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_第1页
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_第2页
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_第3页
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_第4页
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有关典籍更是浩如烟海,文言文就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与之相关的文言文教学,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在新高考的考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古今文化差异,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可行性高的辅助手段,当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堪忧。经过研究发现,成语由于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成为辅助教师摆脱高中文言文教学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围绕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和成语这一特定的语言现象展开探讨和研究,不仅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成语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曾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笔者认为,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可行性高的辅助手段,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偏向传统,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日趋减弱,师生之间的相互要求又高,再加上文言文自身独特的特点,导致当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且有雪上加霜之势。穷则思变,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当务之急是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运用一切能够想到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媒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引导学生。成语有一种很特别的功能:大凡古代汉语中不能轻易被学生所理解的地方,文言实词也好,语法句式也罢,与其教师声嘶力竭地正面解释,倒不如列举一个成语作为典型的例子,只要简单引导,学生往往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成语”这一特定称谓,最早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人们将其称之为“成言”。根据前人研究综述,笔者认为,所谓成语,是指脱胎于古代汉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其基本形式为“四字格”,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正是由于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成语可谓是研究古代文言和文化最好的“活化石”。与此同时,对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成语,而且成语本身就是当下高考的一个必考点。试想,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利用成语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算是另辟蹊径,尝试探寻一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子。这种做法从较为简单且耳熟能详的成语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既能积累大量成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这一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可谓一举两得。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成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帮助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把利器,作为当下的高中生,学好成语、运用成语,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学好文言文。二、借助成语学习文言实词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有关字词的特定词义,可以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学习通假字和古今异义。(一)联系成语可以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轼的《赤壁赋》中有“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一句,很多学生对该句中“危”字的理解不准确、不到位,还是按照惯有的现代汉语思维去理解,当成“危险”之义,显然不符合语境。此时,若能借助成语“危言危行”,便可知“危”字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正直”“端正”之义,进而去探求“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一句中的“危坐”即“端坐”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表1所示。表1(二)联系成语可以学习通假字通假也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生同样可以借助成语去学习。如表2所示。表2(三)借助成语可以学习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也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如果学生稍不注意,仍然利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义项去理解,很容易出现问题。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生同样可以借助成语去学习,如表3所示。表3三、借助成语学习文言语法结合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和新高考的相关要求,笔者主要研究文言语法中“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如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等。(一)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等在句子里可以充当状语,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很常见,如“穴居野处”。其中的普通名词“穴”和“野”分别用作了动词“居”和“处”的状语,可翻译为“在洞穴居住,在野外生活”。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如道听途说(在路上,在途中),风餐露宿(在风中,在露水中),席卷天下(像席子一样),灰飞烟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车载斗量(用车,用斗),耳濡目染(用耳朵,用眼睛)。(二)名词作动词文言文中当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经常就会用作动词。例如:“文过饰非”。在这个成语中,“文”和“过”两个名词连用,第一个名词“文”在古汉语中本来多用作名词,但在这个地方活用作动词,是“掩饰”或“掩盖”之义,“文过”就是“掩盖过错”的意思。像这样的成语还有衣锦还乡(穿),勇冠三军(位居第一),党同伐异(偏袒),焚书坑儒(活埋)。(三)动词作名词所谓动词作名词,是指当动词在句子中处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时,这个动词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表示与这个动作和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很常见,例如“发蒙振落”,“蒙”在本为动词,是“覆盖”的意思,在这里用作了名词,指“覆盖物”;“落”也是动词,是“落下”的意思,在这里也用作了名词,指“落叶”。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揭去覆盖物,振落枯叶”,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像这样的成语有夺人所好(喜好的事物),路不拾遗(遗失的物品)。四、借助成语学习文言句式古代汉语中,文言句式比较复杂,尤其是其中的倒装句更是晦涩难懂。结合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要求,笔者主要研究文言句式中“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这两种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文言文的否定句中,当代词充当句子的宾语时,这个由代词充当的宾语就要前置。例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像这种情况的成语有时不我待(正常语序是时不待我),岁不我与(正常语序是岁不与我)等。2.在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代词充当句子的宾语时,这个由代词充当的宾语就要前置。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像这种情况的成语有何去何从(正常语序是去何从何),何罪之有(正常语序是有何罪)等。3.“是”作标志引领的宾语前置。例如,“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像这种情况的成语有马首是瞻(正常语序是瞻马首),唯利是图(正常语序是唯图利)等。(二)状语后置状语一般置于谓语之前,但是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多用在谓语后面,这就是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1.介词“于”作标志引领的状语后置。例如,“贪于财货”(《鸿门宴》),“燕王拜送于廷”(《荆轲刺秦王》)。以上两个例子中,表对象的状语“于财货”和地点状语“于廷”,分别置于动词“贪”和“拜送”之后,它们的正常语序应为“于财货贪”(《鸿门宴》),“燕王于廷拜送”(《荆轲刺秦王》)。像这种情况的成语有无济于事(正常语序是于事无济),重于泰山(正常语序是于泰山重)等。2.介词“以”作标志引领的状语后置。例如,“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具告以事”(《鸿门宴》)。以上两个例子中,表方式的状语“以桑”和表对象的状语“以事”,分别置于动词“树”和“告”之后,它们的正常语序应为“以桑树之”(《寡人之于国也》),“以事具告”(《鸿门宴》)。像这种情况的成语有动之以情(正常语序是以情动之),绳之以法(正常语序是以法绳之),时不我待(时不待我),何罪之有(有何罪),一以当十(以一当十),马首是瞻(瞻马首),唯利是图(唯图利)等。由此可见,很多文言知识点基本上都能从成语中找到例证,而成语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帮助学生学习文言实词、文言语法和文言句式方面,作为一种互相印证、拓展补充的教学辅助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大胆尝试,逐步形成“成语辅助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新教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