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5257-202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YDT 5257-202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YDT 5257-202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YDT 5257-202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YDT 5257-202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257-XXXX

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igitalActiveIndoorDistributionSystem

Engineering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规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

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54号)的要求进行制定。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需求、设计要求、施工要求、验收要求、运

行维护要求、安全、节能、环保及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

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内容,请与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

修改意见寄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分会组织编制。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主编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黄文超、刘帆、李建军、郑旭升、黄陈横、胡雅静、王珏、张

博、李磊

参编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王强、樊国庆、樊悦顺、孙连发、许锐、吴炯翔、孟令彬、邓

安达、马颖、林善亮、祁澎泳

1

1总则

1.0.1为规范我国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便于指导设计、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

1.0.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应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

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及技术标准,同时应密切结合通信发展的实

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

1.0.4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应充分调查分析、预测业务需求及运营

维护需求,并充分考虑到新业务、新技术等因素对网络结构、容量及服务

质量的影响。

1.0.5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进行电信网络建设时,使用的主要电

信设备应符合YD508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的规定。

1.0.6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电磁

辐射、噪声控制、共建共享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

1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DigitalActiveIndoorDistributionSystem)

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是采用数字化方式处理室内分布系统信号,主要由

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组成,系统中各单元设备需要供电,基带单元与

扩展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通过双绞线或光电混合缆连接的数

字化室内分布系统。

2.1.2信号源(SignalSource)

为不同网络的各种基站设备或接入点设备。

2.1.3通道(Channel)

无线通信系统射频信号传输的路径。

2.1.4呼损率(CallLossRate)

指损失话务占流入话务量的比率。

2.1.5掉话率(CallDropRate)

指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出现掉话的概率。

2.1.6误码(块/帧)率(Symbol(Block/Frame)ErrorRate)

指接收到不正确的码数(块数/帧数)与发送的总码数(总块数/总帧数)之

比。

2.1.7驻波比(VoltageStandingWaveRatio)

指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谷电压幅度之比。

2.1.8电信间(TelecommunicationsRoom)

放置电信设备、缆线终接的配线设备的一个机房。

2.1.9弱电竖井(CommunicationShaft)

建筑中为弱电管线提供垂直通道以及设置楼层弱电设备的场所。

2.1.10多系统接入单元(Mutli-systemAccessUnit)

在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中,实现多制式、多系统接入的组件。

2

2.2符号

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PoEPoweroverEthernet以太网络供电

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进多出

3

3基础设施需求

3.1机房

3.1.1进行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建筑物,应设置通信机房。根据建

筑物规模大小,可设置专用通信机房,或使用电信间、弱电竖井等符合

规定的区域作为通信机房。

3.1.2对于单层面积较小的建筑物,机房宜设置在靠近建筑物中心区域的电信

间或弱电竖井位置;对于单层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宜设置专用通信机房。

3.1.3机房面积应根据设备安装、维护等要求确定,并预留发展空间。

3.1.4机房承重及机房梁下净高应满足通信设计要求。

3.2供电及防雷接地

3.2.1建筑应为专用通信机房及电信间提供满足需求的供电容量。

3.2.2建筑应在专用通信机房、电信间及弱电竖井、槽道等线缆布放路由区域

提供接地设施。

3.2.3建筑应为天馈线系统提供防雷接地设施,并应符合GB50689《通信局(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范》的有关规定。

3.3弱电竖井与槽道

3.3.1专用通信机房到电信间或弱电竖井,以及电信间或弱电竖井之间应预留

线缆路由桥架或槽道,规格应满足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的部署设计

要求。

3.3.2连接建筑内各楼层的垂直走线槽道,槽道尺寸应满足数字化有源室内分

布系统设计要求,槽道安装环境应满足弱电系统走线要求。

3.3.3建筑物楼层内应敷设走线槽道,路由应遍及楼内主要人员活动区域,并

与电信间或弱电竖井保持连通。

4

3.3.4穿越单体建筑物墙体的通信接入槽道应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接入需求,

合用地下室的群体建筑接入管道应具备不少于两个方向的接入路由。

3.3.5弱电竖井内墙壁上应预留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备及器件的安装位

置。

5

4设计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当前网络及未来发

展需求,支持共建共享。

4.1.2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室内外及建筑物公共地下空间

的无线覆盖,满足引入的各通信网络频段要求和指标要求。

4.1.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结合远端单元输出功率及建筑物场景等

条件合理设置远端单元及外接天线位置,满足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

要求。

4.1.4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结合建筑物结构特点,减少对建筑物结

构和装饰的影响。

4.1.5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无线环境测试与现场勘察结果

确定。

4.1.6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主要指标应包括天线口发射功率、覆盖区

边缘接收场强、室内信号外泄场强等系统覆盖指标,信噪比(载干比)、

响应时延、信道呼损率、覆盖区内无线接通率、误码(块/帧)率、数据

业务速率等系统性能指标等。

4.1.7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应具备小区分裂和小区合并能力。

4.1.8电磁辐射限值应符合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的规定。

4.1.9图形符号应符合YD/T5015《通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的要求。

4.2系统组成

4.2.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一般由前端系统和远端系统组成,其中前端系

统包含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及基带与扩展单元之间的传输载体,远端系

统包含远端单元及远端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的传输载体。数字化有源室

内分布系统应支持多制式、多系统接入,其他系统信源可通过多系统接

入单元接入。系统示意图如图4.2.1所示。

6

多系统接入

基带单元

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

光纤光纤双绞线/光电混

合缆

馈线/跳线

其他

系统信源

前端系统远端系统

图4.2.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

4.2.2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的远端单元,根据外形可分为内置天线型远端

单元和外置天线型远端单元。

4.3工程设计

4.3.1方案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对建筑物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周边情况、

业务分布、用户组成、布线路由、远端单元位置、机房或前端单元等设

备器件安装点条件及配套系统引入条件等资料进行收集和确认。

4.3.2方案设计前应对建筑内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现状进行测试,并对建筑内

典型结构进行无线环境模拟测试,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4.3.3方案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勘察、业务需求预测及无线环境测试的结果,确

定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必要性。

4.3.4方案设计时应进行业务需求预测,内容包括业务种类、用户容量、用户

分布、业务模型及发展预测等。

4.3.5方案设计时应进行覆盖需求分析,确定各引入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

及指标要求,并考虑室内外覆盖的协同。

4.3.6方案设计时应进行干扰分析,应明确干扰原因并计算网络间的干扰程度,

确定隔离规避措施,并确定解决方案。

4.3.7前端系统设计应包括使用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多系统接入单元等设备

安装设计及小区规划、接口规划和时钟同步等参数配置。

4.3.8远端系统设计应包括使用频率设置、通道设计、链路预算、远端单元设

计、无源器件设计、缆线设计和外接天线设计。

4.3.9配套设计应包括传输、网管与监控、防雷与接地、电源、防火、抗震加

7

固、机房改造及装修工艺要求等。

4.4站点选择

4.4.1应选择室内无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或网络质量指标,且存在业务需求的

场所。

4.4.2宜选择用户密度大、业务需求高的建筑和场所,以及地区内标志性建筑

和场所。

4.4.3不应选择在强电、强磁、强腐蚀、高温、渗水、滴漏等环境。

4.5前端系统设计

4.5.1前端系统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机场、车站、大型购物场所、大型医院等潜在业务需求大的建筑,

以及会展中心、大型体育馆等有突发业务需求的建筑,应充分考虑后期扩容

需求。

2根据现场安装条件,信号源同步可选择卫星同步信号,或采用网络同步

信号。

4.5.2前端系统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带单元安装位置应满足其工作环境要求,宜选择传输资源可达,供电、

接地有保障的位置安装。

2扩展单元安装位置应满足其工作环境要求,宜选择至大多数远端单元

距离相近的位置,供电、接地有保障的位置安装。

4.5.3容量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业务预测结果对基带处理单元、扩展单位、远端单元等配置,并

为后期扩容进行预留扩充。

2可采用增加载波或小区分裂等扩容方式。

4.5.4小区划分应根据建筑物结构、室内环境、信号源容量、设备性能、业务

分布、功能分区等因素,合理设置小区边界,避免小区间干扰,确保小

区间正常切换。

4.5.5基带单元传输接口应符合相应通信网络技术要求。

8

4.5.6多系统接入单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相应通信网络技术要求。

2应根据当前业务需求选择其他系统。

3不同端口间干扰隔离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6远端系统设计

4.6.1频率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频率规划应满足覆盖需求、容量需求和干扰隔离度的要求。

2工作频率应结合室外覆盖网络频率进行综合考虑。

3可根据容量或业务需求选择单频或多频方案。

4.6.2通道设计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单通道或多通道方案。

4.6.3远端单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远端单元选型应根据网络制式、设备合路及通道要求,频率规划、建筑

物隔断类型、以及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指标要求确定,隔断较多或者定向覆盖

需求场景可选取外接天线型远端单元。

2远端单元位置及输出功率应根据网络无线环境测试结果、室内环境覆

盖要求、电磁环境辐射防护要求、信号泄漏控制要求、覆盖指标及隔离度要

求等确定;远端单元位置可结合建筑物特点及远端单元覆盖能力确定,并根

据覆盖和容量需求适当考虑小区分裂或小区合并。

3远端单元通过双绞线与扩展单元连接时,应考虑系统传输速率、时延及

PoE供电能力,确定双绞线规格及长度;远端单元通过光电混合缆与扩展单

元连接时,应考虑光电混合缆压降的影响和远端单元供电要求,确定光电混

合缆规格及长度。

4.6.4无源器件设计应符合GB/T51292《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的规定。

4.6.5缆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缆线选型应根据电源压降损耗、传输速率要求、安装环境对机械和物理

参数要求等指标确定。

2应根据设计指标要求设置缆线路由,满足室内分布系统要求。

9

3光缆、电源线及馈线设计应满足GB/T51431《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

规范》的相关要求。

4双绞线设计应满足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

求。

5满足传输速率要求下的双绞线布放距离不应超过100米,并做好干扰

屏蔽措施。

4.6.6外接天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线选型应根据网络合路及通道要求,频率适用范围、极化方式、辐射

方向和天线增益等性能指标,以及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指标要求确定。

2天线位置及输出功率应根据网络无线环境测试结果、室内环境覆盖要

求、电磁环境辐射防护要求、信号泄漏控制要求、覆盖指标及隔离度要求

等确定。

4.6.7干扰协调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进行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应对引入网络间可能存在的

干扰值分析计算,并确保网络间隔离度指标满足要求。

2当各制式网络之间干扰隔离不能满足时,可采用的干扰隔离措施包括

对不同通信网络选用的频率进行干扰协调、同网络内不同小区信号协调以及

有效利用物理空间隔离。

4.7配套设计

4.7.1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通信机房应符合YD5003《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租房改建通信机房应符合YD/T2198《租房改建通信机房安全技术要

求》的有关规定。

4.7.2电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GB51194《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基带单元设备宜采用直流供电方式,扩展单元可采用交流或直流供电

方式;直流电源应从单独设置的直流断路器引入,交流电源宜从单独设置的

交流断路器引入。

10

3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的站点宜同步配置蓄电池组,采用交流供电方式的

站点宜同步配置UPS设备,容量应满足相应断电保障时间要求。

4.7.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前端设备及室外安装的天线、馈线的防雷与接

地要求应符合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有

关规定。

4.7.4接入传输设计应包括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传输接口要求和端口配置

要求。

4.7.5网管与监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带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应具备可视化网管与

监控功能。

2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的安装位置宜设置环境监控。

4.7.6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要求应符合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机房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配置应符合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

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4.7.7设备安装抗震加固应符合GB/T51369《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

有关规定。

4.8安装工艺

4.8.1基带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带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安装应符合关网络的工程设计要求。

2基带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宜安装在专用通信机房内,并应符合机房

内信号源、传输、电源及其他设备的维护空间、缆线路由和机房承重负荷要

求。

3基带单元的GNSS天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GNSS天线应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范围内(至少南向45°)

应无建筑物遮挡。

2)GNSS天线应在避雷针防雷保护范围内。

3)应避免GNSS天线处于其他天线的辐射方向。

11

4)GNSS天线安装位置应靠近基带单元,并应减少馈线长度和传输损耗。

4.8.2扩展单元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扩展单元安装应符合相关网络的工程设计要求。

2扩展单元可安装在电信间、弱电间或竖井内,安装位置应便于安装、调

测、维护和散热,并应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4.8.3远端单元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远端单元安装时,附近应无直接遮挡物,并与消防喷淋头、温度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等对热源、温度敏感设备间隔距离不少于50cm。

2远端单元宜安装在吊顶下方,应要求吊顶板材能够承受不小于4倍的

远端单元重量。当无吊顶时,远端单元宜采用吊架固定方式,远端单元吊挂

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并应保证远端单元的辐射

性能。

3远端单元挂墙安装时,荷载承重和加固方式应满足土建相关规范要求。

4远端单元不得安装在金属吊顶和其他金属结构件背面。

5远端单元不应安装在强电、强磁、渗水、滴漏和强腐蚀位置。

4.8.4无源器件安装应符合GB/T51292《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

准》规定。

4.8.5缆线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缆线布放应牢固。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圆滑,弯曲半径应满足相应的

缆线技术规范要求。

2缆线布放利用楼内缆线桥架敷设。

3对于裸露在外的缆线应套管布放,并对走线管固定。

4穿凿孔洞时,孔洞内径应根据穿越缆线数量确定,孔洞应在穿墙(板)部

分加装镀锌钢管或金属槽道,并应在缝隙处填充防火岩棉。

5信号缆线、电源线应分路由布放,同路由布放时应做好相互间防护隔离,

不同类型缆线间间距应符合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

规定。

6光电混合缆应满足光纤及电源线的敷设要求。

4.8.6外接天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2

1室内天线安装时,天线附近应无直接遮挡物,并与消防喷淋头保持安全

隔离距离。

2全向天线宜安装在吊顶下,无吊顶环境下,天线采用吊架固定方式,天

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性

能。

3定向天线可采用吸顶式、壁挂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天线主瓣方

向应正对目标覆盖区,主瓣方向内应无直接遮挡物。

4外接天线分布间距应满足信源系统对于MIMO等间距的要求。

4.8.7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的安装符合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13

5施工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设备、器件和线缆应有明确标识,标识应正确、清晰、齐全,并如实记

录在竣工图纸中。

5.1.2设备、器件标识宜贴在正面明显位置;线缆标签在首尾两端宜采用吊挂

式。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应标示在同一水平线上。

5.1.3室外标识应采取防水、防脱落处理。

5.1.4线缆、线管进出墙孔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室外墙孔应作防水处理。

5.1.5设备、器件、线缆、走线管或槽道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安

装路由等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5.1.6隐蔽工程应随工检查。

5.1.7施工完成后,设备、器件和现场环境应保持整洁。

5.2安装环境

5.2.1设备安装机房环境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设备安装场所宜整洁、无灰尘,

缆线布放路由应具备施工条件。

5.2.2建筑物楼内电源系统和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或相应验收规

范要求。

5.2.3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等不得出现渗水、滴漏现象。

5.2.4设备安装位置应远离高温、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强腐蚀的环境。

5.2.5室外安装环境应易于设备固定,建筑墙体应坚固完整。

5.3设备器材检验

5.3.1设备及器材检查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供货厂家应同时

在场,并应做好记录。

5.3.2设备及器材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对照装箱单对设备

实物进行核对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及器材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

14

位、施工单位和供货厂家共同鉴定,并应由责任单位及时解决。

5.3.3设备及器材进行外观检查,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设备及器材应无受潮、

破损、变形、火烤等迹象,无明显凹陷。

5.3.4设备检查完毕,应分类存放,并应堆放整齐。

5.4设备和器件安装

5.4.1基带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等设备安装工程应符

合设计要求。

5.4.2基带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等应安装正确、牢固、

无损伤。

5.4.3基带单元、多系统接入单元内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无设备单元的

空位应装有盖板。

5.4.4基带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供电应符合设计要求。

5.4.5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及多系统接入单元接地、抗震加固及防雷应符合工

程设计要求。

5.4.6基带单元的GNSS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5.4.7无源器件安装应符合GB/T51292《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

准》规定。

5.5双绞线、光纤、电源线布放

5.5.1双绞线、光纤、电源线布放应平直、整齐,避免凹凸和急剧弯曲现象,

不得有扭曲、裂损,不得交叉和空中飞线。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

圆滑均匀,曲率半径应满足线缆指标要求。

5.5.2双绞线、光纤、电源线宜在弱电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并固定牢固。

5.5.3在机房、弱电井和吊顶外布放的双绞线、光纤、电源线,宜用走线架、

走线槽道或走线管保护并固定良好。

5.5.4线缆穿越楼层或墙体布放时,孔洞处应对线缆进行保护。

5.5.5室外线缆连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5.5.6室外线缆进入机房前应做好滴水弯,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15

5.5.7双绞线与电源线应分开布放,布放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5.8线缆连接头应牢固安装,接触良好。

5.5.9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绑扎时应松紧适度,不得

使光纤变形。

5.5.10电源线应采用整条电缆线料,不得有中间接头。

5.5.11正负极电源线应根据线缆颜色区分,并连接正确。

5.5.12线缆应绑扎或采用专用的线缆卡具固定,绑扎固定间距应保持一致,符

合要求。多余线扣应剪除,线扣应齐根剪平。预留的线缆应整齐盘放并

固定好,不影响其他设备和器件的正常操作。

5.5.13缆线冗余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6外接天线安装

5.6.1天线安装应牢固、美观。安装位置和天线覆盖方向应满足设计要求。

5.6.2天线应使用天线固定件固定,抗震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6.3电梯井内的天线固定不得影响电梯的正常运作;天线安装在天花板内时,

应通过天线支架固定,不得随意摆放;当安装在金属天花板上的天线与

天花板有接触时,天线与天花板接触面间应加绝缘垫片。

5.7馈线布放

5.7.1馈线布放应平直、整齐、牢固、美观,避免凹凸和急剧弯曲现象,不得

有扭曲、裂损,不得交叉和空中飞线;两条以上的馈线同时布放时应平

行布放。

5.7.2馈线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5.7.3馈线宜在弱电井和天花吊顶内布放,并应固定牢固。

5.7.4在机房、弱电井和吊顶外布放的馈线,宜用管槽或走线架保护并固定良

好。

5.7.5室外馈线进入机房前应做好滴水弯,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5.7.6馈线的连接头应接触良好。室外馈线的连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5.7.7馈线宜安装在弱电井,不宜安装在风管或水管管井,不得安装在强电高

16

压管道或消防管道。

5.7.8馈线与电源线的布放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7.9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采用线码或馈线夹固定。

5.7.10室外馈线应在楼顶、外墙及建筑入口处就近接地。

5.7.11馈线的标签应标明进线和出线设备编号和长度。

5.8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布放

5.8.1水平走向的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应与水平面平行,垂直走向的走

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应与水平面垂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5.8.2加固支撑安装应平稳牢固,吊挂应垂直整齐。

5.8.3走线管布放应整齐、美观,转弯处应使用软管连接,在室外布放时应做

防水处理。

5.8.4走线管应沿墙面或顶面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固定,其固定间距应符

合设计要求。

5.8.5金属走线架、走线槽及走线管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5.8.6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的安装应符合GB/T50312《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

5.9加电检查

5.9.1电源引入极性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

5.9.2设备工作电源应满足设备标称值要求。

5.9.3开机操作应符合设备操作程序,设备应正常工作。

5.9.4加电检查应检查告警系统,告警系统应工作正常、告警准确。

17

6验收要求

6.1一般要求

6.1.1工程验收应在完成全部设计工程量,设备安装、调测完毕并经检查、测

试合格,竣工文件编制完毕,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完工报告后,由

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前端系统设备的安装验收。

2远端系统设备的安装验收。

3安装环境检查。

4GNSS及其馈线的安装验收。

5防雷接地的安装验收。

6线缆布放,走道及槽道工艺验收。

7机房、电源等配套设施安装验收。

6.1.2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文件一式三份。

6.1.3工程调测阶段应采取相关技术防止现网用户接入工程调测基站。

6.1.4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处于计量、校准有效期内。

6.2竣工文件

6.2.1工程竣工文件应包括竣工技术文件、竣工测试记录、竣工图纸。

1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说明;

2)工程开工报审表(工程项目有监理单位时);

3)开工报告;

4)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5)已安装设备明细表;

6)工程设计变更单;

7)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根据实际发生填写);

8)停(复)工报告;

18

9)随工签证记录;

10)隐蔽工程签证;

11)交(完)工报告;

12)交接书;

13)洽商记录;

14)验收证书;

15)备考表。

2竣工测试记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3竣工图纸: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应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

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三分之一时,应当

重新绘制竣工图。所有竣工图纸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6.2.2工程竣工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内容应符合相关施工验收办法和合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

2测试数据应真实反映设备性能、系统性能以及施工工艺对电气性能的

影响。竣工图的内容应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3资料书写应字迹清楚、版面整洁、规格一致。

6.2.3竣工文件的编订可按单项工程装订成册,内容较多时,可分册装订。

6.3初验

6.3.1初验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初验前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应安装完毕,各设备、器件经过检查测

试全部合格,具备初验条件。

2建设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报告和竣工文件后,应根据有关文件

要求组织初验验收小组进行初验。

3初验测试操作方法和手段可根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使用专用

仪表进行。

4在初验测试时,如果发现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应由责任方负

责及时处理,问题解决后再重新测试直至达标。

6.3.2初验测试内容应包括并不限于覆盖区边缘接收场强、信干噪比(载干比)、

19

室内信号外泄场强、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测试、通话质量、数据业务

速率、响应时延、误码(块/帧)率。

6.3.3各引入网络的测试项目和指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6.4试运行

6.4.1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运行应从初验测试通过后开始,时间不应少于三个月。

2试运行测试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应达到相应网络的要求,方可进行工程

终验。当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应从次月开始重新进行。在试运行期间,如

果故障率总指标合格,但某月的指标不合格时,应追加一个月,直到合格为

止。

3试运行期间,应接入相应网络设备要求的用户容量负荷或电路负载联

网运行。

6.4.2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行观察项目应包括并不限于系统的建立功能、系统的各种主要网

络管理功能及设备性能稳定性,其指标要求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2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的主要来源应包括并不限于相应网络的话务统

计、告警分析、测试分析结果及用户投诉分析情况。

6.4.3在试运行期间应对初验中遗留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6.5终验

6.5.1终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工程试运行结束后,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应成立终验验收小组组织

工程终验。

2工程竣工验收项目的内容应按工程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办理,验收项

目及内容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6.5.2终验应主要检验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性能,并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

查:

1工程初步验收提出的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0

2工程试运行情况报告。

3验收小组确定的系统指标抽测项目。

4工程档案的整理情况。

6.5.3验收总结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终验应对工程质量和工程档案进行评价。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

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

2对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验收小组应对工程质量给予评定,并向参与工

程建设的各方颁发验收证书。

21

7运行维护

7.0.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应设置网管系统实现网元级和系统级的功能和

性能管理。

7.0.2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并应加强

对维护质量的检查。

7.0.3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进行定期巡检,填写巡检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数字

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设备的清单、设备运行情况分析、设备取电情况记录、

设备故障处理统计、设备坏件更换统计记录及更换设备价格清单等内容。

7.0.4运行维护管理单位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内运行设备、网管系统的操作手册、设备系统文件、设备资源使用资料、

电路资料等应保存齐全,并应分类存放在便于日常维护存取的位置。

2.设备资源使用资料、电路资料中的数据应与实际使用情况保持一致,并按规

定按时进行数据资料备份。

3.其他相关工程文档资料应放置在局端统一保管,包括设备安装、调测记录,

竣工验收文件、割接数据资料以及站点传输资料。

7.0.5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归档资料应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内容:

1.设备安装、调测记录、竣工验收文件。

2.机房平面布置图。

3.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各楼层平面示意图、设备清单。

4.设备系统连接图、电源系统图、供电电缆布放图、接地系统图、ODF架分配

表。

7.0.6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点内实物资产应进行定期核查和记录,固定资产标牌粘贴符合规定,账、

卡、物、责任人应一致相符。

2.闲置设备应进行登记和清理,办理相应调配手续,并进行相应记录。

3.固定资产报废应符合设备管理的要求,对符合固定资产报废条件且存在运行

隐患的设备应及时办理报废。

22

8安全、节能、环保及共建共享

8.1安全防护

8.1.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应符合《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规定》(工信部通信[2015]406号)和YD5201《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

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保障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8.1.2工程项目施工应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接受交底的人员应覆盖全体作

业人员。

8.1.3对于有割接工作的项目,割接前应制定割接方案,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8.2绿色节能

8.2.1机房设计应符合YD/T5184《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8.2.2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应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能

减排的长效机制,在满足技术和服务指标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高度集成

化、低功耗、具有智能节电特性的设备。

8.2.3应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设施、设备,减少设备及配套设施数量,充分利用

已有站址配套资源,共享机房、电源、空调等设施。

8.3环境保护

8.3.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应符合GB/T51391《通信工程建设环

境保护技术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8.4共建共享

8.4.1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时,应符合GB/T51125《通信局站共

建共享技术规范》,YD/T2164.2《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2

部分:基站设施》,YD/T2164.4《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4部

23

分:室内分布系统》等的规定,同时不应影响现有网络设施安全和稳定

运行。

8.4.2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宜支持同一制式下不少于两家运营商以独立载

波方式或者共享载波方式的设备共享。

24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A.O.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A.0.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5

附录B工程竣工检验项目(参考使用)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备注

(1)安装位置高度及倾斜角必选

外接天线(2)坚固牢靠程度必选

(3)防雷接地有效可靠必选

(1)路由走向正确必选

1(2)坚固平稳、牢固、横平竖直必选

(3)防水密封处理良好,接头部位密封处理良好必选

外接馈线

(4)接地处理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必选

(5)馈线加固点分布均匀,馈线担空位置下方应保留可

可选

操作的空间高度

(1)安装位置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必选

设备安装(2)设备的水平及垂直度必选

2

工艺(3)抗雷加固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必选

(4)保护接地良好可靠(三种接地良好可靠)必选

(1)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必选

电缆走道(2)加固支撑安装平稳牢固,吊挂垂直整齐必选

3(或槽(3)走道(或槽道)横平竖直必选

道)(4)走道横铁间隔均匀可选

(5)漆色一致可选

(1)路由走向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必选

(2)弯曲半径及绑扎质量必选

(3)射频同轴电缆头的组装质量可选

4线缆布放(4)信号线、控制线的连接质量必选

(5)电源线的端头处理良好、连接可靠必选

(6)缆线加固点分布均匀,缆线担空位置下方应保留可

可选

操作的空间高度

26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备注

(7)线缆的型号、规格与设计规定相符必选

(8)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注明馈线编号,标签书写应

可选

清晰、正确

(9)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距离应

可选

符合设计要求

(10)尾纤法兰盘的安装固定可选

(11)光纤的接续质量必选

(12)光纤及尾纤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必选

(13)光电混合缆的光纤和铜导线的接续质量必选

(14)光电混合缆的光纤和电单元的成端质量必选

(15)光电混合缆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必选

(16)光电混合缆与热源或发热物体保持足够距离必选

外接天馈(1)天线位置正确必选

5线系统测(2)馈线衰耗可选

试(3)外接天馈线驻波比可选

扩展单元

6参见相关技术规范必选

设备

远端单元

7参见相关技术规范必选

设备

外接天线

8口输出功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必选

9噪声电平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必选

(1)查询及配置管理功能必选

10监控网管

(2)故障管理功能必选

27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备注

(3)远程监控功能必选

(4)系统安全管理功能必选

(1)建筑边缘区域网络覆盖场强必选

11覆盖性能(2)网络覆盖信号信噪比必选

(3)信号泄漏必选

(1)接入性能(如:RRC建立成功率)必选

(2)保持性能(如:语音/服务掉话率)必选

(3)移动性能(如:切换成功率)必选

(4)误码/误块率可选

12系统性能(5)丢包率可选

(6)数据业务速率必选

(7)接入用户数可选

(8)网络可用率必选

(9)资源块利用率可选

28

引用标准名录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1194《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1125《通信局站共建共享技术规范》

GB/T51292《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T51369《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

GB/T51391《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标准》

GB/T51431《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规范》

YD5003《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5201《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508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T1821《通信局(站)机房环境条件要求与检测方法》

YD/T2164《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YD/T2198《租房改建通信机房安全技术要求》

YD/T5015《通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

YD/T5054《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T5120《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5160《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5184《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数字化有源室内分布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