业标
准的变化及各级政策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地,本文件修订的目的可分
为以下几点:
(1)进一步丰富、完善、修订近些年出现的代表性新技术、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特别是拱肋高精度安装控制、管内混凝土灌
注、吊杆和桥面系安装、施工检测等技术要点等方面的优化与发展,
以提供系统全面、合理可靠的实施依据;
(2)进一步完善相关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范,规范钢管
混凝土施工和监控过程中的钢管拱肋安装控制、管内混凝土灌注等技
术要点,实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精细化施工与管理;
(3)进一步对本文件的有关内容进行修订,以便与国家及行业
标准规范保持一致;
(4)针对本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在内容上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本文件的修订工作对于推动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技术持续
提高,对高效、环保、低碳地推进我区交通基础设施中控制性工程的
建设,提升我区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保质保量地落实我区公路交
4
通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项目编制过程及修订内容
1、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广西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
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
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大学、广西交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
桥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长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
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配合。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交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
司、广西路桥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长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玉(项目负责人)、秦大燕、罗小斌、解
威威、马必聪、蒙立和、李彩霞、陈正、安永辉、郭晓、商从晋、张
坤球、黄云、魏华、王承亮、凌干展、唐睿楷、陆艺、莫昀锦、邓李
坚、潘飞鹏、杨占峰、韦建昌、周志纯、林峰。
韩玉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及组织协调工作;秦大燕总工程师、罗
小斌天峨龙滩特大桥项目总工、解威威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整个
项目的技术指导;凌干展负责大纲编制,唐睿楷负责技术指导;陆艺
负责整个项目进度管理。
5
本标准的具体内容由凌干展负责编写,唐睿楷协助,其余参与人
员根据安排参与标准的编写。
(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本标准起草人员的前期研究工作分为资料调查与研究、工程案例
及数据收集检验、总结完善3个步骤进行:
1、调研了国内外大量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实际案例和相关
的标准规范、规程、政策文件及研究成果;调研公路工程中对钢管混
凝土拱桥拱肋材料、拱肋焊接工艺、拱肋安装应用的相关规范并对比
相关施工应用的条例;调研广西区内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施工及
管内混凝土灌注方法;调研区外关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相关规范
及应用案例,并根据相关研究和规范查缺补漏制定适合区内的钢管混
凝土拱桥施工规范;
2、搜集了国内及广西地区部分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案例
及数据资料;
3、对搜集到的检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为下一步的规范
研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撑。
实际案列的资料主要包括平南三桥、合山红水河特大桥、金钗红
水河特大桥等广西地区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相关的施工方案等。相关
规范资料包括《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50923-2013)、《公路
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JTG/TD65-06-2015)、《钢管混凝土拱桥
施工技术规程》(DB45/T1097-2014)、《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
工技术规程》(DB45/T2279-2021)等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
6
(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
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
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
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
为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材料、施工准备、拱肋节段
制作、拱肋节段安装、管内混凝土灌注、其它构件施工、监控。
(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
为确保本标准的编写工作有序开展,编写工作组在前期大量的研
究工作的基础上,于2022年7月上旬完成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
技术规程》的编制大纲和工作大纲,并经内部评审讨论后,于2022
年8月10日召开了大纲外部评审会,评审会针对大纲共提出了21条
建议和意见。根据大纲评审专家的意见,以修改完善后的大纲作为项
目的工作指导,编写工作组开展了标准正式的编写工作,并于2022
年12月上旬完成了征求意见初稿。
(五)征求意见阶段
工作组对标准的讨论稿初稿进行了会审,根据会审意见修改后形
成了征求意见初稿。2023年3月28日,召开征求意见初稿工作组讨
论会,2023年4月底完成工作讨论会意见修改,5月上旬开始面向社
会征求意见。
2、修订内容
本次修订的内容是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
7
初稿的基础上,根据征求意见初稿讨论会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按照
专家的意见对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完善,最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本
文本次主要修订的技术内容如下:
(1)章节的编排和总体内容修改
a)为规范术语和定义以及章节逻辑顺序,原文件的条文部分共
16章,修订后条文部分共11章。原文件有17条术语,修订后术语
部分为25条。
b)为统一全文材料相关的技术规定,本文件新增第四章“材料”,
内容主要围绕钢材、焊接材料、螺栓及焊钉、钢丝绳及钢绞线等部件
的材料满足的规定要求。
c)本文件将原文件第九章“钢管拱肋架设”中与缆索吊装系统相
关的技术要求调整为本文件的第五章“缆索吊装系统”,并对章节的内
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补充了索塔、起重、牵引、工作索、其他部件
和设备、电气等系统以及各个试吊环节的技术要求。
d)本文件将原文件第九章“钢管拱肋架设”中与斜拉扣挂系统相
关的技术要求调整为本文件的第六章“斜拉扣挂系统”,并对章节的内
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一方面,补充了扣索、扣索鞍、钢锚梁、扣点
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调整了扣索和扣地锚的技术要求。
e)将原文件第六章“钢管拱肋节段制作”、第七章“焊接施工”、
第八章“防腐涂装”合并调整为本文件的第七章“拱肋节段制作”,并补
充铰座、法兰盘等制作、组装、焊接的技术要求。
8
f)将原文件第九章“钢管拱肋架设”的章名修改为本文件的第八
章“拱肋节段安装”,并对章节的内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一方面,补
充了拱座预埋件、首节段拱肋的安装要求。另一方面,调整拱肋节段
安装的要求。
g)将原文件第十章“管内混凝土灌注”调整为本文件第九章,并
对其中的编排和内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新增灌注前准备和配合比设
计的内容。
h)将原文件第十一章“其它构造施工”的章名修改为本文件的第
十章“其它构件施工”,编排上,将系杆和吊杆的技术要求分成10.2
节系杆和10.3节吊杆。内容上,补充10.4节拱上立柱及10.5节钢桥
面梁的制作和组装的内容以及焊接、涂装和安装流程。
i)将原文件第十二章“施工监控的基本规定”、第十三章“施工控
制计算”、第十四章“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监测”、第十五章“施工
控制中的偏差分析与反馈”、第十六章“监控成果及要求”合并调整为
本文件的第十一章“施工监控”,体现“过程最优,结果可控”的原则,
并对章节的编排和内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
(2)征求意见熬讨论会专家意见修改情况说明
标准章节提出处理
序号意见内容说明
编号专家意见
建议对第一章范围已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调
11郝天之采纳
内容作进一步的调整整第一章范围的内容
已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补
建议在第三章术语和
充“合龙”、“拱肋接头法兰
23定义中补充“合龙”、罗吉智采纳
盘”等术语解释,具体内容
“法兰盘”等关键术语
见第三章术语和定义
9
标准章节提出处理
序号意见内容说明
编号专家意见
考虑原4.2节内容在考虑到原4.1节和原4.2节
第一章范围中已体内容均不属于总则的范
部分采
34现,建议删除原4.2罗吉智畴,且总则一般适用于“指
纳
节内容并对其它小节南”类的标准。删除原第四
内容作进一步调整。章“总则”的内容。
考虑部分材料条文规
定需按设计文件的规
定,建议新增4.1节已根据专家意见补充4.1
44一般规定“除设计文罗吉智采纳一般规定,具体条款见4.1
件规定之外,施工所节的规定。
用材料应满足以下要
求”。
建议删除第4.2.1条已根据专家意见删除“施
54规定中施工用临时结王龙林采纳工用临时结构”,具体条款
构的要求。见第4.2.1条的规定。
考虑第4.5.5条钢绞
已根据专家意见删除“钢
线偏拉系数不属于材
绞线的偏拉拉伸系数应不
64料的范畴,建议删除郝天之采纳
大于20%”,具体条款见第
“钢绞线的偏拉拉伸
4.5.5条的规定。
系数应不大于20%”。
建议第五章缆索吊装已根据专家意见对部分重
系统直接引用标准规复性条文直接引用相关标
部分采
75范的内容,并补充上罗吉智准规范的内容,具体条款
纳
述标准规范没有提到详见第五章缆索吊装系
的内容即可。统。
已根据专家意见补充扣塔
建议在第六章斜拉扣
放直接放在永久结构上的
86挂系统中体现永临时杨健采纳
情况,具体条款见第6.2.5
结合的原则。
条的规定。
考虑第6.2.3条规定
不宜大于50mm在索已根据专家意见删除第
96塔、扣塔合一时较难郝天之采纳“且不宜大于50mm”,具体
满足,建议进一步调条款见第6.2.3条规定。
整条文规定。
10
标准章节提出处理
序号意见内容说明
编号专家意见
已根据专家意见将6.2.2条
建议将第6.2.2条内
内容调整为“应对扣塔及
容调整为“应对扣塔
106郝天之采纳基础进行受力及稳定分
及基础进行受力及稳
析......”,具体条款见第
定分析......”。
6.2.2条的规定。
已根据专家意见将第6.2.2
建议将第6.2.2条和
条和第6.2.5条合并,并作
116第6.2.5条合并,并作罗吉智采纳
进一步补充说明,具体条
进一步调整说明。
款见第6.2.2条的规定。
考虑到第6.2.6条目
已根据专家意见删除第
126前无法实际推广,建郝天之采纳
6.2.6条规定。
议删除。
建议删除6.3.1条a)已根据专家意见删除6.3.1
136杨健采纳
的规定。条a)规定。
考虑第6.3.2条规定
“钢绞线扣索的安全
系数应不小于2”与第已根据专家已经删除第
146郝天之采纳
6.3.5条规定有冲突,6.3.5条规定。
建议作进一步调整条
文规定。
建议补充6.4节扣索已根据专家意见补充扣索
鞍的相关技术要求,鞍和钢箱梁的相关技术要
156罗吉智采纳
并增加6.5节钢锚梁求,具体条款见第6.4.1条
的相关技术要求。至第6.5.4条的规定
考虑到底7.4.4c)和第7.4.5
考虑7.4节焊接的很
条b)等规定在JTG/T3651
多技术要求在已有标
和JTG/TD65-06已提及,
167准规范中提及,应尽罗吉智采纳
根据专家意见调整部分技
量删减优化已有的技
术要求,具体条款见7.4
术要求。
节焊接的规定。
11
标准章节提出处理
序号意见内容说明
编号专家意见
考虑到不同重量的节段拱
建议对第7.6.2条中肋存在的承载力和刚度需
提到的“存放台座应求不同,较难进行数值量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部分采化。另外,已根据专家意
177苏萍
刚度”补充数值量化,纳见对滴7.6.3条内容作进一
并对第7.6.3条内容步调整,具体条款见第
进行精简和调整。7.6.2条和第7.6.3条的规
定。
已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精
建议对第7.6.4条内
187杨健采纳简和调整条文规定,具体
容进行精简和调整。
条款见第7.6.4条的规定。
已根据专家意见将第8.3.2
建议将第8.3.2b)和
b)和第8.3.2c)条合并,并
198第8.3.2c)合并,并规罗吉智采纳
进一步调整内容,具体条
范部分用词。
款见第8.3.2b)条规定。
已根据专家意见将第8.3.7
考虑到接头包板不需3)调整为“拱肋节段线形调
208要立刻安装,建议调罗吉智采纳整到位后,应立刻安装节
整第8.3.73)的规定。段法兰盘”,具体条款见第
8.3.73)的规定。
建议删除第8.3.8条已根据专家意见删除第
218王龙林采纳
的规定。8.3.8条的规定。
考虑第8.3.9a)分级已根据专家意见将第8.3.9
不宜少于5级太严a)调整为“宜按比例逐级对
228郝天之采纳
格,建议改为宜按比称松索”,具体条款见8.3.9
例逐级对称松索。a)条的规定。
已根据专家意见将9.2.7合
建议将第9.2.7条a)
239苏萍采纳并,具体条款见第9.2.7条
和b)合并在一起。
的规定。
考虑到9.3.3条规定
已根据专家意见补充“当
仅限于真空辅助泵送
采用真空辅助泵送顶升灌
249顶升灌注法施工的规罗吉智采纳
注法时……”,具体条款见
定,建议补充限制条
9.3.3条的规定。
件。
已根据专家意见补充拱上
建议在第十章其它构
立柱的相关技术要求,具
2510件施工中补充拱上立罗吉智采纳
体条款见第10.4节的规
柱的相关内容。
定。
12
标准章节提出处理
序号意见内容说明
编号专家意见
已根据专家意见增加““过
建议第十一章施工监程最优,结果可控”的施工
2611控中体现“结果可控,郝天之采纳优化计算方法满足的技术
过程最优”的原则。要求”,具体条款见第
11.2.1b)的规定。
四、标准制定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编写工作组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及广西地区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
施工的实际案例、数据资料及研究成果,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及广西
地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现状,以及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的
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状况。经过编写工作组成员讨论,确定标准
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本标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建设现状和特点,结
合国内及广西地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已
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建立了科学、
实用、合理的广西地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
(2)承接性原则
本标准术语、符号、条文尽量与相应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
准的规定内容相一致,条文未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标准技术内容与
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兼容,未出现冲突,保证了一致性。标
准技术内容中引用其他标准时,已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的内容或名
称,增强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13
(3)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的起草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钢管混凝
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的应用现状,征求了高校、公路管理、设计院、
施工单位等领域的专家意见。编写组在此基础上进过反复讨论和修
改,编制此标准。标准内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易于推广。
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
广西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主要章节内容包
括:术语和定义、总则、材料、施工准备、拱肋节段制作、拱肋节段
拼装、管内混凝土灌注、其它构件施工、监控。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编写工作组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及广西地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
的实际案例、数据资料及研究成果,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
拱桥施工建设的现状,以及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的发展趋势
和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地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
工作经验,形成了广西地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技术规程。
1、标准名称
为保证标准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本标准名称为《钢管混凝土拱桥
施工技术规程》。本标准名称一方面界定了其应用范围为钢管混凝土
拱桥,另一方面限定了其应用对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
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和施工监控。
2、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作业和施工监控的技术要求
14
和实施程序,以及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的
施工。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涵盖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4、材料
第4.1条一般规定
除设计文件规定之外,施工所用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第4.2条钢材
第4.2.1条:装配式钢管塔架宜采用Q355级及以上牌号的钢材。
第4.2.2条: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GB/T1591和GB/T700的
规定。
第4.2.3条:厚度20mm以上的钢板,其材质应符合GB/T5313
的规定,合格级别应不低于GB/T2970的规定,合格级别应不低于
GB/T2970规定的II级。
第4.3条钢材连接材料
第4.3.1条:焊接材料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定,焊条、焊
丝和焊剂应与被焊钢材的力学性能相适应。
第4.3.2条:手工焊接用焊条应符合GB/T5117和GB/T5118的
规定。
第4.3.3条:气体保护焊用焊丝应符合GB/T14957、GB/T8110、
GB/T17493和GB/T10045的规定。
15
第4.3.4条: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GB/T12470、GB/T5293
的规定。
第4.4条钢材防护材料
第4.4.1条:普通螺栓应符合GB/T5780和GB/T5782的规定。
第4.4.2条:高强度螺栓应符合GB/T1228、GB/T1229、GB/T
1230、GB/T1231或GB/T3632的规定。
第4.4.3条:圆柱头栓钉和焊接瓷环应符合GB/T10433的规定。
第4.5条缆索吊装斜拉扣挂用材料
第4.5.1条:密封钢丝绳应符合YB/T5295的规定。
第4.5.2条:普通钢丝绳和多股绳芯钢丝绳应符合GB/T20118的
规定。直径大于或等于60mm的多股绳芯钢丝绳,尚应符合GB/T
20067的规定。
第4.5.3条:千斤绳应符合GB/T16762的规定。
第4.5.4条:插编索扣应符合GB/T16271的规定。
第4.5.5条: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
第4.6条其他部位
第4.6.1条:滑轮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
第4.6.2条:吊钩应符合GB/T10051.1的规定。
第4.6.3条:锚具和夹具应符合GB/T14370的规定。
第4.7条管内混凝土用材料
第4.7.1条:水泥应符合GB175的规定。
第4.7.2条:细集料应符合GB/T14684和JT/T819的规定。
16
第4.7.3条:粗集料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
第4.7.4条:减水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膨胀剂应符合GB/T
23439的规定。
第4.7.5条: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
应符合GB/T18046的规定,硅灰应符合GB/T27690的规定。
第4.7.6条:管内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
5、缆索吊装系统
第5.1条一般规定
第5.1.1条:缆索吊装系统宜由主索系统、索塔系统、起重系统、
牵引系统和工作索系统等组成(图1):
a)主索系统宜包括主索、主索鞍和主地锚;
b)索塔系统宜包括索塔和缆风索;
c)起重系统宜包括起重钢丝绳、跑车、吊具、起重卷扬机和地锚;
d)牵引系统宜包括牵引绳、连接绳、转向滑轮、牵引卷扬机和地
锚;
e)工作索系统宜包括工作索、工作索鞍和工作索地锚,以及支索
器、吊具、转向滑车和卷扬机等。
主索鞍主索鞍
主索牵引绳跑车支索器
起重绳
索塔
主地锚前缆风索前缆风索索塔主地锚
吊具
后缆风索后缆风索
地锚地锚
地锚地锚
缆索吊装系统主体示意
17
第5.1.2条:缆索吊装系统应进行专项设计,并应符合GB/T3811
和GB/T28756的规定。专项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
a)缆索吊装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总体布置。
b)主索系统、起重系统、牵引系统、工作索系统和索塔系统的设
计。
c)设备配置:包括主索鞍、跑车、支索器、吊具、卷扬机等。
d)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架构、供电系统、控制系统、操
作系统、电气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
e)施工工艺设计:包括地锚施工,主索系统、索塔系统、起重系
统、牵引系统、工作索系统的安装和拆除,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缆索
吊装系统试吊等。
第5.1.3条:缆索吊装系统设计前,应复核桥梁跨径、构件尺寸、
节段吊重、吊装区域障碍物高程等参数,确认构件的起吊位置、起吊
方式、吊运范围、起升高度和就位状态。
第5.1.4条:缆索吊装系统的工作级别宜根据吊运构件的特性按
表1确定。
缆索吊装系统工作级别
机构工作级别
工作情况整机工作级别
起升牵引索鞍横移
吊装拱肋节段A2-A3M2-M3M2-M3M2
吊运工具、小型
A5M5M5M2
构件等
第5.1.5条:缆索吊装系统应经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
18
可使用。
第5.1.6条:缆索吊装系统的运行、检查与维护应符合GB/T6170
和GB/T31052.6的规定。
第5.2条主索系统
第5.2.1条:主索钢丝绳的配置和计算符合下列规定:
a)宜选用抗拉强度高、支撑表面积大、耐磨性能好、表面平滑的
密封钢丝绳,也可采用金属绳芯的多股钢丝绳。
b)主索额定承重荷载应大于吊运构件的最大重量。
c)主索的拉力和垂度可采用抛物线法计算。
d)主索的直径和数量应根据计算确定,并应依据拱肋节段及其他
荷载的实际重量以及起吊和安装位置确定,验算其最大张力,主索的
破断拉力安全系数应不小于3.0。
第5.2.2条:主索道的布置符合下列规定:
a)主索宜采用双组索道设计,各组索道应能满足独立运行和组合
同步运行的要求。
b)工作跨主索的最大垂度与跨度之比宜为1/14~1/20。
c)工作跨的两端宜设非正常工作区,且该区间内的起吊荷载应满
足设计要求。
d)非工作跨主索的竖向与水平面夹角宜在20º~35º之间,横向与
桥轴线竖直面夹角宜不大于5º。
第5.2.3条:主索鞍的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19
a)主索鞍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的强度和承压能力应符合GB/T
3811的规定。
b)索鞍顶面高程可按式(1)计算确定。
(1)
式中:
H—索鞍顶部高程(m);
f
max—承载索最大垂度(m);
h0—工作跨范围内需跨越的最高构筑物顶部高程(m);
h1—承载索至吊具的安全距离(m),一般取5m~10m;
h2—吊具与构件间(千斤绳捆绑所需要的空间)的高度(m);
h3—吊运构件的高度(m),跨中起吊无需翻越已安装拱肋节段时
为0;
h4—构件吊运过程越过最高构筑物时的安全距离(m),宜取2m;
当在跨中起吊时可取0。
c)可根据主索是否横移采用移动式或固定式索鞍。采用移动式索
鞍时,应对称同步横移,横移到位后,应进行可靠锚固。
第5.2.4条:主地锚的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a)应对主地锚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且应避开引桥等永久性结构。
b)可采用重力式、桩式或岩锚地锚。
c)锚固槽四周应设拦水墙,高度应不小于0.2m,槽内应设集水
井。
20
d)主地锚应设置锚固绳、索等构件,并应满足主索可靠锚固的要
求。
e)主地锚的抗拔、抗滑、抗倾覆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
第5.3条索塔系统
第5.3.1条:索塔宜采用装配式定型钢构件拼装成形。
第5.3.2条:塔顶横梁符合下列规定:
a)横梁的宽度应满足吊装拱肋和桥面梁及主索鞍横移的需要,且
应与塔身可靠连接。
b)横梁的变形量应不大于横梁长度的1/400。
第5.3.3条:索塔的塔顶偏位符合下列规定:
a)塔脚固结时,塔顶最大偏位应不大于1/400塔高;
b)塔脚铰接时,塔顶最大偏位应不大于1/150塔高。
第5.3.4条:索塔缆风索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应设置纵向缆风索,宜设置横向缆风索。
b)纵向缆风索材料应根据索塔的结构形式选用,铰接塔架可采用
钢丝绳,固结塔架宜采用钢绞线;横向缆风索可采用钢丝绳或钢绞线。
c)缆风索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
a)采用钢绞线做缆风索时,钢绞线与索塔和缆风索地锚的连接位
置均应设置多向转动装置。锚固端采用P型锚具挤压时,应采用与锚
具相配套的挤压机,并应按挤压工艺实施;张拉端应采用低预应力防
松脱锚具,且应具备逐个夹片压紧防松脱的功能。
第5.3.5条:索塔应设置可靠的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小于10Ω。
21
第5.3.6条:塔顶应设置航空障碍灯。
第5.3.7条:索塔基础的承载力应满足JTGD63的规定。
第5.4条起重系统
第5.4.1条:起重绳宜按图2布置。
主索鞍主索鞍
吊具吊钩
千斤绳
起重绳布置示意
第5.4.2条:起重绳应采用多股钢丝绳。符合下列规定:
a)起重绳应采用多股钢丝绳。钢丝绳在卷筒上多层卷绕时,宜采
用金属绳芯钢丝绳。
b)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
c)起重钢丝绳的卷绕倍率宜为偶数倍,两端宜设置卷扬机。
d)起重钢丝绳不得采用插接、打结等方法接长。
e)起重钢丝绳不宜重复使用。
第5.4.3条:起重系统的跑车符合下列规定:
a)每组索道宜设2套跑车,且宜分别喷涂不同的醒目颜色;跑车
间宜采用多股钢丝绳连接。
b)跑车的行走滑轮宜均衡布置。
c)跑车的内连接杆宜采用铰接式,螺栓孔宜开长孔。
22
d)跑车轴应按实际受力复核计算。
内连接杆
起重系统跑车示意
第5.4.4条:起重系统的吊具符合下列规定:
a)吊具的涂装颜色应与跑车的涂装颜色一致。
b)两组索道组合使用时,横向相同位置的吊具应通过吊具横梁相
连。吊具横梁应由专业厂家设计制造,横梁可绕连接轴旋转的角度应
不小于90º。
c)吊钩应采用锻造吊钩。吊钩设置在吊具横梁的中下部,吊钩可
绕连接轴旋转的角度应不小于90º。吊钩应设防脱钩装置,并应具有
防倾覆功能。
第5.4.5条:千斤绳符合下列规定:
a)千斤绳宜采用6×37型钢丝绳制作成环式或8股头式。
b)千斤绳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吊运重物的几何尺寸、重量、使用
的吊装工具以及吊装方法确定,使用时可采用单根、双根、四根或多
根的悬吊形式。
c)千斤绳的绳环或两端的绳套可采用压接接头,接头的长度应不
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且应不小于300mm。
d)千斤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23
1)利用千斤绳上的吊钩、卡环钩挂重物上的起重吊环时,千
斤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
2)利用千斤绳直接捆绑重物,千斤绳的安全系数应取6~8。
e)千斤绳与起吊构件间的水平夹角宜大于45°。
第5.4.6条:起重卷扬机应满足5.7.3的要求。
第5.4.7条:起重系统的地锚应满足5.2.4的要求。
第5.4.8条:起升高度大于100m时,起重系统应具有轻载高速
的功能。
第5.5条牵引系统
第5.5.1条:牵引系统宜由牵引绳、连接绳、转向滑轮、牵引卷
扬机和地锚等组成。
第5.5.2条:牵引绳符合下列规定:
a)牵引绳应采用多股钢丝绳。钢丝绳在卷筒上多层卷绕时,宜采
用金属绳芯钢丝绳。
b)牵引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4。
c)牵引绳的卷绕倍率宜为2或4。
d)牵引绳采用对拉式布线(图4)时,应设防对拉的同步装置,
牵引绳两端均宜设置卷扬机;采用循环式布线时(图5),牵引机构
宜采用双卷筒摩擦型卷扬机驱动。
e)牵引钢丝绳不宜重复使用。
24
主索鞍主索鞍
牵引钢丝绳对拉式布线(4倍)示意
主索鞍主索鞍
牵引钢丝绳循环式布线(4倍)示意
第5.5.3条:连接绳的冲击系数宜取1.2。
第5.5.4条:转向滑轮宜设置在地锚处。
第5.5.5条:牵引卷扬机应满足5.7.3的要求。
第5.5.6条:牵引系统的地锚应满足5.2.4的要求。
第5.6条工作索系统
第5.6.1条:工作索系统宜由工作起重索和工作牵引索组成,见
图6和图7。
工作索鞍工作索鞍
跑车
转向滑车转向滑车
卷扬机吊具
25
工作起重索布置示意
工作索鞍工作索鞍
牵引绳
转向滑车转向滑车
卷扬机
工作牵引索布置示意
第5.6.2条:工作索宜采用单组索道设计,工作索索鞍宜与主索
鞍设置在同一索鞍构件上。
第5.6.3条:工作索起重绳导向滑轮的间距宜为起升高度的1/40~
1/50。
第5.6.4条:工作牵引索中牵引绳的卷绕倍率宜为2或4。
第5.6.5条:工作索的吊具、转向滑车、卷扬机等应单独配置。
第5.7条其他部件和设备
第5.7.1条:支索器宜采用牵引式支索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支索器的间距宜不大于80m,支索器的行走轮应与主索一一对
应。
b)支索器的连接绳宜选用阻旋钢丝绳,并宜在绳端设置防止旋转
的措施。
第5.7.2条:滑轮符合下列规定:
a)行走轮、托轮、托辊等宜采用抗压弹性模量为(1500~2000)
N/mm2的MC尼龙轮,轮内应设滚动轴承。
b)滑轮内应设置具有轴向承载力的滚动轴承滑轮。
26
第5.7.3条:主索、起重、牵引和工作索系统的卷扬机选择符合
下列规定:
a)宜采用变频电机驱动的卷扬机。
b)卷扬机制动器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1.5,高速轴应设置失电常闭型电磁铁或电力液压推杆驱动的支持制
动器,低速轴应设置失电常闭型钳盘式或带式制动器。
c)卷扬机的容绳量宜不小于1.05倍实际用量,卷筒上除固定圈
数以外的钢丝绳安全圈数应不小于3圈,卷筒两端凸缘至最外层钢丝
绳顶面的距离宜不小于1.5倍绳径。
第5.8条电气系统
第5.8.1条:缆索吊装系统宜建立由供电系统、控制系统、操作
系统、电气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的电气系统。
第5.8.2条:供电系统、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和电气保护系统除
应符合GB/T3811和GB/T28756的规定外,尚符合下列规定:
a)供电系统的变压器至电气控制柜的距离宜大于200m。
b)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电源及二次回路电源应采用隔离变压器
供电,二次侧电压宜为AC220V;操作回路电压宜为DC24V,且
应采用开关电源供电。
a)操作系统应具备近端操作和远程操作功能,且设有连锁机制。
近端操作应具备单台设备独立控制功能,远程操作应具备联动、单动
操控功能;采用无线遥控时,起重机械上应设有明显的遥控工作指示
灯。
27
b)电气保护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载保护:起升重量大于或等于90%额定荷载时,应发出
报警信号;起升重量大于或等于100%额定荷载时,应自
动锁定提升功能。
2)牵引力保护:牵引力大于或等于90%额定牵引力时,应发
出报警信号;牵引力大于或等于100%额定牵引力时,应
自动锁定卷扬机向牵引力增大方向转动。
3)超速保护: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开放式框架工业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平盘电滑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TGV基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完全生物基聚酰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幼儿绘本讲述与演绎幼儿绘本讲述的停连运用技巧讲解
- 2025景区商场蛇年新春嘉年华活动策划方案
- 2025绿洲集团工程合同管理规范
- 沙石采购合同范本工程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打印机耗材长期供货合同
- 防雷技术服务合同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报告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