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2讲 声音是什么(原卷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2讲 声音是什么(原卷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2讲 声音是什么(原卷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2讲 声音是什么(原卷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2讲 声音是什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声音是什么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掌握利用声速测距离。■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知识点三:声速回声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m/s,读作米每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2.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便形成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教材习题01一张纸、一根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请你试一试,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解题方法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我们要设法使这些物体振动起来,便能够发出声音。【答案】撕扯、揉搓纸张会发出声音;拉紧橡皮筋并拨动会发出声音;吹笔帽会发出声音;敲击或摩擦水杯会发出声音。教材习题02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圈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对着圆筒发出声音,你在光屏上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解题方法①激光笔发射的光束会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②对着圆筒发出声音,声音具有能量会使橡皮膜带动平面镜晃动;③通过光屏会看到经过平面镜反射的激光束在光屏上画出不规则的曲线。【答案】通过光屏会看到经过平面镜反射的激光束在光屏上画出不规则的曲线。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教材习题03如图所示,用两个一次性纸杯自制一个“土电话”。与你的同学合作,使细线分别处于松弛状态和拉紧状态,比较通话效果。再改用不同材料、不同粗细的线,比较通话效果,如果用三个纸杯,能实现三人之间的通话吗?请你试一试。解题方法①使细线分别处于松弛状态和拉紧状态时会发现,细线处于拉紧状态时,通话效果好。②按照题目要求可以实际操作一下,改用不同材料、不同粗细的线,比较通话效果。【答案】略考向一:声音的产生【例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声音的传播声速【例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传播是3×108m/s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随介质的变化而变化一、单选题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4.下列各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A.发出悠扬声音的笛子 B.放在课桌上的笛子C.空中飞行的蜜蜂 D.在池塘边“呱呱”叫的青蛙5.如表所示,是声音在几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介质水(0℃)水(15℃)水(20℃)冰(0℃)软橡胶软木钢铁v/(m•s-1)1440147014803230455005200根据表中的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B.声速大小和介质的物态有关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和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二、填空题6.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的振动而产生的。7.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

8.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煤油1324空气(15℃)340水(常温)1500空气(25℃)346海水(25℃)1531三、实验题1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并由此推理可知。11.小明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这种思维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