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PAGE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在智慧城管中的应用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院整理2013年3月29日PAGE61第一章概述智慧城管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下,依托现代技术,运用数字基础资源、多维信息采集、协同工作处置、智能督查考评、预警决策分析等手段,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建设城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智慧城管的建设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深化和演进,是以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光纤宽带网路、智能视频分析、GIS等信息和通信技术建设智慧型的“高共享、大城管/大市政”为建设目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本文主要就县(市)区智慧城管建设中的机构、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包括项目管理、项目内容、资金投入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和建议。第二章机构、制度建设2.1成立领导小组为推进各县(市)区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各县(市)区应成立智慧城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县(市)区智慧城管工作,审定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确定体制机制的建设,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协调各网络单位的协作关系,并对项目的运作情况进行宏观监督和指导。领导小组建议由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住建委、城管局、县(市)区政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及街道、乡镇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组长建议由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协调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设主任和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建议由县(市)区政府办分管主任和城管局负责人担任。2.2确立实施机构智慧城管建设实施主体应在智慧城管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下,由本地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牵头和主管,县(市)区政府信息中心给予技术上的保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所有管理职责,保证项目总体进度和各职能组的工作质量和进度,定期了解和检查各组的完成情况和设计质量,定期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建后运行中主要按照标准和要求,负责系统总体运行、管理,负责对智慧城管日常问题发现、督促处置、协调、评价等管理工作。鉴于建设涉及多部分构成,集成要求高,因此,应考虑以下承建主体:1、系统集成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集成建设、硬件采购和应用软件开发等。系统集成单位应符合具有信息系统集成相关资质,具备完备的服务管理体系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具备智慧城管或数字城管项目实施经验等条件。2、项目监理单位,主要负责对项目方案制定和建设、验收过程的监理等。项目监理单位应具有信息化监理相关资质,可保证提供工程师驻场监理,有智慧城管或数字城管监理经验可优先考虑。3、基础GIS数据普查建库单位,主要负责对万米单元网格的划分、基础地形图的处理、部件的普查和部件属性界定的牵头组织工作以及数据入库等。普查建库单位应具有相关测绘资质,有智慧城管或数字城管部件普查相关经验者可优先考虑。2.3成立智慧城管中心各县(市)区智慧城管机构设立可采取“职责上监管分离、机构上合署办公”的做法,成立相当于副处级(县市为副科级)的事业单位智慧城管中心,具体负责本县(市)区智慧城管的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立案审核、结案归档等监督考评工作;负责协调解决系统覆盖区域内综合性、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负责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单位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负责拟定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工作标准;承担区域内信息采集员的相关培训和岗位资格认证;承担中心城区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单位的相关培训、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承担96310(12319)城管热线电话和网络受理平台及市长电话、政务网上办公系统等相关投诉、举报的受理、交办、跟踪和评价工作。智慧城管中心宜设置监督考评、运行协调、技术保障、办公室等职能科室,设置受理员、派遣员、值班长(指挥长)等岗位。岗位描述:受理员:是智慧城管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受理信息采集员、社会公众、各相关部门、各级领导等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发现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负责对上报部件、事件问题的受理、审核、立案、批转、结案等工作。值班长:是智慧城管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对受理员不能准确判断是否可以立案或结案的城管问题或案件进行最终决定和仲裁,负责对重大、疑难、突发性紧急问题和案件的办理,案件值班长具有受理员的全部职权,并负责对受理员工作的管理和日常考评。派遣员:是智慧城管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将智慧城管中心立案后批转来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处理部门,对专业部门办理完结的案件进行督查。指挥长:对专业部门办理有疑难的案卷进行协调督办;对专业部门的缓办、延期申请进行审批;负责对派遣员工作的管理和日常考评。本着合理利用人员,在县(市)区智慧城管中心将岗位进行合并,设置受理派遣员6-8名,值班长(指挥长)2-4名。2.4健全网络单位城市管理事、部件问题处置责任部门或单位均为智慧城管的协同网络单位,包括:公安、经信委、民政、国土、环保、规划、住建委、城管、水利、林业、旅游、贸易等政府部门,给排水、燃气、公交、路桥、热力等公共事业部门,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等通信运营商,以及智慧城管覆盖区域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区等。其工作职责主要是依据城市事、部件处置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处置和解决。其工作职责主要是依据城市事、部件处置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处置和解决。各县(市)区网络单位的纳入参考《智慧城管部件和事件分类标准与立案、结案规范》,根据各县(市)区的本地情况设置,并通过当地政府下发文件予以确认。2.5组建信息采集员队伍信息采集员队伍,是政府派出的巡逻在大街小巷的“侦察兵”,其工作职责就是主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并及时上报;负责对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核实;负责对已经处置完成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核查。信息采集员是城市管理问题的主要发现者,信息来源的收集者,负责城市管理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置结果信息的采集、分类、处理、报送。负责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核实和核查工作。信息采集员是城市管理的“移动的电子眼”,信息采集员队伍的建设也是智慧城市管理建设中一块重要工作,信息采集员队伍的质量决定了智慧城管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质量和监督的力度。信息采集员主要工作内容1、负责在工作区域内对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的巡查工作,并将发现的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问题及时上报智慧城管中心。2、负责对社会公众等渠道举报的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问题进行现场核实。3、负责对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查确认。4、根据巡查现场实际情况,按照管理要求和程序,处理一些简单的城市管理事件问题。信息采集员队伍应采用全职人员组成,数量由面积、工作时间、巡查频率等因素决定,但县一级应不少于1.2人/平方公里的人员配比。这类人员的来源,可以由以下三个渠道:1、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人员主要为下岗需再就业人员。2、对现有人员资源进行整合,由现有城管执法人员、协管员等承担。3、市场化运作,将信息采集的工作交由服务外包企业,由该公司负责提供信息采集服务,中心只对采集的质量、规范进行考核即可。市场化运作将极大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减轻了政府负担,是政府服务职能外包的一个良好案例。建议各县(市)区采用市场化运行方式组建监督员队伍。2.6建设制度体系1、制定标准规范、指挥手册部件、事件的分类和属性范围的设定。城市管理的事件、对象和部件的编码应该依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和《智慧城管部件和事件分类标准与立案、结案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本县(市)区的实际,制定《智慧城管部件和事件分类标准与立案、结案规范》。该标准将规定城市管理信息化中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的术语和定义、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编码、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与编码和归属部门代码等技术要求。可借鉴市平台的《智慧城管部件和事件分类标准与立案、结案规范》。2、制定工作考核办法智慧城管平台以标准化的处置结果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对各协同部门和监督机构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监督轴驱动多部门组成的处置轴,全面提升处置效率的核心动力机制。相关内容可借鉴市平台的《智慧城管工作考核办法》。第三章项目建设前期准备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定要求及一般规律,信息系统的建前准备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需求调研,编写项目建议书向发改部门申报;2、经发改部门确认后,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发改部门申请正式立项,发改部门组织专家对可行报告进行论证后,论证通过的将予以立项,同时根据可行报告的预算,向财政申请落实资金;3、完成项目立项后,编制项目实施工作方案;4、编制项目建设技术方案,报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审批;5、经审批同意后,与政府采购部门联系,确定标段的划分和采购的方式,并编制好招标文件,按照采购流程开展公示和招投标工作。招标完成后,签订项目合同,工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3.1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的作用是向本地区发改部门提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主要需求、基本的可行性、预算概要等内容。为确保项目的顺利立项,编写项目建议书之前,要开展详细的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管理的需求。要根据本地区城市管理的实际,调研纳入智慧城管的内容和范围,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责任单位等内容。结合智慧城管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切实挖掘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准确分析和描述用户需要的最终成果模型。2、基础数据调研。要做好智慧城管拟覆盖区域的面积调研,了解这些区域内城市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建设情况等。3、基础网络环境调研。由于智慧城管信息系统要覆盖全部的网络责任单位,这些单位的网络联通情况直接影响智慧城管网络建设的方案编制,特别是要加强对电子政务网的覆盖情况调研,因为电子政务网将是智慧城管运行的主要承载网。3.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待发改部门对项目建议初审同意后,需要开展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需要对项目建设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提出对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对投资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对预期的成果进行描述。3.3编制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工作方案是基于项目前期调研并在项目立项完成后编制的用来指导智慧城管项目整个实施工作的纲要性文件,对智慧城管建设工作进行统一安排,达到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达成共识的目的,因智慧城管建设涉及多部门分工协作,工作方案一般由城管部门编制,县(市)区政府发文。方案中应明确智慧城管建设的领导机构和运作机构,提出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和内容,明确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的工作步骤,并对信息采集方式确立、资金来源等项目建设相关事项进行明确。3.4编制项目建设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的内容、计划、实现方案、经费等进行细化,用于指导整个项目建设。建设方案编制应做到“四细化”:1、细化建设内容。通过进一步分析和挖掘系统建设需求,明确系统建设内容,并对内容进行系统化,通过子系统的分解和集成来构成所需要建设的所有内容。2、细化技术方案。针对建设内容,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技术实现方案。3、细化实施计划。与工作方案中的步骤相比,该计划是细粒度的,往往是针对工作方案中某阶段工作的具体展开。4、细化项目经费。对项目建设的经费进行详细的测算,包括:软件开发费用(包括接入和建设费用)、硬件采购费用(信息采集器购置、服务器购置)、机房及监督指挥大厅装修费用、项目集成费用、第一年系统运维费用等等。3.5确定承建单位由于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往往一家承建单位难以完成所有的建设内容,需要对建设内容进行分段采购。分段采购的依据就是建设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比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和部件数据库的普查建库,内容相对独立,且只能由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来承担。硬件集成、软件开发、工作环境装修等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考虑到各县(市)区城管部门信息化管理力量的问题,为减少项目建设中各承建单位的协调难度,可采集公开招聘集成单位的做法,并由其负责整个项目中各分项的集成工作。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县(市)区智慧城管建设要按照“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思路,充分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构建全县(市)区统一的智慧城管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全国领先”的智慧城管系统,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以智慧城管为抓手,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工作保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助推市委“六个加快”战略的实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智慧城管领导运作机构;2、建立智慧城管信息系统网络基础平台,整合网络资源;3、建立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数据库;4、部署智慧城管业务应用系统;5、建立智慧城管综合监督评价体系。4.1系统架构根据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目标和业务特点、发展需要,设计一个稳定、可靠、高效、可扩展性好的系统架构。在尽可能保障现有需求和考虑未来系统扩展需要的基础上,采用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进行设计,采用J2EE的技术架构,遵循多层体系、业务规范、数据资源标准等标准体系,强调各类基础资源的复用和可扩展性,实现对现有系统和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并扩展新的功能。1、基础设施层主要指保障上层系统正常运行的硬件设备和运行于硬件上的基础系统,包括核心网络、互联网、无线网和政务网等网络资源,还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网络设备、场地建设等,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取、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2、支撑层为平台提供了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并将这些服务能力依据不同功能划分,以松散耦合的形式组织成各类基础服务。这些基础服务在SOA的总体架构内互相提供服务和数据,构成了上层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底层应用支撑。3、应用层主要分为核心业务系统、实时管控、公众服务等应用群。4、展现层即用户界面,为平台各类用户提供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终端展现界面,各种应用的服务、功能及信息被集成在展现层,用户通过实时管控平台、城管通终端、执法通终端、各类公众网站等方面实现日常管理、公众服务和决策辅助的相关功能。系统总体架构可参考如下:4.2业务流程城市管理业务流程是在智慧城管中心高位监管管理体系下的具体办事流程,这一流程的主要参与者是信息采集员、智慧城管中心(受理员、派遣员、值班长、指挥长)和协同部门(包括镇、村等)。流程的业务阶段可划分为七个阶段。在这七个阶段中,所有参与者各司其职,形成智慧城管的闭环流程,做到全面及时发现、快速精确定位、规范有效处置。系统简要流程图如下:整个流程分为下面几个阶段:1、问题收集阶段智慧城管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巡查发现、热线举报、视频监控、考评发现、智能分析、专项普查、领导督办、短信上报、媒体监督、执法发现等。2、问题受理阶段信息采集员上报的问题通过信息采集终端(“城管通”)上报至智慧城管中心,由中心受理员进行登记、综合判别并受理。其他来源的问题如:公众举报热线反映的问题、领导批件转来的有关部件、事件问题及部门批转的问题等由智慧城管中心座席员统一接收,进行登记、综合判别并受理。核实阶段4、立案阶段受理员登记核实问题完成后,进行审核立案。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做不立案处理并说明原因。5、案件派遣阶段智慧城管中心负责进行任务派遣和处理。任务派遣遵循“属地原则”与“属主原则”,智慧城管中心的派遣员按照《指挥手册》要求,将工作表单派送到监管单位和承办单位。6、案件处置阶段各协同处置部门负责对智慧城管中心派遣的城市管理事、部件问题进行处理,并在问题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及时地反馈到智慧城管中心。智慧城管中心根据《指挥手册》的要求负责对案件的处理过程进行督促和管理。7、核查阶段协同单位在问题处理完毕之后,向智慧城管中心进行反馈,由智慧城管中心负责对问题进行审核核查,核查不通过的案件回退给处置单位进行再次处理。在智慧城管中心收到派遣员核查反馈的案件后,受理员会及时将案件发给信息采集员进行核查,确认是否完成。8、结案阶段审核通过的案件进行核查结案,对不符合结案要求的,发回处置单位进行二次处置。9、综合评价阶段城市管理问题通过智慧城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处理完成后,智慧城管系统记录了该问题的整个处理过程,包括受理、立案、派单、处理、结案各环节的时间和人员,特别是协同部门的处理及时情况、处理质量情况都记录在系统中。这些数据作为综合评价考核的基础数据,依据相关考核评价标准模型,系统生成考核评价结果。4.3运行模式1、“两轴”互动。智慧城管运行中,强化监督、指挥的互动与合作,监督轴按标准进行立案交办,指挥轴处理好派遣和协调处置。2、细化标准。严格按照智慧城管事件、部件处置标准和立、结案规范,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地区智慧城管事、部件立、结案规范,强化管理标准的刚性,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3、规范采集。遵照《智慧城管信息采集规范要求》,对信息采集员开展必要的培训和采集行为监督;要注重与专业监督机构资源上的整合,建立日常问题发现的机制,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置。4、协调处置。要明确事、部件所对应的责任部门,对涉及的问题准确进行派遣,一些边界或职责交叉的问题,要强化协调的力度,确保的问题解决。4.4地理信息数据建设4.4.1数据内容地理信息数据是各县(市)区实施智慧城管的基础条件。各县(市)区智慧城管基础普查数据内容标准可参照《智慧城管系统空间数据规范》及住建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3),需要采集的数据分为四类:基础地理数据、网格数据、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普查的有网格数据、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各县(市)区在数据普查的过程中要遵循普查作业标准,采用的数据底图的坐标系统须为同一坐标系统。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地形测量数据比例尺一般以1:500或1:1000为宜,但不应小于1:2000。4.4.2网格数据采用网格技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专题网格,将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网格数据包括行政区界、街道界、社区界、单元网格界四类数据。单元网格编码要求单元网格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街道(镇)代码、3位社区代码和2位单元网格顺序码,编码结构如下图所示:4.4.3部件数据部件是指城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各个部件的属性除了标准中定义的属性,根据不同部件管理部门的要求,扩展部件相应属性内容。提供部件数据的同时必须同时提供相应的部件数据提交说明表单文档,该表单应按照部件的大小类(名称和编码)分层次给出部件数据量(部件个数)。在部件普查调查过程中,产权单位的核查和确定是城市部件普查建库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智慧城管运行及部件责任单位确定的关键属性,产权单位确定一般需要城管或专业部门的配合。事、部件编码要求部件编码(标识码)的结构应为:部件(分类)代码+流水号。事件通过(事件代码)标识码进行编码标识。事、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大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大类,具体划分为:01~06分别表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设施类;21表示扩展部件类。小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为:依照部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流水号为6位,表示部件定位标图顺序号,依照部件定位标图从000001-9999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4.4.4地理编码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库以点、线、面方式表现城市地理实体。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地理编码数据应涵盖以下内容:1、行政区划数据:包括镇、街道办事处、社区。2、单元网格数据:单元网格数据。3、地名数据:包括现状地名、历史地名、历史沿革地名、地名别名等数据。4、道路数据:包括主要道路、现状道路、胡同、一级街坊、二级街坊数据。5、城市部件数据:包括城市部件大类、城市部件编码等。6、标志物地址。标志物地址包括以下内容:(1)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广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纪念地、名胜古迹等;(2)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与院落,包括医院、学校、单位等。(3)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桥梁、道路环岛、交通站场等。标志物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为描述该标志物的标准名称,能唯一标识特定地点。7、兴趣点地址:兴趣点地址包括沿街巷及小区中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和建筑等。基本地点名称为描述该兴趣点的最小名称单元。兴趣点地址按以下方式唯一标识特定地点:[街巷名称/小区名称|兴趣点]。4.4.5基础地形图基础地形数据包括基础地形图(道路、水系、建筑物等图层)、行政区划图以及环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人文、社会经济等众多的基础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所提交的数据(影像图除外)均需采用本市独立的坐标系,按照ArcGIS的shpfile格式或ArcGISPersonalGeodatabase格式整幅、分层提供数据,要求属性数据齐全。1、网格数据网格数据按照图层名称进行分类,每一个小类为一个单独的图层。对于数据文件的命名按照该图层数据的内容来命名,如该图层是单元网格划分图,则图层数据文件命名为单元网格图。图层名称图层类型备注行政区划图面状街道图面状社区图面状单元网格图面状道路(桥梁)图面状2、部件数据部件数据以住建部标准为基准,按照小类进行划分,每一个小类为一个单独的图层,不应分块或分区提供。如果有扩展的部件,同样按照部件的小类整幅、分层提供,同时还需提供该小类对应的部件符号库字体文件(ttf格式)和图示。对于每一个图层数据文件的命名,按照小类的名称命名。部件图层类型有点状、线状的也有面状的,按照实际情况确定。3、地理编码数据地理编码数据按照数据内容进行划分,整幅、分层提供。共提交如下三个图层:对于数据文件的命名按照该图层数据的内容来命名。图层名称图层类型备注兴趣点地址图层点状门(楼)牌号地址图层点状标志性建筑物地址图层点状本部分提出的数据成果要求仅仅是为了满足本市智慧城管系统能够运行的技术要求,真正提交给建设方的最终成果应还应包括文档描述、纸质图幅等,具体按照建设方的要求提供。4.5软硬件运行环境建设市一级已经建成了覆盖一市六区的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有网络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系统软件、无线网络系统等运行环境,同时也考虑了一定的冗余拓展。各个县(市)区建设智慧城管的软硬件运行环境上可选择假设在市一级软硬件基础上采用集中式建设的方式,又可以参照市一级智慧城管建设的内容自主建设软硬件环境。4.5.1集中建设模式4.5.1.1概述智慧城管集中平台模式,即市级平台和所辖的县(市)区级平台采用统一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平台,共同投资建设,网络互联、协同办公。市级智慧城管已经实现了一市六区统一智慧城管平台的建设,设计过程中平台已经规划建设模式为市区县集中式一体化模式,各县(市)区智慧城管在市级平台基础上进行扩容,共享市级投入的硬件、软件平台,实现全市统一平台办公。实行联网后,县(市)区智慧城管之间的功能和运行不会受到相互影响,各县(市)区智慧城管实现独立的监督指挥。采取集中建设模式推动县(市)区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和联网,每个县市至少可节约资金300多万元。市县二级联网后,可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有利于市级平台指导所辖各县(市)区智慧城管平台开展工作,有利于自上而下加强监管和考评。集中平台建设完成后,还可通过搭积木方式整合水利、公安、电力、通信、城市供排水等城市应用。集中建设条件下,系统的业务数据、GIS数据、系统数据等集中存储在市级平台,通过业务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置,以服务的方式向各个县发布,而且各个服务的发布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业务平台实现了按照各个县的管理要求定制与之完全匹配的业务系统,真正实现了系统与管理的统一和独立。1、对管理模式的定制服务针对各个县(市)区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的不同,只有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智慧城管系统的作用。2、对管理流程的定制服务各个县(市)区的管理流程是与各自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习惯相一致的,平台为各个不同区域提供相对独立的工作流定制功能,具备流程节点与人员、部门、岗位、权限、表单的一体化设计。3、建立个性化的立案、处置、结案标准立案、处置、结案标准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业务平台针对同一类问题,针对各个县(市)区的具体要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功能。为满足日益复杂的管理要求,提供了可靠的业务和权限管理能力。4、对考评体系的定制服务针对不同城市的考核关注重点不同,相对独立的为各个区域提供报表统计与评价功能,按照不同的权限,各个区域仅能使用本区域的评价结果,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调用所辖城市的考评结果。4.5.1.2集中建设优势采用集中建设模式有以下优势:1、缩短建设周期采用集中建设模式,可借鉴市平台建设成功的经验,少走“冤枉路”。采用集中建设模式,共享市平台软硬件平台资源,节省采购与建设软硬件平台的所用时间。采用集中建设模式,只需接入市智慧城管应用系统平台,即可实现智慧城管应用建设,节省大量时间开发、调试智慧城管应用系统。2、节省建设投资采用集中式智慧城管集中平台模式建设,可共享市智慧城管的软硬件平台资源。3、减少系统管理维护成本采用集中建设智慧城管集中平台模式建设,将软硬件平台与应用系统集中在市平台,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和统一维护,可减少管理维护成本,并方便问题定位、提高系统应急能力。4.5.1.3集中式建设内容智慧城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型信息化系统,要求在统一的系统运行环境中,能够同时部署和运行智慧城管信息系统的各个业务子系统,要求能够支撑智慧城管数据集中管理、业务分布式管理的体系。同时智慧城管的核心支撑平台需要具有较高的系统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市级平台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智慧城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应用、通信、等服务器2、存储设备3、网络设备4、安全设备5、无线网络系统这一平台充分保障了智慧城管业务的连续性,县(市)区可以通过网络接入智慧城管平台共享使用,而无须单独重新构建。1、有线网络建设智慧城管系统是要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各级城市管理部门的联网和信息共享。建立智慧城管专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智慧城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智慧城管网络接入市智慧城管网络是实现各县(市)区共享访问市智慧城管系统的基础。为节约资金投入,需要对现有信息和网络资源实行整合共享。各县(市)区可通过接入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资源共享网络,从而实现各县(市)区新建的智慧城管中心访问市智慧城管平台。各县(市)区智慧城管有线网络接入市智慧城管网络建设需要实现:(1)智慧城管网络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资源,在接入市智慧城管网络平台方面,首先需要实现本市电子政务外网与市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连互通。(2)各县(市)区的智慧城管中心作为当地智慧城管的日常监督指挥机构,要求持续地接入访问市智慧城管平台。因此需要以VPN专网方式接入,以便实现智慧城管中心的坐席终端无需拨号即可直接访问智慧城管系统。(3)对于其它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单位,则通过在终端上安装智慧城管专用拨号VPN软件,进行拨号接入智慧城管网络VPN,实现与智慧城管平台的网络连通。2、共享无线采集系统无线采集系统平台由无线采集终端、无线数据网络、采集系统软件、无线采集系统与智慧城管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城管通服务器四部分组成。目前市级平台的无线采集系统情况如下:(1)无线采集终端:基于GPRS网络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2)无线数据网络:基于移动GPRS数据专网。(3)采集系统软件:“城管通”子系统。(4)城管通服务器:无线采集系统与智慧城管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市级已经就中心六区智慧城管无线手持终端、移动单兵设备车载GPS、移动视频车等进行了设备租赁和数据流量费用的招标。各县(市)区在接入市级平台时,无需建设无线采集系统,可以参照市局的招标结果租用运营商的无线数据网络,购置无线采集终端,即可实现共用无线采集系统平台。3、共享硬件平台市智慧城管支撑平台中的核心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系统、备份系统在设计了一个全冗余的环境,关键的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都采用集群技术构架,可以提供高并发访问和可持续性的应用访问,不仅满足了市智慧城管系统数据存储的需要,也具备充分的扩展性,能满足各个县多系统接入的需要。当性能出现瓶颈时,可以通过简便地增加新的服务器来解决。存储系统一个全冗余的SAN存储环境,并规划配置了完备的数据备份系统,充分保障了数据安全性和业务的高可用性。县(市)区接入后,只需将原有业务存储系统进行扩容就可以满足业务需要。4、共享系统软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软件、地理信息平台及JAVA中间件等。(1)数据库管理软件目前市级平台已一套企业版(含RAC功能)的Oracle10g数据库管理软件,完全满足各县市接入需要。(2)地理信息平台目前市级平台已经采用国内主流的ArcGIS地理信息软件。县(市)区进行接入时,无需购置GIS地理信息平台,只需要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库、管理、更新、维护、GIS应用发布,即可实现共用GIS服务平台。(3)JAVA中间件市级平台已经采用了IBMWebsphere中间件软件,随着市县的接入,如出现性能瓶颈,增加应用服务器后,只需增加相应中间件授权即可满足需求。(4)共享安全系统市级的系统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及分区域的安全威胁评级及针对性的安全策略制定执行、检查。运用技术手段保障。在服务器、网络的边界区域及数据中心区域采用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防护等综合安全技术进行安全保障。为市级平台全网的运维管理考虑专门布署一套能够及时发现、告警来自服务器、网络、应用系统等问题的运维管理系统。充分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县(市)区可以通过市电子政务外网或者专网安全地接入到市智慧城管平台。5、共享智慧城管业务系统平台数字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系统是整个智慧城管系统的主要应用系统,是智慧城管日常运作平台。主要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实时管控平台、统一定位系统等,本着节约成本,资源共享的原则,各县(市)区在智慧城管建设时不再另行开发系统,将完全接入市智慧城管平台。业务系统统一接入市级平台。各县(市)区在接入市级平台时,只要根据当地的智慧城管中心及网络单位人员配置,在市级业务系统中增加本地区的基础数据,如单位名称、岗位角色、用户配置、权限设置、事部件立、结案标准等,相关人员经过系统使用培训,既可实现业务系统运行。业务系统基于Oracle数据库和ArcGIS平台,采用J2EE的架构进行设计,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平台适应性和扩展性;接口采用标准的XML定义,通过WebService方式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需求,应用系统包括了住建部规定的核心模块、实时管控和统一定位平台。在集中式建设模式下,应用软件需要做如下的一些调整工作:(1)对市级系统改造、联调及集成测试实现县(市)区的问题上报、信息采集员受理、值班长立案、派遣员派单、协同网络部门处理、信息采集员核查、值班长结案的完整流程的运转。(2)县(市)区平台统计分析体系研发与实施征求和收集县(市)区管理人员的需求,按照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专业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评价考核。(3)手持终端的针对性研发和实施收集县(市)区中心对城管通手持终端等的需求,针对不同的机型进行适应性开发和调整,并进行实时部署。(4)实时管控平台的研发与实施定制部署属于县(市)区本地特色的实时管控平台,实时展现人员、案卷等信息情况。(5)各个专业部门终端部署与调试,指导安装县(市)区专业部门终端基础软件的安装,包括flashplayer、java虚拟机、AdobeAcrobatReader等,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6)使用手册编写完成信息采集员、值班长,派遣员,专业部门的系统使用手册。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介绍,常用的操作步骤、常见问题解决的说明。 (7)现场技术支持、指导负责保障系统稳定,对系统BUG以及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对县(市)区工作人员对系统使用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4.5.2独立建设模式4.5.2.1概述智慧城管独立式模式,即各个县(市)区按照市一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建设,与市一级平台的网络互联,实现有关案卷的上传下达,系统案卷、人员、车载、视频等数量、状态的实时同步,区域考评统计报表的生成。4.5.2.2独立建设优势(1)自主性强各县市在集中建设模式下,业务系统的个性化拓展及调整受到市级平台的一定限制,尤其是在市级平台运行业务系统外的拓展应用,如果与核心业务系统有存在接口,直接部署在市一级平台软硬件环境中的可行性较小,如放在县市自己独立的服务器中,通过接口对联,对市一级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集中建设条件下,县市的拓展延伸将受到一定的限制。独立建设平台的条件下,各县市可根据本地实情进行延伸建设,突出各地特色应用。(2)县市稳定可靠性强集中建设模式下,区县智慧城管平台中例如城管问题上报等无线应用依赖于市级平台的无线专线接入,县市中心及协同网络单位访问智慧城管平台依赖于县市政务网与市级政务网之间的连通,即使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建设了双链路保证这条链路的安全性,但集中条件下对市级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性能等的依赖较强,如出现断链路、市级服务器故障等状况,将造成县市智慧城管平台瘫痪无法使用。县市单独建设模式下,无线接入、有线接入都通过专线接入了核心服务器群,对市局运行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弱,安全可靠性较强。(3)网络访问速度更优各县市独立建设智慧城管平台,与市一级用接口进行互联,地图数据、业务数据等都存放在本地,同时不依赖于县市与市一级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情况,本地业务系统的访问速度将优于集中建设模式。(4)无线运营商可选目前市一级无线运营只联入了移动,集中式条件下,县市智慧城管中心无线网络建设上无选择余地。若在单独建设条件下,县市可根据本地网络情况、资费情况自由选择运营商。4.5.2.3独立式建设内容各县市独立建设智慧城管平台,需要建设一整套的运行支撑平台,包括:包括网络建设、软硬件平台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应用软件建设等内容。1、网络建设网络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有线和无线通讯技术,将智慧城管流程里包括的信息采集员、智慧城管中心、各协同部门连接起来,达到案件信息的即时传递和数据共享。(1)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专网,在此基础上连通尚未接入的单位。(2)建设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专用网络。建设从无线运营商平台到城管通服务器端的虚拟专用网络。与无线运营商的网络连接(3)服务器内部的核心网络建设。通过光纤连接各类型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带宽要求为1000M。2、硬件平台建设智慧城管硬件平台一般都包含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等网络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库、SAN光纤交换机等存储备份设备;对于关键性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宜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进行设计,多台服务器组成群集,保证各服务器之间压力平均分担,又避免出现单点故障,影响系统正常运转。通过对县一级用户量分析,为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和高效,一般网络服务器最低配置建议选用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应用服务器、1台城管通服务器。系统应配备SAN存储,用于存储业务数据、多媒体数据等,存储设计应至少保证5年业务数据的存储,容量应不低于3T。同时应配备磁带库。3、系统软件平台建设系统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库平台、地理信息平台、JAVA中间件等。(1)数据库平台数据库平台应选择Oracle10g企业版带RAC组件。(2)地理信息平台地理信息平台选用ESRI公司ArcGIS平台。(3)JAVA中间件中间件软件宜选用Weblogic、Websphere、金蝶等。软件平台还包括防毒杀毒软件、备份软件,通过多种软件的合理搭配,为应用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环境。4、安全系统建设(1)网络系统安全智慧城管平台应涉及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此部分有涉密要求,同时,需考虑整体网络的安全访问邀请,安全技术体系通常是在安全策略指导下合理配置和部署: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与响应、防病毒、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设备,并且在各个设备或系统之间,能够实现系统功能互补和协调动作。安全防御手段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进行物理和逻辑隔离,并建立访问控制机制,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网络和服务的边界以外。漏洞发现与堵塞通过对网络和运行系统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查,发现可能被攻击所利用的漏洞,并利用补丁或从管理上堵塞漏洞。入侵检测与响应通过对特定网络(段)、服务建立的入侵检测与响应体系,实时检测出攻击倾向和行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断开网络连接和服务、记录攻击过程、加强审计等)。加密保护主动的加密通信,可使攻击者不能了解、修改敏感信息(如VPN方式)或数据加密通信方式;对保密或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可防止窃取或丢失。备份和恢复良好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可在攻击造成损失时,尽快地恢复数据和系统服务,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采用异地备份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4.5.2.4自建智慧城管业务系统平台1、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系统是整个智慧城管系统的主要应用系统,是智慧城管日常运作平台。主要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实时管控平台、支撑服务系统建设、内部接口模块等,各模块简要功能介绍见下表。序号系统名称规格型号(功能描述)一、智慧城管核心业务系统1信息采集管理城管通为信息采集员量身定制的手持信息采集终端,通过该系统,信息采集员可以将日常巡查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在拍照、录音并形成案件表单后,快速上报到智慧城管中心。此外信息采集员还可以利用该系统接收智慧城管中心分派的各项任务,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核实核查。22信息受理管理监督受理子系统支持监督受理工作的系统平台,可支持热线接入、城管通等案卷来源接入。提供GIS页面辅助、事部件标准、案例参考等功能,支持信息采集员核实。地理编码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和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内达到信息的整合。3协同处置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是供监督指挥中心各岗位用户使用的办公平台,用户在系统上可以办理日常的案件,实现对业务流程中的所有案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功能,案件处理和流转的全程控制,并在案件上填写意见和审批信息。系统提供案件转发、回退、延期、挂账、督办等操作。4评价分析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将其以图形化或表格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实现对部门、区域、人员的综合评价。二、实时管控5实时管控实时管控系统实时管控系统通过城市管理基础信息和实况信息集成,基于GIS平台实现空间化、可视化的日常管理平台。队伍管理系统承担两大功能,一是对下级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二是对本级单位的城市管理资源调度。三、支撑服务系统建设6基础管理服务基础管理服务系统系统的权限管理可以实现基于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分别管理,分级控制,不同的人员登录只能修改本人权限之内的配置信息。7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用于维护智慧城管信息系统所使用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实现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发布,并对不同地图来源的整合。当用户空间管理范围、空间数据、部件数据发生变化时,系统管理员通过系统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维护。8统一定位管理定位管理服务系统基于智慧城管数据交换模块升级,提供城管通、执法通、渣土车等车载终端等多种终端的定位服务。四、接口模块建设9接口模块建设数据交换子系统智慧城管项目由于建设内容众多,需在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各关联系统间建立多个接口模块,包括呼叫中心受理与协同工作、无线数据采集与受理等之间的模块。2、与市智慧城管平台对接系统县市一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完成后需与市智慧城管平台进行互联,实现信息交互。主要内容包括:(1)市所接属于各县市的城管问题投诉案卷能够进行下派,各县市系统能够将下派案卷的处置结果进行处理反馈;县市有案卷需要市一级委办局进行统筹协调解决的,可以上报至市一级平台进行协调,将最终的处置结果反馈至县市一级平台。实现市与县市一级平台案卷的上传下达。(2)对信息采集、视频监控发现、96310(12319)热线等各类事件以及事件之后的立案、处置、反馈等各环节状态的实时追踪,及时监管,实现系统案卷、人员、视频等数量、状态的实时同步。(3)为实现市的一体化考评的目标,县市一级平台应按照市智慧城管平台规定的统计模板及指标,通过系统定时定期自动上传统计结果,以便市一级根据大市的统计分析情况做一些宏观层面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规范。3、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管平台的重要建设内容,县市智慧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参照市《关于印发市智慧城管智能管控系统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结合动态的巡查管理需求,重点建设包括固定视频监控、车载无线视频监控、单兵无线视频监控等各类前端设备,并横向整合如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建设视频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布设规范固定视频监控点布设场所城市管理违法行为多发区域、无照经营、跨门经营、人行道违章停车、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集中区域;城市管理人群聚集控制区域:宾馆、饭店、商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广场、公园、停车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城市管理交通枢纽控制区域:重点道路、主要交通路口,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机场、火车站、地铁车站,公共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城市管理重点设施控制区域:城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内河河道等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及保护范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地点和区域。根据以上规范布设的视频监控点,按照城市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划分为示范类、规范类、达标类区域。固定视频监控点覆盖密度,按道路长度估算。繁华商业地段:平均每150米设置1个固定监控点。主要道路(含样板路)、管理重点区域:平均每250米设置1个固定监控点。次要道路、背街小巷:平均每500米设置1个固定监控点。按区域面积估算示范类区块、繁华商业地段:平均每35000平方米设置1个固定监控点。规范类区块、主要道路(含样板路)、管理重点区域:平均每50000平方米设置1个固定监控点。达标类区块、次要道路、背街小巷:平均每80000平方米设置1个固定监控点。(2)移动视频和单兵系统配置在固定视频监控覆盖基础上,各县市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车载监控和单兵系统进行辅助覆盖。(3)遵循的互联协议及标准互联接口和通信协议。为了实现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实现视频资源的共享,智慧城管中心必须按照《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07)规定的视音频传输要求,联网接口技术要求和设备用户地址编码要求进行系统建设,采用相应通信协议,使得能实现平台互联。优先采用符合DB33/T629-2007标准的数字视频监控设备,以便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对于不符合DB33/T629-2007标准的视频监控设备,系统应设置复合该标准的联网单元。设备接口和控制协议在设备之间进行模拟联网的应保证矩阵有足够输入和输出接口。PTZ的控制协议应符合PELCO-D标准。视音频编码标准各级共享平台的视音频编码应采用统一的标准。重要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应在视音频编码算法中采取防篡改安全措施;编码设备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解码模块。前端摄像机的选择城区光线较好的地方可以采用一体化彩色球型摄像机。光线相对较差的城郊或郊区可以采用一体化彩色黑白二用球型摄像机。固定目标监视的监控点可以采用枪式固定摄像机(彩色或黑白)。对于多目标监控点,可以采用二个或二个以上摄像机,其中可以是二个枪式固定摄像机、一个枪式固定摄像机和一个一体化快球、多个枪式固定摄像机和一个一体化快球、二个一体化快球等多种组合方式;对于需要进行智能视频分析的快球,应能支持主要的快球控制协议,能够返回虚拟坐标信息。光线差或需要晚上监控的区域可以采用红外线摄像机(枪式或云台),取得有限范围内的低照度环境下的监控图像,必要时可增加照明灯光。摄像机的选型和配置应根据监控点具体需求,可以灵活组合。近距离的几个摄像机应共用一个多路光端机进行信号转发。摄像机的安装应能覆盖需要监控的区域,尽可能配置灯光,提高照度,以获得较好质量的图像。(4)立杆基础、电源、机箱要求摄像机的安装可采用根据环境不同的方式,可利用建筑物墙体、借杆或选用简单型立杆、加强型立杆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采用立杆安装方式时,具体式样应考虑立杆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电源应有过流过压保护装置;每个前端监控点必须配备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低于8小时;机箱和立杆应具备接地防雷装置,防雷接地电阻≤10Ω。机箱大小应能放置光端机、电源等设备,采取底部进线,机箱应离地30cm安装,箱体材料应采用不锈钢或优质冷轧钢喷塑,同时应具备箱体的防护和通风散热功能。(5)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前端监控系统要求前端系统主要包括:车载云台摄像机、3G车载无线硬盘录像机以及各种线材等。可将车载云台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压缩、编码之后,通过3G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最终接入到统一的视频专网。前端车载DVR可以实现至少24小时本地录像;数据备份可采用硬盘方式,硬盘安装结构需经过特殊减震处理;录像数据采用专用格式,无法篡改数据,保证数据安全,并提供外部USB或SATA接口,用于录像导出;支持DC8V-36V宽电压输入,适应车辆在形势、刹车、加速时电瓶的输出电压变化;支持通过远程对云台实现控制。(6)网络传输要求支持双码流(独立的录像码流和网传码流);适合窄带传输和无线传输;单播/组播可选;支持远程网络实时监控及录像文件下载;支持远程网络查询及回放硬盘录像机上的录像文件;在无线信号稳定情况下,支持最高D1标准25帧图像质量。(7)单兵无线视频监控要求支持双码流(独立的录像码流和网传码流);支持多种录像方式:包括本地SD卡存储和网络存储,SD卡存储可满足至少32G存储容量;集视频、语音、数据采集、3G或WIFI无线网络传输和GPS定位等功能与一体;在无线信号稳定情况下,支持最高D1标准25帧图像质量;支持通过配备大容量电池,实现6-8小时工作续航;支持IP66防水防尘等级;设备可配腰挂式或壁挂式配件,摄像头支持配备耳夹式、肩挂式等固定配件。(8)视频管理平台功能要求通过统一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实现视音频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等功能;能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能提供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9)实时监视功能不论在白天、晚上还是其他恶劣天气,视频终端均能观察到前端现场的实时图像。实时点播时,能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监视调用,调用时不能影响别的通道进行图像传输,支持监视图像的无级缩放、图像抓帧,支持跨设备的图像组屏。针对夜间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辅助使用红外灯、LED、激光等补光设备。(10)远程控制各类用户终端,经授权后能通过数字或模拟方式对任意一路实时监视图像进行切换和控制,并能够设定控制优先级,对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保证优先响应。(11)存储和备份系统应能将所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数字化图像记录,并能记录用户操作、设备巡检等系统日志信息。智慧城管中心应配置存储设备,满足视频图像7天存储要求。(12)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系统应能在智慧城管中心用户终端上根据权限和级别,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文件并回放。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帧等。支持回放图像的无级缩放。(13)电子地图功能系统应具有实现电子地图(点阵或矢量地图)功能的接口。系统应能通过设备编码和其他方式实现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调用监控图像。(14)系统的扩充和升级系统应为扩展或与其他系统互联留有相应接口,作为系统扩展考虑,系统应能与智慧城管业务子系统相互集成。(15)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应具有直观、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应具有视频画面分割显示、字幕叠加等处理功能。系统应能反映自身的运行情况,给出指示正常状态/报警状态/故障状态等指示信息。(16)用户与权限管理视频管理平台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智慧城管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需要获得有效授权。用户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17)网络与设备管理负责在智能管控范围内对系统设备、网络进行管理,收集、监测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相关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对有权限调用访问本级智能管控范围的用户操作进行管理和记录,在联网系统内部实现时钟同步。(18)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应具备保证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设备认证、前端设备和移动监控系统的接入和传输安全、图像信息的防篡改等。4.696310(12319)热线呼叫中心系统根据智慧城管业务规模和坐席数量的不同,热线受理系统的建设方式也有所不同,可以选择自建或者租用运营商呼叫中心平台的方式来建设,各县(市)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建设方案。一般建议当坐席数量达到6个以上,且坐席业务相对繁忙时,就需要配置独立的语音交换系统并建立具备语音导航、录音等功能的呼叫中心系统。4.7中心场地建设智慧城管日常监督指挥工作的场地建设,是智慧城管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内容。具体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大厅和配套办公用房装修;机房改建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机房配电、UPS电源系统、精密空调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视频及音响系统、控制台及机柜机架安装、配套办公设备采购安装等。工作大厅工作大厅由坐席受理和协同网络两个区域构成。分别用于受理坐席人员和网络协同单位的日常工作以及领导现场指挥。根据各县(市)区城市规模和业务量的不同,对智慧城管中心大厅的场地需求会略有不同。一般建议大厅面积在人均20平方米,至少100平方米,层高在3米以上(便于安装指挥设施)。工作大厅设备主要包括:大屏幕系统、坐席系统、座席员PC终端、空调、门禁、消防系统、音响系统、网络综合布线以及其他办公用品等等。1、办公场所办公场地主要由:领导办公室、运行协调科室、监督考评科室、技术保障科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组成。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布置。办公场地一般建议在人均20平方米。2、机房机房面积一般10平方米以上,安放一个标准机柜。用于安装本地的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柜、语音交换设备、接入服务器等设备。机房位置建议临近监督指挥大厅,也可考虑与当地机构内已有的局域网络机房共用。智慧城管中心场地包括大屏幕、受理员坐席、领导参观席,为不影响受理员日常工作,领导参观席与受理员坐席间可通过透明玻璃分隔。3、大屏幕显示系统在智慧城管中心设立大屏幕显示子系统,便于中心和有关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管理的状况和相关信息。大屏幕显示子系统通过网络接入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指挥。通过大屏幕可直观地掌握城区各个社区或万米单元的城市部件信息、问题处理信息、案卷信息、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了解每个社区、信息员、部件等个体情况,实现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大屏幕显示子系统的特点是实时反映城市管理的状况,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城市管理工作的全局情况,进行远程指挥。因此,大屏幕显示子系统既要能动态显示城市管理中的全貌(比如:问题处理图、问题处理列表、社区城市管理评价图、信息员实时位置图等),又要能快速调阅出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比如问题处理情况、问题位置、问题描述信息、相关信息员情况等),需要有一定的交互操作的功能。目前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有DLP、LED、超窄边LCD拼接等,目前技术领先的是DLP和超窄边LED拼接,建议采用DLP。大屏幕系统,主要满足视频、计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沙石材料加工合同
- 离婚后签订的补充协议会不会有效
- 二零二四年度国际旅游服务合作合同2篇
- 《高压氧医学基础》课件
- 关于退伙的协议书范本3篇
- 回填土方工程合同书
- 关于项目合作协议书模板
- 年度建筑工地脚手架维修与保养合同04
- 《连锁门店价格管理》课件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及技术转让合同2篇
- 2024年全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船用航行照明灯产品营销计划书
-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中医专业
- 中国传统文化第十章-古建筑与传统文化
-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DB13(J)-T 137-2012 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
- 大班幼儿生命教育教案反思总结(3篇模板)
- 中国法律史-第一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 2024年浙江省杭州余杭区机关事业单位招用编外人员27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