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中考历史考点研究专题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课件)_第1页
2024四川中考历史考点研究专题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课件)_第2页
2024四川中考历史考点研究专题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课件)_第3页
2024四川中考历史考点研究专题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课件)_第4页
2024四川中考历史考点研究专题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拓展设问21线索梳理周年热点: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线索梳理线索1经济工业化成都2023.25(2)原因(1)国内: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进程影响为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科学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线索2政治民主化原因(1)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日益腐朽,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传入中国(2)面对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进行制度层面的探索(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政治民主化尝试进程特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政治民主化探索层次不断深化影响增强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推动中国民主化的进程线索3思想科学化原因民族危机的逐渐加剧,西方思想等传入中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成都2023.25(1)进程影响推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运动不断发展,使中国人民最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线索4社会生活近代化传媒代表成就(1)报刊、杂志:《申报》《时务报》《民报》《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等(2)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特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反映时代的主题,与人民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影响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新思想、开启民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交通概况19世纪70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特点交通工具种类增多,交通方式多样化影响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近代化进程等文学艺术概况(1)文学:鲁迅《狂人日记》、茅盾《子夜》、巴金《家》等(2)绘画:徐悲鸿《愚公移山》、齐白石《虾》等(3)歌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等(4)影视艺术: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31年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其他优秀的影片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影响文学艺术创作体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对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等起到了鼓舞作用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概况(1)社会习俗:剪辫、劝禁缠足、革除旧礼仪、改称呼等(2)饮食、服饰、娱乐方式等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特点新旧并呈、多元发展影响(1)社会习俗的变化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2)饮食等方式的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近代教育概况(1)洋务运动时期,先后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洋务派还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2)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3)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4)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近代教育影响(1)有利于引进西学,传播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知识等,促使封建主义教育逐渐瓦解(2)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所需的人才,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拓展设问1.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你得到哪些认识?【答案】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近代化道路;要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的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选择体现了‘救亡’的时代性”。【答案】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使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强兵富国,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选择“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选择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