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年秋高中历史第3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2024年秋高中历史第3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2024年秋高中历史第3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2024年秋高中历史第3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2024年秋高中历史第3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国语·晋语》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下列选项中对“工商食官”的理解正确的是 ()A.商业发展受官府爱护B.官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C.手工业和商业受官府严格限制D.全部工商业产品无偿供应官府运用答案C2.宋朝城市商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商业活动扩散到大街小巷。其根本缘由是()A.经营时间限制被取消B.商品经济的旺盛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海外贸易发展答案B解析商业活动扩散到大街小巷是城市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的表现,这是商品经济旺盛的结果,故选B项。3.有学者在其撰写的文章中提出了古罗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观点,他强调了市场的力气以及古罗马经济中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困难性,并探讨了古罗马人实行何种方式降低商业运作的风险和削减交易成本。由此可知 ()A.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B.古罗马的商品经济已经特别成熟C.农业经济不适应古罗马发展须要D.罗马帝国重视经济发展运作模式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学者一方面提出了古罗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观点,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了古罗马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这说明古罗马的商品经济已经特别成熟,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农业经济对古罗马发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是题干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罗马帝国对经济发展运作模式的重视恰恰反映了古罗马商品经济已经特别成熟,故D项错误。4.秦汉时期,丝绸之路兴盛,但之后曾一度衰落;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衰落,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旺盛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绸之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对此,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彻底衰落B.丝绸之路的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D.丝绸之路是重要的贸易通道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丝绸之路畅通的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朝时期都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所以政治统一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故C项正确。5.下列是有关交子的两段史料。“(四川成都东门椒子街)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隆兴元年(1163年),始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依据这两段史料,可以推断出()A.社会生活受金融活动的影响B.交子由官方印刷与发行C.交子在成都东门椒子街印刷D.交子成为宋朝的主要货币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四川成都东门椒子街)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可知街道的命名与宋朝设置交子务有关;依据题干材料“隆兴元年(1163年),始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可知1163年在净众寺设置了特地的官员监督印刷交子,这两段史料体现了社会生活受到金融活动的影响,故A项正确。6.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朝法律规范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实行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留意爱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更()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从唐宋到清朝借贷契约法律的进步,规范了借贷行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放贷人并不肯定是地主阶级,不能体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解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了清朝法律加强对借贷行为的规范,无法体现出抑商政策的松动,解除B项;D项说法肯定,解除。7.契约是人们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在契约中,常常出现“空口无凭,立契存照”的说法。下图是一份唐朝时期的契约,记载了733年的一次马匹买卖,有3位保人作证。这反映出()A.商业契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B.官府和贵族驾驭着商业主动权C.朝贡贸易是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D.契约成为社会财宝的重要象征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契约是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的,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官府和贵族驾驭商业主动权以及朝贡贸易,故解除B、C两项;契约与社会财宝无干脆关系,故解除D项。8.在古代两河流域,商人预付租用穷人的奴隶或家人一年的租金或工资可以看作是贷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奴隶或家人给借贷人或债权人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这反映出,在古代两河流域()A.只有商人才能从事放贷业务B.借贷形式固定,规定相同C.这类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D.商人们创立了早期的银行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免息借贷,免息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C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解除A项;B、D两项由材料无法得出,解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1图2图3图4图5图1为青铜农具镈演化而来的铲形币。图2为齐国通行的刀币。图3为楚国流通的货币——蚁鼻钱。图4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图5为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以“中国古代货币演化”为主题,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翔实,逻辑清楚,表述成文)参考答案示例主题:中国古代货币经验了由多种货币到统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进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众多,货币形式多样,均为金属货币,其产生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秦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圆形方孔钱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流通量不足,无法满意商业贸易发展的须要,且出现钱荒,故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南宋时,出现纸币——会子。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实力提升一、选择题1.下表为史书中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述。这反映出战国时期()记述出处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悬)帜甚高《韩非子》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A.商贩留意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变更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为酒甚美,县(悬)帜甚高”“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可知战国时期商贩留意经营技巧,故选A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战国时期未出现长途贩运,解除B项;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商业受到抑制的现象,解除C项;题干材料并未提及经商理念,解除D项。2.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在颁行禁蓄钱令前,先有安商告示,使商人有所打算。元和七年(812年),政府设立“便换”制度,在解决钱荒问题上考虑到不使商人受损,同时也留意维护债权人的权益。这些现象的出现()A.反映唐朝商人地位有肯定的提高B.说明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彻底缓解了政府钱币不足的问题D.体现了小农经济已日益走向没落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肯定程度上照看了商人的利益,而这与商人地位的提高有肯定关系,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执行力度有所区分而已,解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政府在货币问题上的一些措施,无法得出C项,解除;小农经济在唐朝仍旧处于上升发展的态势,D项与史实不符,解除。3.罗马法中,将借贷区分为“昔物犹存”仍以原物还主的运用借贷及“本色已费”以“他物代之”的消费借贷。这说明罗马法强调()A.契约精神B.爱护私有财产C.人人同等D.留意程序答案B解析由罗马法中将借贷区分为运用借贷和消费借贷,可知罗马法强调爱护私有财产,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双方的契约及其强制性的内容,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人人同等的原则和相关程序,C、D两项错误。4.王棣在其主编的《中外经济成长历程》中指出,交子来源于唐朝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肯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一换,期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A.唐朝灭亡后飞钱干脆发展为交子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答案C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B项与题干材料“交子来源于唐朝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不符,故错误;由题干材料“交子三年一换”“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可以看出交子的运用在当时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C项正确;飞钱是私营商业者发行的交换媒介,D项错误。5.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规定: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心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全部权。这表明()A.古埃及的商业特别发达B.古埃及私有产品占据主导C.契约签订在古埃及比较广泛D.古埃及人一般不会违反契约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凡是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心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全部权,这表明契约在古埃及广泛运用,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与个体农夫的成长相并行,很多手工业奴隶也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农夫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地,都形成了旺盛程度不等的城市。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中国历史悠久的名产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古代波斯、希腊、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材料二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更。(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1)特点: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增多,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城市,交易地点、时间有限制,政府对市场加强管理,中国产品出现在国外市场。(2)新变更:城市商业旺盛,商业活动突破地点、时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有所松弛,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比较活跃。(3)主要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国家政局的稳定,交通条件的改善,货币的发展。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质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陈去病《五石脂》材料二当时在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劳资关系。不少徽商恰恰成为新生产关系中的“资方”。徽商崛起后,竭力扭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明朝初期对商人在服饰、住房、交往、子女参与科举等方面均有一系列限制规定,绝不允许突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等级限制又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首先被徽商冲破。明朝后期,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摘编自王世华《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气》材料三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或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爱护,更将希望寄予于子孙后裔能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在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依据材料一,指出徽商商业经营的主要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参考答案(1)特点:经营地域范围广,店铺经营和流淌经营相结合;商品种类多,尤以盐、茶、木等大宗商品交易为主。(2)等级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第一等既要看到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又要相识到其推动作用有限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①生产关系的变更(出现新型劳资关系);②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