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尚文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尚文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尚文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尚文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尚文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相关规范及标准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2)《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51274-2017)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6)《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8)《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GB22134-2008)11)《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12)《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16808-2008)13)《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16280-2014)14)《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GB20517-2006)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1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20)《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22)《防火封堵材料》(GB23864-2009)2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2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2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2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8)《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YB4357-2013)2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0)《等电位联结安装》(15D502)31)《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15D503)32)《接地装置安装》(14D504)33)《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12D401-3)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14X505-1)35)《综合管廊监控及报警系统设计与施工》(17GL603)36)其他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及规范。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道路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综合管廊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龙州湾片区及高职城片区,沿尚文大道敷设,起点接现状横九路路口规划综合管廊,终点接横十路路口处现状支线综合管廊,本次设计综合管廊总长度0.83公里。尚文大道,起点接尚文大道一期终点,与规划横九路平交,由北往南经规划云城路、规划马坝坪支路、规划横十路、规划横十一路、规划横十二路、规划横十三路、H6路、H7路、规划横十四路、H8路、H9路、止于规划横十六路,全长2800m。尚文大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60km/h,标准路幅宽44m,车行道宽25m(含中分带宽2m),近远期结合(近期双向6车道,远期双向8车道),本次道路设计按双向6车道考虑。2.2综合管廊工程概况本次拟建的地下综合管廊位于尚文大道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全长约0.83km,本次设计综合管廊起点接尚文大道规划支线综合管廊,终点接横十路T型交叉连接口在建综合管廊。本次设计综合管廊两侧地块主要为住宅、教育及商业区,本次设计支线综合管廊能较好的辐射服务高职城片区。

本次施工图设计中,涉及专业概况一览表如下:编号专业名称分册名称是否本次设计范围编号专业名称分册名称是否本次设计范围1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分册是5通风工程通风工程分册是2结构工程结构工程分册是6消防工程消防工程分册是3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分册是7标识工程标识工程分册是4监控与报警工程监控与报警工程分册是本图册为综合管廊专业监控与报警工程分册。2.3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委托要求,工程主要设计内容为尚文大道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总体以及配套的结构、电气、通风、消防、控制中心等工程设计等。本项目概况一览表如下:工程名称范围断面形式断面尺寸管廊长度尚文大道综合管廊工程本次设计范围尚文大道工程三舱7.9m×3.8m0.83km本次设计的尚文大道综合管廊试点工程,管廊全长0.83公里,依据消防、通风设计方案,整个管廊分为7个防火分区。监控与报警工程分册设计范围包括:1)统一管理平台设计2)组网设计3)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计4)安防系统设计5)通信系统设计(含人员定位系统)6)综合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8)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设计本分册不含监控中心设计,监控中心已由另一标段设计。3设计内容3.1统一管理平台设计(本节仅做出一般性说明和要求,具体内容详见监控中心设计。)3.1.1建设内容统一管理平台采用SOA架构进行顶层设计,按照“1234”模式进行建设,即一张网(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两个中心(监控中心与云数据中心)、三个平台(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协同管理平台)、四个典型智慧应用(综合管廊三维集成与管控系统、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系统、综合管廊经营管理系统和综合管廊应急抢险系统)。(1)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包含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巡查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预留接入接口)、专业管线监控系统(预留接入接口)。(2)监控中心与云数据中心:包括平台展示大屏、管理计算机、可视化平台操作站、服务器、磁盘阵列、机房装修及配套设施。(3)综合数据服务平台:综合数据服务平台负责提供与综合管廊数据资源相关的服务,应包括如下内容:数据存储服务、实时数据采集服务、实时数据推送服务、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4)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包括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2DGIS)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3DGIS)。(5)协同管理平台:以权限控制和流程化管理为基础,以传统PC界面、即时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为系统入口,以智慧综合管廊运营平台所涉及的各专业信息为内容,以网络共享和终端通讯为信息发布模式,实现各专业业务的网络化与流程化管理,实现专业文档、数据、报表与图形的网络填报、汇总与审批,从而做到及时、有效、便捷的沟通和决策。平台包括组织机构与权限管理、工作流引擎、报表服务、日志服务、门户管理服务、搜索引擎。(6)综合管廊三维集成与管控系统:三维集成与管控系统在BIM、2DGIS、3DGIS、全景等技术的支持下,真实再现综合管廊三维环境,负责将综合管廊各个监控子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实现数据融合,实现联动报警,并可进行联动控制和综合管廊安全评价。主要包括基本功能、实时数据集成、综合信息集成(信息查询、对象定位、拓扑关系查询)、联动报警、远程控制和安全评价。(7)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系统: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系统通过客观分析运维过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及问题,从而对管廊进行标准化和智能化运维管理。(8)综合管廊经营管理系统:对入廊企业信息、综合管廊建设及维修档案、备件、培训、入廊收费等进行综合管理,并提供查询、统计和分析服务,提高综合管廊运营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9)综合管廊应急抢险系统:建立完善的应急抢险指挥体系,对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管理,并能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应急会商、综合研判和应急指挥,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响应和处理能力。3.1.2系统架构统一管理平台采用分层设计,内部交互采用三层的总体框架。第一层:感知层,负责为平台提供前端监控数据与传输,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实现“安全监管、集成融合、智能联动”。第二层:平台层,负责系统的IT基础设施建设,要“统一规划、集约建设”,实现综合管廊各类数据、信息的集中存储、管理、分析与共享,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完整的、有效的数据支撑,并通过“统一接口”,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地理信息和协同管理三个方面的技术支撑服务。第三层:应用层,从“安全服务、智能运维、高效管理、应急指挥”四个方面实现智慧运营管理,为用户提供大屏幕显示、PC机、移动终端等各种方式的展现形式,实现“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3.2组网设计组网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带宽、网络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内容。视频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有效减少各环节带宽的占用,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共同组建环网;固定语音通信与无线通信共同组建另一组环网。消防系统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须独立组网。本次设计考虑到传输层的扩展性、可维护性,除消防系统外,传输层由汇聚以太环网、分区以太环网两部分构成。分区以太环网:针对管廊各舱室环境与设备监测、视频图像、通信语音等数据,每个防火分区为一组,由该区域设备间的一体化数控站统一采集和传输,分区一体化数控站相互组建监控与视频、通信系统千兆双环分区以太网。汇聚以太环网:每10个防火分区汇聚一次,以太环网数据汇聚到每个末端防火分区配电间(简称汇聚间)交换机。为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由各汇聚间的交换机共同构建监控与视频、通信系统千兆双环汇聚以太环网,最终数据统一由监控中心核心交换机汇聚,以此保证系统平台的统一监控与调度。其中视频数据是直接存放在各汇聚间的NVR上。考虑到外部访问和网络安全需求,本次设计配置独立的防火墙,控制外部入侵,提供VPN通道用于外网访问。3.3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计3.3.1建设目标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建设依据运营管理方便、便于扩展、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设计。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管廊内各区间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氧含量、硫化氢含量、集水坑液位等,并根据环境信息,自动/手动启动相应的环境控制设备并进行状态监测(如排水泵、通风机、照明等设备),同时预留与管廊配套检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联通的信号接口。通过提升系统设备的防护水平、抗电磁干扰能力,结合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运维,为管廊内各设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相关管理要求。3.3.2设计内容系统网络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综合管廊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台一体化数控站和一台环境与设备分站(基站),每台一体化数控站内设2台千兆环网交换机、直流电源、配电开关、ODF、NVR(选配)等。环境与设备分站(基站)用于对该防火分区前端仪表的数据统一采集和处理,数据通过一体化数控站内监控(监视)千兆交换机进行传送,由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统一管理。一体化数控站内交换机与控制中心交换机组成千兆以太网环网,通过单模光纤连接。现场检测仪表,各监控设备的状态、控制信号等由屏蔽电缆通过总线接入本系统,实现各种相关的逻辑控制关系、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的每一台设备具有自诊断功能,维修简便,当系统中有故障时能及时准确的报警,当上位中央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设备能降级使用。整体上,系统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先进性和拓展性强等特点,并具有实时高速可靠的检测整个管廊内的各种状态,以及检测和预告事故、灾情的能力。现场采集的信息如下:(1)温湿度检测仪检测值(2)氧气检测仪检测值(3)CH4气体检测仪检测值(4)H2S气体检测仪检测值(5)送(排)风机运行状态(6)集水坑水泵运行状态(7)照明开关状态(8)集水坑液位状态(9)红外报警装置报警信号现场控制的设备如下:(1)送(排)风机运行控制(2)集水坑水泵运行控制(3)照明开关控制(4)声光报警器控制运行控制管理原则:(1)当某防火分区温湿度高于设定值,或氧气浓度低于设定值时,监控系统启动该分区的通风机,强制换气,保障综合管廊内设施和工作人员的安全。(2)当某防火分区发生入侵报警或其他报警时,自动打开相关区域的照明。(3)为防止压力流水管或管廊外部水倒灌,利用集水坑液位传感器作为危险水位报警装置,信号接入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通风设备及水泵控制要求详见工艺专业设计说明。3.3.3设计指标(1)控制响应时间不大于1秒;(2)信息响应时间不大于2秒;(3)系统整体实现的显示精度要求模拟量的显示精度不低于1级(在合理的显示范围或仪表的量程内);(4)系统主要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万小时;(5)系统故障恢复时间:MTTR<30分钟;(6)系统不能因单点设备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7)当电源供应中断后,再恢复运作时,一体化数控站及网络通讯设备能自动重新启动,并在120秒内恢复正常运行;(8)当接收到由火灾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后,相关的控制命令在1秒钟内控制相关的消防模式进行联动,并返回信息;(9)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10)系统可抵抗无线电频率为150KHz至30MHz中的接触性干扰或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11)开放性:网络符合完全开放的、符合国际公认的网络标准协议。(12)实时性:网络必须具备高度实时性,网络的刷新时间、总线数据的传送时间必须是有保证的;(13)信息传输服务:控制层设备应提供方便的接入端口,无论从任何一点接入,都应方便地支持编程上传/下载、系统诊断和数据采集功能,且不需要复杂的编程或特殊的软硬件支持,同时不影响实时信息传输性能。3.3.4设备布置(1)CH4气体检测仪、H2S气体检测仪设置在管廊通风口(排风)和设备间处;(2)在每个防火分区的中部设置多参数传感器一台,检测内容包含氧浓度、温度、湿度;(3)管廊内设有集水坑,每个集水坑设置一台压力式液位传感器。3.4安防系统设计3.4.1系统组成安全防范系统是由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组成的集成式安防系统,能集成在一个平台下统一管理。系统采用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配置,构建先进、可靠、经济、适用和配套的安全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监控与管理,安全防范系统的故障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也不影响其它子系统运行。3.4.2设计内容通过对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吊装口、逃生口等处设置入侵探测器,由安防分站(基站)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实现入侵的监控与报警。利用网络摄像机对重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最后数据由一体化数控站内监控(监视)千兆交换机上传至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具有设防、撤防、报警、联动等功能。另外,巡查管理系统采用在线式设计,与人员定位系统合设。3.4.3设计指标(1)系统报警响应时间不大于2S;(2)当出现信道连续阻塞或干扰,监控中心响应时间小于30S;(3)系统设备通电后60s内,设备能够满足其运行要求。(4)系统设备关于静电、脉冲、浪涌、电磁干扰符合GB/T17626国家相关规定,系统设备正常工作,并且不产生漏报警、误报警。3.4.4设备布置(1)入侵系统:在综合管廊每个人员出入口、投料口、逃生口、给水管出线口设置一台入侵探测器;(2)视频系统:在管廊重要工作场所(逃生口、设备间、吊装口、人员出入口、高压细水雾房等)配置网络摄像仪,各类舱室每个防火分区平均配置两台;(3)出入口控制系统:在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均设置一套门禁装置;(4)巡查管理系统:基无线分站(基站)充当巡检点,管廊巡检人员携带相应WIFI标签卡或WIFI手机,通过对WIFI标签卡或WIFI手机的识别,实现对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时间等进行监督、记录,并实现人员定位功能。3.5通信系统设计3.5.1建设目标通信系统由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扩播系统、WIFI实时定位系统组成。采用“多媒体调度+桌面触摸屏多媒体调度台”方案,实现四网融合设计,由监控中心统一管理与调度。WIFI实时定位系统基于无线基站,根据其终端设备信号强弱,采用特定的算法,实现复杂的人员定位、监测和追踪任务,并准确搜寻到目标对象,实现对人员的实时定位和监控管理。3.5.2设计内容管廊内部设计:主要由无线分站(基站)、IP扩播电话、WIFI标签卡、WIFI手机、一体化数控站组成。信号由一体化数控站内的千兆通信交换机上传至控制中心,通过光纤环形以太网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点之间的通信。扩播电话系统在综合管沟内将其作为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通信手段,该系统构成内部专用电话通讯网。系统通过电话监控工作站与中央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连接,由监控软件控制与其它子系统协调,能在监控主机上显示工作状态,达到综合控制目的。综合管廊分机设备为一体化设备,系统还包括必要的软件。由监控中心的固定电话主控台设备对全线综合管廊内的电话分机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固定电话分机设置在综合管廊内各防火分区的人员出入口、防火门处墙上为基准,综合管廊内电话应为三防型话机。固定电话使用一芯单模光缆,一芯备用。电话处设置明确的标志牌,话机采用按钮式通话,延时复位。紧急电话的信令、音频信号,在光缆中占用相同的信道,在同1芯光缆中传输。电话传输电缆采用屏蔽阻燃电缆,电缆穿钢管在管沟侧壁内敷设、引上处采用可挠金属管在侧墙暗敷设。监控中心设计:主要由语音业务主机、触摸屏调度服务台、PSTN接入主机等组成。触摸屏调度台使用液晶电容屏,再配置寻呼话筒实现与管廊设备间的通话,调度台显示所有通信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触屏进行单呼、组呼、强插、强拆、监听、电话会议、紧急广播、查看通话录音、打印输出等操作。系统支持与公网通信互联互通。系统支持人员定位功能。3.5.3设计指标(1)通信服务器最大支持10000用户注册,500路并发,实时通话录音;(2)无线分站(基站)并发通话数量16路,支持11个信道,信号强度高达30dBm,接收灵敏度-80dBm;(3)IP扩播电话失真度小于10%,1米范围声音强度大于95dB(A);(4)系统业务采用多优先级响应,确保通信时效性;(5)定位精度高,可达3~5M(视具体环境而定)。3.5.4设备布置(1)有线通信系统、扩播系统:各类舱室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两台IP扩播电话,每隔100米左右设置一台,以及设备间、高压细水雾泵房等重要场所配置一台;(2)无线通信系统:各类舱室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两台无线分站(基站),每隔100米左右设置一台,每台无线分站(基站)支持两个2.4G定向天线。3.6综合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3.6.1设计内容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其整体的结构安全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供给。因此需要针对综合管廊的结构安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综合管廊监控预警系统是以管廊结构为平台,通过综合报警系统、信息网络及分析处理系统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管理者提供一套对管廊结构长期实时使用状态的综合监控,以期提高管廊的整体管理技术水平,确保管廊安全运营,预诊断管廊病害,延长管廊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对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管廊在各种条件下真实的受力及变形状态,对相关结构的设计及科研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该系统主要采用光学传感器来针对系统结构进行监测,光学传感器能以高分辨率测量许多物理参数,与传统的机电类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本质防爆、抗电磁干扰、抗腐蚀、耐高温和无接地要求等,因此非常适用于复杂环境使用。3.6.2系统框架(1)功能模块(2)系统架构图(3)监测点示意图管廊结构沉降、裂缝、侧倾、应变监测示意图3.6.3监测内容(1)结构接缝监测:结构接缝(伸缩缝)监测中,采用位移计进行监测。位移计用于不同结构体的伸缩缝或裂缝变化测量,广泛运用于公路、铁路、桥梁、建筑、大坝、边坡等工程领域。(2)结构沉降监测:结构沉降监测中,采用光纤光栅式水准仪多组液位传感器,特别适用于高精度监测垂直位移的场合。(3)结构应变监测:结构应变监测中,光纤光栅式混凝土表面安装应变计可用于各种混凝土表面的应变监测,测量混凝土的表面应变,一般采用打孔安装方式固定。(4)结构侧倾监测:监测点一般位于管廊敏感地质段每个截段中部。倾角计为单向,通过安装方位的调整可以监测侧向倾斜。光纤光栅式倾角计具有广泛的倾斜监测应用,如:桥塔、电力杆塔、高层建筑、滑坡监测等等,双光栅封装结构可实现温度的自我补偿,计算方便,可多个或同其他类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串接,实时监测。高精度的传感芯将感受到的倾角转换为极为敏感的光学波长,通过解调仪器进行解析。3.6.4设备布置本管廊结构安全监测设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试点管廊项目,总长度约0.83公里。位移计每10m伸缩缝处布置2位移计,共166处;倾角计每10m截段中部布置1倾角计,共83处;倾斜测量方向为管廊侧向。应变计每10m截段中部,分别于顶板、底板、侧板沿管廊轴向(管廊长度方向)布置4应变计,共332处。适用于管廊敏感地质段的现浇部分830m。水准仪建议安装在侧壁上,监测舱体的竖向沉降。整个管廊分敏感地质段和非敏感地质段,敏感地质段包括填方段和岩层土层交界面,其余为非敏感地质段,敏感地质段长度约830米,敏感地质每10m布置一个测点,非敏感地质每50m布置一个测点,共83处。并根据进行合理分段,避免一个监测段内落差过大超出仪器可调平范围。采用48通道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仪,本设计中通道数有少量余量备用,每个通道最多可以接7个传感器,各种类型传感器可以无差别串联,通道内传感器中心波长不重复。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1)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每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带设备总数为160个。本次设计在配电间内设置一台区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柜。区域报警控制柜完成所管辖区域内的火灾监视和报警联动并将所有信号通过网络上传至监控中心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与区域报警器之间采用光纤进行通信连接。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消防水泵的控制设备,除应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应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相邻防火分区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的功能。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不应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欧姆。2)系统功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必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检验,宜通过UL、FM及CE等国际认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连续检测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的工作状态,具有故障自诊断能力,应能反映系统工作状态。按钮应配有隧道专用防水盒,必须具有IP65等级证书。现场火灾报警控制器与监控分中心软件之间必须建立可靠的连接机制,必须具有以下功能:故障自诊断功能——在上传链路出现问题时,上位软件可报通讯故障;双向握手功能——现场主机与中心监控系统软件之间信息握手,保证无任何数据丢失;二次读取功能——在上传链路中断问题恢复后,中心可再次读取现场主机上显示的所有信息,确保任何时间所发生的记录都不会遗漏及丢失;模块化设计、自动成图功能——主机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可按每一个项目需求而配置。应具有1到10个信号回路或以上,每回路可接智能可编址器件≤200点。火灾报警控制器能自动检测探测器、手报、模块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当任一设备出现故障后时,能准确报告故障设备的名称和位置并将之隔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报警。并具有自动生成现场设备电子布置图形功能。通过以上机制的实现,可实时、准确、安全、可靠的运行监测,形成对管廊现场24小时不间断监测。火灾发生时,系统应能在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发出报警信号,指示火灾报警位置。系统应能向中心计算机系统传输报警信息,联动摄像机监控系统自动转至相应区段的电视画面,供值班人员确认。值班人员确认后,联动控制器应完成以下动作:(1)切断非消防电源(2)关闭送(排)风机及防火风口(3)接通应急照明系统(4)开启所有声光报警装置(5)联动控制开启着火区域和相邻区域的高压细水雾控制阀(6)燃气舱室内天燃气浓度大于其爆炸下限浓度值(体积分数)20%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燃气探测器报警信号后,启动事故段分区及其相邻分区的送、排风机。同时,启动声光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自动记录,存贮,并立即打印出报警报告。火灾报警控制柜带有备用电源(镉镍蓄电池组),当正常电源故障后,备用电源应能正常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3小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要求(含风机、防火阀、防火门等设备的联动控制)需符合现行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要求。管廊内设置多个火灾声光报警器时,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光报警器的工作。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并且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不应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3)系统布设(1)火灾手动报警按钮: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沿人行走道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平均每约50m安装一个。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25m。在每个防火分区人员出入口及防火门两侧设置一套手动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m~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在配电间内设置一套手动报警按钮。(2)火灾声光报警器: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设置火灾声光报警器,平均每50m安装一个,安装高度距地不低于2.2m。在每个防火分区人员出入口及防火门两侧设置一套声光报警器。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声光报警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在配电间内设置一套声光报警器。(3)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沿舱顶贴顶安装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应有防渗水的保护罩,应有防潮措施),平均每10m安装一个。在配电间内设置一套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4)消防专用电话,采用独立通信系统。消防电话分机安装于管廊配电间。(5)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消防接线端子箱,箱内设置总线隔离模块。(6)电力舱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模块箱,负责所在区域联动设备信号接口。(7)电力舱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高压细水雾控制阀按钮箱,按钮箱上设置操作按钮和信号指示灯,可远程手动操作该区域高压细水雾控制阀。4)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开式全淹没方式保护,控制方式如下:当发生火灾时,开式系统具备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1)自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主机接收到灭火分区内一路探测器报警后,联动开启消防警铃;接收到两路探测器报警后,联动开启声光报警器,输出确认火灾信号,延时(0~30秒)后联动开启相应的区域控制阀,系统管网压力下降,高压细水雾主泵启动,喷头喷放细水雾灭火。区域阀的阀位开关反馈系统喷放信号,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联动开启对应的喷雾指示灯。(2)手动控制:当现场人员确认火灾且自动控制还未动作,可手动按下对应区域控制阀组的手动启动按钮,开启区域控制阀,系统管网压力下降,高压细水雾主泵启动,喷头喷放细水雾灭火;或者手动激活火灾确认信号,延时(0~30秒)联动开启相应的区域控制阀,系统管网压力下降,高压细水雾主泵启动,喷头喷放细水雾灭火。区域阀的阀位开关反馈系统喷放信号,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联动开启对应的喷雾指示灯。也可在泵房就地操作泵组控制柜并启动系统。(3)机械应急操作:当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都失效时,手动操作区域控制阀的应急手柄,打开对应的区域控制阀,系统管网压力下降,高压细水雾主泵启动,喷头喷放细水雾灭火。区域阀的阀位开关反馈系统喷放信号,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联动开启对应的喷雾指示灯。5)水信舱、电力舱采用自然送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燃气舱采用机械送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控制方式如下:(1)平时运行工况电动排烟防火阀常开,通风时开启送、排风机,排除废气满足卫生要求。通风系统风机的启停采用定时控制与温控探测器控制结合的控制方式。管廊内设置温度传感器,空气温度达到31.7度,联动风机投入运行。定时控制为每相隔3小时运行1小时。(2)巡视检修工况当工作员需进入管廊巡视或检修设备时,需提前启动运行通风设备1小时,待换气充分后人员方可进入管廊内。(3)事故通风工况综合管廊分为若干个防火分隔,当其中一个防火分隔内发生事故时,该防火分隔内送、排风机停止运行,两端防火门关闭以确保防火分隔密闭。待确认事故结束后,远距离复位电动防火阀,开启该分隔内送排风机进行通风,此状态为事故通风工况。控制系统以该工况运行30分钟或确保有害气体已排除后返回平时运行工况。3.8防火门监控系统1)在含有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防火门监控系统。2)综合管廊防火门有两种形式:常开防火门和常闭防火门。其中常开防火门需设置防火门监控模块,电磁释放器和门磁开关;常闭防火门只需设置一体式防火门监控模块即可。3)防火门监控系统的监控分机设置在配电间可与火灾报警控制柜合柜。每台监控分机至管廊防火门监控模块的总线长度不宜大于1000米。防火门监控系统通讯总线可采用环网结构,也可采用星型结构。4)防火门监控模块通过通讯总线接入防火门监控分机,监控分机接入监控中心防火门监控主机。防火门监控系统对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等动态信息进行监控,对防火门处于非正常打开的状态给出报警提示,使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各种防火门状态正常。防火门监控系统主机与火灾报警系统主机实行联动。3.9图像火灾探测系统1)在综合管廊内设置图像火灾探测系统,针对该系统所连接的所有探测器进行图像监控,或者针对所连接的区域视频火灾报警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监控,显示系统覆盖保护的各区域图像。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会将火灾的位置信息、火灾概率信息表示在图像中;通过软件构建视频图像火灾报警监控管理系统,远程设置或配置各探测器的属性、事件类型、侦测参数、保护区域、联动关系、报警输出关系等;通过RS485MUDBUS总线或以太网接收各探测器的火灾概率信息、火灾位置信息、火灾区域信息等,并针对所有信息进行管理、整理、存储。图像火灾探测器沿电力舱顶部间隔50~70米设置一个图像火灾探测器,弯道处增设图像火灾探测器(用于廊道内烟雾和火焰的侦测)。2)图像火灾探测系统一般由如下组成:(1)612S分布智能视频图像火灾探测器,用于廊道内烟雾和火焰的侦测,另外提供监控图像信号;(2)视频火灾报警监控管理站,主要设于主线管理站或隧道变电所等不同的部位,连接分布智能视频图像火灾探测器,针对探测器进行功能参数的设置、各种报警信息的监控管理、报警或事件视频的存储管理、各种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的上传发送;(3)总线输入模块,主要用于将612S分布智能视频图像火灾探测器的继电器报警信号接入常规火灾报警系统中;(4)交换机,主要用于传输数字通信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系统选用一套磁盘阵列作为存储系统。基于以上描述,由交换机传回管理站的视频信号即可直接接入视频矩阵切换器,切换到大屏幕进行显示。系统必须获得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3C证书。系统的烟雾探测性能必须有中国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报告。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系统必须通过中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CCC认证,达到“一级防火”要求、UL认证及IP65防水认证证书。3.10光纤感温探测系统3.10.1设计内容1)综合管廊内设置具有实时温度检测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探测系统。2)监测管廊温度(报警):在管廊内含有电力电缆的舱室的舱顶通长安装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缆悬吊安装在管廊顶部,距离顶部75-150mm,以保良好的通风与快速响应时间,沿管廊顶部每隔2米安装一个Z型支架,将探测光缆固定在支架上,利用光纤的敏感性来探测光纤所在位置的温度,进行温度信息的位置定位。监测电力电缆温度(预警):在10kV电缆层感温光纤采用正弦波型、接触式敷设方式,在电缆支架两端使者固定卡具固定感温光纤。感温光纤敷设倍率取1.4,即相距1米的电缆支架间敷设1.4米的感温光纤;110kV电缆沿每根电缆平行敷设感温光纤。3)分布式感温光纤主机报警型号通过硬接线或通讯接口送到火灾报警主机。同时通过网络接口把数据上传至管廊统一管理平台。4)线型感温光纤主机用图形显示即时温度状态,可读出火灾或不正常温度,当管廊内的不正常温度超出一定值,即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3.10.2设计指标系统须具有以下功能:1)测温主机可以单独保存七天以上的温度数据及报警信息,采用非机械硬盘式闪存结构。2)自检功能:能检知光纤断线、内部温度异常、受光回路异常、LD异常、电源电压异常、光源系异常、回路异常。3)温度修正功能:能设定测量温度的倍率、斜率、基准温度调整。4)投标产品在软件版本和硬件产品的结构上要保持与消防检测报告的一致性。5)自动测知光纤长度功能:用PC控制测量时,可以自动测量光纤的长度。6)自检和异常温度报警处理功能:自检出系统异常和温度异常时,外部接点发出报警信号7)时间设定功能:用PC控制时,可以设定装置主机的时间。8)必须满足《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长霉”试验,《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盐雾”试验,并取得证书;9)设备应是满足3C国标的可恢复式线型分布式感温火灾探测器,为了适应不同季节和厂区不同区域环境温度差异,应符合国标要求报警动作温度灵活调整,须与消防检测报告保持一致。10)产品主机须是符合工业级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的嵌入式系统而开发,具备web网络访问功能。11)产品主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厂商具有软硬件升级能力和长期服务能力。12)产品须有CE认证(电磁兼容和安规),并提供检测证书;3.11火灾报警系统参数1、报警主机(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主机必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检验,宜通过UL、FM等国际认证。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备制造商在国内隧道(包括市政和公路隧道)有成功应用2年以上的10个项目(含10个项目)以上的业绩,并提供业绩证明材料(业主单位证明,业主盖章确认),其中至少一条隧道单洞长度超过5公里(制造商应提供用户使用报告和当地消防部门组织的实体隧道点火试验报告)。应配有100M主频32位工业级CPU微处理器模块;控制器配置有大屏幕液晶显示屏(32行×40列),最新报警信息始终显示在屏幕上。同时还配有各种控制显示板,既带控制开关又带LED显示灯。既直接可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火灾报警信号,同时该控制器可直接显示反馈及报警信号。1)通过软件编程平台,实现离线编程。2)系统应具有内部程序上载功能,使在外部备份的联动程序丢失时,可以通过数据通讯接口把报警主机内部的程序重新上载到便携计算机中。3)主机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可按每一个项目需求而配置。应具有1到10个信号回路或以上,每回路可接250个智能可编址器件。火灾报警控制器能自动检测探测器、手报、模块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当任一设备出现故障后时,能准确报告故障设备的名称和位置并将之隔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报警。并具有自动生成现场设备电子布置图形功能。4)300以上字符大屏幕背光显示(32行*40字符),支持中文显示。5)独立的网络接口,网络连接即接通总线制手动/自动控制的相互转换功能。6)内置火警、故障继电器。7)离线编程工具。8)内部设有降级操作模式,在一个CPU出现故障时,如果发生火灾,系统仍能以一般火警模式报警。9)根据工作日和周末的时间安排,灵敏度可以改变。10)EIA-485显示/手动总线控制器,包括模拟显示盘驱动模块。11)可以存储2000条历史记录,加上独立的1000个报警事件。12)先进的历史记录过滤器可根据事件类型、时间、日期、地址进行事件归类。13)禁止消音和自动消音定时器选项。14)经监视模块可以远程确认/信号消音/系统复位/火警演习。15)EIA-232打印接口。16)背光300以上字符显示。直流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1)在配有智能型集中(或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消防控制室应配置直流24V电源,直流电源容量根据供给所在区各类消防设施数量确定。2)直流24V兼作备用蓄电池浮充电电源,带有自动检测功能,备用蓄电池为全密封免维护电池。3)一旦消防电源故障,备用蓄电池向系统供电,切换时间小于5毫秒,并能至少维持8小时正常操作及1小时报警状态使用。4)消防电源(DC24V)产生故障后,能在控制盘显示器屏幕显示故障信号并记录打印,以便排除故障。5)主要技术数据:输入电压:AC220V–15%~10%50±1HZ输出电压:DC24V,〉10A耐压:1000V持续1分钟无异常绝缘阻抗:500V5MΩ以上使用环境湿度范围:0~95%无冷凝使用环境温度范围:-10℃~40℃转换时间:<5Ms具有对蓄电池自动充电和状态显示功能自身保护功能齐全:超载自动保护、电池过充保护、放电保护等。2、智能型信号模块和智能型控制模块智能型信号模块1)具备智能电子地址编码,内置微型处理器(CPU);可直接接入总线控制回路,进行数字信号传输。2)消防设施的状态信号进入控制模块的输入通道可反馈到控制室,并在联动设备上显示。3)主要技术参数显示:发光二极管监视状态闪亮或不亮,动作时恒亮工作电压:15.2VDC~19.95VDC静态功耗:250μA/400μA(DC19V时)灯闪亮:396μA/680μA(DC24V)环境温度:-10℃~+50℃湿度范围:≤95%RH,无凝水检验标准:《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06)外形尺寸:1Gang智能型控制模块1)具备智能电子地址编码,内置微型处理器(CPU);可直接接入总线控制回路,进行数字信号传输。2)通过讯号/控制模块可实现各种逻辑控制功能。3)输入端采用24V直流触电式输入。4)主要技术参数显示:发光二极管监视状态闪亮或不亮,动作时恒亮工作电压:15.2VDC~19.95VDC静态功耗:100μA/223μA(DC19V时)灯闪亮:100μA(DC19V)输出:DC24V或无源触点信号,触点容量DC24V/2A环境温度:-10℃~+50℃湿度范围:≤95%RH,无凝水检验标准:《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06)3、通讯模块GSMK技术指标RS232/RS485通讯口用于光纤主机通讯供电电源10-30VDC工作温度–25℃--+75℃储藏温度-40℃--+85℃4、声光报警器技术指标1)火灾声光应由耐蚀材料制造,安装在靠近室外的警铃,应防风雨侵蚀。警铃盖不允许转动,以免不同心,不出声。2)声光处应写明中文“火灾报警”及英文“FIRE”。3)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安装一个火灾声光,安装位置根据消防设计规范。4)采用手动/自动控制方式,可由控制盘设定。5)主要技术参数声光采用电机驱动式(业主不接受电磁式警铃),驱动模块内装式。工作电压:DC24V±15%报警电流:<30Ma报警时声压:≥68db(距中心1米处)操作环境湿度范围:0~95%无冷凝操作环境温度范围:-10℃~60℃6)沟区的警铃应具有防水功能5、手动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投标时必须提供中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该产品完整的型式检验合格报告和3C认证证书。1)具有自动电子编码功能,无须人工手动编码及十进制拨码开关。2)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按钮应配有隧道专用防水盒,必须具有IP66等级证书,做到防水、防尘,外形美观。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具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功能,用来确认控制器收到报警信号。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5)主要技术参数玻璃击碎能自动启动,并具有红色确认灯闪亮。红色外壳、式样美观,正面有中/英文使用方法提示,文字用丝网印刷以防脱落,有防误击外罩。工作电压:DC24V±15%监控电流:≤250μA报警电流:2mA操作环境湿度范围:0~95%无冷凝操作环境温度范围:-20℃~60℃6)管廊内的手动报警按钮应具有防水功能;7)具备智能电子地址编码,内置微型处理器(CPU);6、智能型感烟/感温探测器内置微处理器CPU和非遗失性存储器;具备电子自动编码功能,能自动生成连线图,无需人工手动编码;火灾探测灵敏度自动调节;可抗风速:25.39米/秒;工作电压:DC15.2V~DC19.95V;监视电流:≤45μA;报警电流:≤2mA;7、分布式感温光纤主机:测温控制主机可通过中央报警控制盘的PC机在WINDOWS环境下由工程师调试编程完成。设定区域长度及报警点以及系统校定等均可采用Windows95?以上版本软件来完成。测温控制主机可通过通讯接口与PC机相连用于显示。在PC机上可实时显示光缆的温度轨迹,报警信号应能突出显示,并能确定及显示光缆受损点实际位置。系统可对报警区域长度及报警点进行整体编程,报警点及区域长度应能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并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相符。每一报警控制区可有多级定温报警(如30℃初报警,40℃预报警,50℃采取措施等)及温升速率设定,并且可根据环境不同进行温度修正。温升速率的设定值可由现场监测情况确定。温升变化函数应可进行相应的调整。1)测温主机可以单独保存七天以上的温度数据及报警信息,采用非机械硬盘式闪存结构(Flashmemory)。2)自检功能:能检知光纤断线、内部温度异常、受光回路异常、LD异常、电源电压异常、光源系异常、回路异常。3)温度修正功能:能设定测量温度的倍率、斜率、基准温度调整。4)投标产品在软件版本和硬件产品的结构上要保持与消防检测报告的一致性。5)自动测知光纤长度功能:用PC控制测量时,可以自动测量光纤的长度。6)自检和异常温度报警处理功能:自检出系统异常和温度异常时,外部接点发出报警信号7)时间设定功能:用PC控制时,可以设定装置主机的时间。8)必须满足《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长霉”试验,《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盐雾”试验,并取得证书;9)设备应是满足3C国标的可恢复式线型分布式感温火灾探测器,为了适应不同季节和厂区不同区域环境温度差异,应符合国标要求报警动作温度灵活调整,须与消防检测报告保持一致。10)产品主机须是符合工业级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的嵌入式系统而开发,具备web网络访问功能。11)产品主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厂商具有软硬件升级能力和长期服务能力。12)产品均有CE认证(电磁兼容和安规),并提供检测证书;13)投标产品应具有较好的抗电磁性能,并提供EMC电磁兼容检测证书。14)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距离:不少于5kM/通道通道数:2路测量周期:≤3秒/km测量温度精度:≤±1℃定位精度:≤±1米接头方式:FC/APC报警分区:≥200个/km工作电压:AC220V±5%主机工作环境:温度:0℃到+40℃;环境湿度:<90%RH(无凝露)继电器输出:≥16路无源常开干触点;可通过外置继电器箱进行扩展。通讯接口:可通过LAN与工控机通讯,兼作调试接口LED功能指示:电源显示、系统故障、光纤故障和温度报警声音报警:对系统故障、光纤故障、温度超标具有声音报警功能8、分布式感温光纤:光纤:62.5/125微米(芯线/包层/丙烯酸酯涂层)渐变折射多模光纤;衰减:<3.5分贝/公里@850纳米;外径:3.0mm,铠装单芯光缆;9、协议模块GSMK:RS232/RS485通讯口用于光纤/光栅主机通讯供电电源10-30VDC工作温度–25℃--+75℃储藏温度-40℃--+85℃10、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系统必须获得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3C证书。系统的烟雾探测性能必须有中国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报告。应能连接32~1024套视频图像火灾探测器和/或其他类型的摄像机,或者连接4~32套区域报警监控管理系统;中央监控平台系统应具备系统管理功能,提供设备管理、设备巡检、计划管理、报警与远程控制管理、服务器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基础数据设置、系统信息展现等功能;中央监控平台系统的业务功能包括实时图像监控、图像火灾报警或事件检测报警、报警联动、控制功能、录像功能、图像管理、电子地图、智能图像技术等;应能针对该系统所连接的所有探测器进行图像监控,或者针对所连接的区域视频火灾报警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监控,显示系统覆盖保护的各区域图像。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会将火灾的位置信息、火灾概率信息表示在图像中;通过软件构建视频图像火灾报警监控管理系统,远程设置或配置各探测器的属性、事件类型、侦测参数、保护区域、联动关系、报警输出关系等;通过RS485MUDBUS总线或以太网接收各探测器的火灾概率信息、火灾位置信息、火灾区域信息等,并针对所有信息进行管理、整理、存储;火灾报警信息触发对应探测器视频图像的前台放大显示,和GIS地图前台显示,表明火灾发生的区域、位置等信息;进行视频图像的录制,可采用全时录制、定周期录制和事件触发录制模式。对于模拟视频输入时,系统自配图像采集和压缩卡,采集视频图像并将压缩后的图像进行存储;向其他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发送报警信息,或输出联动控制信号;作为服务器/主机为远端的监控系统提供完整的系统信息和数据;系统录像时间不少于15天@32通道,可由客户选择;系统自配UPS和消防电源,机柜电源参数如下:不小于1500W,220VAC,UPS断电工作时间不少于3小时,消防电源断电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整体实现各类数据信息与视频的整合融合、远程监控、远程设定、系统管理、灾害救援指挥等。可根据项目需求,配套网络控制服务器、网络数据服务器、大屏幕控制器等,扩大成为大型的远程监控中心。所选硬件设备:工作站或服务器,不低于i7双核处理器硬盘满足存储天数要求,或采用IPSAN磁阵存储。所使用的软件平台:WINDOWS7系统。11、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系统必须通过中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CCC认证,达到“一级防火”要求、UL认证及IP65防水认证证书。技术参数:1)火焰/烟雾检测最小火焰检测大小:5×5像素最小烟雾检测大小:64X32像素火焰响应时间:≤15s,烟雾响应时间:≤50s报警准确率:≥99.9%探测距离:最远可达180米(对应镜头选择情况下)2)视频服务视频压缩标准:H.264,MPEG视频编码,支持双码流视频分辨率:1080P(1920X1080)、720P(1280X720),视频帧率:15--25帧/秒可调视频码率:4~8Mbps网络图像延时:<300毫秒3)光学参数视频输出:1路BNC接口/1.0±0.2Vp-p/75Ω最低照度:0.1Lux(彩色)/0.01Lux(黑白)线数:600线(彩色)/650线(黑白)信噪比:>50dB4)报警输出内容继电器报警输出:火警/故障各1路,干接点触点容量:0.3A/125VAC,1A/30VDC5)电源电压:24VDC(18~32VDC接支架安装)额定功率:15W6)通讯接口以太网接口:RJ-45接口10/100M自适应,1个RS-232:1个RS485:1个7)环境条件大气压力:86~106KPa工作温度:-10℃~+55℃储藏温度:-30℃~+80℃湿度:£95%RH(+25℃)12、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气体灭火控制盘是驱动气体灭火装置的控制设备。通过回路总线直接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火灾报警信息,并协同完成对气体灭火钢瓶的自动控制,达到迅速发现火情并及时灭火的功能,也可由现场授权人员直接操作气体灭火控制盘上的启动或停动按键实现对气体灭火设备的控制。技术参数:工作电压:输入AC187~242V工作电流:静态150mA@24V;报警动作3.9A@24V工作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95%RH外形尺寸:535x343x132mm(高*宽*深)13、TSIP火灾报警通讯卡:RS232与TCP/IP通讯口用于主机信息上传通讯服务,供电电源10-30VDC?工作温度–25℃--+75℃储藏温度-40℃--+85℃3.1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3.12.1系统介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服务于常规的低压供电网络的监控系统,当被保护电气线路中的被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在配电箱(柜)内,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主机)安装于消防控制室。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均内置MCU微处理器对传感器传递的信号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判断外设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总线通讯向控制器传递节点工作信息,完成监控信息的综合处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主机)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实时可靠的接收探测器的工作信息,且人机界面交互性良好。3.12.2系统构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要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含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设备构成。电气火灾监控主机设置在消防控制室。3.12.3探测原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为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探测剩余电流(剩余电流是指流过电气线路三相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也称漏电流)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当发生绝缘下降或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铁芯中产生磁通,二次侧绕组感应电压并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测出剩余电流进行报警。3.12.4报警原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通过总线与探测器连接,向探测器发出巡检命令,并接收探测器的状态信息(故障状态、火灾报警状态、正常工作状态),当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监测异常信息时,进行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信息和信息类型。3.12.5系统布线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采用信号二总线、RS485总线与多个探测器、区域显示器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总线通讯系统。总线的最大探测通道为128个,布线最大长度为1000m。3.12.6系统功能(1)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主要功能为监测探测器剩余电流及温度信息功能。(2)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采用图型化界面,方便灵活的触摸屏操作,更好的进行人机交互。(3)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具有黑匣子功能,可存贮报警记录、故障记录。(4)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具有在线修改漏电报警阈值功能。(5)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支持光纤通信,可以通过配接专用通讯模块采用光纤实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之间的联网通讯。(6)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具有图形显示功能,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