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0000字(论文)】_第1页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0000字(论文)】_第2页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0000字(论文)】_第3页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0000字(论文)】_第4页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以来,我们享受着传统化学带来的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其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危害和能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新时代对未来化学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种新的化学理念--绿色化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提出,发展于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绿色化学又称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化学、环境无害化学和清洁化学,采用现代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来减少甚至消除化学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合成化学产品的整个过程对环境友好,是一种有望能够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伤害的化学,所以化学学科的发展必然面向绿色化学。为实现公民的绿色化学意识,从中学就应开始绿色化学教育,而实现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着力点就应贯穿于化学实验上。因此,本文将绿色化学理念与化学实验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研究了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系统地将绿色化学理念转变为教学应用实践渗透于整个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绿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目录TOC\o"1-2"\h\z\u1 绪论 42 绿色化学的概述 42.1绿色化学理念的涵义 42.2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52.3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的区别 52.4绿色化学相关研究进展 63 研究的理论依据 63.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63.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4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绿色教育研究意义 84.1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84.2落实STSE教育的需要 84.3推动化学教学的改革 84.4改变大众对化学的刻板印象 95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主要途径 95.1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 95.2药品的有效利用设计 105.3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设计 105.4开展微化学实验结合手持技术的操作方式 115.5进行化学实验废品的绿化处理 126 结语 12参考文献 13绪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新型化学物质不断被研发,这些化学产品在人类的衣食住行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物质无论是在人类健康还是环境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消极性。由此很多人都认为这些问题是化学物质使用造成的,在普遍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化学就是存在污染、危害的学科,“无化学添加剂”成了人类心理的安慰语。为了减少化学物质在人类健康、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国家对“绿色化学”理念的实施越来越迫切。“绿色化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提出,且率先颁布了一项关于防治化学工业污染的法令。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绿色化学的热潮,到2000年美国ACS组织出版了全球第一本关于绿色化学的教科书。英国的York大学在2003年秋季就开始招收清洁化学工艺硕士研究生。绿色化学发展到了现在,已经逐渐被全球各国的政府、企业界和化学研究部门所熟知和注重[1][2]。现今我国对绿色化学的研究发展迅猛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够成熟,还需我们不懈努力。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培养公民的绿色化学意识是其实施的关键,从学校教育出发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众所周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同时三观也在逐渐形成,基础教育与我国人才的培育紧密相联,关系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只有从小抓起从中学抓起,才能使绿色化学理念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绿色化学理念是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符合目前我国新课标要求[3]。无论是教育改革的要求,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无论是在基础教育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只有不断将绿色化学理念渗入其中,让学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才能培养正确的化学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使生态得到不断改善。在中学按照课程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懂得物质间化学变化的普遍规律的同时,更要让他们知道化学与环境、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认识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今根据新课标制定的中学化学教材版本中,通过实验来导入化学知识占比大约60%,所以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于实践应用中,使化学实验绿色化,实现绿色化学教学。就此针对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以下分析和研究。绿色化学的概述2.1绿色化学理念的涵义“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首次出现在1990年美联邦政府颁布的一项关于防治化学工业污染的法令。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一个新的化学分支。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材料、信息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优化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和避免应用过程当中有害物质的产生,以追求使化学反应具备“原子经济性”这一特性,即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可以将所有反应生成物利用起来,实现废物的“零排放”,拥有百分之百的原子利用率[1][2][4]。绿色化学理念就是在由于化学污染使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背景下,倡导出的一种新型解决方法。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致逐渐将绿色化学这种思想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中去,不仅在化学当中有绿色化学,日常生活也要树立绿色化的理念,真正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观[5]。2.2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正因为绿色化学可操作性很强,我们要做的是消除污染源,而不是污染产生后再整治。从绿色化学目标来看,其内容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根据已有的文化知识设计出对人类健康更为安全以及对自然环境更为清洁的目标物质,这是绿色化学的关键部分。这就要求化学研究者不仅注重物质的产量,更要重视新化合物的性能以及毒性两者关系的相对平衡,以减少合成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改变需要的原材料,逐渐用良性试剂替代有毒有害试剂。在过去由于化学工业需要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有机合成方面以往最注重的就是生成物的产率,而传统工业提高产率往往是以污染、有害为代价的。以前合成制备己二酸——尼龙的原材料,利用的原料是具有致癌性的苯,而在1994年通过不断发展的遗传工程人们寻找到了合适的微生物作为催化剂,使葡萄糖成功代替有毒物苯合成了所需要的己二酸。这个技术不只是减少使用致癌物苯的量,更重要的是在操作上可行性强,价格也有优势。这完全可以说是绿色化学实践操作中的典型例子。第三,摸索和利用化学反应的选择性,比如某些位置反应点,立体选择性等。当某些化学反应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存在弊端,就应从另外的方向当然包括其他领域学科出发,充分探索反应的可能性。当然,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不止包含以上几点,比如:着手于研发、使用对各方面友好的药品;开发高效兼环保的催化剂;创新分离技术、合成条件等[6]。2.3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的区别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两者可以说角度完全不同,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即在环境已经污染的情况下再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而绿色化学的核心则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现整个过程无污染、无排放的理想状态。2.4绿色化学相关研究进展绿色化学对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早在1984年美国环保局就提出了“废物最小化”,这便是绿色化学的前身。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就已明确提出“绿色化学”的口号,之后各个国家也越来越注重绿色化学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化学家JohnC.Warner和PaulT.Anastas共同编写的《GreenChemistry:TheoryandPractice》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12项基本原则和评估方法[6]。除了美国,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绿色化学杂志GreenChemistry、日本政府规划了“新阳光计划”、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更是走在了研究绿色化学的前列。不仅是发达国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教育部门也积极研发与绿色化学相关的课本。绿色化学浪潮在国际上兴起,在中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趋明显,这就更加要求我国对绿色化学的践行。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清华大学是第一个提出创设绿色大学示范工程,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首次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国内其他高校相继追随其后,其中四川大学还开设了绿色化学精品课程[7]。不仅在高校,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化学教育从业者开始关心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策略以及对学生绿色化意识的传输。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各种有关绿色化学的文章层出不穷,但在学术成果和教育普及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就要求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加强投入力度。研究的理论依据3.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十九世纪末,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主要包含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观点。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被毛泽东评价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万世师表”。他结合了中国的现状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产生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在不断变化,也充斥着各种矛盾,而教育是为了使生活越来越美好而存在的。因为新的化学物质生产研究不断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水体污染等)不断出现,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地球人乃至生物的正常生活,为改造这样的生活,绿色化学便被提出以解决此类问题[6]。社会即学校是指,不同于传统的思维观念,学校是广义的概念,社会也是学校,在社会中我们也在学习,学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社会上出现各种环境污染、人类健康受到威胁以及资源短缺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形成绿色意识,明白绿色化学的关键作用。教学做合一是指,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观能动性代替以往书本式教材的主体地位,强调手脑并用,旨在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在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介绍绿色化学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更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已经产生的环境破坏、能源危机进行思考,最后依据绿色化学的要求大胆提出假设与解决方案,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3.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应当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方法,以人为本,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求以及最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满足才会被人们需要。现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若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无法生存,那么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何况是更高一层的。由此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与化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环境,肩负起地球接班人的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践行绿色化学理念。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维果斯基等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知识是主观且动态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分析理解新信息,并最终搭建属于个人理解的内容,这种建构是只能由自己完成,老师只是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学习具有情境性,知识是不可能脱离实际情景而单独存在的,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和领悟知识。绿色化学教育中,让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更要设计良好的生活情境、环境情境。比如,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中,以“酸雨”这一环境情境为起点,由于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了解酸雨的相关知识,这就为进一步建构二氧化硫的性质打下基础[8]。学生的学习应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一步步地构建起本身关于外界的认识框架,也就能更好地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有意义建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绿色教育研究意义4.1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世界各国突飞猛进的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为人类社会创造便利的同时,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等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可持续发展理论就在此时被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主要涵盖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理念,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最大程度地实现工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生产需要,又可以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而不受环境问题的制约[8]。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确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绿色化学理念也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绿色化学主张从源头上消除污染,追求使化学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由此可见,绿色化学可以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9]。4.2落实STSE教育的需要STSE教育是指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者结合的简称。该教育理念倡导加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叉和联系,强调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8]。而绿色化学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切入到课堂教学中,拓展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此期间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切实将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深入他们的认知框架中。这些与STSE教育的内容与宗旨不谋而合。在中学阶段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十分重要,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有意渗透绿色化学知识与理念就十分重要,例如,在“氧族元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氧族元素的日常应用,并通过实验掌握制氧的方法、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和如何防治等。这样利用绿色化学的主题渗透STSE教育思想,既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4.3推动化学教学的改革国家《普通中学课程要求标准》中就表示:接受化学教育的学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说这是绿色化学的另一种阐述,现如今初高中化学教材中均增加了绿色化学相关知识,这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是从没有出现过在以往的教学大纲里的,标志着绿色化学逐步由大学普及到中学。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绿色化学理念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在于它能够使学生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7]。由此一来,教师更应该重视绿色化学的教学,改革传统的化学教学,让学生多参与改造后的绿色实验课堂,大力地推进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4.4改变大众对化学的刻板印象不可否认,化学一方面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另一方面与其相关的环境、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比如全球性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在市场上还有一些不良商家贪图经济效益,在食品中添加过量或者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等,使得化学逐渐变为“有害”、“有毒”、“污染”的代言词。人们开始远离化学和化学工业,对它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西方媒体甚至出现了化学恐惧症这样的新词汇,认为化学是导致系列问题的根源,更不可思议的是“没有化学添加剂”也成为食品广告宣传的必备语句[6]。其实,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并不在于化学自身,而是源于人类对化学物质的滥用以及对其处理排放的不科学造成的。其实化学无法从人类的发展中抽离出来大家早已心知肚明,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地态度看待化学,所以绿色化学理念在此情况下不由而生,它立足“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此实现为“化学正名”的需要,可以说如今化学学科发展终将面向绿色化学。从中学化学教育入手,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化学绿色化,在实验中,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有毒性和污染的物质,同时注意实验教学示范操作的规范化。长此以往不但可以破除学生以往对化学的“偏见”,对化学实验的恐惧,还能提高其对化学学科的信心和兴趣[10]。更重要的是让这绿色意识伴随终身甚至为之做出相应的贡献。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主要途径5.1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多步或多个实验,使前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7]。将实验装置一体化不仅可以使实验装置简约化还可以大大减少药品的用量,缩短实验所用的时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绿色化学倡导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低,实验装置一体化恰好是实现实验绿色化的有效路径。在中学实验中,很多有关于气体的性质检验,在传统教授过程中性质实验之间是分开的,这样消耗气体的量是非常大的,那就需要在实验之前制取大量气体,时间久了气体又会扩散或者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变质,造成浪费与污染。而且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检验是分开的,会使得气体的利用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常用实验装置一体化方法有:气体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检验实验的组合以及多个气体性质检验实验的组合。比如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的多个性质实验是分开的,消耗气体的量非常大,需要制备大量的气体,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制取和性质检验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大大减少了药品,节约了资源。再比如我们熟悉的的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在以前实验传统做法是分别做两个实验来比较二者的热稳定性,这样做的话无法有效节约时间,现象观察也不明显。如今我们熟悉的方法是用套管使两个实验同时进行,实验时间被缩短,现象对比也明显许多,而且充分节省了资源。5.2药品的有效利用设计药品的有效利用包括药品的重复使用、药品的回收利用、药品的再生利用三个方面。在中学化学实验中能重复实验的药品就有人们熟知的催化剂,教师不能只是口头告诉学生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而是应该落入行动上。比如,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之后也可以接着使用。但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如果想回收二氧化锰粉末,需过滤、洗涤、干燥,许多老师都觉得操作繁琐,一般情况下都将它和反应后的液体一起倒掉了。那么应该如何改进呢?我们可以从二氧化锰的状态出发,二氧化锰不好回收在于其是粉末状固体易与液体形成悬浊液不易分开,那么将二氧化锰粉末制成块状,在使用后回收时直接取出晾干后保存,这样更加便利、环保。药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回收有利用价值的副产物,回收溶剂、催化剂等非反应试剂。这样既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例如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后的剩余固体,可回收继续利用;一些金属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剩余的金属可通过洗涤、干燥、打磨再次利用。药品的再生利用,也就是变废为宝,比如某次反应的产物,考虑是否可作为另外实验的反应物。比如,关于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实验得到的NaOH、NH4NO3、NaCl溶液可保存起来,再次配成浓度适宜的溶液,用于其他实验的使用。再比如,盐酸除铁锈的实验得到的溶液,可保存起来,用于后面碱与铁盐溶液的反应[11]。5.3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掌握各式各样的化学实验,一方面教师可以演示这些实验,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进课堂教学,利用其进行实验展示法教学,主要针对一些污染严重、危险性大或难以开展的实验。比如氢气与氯气制备氯化氢气体的实验具有易爆炸的特点;氢气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反应前后通气体和加热的先后问题;稀释浓硫酸考虑是酸入水还是水入酸,两种方式会有什么现象及区别等。这些实验都可以采用模拟现实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即通过动画、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呈现,让学生同样可以进行直观的观察并且加深印象理解化学知识。如果学生对某化学实验有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暂停,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针对难以掌握的实验重难点可以来回播放[12]。但是,在组织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多依靠计算机,本应动手的实验变成视觉体验,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它只是一个辅助设备。由此我们应当合理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有效结合,使实验教学最优化。5.4开展微化学实验结合手持技术的操作方式手持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技术,一般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软件组成的,能定量采集数据的,并能连接计算机完成后期实验数据处理的实验技术系统[13]。其中传感器是手持技术的核心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便于处理和传输的电信号的装置,便于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对这些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传感器的种类有很多,中学最常用到的化学传感器有:电导率传感器、pH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手持技术是目前一种现代新型的高科技实验技术。相对于传统实验,它的优点主要在于:能将定性化实验转为定量化实验;将传统化学实验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变得直观简单;能做到实时监控,使实验进程与数据变化过程同时进行[14]。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避免浪费药品和产生较多的废弃物,一些学者提出将化学实验微型化,即进行化学实验时能够依据实际情况选择较小的实验装置,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浓度低剂量少的化学实验药品完成实验[15][16]。看似实验微型化符合绿色化学的核心然而它的实际可操作性确实显而易见,某些反应如果减少剂量或降低浓度实验现象是不够明显的,那么怎样能有效推进实验微型化教学呢?我们可以结合现代手持技术进行试验。例如,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中有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的实验,如果要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即观察到有明显的沉淀生成,就必须采用较高浓度的Na2S04溶液和BaCl2溶液且通过实验探究浓度至少为0.1mol/L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而就单独进行微型化实验是不行的,所以本实验就采用电导率传感器实时测定反应体系内电导率的变化,定量的测定了向盛有低浓度Na2S04溶液的烧杯里缓慢滴加低浓度的BaCl2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在滴加过程中数据变化并能理解生成难溶性物质是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以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再如处于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所用的盐酸浓度大使实验操作变得不安全,同时也造成了化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减小盐酸的的浓度会使反应现象不明显,用温度计测量也会造成误差较大。利用手持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温度传感器实时测定反应体系内温度的变化,即使较低浓度的盐酸与铝条反应,也能定量测定了盐酸与铝条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使反应现象变得直观、明显。从而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内容[13]。微化学实验结合手持技术大大减少了实验药品的使用量和废物的生成量,是中学化学实验实现绿色化的有力途径。5.5进行化学实验废品的绿化处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且随着中学的普及率和学校实验室的增设,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增多,进而产生的废弃污染物也越多,因此进行化学实验废品的绿化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中学化学教师就需要从自己做起,演示实验后不应直接将废弃物倒入下水道而是应该集中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起到老师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而且也为环境保护教育提供平台,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素养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16][17]。结语为了更好构建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教学中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作为化学知识的传授者和未来栋梁的培养者,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观念,担当起绿色思想宣传的奔走者。要想将绿色化学相关知识自然且有根据注入到中学化学的教学之中,教材中适当反映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课本应当加强绿色化学教材建设。简而言之,作为化学学科的主要发展趋势,绿色化学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提出和倡导,而要普及绿色化学理念,从学校化学学科教育切入是最有效的办法。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