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人多以种地为生,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却又常为其所束缚,不易流动而产生“土气”。B.“孤立和隔膜”既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明,又能从村和村之间的关系上来体现。C.中国乡土社会应属于一种无具体目的,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有机的团结”的礼俗社会。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一种对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该信用优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中国社会呈现乡土性的特点与由“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所构成的社会基层有关。B.从墓碑上能清楚的重构每家家谱的事实,作者断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C.文中引用《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言和列举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的实例,论述内容同中有异。D.文章开篇从乡土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谈起,至现代社会的“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而收尾,结构严谨,逻辑严密。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乡土本色”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C.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D.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4.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以第2段为例进行分析。5.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请结合本文,分析“乡土性”逐渐消失的原因。〖答案〗1.D2.B3.B4.①通俗易懂,多用日常生活用语,语言直白,如“拖泥带水”“行动不得”等;②语言准确,例如“可能”“至多只有”“最大多数”等用词准确;③论证逻辑严密,例如“因为”“而且”等关联词语的大量使用。5.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④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产生流弊。〖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该信用优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根据原文第八段“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选项中“优于”表述错误,原文强调的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断定”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可知,原文中作者是用“很可以相信”作的推测,而非“断定”的判断,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句意:笼子中的鸟儿依恋往日的山林,池塘中的鱼儿思念着以前的深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能够反映“乡土本色”。B.句意: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不能反映“乡土本色”。C.句意: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能够反映“乡土本色”。D.句意:如果愿意与邻家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表现了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能够反映“乡土本色”。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根据原文中的“土气”“种地的人”“长在土里的庄稼”“拖泥带水”“行动不得”“讨生活”等此举可知,文章多用日常生活用语,语言直白,使读者通俗易懂;根据原文“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中的“可能”“至多只有”“最大多数”等词语可知,原文中作者用词准确,使语言语言准确,范围清楚;根据原文“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可知,文中“因为”“而且”“也”等关联词语的大量使用,使文章论证逻辑严密。【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原文第三段“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和第四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可知,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根据原文第七段“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和第八段“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根据原文第九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可知,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根据原文第十段“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可知,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产生流弊。(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光牌口琴赵丽宏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大麦就可以独立完成木制的航模小飞机。阁楼上,有他的工具箱。荞麦非常佩服哥哥,他的手真灵巧啊,他看着图纸,一丝不苟,细心地琢磨着每一个零件,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安装在一起,让飞机慢慢完整起来。荞麦在旁边看着,他也想动手帮忙,但是大麦不让他碰航模飞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只能看,不能动!”屋顶就是航模的试飞场。试飞的时间总是选在星期天的下午。大麦带着荞麦爬出老虎窗,站在屋顶上,举行航模的飞行试验。荞麦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看着在天上飞翔的航模飞机拍手欢呼了。荞麦迷恋音乐,也爱唱歌,嘴里常常哼自编的小曲。大麦发现,收音机里一放音乐,不管是唱歌还是器乐,不管是中国歌还是外国曲子,荞麦都会呆呆地愣在那里听得聚精会神。听过的曲子,他随口就可以哼出几段来。大麦觉得这件事匪夷所思,那些曲子,他听十遍都记不住,荞麦怎么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大麦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没说话。她想起了那次丈夫带荞麦去听音乐会回来后说的话。后来,爸爸生病去世了,那年,荞麦四岁,大麦九岁。这样的回忆,让她伤心。一天吃晚饭时,收音机里放了外国民歌《小杜鹃》,荞麦呆呆地听着,脸上带着微笑。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结束了,大麦问荞麦:“刚才收音机里唱什么歌?”荞麦不假思索地唱起来,居然很完整地唱出了这首歌,最后模仿杜鹃叫声的那一段,①他竟然也能唱:“咕咕,咕咕,啊恰乌恰,噢的里的噢的里的杜纳噢的里的噢纳乌恰……”妈妈听见了荞麦的歌唱,很吃惊。②才读二年级的儿子,对音乐如此敏感,好像有特异功能呢。她从箱子里找出一支口琴,这是一支国光牌口琴,她上中学时吹过,已经在箱子里放了很多年,非常旧了。妈妈用手绢仔细擦拭了口琴,试着吹了几下,口琴的声音有点儿发涩,但还能吹出旋律。妈妈把口琴送给荞麦,荞麦高兴得跳起来。这是荞麦平生第一次接触乐器。妈妈只是简单地向荞麦讲了一下吹奏口琴的方法,荞麦一个人闷头试了一会儿,很快就断断续续地吹成了曲子。晚上睡觉前,荞麦在阁楼上吹出了《小杜鹃》的旋律。哥哥听着荞麦用口琴吹出动听的曲子,无法抑制惊喜,他拍着手喊道:“嗨,我的小阿弟,你是天才啊!”那支国光牌旧口琴,成了荞麦心爱的玩具。他成天捧着口琴,吹出各种各样的曲调。可是,那支口琴太旧了,有几个音已经吹不出来。一天晚上,荞麦在阁楼上吹口琴,那几个吹不出的音,让他无法把曲子吹得完整。荞麦停了下来,把口琴随手一扔。口琴被扔在老虎窗前的桌子上,大麦拿起口琴,前前后后看了一下,看不出什么名堂。他也听出来,有些曲子荞麦吹不好,不是吹奏技巧的问题,而是口琴坏了。大麦搬出他的小工具箱,觉得可以自己动手把口琴修理一下。他检视了一下工具箱里制作航模的各种工具,把可以用的都找出来,整整齐齐排列在桌子上。荞麦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哥哥不在床上,阁楼里灯还亮着。他看了看老虎窗,窗户关着。再往下看,只见大麦正坐在桌子前,聚精会神地盯着桌上的一堆东西。荞麦爬起来一看,发现口琴已被哥哥拆成一堆碎片,急了,大声喊道:“你干吗?你把口琴拆散啦!”“别着急,我在修你的老口琴。”“你不会吹口琴,怎么会修口琴呢?”荞麦很怀疑,他不相信哥哥会修口琴。哥哥会做航模,但口琴和航模完全是两回事。“我试着修修看,也许能修好呢。”大麦说着,用螺丝刀旋开了固定簧板的小螺丝,两块簧板上的每一个发音簧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发现,口琴簧板上的发音簧片上生出了绿色的铜锈,有的簧片扭曲了,还有几根断了。③“这些就是躲在口琴里的病人。把它们治好,口琴就得救了。”妈妈听到阁楼上有声音,走了上来。她反对儿子太晚睡觉。走上阁楼,妈妈发现大麦把口琴拆得七零八落,有点儿生气。“你这是干吗?不睡觉,和口琴过不去。口琴被你拆成这样,还能用吗?”妈妈的声音中充满了责怪。她伸出手,想收拾桌子上散乱的口琴部件。大麦起身挡住妈妈的手,他抬起头,很认真地说:“你别碰!我在修口琴。”“这支口琴,你爸爸也修过,没有修好,你怎么会修?”妈妈也不相信大麦有能力修口琴。“我试试看,也许能修好的。”大麦的态度很冷静,并没有因妈妈责怪他而生气。“哥哥聪明,哥哥的手灵巧,他会把口琴修好的!”荞麦看着大麦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改变了态度。他相信,能制作那么精致航模的哥哥,一定可以修好口琴!妈妈没有再多说,转身下楼了,临走,关照大麦早点儿睡。荞麦挨着哥哥坐在桌前,想帮忙,大麦把他往床上一推,说:“你别帮忙,越帮越忙。快睡吧!能不能修好,明天早晨你就知道了。”第二天早晨,老虎窗里射进晨曦的亮光时,荞麦醒了,他发现哥哥还在身边睡着。荞麦起身看床边的桌子,那支已经被安装好的口琴,安安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正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着光芒。荞麦拿起口琴轻轻地吹了起来。口琴的声音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透明、清亮,再也没有那种涩哑的感觉,那几个吹不出来的音,也能发声了。荞麦无法抑制心里的惊喜,忍不住大声吹起《小杜鹃》。④大麦醒了,他揉着惺忪的眼睛,见荞麦正在摇头晃脑地吹口琴,不禁笑了起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介绍“阁楼”“工具箱”,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阁楼”上大麦为荞麦修口琴这个情节的展开做铺垫。B.从制作航模和修理国光牌口琴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哥哥大麦是弟弟荞麦羡慕、欣赏的对象,荞麦对大麦的做法从不质疑。C.“荞麦吹奏《小杜鹃》乐曲”在文中多次出现,构成了小说的又一条线索,与“口琴”线索互为映衬,推动情节有序向前发展。D.文中的妈妈关爱和体贴孩子:细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守住人间烟火;努力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呵护他们诗意成长。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的“竟然”意思为出于常情常理以外,写出荞麦的表现出乎大麦的意料。B.句子②中的“对音乐如此敏感”与第三段中“匪夷所思”照应,印证荞麦确有天赋。C.句子③中,大麦把口琴出现的毛病称为“躲在口琴里的病人”,强调口琴难以修理。D.句子④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突出口琴修好后大麦的得意劲儿以及荞麦的开心。8.文章第四段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手足琴”;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口琴。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B7.C8.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大麦对荞麦的音乐天赋的发现,又引起下文有关口琴的故事。②内容上,妈妈回忆其伤心的往事,引发读者思考,也暗自交代了当时生活贫困的时代背景。9.甲组:“手足琴”。①行文线索:小说以“琴”为线,以“兄弟之间诸多交往”为纲,“手足琴”构成小说的行文线索。②丰富形象:荞麦欣赏哥哥大麦会制造航模,大麦欣赏弟弟荞麦的音乐天赋,“手足琴”体现手足情。③凸显主题:大麦给荞麦修理口琴,是对弟弟的爱,“琴”与“情”谐音,“手足琴”即手足情。乙组:“口琴”。①行文线索:“口琴”贯穿全文始终,妈妈给荞麦口琴,荞麦吹口琴,大麦修口琴,围绕“口琴”组织材料,脉络分明。②丰富形象:给口琴,是妈妈对孩子天赋的支持;吹口琴,是荞麦音乐天赋的表现;修口琴,是大麦对弟弟的爱护。③凸显主题:口琴里,有妈妈的爱,有荞麦的兴趣,有兄弟之间的情谊,口琴表现出平凡人家如何获得幸福的主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荞麦对大麦的做法从不质疑”错误。根据原文“‘你不会吹口琴,怎么会修口琴呢?’荞麦很怀疑,他不相信哥哥会修口琴。哥哥会做航模,但口琴和航模完全是两回事”可知在修口琴这件事的一开始,荞麦是对这件事有怀疑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句子的能力。C.“强调口琴难以修理”错误。大麦将口琴出现的毛病称为“躲在口琴里的病人”,这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易懂地向荞麦讲述了口琴所出现的问题。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作用的能力。这段文字的作用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从结构上看,文章的第三段原文“迷恋音乐,也爱唱歌”“嘴里常常哼自编的小曲”“听过的曲子,他随口就可以哼出几段来”“大麦觉得这件事匪夷所思”等可知大麦发现荞麦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而第四段的开头一句话“大麦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妈妈”正好照应,所以第四段首先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文章的下文写到因为荞麦的歌唱的好,妈妈吃惊,送他口琴,修口琴等故事情节,所以第四段又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其次,从内容上看,妈妈回忆往事,爸爸生病去世,两个孩子年幼,家庭失去了支柱,日子过得艰苦,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也能够暗示当时的生活贫困的时代背景。【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甲组:“手足琴”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①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妈妈送给荞麦口琴,荞麦吹口琴,大麦修口琴等故事情节,所以小说是以“口琴”为线索来进行的。在行文的过程中,主要描写大麦和荞麦兄弟俩之间的情感,比如,大麦发现“不是吹奏技巧的问题,而是口琴坏了”,主动进行修理;“‘哥哥聪明,哥哥的手灵巧,他会把口琴修好的!’”表现荞麦一改开始对哥哥的怀疑而开始相信哥哥,这些都在围绕“口琴”展开的“兄弟之间诸多交往”。②丰富形象:通过文章可以知道荞麦很羡慕欣赏哥哥会制造航模飞机,而哥哥也对弟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感到匪夷所思,既欣赏又惊喜。一个“手真灵巧”一个“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都是优秀的孩子。③凸显主题:文中大麦夜里给荞麦修理口琴,是对弟弟的爱,是对弟弟兴趣爱好的支持。另外。“琴”与“情”谐音,“手足琴”即手足情,展现的是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感。乙组:“口琴”主要从三面来进行:①行文线索:妈妈送给荞麦口琴,荞麦吹口琴,大麦修口琴,荞麦吹奏修好的口琴等,可见“口琴”贯穿全文始终,是文章的线索。②丰富形象:文中妈妈将擦拭好的口琴送给具有唱歌天赋的荞麦,写出了作为家长的妈妈对孩子爱好兴趣的支持;荞麦听一两遍的歌就能唱出来,吹奏口琴,很快就能断断续续地吹成曲子,这些都写出了荞麦在音乐方面的“特异功能”;大麦给荞夜里麦修理口风琴,一直到很晚,最后修好,可以看出大麦对弟弟的爱护,也能体现大麦的心灵手巧。③凸显主题:一支小小的口琴,妈妈送,荞麦吹,大麦修,从中可以看出有妈妈的爱,有荞麦的兴趣,有兄弟之间的情谊,口琴也表现出那个时代平凡人家如何获得幸福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赖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腝①,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②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然人有坎凛③,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备注〗①甘膜:gānér。意思是鲜美柔软的食物。②苶然:疲惫貌。或形容衰落不振。③坎凛:困顿,坎坷。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世人A不问B愚智C皆欲识人D之多E见事F之广G而H不肯读书。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即《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B.砺,本义是粗磨刀石。“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中“砺”的词义、用法相同。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是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根,因此“社稷”也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D.“所以设教”与《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句中“所以”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前辈的优秀品质,并反省自我,效仿古人,从而在认知和行为各方面提升自我。B.作者引用民间谚语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人安身立命,这种技艺比积累财富更有意义。C.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开始自高自大,耀武扬威,冒犯长者,轻视同辈,作者认为学习切忌妄自尊大,像这样的人还不如不学。D.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学习比作种树,只有在好似“春花”一样的修身利行上多下功夫,才能得到讲论文章这种“秋实”一般的收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2)然人有坎凛,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14.材料中的观点与《劝学》和《师说》中的许多观点有相似之处,请从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举出一例,并用现代汉语简要说明。〖答案〗10.CEG11.B12.D13.(1)人们憎恨他如同仇敌,讨厌他就如同鸱枭一般。(按照状语后置句翻译也可以,但必须前后句式一致。(2)但是人遭遇坎坷,(就会在)青壮年时期失去学习机会,(这样就)更应该在晚年学习,不能够自暴自弃。14.示例①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古之学者必有师。说明:古往今来,人人都需要拜师求学。②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乘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学不可以已。说明:无论何时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或“活到老,学到老”)〖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世人不管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却不肯读书。“世人不问愚智”是条件复句的前句,其后即C处断开;“识人之多”“见事之广”结构一致,中间断开,即E处断开;“而”表转折,一般放在下句句首,其前断开,即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错误。“磨砺”的“砺”是动词,“就砺”的“砺”是名词磨刀石。句意:他们中那些有志向的,就能经受磨炼。/金属制的刀剑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C.正确。D.正确。都是“用来……的”。句意:圣人的书籍,是用来教育人的。/老师,是用来教授知识、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只有在好似‘春花’一样的修身利行上多下功夫,才能得到讲论文章这种‘秋实’一般的收获”错,原文“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可见选项说反了。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疾”,憎恨;“恶”,讨厌。(2)“坎凛”,坎坷;“失于盛年”,状语后置句,“于盛年失”;“失”的内容补足,即(失去)学习机会。【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勉学》中的“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意思是“自古以来,那些贤明的帝王尚且必须勤奋学习,何况平常的百姓呢!”,与《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相似。说明:古往今来,无论身份如何,只要是想要学习的,人人都需要拜师求学②《勉学》中的“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乘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意思是“幼年学的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的,像夜里走路拿著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与《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观点相似。说明:无论年幼还是年老,无论何时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或“活到老,学到老”)参考译文:自古以来,那些贤明的帝王尚且必须勤奋学习,何况平常的百姓呢!士大夫的子弟,长到几岁以后,没有不接受教育的。他们中学得多的,已经学到了《礼经》《春秋三传》;学得少的,也学完了《诗经》《论语》。待到举行冠礼、成婚的年纪,体质、性情已逐渐定型,更要利用他们的灵性,加倍地对他们进行训导教诲。他们中那些有志向的,就能经受磨炼,成就清素之业;而那些没有操守的,则从此懒散、懈怠起来,便成了平庸之人。俗话话:“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易于学习而可贵的技艺,莫过于读书了。世人不管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却不肯读书,这就好比求取饱餐又懒于置办膳食,想要暖和却又懒得裁衣一样。人之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于做实事。要他看到古人如何体察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辞劳苦,献上甘美的食物,使他们感到畏惧惭愧,从而效法古人;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侍奉国君的人,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不忘忠心劝谏,以利于国家,使他们痛心地对照自己,进而想去效仿古人。对那些平时暴虐凶悍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自我约束,懂得齿亡舌存的道理,使他们疲倦沮丧,身体弱得不胜衣(气焰顿消,显出谦恭退让的样子来)。对那些平时胆小懦弱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无牵无碍,听天由命,如何强毅正直,说话必诚信,好事干下去不回头,使他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各方面的品行都可采取以上方式来培养),即使不能使风气淳正,也可去掉那些过分行为,从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没有哪里不能运用的。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这就该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但是人遭遇坎坷,(就会在)青壮年时期失去学习机会,(这样就)更应该在晚年学习,不能够自暴自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学的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的,像夜里走路拿著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圣人的书籍,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够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经常能使自己的言行从中得到帮助,也就足以立身为人了。光阴似箭,应该珍惜,它就像那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还是应当博览书籍的精要,以成就功业。当然,如果你们能做到博览与专精两全其美,那我就挑不出毛病,无话可说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定风波·赠杜鹃花①辛弃疾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②。恰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③。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备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革职闲居瓢泉之时,词人虽赋闲在家,仍存恢复之志。②海棠魂,此处指杜鹃花。海棠含苞未放之时特别红艳,与火红的杜鹃花相似。③唐人司空曙《杜鹃行》一诗中有句云:“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岂思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入笔起波澜,明确了时序的变化,以此构成春天到来又归去的两个层次。B.用“海棠魂”体现杜鹃花的精神,表现杜鹃花在风雨中盛开彰显的高洁品格。C.词的下片,在上片的基础上,着重描绘杜鹃花的姿色,并引出词人自己的议论。D.词人问究竟谁能为花做主,此处“花”不仅是自然界的花,“惜花人”也另有深意。16.本词上片第二句“杜鹃声苦不堪闻”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以“杜鹃”这一意象抒发悲伤之情,但二者感情颇不相同。请结合两首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首作品所抒感情的不同。〖答案〗15.B16.本词主要写词人伤春的情感,也表达了对风雨飘摇的国家的哀叹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伤;②白诗主要表达被贬之地的荒凉僻远,以及被贬后内心的悲凉情感。〖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木特色的能力。B.“表现杜鹃花……的高洁品格”错误。“海棠魂”三字在此处是指杜鹃花,海棠含苞未放之时特别红艳,与火红的杜鹃很相似。“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既写鸟,又写花。在词人的笔下,这杜鹃鸟似乎有了人的灵性,它声声啼血,苦叫不停,虽不堪闻,却是想教春天再在人间“小住”,挽回匆匆归去的春光。结果在风雨之中,在它的声声呼唤之下,杜鹃花芬芳吐艳,把新的春色带给人间。所以并没有体现其精神和高洁品格。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杜鹃声苦不堪闻”,写词人不堪“闻”“杜鹃”啼鸣。这是词人在仲春时节想象到了暮春的悲凉,词人伤春的情感。结合注释①,可知国家分裂,作者此时被革职闲居瓢泉,进而表现了作者对国家风雨飘摇的哀叹和壮志不能酬的悲凉。白诗,写诗人被贬谪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引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被贬谪之地偏远,早晚只能听到杜鹃和猿猴的叫声,诗人以此表现此地的偏僻荒凉,表达被贬后内心的哀伤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却“______________”。(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落木窸窣之状,“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夔州距故乡十分遥远和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阅读以下《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思维导图,概述“从空间格局看,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字数在100字以内。〖答案〗乡下人没机会学习,也没有识字环境。且文字有“间接接触,词不达意”“难尽合当时当地的圈局”“文字运用须讲究文法”等局限。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有多种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可以当面表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分析思维导图,从三个部分分析“文字下乡”,即“乡下人不愚”“文字的局限”“‘面对面的社群’直接会意”等。“乡下人不愚”的原因是“不需要文字”“没机会学习”“没识字环境”。“‘面对面的社群’直接会意”体现在“多种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如语言、动作、表情等”。分析“文字的局限”的体现为“间接接触,词不达意”“难尽合当时当地的圈局”“文字运用须讲究文法”等,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当面表达,不必求助于文字。最后得出结论“从空间格局看,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抓住“乡下人不愚”“文字的局限”等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A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B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C去闻才能明了。味道D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①春天是漂浮着的祭坛上空鸽子的哨音,②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③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④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⑤因此这园子,⑥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肆意映照身临其境甚至 B.随意映照设身处地甚至C.肆意映射设身处地毕竟 D.随意映射身临其境毕竟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仿佛我就是为了见到这座古园,见到这历经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古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9.A20.①“漂浮着的祭坛上空”改为“祭坛上空漂浮着的”;⑤“因此这园子”改为“因为这园子”。21.原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我”与古园的缘分。强调了古园对“我”的影响(意义),古园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永恒、生命的价值、历经磨难但不屈服于磨难的精神意义。(或“看到了时间永恒、窥看心魂、感恩命运”等)〖解析〗【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A处,肆意:放肆的;任意的。随意:由着自己的心意。“肆意”比“随意”的语义要重。语境强调的是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雕琢,应用语义较重的“肆意”。B处,映照:指霞光照射。映射:意思是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结合“落日”可知,此处说的是霞光照射,故此处应选“映照”。C处,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这里是指亲自到味道所在地去闻味道,而不是去设想,故此处应选“身临其境”。D处,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毕竟:终究;终归;到底。结合前文“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可知,此处“味道是难于记忆的”与“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应是一种递进关系,故此处应选“甚至”。【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①句,语序不当,应将“漂浮着的祭坛上空”改为“祭坛上空漂浮着的”;⑤句,不合逻辑,应将“因此这园子”改为“因为这园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把“古园”人格化,“等我”体现了我与古园的缘分。已经“四百多年”“历尽沧桑”的古园可以被人“肆意雕琢”,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古园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永恒、生命的价值、历经磨难但不屈服于磨难的精神意义。(或“看到了时间永恒、窥看心魂、感恩命运”等)。原句施动者是“这古园”,受动者是“我”,“等我”运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强调了古园对“我”的影响,古园对“我”的作用。而修改后的句子的主语则是“我”,就没有了这样的效果。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身为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学习困境:比如学习被动,疲于应试,感到学习枯燥、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等;又如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学习的主体性越来越弱,过多的视听娱乐使专注的学习越来越远,学习的功利化使坚守学习的价值越来越难……通过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的学习,相信你一定在某种程度上领悟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体会到了一些学习的价值与乐趣,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感受。必修上册的语文学习已经结束,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召开班级讨论会进行总结。请你结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某一篇或几篇课文,联系自身经历及感受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略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人多以种地为生,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却又常为其所束缚,不易流动而产生“土气”。B.“孤立和隔膜”既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明,又能从村和村之间的关系上来体现。C.中国乡土社会应属于一种无具体目的,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有机的团结”的礼俗社会。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一种对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该信用优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中国社会呈现乡土性的特点与由“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所构成的社会基层有关。B.从墓碑上能清楚的重构每家家谱的事实,作者断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C.文中引用《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言和列举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的实例,论述内容同中有异。D.文章开篇从乡土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谈起,至现代社会的“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而收尾,结构严谨,逻辑严密。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乡土本色”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C.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D.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4.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以第2段为例进行分析。5.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请结合本文,分析“乡土性”逐渐消失的原因。〖答案〗1.D2.B3.B4.①通俗易懂,多用日常生活用语,语言直白,如“拖泥带水”“行动不得”等;②语言准确,例如“可能”“至多只有”“最大多数”等用词准确;③论证逻辑严密,例如“因为”“而且”等关联词语的大量使用。5.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④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产生流弊。〖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该信用优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根据原文第八段“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选项中“优于”表述错误,原文强调的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断定”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可知,原文中作者是用“很可以相信”作的推测,而非“断定”的判断,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句意:笼子中的鸟儿依恋往日的山林,池塘中的鱼儿思念着以前的深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能够反映“乡土本色”。B.句意: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不能反映“乡土本色”。C.句意: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能够反映“乡土本色”。D.句意:如果愿意与邻家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表现了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能够反映“乡土本色”。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根据原文中的“土气”“种地的人”“长在土里的庄稼”“拖泥带水”“行动不得”“讨生活”等此举可知,文章多用日常生活用语,语言直白,使读者通俗易懂;根据原文“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中的“可能”“至多只有”“最大多数”等词语可知,原文中作者用词准确,使语言语言准确,范围清楚;根据原文“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可知,文中“因为”“而且”“也”等关联词语的大量使用,使文章论证逻辑严密。【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原文第三段“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和第四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可知,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根据原文第七段“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和第八段“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根据原文第九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可知,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根据原文第十段“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可知,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产生流弊。(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光牌口琴赵丽宏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大麦就可以独立完成木制的航模小飞机。阁楼上,有他的工具箱。荞麦非常佩服哥哥,他的手真灵巧啊,他看着图纸,一丝不苟,细心地琢磨着每一个零件,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安装在一起,让飞机慢慢完整起来。荞麦在旁边看着,他也想动手帮忙,但是大麦不让他碰航模飞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只能看,不能动!”屋顶就是航模的试飞场。试飞的时间总是选在星期天的下午。大麦带着荞麦爬出老虎窗,站在屋顶上,举行航模的飞行试验。荞麦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看着在天上飞翔的航模飞机拍手欢呼了。荞麦迷恋音乐,也爱唱歌,嘴里常常哼自编的小曲。大麦发现,收音机里一放音乐,不管是唱歌还是器乐,不管是中国歌还是外国曲子,荞麦都会呆呆地愣在那里听得聚精会神。听过的曲子,他随口就可以哼出几段来。大麦觉得这件事匪夷所思,那些曲子,他听十遍都记不住,荞麦怎么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大麦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没说话。她想起了那次丈夫带荞麦去听音乐会回来后说的话。后来,爸爸生病去世了,那年,荞麦四岁,大麦九岁。这样的回忆,让她伤心。一天吃晚饭时,收音机里放了外国民歌《小杜鹃》,荞麦呆呆地听着,脸上带着微笑。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结束了,大麦问荞麦:“刚才收音机里唱什么歌?”荞麦不假思索地唱起来,居然很完整地唱出了这首歌,最后模仿杜鹃叫声的那一段,①他竟然也能唱:“咕咕,咕咕,啊恰乌恰,噢的里的噢的里的杜纳噢的里的噢纳乌恰……”妈妈听见了荞麦的歌唱,很吃惊。②才读二年级的儿子,对音乐如此敏感,好像有特异功能呢。她从箱子里找出一支口琴,这是一支国光牌口琴,她上中学时吹过,已经在箱子里放了很多年,非常旧了。妈妈用手绢仔细擦拭了口琴,试着吹了几下,口琴的声音有点儿发涩,但还能吹出旋律。妈妈把口琴送给荞麦,荞麦高兴得跳起来。这是荞麦平生第一次接触乐器。妈妈只是简单地向荞麦讲了一下吹奏口琴的方法,荞麦一个人闷头试了一会儿,很快就断断续续地吹成了曲子。晚上睡觉前,荞麦在阁楼上吹出了《小杜鹃》的旋律。哥哥听着荞麦用口琴吹出动听的曲子,无法抑制惊喜,他拍着手喊道:“嗨,我的小阿弟,你是天才啊!”那支国光牌旧口琴,成了荞麦心爱的玩具。他成天捧着口琴,吹出各种各样的曲调。可是,那支口琴太旧了,有几个音已经吹不出来。一天晚上,荞麦在阁楼上吹口琴,那几个吹不出的音,让他无法把曲子吹得完整。荞麦停了下来,把口琴随手一扔。口琴被扔在老虎窗前的桌子上,大麦拿起口琴,前前后后看了一下,看不出什么名堂。他也听出来,有些曲子荞麦吹不好,不是吹奏技巧的问题,而是口琴坏了。大麦搬出他的小工具箱,觉得可以自己动手把口琴修理一下。他检视了一下工具箱里制作航模的各种工具,把可以用的都找出来,整整齐齐排列在桌子上。荞麦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哥哥不在床上,阁楼里灯还亮着。他看了看老虎窗,窗户关着。再往下看,只见大麦正坐在桌子前,聚精会神地盯着桌上的一堆东西。荞麦爬起来一看,发现口琴已被哥哥拆成一堆碎片,急了,大声喊道:“你干吗?你把口琴拆散啦!”“别着急,我在修你的老口琴。”“你不会吹口琴,怎么会修口琴呢?”荞麦很怀疑,他不相信哥哥会修口琴。哥哥会做航模,但口琴和航模完全是两回事。“我试着修修看,也许能修好呢。”大麦说着,用螺丝刀旋开了固定簧板的小螺丝,两块簧板上的每一个发音簧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发现,口琴簧板上的发音簧片上生出了绿色的铜锈,有的簧片扭曲了,还有几根断了。③“这些就是躲在口琴里的病人。把它们治好,口琴就得救了。”妈妈听到阁楼上有声音,走了上来。她反对儿子太晚睡觉。走上阁楼,妈妈发现大麦把口琴拆得七零八落,有点儿生气。“你这是干吗?不睡觉,和口琴过不去。口琴被你拆成这样,还能用吗?”妈妈的声音中充满了责怪。她伸出手,想收拾桌子上散乱的口琴部件。大麦起身挡住妈妈的手,他抬起头,很认真地说:“你别碰!我在修口琴。”“这支口琴,你爸爸也修过,没有修好,你怎么会修?”妈妈也不相信大麦有能力修口琴。“我试试看,也许能修好的。”大麦的态度很冷静,并没有因妈妈责怪他而生气。“哥哥聪明,哥哥的手灵巧,他会把口琴修好的!”荞麦看着大麦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改变了态度。他相信,能制作那么精致航模的哥哥,一定可以修好口琴!妈妈没有再多说,转身下楼了,临走,关照大麦早点儿睡。荞麦挨着哥哥坐在桌前,想帮忙,大麦把他往床上一推,说:“你别帮忙,越帮越忙。快睡吧!能不能修好,明天早晨你就知道了。”第二天早晨,老虎窗里射进晨曦的亮光时,荞麦醒了,他发现哥哥还在身边睡着。荞麦起身看床边的桌子,那支已经被安装好的口琴,安安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正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着光芒。荞麦拿起口琴轻轻地吹了起来。口琴的声音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透明、清亮,再也没有那种涩哑的感觉,那几个吹不出来的音,也能发声了。荞麦无法抑制心里的惊喜,忍不住大声吹起《小杜鹃》。④大麦醒了,他揉着惺忪的眼睛,见荞麦正在摇头晃脑地吹口琴,不禁笑了起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介绍“阁楼”“工具箱”,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阁楼”上大麦为荞麦修口琴这个情节的展开做铺垫。B.从制作航模和修理国光牌口琴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哥哥大麦是弟弟荞麦羡慕、欣赏的对象,荞麦对大麦的做法从不质疑。C.“荞麦吹奏《小杜鹃》乐曲”在文中多次出现,构成了小说的又一条线索,与“口琴”线索互为映衬,推动情节有序向前发展。D.文中的妈妈关爱和体贴孩子:细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守住人间烟火;努力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呵护他们诗意成长。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的“竟然”意思为出于常情常理以外,写出荞麦的表现出乎大麦的意料。B.句子②中的“对音乐如此敏感”与第三段中“匪夷所思”照应,印证荞麦确有天赋。C.句子③中,大麦把口琴出现的毛病称为“躲在口琴里的病人”,强调口琴难以修理。D.句子④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突出口琴修好后大麦的得意劲儿以及荞麦的开心。8.文章第四段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手足琴”;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口琴。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B7.C8.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大麦对荞麦的音乐天赋的发现,又引起下文有关口琴的故事。②内容上,妈妈回忆其伤心的往事,引发读者思考,也暗自交代了当时生活贫困的时代背景。9.甲组:“手足琴”。①行文线索:小说以“琴”为线,以“兄弟之间诸多交往”为纲,“手足琴”构成小说的行文线索。②丰富形象:荞麦欣赏哥哥大麦会制造航模,大麦欣赏弟弟荞麦的音乐天赋,“手足琴”体现手足情。③凸显主题:大麦给荞麦修理口琴,是对弟弟的爱,“琴”与“情”谐音,“手足琴”即手足情。乙组:“口琴”。①行文线索:“口琴”贯穿全文始终,妈妈给荞麦口琴,荞麦吹口琴,大麦修口琴,围绕“口琴”组织材料,脉络分明。②丰富形象:给口琴,是妈妈对孩子天赋的支持;吹口琴,是荞麦音乐天赋的表现;修口琴,是大麦对弟弟的爱护。③凸显主题:口琴里,有妈妈的爱,有荞麦的兴趣,有兄弟之间的情谊,口琴表现出平凡人家如何获得幸福的主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荞麦对大麦的做法从不质疑”错误。根据原文“‘你不会吹口琴,怎么会修口琴呢?’荞麦很怀疑,他不相信哥哥会修口琴。哥哥会做航模,但口琴和航模完全是两回事”可知在修口琴这件事的一开始,荞麦是对这件事有怀疑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句子的能力。C.“强调口琴难以修理”错误。大麦将口琴出现的毛病称为“躲在口琴里的病人”,这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易懂地向荞麦讲述了口琴所出现的问题。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作用的能力。这段文字的作用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从结构上看,文章的第三段原文“迷恋音乐,也爱唱歌”“嘴里常常哼自编的小曲”“听过的曲子,他随口就可以哼出几段来”“大麦觉得这件事匪夷所思”等可知大麦发现荞麦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而第四段的开头一句话“大麦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妈妈”正好照应,所以第四段首先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文章的下文写到因为荞麦的歌唱的好,妈妈吃惊,送他口琴,修口琴等故事情节,所以第四段又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其次,从内容上看,妈妈回忆往事,爸爸生病去世,两个孩子年幼,家庭失去了支柱,日子过得艰苦,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也能够暗示当时的生活贫困的时代背景。【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甲组:“手足琴”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①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妈妈送给荞麦口琴,荞麦吹口琴,大麦修口琴等故事情节,所以小说是以“口琴”为线索来进行的。在行文的过程中,主要描写大麦和荞麦兄弟俩之间的情感,比如,大麦发现“不是吹奏技巧的问题,而是口琴坏了”,主动进行修理;“‘哥哥聪明,哥哥的手灵巧,他会把口琴修好的!’”表现荞麦一改开始对哥哥的怀疑而开始相信哥哥,这些都在围绕“口琴”展开的“兄弟之间诸多交往”。②丰富形象:通过文章可以知道荞麦很羡慕欣赏哥哥会制造航模飞机,而哥哥也对弟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感到匪夷所思,既欣赏又惊喜。一个“手真灵巧”一个“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都是优秀的孩子。③凸显主题:文中大麦夜里给荞麦修理口琴,是对弟弟的爱,是对弟弟兴趣爱好的支持。另外。“琴”与“情”谐音,“手足琴”即手足情,展现的是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感。乙组:“口琴”主要从三面来进行:①行文线索:妈妈送给荞麦口琴,荞麦吹口琴,大麦修口琴,荞麦吹奏修好的口琴等,可见“口琴”贯穿全文始终,是文章的线索。②丰富形象:文中妈妈将擦拭好的口琴送给具有唱歌天赋的荞麦,写出了作为家长的妈妈对孩子爱好兴趣的支持;荞麦听一两遍的歌就能唱出来,吹奏口琴,很快就能断断续续地吹成曲子,这些都写出了荞麦在音乐方面的“特异功能”;大麦给荞夜里麦修理口风琴,一直到很晚,最后修好,可以看出大麦对弟弟的爱护,也能体现大麦的心灵手巧。③凸显主题:一支小小的口琴,妈妈送,荞麦吹,大麦修,从中可以看出有妈妈的爱,有荞麦的兴趣,有兄弟之间的情谊,口琴也表现出那个时代平凡人家如何获得幸福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赖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腝①,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②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然人有坎凛③,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备注〗①甘膜:gānér。意思是鲜美柔软的食物。②苶然:疲惫貌。或形容衰落不振。③坎凛:困顿,坎坷。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世人A不问B愚智C皆欲识人D之多E见事F之广G而H不肯读书。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即《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B.砺,本义是粗磨刀石。“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中“砺”的词义、用法相同。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是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根,因此“社稷”也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D.“所以设教”与《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句中“所以”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前辈的优秀品质,并反省自我,效仿古人,从而在认知和行为各方面提升自我。B.作者引用民间谚语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人安身立命,这种技艺比积累财富更有意义。C.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开始自高自大,耀武扬威,冒犯长者,轻视同辈,作者认为学习切忌妄自尊大,像这样的人还不如不学。D.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学习比作种树,只有在好似“春花”一样的修身利行上多下功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案
- 夜市摊位灯箱设计与制作方案
- 家居建材市场广告方案
- 基础分部监理工作总结及未来展望
- 吉林师范大学《成本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特殊教育作业管理的探索总结
- 吉林大学《田径基础B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购销合同(标准文本3)版范文
- 2024商品房购销合同书范本
- 2024装饰设计合同范本
-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
- 天然气巡检记录表
-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3篇)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临床应用
-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完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外包施工单位入厂安全培训(通用)
- 车牌识别一体机安装调试教程
- Python语言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海报设计教学课件完整版讲课讲稿
- 年产30万吨碳酸钙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