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_第1页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_第2页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_第3页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_第4页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2009-2015年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

东电网公司佛山南海供电局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2011年2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概述................................................................1

1.总则.....................................................................1

2.编制根据.................................................................1

3.环境条件要求.............................................................1

第二章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3

1.通常原则.................................................................3

2.“N供1备”接线方式.....................................................3

3.组网要求.................................................................3

第三章10kV电力电缆技术原则...................................................4

1.敷设条件.................................................................4

2.运行要求.................................................................4

3.技术要求.................................................................4

第四章10kV开关设备配置技术原则..............................................6

1.总体原则.................................................................6

2.箱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6

3.金属铠装移开式中置开关柜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10

第五章10KV配电变压器配置技术原则...........................................14

1.总体原则................................................................14

2.通常要求................................................................14

3.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要求...............................................15

4.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要求.................................................17

第六章低压开关设备配置技术原则..............................................26

1.技术参数................................................................26

2.结构及性能..............................................................26

第七章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技术原则..........................................29

1.总体原则................................................................29

2.技术要求................................................................29

第八章直流电源系统技术原则...................................................33

1.使用条件................................................................33

2.技术条件................................................................33

第九章不间断电源系统技术原则.................................................39

1.使用条件................................................................39

2.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技术要求.............................................39

3.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外围设备技术要求....................................43

4.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现场安装要求.........................................44

第十章配网10kV继电保护技术原则..............................................45

1.通用技术条件...........................................................45

2.10kV线路保护技术原则..................................................48

3,配变保护技术原则.......................................................49

4.10kV线路保护功能要求..................................................49

5.配变保护功能要求.......................................................50

第十一章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技术原则...........................................51

第十二章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原则................................................51

1.通常原则................................................................51

2.配网自动化终端功能要求.................................................52

3.技术原则................................................................52

第十三章配网自动化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原则.......................................53

1.通常原则................................................................53

2.光缆建设原则...........................................................54

3.通信网络组网原则.......................................................54

4.设备配置原则...........................................................54

5.配套主网通信规划原则...................................................54

第十四章分布式电源接入........................................................55

1.分布式电源的分类.......................................................55

2.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电压等级...............................................55

3.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具体要求...............................................55

第十五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56

1.总体要求................................................................56

2.充电站与充电桩构成与功能...............................................56

3.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要求........................................56

4.充电设施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56

第十六章计量自动化系统与智能电能表技术原则..................................57

1.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原则.................................................57

2.智能电能表定义.........................................................58

第十七章客户配电站建设技术原则..............................................59

1.总则....................................................................59

2.用户供电方式............................................................59

3.配电站所址选择.........................................................60

4.配电站的布置要求.......................................................60

5.配电站防火要求.........................................................64

6.配电站通风要求.........................................................64

7.配电站的噪音操纵与电磁辐射防护........................................65

8.配电站要紧设备选择.....................................................65

第一章编制概述

1.总则

1.1.为落实《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2009~2015年电网专项规划》(下列简称(电网专项规划》)中

的配网自动化规划,明确、规范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技术原则,提高配网自动化规划实施的可行性,特编制

本技术规范。

1.2.本技术规范明确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配电网接线方式、配电站的布置要求、配电网设备及其

设施的实施技术原则、配网光纤通信实施技术原则、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技术原则、配网继电保护配置技

术标准等内容。高新技术服务区内电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与改造均应遵循本技术规范。

2.编制根据

1)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DUT814-2002

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13730-2002

3)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61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4)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5)IEC6I970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6)IEC61968电力企业应用集成一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7)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721-2000

8)《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下列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

9)调自[2007]1号南方电网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

10)调自[2007]1号南方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

II)《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12)调自[2008]19号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实施规范

13)南方电网生[2009]4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下列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

14)《广东电网10千伏及下列配电网自动化规划技术原则》

15)《广东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

16)《广东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17)《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18)《广东电网10千伏及下列配网自动化规划技术原则》

19)《广东电网二次防护方案实施细则》

20)《广东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规范》

21)《广东省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22)《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

23)《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通讯规约》

24)《佛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规划》

25)《佛山市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导则》

26)《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2009-2015年电网专项规划》

3.环境条件要求

3.1.本技术原则所规定的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使用:

3.1.1.周围空气温度

a)最高气温:+45℃

b)最热月平均气温:+35℃

c)最高年平均气温:+25℃

d)最低气温:-10℃

e)最大日温差:25K

3.1.2.日照强度:1000W/m2

3.1.3.海拔高度:1000m

3.1.4.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a)日平均值:95%

b)月平均值:90%

c)日平均水蒸气压力值不超过2.2kPa

d)月平均水蒸气压力值不超过1.8kPa

3.1.5.地震烈度:vm度

3.1.6.安装地点:户内

3.1.7.系统条件要求

3.2.本技术原则所规定的设备,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

3.2.1.系统额定频率:50Hz

3.2.2.系统标称电压:10kV

3.2.3.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kV

3.2.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与小电阻接地

第二章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1.通常原则

广东金融高新区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在安全运行方面应满足N-1安全准则;在可靠性方面应能满

足金融高新区可靠性规划目标99.999%的要求。由于金融高新区为高负荷密度地区,因此其配电网接线方

式应使用线路利用率较高的接线方式。

2.“N供1备”接线方式

“N供1备”接线为N+1回配电线路通过主干线路末端的联络开关直接联络,其中n回线路带额定

负荷正常运行,另一回线路线路作为备用的空载线路。当其他一回运行线路检修或者故障时,其负荷可全

部由备用线路供电的接线方式。

“N供1备”接线模式满足N-1安全准则;供电可靠性较高,满足金融高新区可靠性规划目标99.999%

的要求;线路的利用率较高,能够减少变电站出线间隔的占用,同时也能减少配电网的规模,便于实现配

电自动化。为避免结构过于复杂影响供电可靠性,通常要求nW3。

“N供1备”接线方式如下图1所示:

备用电源切换柜

母线]―□——

主供线路1

母线2—□—

备用线路

母线3―n

主供线路2

母线4—n

主供线路3

图1电缆线路“三供一备”接线方式

3.组网要求

广东金融高新区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应使用“N供1备”接线方式。由于“N供一备”的网架接线方

式过渡比较方便,在负荷逐步进展的区域,可先按单环网供电,然后随着负荷的进展逐步向两供一备及三

供一备过渡。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网架构筑的过程中应首先规划建设联络开关站的位置,否则将给网

架的过渡带来影响。

第三章10kV电力电缆技术原则

1.敷设条件

10kV电力电缆敷设环境有沟道、隧道两种方式。

2.运行要求

2.1.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额定温度为90℃»

2.2.短路时(持续时间很多于4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2.3.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

2.4.电缆安装时最小弯曲半径:单芯电缆12D,三芯电缆10D,其中D为电缆外径。

表1ZRYJV系列电缆标称截面与电缆参考外径D的对应关系

电缆标称截面电缆参考外电缆标称截面电缆参考外径电缆标称截面电缆参考外

(mm2)3径D(mm)(mm2)D(mm)(mm2)径D(mm)

2521.624035.13x7054.8

3522.930037.33x9558.5

5024.240041.93x12061.7

7026.150045.43x15065.3

9527.763049.13x18569

12029.33x2545.43x24074.1

15030.93x35483x30079.1

18532.73x50513x40089.1

表2ZCYJV22系列电缆标称截面与电缆参考外径D的对应关系

电缆标称截面电缆参考外径电缆标称截面电缆参考外径电缆标称截面电缆参考外径

(mm2)D(mm)(mm2)D(mm)(mm2)D(mm)

3x2550.63x9564.13x24080.3

3x35533x12067.53x30086.9

3x5056.23xxl5071.13x40097

3x70603x18575

2.5.电缆地下敷设时需满足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的运行要求。

3.技术要求

3.1.导体

3.1.1.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者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

形单线绞合紧压导线。

3.1.2.铜导体材料为符合GB/T3956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裸退火铜导体(铜的纯度299.9%)。

3.1.3.每一根导体20C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3956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3.1.4.导体截面与标称截面不得出现负偏差。

3.2.挤出交联工艺

3.2.1.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使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3.2.2.应注明交联工艺全过程是否配置偏心度测量装置。

3.3.导体屏蔽

3.3.1.导体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

尖角、颗粒、烧焦或者擦伤的痕迹。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标

称截面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有半导电带与挤包半导电层复合构成。

3.3.2.导体屏蔽电阻率不超过1000Q・m,标称厚度为0.6mm。

3.4.绝缘

3.4.1,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4.05mm,

绝缘偏心度应不大于8%。

3.4.2.绝缘材料应使用进口聚乙烯材料。

3.5.绝缘屏蔽

3.5.1.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上,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

粒、烧焦或者擦伤的痕迹。

3.5.2.绝缘屏蔽电阻率不大于500Q・m。

3.5.3.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标称厚度为:0.6mm。

3.5.4.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

3.6.金属屏蔽

3.6.1.金属屏蔽由重叠绕包的软铜带构成,铜带连接应使用焊接方式,并满足短路温度要求。

3.6.2.绕包应圆整光滑,无氧化现象。三芯屏蔽应互相接触良好。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15%(标

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铜带标称厚度应按下列要求选用:

a)单芯电缆:20.12mm:

b)三芯电缆:20.10mm。

铜丝、铜带电导率应与铜导体导电率相当。

3.7.内衬层及填充物

3.7.1.缆芯使用非吸湿材料PVC绳或者网状聚丙烯填充,应紧密无空隙。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

后外型应圆整。在本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填充物的机械性能应能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

3.7.2.选用挤包内衬层,使用非吸湿材料,挤包内衬层厚度符合GB/T12706.2的要求。

3.8.金属铠装

3.8.1.三芯电缆金属铠装应使用双层镀锌钢带或者涂漆钢带螺旋绕包,绕包应圆整光滑。铠装金属带标称

厚度应符合GB“12706.2的要求。

3.8.2.单芯电缆金属铠装应使用不锈钢带或者者铝带,不同意用钢带。

3.9.外护套

3.9.1.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外护套外观应圆整、

平滑、无损伤。

3.9.2.有防蚁、防水要求时,电缆外护套宜使用聚乙烯(PE-ST7)材料,可选用中密度PE(MDPE)或

者高密度PE(HDPE)护套;在空气中敷设的电缆可使用难燃聚氯乙烯(PVC-ST2)材料护套。

3.9.3.外护层应符合GB2952的规定;绝缘水平应符合DL"401的规定;

3.9.4.应有良好的防腐蚀、防蚁、防潮与阻燃性能,其中:电缆的防蚁性能应满足GB2951

3.9.5.根据蚁巢法达到I级蛀蚀等级;在空气中敷设电缆的防火性能应满足GB/T18380.1的要求。

3.10.电缆不圆度

3.10.1.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5%o

3.10.2.电缆不圆度=(电缆最大外径一电缆最小外径)/电缆最大外径X100%

3.11.成品电缆标志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清晰地凸印或者印刷厂名、型号、额定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

计米长度标志。

3.12.电缆盘

应用铁木结构电缆盘。电缆盘应能承受在运输、现场搬运或者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户外储存3年以上

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同时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者处理电缆时所可能遭受的外作用力不可能损伤电缆及

盘本身。电缆盘筒体最小直径应符合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要求。

第四章10kV开关设备配置技术原则

1.总体原则

1.1.金融高新区内开关站及配电站10kV开关柜均使用SF6/真空断路器柜。

1.2.断路器柜应配置电动操作机构,配套三相电流互感器及零序电流互感器,或者预留装设电压互感器

及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或者安装间隔。

1.3.所有开关具备手动操作、电动操作与同意配电终端遥控操作功能。

1.4.10kV开关柜宜选用箱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XGN开关柜)或者金属铠装移开式中置开关柜(KYN

开关柜)。

2.箱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

2.1.技术要求

2.1.1.要紧参数

10kV箱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其技术参数除应满足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外,还应满足表3要求。

表3箱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

4

名称技术要求

号位

k

额定电压12

V

H

额定频率50

Z

额定电流A630、1250

k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31.5

A

k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63/80

A

k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63/80

A

k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25/31.5

A

额定短路持续时间s4

额定操作顺序分分-0.3s-合分-180s-合分

重合闸操作顺序(用于配网自动化)分・0.3s-合分-60s-合分

0

ir

全开断时间W65

1s

rr

分闸时间W50

2s

m

合闸时间<100

3s

平均合闸速度n0.6±0.2

4/s

n

平均分闸速度1.1±0.3

5/s

n

三相分、合闸不一致期性(2

6s

ir

合闸弹跳时间W2

7s

馈线柜W180

主回路接触电阻

8其它柜QW118

额定短时开断电流次数次物50

9

电气寿命(开断额定电流次数)/10000

0

机械寿命/10000

1

k

接地开关2s短时耐受电流31.5

2A

额定绝缘水平技术参数

k

断口间48

V

k

I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相间42

V

k

相间、相对地42

3V

k

隔离断口间85

V

k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开关断口75

V

k

相间、相对地75

V

弹簧操作机构手动与电动

4

n

柜内设备绝缘爬电比距不小于20(按12kV计)

5m/kV

AC220V/DC110V,

跳合闸线圈电压V

6DC220V

AC220V/DC110V,

电动机额定电压V

7DC220V

加热器电压VAC220V

8

导体至接地间ir

225

净距m

相间及相对地空气绝缘距离

9不一致相之间rr

2125

净距m

复合绝缘相间或者7相对地距离n230

0m

外壳防护等级IP3X

1

断路器室门打开IP2X

2

2.2.结构及功能要求

2.2.1,结构与设计

a)开关柜结构型式为全金属封闭式,应符合GB3906规定要求,结构设计应使得其能安全地进行运

行、检查、保护、操作,并能安全地进行相序的核对、连接电缆的接地检查、电缆故障的定位、连

接电缆或者其它装置的电压试验,与消除危险的静电电荷。

b)柜体使用不小于2mm钢板或者敷铝锌钢板制造而成,其柜内、外表面颜色及柜体的尺寸应按设计

图纸的要求生产。操作面板应有一次结线图与操作顺序说明,说明包含停电操作与送电操作,贴或

者印于操作孔左侧。

c)使用铜母线,接合处应有防止电场集中与局部放电的措施。开关柜之间的母线室应使用柜与柜间设

接地金属隔板隔开,母线由绝缘套管中穿过,且其孔口密封的型式。

d)开关柜务必具有可靠的“五防”功能的闭锁装置,可靠地保障操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双电源进线

时(单母分段),两进线开关与分段开关应有可靠的机械及电气联锁,三者只能同时合二。

e)柜内相对地、相间空气间隙务必大于125mm,复合绝缘距离务必大于300mm,柜内套管、支持绝

缘件使用阻燃材料•,爬电比距须满足技术参数要求。

0开关柜柜中的要紧电气元件应有独立的隔室,再由逐个这样的柜用螺栓连成一列封闭而又独立的组

合,如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终端室、继电器仪表室等,各隔室间防护等级都达到IP2X,室与室

之间应用接地的金属钢板分隔,互不干扰,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除继电器室外,其他三

隔室都分别有其泄压通道。

g)高压开关柜的电力电缆隔室要求使用后进线方式,务必有安装电缆头的指定位置,且应有固定电缆

的器具及支撑件;电缆头的安装位置及连接方式务必考虑检修、试验时便于拆线及接线。电缆终端

室每相应能连接2根出线电缆,电缆连接端子离柜底距离不小于700mm。

h)继电器仪表室内可安装机电保护元件、仪表、与特殊要求的二次设备。操纵线路放在设有足够空间

的线槽内,并由金属盖板,使二次线与高压室隔离。在继电器仪表室的顶部需留有小母线穿越孔。

i)电力电缆隔室与电缆沟连接处应设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j)馈线开关柜内避雷器安装在电缆室,并应考虑平常预防性试验或者检修时拆卸方便。

k)柜后下侧电缆室门加强制电磁锁,有电时不能打开。

1)在开关柜正面与背面,应设观察窗,观察窗均应使用机械强度与柜体相近的耐火透明材料制成(如

防爆玻璃),并与高压导电体保持有足够绝缘强度的净空距离。

m)柜门应使用先进的结构技术,如防爆螺栓、垂直钱链门等,以满足运行操作过程关闭门后能达到内

部燃弧性能要求。

n)PT应配消谐装置(一次消谐或者二次消谐)。PT中性点通过过电压保护器接地,过电压保护器应

使用进口浪涌保护器。

o)在电缆不能与开关设备断开时,那些与电缆连接的部件应能按照电缆标准要求,耐受规定的电缆试

验电压。

p)所有高压开关柜应装设手动紧急分合闸按钮与分合闸指示器,且便于紧急情况下操作。

2.2.2.开关及机构

a)真空断路器或者其操作机构应装设操作次数的计数器。断路器应装设操作闭锁装置,当某种操作会

危及断路器的安全时,应对其操作予以闭锁。跳闸闭锁应可防止断路器在不同意跳闸的情况下进行

跳闸操作。合闸闭锁应能防止断路器在不能安全地进行一个完整的合分或者自由脱扣操作时进行合

闸操作。

b)断路器应能在80%〜110%额定操作电压范围内能可靠合闸;在65%〜120%额定操作电压的范围内

应可靠分闸,电压低于30%额定操作电压禁止分闸。

c)开关柜具有与操作机构配套的二次回路,可通过切换实现远方/就地分合断路器的操作,要求提供完

整准确的二次原理及接线图。

d)CT、PT的二次绕组的所有首端、末端要求引出至端子排。

e)交、直流回路不能共用一条电缆。

D断路器、刀闸的辅助接点常开、常闭接点至少保留各三对。其中分段母联柜的断路器辅助接点常开、

常闭接点至少保留各六对,并将其二次线引至端子排。

g)开关柜内相同部件、易损件与备品备件应具有互换性。

2.2.3.接地

a)开关柜整个长度延伸方向应有专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使用铜质,其电流密度在规定的接地故障时,

不超过200A/mm2,截面不小于100mm2,能承受的峰值与短时耐受电流不低于额定值的87%。

b)开关柜所有能够开启的柜门要求用铜编织带接地。

2.2.4.联锁装置

a)开关柜应具备完善的五防联锁功能(要求机械联锁)。

2.2.5.铭牌

a)内容应满足DL/T593的有关规定,并应标识清晰。

b)开关柜内部安装的高压电器组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均应具

有耐久而清晰的铭牌,铭牌应安装在运行或者检修时易于观察的位置。

2.2.6.自动化要求

a)所选用开关应同时按手动、电动要求配置。柜内端子要求安装整齐,标识清晰,将遥控量(控合、

控分)、遥信量(开关的状态量、接地刀的状态量)、遥测量(电压、电流)的二次线引至端子排,

并预留故障指示仪的端子,以习惯远方监控需要。

2.2.7.内部故障

a)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室的上方均应设有泄压装置,当断路器、母线发生内部故障电弧时,气体

可通过泄压通道迅速释放。要求采取压力释放装置等措施,保证在发生开关柜内部故障时向柜顶有

效释放短路能量与电弧,保护柜前操作人员安全。

2.2.8.二次回路

a)开关柜内应预留二次线的通道。

b)开关柜内端子要求使用防尘阻燃型产品,电流、电压回路要求使用试验型端子。用于外部联接端子

包含备用端子都是线夹式的,并预留15%备用端子。

c)操作机构的操纵、联动、信号电路及原件应能承受工频试验电压2kV/min。

d)开关柜二次回路熔断器要求使用有熔断指示的熔断器。

e)分、合闸端子之间、操纵电源正、负极之间、分合闸回路与电源正负极之间务必隔开至少一个端子。

f)所有二次部分的操纵、保护用的电线务必使用阻燃电线,电缆务必使用阻燃、屏蔽电缆。PT的二次

接线电缆截面为铜芯2.5mm2,操纵电缆截面为铜芯1.5mm2;CT二次接线均为4mm2单芯铜

线。

g)每一回路的操纵电缆务必保留至少1条备用芯。

h)各类信号灯、指示灯务必使用新型节能灯(不含炭灯)。如:半导体发光管。

2.2.9.电缆附件

a)电缆肘型头应选用屏蔽式(可触摸)硅橡胶电缆肘型头,可多次拆卸安装使用,并应满足动热稳固

要求。

b)开关设备的接线柱与肘形电缆头应满足安装强度与要求,从而防止接线柱受电缆头应力而发生密封

损坏。

c)电缆终端安装后,应达到与开关柜体防护等级。

2.2.10.零配件选配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要求

a)要紧零配件(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带电指示器、避雷器、PT、CT、发热管、故障指示器、

柜壳体材质厚度)的生产厂家、型号等,应有全面的清单,标明型号、生产厂家,并具有相应的出

厂或者验收证明。

b)备品备件应与开关柜的有关部件具有可互换性,且具有相同的规格、试验与材质。

c)专用工具、仪器仪表与开关柜配套,且须附有全面使用说明资料。

2.2.11.其他要求

a)开关柜内设智能温湿度操纵器,当环境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自动启动加热器,降低湿度,当湿度

低于设定湿度时,停止加热。当柜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智能温湿度操纵器应进行报警。

b)柜内应装设抽屉式照明灯,并装设照明灯的操纵开关。

c)开关柜应使用插拔式、具有验电与二次对相功能的带电指示器,其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

3.金属铠装移开式中置开关柜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

3.1.技术要求

3.1.1.要紧参数

10kV金属铠装移开式中置开关柜,其技术参数除应满足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外,还应满足表4要

求。

表4金属铠装移开式中置开关柜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

名称技术要求

号位

k

额定电压12

V

H

额定频率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